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投资银行发展存在的弊端
分析投资银行发展存在的弊端
一、我国投资银行存在的问题
1.证券经营机构数量多,资产规模小,国际竞争力不足。除大商业银行主办的少数几家证券公司以外,大多数证券机构资金均在1亿元以下,平均只有3000万元。这样小的规模自然难以承受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我国投资银行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够长,投资银行业自身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本积累,也是造成自有资本少的重要因素。截止2012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14家,证券公司数目虽多,但大都资本规模偏小,竞争实力较弱。截止到2011年,按可比货币口径计算,中国券商总资产规模约为美国投行的5.3%。投资银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资金数量对业务空间有相当大的影响。资本资产规模小必然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开拓新业务能力弱,无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限制了其抵御国际竞争的能力,从而制约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业务品种单
一、结构趋同化,创新能力不足。当前国外著名的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十分宽泛,品种也表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承销、和经纪业务,而对新型投资业务,如财务顾问、战略咨询及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金融业务(如期权、掉期等)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业务单一的情况加剧了一级市场的争夺战,而逐渐恶化的竞争环境又进一步弱化了我国本土投资银行在其他业务方面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投资银行应有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难以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
3.缺乏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投资银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在投资银行里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我国投资银行从业人员不少,但专业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却很少,使我国投资银行综合竞争能力不高,无力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再加上一些投行业务部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尽健全,往往丧失了引进大量高级人才的机会。特别是由于一些券商的领导意识淡薄,既忽视了投行人才素质的培育,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使投行业务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发展我国投资银行的对策建议 我国投资银行应当充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成功经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1.加紧推出《投资银行法》,合理规范投资银行业务开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专门的《投资银行法》,规范投资银行业务行为规范,严控内幕交易的发生,适当放开券商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加强行业内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并有利于行业自律规范,创造有利于混业经营及其监管的法律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和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降低股权的集中度,提高股权的流动性,使股权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思想,及时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部门设置方法、大部门架构、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工作、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权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投资银行组织结构。
2.提高行业集中度,多渠道扩充资本金,提高竞争力。美国投资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以超级投资银行为核心、中小投资银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多层次格局。借鉴美国投行经验,国内出台政策鼓励投行之间的并购重组,整合优势资产,通过公司合并、改制上市、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等措施来提高我国投资银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3.准确定位市场,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巩固发展传统业务,加快业务创新。对交易方式、服务内容、承销品种上都可以进行创新,紧接国际形式,配合国内制度进行规范操作,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积极参与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等现代投行核心业务,随着最新修订的《证券法》实施,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将成为我国券商的核心投行业务。企业并购、资产重组正是当前的社会“热点”,也应该成为券商业务发展的重点。努力拓展投资银行海外业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跨国并购越来越频繁,这使得投资银行的运作空间越来越大,如为企业跨国并购、反并购、买壳上市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安排;运用国际金融市场上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融资、规避风险、套利。
4.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资银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投资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开拓新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银行人才。摩根斯坦利在世界各地仅研究分析员就有500多名,每年研究所花费的资金就高达3亿美元。一方面,我们要吸收先进的激励体制,通过晋升、高福利、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
三、结语
