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转渠口学区定西小学
田 晓 琴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厌学现象表现越来越严重,学生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学生之所以有以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压力,追究起来,就是厌学的心理表现。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找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厌学心理
解决对策
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深化,人们的生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缺乏的农村,许多农村家长往往将精力专注于发展生产生活、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太过迫切,方法上存在严重缺失,使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着沉重负担,缺乏正确的家庭引导。也有部分孩子受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呈现出不良的心理特征,缺乏良好的学习成长心态,缺乏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部分教师在各种指标、任务的驱使下,错误的用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对非智力影响的低分学生不够重视,加上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便产生厌学情绪。厌学现象已经不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个别现象。在农村小学生这一群体中已经形成相当人数的普遍现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中每个家庭的希望。针对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应当于以高度关注。
在学校,一些缺乏方法的老师只顾给我们充满童真与梦想的孩子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缺乏对孩子心理和认识的塑造。在社会中,他们却又受到网吧、“读书无用论”、等形形色色的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回到家,他们得到的关注最多只有被看管着写完了那些无理的难以完成的家庭作业,而他们的好奇心、人生观和价值观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情感上与家长得不到充分的交流。
知识决定命运。农村小学生厌学现在必须引起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学习是人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让千万个孩子能选择美好的人生、为了让千万个家庭能够承载起明天的希望,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必须改变。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学习动力不足
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时常担心自己的考试名次后移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学,可学着又觉没有动力。有的学生进学校只是应付长辈。他们中间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压力大,学习被动,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工照样挣钱,很舒服。缺乏刻苦学习的内心动力。
(二)丧失学习兴趣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学业不良者。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老师上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打瞌睡。作业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他们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但迫于形势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学习无精打采,缺乏积极探索的动力。他们烦闷、苦恼,有时又无所事事。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不是读书升学的材料,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早日得到解脱。同时受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不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根本不学习
这部分学生终日混混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有的对老师缺乏感情,①
关系紧张。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打游戏机、看电视,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下课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老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与同学很少讨论学习问题,而对于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轶事等则了如指掌、滔滔不绝。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一部分有厌学心理的农村小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和谈话交流,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得出影响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各有不同。总体上讲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这四个方面因素往往又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在一起,使我们的农村小学生感到来自于学习的不断增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对这四方面因素作以下具体分析:
(一)自身因素
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我与六年级刘某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多少分或每门功课有分数指标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我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的答案是: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对学习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六年级学生杨某,一节课45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而他习惯不停地动又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学习效果很差,他的成绩就低,使他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产生厌学情绪。孩子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一直想着玩乐,要他学习看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而且长此以往会使他心理产生一种学习惰性,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会什么都不想做。最后对学习反感,开始厌学。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生活经历与言传身教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自终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无形中就默认了孩子,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或过于放松、要求过低、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现在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第二,家长过分放松、要求过低。有些家长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从而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也就不去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
第三,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第四,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是,现在离婚率的增高,使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自然在学习上的表
③
②
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他看来,他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那么好坏有什么分别呢?(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的环境,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料显示学生1/3的时间是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学校中度过的。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态度以及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造成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一,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是教师,为什么有的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学效果差呢?这与教育者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既有声音、又有情感的语言,是撞击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之一。目前,某些教师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性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第二,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导致小学生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几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多数小学生都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有些老师对学生却抱有成见和偏见,认为好学生就什么都好,认为后进生就什么都差,使不懂事的差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上这门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部分教师,他们的教育观有些问题,他们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视作消极、没有自尊心、无所谓个性的可以随意塑造的泥人,因而一切“听我讲”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恰恰不懂得,和谐、友好、平等的气氛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些教师从未让他们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最终导致厌学。
第三,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交往、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要。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就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环境的温暖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或敌对情绪,影响其心理正常的发展。
