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认识与实践
[作者] 蔡守龙[内容]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过程,伴随着作者的心理活动。儿童作文,其心理操作程序大体可概括为三个阶段:①产生表达或交流的意向、愿望、动机;②出现一 种粘附着丰富的心理表象的内部言语;③向外部言语活动形式(说话、作文)转化。这一作文心理操作程序表明:儿童语言表达的优劣高下,一方面取决于他们表达的意向、愿望、动机的丰富、充实和强烈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心理活动及言语的发展水平。作文教学应顺应儿童言语心理,在上述两个方面着力研究、探索规律。儿童的作文动机(意向、愿望等)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内部动力,是儿童作文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生活实践与作文教学的影响下,儿童总是在原有作文水平上下断产生新的作文需要,而原有的作文水平又总是满足不了新的作文需要,新的作文需要跟已有的作文水平总是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过程中。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这对内部矛盾推动着儿童作文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因。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其内容和形式适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作文水平上不断引起新的作文需要,产生强烈的作文动机,从而促进儿童作文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向前发展。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小学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表象进行的。小学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要求写得真实、具体、清楚、形象,切忌空洞、杂乱。这就决定了表象在小学儿童作文中必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表象。儿童记忆库房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好文章。表象只能通过知觉(包括感觉)而获得,是知觉本象在人记忆中的“留影”。同时,儿童在知觉事物时,被知觉的事物和词语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同汇及表象的储存随之丰富。知觉映象越鲜明、强烈,心理表象就越清晰、深刻,对词汇的理解就越准确、贴切。可以说,儿童作文实质上是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开始的。儿童初入学时知觉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兴趣,随着教学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从需要出发,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感知觉。需要产生动机、激起兴趣、生发情感,动机、情感、兴趣调动注意,注意的光斑投射在事物的某一部位,那一部位就会被凸现出来,被优先、充分地知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知觉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训练,引导儿童逐步把知觉发展成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知觉的高级形式。要教育儿童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兴致勃勃地观察生活,自觉地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地锻炼五种官能,坚持培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以不断促进他们自觉表象活动和言语活动的发展。表象是无法直接交流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表象的最常用手段是言语。表象在人脑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活动经常受到言语——主要是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配合和制约。儿童作文实际上并不是在头脑里通过表象活动形成一个个表象,然后再寻找一些词句去固定它、表现它,而是在大脑中始终有着表象活动与内部言语活动两种心理状态的交织。儿童用字选词造句的变化是同表象变化紧密结合的。[!--empirenews.page--]儿童头脑中储存的以及在作文、说话中要表现的也不全是表象。由于词、语言的概括作用,过去的经验,有的全部以词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的库房里,有的部分以词的形式、部分以表象的形式保持着。以表象保持着的部分是形貌以及种种外部联系,以词语保持着的部分是纲目,是人们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儿童进行思考、对思考结果的回忆、把思考的结果明确地传递出去,更是离不开字词的选择和句式的安排,离不开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活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儿童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研究,努力掌握规律,并根据其特点,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按大纲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从上述基本认识出发,为探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自1978年起进行了“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改革作文教学”的实验。18年的教改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一方面着力研究命题作文的改革,使作文教学紧密联系小学儿童生活实践,努力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欲望;另一方面,改变以命题作文为唯一训练方式的做法,从低年级起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儿童的作文能力。(1)教学生作文,教学生做人。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实践,积极投入各种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学习运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提高能力,使他们从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产生倾吐的欲望。在此基础上着力引导他们交流汇报,练习表达。(2)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努力把作文训练与班队活动统一起来,与各科教学紧密联系,并渗透到校内外学生各自的个人生活之中;努力引导学生向自然、向社会接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领域,充分发挥作文的工具作用,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和有机组成部分。(3)把作文变成学生童年的乐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观察、作文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求了解、一吐为快;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儿童情感特点,有的放矢地充实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生活;开展丰富多采、富有情趣的课外写作活动;改革作文评分、批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4)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真情实感,怎么做、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写,不要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表达的意思(内容),选择恰当的语汇和种种表达方式(形式),不要生搬硬套、机械模仿。(5)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观察要有目的,使文章中心明确;观察要有次序,使思维、表达有条理;观察要仔细,形成清晰形象,使文章内容具体;观察要展开联想,丰富观察感受,使文章有真情实感;观察要进行比较,捕捉事物特点,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观察表达能力。[!--empirenews.page--](6)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为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从低年级起步,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为训练的主要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2.第二阶殷(1983年--1988年)在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对作文教学进行整体性改革,把“从内容入手”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认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看,着力加强低、中、高年级作文的纵向联系,使其在训练要求和方式上做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作文教学与其它因素的联系来看,继续加强生活实践、阅读教学、作文练习的横向联系,相互促进;从教育的角度看,进一步强化培养一代新人的意识,把指导作文和指导做人结合起来,使其在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思想道德情感素质、行为习惯方面得到综合发展。(1)?根据全校整体教改实验的设想,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从1983年起,在低年级增设一节说话、写话课,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研究。在扎扎实实地开发好说话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把说话训练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晨会、班队会和思想教育中去。