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不断膨胀的市场规模,必然会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兴起,而企业的兴起又必然会加大资金需求,从而促使中国从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更为均衡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本土投行应行动起来,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开发国际资本市场是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重要途径,走向国际化,可以在拥有比国内市场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通过与国外优秀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增强自身实力。
第二篇:试比较投资银行采取不同组织形式的弊端
一、试比较投资银行采取不同组织形式的弊端。
(一)合伙制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拥有、经营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合伙人即为公司所有人或股东。所有制合伙公司至少有一个主合伙人主管企业的日常业务经营,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历史上,投资银行成立之初,他们大多都是家族企业,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投资银行仍主要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许多投资银行是有限合伙制,包含有限合伙人(出资但不参与日常经营,负有限责任)和普通管理者(全权管理,负无限责任),如高盛。优点:
1)组建较为简单和容易。2)享受税收优惠。在我国,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有限合伙企业不纳所得税,而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避免双重税赋。
3)分配机制灵活。有限合伙的收益或利润分配完全由合伙人之间自由约定,不受出资比例的限制。缺点:
1)资本实力受到限制。合伙制企业规模不大,参与经营的合伙人数少,资本规模难以与股份银行抗争。
2)重大决策需要所有合伙人的同意,容易出现决策迟缓低效的状况。而且现代合伙人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早期家族企业合伙人关系密切,这一缺点就更为明显。
3)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不论出资额大小和出资额为限。者带来了企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个人财产也遭受损失。但是有限合伙制中的有限合伙人除外。4)组织关系的不稳定性。一旦合伙人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或意见不合而退出合伙企业时,必须重新确立合伙关系。
5)缺少人才。因为合伙制企业组织的不规范性和家族式特征,往往难以吸引并留住高质量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二)混合公司制
混合公司制是指各种不同部门在职能上没有什么联系的资本或企业合并而成立规模很大的企业,不仅具备自己的特点,规模庞大,同时涉足多个没有直接联系的业务领域。投资银行被收购或联合兼并容易形成混合公司制。优点:
1)规模庞大,涉足领域和市场众多,业务多样,盈利来源众多。2)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有“大而不倒”的优势。3)不同业务间的交流更易于业务和产品创新的产生。
4)能够对投资银行的经营形成外部压力,即若经营不善,有被收购的危险。缺点:
1)由于企业过于庞大且业务间没有关联,组织结构复杂,难以管理,造成管理成本很高。2)企业兼并过程中,人才流失严重。
3)公司兼并过程中的磨合问题需要时间与成本。
(三)股份公司制
股份公司制是指由法律规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仅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的公司形式。现代投资银行大多采用这种组织形态。优点:
1)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集中的有效制度,它在短时间内可以大量积累资本的能力正适合了现代投资银行对资本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这是传统合伙制企业无法做到的,同时也增强了公司进行并购的能力,推动了并购浪潮。
2)公司法人制度下的法人财产权可以避免包括股东在内的个人和机关对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能避免合伙制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分的弊端,而且公司法人对财产权利的行使具有永恒的连续性。
3)股份公司制对公司内各利益主体的牵制和有效激励手段的行使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股份公司制度的投资银行要求更为完善的企业制度,包括组织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这些制度的施行促使投资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的控制。4)采用股份公司制的投资银行面临更高要求的信息披露,形成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却也使得其融资更加容易,易于扩大规模,并且能够促使其更有效经营。缺点:
1)股份制投资银行设立程序严格、复杂,公司规模庞大、成员结构也庞杂,日常运行和管理成本高。
2)公司股权分散,每个股东只占公司总资本的极小部分,股东虽对公司拥有部分所有权,但这对绝大多数小股东而言却无关紧要,而且股东的变动性也很大。3)公司股权分散,人数很多,但只要掌握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就能控制公司的命脉。因此,公司董事会很容易对公司进行操纵和利用,损害众多小股东的利益。
(四)金融控股公司制
金融控股公司制是在现代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以控股公司形式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它是金融业实现全能化的一种组织制度。
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集团控股是指存在一个控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母体,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第二,法人分业,规避风险。法人分业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二个重要特性,指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优点:
1)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实现由分业到混业的平稳过渡,并且能产生协同效应。
2)金融控股公司可以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也有大而不倒的优势。3)法人分业,规避风险。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可以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
4)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不同金融产品能够重新组合,为金融创新创造可能。缺点:
1)金融控股公司往往是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具有相对复杂的法人结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构,增大了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并且以上三者可以相互影响,使得风险控制和监管难度更大。
2)集团内会计制度不同,能够产生财务信息披露风险。同一金融控股公司下的不同行业会计准则相差很大,不利于管理者和监管者准确掌握公司财务信息。
3)对不同金融行业的资本监管不同,业务风险的抵御方法也不同,金融控股公司需要进行复杂的风险计算和控制。
二、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