(四)成长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复杂了,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除此之外社会中的舆论导向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小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较成人相比,几乎没有自主的判断和认知。诸如“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舆论现象都会使那些本身学习没有自主意识的小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综合分析,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因素是内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属外因。然而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作为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努力根据孩子的不同天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和塑造。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找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种种因素作用造成的厌学现状如不加以疏导和排除,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种现象,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一)积极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培养自信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发现自我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立起自信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悉心照顾那些厌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被遗忘的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应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实施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
④
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⑤
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的独立而准确的认知水平。心理咨询老师或班主任每周可以利用一节晨会时间开设心理教育课,对班级里出现的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调节和纠正。同时,要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以英雄、模范、先烈、名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设计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我心中的偶像”、“我最崇拜的一个人”等主题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以追求完美的人生,完成完整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厌学情绪的滋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那里解决许多在课堂学习中搞不懂的问题,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兴趣课、活动课,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逐步培养求知欲望,减轻或消除厌学心理的产生。
(三)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承认孩子们天性的差异
沉重的课业负担既是应试教育的不良产物,又是学生天性的最大杀手。很多美好的时光和美妙的思绪都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扼杀。作为教师应当认真备课,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精讲精练,注重培养学生先进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业做到当堂完成,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对于学业较差的同学更应在课堂上给予辅导,辅导也应以感情引导为主,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差异意识,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切实做到少而精,让差生也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作业既具有检测基本知识的功能,又具有培养技能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低耗,高效”的效果。
(四)教学管理做到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结合,宽严有度
教学管理应当把握准确的时机、建立在尊重学生感情的基础上。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既要实施柔性管理,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枝末节,如他们的生日、获得奖状等,进行“小题大做”,以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良好教育效果;又要实施硬性管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方面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另一方面让他们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故意偷懒、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改正。
(五)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管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两处环境。家长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家庭要联手,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携手共管的机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精神境界高,勤奋好学,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多为孩子着想,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育过程中,对厌学的孩子切忌急躁粗暴,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帮助他们明确的努力方向。作为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交流教育经验,树立家教典型,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良好氛围。
(六)净化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形成合理的监管体系
孩子的成长应当引起社会更高的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这种保护应当纳入实际的社会监管体系使之产生实效性。杜绝校园周边开设网吧,荼园,酒吧、娱乐会所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使之尽可能远的远离学生的成长环境。我们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优先监管和治理。让那些社会的阴暗面尽可能远的远离学校。远离我们的孩子。家长、老师应当尽到各自的义务,运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孩子,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
⑥
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注 释】
①郭志芳,等:《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②柯善春:《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第4期。③张 英:《农村小学生语文厌学心理的分析与矫正》,《文教资料》2010年第19期。
④陈阿泽:《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小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18期。⑤牛欣欣,等:《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探析》,《文教资料》2008年第31期。
⑥覃甲英:《农村小学生厌学心态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28期。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林崇德,等《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李中锋:《浅谈学习焦虑的原因及矫治》,《广西教育》2001年第12期。[4]张道坤,等《小学生厌学心理不容忽视》,《校长阅刊》2004年第8期。[5]陈永胜:《小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
[6]郭志芳,等:《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
致
谢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同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王等等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路。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正是由于他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在此,谨向王等等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同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田晓琴 2012年3月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对策
清水县郭川学区 郭德戬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甚至眼睛在东张西望,嘴里却在朗朗上口。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少参与,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不管老师如何问就是不吭声,布置的课堂作业要要么混着不做,要么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再不就是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平时观察,凡是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不是这儿逗留会,就是那儿磨蹭会,回家都比较晚。
2、回家后经常就书包一扔看电视,还有少部分学生会被父母牵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或者草草了事谎说完成了。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甚至干脆不做。
5、老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从来不做,对父母就说没有作业。当然,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当中也有极少数同学在家还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可是在学校表现就不怎么样。
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了学生厌学。
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一味的注重学习成绩,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对自己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还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是紧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当中。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