说话训练坚持从内容入手,努力把说话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内容自编成说话教材,努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说话训练的类型,主要有:看图说话、观察生活说话、实验说话、制作说话、听故事说话等。(2)?保持低年级写话的发展势头,继续以写日记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加强向书面作文过渡的训练。通过日记交流的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日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日记内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并写成日记的本领。抓好日记评讲,进一步改进问说教学,深入探讨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3.第三阶段(1989年--1994年)在探索现代小学各年级段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改革实验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本身的改革,而且更加重视它与各学科课程、各活动课程以及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更加注意对作文活动的主体——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1)把作文训练与全日性综合活动统一起来。实验班每周开展一次全日性综合活动,由同年级各科教师根据德育大纲、学科教学大纲、学科特点、学校实际共同拟订活动计划,体现如下特点:①综合性。打破学科界限,以生活题材为活动中心;②乡土性。发挥地区优势,从现实材料中发掘活动题材;③主体性。增强儿童主人意识,发挥儿童主体精神。(2)组织“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课题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实践、努力探索。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②儿童作文心理的要素及其特点;③儿童作文心理的过程;④命题作文的心理学问题;⑤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心理。
第二篇:浅谈“实践”与“认识”[范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习中心:江西地矿学习中心 学号: 1626510420002 姓名: 白鋆 专业层次: 专升本
浅谈“实践”与“认识”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个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即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先思考、在行动,这样容易产生认识决定实践的错觉。其实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意识现象。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而认识正确与否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思想指导。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不让下田,牛怎会耕田”、“不会耕田,牛怎能下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都反应出什么,那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天文学产生于农牧业的需要、力学产生于建筑、手工业等的需要,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的需要,这些都反应出一个事实即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为了描写一个人被踢之后的感觉,让乞丐猛踢他的屁股,也就说明,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在古代,医生对于因失血过多而濒临死亡的病人是没有什么有效的第1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办法来挽救他们的生命,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入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其他医生也纷纷效仿却造成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血医疗救助手段被严令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了人血让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一次兴起了输血医疗热,却带来了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莰坦发现了人类血型系统,才真正的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其一是因为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其二是人们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其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认识能力也不断的提高。
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了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和材料。实践又提供了日益完善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是在主管领域不能解决的。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实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世纪,伽利略通过在比
第2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测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管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其还是由实践的性质来觉得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是无法检验的,实践则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例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说明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并通过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当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造烛为求
第3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些都说明了实践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生产、发展的认识,又要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五、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离开认识的指导,实践就变成盲目的实践。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在实践中会产生坏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在实践活动之前,认识可以帮助主体确立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状况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可以帮助主体了解和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帮助主体按照意愿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超越局部经验的局限;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飘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这两大事件也是实践的结果。但结果的不成功,激励人们努力寻找更合适中国的道路,从这两个
第4页,共5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模式。人们觉得这种模式不同于之前,又一次投入实践当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八一武昌起义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并在之后的起义中认识到中国国情较之俄国的不同,于是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最大可能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展自身,继续革命。而在之后的革命过程中,历史事实在最大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决定的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后,终于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们在实践中,应积极地发现问题,认识缺陷与不足,为实践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也只有在实践中认识才能产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认识的基础,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土壤,认识也就在实践中产生。
总之,就实践和认识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泽东指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第5页,共5页
第三篇:分组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分组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罗湖区侨香学校
艾有新
【摘要】: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激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案例探究谈认识。【关键词】: 分组教学法
教学模式
优越性
问题
实践再认识