股份制现代投资银行组织的效率与一般独资投资银行组织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决策方面看,股份制投资银行组织的产权组织机构确立了分权与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也就是说决策本身往往体现着分权与民主化的决策制度,即一方面决策本身往往体现着多数人(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决策者由于受各方面利益的制约必须对决策内容进行较为恰当的成本收益比较,这均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从而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和提高效率。
其次,从信息方面看,股份制投资银行组织同一般独资投资银行组织一样都属科层组织,进而都存在着信息失灵或不对称以及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问题的成本问题,但两者存在着差别。
(一)投资银行管理层 1.董事会
董事会的董事由主要股东的代表所组成,也有些董事可能来自股东或管理人员之外的社会阶层。
董事会一般每月或每季度开会讨论和决定公司的一般战略、经营方针和策略,检查由公司管理部门提交的财务报告。
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并在雇佣主要工作人员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董事会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政策声明和内部方针,并定期对它们进行修改。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并在雇佣主要工作人员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董事会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政策声明和内部方针,并定期对它们进行修改。2.执行董事
在投资银行成立初期,往往组成一个由董事会主要董事、总经理以及几位主要工作人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待到投资银行运行成熟之时,执行委员会往往被由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班子所取代,这时在董事会中保留选出的原若干执行委员会的董事,起联结管理部门和董事会的桥梁作用,他们即为执行董事。3.总经理
总经理在日常工作方面和对一般性政策和新业务提出建议方面对董事会负责。
(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
投资银行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一般设立以下一些部门: 1.企业融资部
该部的任务主要在于承销企业所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和票据。有些大型投资银行在承销业务量很大的情况下,按企业种类在企业融资部下又设立不同的组,例如基础工业组、高科技工业组、服务性行业组、轻工业组等。也有的按地区划分。该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企业金融分析、证券上市定价,起草发行说明书、文件等。2.公共融资部
该部主要为财政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组织、大学等发行单位承销债券,业务量往往很大。3.兼并收购部
该部门为具有并购意向的企业就并购条件、价格、策略提供咨询意见,帮助寻找并购对象,对收购对象进行估价,或分析评估收购方提出的收购建议,有时还提供过桥贷款以促进并购完成。
4.项目融资部
该部是为某些专门项目设计和安排融资的部门,其根据预测的收入、现金、风险(如产品价格的波动、成本超支的可能、项目能不能及时竣工、会不会发生意外事故等)因素,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该项目的金融方案。5.证券交易部
该部既为银行自己买卖证券,也为银行的客户买卖证券,包括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由于债券、股票、期货、外汇性质各不相同,该部门还可以分为股票组、债券组、期货期权组、外汇组等。6.房地产部
该部是在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部门,它将由政府担保的房屋抵押贷款从商业银行那里接管过来,然后按偿还期限的长短,组编成为期限不同的债券卖给投资者。7.风险资本部
该部是专门从事风险资本业务的部门。该部门不仅接受新兴公司的融资委托,还主动寻找新兴公司,从风险、技术性、业务规划、市场营销、今后资金的需要、管理人员的能力等各方面,估计其未来发展潜力,进行投资决策,投入风险资本后经营一段时间后通过上市、出售等途径收回投资并获得高额收益。8.国际业务部
该部专门负责协调和管理本投资银行的所有国际业务,并为国外跨国公司在本国的子公司和本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服务。其业务范围有:证券包销买卖、私募项目融资、跨国企业的并购、出口信贷融资等。随着资本的日益国际化,这是一个有相当发展前景的部门。9.发展研究部
该部是专门搜集、提供、分析信息的部门,同时为投资银行及各部门业务的发展提供思路。该部门配有经济学家、技术分析师以及按工业部门分工的专业分析人员,他们定期提供各种分析报告。10.私募资金部
该部是专门从事证券私募发行的部门。11.计划财务部
该部负责投资银行整体的计划工作和财务工作。
(三)投资银行职能部门
职能层是投资银行必须具备的后台,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兼有服务和监督的职能。保证投资银行内部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既定的经营目标进行正常运作是只能部门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部门: 1.财务部
财务部主要负责公司内部财务的核算和资金的支配管理,统一管理公司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财务情况。2.人力资源部
由于投资银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部门是投资银行的重要职能部门。3.法律部
负责投资银行有关的法律事务,统一协调指导各部门的法律工作,参与有关法律文件的起草,为公司的业务开展和业务创新提供法律支持。4.信息技术部
信息技术部是公司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
(四)投资银行风险控制部门
投资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由以下四个层次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监事会,它对股东大会负责,主要是对公司财务状况、重大经济活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重大决策事项的风险进行监控。
第二个层次是风险控制委员会,它是由董事会下设的一个风险监控机构,通过设立风险控制办公室或市场风险管理部、信贷风险管理部等部门从事具体工作。第三个层次是稽核部、财务部、法律部及信息技术部等职能部门,它们对公司的财务、法律、运营等风险进行具体监控。
第四个层次是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自律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风险经理来协同风险控制委员会进行风险监控。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
企业组织结构服从于企业战略需要。当企业的战略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要相应进行调整,甚至重新设计,投行亦不例外。能否适时设计出符合未来环境变化要求的投行组织模式直接关系到投行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甚至关系到券商竞争能力的战略性定位和可持续提高。
(一)总部集中模式
特点:投行人员较少,主要集中在总部,人员之间并不存在地区、行业、职能方面的分工;
优点:便于总部领导集中调度人员,便于控制业务风险; 缺点:分工不明;不利于收集地区信息,不利于与总部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政府处好关系;需要面对所有行业客户提供各种服务,一般的投行人员难以胜任;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此模式因缺点相当明显,主要适用于小型券商或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券商,目前只有少数券商在采用。
