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要求
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要求
周利
兴
摘要: 在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延伸的趋势,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表现在:人民群众对城镇教育资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国家在教育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求要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
关键词:城镇化背景
教育公平
内涵
要求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教育公平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变。本文拟就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要求的变化作简要的分析。
一、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从内涵上看主要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四个方面。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不同,教育公平的内涵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在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
第一,从教育权利方面看,一般意义上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指社会的全体公民,要能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即要“有学上”。建国以后,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在教育公平方面,也主要是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的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需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在教育上,已不仅仅满足于能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能够“有学上”。教育权利的内涵已经发展到不同阶层的公民,要能够拥有平等享受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这一权利的延伸,既是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公民,拥有平等享受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在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第二,从教育机会方面看,一般意义上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指不同社会阶层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机会,也就是国家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公民都能够拥有平等的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镇化背景下,教育机会公平的内涵已从不同阶层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的机会发展到不同阶层的公民,要有平等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第三,从教育过程看,已经从教育的内部扩展的教育的外部。一般意义上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考试评价等方面,能够享受相对平等的教育。这些方面的公平,贯穿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是教育内部的要求。在城镇化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过程公平的要求已从教育的内部扩展到教育的外部,表现在:一是对与教育有关的保障支持条件,如校车安全、学生营养改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面的公平,也提出了要求;二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需要国家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为了使社会的弱势群体能够真正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需要在教育上对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政策性倾斜,通过政策的扶持来实现教育的公平。
第四,从教育结果看,一般意义上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能力和素质。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人口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转户进城,成为城镇居民。农村人口在转户进城后,要使他们能够有效的融入城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就不仅是要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和融入城镇后的发展问题。所以,在城镇化背景下,教育结果的公平就不仅仅是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要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要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二、城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人民群众 2 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在建国初期,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主要是“有学上”。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
第一,对城镇教育资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会逐步向城镇转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1.3%,今后,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其子女也随迁到城镇就学,他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相应从农村转移到了城镇。另外,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工),有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也随父母迁移到城市就学,这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相应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而我国从建国初期到2010年左右,为了解决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在农村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了大批的校舍,兴建了一批学校和教学点,使农村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基本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校舍等资源,不能随着孩子就学地的转移而转移。在城镇化背景下,一部分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已经从农村转移到了城镇,对城镇教育资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目前,一部分农村的教育资源已处于过剩的状态,而城镇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在一些大中城市,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就学难的问题。城市就学难问题的出现,就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城镇教育资源需求在不断的增长。我们只有适应这一变化,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增加城镇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镇教育资源的需求,解决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就学难的问题,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教育资源的保障。
第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在不断提高。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让我们对此有直观、切身的感受。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实际上主要是对“上好学”的期待。随着经济社会 3 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名校难进”,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我们只有适应这一变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要求国家在教育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新中国建立初期,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相当多的人民群众的子女没有学上的问题,国家在教育上承担的责任主要是为人民群众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基本的教育资源,即主要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的问题。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国家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以及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物质保证问题,可以说,人民群众要求国家在教育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国家不仅要保证学生“有学上”,而且要保证学生上学能够安全出行,所以,校车安全就成为目前全社会都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不仅要承担保证学生“有学上”的义务,而且还要承担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使学生不仅“有学上”,还能“有饭吃”,能“吃好饭”,拥有健康的体魄;国家不仅要承担保证学生“有学上”的责任,而且还要承担保证贫困学生“上得起学”的责任,国家就得采取各种措施对贫困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补助、资助,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使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第四,要求要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未能完全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目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 4 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升学考试进行的,学生在德、智力、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受到了影响,可以说,我们目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目标,影响到了教育价值的实现。在城镇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试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已经不完全停留在能够“有学上”或者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层面上,而是发展到要求要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高考制度改革的改革,一些省、区市进行的中考制度改革,基本的趋势都是从注重结果向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转变,这样的转变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些省、区市进行的课程改革,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内容,如云南省在各级学校中开展的“三生教育”等,都是在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方面进行的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研究论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4、朱永新:《教育公平:新中国60年的求索之路》,《中国教育报》2011-09-21
