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语文的根

时间:2019-05-12 23:1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住语文的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住语文的根》。

第一篇:留住语文的根

留住语文的“根”

前一阵子,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和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翠鸟》。

《欢庆》一课,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席视听的盛筵,展示了大量以国庆为主题的图片,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原野,有霜重色浓、红叶似火的枫林,有载歌载舞、其乐融融的联欢……还播放了两段极富震撼力的视频,一是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庄严的宣告,二是60年国庆大阅兵威武雄壮的场面。每当老师切换一张图片或一个镜头,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欢呼着、惊叹着,如同涌向岸边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翠鸟》一课,教师先是花费了很多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翠鸟的资料,从翠鸟的种类到分布范围,从外形特征到生活习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随后,教师又补充了有关翠鸟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它那色彩斑斓的羽毛、俊俏美丽的外形和高超的捕鱼本领,让孩子们看的“眼花缭乱”。

听罢这两节课,不禁心生困惑。尽管两位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效果看起来也很“精彩”——图片和视频增强了教学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交流的资料丰富了文本的信息量和知识的广度。但是,“浮华落尽见真淳”,除却表面的热闹与浮华,语文的“真淳”究竟有几分呢?《欢庆》一课中展示的以“国庆”为主题的这些影像,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品课或是介绍重大事件的历史课上又何妨呢?《翠鸟》一课中引入的资料和影像,放在生物课上是否更合适呢?尽管语文课包罗万象,是开放而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但还是感觉非语文或泛语文的元素过多过滥,有些喧宾夺主。因为,这不是思品,不是历史,也不是生物。这是语文!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王崧舟老师也大声疾呼,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及与这个中心有关的 “怎么写”的话语形式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话语意图。

孔夫子有言,“本立而道生。”语言文字就是语文的根本。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确立了这个根本,语文教育之“道”就顺理成章了。即一个突出,突出课程意识,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两个并重,理解和表达并重,不偏不倚,两翼发展;三个获得,得意得言贵得法,学以致用,得法为上。

《欢庆》是低段课,尤其应突出字词教学这个年段特点。比如,抓住“金黄”“火红”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以金喻黄”“以火拟红”这种构词方式的精妙和形象,启发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天蓝、杏黄、草绿、血红、银白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词语以及由这些词语构成的“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等偏正词语。《翠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生动细腻的语言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学中要抓住“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等语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其微妙传神之处。进而以读带写,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如此种种,包括思品课、历史课和生物课在内的其它学科都不会关注。而语文课却不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这些与语言文字息息相关的事,正是语文的独当之任,这才是语文自己的事。抓住了这些事,也就抓住了语文的“根”。否则,只会舍本逐末。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

第二篇:守住乡音 留住文化的根

守住乡音 , 留住文化的根

——著名电视主持人汪涵个人出资465万元,发起方言调查“響應”计划

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说自己是“江湖混血”,因为父亲是江苏人,而母亲是湖南人。说起父亲去湖南支内结识母亲,他发现儿时的左邻右舍就是个方言大熔炉,当时他就觉得,“多学一种方言,就可以多交些朋友”。

而2013年上映的好莱坞热门电影《冰雪奇缘》主题曲引发全球翻唱热潮,有网友发布了全国各地26种方言的翻唱版本,立即有网友表示,听到自己家乡话的瞬间,有种“泪奔”的冲动。人在他乡,如果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听到一句乡音,那必然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因为乡音如同故乡的那山那水,成为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慰藉,成为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

但是,在今天,汪涵发现越来越少的孩子能说地道的家乡话,都变成了只会说普通话的普通人。“方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消亡的速度令我们很惊。”汪涵说。正是“每十天消亡一种方言”的近与惊,让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由他一人出资465万元,该

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汪涵说,之所以

取名为“響應”计划,因为“响”在繁体字中就是乡和音的结合,乡音才是最响亮的声音。有一位学者说过,没有了乡音,我们用什么去排遣乡愁?