(二)地域分工模式
特点:在不同的地区设立投行业务部,各地的投行业务部在行政上隶属于投行总部或地区业务总部,在业务上接受投行总部的规划和指导,但各自在所分工的“辖区”内开展业务。这是目前国内券商最普遍采用的分工模式。
优点:便于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便于收集各地业务信息;与目前的监管体制相适应;地域集中,差旅费用相对较低;人员集中,易于管理;区域内决策速度快。
缺点:由于业务人员要为“辖区”内的所有行业的客户提供所有类型的投行业务,对人员的要求相当高,难免会出现不同地区的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各地配备的人员数量与各地的业务总量未必完全匹配,“僧多粥少”与“僧少粥多”可能会同时出现,增加了协调难度;不利于总部控制业务风险。
(三)行业分工模式 特征:按不同的行业设置投行的二级部门或项目组,每个行业部(组)向所服务的行业内客户提供所有服务;
优点:能更好地满足各行业客户对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的要求,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便于收集行业信息,了解企业的行业地位,发掘优质资源;容易在特定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进而创造品牌价值;有利于培养行业投资银行专家;
缺点:因国民经济的行业种类较多,一般要配备较多的人员;要求投行人员精通所有的投行业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培训费用较高;区域重叠,差旅费用较高;不利于与各地方政府形成良好的关系。
(四)业务分工模式
特点:按投行业务种类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业务部门。比如,有的部门专司新股发行,有的部门专司配股或增发,有的部门专司并购重组,有的专司财务顾问,有的部门专司金融创新品种的设计开发;
优点:形成专业化分工,能够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有利于培养业务型投资银行专家;
缺点:区域重叠,差旅费用较高;当企业对不同的服务产生需求时,券商协调难度较大;不利于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利于与地方政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职能分工模式
一个完整的证券发行上市过程要经过争取客户、设计发行方案、制作各种材料、向投资者销售等工作环节,如果按这些工作环节进行分工,则可形成职能型分工模式。
特点:按投行业务环节进行设置部门。比如,设立客户部,负责业务承揽,争取各种项目;设立业务运作部,专门负责筹资方案设计、金融工具设计及各种文件制作;设立销售部(市场部)专门负责金融工具的销售;
优点:利于券商保持项目的稳定;有助于发挥不同特长的投行人员的优势;
缺点:区域重叠,人工费用较大;按各业务环节进行分割,极易形成分工脱节的现象,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如果利益分配不合理,极易导致各部门相互扯皮、推萎责任的现象。
(六)复合模式
以上各种模式也不是对立的,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在局部采用其他模式为补充,扬长避短,从而派生出诸多种复合模式。
四、试述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分业经营与混合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模式也称专业化业务制度。其核心在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各行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其代表首推2000年之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分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1)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分离;(2)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分离;(3)政策性融资业务与商业性融资业务分离;(4)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
混业经营模式是当今国际上金融机构采用最为普遍的经营模式,它是指一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不受限制约束,业务多样化、经营多元化,可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在内的许多金融业务都是被联合提供的(joint production)。混业经营模式突出的制度特征表现为,国家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在短期信贷业务与长期信贷业务、直接融资业务与间接融资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之间不做或较少做法律限制。商业银行只要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合规守法经营,就可以在经营银行业务的同时,兼营证券、信托以及保险业务等,商业银行资本与工商产业资本可以相互融合。银证混业经营、混业管理是混业经营模式最本质的特点。
(二)两种经营模式利弊分析
金融的分业或混业,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发挥各自的优势。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究竟是采用分业制度还是混业制度,只是一种特定经济情况下的利弊权衡,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维护竞争的作用。专业化分工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专门从事银行业务、证券管理、资产组合管理或为大型公司提供融资服务,资源集中,易创品牌,与客户关系简单,透明度高,易于监管。但其也有弊端: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其提供的产品品种单一,难以分散风险,综合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动相当敏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降低了单一品种的风险,分散了经营风险。便于通过多样化经营优势互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能力,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效率。其弊端在于: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难度,从事的业务种类过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设法巩固本机构在每一领域的地位,管理与风险控制将更加复杂,需要大量的资源,并且同一集团内从事存贷、共同基金、咨询、商业银行与保险等业务部门之间有潜在利益冲突。
五、分析我国目前阶段采用什么模式?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金融业走的是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
1993年下半年,由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银行、保险、证券开始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7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7年7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明确规定我国商业银行与证券经营机构必须进行分业经营,即:不允许同一法人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项中任何两项不同的业务,也不允许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控制、渗透;确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进行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从而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业务发展与管理制度。