一、“分组教学”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是一个教育学专用术语。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有有识之士意识到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能适应个性相异的学生群体,主张分组教学,但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受到尖锐批评与指责,认为这是不尊重儿童人格,表现出教育上的不平等、不民主。当时,由于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按能力、按成绩分组的教学形式。50年代后期,尤其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撼了世界,也给世界教育发出一个信号,国际间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度受到重视。
二、分组教学的分类
分组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学科能力分组
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不同的A、B、C组。由于同一学生各科的成绩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可能被分入不同的水平组。这种分组一般只在较难学的学科中进行,如数学、外语、科学等,其余仍在原班进行教学。
跨学科能力分组
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的高中低分成成绩好、中、差或分成平行ABC若干组,对不同的组授以不同的课业,对A组授以较高深的课业,对B组授以普通课业,对C组授以最基础的课业。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内部分组也有两种: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即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根据结果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丁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即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根据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学生借助视听工具进行自学,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其中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让优等生辅导差等生;另外再把一些特别差的学生编成一组,由教师专门辅导。教师还可以对各组布置不同分量的作业,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分组教学的基本方式
1、分组原则
分组时要特别将学生按照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性别比例、家族和社会背景等情况合理搭配,混编成组,以每个组6至8人为宜,并由各组学生自行选出小组代表。
2、记分方式
课堂中由教师创设问题,请不同的组回答,也可以由学习小组问题,并允许指定其它组具体同学回答该问题,但提倡不重复提问。鼓励合作小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答疑解惑,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在学组教学过程中,以各小组回答问题质量,讨论问题成果,课堂表演精彩程度,课堂精神面貌等指标为衡量标准,划分3分2分1分、不计分和扣1分四个层次,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参加小组表演的无论优劣都能得分,最低得一分;学生互提问题回答错误的记零分;扰乱课堂秩序的将被扣除一分,其它按照回答问题或者表演节目的质量给予不同分数。课后总结每组分数,并设积分制,长期保留积分,作为一定时期内的评价依据。
3、分组教学占用课堂时间比例
分组教学方式应放在课堂回顾和教授新课过程中,而预习和课堂复习不宜采用分组方式。
四、分组教学的优越性
1、分组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意识
在分组教学方式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组记分评价才能顺利实施。通过精心组织,在班级中形成了五至七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冠名权,“小虎队”、“雄鹰队”等一个个响亮有趣的名字让学生为之沸腾,在没有正式分组教学便让学生充满了热情和期待。教学中,利用分组教学计分的方式,各组开展各项比赛,让学生通过小组一起学习,一起竞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达到和谐统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分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个人、小组、班级3个层次分别达标来完成教学任务。组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其所能达到不同标准,小组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力争使小伙伴在组内达标,并实现全组达标;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范围内评比奖励,各组相互学习,赶先帮后,力争全班达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评价小组学习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
五、分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新的课堂教学必然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兵教兵、兵练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分组教学实施案例进行探究说明:首先组建学习小组:全班按优、中、差成绩搭配,6人为一组,指定小组长,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组以作业、课堂展示等方面进行加分评比。但过不了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小组内部排挤具有潜在能力的学生(以下简称“潜能生”)现象很严重,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下降,展示的条理性、逻辑性不强,并且预学案(洋思中学称为“导学案”)完成质量不高。组长情绪也低落下来了。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我想,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是与班主任商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建构小组。我们将原来老师指定的组,变成“一帮一或帮二”,“小老师”带徒弟自愿组合,推荐学习组长。学习有困难找“小老师”,你心甘我情愿地互帮互学,就不会有排挤了,课堂上如果由潜能生回答问题,加倍加分,实行潜能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生评价。于是课堂重新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因此科学理性化的构建学习小组,为新课堂教学改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分组学习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组长负责检查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预学案是否按时完成,是否有错,这样能做到及时纠错。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预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会凑到一块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让他们“兵教兵”“兵练兵”。他们通过预学策划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内分工合作,而且还组与组比。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为了展示更好,他们在积极预学、策划之中,就理所当然地查找资料,认真阅读,寻找规律和方法,甚至还演练展示,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那些平时不太爱学习的也能主动参与学习了。课堂展示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愿的,展示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培训学生,以点带面,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曾尝试好几次,开始的展示无头也无尾,找不着落脚点。如展示一个简单的算式:7/10-3/5,学生就只会说结果,根本讲不出运用了什么方法,联系到了哪些知识点,数学语言不完整也不精练。通过不断地摸索,我归纳出了数学课展示的步骤:
1)、审题(展示时,必须先说要求,要念题,可自念或带念)
2)、说理解(说题的特征及对题目的分析过程)
3)、说数学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说感悟(说对数学现象、数学规律的感悟与体验,强调知识要点)。
这样一来展示有了头绪,然后我就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宰课堂。说他们的探索发现、说数学方法、说数学规律、归纳知识点,找疑释疑,运用等。要求展示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人点评。整个课堂,教师只是策发者、合作者、聆听者,适时点拨,恰当鼓励。从而达到了主动学习的目的。
2、分组学习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意识。
