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与实践.
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与实践
1.将语文课单纯地上成阅读训练课或是作品分析课,将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一篇课文的主要任 务。我们认为,小学生读课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阅读,或是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课文还有一个非常重 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就是说:理解、积累、学习运用课文中规范的词语以及各种各样的表达 句式。通过内化课文中的语言,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当前语文教学中化在语言学习上的 时间太少,语文课上偏重阅读训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往往是课文读懂了,思想内容理解了,但是课文却没 有读熟,课文中的语言在脑子里印象不深,在学习语言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 要原因。
2.过分偏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混淆了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区别。语言知识是人们在长期运用语言 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比如像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等。重视语文知识教学,是现代语 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区别,是语文教学的进步。然而学习语文知识和学习语言并不是一回事,学习语 言知识也不能代替语言的学习。有人认为,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理解了,里面的知识学生弄懂了,课文中的语言 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掌握语言的前提除了需要理解,还必须记忆,记不住的语言不能算真 正掌握。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也就是积累语言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记住的都是 一些抽象的经过高度概括的知识,而课文中一些十分有用的词句没有积累下来,那么这些孤零零的知识除了对 付考试之外,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分清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区别,正 确处理好学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知识的关系。
3.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理解和运用,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级。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往往只进行到理解这一水平级上。学过的词语理解了,读过的句子意思领会了,就 完事了。教师很少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因此,小学生学过的词语并不少,接触过 的句式也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会用的少得可怜。因此,语文教学既要重视理解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更要重 视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通过运用练习,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将学到的知识真正 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4.阅读量过少。醒е小⒏吣昙兑谎诘慕滩拿坎峤觯玻抵粒常捌挝?左右。每周平均教学的课文不足 1.5篇。这样的阅读量对于处在语言发展最佳期的小学生来说,对他们语言的发展是否有利,答案是不言而 喻的。并且这样的教学进度对于求知欲十分旺盛的小学生来说,很有可能压抑他们的积极性。重视博览,是我 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放后语文教学的不少改革实践都证明增加阅读量对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受到教学方法的制约,使学生的阅读量受到限 制。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增加阅读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们先后在本区两所小学各设立了一个实验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标,改革语文课的课型。
我们将语文课分为三种类型,阅读表达课、扩大阅读课、作文课。每种课型都担负着不同的教学任务。
阅读表达课主要担负以下几项任务: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进行思想教育;b.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特点 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阅读方法的训练;c.积累课文中的语言,运用课文中部分词语句子(包括句群)进行口头 或书面语言的训练。这类课型与以往讲读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强调了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并且通过口头和书面 运用,将课文中的部分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扩大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并且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觉地运用阅读表达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课在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上不提出新的要求,只要求学 生积累一部分词句。但一般不设计运用语言的练习。
作文课的任务就是通过作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知识的教学一般在阅读表达课上进行。我们取消了习作例文这类课型,认为语文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只要适合该年级学生学习的,都应该有计划有步 骤地教给学生。教学写作方法,应渗透在每篇课文的教学当中。
教材中《基础训练》的内容照旧。
2.围绕语言训练,改进语文课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训练,势必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如果把过多的时间 化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语文知识规律的挖掘上,势必会挤掉运用语言训练的时间。现在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必须严格控制思想内容理解和语言知识教学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放在语言训练上。
阅读表达课一般是这样上的:
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理解生字新词,并且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随着阅读方法 的不断掌握,自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学以后,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然后是讲读课文。主要是通过朗读和默读课文,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增加 接触语言的机会,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另外,还结合课文的讲读,有机地进行语言知识和阅读方法的教学 或训练。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方面,我们尽可能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懂,尽可能杜绝单纯的情 节内容的分析,并且控制理解的深度,避免在挖掘课文的微言大义上化过多的时间。比如,教学《列宁和卫兵 》,四年级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上能够理解“列宁是个严格遵守革命纪律的领袖,洛班诺夫是个对工作认真负 责的战士”。我们认为,学生能够理解到这样的深度,说明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符合要求了,在这一方面已 经没有必要再化时间了。因此,接下来讲读课文我们把重点放在朗读的指导上,放在学习课文如何把人物的语 言描写具体这一写作方法的学习上。
