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

时间:2019-05-12 05:2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

第一篇: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

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

周晶

【摘要】 《经济作物栽培》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园艺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结合课程特色和学生专业背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互助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自主互助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素质培养也有很大的提高,也为选修课平时成绩的评定提供依据,对电大将来教学评估提供材料。对于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未来终身教育都将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自主互助教学法 互惠共同体 交互活动 多元化评价

一、选择自主互助学习法

1、深厚的历史传统、新兴的理论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需要,孕育起了自主互助教学发。在我国,自主互助学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经典教育著作《学记》中就提及过“相观而善”,如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互助学习的发端。

2、教师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的教只能是一种引领、指导,学会学不会,学好学不好,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学会学习,有没有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句话就强调了教和学的关系及产生的不同效果。

二、“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学习中的运用

(一)课程分析:

1、《经济作物栽培》共五个章节主要介绍纤维作物(棉花、麻类)、油料作物(油菜、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甘蔗)和特用作物(薄荷、花椒、啤酒花、茉莉花、八角茴香、紫苏、胡椒)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及产后初加工的方法。最后还有实验实习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概况和发展动态,掌握各种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各种经济作物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的能力。该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教学环节难推行,对于园艺基础知识底子薄的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对于没有从事过园艺工作的一部分学员来说,学习是有较大难度的。

2、该课程是选修课,平时成绩的评定没有全面的依据。

(二)学生学情分析:

1、术业有专攻。学生的来源个团场各个专业,层次不一致。有的在农业技术实施单位,有的从事管理(行政、经济、环境保护、土地规划、小城镇建设,动物生产等)部门,有的是种植企业经营者,或种植专业相关人员。基层电大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学习该课比较吃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由于学生自己的专业有限,对其他专业不是很了解,根据课程分析,在园艺专业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交流互助的方式多,学生都是成人,思维更为开阔,不像中学生需要管制,联系方式也比较多,手机、网络(邮件、QQ、MSN、微信、博客等)联系交流便捷。

3、班级人数比较少,面授的课时受限制,“自主互助”无论是面授课还是在课下都是学习交流较好的方式。

(三)“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其中学习方法中重点是合理组织自主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最好由3-6人组成,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太多容易使个别小组成员“偷懒”。合作学习小组要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组与组之间要尽可能实力相当;而每个小组尽可能由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学习风格、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构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助合作、取长补短的特性,同时也能使各个组朝着共同的总体目标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分组依据:在开学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问卷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出发来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给予相应的自主互助学习指导,要对他们的质疑问难给予充分的回应,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及时的认可和鼓励。自主互助教学法正是建立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最大程度的发挥同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在农业技术实施单位上班,对于棉花的栽培及生长以及治理有研究,实践经验丰富,有的学生对油料作物的栽培及生长管理很熟悉,有的学生对糖料作物的生长熟悉,将这样的学生分到不同组,最后每组都中有对纤维作物(棉花),对油料作物的(花生)、有的对糖料(甘蔗、甜菜)作物的栽培及生长管理较熟悉的学生,每个人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都承担教材中自己擅长的部分,并将这部分自己掌握的知识的与小组其他成员分享。并选出一个小组长,组织该组成员的讨论及记录。如此分组有两点优点:

1、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助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的辅导;

2、自主合作小组减少组员之间“无为”的机会。

2、面授课时教师讲解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完成本章练习、收看录像、公布自主互助学习学生讨论交流的名单,并根据交流的内容及时补充。

3、非面授课时,在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的前提下,由小组中有掌握该部分知识,实践经验的学生当老师,其他学生自由搜集相关信息,根据需要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原始素材,以网络为平台,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学生为主体,某方面知识懂得多的学生当老师,老师则起一个辅助作用,这个平台可以是电大的课程讨论区,也可以是QQ群,MSN 群,博客,或者微信平台,交流过后将交流的信息,以截图的形式或者交流记录的形式保存起来,做为最后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就可以与教师或者与每组中的对该部分熟悉的同学请教。例如第二章纤维作物中棉花是重点,其中棉花的栽培技术是重点,教师辅助,由小组中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当老师,讲解在培育棉花的的过程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其他学生可以自由补充。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抽象思维,完成知识的构建,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4、此课程有二十五个实验实习,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的优势来选作其中的三个,独立或小组互助完成,自主互助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个体组织,它本身就蕴含着互动。同时,学习个体的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又为学生的创建提供了可能,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可以教给他人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有效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学习个体生命彼此互相关照,共同发展,建立起了互惠关系。