新理念的教学重点必须转移,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的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孩子们最具有挑战性。在挑战中最能体现他们的思维的独特性,在争论中能提高他们的合作与创新意识。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常常担心某些重点学生不能理解,难点不能突破。通过实验我们错了,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相信学生是老师的一种能力。我在执教《倒数》一课中:重点、难点是对“倒数”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我预设一组简单的两数之积为1的题,让学生说发现,找规律。一组在展示发现了倒数的规律后,在说对倒数的理解时,他们判断“3/8 × 8/3=1,3/8是倒数,8/3是倒数”的对错时,应判断为错。应更正为“3/8 × 8/3=1,3/8是8/3倒数,8/3是3/8倒数”。紧接着有位学生的点评说:“他们这组用举例的方法说明倒数是相对而言的、是相互依存的,虽然很正确,但我的想法更好。我觉得应该这样说“3/8 × 8/3=1,那么3/8 和8/3互为倒数”。多精练的语言,一下就突破了互为倒数的难点。他又接着说“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与因数一样,不能单个说哪个是倍数,哪个是因数。因为倍数和因数是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如10是5的倍数,那5是10的因数,所以倒数也可以理解为两数之间的关系”。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倒数知识进一步升华,也很好的突破理解“两数的关系”这一难点。这就是学生在合作中的创新。还有在质疑的环节中,甲生提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吗?”针对他的问题,课堂沉思片刻,乙生很肯定的回答:“乘积是1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他反问甲:你能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倒过来说吗?甲生想了想回答:“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乘积是1”。“对了,两个互为倒数的数乘积是1,那么三个数、四个数的乘积是1则不是倒数,所以,乘积是1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课堂上响起了掌声,多么精彩呀!再次突破了教学难点,连老师也没料到。因此精彩的展示能给课堂带来生命,能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分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还能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改必须摆好教师的位置,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人。合理分组,科学诱导,不仅组内形成互帮互学,而且组与组之间合作密切。如:在教学倒数这一课中,张明亮组展示如何找倒数这一环节中,他们在“找出3/
7、7/5、1、4、8/
15、0的倒数”这组题中,展示了找“3/
7、4/
15、7/
5、4”的方法并找出了这几个数的倒数之后,说:我们还有1和0没有找到倒数,谁愿意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经过1分钟的酝酿后,刘慧就说:我们这组帮你们解决。接着他们分工展示了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并说出了0没有倒数的理由。课后,我问张明亮组长,你们当真不知道找1和0的倒数吗?他说:老师,我看你在预学案上特地问了1和0的倒数,就估计这是个重点,为了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我们就提了这个问题,让别组来展示。真聪明,有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人文精神,太棒了。
新课堂改革实践中,通过分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技能得到了培训,他们学会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对别人提出的疑问能耐心的解释,尽可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对课堂上如何打断别人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他们还经常与老师交流这个方面的内容。是的,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而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分组学习中这些技能才能得到训化。
六、实施分组教学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分组教学,应首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班级规模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制作预学案要结合学情来定,同年级同科组共同参与,分组的数目应当不超过教师的管理能力,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或出现不守纪律的现象;某一组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能使小组成员从该组的各项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范围内。
2、分组教学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基础上的,如果一开始就把完整的课堂完全分为几个小组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自立水平不同,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我指导。教师应该首先给一个小组安排特殊任务,这个小组被教师严密监控,其余学生仍保持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或更多的小组可以同时活动;最终,全班同学在各自的小组中富有成效地学习。一般地,需要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磨合期。
3、小组成员不是完全随意自我选择的。虽然自我选择通常可以形成非常融洽的群体,但这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并不一定合适。我们应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被安排在个人与组织共同获益的位置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候,把具有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而有时又需要异质组合。例如:如果教师希望鼓励学生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与自己能力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地工作,那么,他就会有目的地进行异质分组,以使组内成员的能力和社会特征多样化。
4、分组学习需要教师坚持培训小组长,以点带面。特别是小组进行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组长要把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凝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减少个别学生懒动脑、开小差的现象;确保人人有事做,组组有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另外,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5、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分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有以积分为评价量的评价结果,还要将教师评价与学生合作评价有机结合。可以说,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有时,每个小组提交一份作业,教师可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以组为单位予以表扬,学生均按小组平均成绩得分;有时,教师可采取独自测验的方法,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帮助,每组成员分数累加算出小组成绩。
七、结语
经过尝试,笔者体会到分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敢于提问,勤于讨论,课堂成为师生愉快学习的乐园;分组将竞争引入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竞争意识和大局意识。总之,分组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赵琦.分组教学的形式及指导方法[J].中小学管理.2001(01)
[2]毛爱华.分组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风.2011(03)
第四篇: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与认识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与认识
摘要: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应用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习作业
长期以来,职中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一直困扰着职中的数学教育。这最主要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引起这些现象。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
因此,在职业中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增加实际操作能力。这里主要谈一谈关于我在教《函数》这一章时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
一、教学实践:
1、传授函数的基本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只讲函数的基本理论,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使他们能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建立函数。至于函数的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公式不一定要学生理解,在以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时学生能够通过查资料来解决。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解法。
2、从一个实际问题引出课题
学习完第三章第七、八节“函数的应用”之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函数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先通过对教材例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强调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践。教材例题是一个商品件数和总价值为背景的实际问题,它的步骤是提出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推理和演算,最后对演算结果予以说明。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从中可以学习从实际中分析数量关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利用函数知识加以解决的方法。然后通过例题向大家说明实习报告的规范格式。接下来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能够用函数知识解决的问题?