当然,汪涵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项目太冷门了,毫无回报,周期还长。“我等于把钱往土里扔,可能很多年后才会萌芽。或许会因为推广普通话,覆盖在方言推广上的压力就变大了,萌芽的机会也就少了。但一定要丢下这颗种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汪涵说:“这件事不会有失败,只要你做,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只是最后谁冲到了那个点,可能是后来者冲到了,最起码我们先开始走了。”

● 媒体评点: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心中的历史 密 码和文化记忆。正如汪涵所说:“乡音才是最响亮的声音。不论响声大还是小,都要有人来响应它、保 护它。”这 对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极具现实意义。(《重庆日报》)

◎ 话 题 拓展:近与惊;响与应;乡音与乡愁;守住乡音,留住文化的根;重要的是做„„(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重庆日报》等)

第三篇:留住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和魂

留住“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和魂

—金沙县岩孔镇上山民族学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总结

金沙县岩孔镇上山民族学校

马刚

我校处于金沙县岩孔镇上山村所在地。距金沙县城20公里,地处金沙、仁怀、遵义三县(市)交界,是我县保持苗族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和习俗文化较好的村寨之一,学校覆盖一个行政村13个村民组,少数民族人口占89%,其中以苗族为主体,共388户1989人。学校教职工12人,苗族教师6人(其中民代教师2人,双语公办教师1人,聘请芦笙和蜡染刺绣教师各1人);在校生178人(其中少数民族生134人);学校占地面积1848平方米,新建教学楼650平方米(三层楼大小教室12间),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给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在一无教室、二无资金、三无专业教师的极其落后的办学条件情况下,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设“双语”教学和民族民间文化试点班。我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岩孔镇党委、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双语”教学工作。1993年9月,我校被金沙县民宗局、教育局列为全县开展“双语”教学的试点学校之一。为把这一工作抓紧抓好,学校结合实际,把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组建了由校长任组长、4名教师为成员的学校“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并且聘请了县民宗局、教育局和镇政府、中心校等有关部门 负责人为顾问,制定了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方案,具体规划和布置“双语”教学工作。办班之初,由于大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认识不到位,觉得学习这些东西毫无用处,既不能挣钱,又不能当饭吃。因此,就连少数民族学生也不愿意学习。于是,学校老师多次走村串户,向广大群众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失传和丢弃。历经多次反复作动员工作,试点班终于办了起来。在历时3年的时间里,学校从微薄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并发动教师从微薄的工资中捐资聘请当地熟悉苗语和汉语的苗族青年王成友进行授课,对当地即将失传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大力的拯救。

1997年8月,我毕业于毕节师范“双语”专业毕业,作为一名苗语专业教师被分配到校任教,我校正式开办了苗汉“双语”教学班。在具体的“双语”教学中,我校以汉语文翻译成苗语为教学中心,针对学前班和一年级苗族学生不懂汉语,由我担任“双语”专业教师、并任“双语”课程教学,教学之初,我牢固树立“双语”教学理念,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使我校“双语”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起,金沙县民宗局每年下拨15000元给我校,其中3000元作教学办公费,12000元作为外聘的“双语”教师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芦笙、刺绣和剪纸专业班教师工资,使学校“双语”教学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经费有了一定的保障。2009年,省民委下拨3万元资金,我校自编1本苗汉“双语”校本教材,经省民委审稿同意印刷500册发到学生手中作“双语”教材使用,以满足学生“双语”教材的需求,从而为搞好“双 语”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校的“双语”教学在已由一年级发展到二个年级,校本教材以民间歌词、歌谣等为主要教学内容,每周6个课时,授课学生达到100余人,灵活多样的开放办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苗语的浓厚兴趣。“双语”教学的全力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上山民族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18年来,我校共有上千人次的苗族学生接受了苗语教育培训。通过“双语”教学,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共扫除少数民族文盲500多人(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能用“苗文”记载苗家婚、丧、嫁、娶等苗族文化习俗,学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自“双语”教学开展以来,从上山民族学校走出的学生通过上级学校的再培养,目前已培养出4名大学生和4名大专生。