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太高,再加上一些家长把一些家务活分给孩子。学生经常是干了这门,再干那门。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习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习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搞好学习,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一味的让孩子学习学习。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习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不是棍棒相加就是百般辱骂,这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还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亲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诿化语言斫削。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习、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习互动,学习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师不能及时因材施教,没有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没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习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习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平影响了学习兴趣。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是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质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不良的学习环境、方法、习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小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失去学习兴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如何帮助学生清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正道,从而健康自信地学习、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农村小学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里,就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智力高低范围,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获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成功的认同,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承认自己成功了,就会得到一种愉悦;如果教师也认为他们成功了,这种愉悦感就加强了;如果同伴也认为他成功了,这种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极为重要。它会使学生的乐学情绪明显增加。
(二)教师、家长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分数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其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能对于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谓高分的学生,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的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一味的注重分数。
作为家长也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成功,应从长远看,而不是一日一时的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总之,要使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习环境。
(三)老师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高的学习要求、过重的作业常常使学生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只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只能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彻底转变对学习的观念,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首先,赏识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和家长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样的”之类的话多激励孩子,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总是抓住缺点不放,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要说: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上“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可运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讲新课的头一天,先给后进生讲一遍,着重指出重难点,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能积极举手,成功回答出问题,或者给学困生提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这样他们的信心就足了。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自信心越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孩子就乐学、爱学、会学,这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总之,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厌学现象
对策
第三篇:《小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研究方案
《小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
厌学是指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认为学习是不快乐的。小学生厌学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要消除厌学情绪,就的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出现厌学情绪的研究,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以及找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学习效果决定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被动地学习。学习兴趣的提高,就必须先消除学生厌学的情绪。
2、研究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为学生快乐学习奠基。学习是快乐的,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消除厌学情绪,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
3、研究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为教师快乐教学提供基础。学生有学习兴趣,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时才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班中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
四、研究目标:
1、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2、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查找学生厌学的原因。
3、根据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找解决对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五、指导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3、新课程关于提高学生 素养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的理论。
六、研究内容:
1、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在校表现以及在家的学习情况。
2、学生的心理状况,主要是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3、学生的作业本等能反映学习情况的书面材料。
七、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法:直接观察研究对象,解决学生有哪些厌学的表现。
2、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作品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厌学原因。
3、教育实验法:选定个别研究对象为实验对象,针对其厌学原因,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八、研究过程:
(一)研究时间:本课题研究时间为 2009年9月——2011年6月)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10月)深入调查,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本校的“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方案”子课题;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探讨
2、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6月)
1、根据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2、收集事实材料,分析整理材料,提炼出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
3、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整合,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4、推广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
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厌学现象表现越来越严重,学生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学生之所以有以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压力,追究起来,就是厌学的心理表现。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找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 农村小学生
厌学心理
解决对策
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深化,人们的生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缺乏的农村,许多农村家长往往将精力专注于发展生产生活、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有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太过迫切,方法上存在严重缺失,使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着沉重负担,缺乏正确的家庭引导。也有部分孩子受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呈现出不良的心理特征,缺乏良好的学习成长心态,缺乏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部分教师在各种指标、任务的驱使下,错误的用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对非智力影响的低分学生不够重视,加上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①趣,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便产生厌学情绪。厌学现象已经不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个别现象。在农村小学生这一群体中已经形成相当人数的普遍现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中每个家庭的希望。针对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应当于以高度关注。
在学校,一些缺乏方法的老师只顾给我们充满童真与梦想的孩子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缺乏对孩子心理和认识的塑造。在社会中,他们却又受到网吧、“读书无用论”、等形形色色的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回到家,他们得到的关注最多只有被看管着写完了那些无理的难以完成的家庭作业,而他们的好奇心、人生观和价值观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情感上与家长得不到充分的交流。