5、评价机制,为学期期末评分

评价作为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不仅是检验学习活动的一种手段,更是促进和改善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在自主互助学习中,多样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内容及多样的评价方式整合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习活动。《经济作物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形成性考核视平时作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等给分,占课程总成绩的30%。

(1)首先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他人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又能帮助学生自我监控和调节自己个人的学习活动。如关于课堂合作互动、课后合作学习情况以及相互评价方案,尤其是自我评价方案。要让学习者明白自主互助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在互相帮助的合作状态中更容易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为了发现在合作学习状态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在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基础之上已取得了哪些进步,并希望未来达到何等程度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而大多数学生在进行策略评价时能够了解自己的弱项,但对自己的进步却知之甚少,所以评价方案要充分体现“表扬”和“改进”两大方面,在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的过程中对合作目标及合作任务给予充分的反馈。

(2)其次评价内容也是多元的,评价的内容要侧重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完成任务情况、个人对团队的贡献、个人自身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全面评价。

自主互助学习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评价中,既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也注重教师评价和相互评价,既注重自我评价和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相结合,也注重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大面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尤其是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总结,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团队目标的实现,从而打消依赖别人的心理,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也能进一步促进合作意识的提高。

一些教师宣称他们正在进行合作学习,仅仅就因为他们把学生组织在教室里以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而实际上学生却是各自在独立学习,并没有共同学习。只有小组之“形”没有合作之“实”、合作小组成了某些学生的“避风港”、合作小组成为“微缩课堂”、小组合作成为教师的“课间休息”等。针对这些问题,自主互助教学法则可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

三、自主互助教学法意义

1、在学习者学习层面,自主互助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帮助、密切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各尽其能。不仅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形成关爱、支持、合作、奉献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技能;同时,学习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一种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成就感,这无疑会增强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战胜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所以,在学习状态中,学习者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与他人沟通、共享学习资源以及相互帮助等方式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将会大大增强学习者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者在认知、技能、身心、情感等方面向着“全人”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实践层面,教师的作用已经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使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重构知识,因为在这个瞬息变化的知识时代,自主互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将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不但有助于减缓学习者的焦虑心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自主互助学习的教学环境下,小组成员自然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必定受到与其合作的群体的影响,从而自然树立起“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意识,而该小组的目标取向、行为准则及集体凝聚力也会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所以,自主互助教学法不但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在课下培养学习者的团结、合作、理解、责任、社会适应性等意志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现代学习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

2、自主互助学习对学习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策略,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策略”;对教育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育者发现,学生合作意识薄弱,对具体的合作学习方式概念模糊,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而在课内外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急需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策略培养,让自主互助教学法无论是在教师“教”还是学生“学”的过程中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林;基层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辍学情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梁雍荣;基层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丁新,“远程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4期。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5]张述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Z].《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10期.

第二篇:自主互助教学法

“自主互助教学法”的研究

我们课题组从2002年开始进行深入研究,至2006年基本成型,是在借鉴情境教学教学、尝试教学、洋思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努力探索,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现实推广价值的“自主互助式”教学法。具体步骤是:

1、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2、独立思考,自主尝试;

3、合作探究,互帮互助;

4、汇报交流,点拨归纳;

5、题组训练,巩固提高;

6、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近几年来,我们全体实验教师汲取莱城区教研室主导的“有效课堂”的精华,对这一教学法有系统的进行了改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构建“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和探索适合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2、依托数学课授课经验逐步推广到全部学科,使师生分享到“自主互助式”教学法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2002年上学期至2004年下学期 在教办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申报市、区级研究课题。每一项改革都遇到阻力,这时候我们就坚定不移的全校推行实验,凡是课堂上不应用新模式的教师,考核一律不合格。

2005年上学期至2006年下学期

在区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全处数学学科推广运用。全区经验交流,市区级课题立项通过审批,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研究课题。

2007年上学期至2009年下学期 在全处各个学科推广应用,结合区教研室有效课堂达标的具体要求,使本教学法成果得到改进与提升。

2007年获批山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编号为115JG82 2010年上学期至2012年下学期

在各级教研部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发展,努力使“自主互助式”教学法在教育界推广,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分析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互助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老师,而大多数时间是同伴,在这个相对平等、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进行讨论、探究、互帮、互助,完成教学任务。总起来说,自主互助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进,使课堂形成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平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各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课堂呈现讲民主、快节奏、大密度、高效益四大特点。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世界观的全面提升。

四、“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创设的情境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材料。创设的情境只有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发生需要时才是成功的。新课程教材信息窗中的信息太多,不要让学生把所有信息都找出来,再提问题,信息多了,会影响学生提问题的质量。教师可以模仿课本上信息形式,抛开课本,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供信息,再让学生提问题,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如: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任意报数,结果教师很快就能说出它能否被2、3、5整除,反之,教师考学生,学生却一下子答不上来,根据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提问题。“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规律?”问题自然而然被学生提出。