在坚持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为极力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我校还开展了对苗族芦笙舞蹈、蜡染刺绣、民间传统歌谣、民间剪纸艺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师实行聘任制。学校报经金沙县民宗局、教育局同意,在学校所在地就近聘请苗族民间艺人执教,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或体育活动各安排二节课程,主要以示范性教学为主,以苗族芦笙及舞蹈技巧、蜡染、刺绣、剪纸等手工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确保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有机地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开放办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以竞赛等方式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纳入学生档案管理,严格对教师进行 备、教、改、辅、考各个环节的检查和督促,大力推广民族特色文化在上山地区的传播,促进了上山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2006年3月,为有效地传承和保护蜡染刺绣这一苗族民间手工文化,我校专门聘请老师为3—6年级的女学生开设了蜡染刺绣课,上课内容主要是教给学生蜡染刺绣的基本手工艺,学会绘制基本的刺绣图案,通过美术课使学生能画出并掌握苗族图案后,学校提供所需的道具如针、毛线、白布、石蜡、蜡刀、蜡锅、机床等供学生现场学习,老师教学生所做的作品由学生带回家经过手工艺加工后,生产的成品如裙子等通过市场销售,收入归学生所有。部分学生在机床上织的麻布和刺绣的花,带回家中经母亲手工艺加工后,一件苗族衣服可卖1200元,一腰苗族裙子可卖1500元。一匹女生的小围腰也可卖300元。自学校开设蜡染刺绣课以来,很受苗族女孩的喜欢,学会这门手工艺的学生已达350余名,蜡染刺绣这一苗族民间手工艺在学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掌握和推广。

芦笙舞是上山地区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可以说,只要听到芦笙的乐曲一响,学生们的脚底板就会发痒。我校开设芦笙舞蹈课多年,老师先是教会学生制作芦笙,然后教音调和曲谱,最后教舞蹈。舞蹈从基本功开始,先是压腿、立桩,随后是芦笙的技巧,最后到舞蹈的排练。多年来,外聘特色课芦笙舞蹈老师侯飞 不计得失,为芦笙舞蹈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7年9月,他曾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中现场表演苗族芦笙舞蹈滚血皮,向全世界展示芦笙舞蹈技巧。侯飞老师从事芦笙专业文化时间达20年之久,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和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上山民族学校的学生大多离学校较远,为照顾这些学生,学校上课时间是从每天早上十点半到下午三点半,课间休息时,跳芦笙舞就成为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一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将过去中午二十分钟的课间操时间改为四十分钟,并将课间操改为跳苗族芦笙舞。

可以这样说,从1993年至今,经过18年的努力,我校的“双语”教学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展现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魅力之所在。上山片区一些将近失传的民族传统歌谣在校园得以传唱,苗族传统舞蹈——芦笙舞技巧及苗家音乐在大部分学生中得以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在青少年中得以更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培养了一支有一定民族传统文化素质的宣传表演队伍,这支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队曾多次代表镇和县到外地进行表演,深受各级党委、政府及当地群众的欢迎。2002年,侯飞老师组织的苗族青年综合表演队表演的苗族芦笙舞《斗四方》荣获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2008年6月6日,上山民族学校组织参加了在遵义地区仁怀市后山苗族乡举行的西南三省“六月六”苗寨风情暨乡村文化节活动,参赛节目《苗家儿女》荣获二等奖;2008年11月,在省教育厅、省民委主办的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堂教学录像优质课评 比活动中,原上山民族学校聘请的侯正朝老师荣获二等奖,周继萍、马刚老师荣获三等奖;2008年,由于工作突出,我校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贵州省人事厅表彰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又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评为《民族歌舞、民族语言文字、民族体育》全省17所项目学校之一,成为我区唯一一所获得此殊荣的学校;在2010年贵州省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民族民间文化课外活动美术获一等奖,民族民间文化课外活动音乐、舞蹈获二等奖,侯飞老师荣获芦笙舞蹈讲解音乐学科一等奖,王成先老师荣获作品刺绣美术学科或二等奖,学校支部书记王成华的作品《围腰》刺绣荣获美术学科三等奖,熊姗老师的剪窗花作品荣获美术学科三等奖,曾居易老师的教育论文荣获三等奖。