知识决定命运。农村小学生厌学现在必须引起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学习是人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让千万个孩子能选择美好的人生、为了让千万个家庭能够承载起明天的希望,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必须改变。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学习动力不足
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时常担心自己的考试名次后移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学,可学着又觉没有动力。有的学生进学校只是应付长辈。他们中间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压力大,学习被动,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工照样挣钱,很舒服。缺乏刻苦学习的内心动力。
(二)丧失学习兴趣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学业不良者。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老师上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打瞌睡。作业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他们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但迫于形势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学习无精打采,缺乏积极探索的动力。他们烦闷、苦恼,有时又无所事事。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不是读书升学的材料,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早日得到解脱。同时受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不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根本不学习
这部分学生终日混混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有的对老师缺乏感情,关系紧张。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打游戏机、看电视,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下课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老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与同学很少讨论学习问题,而对于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轶事等则了如指掌、滔滔不绝。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一部分有厌学心理的农村小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和谈话交流,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得出影响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各有不同。总体上讲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和学校因素。这四个方面因素往往又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在一起,使我们的农村小学生感到来自于学习的不断增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对这四方面因素作以下具体分析:
(一)自身因素 许多厌学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着某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落后,而影响了学习的成效,也就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学习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
②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我与六年级刘某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多少分或每门功课有分数指标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我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的答案是: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对学习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六年级学生杨某,一节课45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而他习惯不停地动又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学习效果很差,他的成绩就低,使他觉得学习是一种困难,产生厌学情绪。孩子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一直想着玩乐,要他学习看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而且长此以往会使他心理产生一种学习惰性,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会什么都不想做。最后对学习反感,开始厌学。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生活经历与言传身教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自终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无形中就默认了孩子,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或过于放松、要求过低、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③。现在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第二,家长过分放松、要求过低。有些家长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从而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也就不去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
第三,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的放任自流与奶奶的过分溺爱,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第四,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是,现在离婚率的增高,使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已不再,因此倍受孤独、焦虑、伤心等情绪的困扰。自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就不再那么积极,在他看来,他表现的好坏父母已经无暇关注,那么好坏有什么分别呢?(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的环境,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料显示学生1/3的时间是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学校中度过的。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态度以及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造成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一,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是教师,为什么有的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学效果差呢?这与教育者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既有声音、又有情感的语言,是撞击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之一。目前,某些教师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性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第二,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导致小学生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几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多数小学生都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有些老师对学生却抱有成见和偏见,认为好学生就什么都好,认为后进生就什么都差,使不懂事的差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上这门课,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部分教师,他们的教育观有些问题,他们把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视作消极、没有自尊心、无所谓个性的可以随意塑造的泥人,因而一切“听我讲”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恰恰不懂得,和谐、友好、平等的气氛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些教师从未让他们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最终导致厌学。
第三,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交往、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要。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同学的悦纳、肯定和尊重,就会使他们感到集体环境的温暖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或敌对情绪,影响其心理正常的发展。
(四)成长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复杂了,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潮并存的局面。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除此之外社会中的舆论导向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小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较成人相比,几乎没有自主的判断和认知。诸如“金钱万能”、“读书无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舆论现象都会使那些本身学习没有自主意识的小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综合分析,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因素是内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属外因。然而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作为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努力根据孩子的不同天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和塑造。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找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种种因素作用造成的厌学现状如不加以疏导和排除,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种现象,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一)积极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培养自信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发现自我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立起自信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悉心照顾那些厌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被遗忘的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应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实施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⑤ 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的独立而准确的认知水平。心理咨询老师或班主任每周可以利用一节晨会时间开设心理教育课,对班级里出现的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调节和纠正。同时,要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以英雄、模范、先烈、名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设计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我心中的偶像”、“我最崇拜的一个人”等主题活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以追求完美的人生,完成完整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厌学情绪的滋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那里解决许多在课堂学习中搞不懂的问题,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兴趣课、活动课,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逐步培养求知欲望,减轻或消除厌学心理的产生。
