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年高考区化学高区化学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
..。
..课改区化学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作者:左香华 李双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6日第9版 发布时间:2007-10-17
高考是高中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探索必须跨过的最重要的一道“坎”,今年的新高考化学试题的导向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我们对四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它们基本顺应了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对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四省区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1.继往开来,体现连续性与发展性
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情况是: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理科综合,其中有部分化学内容(山东理综全卷240分,化学占78分;宁夏理综全卷为300分,化学占100分);广东省和海南省为单独成卷的化学试题(广东全卷为150分、海南全卷为100分)。这些化学高考试题保留了部分有生命力的传统题,没有出现“繁、难、偏、怪”的试题,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纵观四省区高考化学试题,删去了长期以来“一小一大”的两道化学计算题,均没有单独的化学计算题,纯计算内容得以淡化。更多的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命题更具有化学意义,体现了高考化学试题的发展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精神,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都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检测与甄别,注重学生化学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些考查要求与形式在过去的高考试题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不同的是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要求更多、强度更大。这种化学高考试题命制思想体现了教育发展的连续性、教育改革的渐进性,这种连续与渐进,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和谐稳步地发展。
2.注重基础,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
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内容覆盖面广,同时不回避重要的常考点,保证了考试大纲的落实与知识考查范围的广度,另外也保证了各份高考试卷对学生水平考察的相对一致性,这对我们全面推进新课改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如阿伏加德罗常数(广东第3题、宁夏第10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广东第11题、宁夏第11题、海南第10题)等均为高中化学常考点。
学科内综合是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如宁夏第27题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的有关概念(如氧化剂、氧化产物)、化学平衡常数、反应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融为一体,它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一种学科内的立体综合;广东第14题考察的知识点有物质的量浓度、中和反应、化学反应热效应、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数据的表示方法,考查的能力包括对考题给予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对图中所给数据信息的提取与使用能力、将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知识整合重组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山东第28题以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为载体,将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以甲烷为原料消除污染物NOx、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天衣无缝地综合在一起,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3.追求本真,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选取素材新而且来源广泛,内容涵盖了医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等领域。例如广东高考化学试题第6题硅材料的应用、第9题新型细菌燃料电池、第13题顺铂的抗肿瘤、第20题用三氧化二镍制高能电池等均反映了当代科技前沿的新知识;山东第28题综合治理污染物及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第32题以人工合成的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磷化镓、砷化镓为载体,考察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宁夏第31题涉及到质谱图、红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使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特殊结构、等位氢原子的确定等均反映了当代化学学科的前沿信息,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在高考试题中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问题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全体公民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有志于化学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4.异中求同,体现选择性与一致性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化学新教材除2个必修模块(体现共同的基础)外,还有相应的6个选修模块,供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选修(体现多样的基础)。今年化学高考试题首次出现选做题,正是为了顺应这一教材改革的需要而进行设置的,这是我国化学高考史上的一个突破。广东在第六大题出现了2道选做题(每小题均为10分),一是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二是29小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生从二者选其一作答即可;山东选做部分要求学生从31题(化学与技术)、32题(物质结构与性质)、33题(有机化学基础)中任选1题作答,且每小题均为8分;宁夏第31题要求学生从A(化学与技术)、B(物质结构与性质)、C(有机化学基础)3个小题任选1题作答,且每小题均为15分;海南要求考生从“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3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进行答题,且每个模块题量相等(均有3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分值相等(均为20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平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熟练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试题进行作答,产生的考试效果是相同的。这种“菜单”式学习和“菜单”式的考试深受学生欢迎。
5.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与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非常重视学习的活动性与思维的发展性,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四省区的化学高考试卷中,以实验为载体对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三基”)进行了多方位的考查,实验题的比重相当大(如广东卷实验题占30.67%),这也是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最明显的特征。如广东卷第2题PH的测定的考查;第8题对萃取的条件、铜与浓硫酸的实验改进、废液的处理的考查;第18题对二氧化硫、氯气、硝酸、过氧化氢性质通过实验内容与目的的分析,考查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影响来甄别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实践智慧;第22题通过碘钟实验采用研究性学习形式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实验能力进行了考查。这些实验题都是考查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与实验方法。
试题信息给予大部分为非直接方式,需要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再通过思考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整合方能作答。这对于采用“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将是一种警示。如海南省第17题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相同质量的某金属(丝与粉末两种状态)与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以及金属消失的时间的9组实验数据,要求考生通过现场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回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因素。该题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作思路进行设问,问题情境真实,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非“题海战术”所能奏效。
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的面世,是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科学探究的主要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科学探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高考化学试题可能考查这几个主要步骤,也可能考查其中的1个或2个步骤。广东第23题要求学生设计合理实验探究某混合物中含有铁、铜元素的存在。该实验中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过程”(主要是实验操作和预期实验现象)。这一类试题能够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宁夏第25题,给出了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实验的全部过程,有学生进行分析,找出缺乏的药品和错误的步骤。这恰好对应考纲中“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中的“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中的“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面对2007年的四实验省区的化学高考试题,毫不讳言地说我们许多高三老师并不是太很满意的。可能是大家对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试题的期望太高,对高考试题抱有一种对新课程推进所起作用的不切实际的奢望或幻想。我们认为今年四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在作“新课程改革指挥棒”的尝试,在大方向上是不容质疑的。
二.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启示
没有什么教育改革能够绕开教育的“有效”与“高效”这两座大山而能顺利推进,当下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也是不能例外的。根据新课程高考试题新变化,我们怎样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来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呢?