我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受到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还引起了出生并曾经在上山生活过的在外面事业有成的苗族同胞的关注。贵州省地矿局矿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成相是我校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学生,今年5月2日,王成相联络了湖南科源集团董事长肖军和曾经生在上山、长在上山的贵阳市云岩区检察院的陈忠汉、水钢集团原燃料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荣贵以及部分热衷民族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在上山民族学校成立起了金沙县上山苗族民间芦笙文化传承保护协会和上山苗族民间教育基金会,湖南科源集团现场为上山苗族民间芦笙文化传承保护协会和上山苗族民间教育基金会分别捐款30万元和31万元。基金 会用于奖励上山村行政管辖区内和长期生活在管辖区内的家庭子女考上全日制大学及获得学位的学生,奖励标准:一本10000元,二本6000元,三本3000元,获得硕士学位奖励10000元,获得博士学位20000元。目的是通过基金会的资助奖励,在50年内使上山村成为百名大学生村。芦笙文化传承保护会的任务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会员代表联系的平台和媒介,开展芦笙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芦笙文化联谊活动;制定芦笙文化挖掘、保护、传承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奖励措施和鼓励措施,整理出版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为苗族同胞、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提供芦笙文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服务;支持上山苗族芦笙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带动服饰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的商业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发展。2011年5月31日,10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育示范样本校”启动仪式已在我校举行。这一系列活动,将极大推动我校的“双语”教学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但是,“双语”教学机制的不健全还是制约着我校“双语”教学发展的根本所在。“双语”教学自一出生就以“民办”的身份出现,或以民族工作部门办班办点等形式进行推广,与专业从事教学的教育部门似乎没有更多的教学联系,以至于在教学系统中没有纳入必要的教学机制,可上可下,使得“双语”教学游离于学校的教学机制之外又不得不依附于学校的教学载体而生存,而专业教师的缺乏更是制约了“双语”教学的稳定与发展。从我校“双语”教学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双语”的教师大部份都是民代或学校自行聘任(只有1人是专业学校毕业)。因此,还希望和等待有关部门增强“双语”教学的共识。主要是增强教育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对“双语”教学的功能认识,民族语言文字是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仍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希望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双语”教学纳入教学机制和师资缺乏这两个主要难题,以提高“双语”代课教师的待遇,或通过招考、代培等途径补充“双语”教师力量,壮大“双语”教师队伍;同时给“双语”教学创造平台,使“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动力,一是给“双语”教师创造评定职称的单一平台,鼓励“双语”教师能够钻研“双语”教学业务,从而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双语”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的专业性。二是能在高等院校设立“双语”教学专业或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专业,使“双语”教师能够有深造的空间,三是营造民族文化研究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创办民族语言文化研究行业,使有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仁人志士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双语”教学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作为我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期间一个新的课题,必将成为新时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按照上级的要求,继续巩固“双语”教学成果,扎实工作,求实创新,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人才,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把根留住——坚定群众路线

把根留住——坚定群众路线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四川调研时指出,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到群众中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利用党组织建设年契机,建设一个高效、人民群众满意的党组织。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最大智慧的拥有者。坚定群众路线,就是坚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目前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群众的积极拥护,为实现建设一个纪律有效、制度有用、覆盖有面、服务有方、动员有力、凝聚有核的基层党组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要树立群众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设置群众工作站,制定服务承诺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投诉受理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干部值班制度等制度,理顺工作思路,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将任务安排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政府各部门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满意、有效的服务。

二是要依靠群众力量,在目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时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

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用人民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与纠纷,可以通过成立群众工作站,邀请群众中威信高、党性高的党员群众,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纽带作用,设立群众工作站,一来工作站直接设在群众当中,更易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可以随时方便群众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二来可以随时了解群众需求,实现工作贴近现实;三来还能集思广益、广纳贤士,为今后各项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优质的智力保障。

总之,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定群众路线不动摇是党保持执政党地位、转变作风的基本内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通过春节、“七一”等困难走访和日常进村走访、记录民情日记等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深入民心,将党组织建设成一个真正受群众拥护的组织。

第五篇:我的教育叙事留住我的根

我的教育叙事

留住我们的根

(附甲骨文作画图片)

作者:张艳萍

“孩子,请你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它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它的文字叫做汉字。"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首相尼赫鲁告诉女儿的话。在汉语热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迎来了电教化的新时代,当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取代了我们充满灵气的粉笔字钢笔字走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办公生活的时,在人们大呼方便高效的同时我却有了一种不合时宜的失落感,尤其是当扎眼的错别字苍蝇一般出现在电视屏幕纸头页脚,当我的学生拿着被打差的错别字无所适从的告诉我电视上也是如此时我愣住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寻找一种怎样有效的识字教学法让孩子们彻底明辨对错呢?为了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多年来我一直非常注意形声字的教学,可是面对错别字丛生的大环境我发现这真的还不够。