5、《择校热形成新不公平人民群众意见很大》,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 作者简介
周利兴,男,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高级讲师,云南省职业院校德育研究会秘书长(650221)
第二篇:大语文教育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语文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大语文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所提出,这是一种有别于我们的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就是打破原有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展语文学科的外延性,形成以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为一体的语文教育体系,以语文课堂和课本为依托,但又不是单纯的依赖课堂教学和课本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形成了一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多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即大语文教学体系,或者说是大语文观念。
那么,我们看,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提出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首先,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或是所谓的体系中,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程序化、格式化的东西,我们可以列举一个最为直观的例子:我们的学生,包括学生时代的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通常都会被老师要求或是要求自己的学生去阅读文章,然后概括文章大意,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章的主旨或是中心思想之类的,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已经了有了一套所谓的公式来应对老师的上述要求,似乎还是屡试不爽的,这样恰恰违背了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初衷,学生没有去体会文章之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而是出于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的活动,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或是准教师希望看到的,毕竟,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或是理化一类的自然科学课程,可以用公式或是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不仅仅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还要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这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所肩负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以,用一种程式化的方法来教授语文课程,在我看来是极不可取的。
其次,迫于考试升学率等因素的压力,语文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极大地背离了其初衷,或许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很好的对接,但是,对于其身心长远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大语文教育观念的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极大地忧虑。
第三篇: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需。它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城镇化伴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过去过度倚重于“房地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则将重心由土地城镇化转移到人口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型增长点,这也许意味着房地产在城镇化中扮演的角色将有所削弱。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给房地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房地产业;房地产企业
1、新型城镇化背景
城镇化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
2012 年,我国按常住人口概念的城镇化率达到 52.6%,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而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为 59%,欧洲为 80%,美国高达93%。并且我国城镇化中超过 1.59 亿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镇户籍,处于 “半市民化”状态,无法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去除“被城镇化”的这些农民工,我国真实城镇化率不到 40%,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房地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房地产业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各项物质基础和保障[1]。作为与城镇化关系密切的产业,房地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推进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的走势
2.1未来十年住房需求近160亿平米,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9亿人,城镇化率为61%,城镇总人口约为8.4亿,按人均35平方米住房计算,住宅总存量约为295.1亿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我国住宅存量约为202.9亿平方米,加之现有存量住宅中约有64.8亿平方米面临折旧改造或拆迁,则2011-2020年需新建住房约157.0亿平方米。
2.2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业需求释放更为平稳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或将放缓至略高于1%,而数据显示,城市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新增2000万城镇人口[2]。新增城镇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其实际购房能力不高,所以未来房地产业需求的释放将显得更为平稳。
2.3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市场发展更为均衡
中西部城市群依靠政策倾斜优势,其中心城市潜力趋于后发。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之近年来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区域经济规划,中部和西南地区城镇人口占比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增城镇人口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将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后发的潜力优势。
2.4土地、保障房等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
(1)推进农村工业化及土地改革制度,就地新增城镇居民住宅需求旺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农村建设和产业升级,农村居民当地就业趋势将更为显著,这将为包括三四线城市在内的广大小城镇地区带来更多的购房需求。
(2)城镇郊区购房负担相对较轻,利于解决新增居民住房需求。
从上图房价收入比来看,由于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较为明显,城镇居民购房负担非降反增。但随着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工将更多地向靠近农村的城镇郊区聚拢。农民收入的提高加之郊区相对较低的房价,未来城镇郊区的中低端购房需求将趋于旺盛。
3、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房地产开发
3.1新城镇化中房地产开发要理性
曾经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扩张造就了中国的城镇化局面,然而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是工业发展,并不等于单纯的高楼大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3]。因此,房地产的开发必须理性。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房地产业应该从过去十多年来所扮演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当配套产业的角色.为新型城镇化服务[4]。它的开发建设必须要与百姓的需求、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超前会导致房屋闲置、资源浪费;房价过高,对进城人口又有挤出效应。
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必须要求房地产业能平稳健康发展[5]。李克强总理曾专门撰文强调,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城镇化稳步向前推进”[6]。
3.2房地产企业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道路
如果说以前的房地产竞争是拼土地,10 多年后的现在,房地产企业已进入设计和品牌的竞争,未来则必须完善自我,形成综合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竞争力应融合区域规划、综合设计,也包括了服务、管理所形成的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复合优势。
中国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大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从业资金、土地面积将会转入城镇化通道。房地产企业作为参与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争取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大而奢华的产品,是房企和相关行业在未来几年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应有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
4、结语
新型城镇化为未来十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然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不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土地城镇化,因此意味着它并不必然支持房地产业的继续高速粗放增长。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建设生态城市、宜居住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应当作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
我国的城镇化仍在继续,新型城镇化之路也还刚刚开始,房地产对于整个房地产业而言,未来的博弈将更加深入、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邱峰.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J].上海房地,2013(05):22-24.[2]陈柳钦.新型城镇化赋予房地产业新活力[J].改革与开放,2013(02):7-9
[3]忠历.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的新梦想[J].中国西部,2013(02):86-87