(二)独立思考,自主尝试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必须重视自学指导的设计,用问题的形式,环环相扣,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如: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呈现的问题:236×18

1、先计算36×18,回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步骤。

2、用上面方法计算236×18,再用计算器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自己再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4、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以上这些设计,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讨,规律让学生去揭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互帮互助

合作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按照“组内异质、组同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分两个环节:

1、组长交流,统一结论。学生自主尝试后,小组长要首先及时交流结论,统一自学成果。若班额较大,分组较多,小组长可再分组,3—4个小组长一起交流为宜。因为小组长都是比较出色的学生,他们的结论若一致,就能说明结论是正确的,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参与进来,防止出现组长的结论有瑕疵。若不一致,立即讨论,统一标准。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保证小组长带回各组的结论准确无误。这个环节用时不会太多,但却非常关键,它关系着结论的准确性。

2、小组长回到各组后,要立即检查组内成员的自学成果,若知识比较简单,都能理解掌握,检查一下就可以了。若存在问题,小组长和学会的学生就要分工给没学会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该讲的讲,该说的说,该做的做,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没有问题为止。有时小组长不一定最先完成,要培养学生自学完成后主动在小组内相互检查、交流,先学会的同学主动帮学不会的同学学习的习惯。

以上两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把“我要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让学生负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把学习变成了自主的行为。教师就是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不是去给某个小组讲题,而是去打探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观看学生的研究过程,了解各小组的研究结果,有时还需要提醒个别小组,个别学生。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变成学习者,在平等、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这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使每名学生都得到最好地发挥。

(四)汇报交流,点拨归纳

汇报交流是建立在小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找2至3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不要总是安排组长)。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将本节课知识网络,纲要信号性地进行板书,并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虚心倾听的习惯,要告诉学生“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准讽刺挖苦任何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创,不管结果对与错,要及时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题组训练,巩固提高

练习题设计要有层次,第一组练习题以较简单的基础性题目为主,第二组练习题以应用性题材目为主,第三组题以发展实践性题目为主。基本流程是: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自主尝试解决——组长交流统一答案——组内互助,全部过关。

这个环节中注意的问题是:

1、练习题要以题组形式出现,尽量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每组2——3个小题为宜。目的是给组长留出交流时间,因为组长是相对较好的学生,做题速度要快一些,2——3个小题挤出的时间用来组长交流,组长回小组后,其它同学也基本完成,马上进行小组互助,不耽误时间。当然,时间可能不一定非常合适,但要尽量做到这一点。

2、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小组长完成后,要知道立即与其他小组长交流答案,回小组后要立即检查小组成员完成情况。组员要主动交给组长检查,每名同学都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作业让同学检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3、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并提醒点拨个别小组长,只讲解共性问题,个别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4、在发展实践训练环节中,要求学生自编的题目,要编一个解决一个,不要只编题不解题,同时要注意自编题目中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是帮助学生将本堂课知识点的概括疏理,是画龙点睛之笔。教师总结,学生谈体会等多种形式都行,不要公式化。课堂小结标志着本堂课的结束,但知识是需要实践的,是服务于生活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布臵适当的知识延伸课下作业。让学生懂得通过学习知识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当然,不是每堂课都有合适的延伸作业。同时要注意,延伸作业教师一定要抽时间检查一部分,检查评阅,表扬激励。

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死扣”模式,模式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必须针对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增减环节,但万变不离其宗,“小组学习,自主互助”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五、自主互助的学科发展情况

几年来,我们叫响了“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名校在课堂”的口号,紧紧围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研究,我们逐渐由数学学科延伸到其他学科,比如语文使用的是“自主主互助阅读教学”基本流程,“一轮初读扫清障碍,二轮熟读整体感知,三轮精读重点体会,四轮诵读感悟展示”。从09年搬入新校来,我们又针对班额大,学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深化自主互助教学法的改革:

1.推行全册备课。全册备课包容了原来的学科教学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教科研计划为一体的一个册子。同时,教师在学期之初就把全册的知识体系汇总到“知识树”上,张贴于教室,让学生预知本册的知识体系,在以后每单元的教学中,也相应的汇总,使学生对每一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加强单元集体备课。单元集体备课有六部分内容:

(一)单元主题

(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四)单元知识体系

(五)课程资源开发

(六)课时分配。单元集体备课流程为:个人通读教材,确定训练重点---备课组集体研讨,梳理知识点---个性化修改,形成个案。

3.编制自主互助导学案。自主互助导学案分为预习学案和达标学案,编制预习学案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下学习时有章可循,避免盲目自学;编制达标学案的目的是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是检测教师是否能达到堂堂清。预习学案提前两天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充分自学,然后再和同学们相互交流,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问题,上课前一天教师收回预习学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适当修改备课,教师充分把握住了学情,课末几分钟,再下发达标学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检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继续深入自主互助课堂流程的研究,扎实推进,整合推进,让“自住互助”成为师生都受益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自主互助课堂流程”吧,他离我们很近,我们不要走远,铭记: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把自己的方法发扬光大,让“自住互助”全科开花------

第三篇:微课程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程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微视频为主要学习载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其精髓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法有助于解决对话教学的简单化、浅表化等问题。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微课程教学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提供了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的权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微课程教学法的内涵

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微视频为主要学习载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其中的微视频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等)、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具有短小精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等特点。

微课程教学法的精髓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意义。它能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二、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李海林认为:“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进入高原期,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停留在理念层次上,还没有一个操作性的方案,新的实践体系和结构尚未成形。”[2]就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虽然注重了对话,但对话存在简单化、浅表化等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启迪心智、陶冶性灵的“阅读教学课”变成了为考试服务的快餐式的、浅层次的“扫读教学课”,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通过教师的明示或暗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准确地捕捉文中的相关信息,课堂上充斥的常是一些浅层次的“技术性”强的问题,学生缺乏真正的阅读体验;二是脱离文本,把需要细细品味的阅读课变成了泛泛而谈的“话题课”,课文成了跳板,课堂基本上是围绕“外在的言说对象”展开;三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忽略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使“对话”流于表面,出现了关注“温度”、忽视“深度”的现象。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停留在浅层学习的状态,徒有表面的热闹而缺少内在的深度。及时地解决这一问题,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深度学习,将有效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真正培养具有时代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微课程教学法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其独到之处。

三、微课程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老舍《想北平》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尝试运用了微课程教学法。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想北平》,通篇写的是对北平的思念与眷念,处处闪耀着爱,时时流淌出真情。笔者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课前引领学生结合微视频《老舍的文学地图》进行预习,熟悉文本内容,并检查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课堂上带领学生充分品读,按文本的行文顺序进行鉴赏。

根据学情,笔者设计以歌曲《念故乡》导入教学,导入语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人们对故乡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情感;每当听到这首凄美、幽远的《念故乡》时,总让人想起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故乡是生命的脐带,更是精神的归宿,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故乡,陪着老舍先生想北平吧。

导入后,依次抛出如下问题:

【问题1】你认为作家心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探究两相对比的结果,主动投入散文鉴赏的发现过程,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问题2】老舍真爱北平,却为什么连续四次说“没办法,说不出呢”?这个爱真的说不出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合理地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剖析;同时,突出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眷念,也为下文过渡到“落泪”描写埋下伏笔。

【问题3】假设你的故乡也是北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哪些景象?若你也客居他乡,会落泪吗?

设计意图: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拓展思维空间,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在此基础上,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进行讨论探究。

【问题4】“真想念北平啊”有什么深意?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品读文本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语文学习需要的鉴赏方法和形象思维能力。

在总结环节,首先设计如下总结语:

对故乡的依恋是人类共有的情感,老舍的乡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假设若干年后,大家身在大洋那头万里之外的异国,或者处在秋雨笼罩的寓所之中的他乡,请想一想故乡,那时她会变得更加美丽。

接着,让学生齐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送给学生一句话:“故土之思,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最后,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借助微信、博客、QQ空间等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这一教学设计,以“爱”贯穿始终,而课前微视频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语文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进行教学后,学生反映:“喜欢微视频将文字直观化的方式,喜欢自己上网寻资料的方式,喜欢老师以此介绍更多优秀书籍、影视作品的方式,喜欢课堂外还能聊QQ、聊微信的方式,觉得学习热情有了,学习劲头足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微课程是方法更是资源,教师须合理有效地整合微课程和学生资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并始终围绕文本,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组织教学。总之,微课程教学法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自由度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是教师结合改革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提高专业素养并不断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6-51.[2] 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7.[3]何克抗.微课程是教学模式的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3):3-9.(责任编辑:方龙云)

第四篇:自主互助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互助”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青州市石河初级中学