从当时国内各方面的情况看,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市场处于发育阶段,金融监管的体系与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健全之处,国内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机构、信托机构等,在内部控制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亦处于极不完善状态。因此,我国金融业的微观基础比较脆弱,极易因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巨大的金融风险。在1989年前后、1993年前后,我国都出现过经济、金融秩序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自九十年代证券市场形成以来,银行体系中出现了严重的资金运用问题,相当一部分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将银行信贷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挪用,投放到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我国的金融运行产生了极大危害。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看,证券市场发展尚且不够成熟,市场整体风险较大,且缺乏完备的法律与有力的监管。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及其内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分业经营、分离发展成为我国投资银行的必然选择。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趋提高,金融市场也得到飞速发展,因此塑造能够在国内市场上与国际金融集团抗衡的全能型金融市场主体是必然出路。混业经营的时代离我们已不再遥远。
第三篇:传统工作分析中存在的弊端
传统工作分析中存在的弊端
工作分析是对每一位职员的工作职位进行信息收集,记录的过程。它包括实地观察雇员的工作流程,与职工交谈了解其工作,以及从该雇员的同时和上级主管那里证实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等步骤。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位说明书——对该雇员的职责,责任及资格条件的书面说明。
传统上,职位说明书把所有的职位依照工作类型、技能层次与所属机构等加以分门别类地管理;同时,为了保护雇员的权利,并提高部门的效率,职位说明书从制度上确保“位得其人”——即为各个职位甄选事宜的人才,并保证雇员能够基于其资格被公平赋予薪酬。然而,在我看来,传统职位说明书未能把职位管理、工作管理和雇员管理协调起来。
1、现存传统职位说明书存在弊端:
(1)、它不能适应组织使命变化所要求的弹性工作分配过程,因而最终会妨碍雇员有效地分配到工作中去。随着工作分析日趋“精细化”,导致过多的职位分类与工资制度同样变得日益繁琐。它会导致过多的职位分类及技术层次的产生,人们被冻结在一项工作职位之中。在等级森严的职业阶梯中,必须有低一级职位的工作经验才行,而不管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知识是否足以证明其能够胜任更高的职位。雇员们初始的职位说明书牢牢束缚着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就是说,传统的职位说明书创设了工作任务和组织的一种人为静态视像,但实际上,工作会随着组织目标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从管理者来说,传统的职位说明书也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既不能达到预定的绩效目标,同时也未能证明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绩效标准和最低资格之间究竟存在什么紧密的或可行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被人为是组织中雇员高效工作的前提。
传统职位说明书在组织与其雇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具有明显官僚层级色彩和控制导向的关系模式,它反对组织管理中的雇员参与及雇员的“主人翁”角色的建立。虽然,传统的职位说明书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可能为主管者提供了变通的空间,但却没有为雇员留下让任何通过表现其特定技术能力以改变其工作的余地,这种弹性是单方面的,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另外,对于“所有的任务同等重要,还是其中的一些任务比其他更重要?工作任务是持续均衡出现,还是在特定的时间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雇员能够得到哪些书面指标或管理上的指示帮助其完成工作呢?”等问题雇员依旧难以得知。由于它使用于一系列职位,所以涉及的工作任务,工作要素的描述必然是含糊不清的,仅对工作职责的概括性说明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说明对有关该工作环境状况的详细信息,使职位申请者或雇员认清自己的角色。这也就是主管者必须运用一个定位或工作调解期,以教导雇员们如何工作才能切实适应组织任务的需要的原因。
而且,管理者的职责是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使雇员高效工作。但是组织并不存在什么明确的标准,用来衡量雇员工作职责的最低限度可接受的绩效,在所有服务数量、质量或时限未明确界定之前,难以履行其职责,这对管理者是十分不利的。绩效标准的设立于评估并非容易的事情,除非把各种环境的变量考虑进来。然而,这又是难以达到的。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加以说明:对一个推销商而言,要他在年工业增长率达20%的时期,保证其推销为10%的年增长率,这并不困难,难的是要他在市场低迷时期保证同样的增长率。
(3)、传统说明书对职位管理更加有效,而不是设计之初所设想的有效地保证工作和雇员的管理。它在组织任务,绩效标准,最低资格要求之间缺乏明确关系,以及对工作性质缺乏清晰说明,降低了职位说明书对首长、管理者及雇员的效用。
对首长不利:传统工作分析只关注人力的投入的描述方式,未能显示出组织生产力的产出状况和设计目标。因此不能有助于首长对产出的分析。
对管理者不利:他们不能利用这种职位说明书去直接对人员进行甄选、定位、目标确定以及绩效评估等活动。如果依照传统职位说明书设立的尖端职责说明和资格要求职位选出最合适的人才,还需对聘任者进行定位培训,以使其清楚理解适宜于特定组织环境的职位说明。
对雇员不利:他们一般也无法直接利用传统职位说明书为其角色定位,并改善绩效或促进自身职业发展。职业说明书仅仅为他们提供了工作职责的一个大体框架,他们必须等到被雇佣之后,才能弄清具体工作环境状况及绩效标准。这会诱发雇员与组织的不稳定情绪;而且对雇员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无益,它没有之初雇员如何提高任职资格才能符合满意工作绩效所要求的技能改善。
但是职位说明书在一系列人事管理制度中仍然有其保留价值,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改进。既然前面说它对职位管理更加有效,那么,我们就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更加适合管理者及雇员们的需要。
改进了的职位说明书应该包含下列信息:
(1)任务。对工作而言,什么职责最重要。
(2)工作条件。那些事情可以使工作更加容易(诸如封闭式监督或者为工作提供书面指南)或更困难(如面对愤怒的顾客或处在恶劣的物理环境下)?
(3)绩效标准。是否能够为每一项任务从数量、质量或服务时限等方面设立客观合理的绩效水平?
(4)知识、技能和能力。
(5)资格。为确保雇员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需要怎样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其他资格?