[4]刘维新.新型城镇化不能搞成新的房地产化[J].中国地产市场,2013(03):26-27
作者简介:
李丽(1988-),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业发展。
王霞(1989-),女,重庆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深度促进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0/c_116470367.htm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特点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于促进市民化、城乡统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等问题。
1.以人为本是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但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5 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 7000 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2。不公正的待遇表明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的是居民数量规模的变化,而并没有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现有居民,更主要的是广大的农民。
2.城乡一体化是重点
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中的过程中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城乡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问题面临井喷。推动农村发展跟随城镇化的脚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新城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3.生态文明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传统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4.就地城镇化是出路
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的公共服务,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化,着力于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3。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3.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 3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2.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接待设施的供求错位
乡村旅游接待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都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的接待设施呈现出两种倾向: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设施设备缺乏,卫生观念落后,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游后评价;另一些乡村旅游地过分追求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农家旅馆外观设计及内部装修均向星级宾馆看齐,与乡村整体景观不一致,同时也难以满足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追求乡情野趣的愿望,这种倾向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接待中比较典型。
(二)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有以下三类:一是农家乐模式,旅游者参与农村耕作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二是地域风情文化模式,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风俗民情相整合,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与生态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地区;三是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等为特点,或者是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把观赏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游客,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苗圃等,或者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旅游项目4。但这三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却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经营理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18-221.念上都难以与城市里的大企业相比拟,在宣传促销手段上或者出于资金不足或者出于方法不当,总体上还停留在投入资金少、专业水准差的状态,依赖朋友介绍和口碑宣传,发传单和名片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促销手段对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有限的信息渠道及信息量也让旅游者难以作出长久的旅游计划。
(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
在乡村旅游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常只是以旅游服务业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在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局外人角色,成为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如西藏吉沙村的村寨旅游开发,纯粹从经济利益和保护物质环境角度制订旅游规划,忽视了当地居民的要求,当旅游者大量涌入时,给村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遭到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5。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虽然引起了学界、政府的重视,但是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五)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
首先,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所具有的强势文化对来自乡村的居民所具有的弱势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展毕竟是商业活动,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发商和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必然会对乡村文化加以切割、包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沦为文化快餐;最后,乡村旅游的开展让乡村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商业竞争而不复存在。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场所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劳动中,其主体参与者主要为农民,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后,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居民向乡村旅游所在地流动,劳动主体由一般农民扩展到农民和参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5 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因此,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大提升。首先在硬件方面,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来自城市,他们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硬件设施更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但是绝不是“一样化”,在保证游客在享受舒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一定要让其感受到“乡土化”。其次在软件方面,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最后在内容方面,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二)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本质的是要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兼顾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在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参与的积极引导,包括对农村旅游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学会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参与什么,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改善自身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实现从个别参与向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及全面参与的转变。
(三)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之上。乡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吸引城市旅游者的根本因素,如果这种差异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消失,必然会使乡村旅游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切旅游开发都要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严格做好乡村旅游地区废水、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做好环境监测,对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制止。
(四)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必须改变以往保守的营销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中远程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积极举办品牌节庆活动、参与旅游推介会,发展旅游微博、旅游网站等在线宣传营销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利用“美丽乡村旅游专项基金”实施相应奖励。
参考文献:
[1]戴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115.[2]龚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4,08:90-92.[3]葛敬炳.城镇化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84.[4]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5]石洁,桂橙林.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71-72.[6]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07:59-76.[7]张红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城市,2013,06:16-18.[8]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08:39-40.[9]周兰芳,贺江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及政策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61-62.