最后是表达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语言知识。这种表达练习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 面的。有运用词语的练习,运用句子、句群的练习,也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练习。比如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练习,先是要求学生运用“镇静、敏捷、争分夺秒”介绍白求恩为伤员作手术的情形; 再要求加上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把白求恩作手术时的情景介绍得具体些。
为了保证表达练习能扎实有效地进行,每篇课文表达练习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课时。表达练习可以分散在 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集中在最后进行。
阅读表达课每学期一般安排16课,大多是原教材中的讲读课文。
3.课内课外相结合,扩大学生阅读量。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设立了扩大阅读课。这类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课内阅读,一类是课外 阅读指导。
课内阅读主要采用一课带两课的方法,即一篇阅读表达课文带两篇阅读课文。阅读课在语文知识和阅读方 法没有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运用阅读表达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阅读新的课文。一般一篇课文上一教时。教 学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先是自学课文,包括理解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然后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包括对字词和对课文思想 内容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一般每篇课文要求积累三、五个词语,一两句句子。
课内阅读课文的来源一是教材中的课文,二是从课外选择部分材料。加上阅读表达课的16篇课文,学生 一学期课内阅读量可以达到近50篇课文。
学生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真正学好语文,光凭课内有限的四、五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 的。所以我们还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四本课外读物。每读一本书都要作好读书笔记,摘录一部分词语句子。教师定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课外阅读检查或交流课。
4.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改进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既是表达方法的练习,更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学生新学到的词语句子,如果能 够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用,对学生内化这些语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与写作相结 合,不仅是指写作方法上的结合,也应该包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结合。因此,作文练习不仅是作文课的事,也是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课的作文和作文课上的作文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 化课文词句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因此在阅读表达课上,应该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 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以及一些写作方法。
我们在阅读表达课上设计的作文练习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写一 段话。这种练习的目的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通过运用,将 课文中的语言及时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种形式是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在新的情景中说话。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 练习。学生对这种练习形式很有兴趣,因为在这种练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语言上的进步。
第三种形式是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比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描写当时学习的困难用的是总分 的结构方法,我们就让学生模仿总分结构的写法写一段话。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我们认为,每学期八篇作文,比较多的是考虑教师批改的 可能性。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从数量上看肯定是不足的。许多教学改革的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我们 每篇阅读表达课文安排口头和书面作文练习,等于每学期增加了16次小作文,加上8次大作文,一学期作文 数量可达20多次,平均每周一次以上。我们认为,这样的数量更加符合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实际需要。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实验班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显示比较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2.从口头和书面作文情况观察,学生词汇量增加,句式也比较丰富。
3.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
4.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该试验只进行了一年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再限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因此,这个实 验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之所以愿意在中途公开这个实验,一是因为目前有不少同行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正在着手进行研究,我们在此时公开这个方案,可以抛砖引玉;另外,我们也想借此机会请教于一些专家、同行,以得到大家的指点。
论文关键字:
第二篇: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与实践
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与实践
本真语文教学,核心是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2011版新课标内容和目标都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如温儒雅教授所谈到的,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毋庸置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措施和有效途径乃是语言文字训练。
提起语言文字训练,有人自然想到了机械训练、过度训练、重复训练,而我们要探究的乃是实现有效训练甚至高效训练的方法与策略。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实质上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和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实践难题。因为语言文字训练是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如何认识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编者的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合理安排训练的过程等许多问题。
真正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某种能力和熟练技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训练”之“训”是教师的训导和启发诱导,训练之“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操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