3、分组讨论,发现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三、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的要求是:每个小组通过讨论选择一个身边的实际问题作为实习作业。经过一两分钟的思考,学生开始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在巡视中大致了解了学生的讨论,发现他们所想到的问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见只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这时,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及时进行引导调控,促使问题向合理化与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4、初步的表达与交流,探讨选题的可行性
经过大约15分钟的热烈讨论,大部分小组已经讨论出某个问题的“雏形”,我要求准备好的小组选一名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做口头报告,他们便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言了。以下是选自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 现在上网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拨号上网、使用网卡上网、使用宽带网等。已知用宽带网上网月费为150元,限时200小时,如果超过200小时,按每小时2.5元收费;如果使用网卡,则每小时需付电话费1.2元、信息费1元。我们想利用函数计算哪种上网方式较为实惠?
◆ 上学期我们在校门口的君子书屋购买了《高一数学精编》,不同的进书量和售书量都会有不同的折扣,我们想去调查如何进书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 我们想模拟投资,假设有50万元的投资,投入股市做长线操作,或者用于银行购买国债,三年之后分别获得多少赢利?
◆ 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一般要先靠广告来打开销路。我们想去调查企业投入的广告费与广告效应的关系?
◆ 每天中午去饭厅吃饭,去的早饭菜种类较多质量较好,但是人也多;去的晚人少,但饭菜质量教差。我们想模拟两个饭菜质量和吃饭人数关于时间的函数,从而计算出最佳的吃饭时间。
◆ ……
对于这些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教师需要指出:在调查之后设计问题时,问题范围不要过大,问题中所涉及的量不要过于多,问题不要太复杂,要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进行。为了使问题得以解决,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理想化。
5、小组合作,通过实际调查完成实习报告
这一过程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所获信息,进而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建立函数关系,并作出解答,写出实习报告。而这份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这个单元测验成绩。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告知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补充知识等。
6、实习作业成果展示交流
当学生的实习报告交上来以后,我对每一份实习报告进行认真的阅读,并给予评价、鼓励和建议。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会在课堂上点评每一份实习报告,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良好的。当学生面对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时,显得很兴奋,其他同学也很有兴趣研究这些问题。
二、几点认识
通过做实习作业来代替考试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因此,我们一定要组织好这一部分的教学。实习作业对学生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单
一、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都是现在提倡的学习方式。实习作业正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得数据与信息,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主动建构了数学知识,并理解了数学。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部分,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各种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因此,重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正是学生获取直接的数学经验、获得各种综合信息、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各种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一些生产过程,积累一些经济常识、社会常识,开拓了视野,进而更好的理解一些数学应用问题,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除了实习作业提出的问题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经常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例如计量、经济、城市规划、材料设计、建筑模型、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等等,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无初不在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产与生活领域,就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体现。在数学实习的活动中,学生处于一个开放性的活动环境,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气氛中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必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自己决定要进行的实验步骤,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学会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影响数学学习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求知欲望、意志力、动机和兴趣、自信心等,这无疑也是一个人在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而数学因其自身具有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实用性、唯美性等特点,在培养这些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地位。
实习作业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周密的思考、认真的操作和准确的计算,这个过程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还掌握了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密切相关。数学实习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不同与常规的学习形式以及研究对象的具体性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引发了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后取得的成功,又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当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之后,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所以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加强数学的应用与实践,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弥补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不足的有效措施。职业中学的数学教育应该同普通高中有所区别。职中的数学教学应该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
第五篇:静物素描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静物素描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美院附中素描基础教学基于它与学院本科教学上的链接关系,同时又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这一认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附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入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艺术处理。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用,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以课题单元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探索与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及艺术创造力,为高一级美术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后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