以上改进强调了工作管理和雇员管理的关系,并不是强调职位管理。他们更加关注组织的产出(某项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非投入(组织当中应该设置哪些职位)。结果导向的说明书更加适用于工作和雇员管理。它给出了组织对雇员的预期,还促使管理者及雇员认识到,不管绩效标准还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均要视具体工作条件而定。
2、现存传统工作分析方法存在弊端:
传统工作分析的方法均有一个基本缺陷——它们关注的重心都是工作岗位或职位的相对价值,而不是与机构使命相关的工作的相对重要性,或雇员绩效的相对质量。这种分析方法强化了组织当中的官僚等级化倾向,缺乏创新精神,阻碍了雇员的内外关系的形成,发展与革新,以及妨碍了雇员的使命的定位。雇员们倾向于关注机构内部竞争,以获取晋升与工资增长的机会,而不是强调关注顾客与任务。由于工作分类与评估制度把工作职责或关系中的任何变动均与机构内的地位及工资的可能变化联系在一起,故而遏制了组织的变迁。
当前至少存在三种工作分析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方法。(1)品位制度。
其不用于传统工作。分类与评估(职位分类制度),其重心不再是某个职位的职责,而是雇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的等级是根据人而非职位划分的,因此,雇员可以在机构内部自由流转而不影响其工资或地位。同时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的特定技能来配置人,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但它也有缺陷,它依然需要对总的认识预算分配进行控制,其手段是设置员额限制和平均职等限制。雇员将继续关注机构对其的分配,因为这被视为是升迁到更高品阶的必要前提。
(2)市场模式。
为了完成机构任务,管理者可以根据其需要雇佣的雇员、雇佣的数量来决定工资水平。雇员(及其管理者)全部基于短期绩效合同得到聘用。
市场模式常用于私营部门,它还常与职位评估制度一并使用。私营部门并不像公共部门那样,有来自外部地行政的和立法的控制,但是,不管政治性质的职位还是合同性质的职位,都要以此为基础。这对公平问题进行了争论。(3)宽带制。
它将职务安置在宽幅的职业分类表和少数的薪资带中,在宽泛的区分区域之内,管理者拥有自主处置权限,而不必就无休止的重新分类等要求,取得人事部门的批准。同时,减少了雇员的职业流动阶层,从而使其职业发展变更为清晰。
它是几种管理方法的折中,既保留了工作评估的优点,同时又力图保证会工作管理的灵活性。但在宽带制制度下,一般工资给付会超过上级规定的工资水平。于是,我们会看到,管理者抵御外在的压力:他们力图在可控制的预算范围内,使这一制度得到有效运行。
第四篇:家族企业存在弊端及整改意见
关于目前《生产经营管理》存在若干问题
与限期整改的意见
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公司的生产、销售计划和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综合表现在:
(1)管理比较松散,管理执行力度跟不上公司发展需求。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在日常工作中基本上处于‘我行我素’状态,总体上没有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缺乏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2)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范围、工作责任不够明确。有些工作互相推诿,一旦出现了问题又互相埋怨、推御责任;
(3)财务工作程序欠缺,审核、审批制度不够完善;
(4)监督、检查、管理工作不到位,奖罚不分明,致使部份员工工作松懈,没有责任感和上进心,且养成了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坏习惯,挫伤了先进、纵容了偷懶者。
(5)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股东管理思想不端正,处处以老板的身份发布命令,且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在管理工作上造成了一件事情,几个不同声音,致使员工不知道该听谁的指示?不当的家族式企业管理弊端全部暴露了出来,严重影响了公司制度的实施,影响了公司稳步、良好发展。
为了规范和完善香兰纸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更好地完成公司生产、销售计划,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的意见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一视同仁以制度来约束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包括股东在内),按制度实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二、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端正工作作风,杜绝工作松懈的不良行为。
三、认真遵守执行财经管理制度
尽快完善财务工作流程,认真遵守执行审核、审批等财经管理制度,以增收节支、增产节约为原则,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四、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
落实专人负责“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分为入职培训、上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内容包括:(1)公司经营管理方针;(2)岗位职责;(3)专业技能;(4)操作规程;(5)言行举止训练。不断地对各级员工进行不同阶段的在职培训,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五、切实做好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在具体运作中,一要重视日常工作总结,坚持以民主集中制,充
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精神。除特殊情况外,定期主持召开各级工作例会。即(1)每周一定时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例会(会时控制在1小时内),总结上周各部门完成的工作情况,布置本周的工作和要求。(2)每月初定期召开班长级以上管理员工作例会(会时控制在1个半小时内),总结上月各部门各班完成的工作情况,评定工作质量,评选月员工之星(名额6人,通报表杨及奖励人民币200元),布置本月的工作和要求。(3)每半年定期召开全体员工工作大会(会时控制在2个小时内),总结半年各部门各岗位完成的工作情况,布置下半年的工作和要求。二要认真执行公司‘运作机制’。简单说:总经理既是日常工作的指挥者,同时又是监督检查主要领导者。总经理对日常各项工作指令下达后,执行部门开始相关的运作。在执行过程中,由总经理组织、安排日常的“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员”(简称质检员,由部门负责人以上管理者组成)对执行项目跟进、监督、检查,并如实做好 “质检”记录(或按‘良好’、‘一般’、‘不合格’评定),质检员及时反馈质检信息给总经理,供总经理做出校正、判断、总结。好的方面及时通报表杨、奖励。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三要总经理组织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以上管理者)与员工开展“对对接、帮带帮”管理方式活动。目的是更好地与员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尽快帮助员工解决存在的困难,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把责任落实到人。四要奖罚分明。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坚持‘对事不对人’,坚持以制度来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要求人人遵守公司的制订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一视同仁执行奖罚标准。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该奖励就奖励。反之,该通报批评就通报批评,该处罚的就处罚,如因员工失职导致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严重负面影响的,该开除绝不留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落实、管理的有效性。
六、统一思想,争取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
要求全体员工对目前《生产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整改的意见进行认真讨论、研究,统一思想,在5天内上报整改的实施方案与措施,争取在一个月内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初见成效。并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非常手段彻底纠正不良工作作风,以全新的香兰纸业精神面貌开展各项工作,更好地完成公司生产任务,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回报。
人力资源部
2012年8月8日
第五篇:我国投资银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投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银行业法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