一、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教师意识要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搞好训练。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
对我们课堂的实践者老师来说,训练意识比语文功底更重要,因为缺乏了训练意识,对可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因素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即使看到了也派不上用场。众所周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优美的文字构成的,正是通过这一个个语言文字符号,学生才从中学得了知识,获取了信息,增长了能力。而从语文教学角度讲,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其主要任务就是读课文中的语言,说课文中的语言,记课文中的语言,用课文中的语言,通过理解、记忆和运用,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抓住教材中典型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辨析,以领悟其中的规律性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运用。从细微处彰显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功底和训练意识,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在教材里能处处看到“语文”,在备课和上课中时时不忘训练。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定位要准确
备课时选好训练点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细读文本”。语文教师应当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细读教材文本。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大致要经过感知、理解、赏析、迁移这几步,教师备课也要亲历这样的过程。训练点是在教师熟悉教材、字斟句酌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下来的。
要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这个教学目标体系是由“新课标对该年段提出的总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这几部分构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语言训练时,必须有明确、适度的训练目标,并使教师“教”的目标内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训练目标的确定要到位却万万不能越位。所谓“越位”,就是指语言训练超出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盲目地拔高训练要求,这样不仅使训练如过眼云烟,流于形式,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挫败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训练重点要突出
当初步阅读教材的时候,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随着对教材的逐步熟悉和深入了解,又会觉得值得注意的东西很多很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筛选。有时一个大的训练点一旦选定也就理清了教学思路,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例如《卖木雕的少年》一课,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的四字词语,而且很多词语在文中不仅仅是修饰更有串联文章主线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把学习、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词语分成了四类,在初读课文后的识字学词阶段就可以分组出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琳琅满目 仔细观赏 十五六岁
一模一样
各式各样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拳头大小
构思新奇 忧郁 猜测
不要钱
栩栩如生 遗憾 遗憾
朋友
词语是有生命的。通过看图片,想词语,看词语,想情景,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继而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接着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每一组词语出现在课文中哪个情节中,然后再借助选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这四个情节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卖木雕的少年得知中国阿姨因为行李超重不得不放弃非常中意的木雕后,可以通过以下小练笔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在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将之前学习、积累的词语尝试运用。
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忘不了:
中国阿姨在 的木雕摊前仔细挑选时的喜悦;
忘不了:
中国阿姨挑到一个_____________的卷鼻大耳象时捧在怀____________的样子;
更忘不了:
中国阿姨带着______________离去的身影。
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蜻蜓点水,走过场,而应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多变的策略重锤敲打,切实达到运用的目的。
四、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训练层次要明晰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这类科普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是关键,本课中一个个月球之谜也真的很让人不可思议。但是除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了解一个个月球之谜,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更应该做点什么呢?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总结发言时曾说:“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这话一语中的。
课文中“难道”一词两次出现,看似普通,实则非常重要,正是有了“难道”这个词才让一个个月球之谜更加不可思议,才让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所以,我把“难道”一词的教学作为本课的一个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运用。
1.聚焦“难道”,发现作用。
在学习月球的第一个谜时,我引导学生发现“难道”一词的作用。
师:我们来分别读一读,老师读去掉“难道”之后的句子,你们读原句,比较比较,看看去掉这个词行不行。
师:这些细菌有杀菌的本领吗?
生:难道这些细菌有杀菌的本领吗?
生:去掉“难道”这个词不行,加上“难道”更能表示怀疑,觉得好像不太可能。
生:加上“难道”这个词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
生:“难道”这个词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
在学生逐渐揭示出“难道”的含义和作用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传达自己由“难道”一词体会到的不可思议。
2.两种读法,体会不同。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听听老师读的有什么特点。(读完“难道”一词拖音后停顿一下再接着读下文)
生:老师在“难道”后面停顿了再读的。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觉得这种读法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停顿一下再读,给人更多思考质疑的空间,当然不停顿也可以,更能表达急切知道答案的心情。不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觉得怎么读出来更让人费解,你就怎么读。
3.再次聚焦,误读强化。
在讲述第三个月球之谜时通过教师误读故意遗漏“难道”,然后教师故意示弱让学生教老师怎么读从而再次强化“难道”。
4.引导质疑,运用“难道”。
了解了课文中三个月球之谜后,教师出示搜集到的其他月球之谜。
指名读补充资料一:纯铁粒子不生锈:„„
师:多奇怪啊,你一定想问——
(屏幕出示)生接读:月球纯铁粒子中有防止生锈的成分吗?
师:加个什么词更能加强反问的语气?
生(一起脱口而出):难道。
指名读补充资料二:受撞击会发出巨响:„„
师:多奇怪啊,你一定想问——
屏幕出示:难道 ?