“喔,太神奇了!”当我写出甲骨文的“令”和“今”,告诉孩子“令是一张高高在上的嘴下面跪着一个受命之人,那底下一点是人跪着时踮起的脚后跟所以不能丢时,孩子们兴奋了!我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了这古老文字的吸引力是超越了年龄界限的,那一刻我多么

希望我能够马上就掌握更多的古文字知识,让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我们美丽灿烂的古文字!

一下课,我就从网上下了一本甲骨文字典,想潜心学习以美化识字教学时才发现我就是打不开它。书店看了几家,也只找到了金文决。我只能把手中那本朱振家版的《古代汉语翻了又翻。

‚别忘了‘德’字‘心’上的这一横,它像横在人心头的一把尺子,量出了世间的是与非,对与错……‛

2011年冬天,我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了有血有肉字理教学的教学案例,那一刻我兴奋极了:语文就该这么教!我更兴奋的是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探索了!那一年我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教师字理教学知识竞赛,因为电脑技术太弱,我好不容易才下到试题,当时夜里直到十一点电话那头字理教学理事会的秘书长黄亢美老师一直在耐心的指点我。感动之余,我将自己的诗集《界限》寄给黄老师一本,没想到黄老师一下子赠我与字理教学相关的三本书!那一次竞赛我考到了87.5分,离一等奖还差0.5分。因为我是完全自学答题时还未有任何相关资料,黄老师破格给了我一等奖!

手头有了相关资料,正当我想放手干工作我的身体却出了严重的问题,随后我发现我的记忆力越跟不上了。在病休时我偶然翻书,看到甲骨文的女字,我突然眼睛一亮,感觉那字后面隐藏着一个体态优美的女子,我将甲骨文的女写下来,添上几笔长发,和广袖花边的汉服,天啦,甲古文太神

奇美丽了!我想到了!甲骨文作简笔画,形意结合,这样我就好记住甲骨文的写法了!把这样的东西画給孩子们看,他们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吗?这样一来,字理教学上与古文字接轨的短板之地不是就有办法涉足了吗?之后我又相继画出了艺,保,龟,雚,龙,猱,花等字,我发现,甲骨文实在是太有魅力了!为了让甲骨文作画更美更有中国味我想先学学国画,可是我发现学国画的人相对少多了,好多好多的孩子为了考试都去学素描和油画了。

2014年秋季我开始上课,因为身体原因我暂代英语和一些术课。带二年级的美术时,我突发奇想:都认为古文字难学,可曾经的实验告诉我,篆书的“鼠”字认出来的孩子低年级的要比高年级的多,人物类的不好画,可是动物类乃至所有简单点的甲骨文作画小学生到底如何,我何不一试?还有我一直不满有那吗多人为了艺考只学油画素描那些洋玩意,这样中国化的东西为什吗不让孩子们画呢?

在开始一定要选象形意趣特强的字,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甲骨文的燕,孩子们就已经看出是一只鸟了,我再提示他们看那剪刀式的尾巴,孩子们就兴奋地喊出了“燕子燕子!”,我稍微添了几笔,让它完成从字到画的转变,然后转身对孩子们说:“至于燕子在一个怎样的天地飞翔,活动,这可要大家自己来设计了!”画完了,我挑出了最满意的几张,邹依晨的那副《燕乐团》(后命名)最有趣了:在孩子的画笔下几只燕子宛若一位位身着燕尾服的音乐家,音符飘扬在几位音乐家的头顶……之后,我们又画出了龙字万字(本意为蝎)猱字龟字鹿字瓜字(金文版)蝉字……

画鹿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九色鹿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神往。有一个孩子笔下九色鹿的天空里便满是神秘的图案,看得出来她是把猱字的甲骨文作画变化了来的,到底是啥孩子自己也只是笑说不清楚,那就让这份神秘神秘下去吧!虽然这个甲骨文“猱”字说到底学者尚有争议,可是就其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确是一只猴子的形象(谢主辉版《汉字字源字典》),拿它来画猴子的简笔画还是不错的。猱字作画时孩子们就画出了猴子爬树,猴子吃仙桃,猴子走跷跷板……我想等孩子画的更有感觉的时候我要告诉他们这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说不定将来能解决这个争议的人就在他们之中。

