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时间:2019-05-12 23:2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第一篇: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文章分析”为主要特征,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而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指向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体现在“说”和“写”,也就是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可以这么说,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学习语文关键在于“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在“理解”上强调了教师的指导,然而在“运用”上仍采用“无师自通”的方法,这种忽视积累和运用的现象导致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因此,我认为学生从“不理解”——“理解”是第一次飞跃,而从“理解”——“运用”是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中我认为第二次飞跃更难,所以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难点不是“理解”而是“运用”。“大纲”也明确指出:“习作教学时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这就明示了习作的指导应落实在阅读教学上。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使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习作能力的培养。

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早在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说法。显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在读中探写、读写拧为一体,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针对这一点,我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研究,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一)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一些写作知识,具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提高写作能力

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学习这一写作特点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

(1)如学习《三峡游》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到了巫峡,山峰更高,样子更奇妙,两岸的景色也更加迷人了。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教给学生写作时,两段内容不同的段落中间可以用这样的语句连接。

(2)学习《三峡游》、《壶口瀑布》等游记的文章时,让学生找出描写游览路线的语句并体会他们在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就像一根线把散落的珠子穿在了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3)学习《松坊溪的冬天》这一类课文时,让学生仔细体会课文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好处,文章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才能使文章更生动。

2.抓住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如学习《献给老师的花束》一课时,作者以“记得”开头,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学生回忆老师关心爱护,鼓励教育自己的情景。在往事的选择上,作者用心独到。于是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把源于爱的事情写下来。

(2)学习《祝你生日快乐》一课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当你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又如《匆匆》一课,学习了第三自然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写一写时间是怎样从自己的身边“走过”的。让学生学会用一组排比句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学习《伟大的出征》、《壶口瀑布》一课时,课文中都有一组特殊的排比句,这些排比句按照范围和意义从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逻辑的顺序,更是情感的高潮迭起。以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是大家经常做的事情,但是像这样引导注意逻辑排列还做得不够,更要抓住这个契机渗透有关知识。

3.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如有的文章侧重于心里描写、有的侧重于对话描写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描写方法

(1)如学习以文物对话为主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四种对话形式,练习对话描写,看谁采用的对话形式多,运用得巧妙。(2)学习《刷子李》这一类以写人物外貌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练习人物外貌描写。(3)学习《爷爷的芦笛》、《浮冰上》时,我让学生仔细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学习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4.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适时适当地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如《太阳请假的时候》是一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文。课文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于是我就让学生用上所给的词语练习缩写,这样既检查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锻炼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如学习完《浮冰上》这一篇课文后,学生被义犬尼玛克的义举所感动,我为了让学生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就让学生给义犬尼玛克写一段话。

5.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我们抓住课文中的疏可走马,点拨引导学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伟大的出征》中,写杨利伟告别了战友和欢送的人们,与“神舟”五号一起飞向太空这一部分,可扣住“深情”做文章:此时此刻,杨利伟既踌躇满志,又依依不舍,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可启发学生想象补白,体会杨利伟的刚毅质朴,又满怀深情。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体会到:就要离开了,他深情地与朝夕相伴,共同成长的战友告别;深情地与慧眼识珠,传授技艺,鼓励支持的专家告别;深情地与不惧寒冷,真诚欢送,给予温暖的群众告别;更是深情地与培育自己多年的祖**亲告别。他想到的是一定要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光!

(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很多孩子感到作文难写,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写作是一种创造,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是“从有到新”复杂的加工的过程。人类获得的信息量越多,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只有让学生们在读书中积累一定的语言和写作方法,才能让写作成为“有源之水”,自然喷涌而出。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

以读为本,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说话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显得枯燥乏味。但是怎样让那些毫无生机的方块字吸引住学生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体味到书中的妙处呢?这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入手了。在学校里,我首先创设读书的氛围。教室里摆设书柜,一排排整齐、漂亮的书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墙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开辟“读书角”、“知识小博士”等园地,再加上宽敞明亮、安静优雅的整体环境,孩子的心静下来,就容易读进去。其次,作为教师也应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让孩子读书的同时,我也经常拿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并把从书中学会的知识、了解的故事,甚至读书的感受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原来书中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看到认真读书的学生,及时鼓励他们:“真棒!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这时他们的心中就会升起一种自豪感,把读书作为一种无尚光荣的事情。孩子们读书中常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样不能连贯地读下去,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我一边在课上加大识字量,一边教给他们查字典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边读书边查字典的习惯,既认识了字,又消除了读书中的障碍,一举两得。