生:难道月球是空心的吗?
生:难道月球是铜做的吗?
生:难道月球也有磁场吗?
至此,学生已经可以顺畅又灵活地运用“难道”这个词了。
从了解作用、积累强化到尝试运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式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训练才让“难道”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了。
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知识传授要巧妙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训练必须伴随着语言文字知识的训导。朗读训练离不开语音学和音韵学知识的指导,识字写字训练离不开文字学和汉字文化学知识的指导,词语训练离不开语汇学知识的指导,习作训练离不开写作常识、技巧的指导,道理是十分清楚的。
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语言文字训练,并非直接讲述语言知识,而是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理解和处理教材,发现教材中那些足以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律的实例,在凭借这些实例开展训练中融入语言文字知识,引导学生在领悟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语言能力。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字知识,不一定要经常挂在嘴上,但必须经常装在心里。
例如《一面五星红旗》一课中,“背包”一词中“背”究竟读什么音就是很多人都比较模糊不清、拿捏不定的。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在屏幕上出示这个词语,让学生尝试读,果然不出所料,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读一声,有的学生应该读四声,争执不下。我对学生说:“这个词有两种读音。当它读背(bèi)包时表示后背上的包,是一种包;当它读背(bēi)包时,意思是背起包,表示动作。要确定它读什么音,还得看它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通过屏幕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有了语言环境,课文中“背包”一词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我再次让学生尝试读句子,学生根据刚才老师给出的不同读音的适用范围确定读音。这回学生基本都能够确认在这个句子中应该读背(bèi)包,作者收拾好的是背在后背上的一种包。
达成共识后我又让学生读句子,强化正确读音,并交给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就不同,我们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时机把握要灵动
语言文字训练不单单是教师有计划地预设中的训练,其实,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例如,我在执教《月球之谜》一课中,引导学生比较原文中的“采回”和我误读的“带回”有什么区别。我的训练意图是希望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采回”有开采、选择的含义。可是学生并不能够直接说出这样规范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在学生发现区别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
比如有学生回答说:“‘采回’不向‘带回’那样只是随便拿一个。”教师就可以借机顺势而导:“哦!那‘采回’还是经过挑选的。”还有的学生说:“‘采回’不是直接拿出来的,是需要工具一点一点把它整出来的。”学生的语言很白话,但是不难看出他明白‘采回’的含义,只是不能表述得很准确而已,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这时,教师仍然可以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和升华:“你说的很对,‘采回’是需要工具的,是需要个过程的,而你说的那个过程其实就是‘开采’的过程。”
这样在学生已有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导评使理解逐渐明晰,语言逐渐规范,就是课堂上可遇而不可求的语言文字训练时机。
语文课重视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决定的。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才能让语言文字训练更加扎实、高效,我们将一直探索、追寻„„
第三篇:浅谈“实践”与“认识”[范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习中心:江西地矿学习中心 学号: 1626510420002 姓名: 白鋆 专业层次: 专升本
浅谈“实践”与“认识”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个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即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先思考、在行动,这样容易产生认识决定实践的错觉。其实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意识现象。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而认识正确与否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思想指导。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不让下田,牛怎会耕田”、“不会耕田,牛怎能下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都反应出什么,那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天文学产生于农牧业的需要、力学产生于建筑、手工业等的需要,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的需要,这些都反应出一个事实即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为了描写一个人被踢之后的感觉,让乞丐猛踢他的屁股,也就说明,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在古代,医生对于因失血过多而濒临死亡的病人是没有什么有效的第1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办法来挽救他们的生命,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入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其他医生也纷纷效仿却造成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血医疗救助手段被严令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了人血让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一次兴起了输血医疗热,却带来了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莰坦发现了人类血型系统,才真正的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其一是因为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其二是人们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其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认识能力也不断的提高。
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了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和材料。实践又提供了日益完善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是在主管领域不能解决的。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实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世纪,伽利略通过在比
第2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测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管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其还是由实践的性质来觉得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是无法检验的,实践则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例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说明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并通过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当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造烛为求