(三)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承认孩子们天性的差异
沉重的课业负担既是应试教育的不良产物,又是学生天性的最大杀手。很多美好的时光和美妙的思绪都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扼杀。作为教师应当认真备课,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精讲精练,注重培养学生先进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业做到当堂完成,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舒缓学习压力⑥。对于学业较差的同学更应在课堂上给予辅导,辅导也应以感情引导为主,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差异意识,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切实做到少而精,让差生也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作业既具有检测基本知识的功能,又具有培养技能的目的,从而达到“快速,低耗,高效”的效果。
(四)教学管理做到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结合,宽严有度
教学管理应当把握准确的时机、建立在尊重学生感情的基础上。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既要实施柔性管理,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枝末节,如他们的生日、获得奖状等,进行“小题大做”,以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良好教育效果;又要实施硬性管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方面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另一方面让他们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情感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故意偷懒、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改正。
(五)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管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两处环境。家长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家庭要联手,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携手共管的机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精神境界高,勤奋好学,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多为孩子着想,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育过程中,对厌学的孩子切忌急躁粗暴,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帮助他们明确的努力方向。作为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交流教育经验,树立家教典型,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良好氛围。
(六)净化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形成合理的监管体系
孩子的成长应当引起社会更高的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这种保护应当纳入实际的社会监管体系使之产生实效性。杜绝校园周边开设网吧,荼园,酒吧、娱乐会所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使之尽可能远的远离学生的成长环境。我们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优先监管和治理。让那些社会的阴暗面尽可能远的远离学校。远离我们的孩子。家长、老师应当尽到各自的义务,运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孩子,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五篇:小学儿童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小学儿童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张淑华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甘肃高台
734300)
[内容摘要] 经过对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发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0%-15%。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学校和家庭则是矫正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途径,学校可以从加强师资建设、师生联系、上好学习心理科、指导好课余生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等方面,逐步改变学习厌学的现状;家庭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方面入手,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矫正
一、研究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然而,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加上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无庸置疑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也随时发生微妙的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有小学儿童厌学等心理问题。“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矫正厌学心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学生厌学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其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以研究本校厌学学生为主,同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等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地去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解放街小学一年级--五年级30个班级中的5个班中有严重厌学现象的学生以及厌学学生的家长和相关教师(以班主任为主)。
(二)研究方法
通过谈话与问卷调查,了解各班级中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收集原始材料。
四、研究措施
(一)确定研究对象
对随机抽取的5个教学班的263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约有33人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占调查总数的12.5%。我们称他们为“疑似厌学学生”,他们都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快快乐乐幸福的事”,“在学习时,经常出现厌烦或逃避的情绪”,“早晨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愁眉苦脸,十分不情愿”„„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我们对这33位学生进行了进一步调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分别找了学生本人、家长、教师和同班同学进行了谈话。
通过调查和谈话,我们初步确定有24名学生存在轻微厌学情绪,他们的情况不大稳定,有时表现出对学习很感兴趣,有时又不大愿意学习,情绪波动较大。有9名学生明显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建成为学生
1、学生
2、学生
3、学生
4、学生
5、学生
6、学生
7、学生
8、学生9)因此,我们确定这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展开调查,找出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探讨矫正措施。
(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14道题目,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初步确定的9名学生中有4位主要是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学习困难而导致厌学的。其中学生
1、学生4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好动贪玩,致使学习成绩跟不上,从一入学开始,成绩一直不理想;学生9是由于阅读方面存在不足(学习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学习方法的不适当而成为学困生;学生7是由于自己曾有不良行为而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厌学。有2位学生(学生
2、学生8)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因素。其中学生2是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自己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学生8是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家长对他的学习丝毫不关心,听之任之,再加上“学习无用论”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厌倦了学习。还有1位学生(学生5)是由于学校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态度、同学的歧视等方面)使他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另外,还有2位学生(学生3和学生6)则是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电视而荒废了学业。
当然,这些学生的厌学原因并不单纯是某一方面,往往是多方面并存、相互影响的。如学生学生3,他在问卷中写道:一开始,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后来因为有人带他到网吧打游戏,从此就迷上了。于是,他每天放学后都去打游戏,把作业扔在一边,上课时也想着游戏。学习成绩明显退步。老师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他,而家长却不当一回事。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电脑游戏的诱惑,使他越来越不想学习。越是不想学习,越是想打游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他开始厌学了。又如学生学生9,她在问卷中写道:“因为我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差,所以学习成绩总是跟不上。由于我学习成绩不好,同学们都不愿意跟我玩,还经常嘲笑我。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不管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我觉得学习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我真的不想再学习了。”她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因学习不好而被同学冷落、嘲笑、孤立的苦恼。她在这样一个没有集体温暖的班级中,又怎么会对学习有信心呢?又怎能不产生厌学的情绪呢?