2.继续坚持“采蜜集”的活动,使这项活动更加完善,从而达到扩大学生词汇量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好,我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读书如果像“行云流水”般地读,印象也就不深刻了,所以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本,把每天读书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都记下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观察日记

一切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实际,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1.在阅读课上,有一些文章读起来比较耐人寻味

有的文章读起来比较感人,如《生命桥》、《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义犬复仇》等。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出来。

2.观察是作文中的重要能力

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文水平的好坏。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他们写好观察日记。院里花儿开了,小鱼怎样游,同学们下课怎样活动,有哪些动作,表情怎样,教师上课有什么特点等,生活中可供学生观察的材料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我让他们把观察到的说一说,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然后写成观察日记。日久天长,他们从不会观察到善于观察,最后写出一篇篇具体的观察日记,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对学习写作也大有益处。

作文是衡量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综合能力的培养。课上学习课文或读一段文章,我常常念了开头或题目,让学生自己设想文章会写什么,或让他们给课文加、换结尾,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天课前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说一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让他们为画配文,或给某种物品配说明,写童话,编剧本。总之,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加上学生阅读大量书刊,头脑中有较丰富的储备,所以能自觉地将读过的句子与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新界埠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吴小梅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习“语”学“文”。“语”指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学习积累语言文字,“文”是指让他们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那如何指导学生在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练笔呢?回想起上学期课文《火的节日》小练笔教学环节,有着许多遗憾。《火的节日》是六年级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火把节的由来和火把节的盛况。课文详细描写了火把节的经过,字里行间体现了火把节的欢快热烈,写出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在练笔环节,我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由问题“作者是怎样把火把节的欢快与热烈表达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从文章语句朗读中体会到,作者首先仔细观察,然后通过细节描写把人们的欢乐写出来了。学生初步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后,我给出了傣族泼水节的课件让学生练笔。几分钟后,学生的习作枯燥乏味,表达的内容很少,只有寥寥的两句话而已。

这时,我有些失落,本以为课前的较充分准备可以让学生的习作有着一些进步。没想到,事与愿违。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想来,老师在练笔环节存在着疏漏。

一、老师没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中泼水节的画面。学生在动笔前,没有经过仔细地观察,有些同学甚至还不知道如何观察,又怎能将文章表达得具体生动呢?

二、老师没有给予一定的表达方法指导。如果在练笔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以及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去表达,效果将会好得多。

三、缺少范文的引领作用。如果老师课前亲自动笔写了范文或搜集了一些泼水节的段落描写,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作用下,将会受到感染与启发,心中也将澎湃着想写的冲动。

总之,读写结合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想当然,认为一节课中预设了练笔就可以,还得需要我们当老师的精心地去落实,如何地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练笔成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

柳淑芳(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读写结合 有效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话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和语言进行亲密接触,让语言不但在学生的嘴里活起来,还要在他们的脑中、胸中活起来,最终使学生不吐不快而提笔下言,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抓住关键词句,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重担”、“翻山越岭”这两个词展开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将母亲的瘦弱与担子的沉重进行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付出了许许多多。接着于老师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他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的情感又一次被激发了,他们畅所欲言,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已经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了。他们用深情的朗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小巧的手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真正达到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二、依托典型句段,及时进行读写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教师应当重视从课文中教学生学会积累。教材中很多文章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魄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的一些基本手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例如我们的经典课文《莫高窟》第三段。虽然这段话只有4句话,第一句总写了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然后在介绍有各种各样的壁画。这种先总的介绍,再分别具体介绍的段落对于小学生写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觉得那里是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到:“用上了‘有„„有„„有„„还有的„„’的句式,让我们觉得壁画确实很多。”有的学生说到:“课文里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觉壁画的美就在我们面前。”有的学生说:“课文还用了排比的句式,让我们仿佛身临奇境。”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的四季桂,看看这些四季桂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四季桂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四季桂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由此可以看到,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这“读促写,写促读”的相互作用下得以提高。