第3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些都说明了实践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生产、发展的认识,又要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五、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离开认识的指导,实践就变成盲目的实践。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在实践中会产生坏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实践活动之前,认识可以帮助主体确立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状况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可以帮助主体了解和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帮助主体按照意愿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超越局部经验的局限;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飘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这两大事件也是实践的结果。但结果的不成功,激励人们努力寻找更合适中国的道路,从这两个
第4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模式。人们觉得这种模式不同于之前,又一次投入实践当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八一武昌起义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并在之后的起义中认识到中国国情较之俄国的不同,于是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最大可能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展自身,继续革命。而在之后的革命过程中,历史事实在最大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决定的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后,终于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们在实践中,应积极地发现问题,认识缺陷与不足,为实践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也只有在实践中认识才能产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认识的基础,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土壤,认识也就在实践中产生。
总之,就实践和认识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泽东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第5页,共5页
第四篇:浅谈阅读实践和语言训练的关系
浅谈阅读实践和语言训练的关系
黄庄中心校谢庄小学
孟献周
在我从事教学十几年中主要带中高年级的语文。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本人认为坚持阅读实践,落实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感受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方法。针对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坚持阅读实践要注重落实。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学习的门类之一,它的核心当然是语文。阅读课要阅读,不读无以称为阅读课。那么,怎样进行阅读呢?阅读教学中又该坚持什么呢?
我认为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将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别是课内阅读实践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二是应该不遗余力并最大限度地章显语文这一阅读教学的核心。说白了,叫做坚持阅读,坚持语文。合起来就是让学生坚持反复的阅读实践中体会、感悟课例的语文特质。我以为这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也必须坚持的方向!为什么这样说?这是由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说起来,对这样一个话题不要说我们的老师是清楚的,学生也没有谁不懂。但光知道不行,要真正落实到每一节阅读课上,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为就不思那么容易的了。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简单的说,可以概括为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重点和教学目标并为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阅读教学也是讲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的,只不过没有将其上升到培养阅读素养这个高度,没有用“阅读素养”这个短语来表达 罢了)。那么变化在哪儿呢?就在于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全新的教学思维、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式去达成传统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叫比传统说的更清楚地教学目标,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学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与教学目表脱节的问题。
1.把握文章的要言大意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文本阅读的基础要求是把握文本的要言大意,有句话是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在这里我想知道如果能让学生也学会辨词析句,那么对于文本要言大意的理解则简单的多了。2.对文句、文段内涵的理解品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毛泽东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行。”语言是个工具,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掌握,才能运用自如。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我通过语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个这个工具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文本理解的基础或者说重点是什么,无疑是对文句、文段的理解把握。而理解文句、文段的内涵则又是理解把握文本的前提,它们都没办法离开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小学生学习语言以感受、积累为主。
根据我的经验小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而不是理性分析。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长于记忆,长于形象思维,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的。在说,小学语文大多数课文平白如话,只要多读就可以理解所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讲深讲透”,也没有穷追不舍,问个不休。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断,小学生尽管理解还不能达到透彻的程度,还没有能力去欣赏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要求他们熟读成诵病不困难。如能熟读成诵,课文的语言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对课文蕴含的道德教训、人生哲理,也可以随着儿童人生经验的拓展不断会有新的感悟。语言训练以口语为起点,以书面为重点
我在小学与语文课的训练中,包括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听与说是口头语言训练,读与写是书面语言训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读写又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口语发展先于书面语的特点,注重以口语训练为起点。我们必须看到,即使不进学校,儿童的口语能力也在自发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来说,我把书面语的训练当做了语言训练的重点。从小学中年级开始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语言训练的重心要逐渐转向书面语。多读多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近年来,“大量阅读,双轨运行”、“读写结合”等试验的成功,证明加强读与写的书面语言训练是提高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注意发挥语言训练的整体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文学科既有基础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教学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让学生吸收语言所负载的各种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感受道德情操,发展思维,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提语言训练,语文课只有单纯的语言训练目标,思想情感方面的目标被抽掉,有血有肉的文章不见了,语文课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的文字操练课。同样是有勃于我们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的。