证券法虽已出台,但是还比较笼统,还未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投资银行业,投资银行法还没有出台。中国的证券公司还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投资银行。目前在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违规行为。同时,我国目前的一些管理条例还很不完善。例如,《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的一些规定与投资银行本身的业务相矛盾。它规定:任何金融机构不得为股票交易提供贷款。而根据国际惯例,投资银行在从事并购时,可以为并购公司提供资金融通。不完善、不健全的法规体系将会助长投资银行的不规范操作。因此,要使投资者规范其行为,首先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稳定的法律框架,让他们有法可依。
2、证券经营机构自有资本少,融资能力差。
我国投资银行资金规模普遍偏小,无法承担投资银行本应在金融市场上承担的相应责任,也难以承受投资银行业务所具有的风险,规模问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而国内投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对其按国际通行的运作方式进行运作处理。市场方面有很大的融资需求,而投资银行方面却没有能力满足这一需要,这一特殊矛盾的焦点就在于我国投资银行资本实力太弱,这已经成为我国投资银行然导致业发展的硬伤。而长期无法满足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外资银行蜂拥而至,不仅抢走高端市场,也会进一步占领所有投行业务市场。因此,资金规模小是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最大弱势
除大商业银行主办的少数几家证券公司以外,大多数证券机构资金均在1亿元以下,平均只有3000万元,而国外的一些投资银行,比如摩根斯坦利,它的资产总额高达3175亿美元,美林公司的资产总额也达到2998亿美元,分别是我国130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的7.6倍和7.1倍。这样小的规模自然难以承受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不利于自身的发展。造成自有资本少的原因有多方面,分业经营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目前实行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这虽然能分散风险,稳定金融市场,但不能有效的聚集资本,无法扩大各金融行业的规模。另外,我国投资银行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够长,投资银行业自身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本积累,也是造成自有资本少的重要因素。自有资本少、融资能力差直接阻碍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狭窄。中国现行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主要承担三种角色,一级市场的承销商、二级市场的经纪商和交易商。其中,一级市场的承销商是证券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综合类证券公司收入中,全部收入80%以上来自于经纪自营承销收入,经纪业务更占到了50%。而对新型投资业务,如基金发起、项目融资、兼并和收购并没有广泛开展。对金融创新而带来的新型金融业务,如期权、掉期、资产证券化等也涉足很少,只有少数国内的大投资银行略有涉及,但因实力不济,经验不足等原因,这些业务仍未能达到成熟。4.缺乏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投资银行业既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也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典型的智慧密集型产业,在投资银行里最宝贵的资产是人,具有很高专业素质,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在这方面,我们同样与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发展时间仅有短短的十几年,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十分缺乏专业人才,目前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基本上是半路出家,边干边学,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而且我国的投资银行本身并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认为投资银行不需要专业人才,只需要有关系,有客户即可,急功近利思想浓厚。
5、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尽健全。
由于目前一些投行业务部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尽健全,往往丧失了引进大量高级人才的机会。特别是由于一些券商的领导意识淡薄,既忽视了投行人才素质的培育,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使投行业务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大多数投资银行存在业务范围单一,业务品种雷同,缺乏特色,缺乏创新的问题。
以前除了个别大型投资银行尝试性地开展企业并购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外,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几乎只有一级市场承销和二级市场代理服务、自营业务。对于投资银行的新兴业务如企业兼并和收购、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等很少涉及。
从收入上看,我国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手续费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和证券承销收入方面。一般大型证券公司的交易佣金及相关收入一般占营业收入的50%左右,自营业务和证券承销佣金占30%左右;小型证券公司由于主要以经纪业务为主,交易佣金及相关收入一般占营业收入的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证券公司对交易手续费的依存度比较高,使我国证券公司的利润水平极大地受制于二级市场的繁荣,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当前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看,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呈现出专业化和多元化两个明显的趋势。美国证券业的收入构成体现出典型的均衡特征,收入来源超过10项,其中佣金和交易收入占比最高,但也只占20%多一点,而占比超过10%和接近10%的收入来源还有4项,显示出美国证券业收入的多元化特征。
7、研究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
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对行业、对公司的分析都非常薄弱。当然,有的公司、个别专家做得还不错,但是在市场上、社会上的影响都很小,没有形成足够权威性的地位。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投资银行难以形成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对比看看国际投行,差不多是对现实经济最权威的研究机构,至少是可以和大学、政府的研究部门能够并驾齐驱的。比如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七国等,都是他们提出的概念。可是,我们的情况就差得比较远了,投行的研究水平比较低
8、生存的市场环境有碍于投资银行的规范运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我国的投资银行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自然演进过程进行的,而是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产生的。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之中,现有的经济体系中还保有许多传统体制的烙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在其发展中有许多先天不足。如原有的投资银行属于国有,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由金融机构委派,没有完整的法人治理制度。在历经产权转换和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证券公司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健全,委托一代理关系不清,造成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混乱和界限不清,其中滋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一切与我国投资经营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投资银行业的高速发展显然不利,尤其不利于吸收新的投资主体。