三、挖掘课文空白,适时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文中有很多艺术“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空白”令人遐想。所以阅读教学,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处,选择落笔点确定写的话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这才是读者个性表达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种思考能否即时得到记录,就有赖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的叙述上,作者有意识留下了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将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作者并设有详加描述,空白的存在无疑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时趁热打铁,以“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练习“说一说,写一写”,提醒学生可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神态、语言来描述,这也是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在小组交流碰撞中,学生奋笔疾书:“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小心翼翼地带到了人间,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小孩们从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跑下来,手里捧着色彩斑斓、芳香四溢的鲜花,送给普罗米修斯说:‘是您盗取了天火,让我们吃到了最美味的食物。’壮小伙们端上一只香喷喷的牛,请普罗米修斯品尝,说:‘是您让我们用火来烧熟食物,是您让我们捕捉到巨大的猎物,是您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妇女们端着一盘盘新鲜可口的水果,有晶莹剔透的葡萄,有又红又大的苹果,有香脆的鸭梨,也有硕大的西瓜,请普罗米修斯品尝。就这样,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度过了这有光明的一天。”

这样一个补白想象,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们得到火种时欢欣喜地的心情而且读中促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一举两得,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突显出来了。

四、延伸课文情节,转化内在语言。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灵活地根据原文的内容,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练笔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延伸课文情节,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狼扑向小羊后会怎么样,有什么结果;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狐狸和乌鸦2》在这一文中狐狸再次碰到乌鸦后会怎么做,怎么说等;学习了《爱之链》之后,学生明白了人之间的爱就像一条链一样环环相扣。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乔伊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女店主又会怎么做呢?学生受到启示之后驰骋想象。这样的练笔不仅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而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中的读写结合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借鉴写作样式;写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则是阅读的运用,对阅读有促进和强化作用。读写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因此,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2期)

第四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培优

怎样在语文差异教学中进行有效培优

【问题目标】

问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优,让大面积的学生实现优秀(测试成绩达80分以上)。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是典型的差异性教学,班级学生学习素养良莠不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学生厌学怕学避学,优秀学生要想从此氛围突围而出显得更为不易。但另一方面,国家社会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人民满意教育实际上体现在优质学校对优生的录取率。一所学校不管你办学多么有特色,素质教育开展得多么深入,如果最终没有一个学生考起市属一中,那么领导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就无从说起。语文教学中优生培养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师要想大面积和大幅度提升班级学生的优秀数是比较困难的。我从事多年的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面对毕业班学生争上优质学校(录取分数高)的迫切需要与考试结果不理想的矛盾,对于这个问我很是纠结,致使其成为我语文教学工作的一大心病和急需突破的教学瓶颈,虽经多方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目标:通过找到应对之策,在教学中实现培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测试成绩。

面对这一突出问题,我力图从语文教学优秀率普遍较低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专家名师和同仁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解决这一普遍难题,促进大面积学生实现优秀,助推学子上优质学校的梦想。【目标描述】

1、通过专家培训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确立教学研究的方向。

2、努力反思,不断研修,提升教学能力,进行针对性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结合课外学习,进行有效辅导。

3、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循序渐进,逐步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使之按正确的方法高效学习。

4、通过阶段性(一学期)教学,逐步显出成效,争取在学业水平测试中优秀人数(80分上)达50%,其中10%达90分以上。【问题表征】

在目前的农村义务教学7~9年级阶段,语文教学成效并不明显,特别在优秀学生培养上收效甚微,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很少有学生考到80分以上,90分的更是凤毛麟角,鲜为人见,使语文教学在众多学科中退居二线,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在升学时或平时进行各科辅导,很少会想到语文,以致普遍形成这样的认识,语文学不学,教不教都一样。造成这样结果和认识,除了外界的不了解,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发现和努力改善。【系列问题】(待细化)

1、在差异性教学中,语文教师该怎样教才能有成效甚至高效?