我们有责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拿出我们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精神,激情和梦想的产物,它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情操和价值取向。一旦那些健康美好的情操感染了孩子,就会在孩子的心中发芽,甚至开出灿烂的花朵。可是为省时间,为追赶时髦的新模式,有的老师完全用课件播放生字,汉字的书写艺术之美、构字的哲理无法活生生的展示给孩子看。在此,我们还必须承认,‚五四‛以来,我们的青少年就开始被欧化,现在我们正走在‚回归‛的路上,而且是刚上路。

留住我们的根。是的,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国学的比重在逐步的增加,古老而美丽的甲骨文也走进了小学课本,忽视识字与书写的情况也已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了让孩子们准确而牢固的识辨汉字,有识之士们积极的探索实践……这其中有专家学者也有我们平凡的教师,他们利用音义兼备的形声字、表意功能明确的会意字,还有那可追溯到造字之始的各种如诗如画的古文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字理教学识字教学范例……尤其在这次国培中字理教学也已被提上日程。如果说打字打印的时代已彻底到来,那么我们还需要三笔字吗?

在靖远城关中学,我曾经万分惊奇的看着一位老师用小楷毛笔写教案,他写的那样干净利落,清俊流利。说起他同事们都很佩服,羡慕之余我有点担心的问道:‚别人都用钢笔写,他这样子行吗?‛他们惊讶的看着我:‚为什么不行?他留住的可是我们的国粹,这是我们城关中学的骄傲呀!‛

是的,打印体再美再方正都只是僵死的成品,它是永远也无法活生生的展示那一笔那一划是怎样带着一个人的学识、激情、品位乃至梦想神奇的出现在你眼前的。

在这里,我又一次的提到了汉字的书写。我曾一次次的告诉我的孩子们,我们的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比照山川日月、花木鸟兽之形而作,它本身就蕴含着来自自然与生命的力量,蕴含着我们的民族智慧与生活的积淀。用你的激情把它写出来乃至画出来給孩子看,用我们多姿多彩的造字法和你的学识把它解说给你的孩子们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引领着我们的孩子走进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殿堂。

一次次,我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盛满崇拜的眼睛,突然间,我真正的明白了:那一刻,征服孩子们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借助民族文化的魔力捉住了他们的心;那一刻,我只是成功地引领着他们到达了那个美丽神秘的精神殿堂;就像曾经的我那样着迷的望着我的老师,望着他每一次激情的回转,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下那一串串桀骜的无法复制的文字。

留住我们的根。

2014-11-19

下载留住语文的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住语文的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学习心得把根留住(优秀范文5篇)

    把“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怀仁中心小学 王晓燕 10月12日,在商河一中的多媒体教室,我和其他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山东省济南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改良语文“土壤”,培养语文“人格”把语文的“根”留住

    改良语文“土壤”,培养语文“人格”把语文的“根”留住 在这“满街杨柳绿如烟”“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好季节,在这名家荟萃高手云集的安阳市教育学会六届二次年会召开之时,我......

    留住语文的本真(精选5篇)

    留住语文的本真 临淄二中 姚红杰 没有想到,仰慕已久的王荣生教授会真的来到我们身边;更没有想到,他会用一天的时间来与我们分享他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的智慧。从早晨专注的听课到......

    把根留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危与机

    把根留住: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危与机 2013-07-12 22:28 作者:王菲菲 王学涛 胡靖国 周润健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梁恒转发评论夏日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比城市多了一份清凉......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村落保护把根留住

    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其实是表达对根的敬意。 近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工作启动以来,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传统村落消失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因为城市化......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

    中华农耕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漫长农耕时代,农民、农村、农业创造、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

    把根留住——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把根留住 ——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 郑珮 一、引子: 乡民进城与市民涌乡 “村里没意思。” “那想去哪里呢?” “进城。” “为什么呢?” “城里才有前途。” 这......

    2018申论赏析之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大全5篇)

    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最近,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