第五篇: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闲置问题
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闲置问题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运用政策、经济及技术手段,促进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闲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城镇化及土地闲置概述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就是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活动减少,而非农活动增多,城镇面积逐渐扩大,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群体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而投身于城镇长,放弃对土地的使用。
(二)土地闲置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总体来看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土地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巨大的价值。人们可以在土地上实现多种目的,因此土地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受到土质特点以及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并未得到全部利用,甚至部分有耕作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土地也正趋向于贫瘠,原本应当种满庄稼的农田被杂草所掩盖,难以发挥其实际使用价值,土地闲置问题严重。
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闲置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国家制度方面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前,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其他行业尚未兴起,并且在统治者的政策要求下,农业始终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土地资源利用率较较高。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商业得以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他行业也逐渐兴起。此种经济条件下,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并给予一定的土地相关补贴,只要是有土地就给予补贴,并不注重土地处于种植状态还是闲置状态,此种情况下,导致土地资源出现闲置问题。
(二)经济的原因
农业种植是一项辛苦长久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很多南方的地区来说。因为大都是丘陵山地,使得土地的种植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南方的土地过于贫瘠,道路也艰险难走,种植粮食作物十分的不易。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很多的种植的原材料,肥料,水,还有成熟的粮食作物,都要靠人力去搬运,这就使得种植的成本大大增加。而农业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般来说,因为很多的地区水利工程等的不是特别发达,使得农业成了一项靠天吃饭的产业。只要出现干旱或者洪涝等的灾害,就会导致颗粒无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高成本低收益和高风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方面是低成本高收益和较低风险的进城打工,面对这两个选择农民要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实在困难。
(三)思想观念的改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儿女对土地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迫于生活的压力,人们放弃耕种土地去城市谋求生生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又不会放弃土地,把土地作为今后的养老保障,哪怕是土地处于常年闲置的状态。
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人们对农业的重视也在不断的下降。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期望摆脱农民这个身份,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走出农村然后飞黄腾达。同时,现在许多的人们对于农民有着错误的看法,甚至对其带有一种歧视。而教育的发达使得很多的人们可以有学上,而对于许多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业后就不会再回到农村去种植农田,而是选择留在城镇,去干那些所谓的“高尚”的职业。然而,农业涉及到人们的吃穿住行,它是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它的地位也是无法撼动的。不能对农民存有职业歧视,每一个人只要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根据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所得,那么这份职业就是高尚的。
三、解决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闲置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健全闲置土地管理制度
在城镇化背景下,为促进土地闲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应当积极建立健全农村闲置土地管理制度,为闲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对农村地区闲置土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将闲置的土地使用权交回国家,由国家重新规划土地使用,充分做好土地资源保护工作,交由耕种意愿强烈切具备耕种能力的农民使用。在此基础上,积极落实农村土地补助政策,依据土地耕种标准和耕种环境适当调整土地补助,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闲置土地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的闲置土地管理机制,从数量、质量和资金等方面加强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土地管理职能
为促进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闲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土地管理职能,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并落实相关政策,全面开展土地闲置问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强化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依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标准,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确保土地闲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加强闲置土地的技术管理
在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闲置问题严重,导致土地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闲置土地管理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质量水平的土壤采取科学化的管理和救助措施,改良土壤性能,优化土地资源生产力,准确把握闲置土地的利用潜力,进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闲置土地使用手册,确保土地闲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四)加大经济与人力投入
在閑置土地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城市化发展趋势,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从民生角度出发,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三农的社会地位,促进土地闲置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
(五)转变社会群体的认知
在城镇化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土地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确保社会群体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价值,强化其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知,以促进土地闲置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政府部门应当将闲置土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实际出发,从而强化农民对土地的重视,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