(三)对话访谈
1、访谈厌学学生
按照设计好的访谈提纲,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等)、学生历来的学习情况、学生所喜欢的老师和不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上的课与不喜欢上的课、学生所交往的同伴、学生所喜欢做的事等等几方面,进行访谈。以下是对厌学学生黄伟所作的访谈记录:
受访者(简称:H):学生6
性别:男年龄:9岁年级:三年级 访谈者(简称:W)(下文括号中的楷体字部分为访谈者添加的说明)W:你好,黄伟,我可以跟你聊聊吗? H::(点点头)好呀。
W:我很喜欢看电视,你喜欢看吗?(知道他很喜欢看电视)H:(眼睛一亮)我也喜欢。
W: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两人有相同爱好,气氛轻松,谈话愉快地进行)H:动画片。(不假思索地回答,声音特别响亮)W:你看电视的时间长吗?
H:不知道。爸爸都说我看迷住了。
W:你平时放学回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看电视。H:(有点不好意思,低声说)先看电视。W:有时电视看迟了,会不完成作业吗? H:(声音更低了)是。
W:上课时会经常想起电视里的内容吗? H:会。
W:„„(以下是访谈者教育H要合理安排时间的话)
从以上这一段访谈内容中,我们分析学生6很喜欢看电视,甚至有些迷恋,这种迷恋影响了他的学习。不过从这孩子讲话时的表现,我们认为他还是完全可以教育好的。
2、与同班同学谈话
通过与厌学学生同班同学的谈话,了解了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包括课堂上的表现、课间表现、校外表现以及他们在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他们的谈话为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材料。除了知道这些学生在课堂、课间的表现与我们的调查都很相似之外,还发现大部分厌学学生都不太受同学欢迎,有几位甚至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挤。与他们交往密切的基本上都是像他们一样学习成绩差、不太愿意学习的同学,他们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
3、与家长、教师谈话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伴,关系十分密切。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也是最清楚的。因此,通过与家长电话交谈、请家长到校面谈、教师家访等形式跟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那里了解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又与学生的任课老师(主要是班主任)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分析,得到的结果也与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基本一致。
五、成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
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沉溺与游戏王国,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自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1、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还有的父母重钱轻学,特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工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的父母,时常要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地灌输“拜金主义”。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2、家长听之任之不重视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他们甚至在孩子面前坦言“你们这一代不管怎么学习,以后也一定是大学生了,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的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你只要有一个大学念念就可以了,不管它是什么名牌大学还是破大学,反正以后都得自己出钱念大学,自己凭关系找工作。”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打电脑也从不过问。孩子必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扶持,父母的听之任之,不重视,放任不管,再加上一些错误的观念,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不爱学习。
(三)学校教育中的失误
1、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
当前我国教育虽然已实行小学免试直接升初中的制度,但小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以学生成绩为标准,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完全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仍没有被大多数的教师所掌握并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热之中或之后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例如,“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频繁的考试,学习难度与学生能力不相吻合,“第二课堂”活动少,教师对儿童缺少关心等,使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这些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感到厌恶。
2、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
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教师与学生毫无向心力,导致学生对他所教课的离心力。这些厌学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叛逆、消极甚至有些恶劣的行为。不可否认,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四)其它方面的影响
1、人际关系差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当,经常遇到挫折,如考试失利,排名落后,努力难以取得成就,感到自己不是学习这块料。不断地挫折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产生厌烦心理。
3、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将学习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同时父母不经意地表达,如: “这回我儿子给我考了个90分,不错”“你怎么才给我考这个几分”等等,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意识上的偏差,感到学习作业都是大人给的负担,而不是自己的事,所以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没责任心,没有内在动力,不愿学习。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既有学生内在的因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因素。
六、解决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正确引导和支持学生。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学校达成共识,做到学校与家庭的及时互动,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把学生在家的情况及时提供给学校。