2、课堂教学中,为了课堂的提质增效,语文教师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3、语文教师要怎样引导和调动学生参与并高效学习? 【解决策略】

1、了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

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一文中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提倡差异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除少数智力落后等残疾学生,应使他们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差异教学中使优生得到提升,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优生的学习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能有效地提高优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进而促进优生的提升及学科教学的高效开展。

2、语文教师怎样面对学生进行高效教学。

每个学生特点不同兴趣不同学习程度存在差异。优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优生吃不饱。优生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班上的后进生关注较多而对班上的优等生较为忽略,因为他们的成绩不会让老师太担心。这样的教学显然影响了优等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使优生提升很重要,培养得法就可以成功地培养出优生群使准优生成为优生更加拔尖。

有关调查表明,由于优秀学生语文基础比较扎实,所以一些基础知识的提问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当老师要求他们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时他们能很快的找到。如果老师没有叫到他们回答他们就觉得其他同学的回答和自己没有关系思想会不集中。当老师的提问先请中等和较差层次的同学回答时他表现出没有兴趣很不耐烦学习动力不足。当老师让小组内讨论有了新的任务可以展现自身的优势时他们学习积极主动性很高自己完成任务后还能帮助其他组员一同完成。

3、语文教师怎样教才能实现大面积学生优秀(1)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备课

目标设定要有层次行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立的目标要高于学生现有经验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保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学生在遗传素质、已有经验、生活环境等方面既然存在明显差异老师备课时就要尽可能制定几个层次目标不仅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忘记优等生为优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课上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他们向自己的相应的目标努力。这样优生能有所得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问题设计要有后续性

优生由于基础较好所以一般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如果还是一味的用这种问题来组织教学那优生只能是堂堂课“吃不饱”。所以在备课时就考虑到这些问题设计问题要讲究其后续性。能让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基础上让问题能有其后续拓展性为优生服务。这样一来优生在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能拓展研究让他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并且能在课后有“饱足感”。【策略运用】

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1)、学法指导策略训练优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优生智力相对较好,为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法指导是关键。科学的学法指导使优生在知识的获取中掌握良好的方法,在方法的运用和完善中形成学习能力,这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有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明学习重点,然后围绕学习重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争辩,注重训练优生严谨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自学尝试教学策略提高优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起优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优生的主体意识,让优生在这样的主观能动性下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学习。

在向其他学生讲解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既掌握的知识,也为自己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主归纳课文要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上课时更集中地听。其他同学讲解学习要点,避免重复回答。对自己有疑问的内容更集中听教师讲解。这样的课堂,使优生也动起来,使优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成功体验教学策略激发优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优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优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角度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鼓励优生敢于对课文、以及教师的话提出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又给优生提供了创新和实践的机会,为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培养优生以研究性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因为优生基础好,所以安排优生在小组内担任组长,组织小组内的讨论、安排同学发言、帮助组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让他们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老师”,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

(5)分层作业策略提高优生学习动力

针对优生的学情和个性心理,为他们设计了与其他层次同学不同的多层次练习。每学完一篇课文布置优生设计几道习题作为自己的课外作业,可以就课文的某一个片段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也可以将课文扩写、缩写、改写或仿写亦可摘抄精彩的词、句、段赏析,还可以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在班上表演。周末的周记布置也对他们提出特别要求,选取课文片段为其创作插图。针对写作能力的训练,设计的练习形式有: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概括某段文字或以想象的方式将自己融于文中,假想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做?怎样想?怎样说?让想象插上翅膀,任心潮起伏,任笔调生花。针对阅读能力的训练,补充类似的阅读作品,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有时让优生之间就设计的各类习题与其同学交流完成。

实践证明,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对于班中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优生,平时已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技巧,如果再让他们重复性复习一些类似的练习,只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有的还会傲气十足,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而分层布置作业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充满竞争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效果评价】

实施一定时期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效果检测

1、学生间的差异,优生与中等生及较差学生间的差异,优生与优生之间的差异三方面的变化情况。

2、学生的知识面及情感提升的检测,优生的全面发展的变化。

3、各级各类测试中,优生人数及优秀率。

经过探索和实践通过对优生一系列的教学提升活动,班级优秀的学生数有量的提升,优秀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在语文学习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使更多的人优秀起来。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抓好字词的教学与运用,夯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语言文字训练内容的面非常广,有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有听说读写的训练。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学习任务比较重,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反复读、抄写、默写等方式机械记忆,效果不好,而且学生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如果让学生在语境中去认识巩固生字,并用组词、扩句、说话的形式加以运用,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进入中年段,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量加大,就更注重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只有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字词,能够准确地理解、运用字词,才能保证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挖掘文本,进行补白训练