1.突出学生发展
关注“成长落差”
我们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认真研究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考试中的感受,仔细思考学生在自己的教育状态下与在自然状态下的“成长落差”,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思路。只有对“当事者”的感受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把握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行为的优与劣,才能把握住高考在新课程推进中发生的静悄悄的变化,才能在高考不断改革中把握其发展的轨迹进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以期望和关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选修不同模块的学生,要分别给予指导和点拨,“授人以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密切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2007年四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来看,大部分试题都与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如反映“化学与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在四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体现充分(如山东理综卷第31题以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为载体,考查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广东化学试题第21题、第24题均为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艺流程题),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生产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化”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3.依纲扣标用本 把握教学方向
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深入细致地研究化学科考试大纲、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三套(山东版、人教版、江苏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重合点至关重要。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在研究化学科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要整合必修本和选修本的相关内容,探明新课程实施方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4.突出实验教学
培养科学素养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线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是势在必行。科学探究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我们要通过科学探究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化学探究实验的直观性是其它任何媒体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直观性媒体,她能够使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
5.强化主干知识
凸显主要矛盾
2007年高考四省区化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都是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理论、基本的化学实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要从基础抓起,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在强化主干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并挖掘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材中的习题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如鲁科版化学1第25页的“练习与活动”关于抗肿瘤药物顺铂的习题,就是广东省高考试题第13题进行物质组成、化合价等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题源;让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实验探究试题就可以在鲁科版化学1第17页“练习与活动”的“动手实验”中找到原型;第22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图表处理能力的考查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I第56页的“本章自我评价”的第4题的解决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6.关注学习过程
发展精细思维
过程承继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成功不是终点,成功是一个过程。”这个观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劳伦·L·李博士提出来的。过程是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与学生都是过程参与者,只有过程合理,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新课标对化学等理科科目的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思维方式,强调科学、严谨、缜密。广东省高考化学评卷组组长、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陈红雨教授指出,很多考生在考试时觉得化学试题容易,觉得自己每道题都会做,可实际上在答题中却有很多地方不准确、不规范,没有答到“点子上”,导致丢分。评卷结果也显示部少考生在思维的缜密性和答题的准确性方面是比较薄弱的。高中化学教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规范学生学习过程,从严爱要求与爱护学生,克服学生马虎大意、丢三拉四的不良习惯。过程从严要求,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007年<<中国教育报>>10月16日第九版全文刊载.
第二篇:高2013届化学教学经验交流
高2013---2014届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由于许组长已经调往一中,我受程校长委托在这里将经验交流换成2013届化学组教学工作汇报。
高2013届化学组共有成员5名,许组长较勤奋,多数资料都是由她准备的,程校长整了些专题复习资料,我们每位成员轮流出周周练、周考、月考题之类的。一轮复习跑教材,主要资料是《创新设计》,在程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对教材顺序稍作了调整,先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差不多一摸考试了。一轮复习过程中许组长将《金考卷》上的相关章节的专题训练配套给学生练习。一摸过后,我们将一二轮复习结合起来,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复习无机推断专题,有机、实验、化工流程等专题,同时配有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训练,主要是网上下载得资料。三轮复习我们把重心放在了选择题训练上,将选择题分成若干类问题进行分类复习,个个击破。同时配有专题定时训练,按照高考的7+4,选择题7个要求学生12分钟内完成,当堂做完就评讲;4个大题40分钟内完成,下节课评讲。
针对新课改,我们利用备课组会时间,认真研读了新旧考试说明,并特别对比了新旧考试说明的不同之处;还将附有大量典型例题的2013年考试说明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选题的时候主要选择与四川高考形式类似的省份的题,如安徽、北京、重庆等省的题。
好了今天我就说到这里,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谅解。谢谢大家!