发挥语言文字训练的整体功能,我在确定训练内容时,尽可能选那些既能体现语言文字规律,又能发展思维、陶冶情感的语言现象。在训练方法的选择和训练程序的设计上,我又把训练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交织在一起,步步深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欣赏品味文章中的美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实践基础上。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欣赏品味文章之美是一种较高的要求,实现这样的要求考什么?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有时也少不了教师的欣赏示范,但更重要的是少不了学生自己进行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诵读、翻译和体会揣摩,初步理解文句所传达的意象后,更要注重对庄周笔下的庖丁形象的感受,领略庄周风行水上、绘声绘色的语言风格,进而至于的其神韵,这就是我所说的欣赏品味文章中的美。具体说怎样去做?重在通过反复诵读揣摩,先获取对文句中形象、动作、声音等美感的认识,然后结合下文有关文句,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段充实、丰富形象,使庄周笔下的庖丁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越发丰满起来。譬如庖丁那行云流水、如歌如舞般的动作,悠闲自如、自信十足的神情以及伴着优美节拍奏起的悦耳的绝响等。庄周的《庖丁解牛》是美的,美就美在这几个方面,不去欣赏品味这些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品味的文章中蕴含着的美,就是我们当语文教师的失职。我们这些做语文教师的可千万不能言而无文(之研究语而不研究文),或者说叫光语而不文。我以为,文言文也要这样去读,完全没有这一步阅读,那些创造美的大师们泉下有知,也会责怪我们这些当语文老师的。
阅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又必须建立在重视学生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因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又必须建立在重视学生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因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一句话,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阅读素养!
在语言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我们的任务是授之以渔而非鱼,我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我通过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学生观,调整教学关系,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用讲故事、做游戏,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等音像手段,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我组织和提供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研究、发现、探讨。提倡“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学生尝试在前,我点拨在后,在语言实践中悟出规律。一节课结束时,由学生和我共同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这样,使课堂教学中我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努力创设明主、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我提出学习任务时有了一定的弹性,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包括自定部分教学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提倡质疑问难。质疑不限于课开始和结束时,而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我要求学生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来。同时,引导学生分辨问题的价值,逐步提高质疑的水平,不仅敢于提问,也善于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一般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来解决,也有一些由我解答,或引导学生在课外书中寻求答案。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允许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如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甚至对文章中心思想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不要求答案整齐划一,那样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造句、作文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以教师意见定于一尊。
第五篇:语言训练
怎样有效的进行语言训练?
按照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程序安排上,我常常是“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就是让学生先直接接触整篇课文。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就是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总体印象,以利于下一步学生居高临下对各部分进行品读、领悟。
在这一环节的预习反馈中,我习惯性地出示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后分别从音、形方面进行指导。从效果看,基本达到了生字词的教学目的。
当时课上完之后也一直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随着单元课文的深入学习,随着自己思考的深入,我越发觉得这样的预习检测手段的欠缺。词语的教学脱离语言环境,即使学生积累了这些词语,那么他们在自已说话写文章时会灵活地运用这些词语吗?这正是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不到位的现象。
积累和运用是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能创设语言训练,给以学习语言的机会,将新学的词语,结合文中的句子用一用,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那么对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对语言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以语言训练为目的“预习检测”部分可以调整为:
出示词语第一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师:谁会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 出示词语第二组:锋利斧头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裸露扩大 师:谁会读?“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是什么意思?用上面的词语说几句话。出示词语第三组:喘气儿黎明包括咆哮
师:用上“可是”,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按照词与词的关系进行组块教学,每一组块的词语除了指导朗读、理解之外,还结合文本进行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词语组块体现了词语的情境性,不会因为词语教学而割裂思维,破坏情境。词块组合有利于词语多角度的理解、多层次的积累。这样词语的积累是有依托、有方向的,这样的积累和运用必然是有效的。词块组合给了学生多角度的运用机会,使词语活起来,放大了词语教学的功能。
词语组块是课堂有效语言训练的方法之一。之后在《悉尼歌剧院》的教学中韩校长也指导我从词块组合这方面检测学生的一个预习情况,事实证明学生的借助文本语言,自身语言得到一定的训练和发展,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