在教学中,文本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学好课文语言,抓住教材中语言空白点进行补白训练,延伸扩展到现实生活之中。课堂中好的拓展训练方式,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感悟表达出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只要找准了结合点,字词句篇的训练就不会陷入孤立机械的状态中,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七颗钻石》一课,写小姑娘一路让水,但没有小姑娘的心理活动。于是,我选择了第三自然段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这个情节进行补白,设置了一个说话练习。“小姑娘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一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通过想象小姑娘的心理活动,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了思维的训练、语言的表达,同时也对小姑娘的品质、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指导片段仿写,学会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

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等等让学生感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给学生观看了许多正在开放的漂亮花朵,并要求学生回忆平时在校园里和公园里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学生学习作者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文本,尊重文本,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每篇文本的不同特点,挖掘出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找准读写结合点,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核心思想就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教师应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概念,各种方法,保障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训练;有效;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所倡导的语文教学“211”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这与语文新课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而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1]

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

一、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和外延。

就“语言文字”概念的构成也即是训练目标而言,它应包括字、词、句、篇;就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即训练内容而言,它应当包括听、说、读、写等。“听”“读”是一种“输入”行为,是人的耳朵和嘴作用于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信息,通过各自的途径信息存在人的大脑之中,达成主体的语言“内化”; “说”“写”是一种逆向的“输出”行为,是人的嘴和手作用于语言文字的凭借和途径,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将内化的语言发表出去,达到扩展信息的目的。正是它们的综合地、协调地发展,才构成了人的综合语文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内容的面非常广,有字词句篇的训练,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训练的方式方法千变万化,但是从语言运用形式看,无非就是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两种方式。

二、抓好字词的运用,夯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

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基础上形成的语文创新教学理论,其教学思想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学习为了运用,而且力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运用。千万不要脱离语境去孤立地记单词、背句型;千万不要用“以语法分析为中心”或“以词语讲解为中心”的方法去教语言和学语言。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连句成段,由段成篇。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学习任务比较重,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反复读、抄写、默写等方式机械记忆,效果不好,而且学生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如果让学生在语境中去认识巩固生字,并用组词、扩句、说话的形式加以运用,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显著。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要求认识的字有: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在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完生字后,我出示自编的这首小儿歌给学生读:

小乌鸦,真能干,口渴自己找水喝。找呀找,找到了,一个瓶子半瓶水。水太少,够不着,乌鸦赶快想办法。找石头,扔进去,水面渐渐升高了。喝到水,真解渴,乌鸦乐得笑呵呵。

短短的一首儿歌,就包含了本课的九个生字,学生读得有兴趣,生字反复见面,学生认读进行了巩固,对课文内容也进一步感知。接着,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课文中的生字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说出了许多完整的句子,有的同学一个句子中能包含多个生字。如:

树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鸦。聪明的小乌鸦很会想办法。我们口渴了就要多喝水。小乌鸦渐渐长大了。

还有的小朋友能自己编儿歌区分生字“喝”和“渴”,比如:“有口才能喝,有水才不渴。”“用口喝一喝,渴了要有水”。这种在运用中学习生字的方式,学生喜闻乐见,学习效率也更高。

进入中年段,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量加大,就更注重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在生字表

(一)和生字表

(二)后面,出现了一个词语表,对每一课好词进行了盘点。这些词语基本上包含了每一课的生字。很多老师对待词语表的做法就是抄写、听写这种机械的形式,再稍先进一点的做法就是造句。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自己编写小故事、小短文。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班级内形成了一种风气,看谁能把更多的词语恰当地运用在一篇小短文中。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许多优秀的小短文,连一些后进学生也由开始的不会写,写不好,到能写出一些通顺的句子、完整的小片段。

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字词,能够准确地理解、运用字词,才能保证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巧妙挖掘文本,进行补白训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文本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学好课文语言,力促学生超越文本,以选文里的言语运用为实例为基点,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抓住教材中语言空白点进行补白训练,[2]