第三篇:高2012级化学备课组总结
11-12学年下期高2012级化学备课组总结
曾黎
本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化学教研组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备课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同一学科的教师,面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教着相同的教材,彼此之间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备课组做到对每一节教材研究、实验设计、练习进行交流讨论,大家都认真的做好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课后、练后、考后共同研讨不足和可取之处。
二、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按照学校安排的教研时间,每周四的下午第一、二节课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在备课组长主持下,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谈不同的意见和改进之处,并且每人要认真做好记录。
三、认真钻研2012年高考考纲
我们备课组组织老师认真研读,使复习内容覆盖重点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重要化学用语、基本实验和计算技能,还将高考考纲要求培养的科学态度、观点、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标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突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狠下功夫,探求规律,讲透学活。精选习题,做到每节内容之后都有补充练习。
四、积极参加有关的学科活动
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精彩的教学观摩课,使大家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今后我们仍要继续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化学的教学水平。
2012年7月3日
第四篇: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试题
2014届高三二轮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1.(16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
学习小组对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为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
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2处理。
图
2【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石英管中的固体残渣;
②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稀释至250mL;
④每次取稀释液25.00mL,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Mn2+)请完成下列填空:
(1)I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溶液;I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所加H2O2溶液需足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III的步骤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用I、II中有关实验数据表达)该黄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用I、II中有关实验数据表达)
2.(16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
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I: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I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①写出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B中溶液的pH接
近7时就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B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饱和Na2CO3溶液吸收少量SO2后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含有OH、SO32、HCO3等阴离子。---
请设计试验方案,证明“滤液”中存在SO32、HCO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仪器及试剂:pH计、小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玻璃棒、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1盐酸、1 mol·L1 BaCl2溶液、1mol·L1Ba(NO3)2溶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
液、澄清石灰水等。
3.(16分)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
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
①此时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
②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接下来使Cu完全溶解的操作是:
①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a.对A装置加热b.向A内加入少量Fe2O
3c.向A内加入少量CuOd.增大空气通入量
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f.向A内加入少量H2O
(4)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元素被完
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
①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②检验溶液中铁元素是否被完全沉淀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
b.取样于试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
c.取样于试管→纸上层析后→ 喷KSCN溶液;
(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
可续写为:。
4.(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来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
假设1:Fe2+的还原性比I强;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3:Fe2+和I的还原性一样强。-
【验证假设】
(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______(按氯气流向的顺序用序号书写)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少量氯气,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填写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与结论。
(4)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各反应物的用量。该小组称量1.52g FeSO4(M= 152g/mol)和1.66g KI(M= 166g/mol)固体溶于水中,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
____。(标准状况)
(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氯气分别与Fe2+和I反应的速率的大小。并不能证明Fe2+-
和I的还原性强弱。于是提出另一验证方案;往KI溶液中滴加_________溶液,如果能
发生反应,就可证明二者的还原性强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16分)某同学从报刊上了解到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决定用实验验证这-
一事实并检测草酸盐含量。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草酸(H2C2O4)是酸性强于醋酸的二元有机酸,还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和醋酸,能溶于强酸:CaC2O
4+2++2H= H2C2O4+Ca。
(1)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菠菜中含有草酸盐和碳酸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1 mol·L1 H2SO4、1 mol·L1 HCl、0.1 mol·L1 NaOH、1 mol·L1 CaCl2、-1----
(2)要准确测定菠菜中草酸盐含量,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 操作:取m g菠菜样品,将其中草酸盐转化为CaC2O4沉淀分离出来,用盐酸溶解后,将溶液转入_________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用_____________移取25.00mL
-该溶液,用0.01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
-② 计算:菠菜中草酸盐(以C2O42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式不
-计算。C2O42的化学式量为88)
③ 讨论:用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菠菜研磨、浸泡、过滤得到的溶液,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届高三二轮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答案
1.(16分)(1)NaOH,防止粉尘进入导管和乙装置
--(2)使SO32全部氧化SO42(无全部不得分)
(3)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4分;答对两个给2分,错答0分)
(4)32m2/233m1×100%2.8cV/m1×100%(各3分)
2.(共16分)(1)①Cu+2H2SO44+SO2↑+2H2O(2分)
②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2分)吸收SO2,防止污染(2分)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2)
或
3.(16分)(1)①水面下降,水顺长导管排入D中(2分)②88.8%(2分)
(2)②持续将空气通入A中,至A中固体全部消失,(2分)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2分)
(3)a b d e(2分)
(4)①Cu2(OH)2CO3 + H+ + Fe3+ = 2Cu2+ + Fe(OH)3↓ + CO2↑(2分)②c(2分)
(5)将(4)中所得红褐色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计算(2分)
-
4.(16分)假设2:Fe2+的还原性比I弱(2分)
(1)C、E(2分);
(假设、试剂、现象与结论要对应)(各1分,共5分)
(4)0.112L(2分)或112mL
-(5)FeCl3溶液或Fe2(SO4)3溶液(2分)2Fe3++2I=I2+2Fe2+(2分)
5.(16分)(1)(共8分)
0.0100V103510088 ②100%(2分)225.00m
③ 菠菜中还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能与KMnO4反应(2分)
第五篇:内蒙古伊高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内蒙古伊高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内蒙古伊高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伊高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于2009年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增资扩股),由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内蒙古博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增资,公司目前注册资金1.6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注册地址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
伊高公司为甲醇下游产品生产企业,现有2万吨/年甲醛装置、1万吨/年二甲醚装置、2万吨/年甲缩醛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公司由市国资公司和博源工程公司共同出资控股后,对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公司将主要从事化天然气化工、煤化工下游产业链的研究开发和中试,支撑博源集团及鄂尔多斯市能源化工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同时以现有装置为基础,经营具有自身优势的甲醇下游产品。
公司此次招收14名岗位操作工是为新建的2万吨/年甲缩醛项目而为,该项目预计今年九月底投产,新工人要进行1个月的安全及岗位培训。
博源集团的具体信息请登陆: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