2、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应加强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和师资力量管理。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①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兴地、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并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会写字、阅读、作文、计算、绘画等。对于老师来说,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②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夯实学生发展基础。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知识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交给的,而是他们自身探寻得到的。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规律,那就一定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会有一定难度,如何缩小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③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加强师生联系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4、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家庭方面的工作
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
2、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情绪
家长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的逐渐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从小抓起。不少习惯,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成功。
②要从点滴抓起,如写字姿势要坐端正,握笔姿势要准确。③家长对学习仅作指导,决不可包办代替。
④家长要不断提出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应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
⑤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马马虎虎,要及时指出,纠正。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要想使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既有一定难度,又是他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并应提供一定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4、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兴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矫治孩子因注意力涣散而引起的厌学情绪,方法有以下几点:
①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视觉,看书;利用动觉,写字;利用听觉,听写。也可把几门功课的内容,交替进行复习。还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
②学习时如果注意力分散,可让孩子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使孩子精神松弛,克服紧张情绪,重新安下心来学习。
③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带着孩子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钟左右,使头脑清楚,提高注意力。
5、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这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问题的原因,与孩子一道去解决,不要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种批评与指责正是培养孩子厌学的一种途径,家长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反作用越大,问题愈加严重。家长应该主动体贴,安慰孩子,克服孩子心理上的挫折,面对现实地多给孩子支持、疏导和鼓励,还可以送孩子去心理咨询。此外,家长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活动的时间。不要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不能让孩子无休止地看电视、玩电脑。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注释:
[1] 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1-413页.[2]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0~212 [3]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 心理科学.2002.4:398-401 [4] 张淑熙.尹海兰.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的编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76 参考文献:
[1] 杨玲赵国军.学校心理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2] 陈永胜主编.《小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车文博主编.《学习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4] 王玲.心理卫生.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5] 钱伟源.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附录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学生厌学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诚实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美德,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实话实说的活动,我们的活动一共有14道题,你要按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回答,在你要选的选项上画√,要知道你不会因此受到表扬或批评,只需要把你心中真实的答案选出来,记住:一定要做诚实的孩子哦!谢谢你的参与!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1、上课前你有做课前预习吗?
A、没有
B、每周1-2次
C、每周3-4次
D、每周5次以上
2、上课时你有作课堂笔记吗? A、从来不做课堂笔记
B、平均每周1-3次
C、平均每周3-5次
D、平均每周5-7次
E、平均每周7次以上
3、上课时你的课堂笔记质量如何? 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4、上课时老师讲课你喜欢听吗
A、所有课程的课都不喜欢
B、5门以上课程不喜欢 C、3-4门课程不喜欢
D、1-2门课程不喜欢
5、上课你会无精神,打瞌睡吗?
A、从来不会
B、偶尔无精神,打瞌睡
C、有时无精神,打瞌睡
D、经常无精神打瞌睡
6、上课时你会做与课程无关的学习(比如英语)A、从来不
B、偶尔
C、有时有
D、经常
7、上课时你会玩游戏吗? A、从来不会玩游戏
B、偶尔会玩游戏 C、有时会玩游戏
D、经常经常会玩游戏
8、上课时你会玩游戏打发时间吗?
A、从来不
B、偶尔
C、有时有
D、经常
9、上课时你会讲散话吗?
A、从来不
B、偶尔
C、有时有
D、经常
10、你觉得上课老师水平如何? A、知识水平高中低无 B、能力水平高中低无 C、师德水平高中低无
11、对于课后作业你能
A、不能按时完成B、抄袭但能按时完成 C、有时交有时不交
D、几乎不交
12、上课你会迟到或早退吗?
A、从不迟到或早退
B、每周迟到或早退3次以内 C、每周迟到或早退4-6 D、每周迟到或早退7-10
13、上课你会缺课吗?
A、从不
B、每周3次以内
C、每周4-6 D、每周7-10
14、课后你会自主进行复习吗? A、从来不做
B、每周1-3次
C、每周4-6次
D、每周7次以上 论文评定表 姓名
专业名称
主考学校
准考证号
评 定 项 目
写作部分
答辩
总 计
立论 观点
组织 结构
语言 表达
回答 问题
表述 能力 发挥 水平
30% 20% 20% 20% 5% 5%
100%
得分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签名: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组成及签名
职称:______签字: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签字: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签字:____________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