延伸扩展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课堂中好的拓展训练方式,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感悟表达出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只要找准了结合点,字词句篇的训练就不会陷入孤立机械的状态中,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七颗钻石》一课,写小姑娘一路让水,但没有小姑娘的心理活动。于是,我选择了第三自然段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这个情节进行补白,设置了一个说话练习。“小姑娘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一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我记得有一个男生这样说道:小姑娘想我多渴呀,真想一口气喝光这些水,但又一想,妈妈能把水让给我喝,能把生的希望给我,我也能像她一样把水让给别人喝,于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通过想象小姑娘的心理活动,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了思维的训练、语言的表达,同时也对小姑娘的品质、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文章的“空白”,让学生“补充空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指导片段仿写,挖掘写作因素,学会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

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等等让学生感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给学生观看了许多正在开放的漂亮花朵,并要求学生回忆平时在校园里和公园里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学生学习作者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铃兰花挂出了一串串白色的小铃铛;凤凰花红得像天边的晚霞;蝴蝶兰就像一群色彩艳丽的蝴蝶在开会;鸡冠花顶着红红的大鸡冠;美人蕉就像一位美人亭亭玉立;牡丹花像一位高贵的公主(牡丹花展开了各色的裙摆);蒲公英张开了黄色的小手掌„„后来有一次习作是写公园,有很多同学用一段文字写公园里的花或花坛,就用上了这一段文字,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语言训练的效果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文本,尊重文本,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每篇文本的不同特点,挖掘出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找准读写结合点,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五、独具匠心再创造,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语文是工具性的,但同时也是人文性的,并非知识点的堆积、罗列就能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需要时时感悟,并善于用文字流泻下这一时的感悟。因此,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瞬时感受。这种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感觉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

我在教完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回忆,自出生以来妈妈还为我们付出了什么,从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无私的爱,并引导学生以“母爱”为题写一首诗。有一个女孩子这样写道:

母爱,是春天的一阵清风,拂去我们学习后的疲惫。母爱,是夏日的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母爱,是秋天的一枚果子,带给我们收获的甘甜。母爱,是冬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冰冷的小手。文字很稚嫩,却表达出了对母爱的深深感悟。

六、重视训练反馈,提高训练实效

在训练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反馈理论,对于提高训练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既要吸取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灵活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训练的进程。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课前准备无论怎样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上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有些训练学生可能一时不明题意,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教者就应放慢进度,并适时加以引

导。而有些训练题目,学生感到难度不高教师就应该加快训练进度。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比如我在教学《花钟》一课时,以“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这句话作为开头,让学生仿写课文第一段,写各种花开的状态时,就有几个学生问:“老师,我们要写几种花呢?”于是,我让学生把开头这句话齐读两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有的学生说:“‘鲜花朵朵’,就是指有很多鲜花盛开了,数也数不清。”有的学生说:“‘争奇斗艳’就是指花儿在比美似的,看谁开得更艳,很少种类的花是不能比美的。”有的学生说:“鲜花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我们都不认识也没有见过,要写自己熟悉的。”于是我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花儿那么多,我们也写不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写上三五种熟悉的花开的状态,再像课文里一样用上一个省略号就可以了。”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训练的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写本,有时用来课堂小练笔,有时用于课外将课堂上口头练说的内容写下来。每次写话,老师对他们的作业进行批改后,会进行星级评比,比如三星、四星、五星。然后每节语文课都拿出课前三分钟,分享同学们最优秀的作品。每个月对五星级作品最多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样,同学们练笔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语文教师如果能增强训练意识,并长期坚持追求实效,选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就可以让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一起走向更丰富的境界。【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下载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浅谈怎样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读写结合

    小学低年级语文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意即“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与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以读引写、以写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推荐)

    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将阅读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搬”到古诗词教学中,而在教授的过程中却发现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在教学中将读与写分离。针对这种情况,文章从加工教材、积累资料,学习课文,提高技巧,写前指导,点拨思路,比照课文、以课文评作文等角度,研究语文写作教......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指导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指导 薛薇莎 语文新课程标准给读和写之间搭上了一座很好的桥梁,它强调:“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小学校 类别:小学语文 姓名:陈隆平电话:023-7148748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读写结合实践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读写结合实践训练,是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强化语言训练,运用语言实践的有效策略。 深刻挖掘文本的练点,精心设计创意小练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补......

    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泾口第二中心小学卢洪年 在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