9、基础薄弱,发育不足,竞争力弱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时间短,资金基础相当薄弱。我国近百家证券公司中,注册资金大多数在一亿元以下,平均资金只有3000万元。一些信托投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资产虽已达数百亿元,但其业务分散,调配资金的能力有限。目前,各从业机构的资本规模已成为其拓展业务的重要制约因素,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时常出现。而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有严格的限制,这大大制约了投资银行从业机构的融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投资银行必将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各从业机构现有的规模和融资能力显然无法抵抗来自外国同行的竞争。
10、从业机构违规操作严重
我国现有的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难免鱼龙混杂。一些机构违规经营,在股票发行承销过程中,帮助企业进行过度的上市包装,甚至弄虚作假,进行上市伪装;在二级市场上与上市公司合伙操纵,欺骗公众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企业购并中肆意侵蚀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于运行机制与管理不规范,内部风险控制不严,违规自营、挪用客户保证金、透支和内部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社会贵任感,为谋取一己私利,刻意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空子,甚至违法违规、铤而走险,严重危害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投资银行是从事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发展成为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与交易代理,进行企业并购和重组、基金管理与投资,提供投融资咨询及财务顾问服务等一揽子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现在,投资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近20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投资银行业完全跳开了传统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狭窄的业务框架,并已形成多样化、国际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合业经营的趋势。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这对处于发展初期的投资银行业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投资银行业必将向着规模化、全面化、专业化、国际化、混业型发展。
1.加速资本集中,向规模化转变
我国目前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主要有专业的证券公司、兼营的信托投资公司和一些财务公司等。这些公司数量多、规模小、资本不足,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差。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大型投资银行占主导地位,成为行业龙头与支柱,是投资银行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加速产业集中应该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混业经营大势所趋
无论从世界潮流还是从我国内在发展要求看,混业经营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国务院于1993年12月25日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管理思路。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但分业经营的实践证明了分业也有若干弊端:(1)分业经营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2)分业经营严重障碍我国金融业发展(3)中国加入WTO。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将会以合资或独资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这些公司大多是“全能型”企业,其业务领域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这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塑造能够在国内市场上与国际金融集团抗衡的全能型金融市场主体是必须的。目前,我国逐步推出一系列以市场深化和放松管制为基调的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已突破了有关严格分业经营的限制。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时代离我们已不再遥远。当然,混业经营也有诸多方面风险。但是,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加强监管、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创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
3.在保持各自传统强项的同时,业务范围向多元化转变
目前国内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证券承销领域,生存空间小,竞争无序。现代投资银行早已不是单一承销商的角色,除传统的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以外,投资银行还深入到并购重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项目融资、研究开发、风险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领域,多种业务齐头并进,尤其是在并购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营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资产重组、资金优化配置成为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无不要求投资银行扩大业务领域、满足市场需求。
4.加快国际化进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使得产业国际化成为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投资银行业同样也面临国际化问题。对我们而言,国际化不仅是扩大市场、增加盈利之举,而且是加强国际交流、获取国际信息,在国际竞争环境中锻炼打造自身、增强党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国家鼓励更多的优秀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并随着条件的成熟,允许外国符合标准的企业到中国发行上市。外国企业到中国上市,同样也为国内投资银行提供了市场机遇。大量的业务等待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去开拓、竞争。
但要实现上述投资银行发展目标,决非轻而易举之事。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必须作好以下几件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2)提高业内机构和人员自律性。(3)加速人才培养。(4)加速科技发展。
(5)继续改善政府行为,改变条块分割的局面。5.投资银行业务专业化的趋势。专业化分工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在整个金融体系多样化发展过程中,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化也成为必然,各大投资银行在业务拓展多样化的同时也各有所长。例如,美林在基础设施融资和证券管理方面享有盛誉、高盛以研究能力及承销而闻名、所罗门兄弟以商业票据发行和公司购并见长、第一波士顿则在组织辛迪加和安排私募方面居于领先。
6.投资银行集中化的趋势。五、六十年代,随着战后经济和金融的复苏与成长,各大财团的竞争与合作使得金融资本越来越集中,投资银行也不例外。近年来,由于受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如收益债券的运销、欧洲美元辛迪加等,更加剧了投资银行业的集中。在这种状况下,各大投资银行业纷纷通过购并、重组、上市等手段扩大规模。例如美林与怀特威尔德公司的合并、瑞士银行公司收购英国的华宝等。大规模的并购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高度集中,1987年美国25家较大的投资银行中,其中最大的3家、5家、10家公司分别占市场证券发行的百分比为41.82%、64.98%、87.96%。
总之,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投资银行业完全跳开了传统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狭窄的业务框架,跻身于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之中,努力开拓各种市场空间。这些变化不断改变着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形成鲜明而强大的发展趋势。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势必会迎来我国投资银行业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