张兆珍 王孔茂 张丽玮

摘要:“自主互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通过“运用探究策略,创设情景,抓住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提出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运用探究策略,创设民主、自由的讨论学习氛围,延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向书本质疑,以激发其创新能力”两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了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互助 创设情境 探究策略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开展“自主互助”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自主互助”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增强自主探究意识,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关于自主互助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差距和矛盾,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种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互助学习过程的驱动力。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当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情感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大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最浓,所以,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情景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的材料和机会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多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了让学生体会莲冰清玉洁、暗香浮动的风骨,辅以高雅隽永的美景,我选播了一些莲的录像,那粉的、白的荷花摇曳多姿,那绿的荷叶露珠闪烁,笔直颀长的茎杆,微波荡漾的清水,一望无际的莲池„„然后把自制的莲茎剖面图荷花出淤图等通过视频平台放在屏幕上,加以解说,这样使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精彩描写得到动感直观的展现。“不染”、“不妖”、|“中通外直”等词句全被细致逼真的画面所化解,学生自然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中,引起强烈的兴趣,进入理想的境界。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情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提出,要抓住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培养求异思维。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只有抓住了学生认知情感发展上的矛盾,并就此设计问题情境,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巧用教材,激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河”掀起“波澜”,在矛盾的冲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求得真知与真情的深层感悟。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虽为短篇,但涉及的人物多,关系复杂,描写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故事情节反反复复的变化,更让人不易把握理解。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母亲克拉丽丝对叔叔于勒的称呼有哪些?速读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等等不同的称呼。此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称呼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有何不同?对同一个人的称呼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接着让学生联想:假如你的亲叔叔从远方回家,你会不会因他是“大款”而笑脸相迎,因他是“穷光蛋”而拒之门外呢?当你给与你不相干的穷人一块钱时,你的母亲会不会大发雷霆?我又问了“姐姐的婚事”等揭示文章主旨的问题,让学生观看中国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们慷慨解囊,纷纷捐款的录像,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差距,考虑原因,找到答案:外国人人情薄,只注重金钱;中国人人情浓,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问题一旦解决,那些“征于色,发于声”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探究精神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语文教学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来设置问题,最佳的问题情境应该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有效的功能就在于推进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建立在这一发展区内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深度和感情层次,而有的教材所包含的哲理和情感不一定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如《输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白求恩大夫翘着胡子的嘴角上浮起了微笑,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我可以输,快准备手术吧’”。这是文中的重点,它突出的表现了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闪光的语言,文字的意思不难理解。教师可以提出疑问:“白求恩说‘要输血’三个字的内心思想是怎样的?”,“‘浮起微笑’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就会领略到白求恩说话时的内心是沉痛的、矛盾的。病人处于痛苦之中需要输血,手头上又没有没有现成的血用,他很着急;但当他想到自己是“O型血”时,他翘着胡子的嘴角上便是“浮起微笑”。这样使人们清楚的看到白求恩真正把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这样通过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对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鼓励探究,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能力。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学生写作能力低,究其原因,就是关在教室里硬造,不深入生活,不去观察,没一点悟性,因此对老师布置的作文,绝大多数属敷衍了事,应付过关。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师精讲、点拨,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联系、多感悟。首先,要从别人的文章中悟出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其次,写作时要反复推敲,反复锤炼,大到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一词一句,都不能轻易放过,力求精益求精。例如在进行景物描写的训练中,我先让那个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对比、分析,让后再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让他们动笔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才能文中有物,让读者读后回味悠长。

二、利用自主互助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保障,是自主互助学习的最佳情境,因为这时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思维极为活跃,敢想、敢做、敢问,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了解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 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由讨论、自主探索,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我在课堂上常说“谁能帮我”、“谢谢”,甚至有时候,学生跃跃欲试,想当一回老师。这是我便创造条件,给他机会,让他们以自主合作小组的形式答疑、出题,并适时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及时给与指导。如《白杨礼赞》一课,我通过录像将西北草原上的一排排像哨兵似的傲然屹立的白杨树的画面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茅盾对白杨树的礼赞,其实是对抗日军民的礼赞,是对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的礼赞。此时话锋一转,那楠木呢?课文中对楠木的描写是多余的吗?这是学习小组就发挥作用了,通过讨论,最后统一意见:楠木象征了顽固不化的反动派。只有给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真正实施“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延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在自主互助中学习,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而能促进学生敢说、敢做的策略是教师适时而巧妙的评价一种是“暂不评价”,在学生得出结论时,暂时不表示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我通常是这样问:“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样提出问题,常会引起师生之间的热烈争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求得学习、探究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归谬法”,就是当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但没有意识到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妥时,教师适时点拨,让他们在思考中求知,在探索中寻知,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从而获得真知。延迟评价,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探究的空间。这个寻找真知的过程,比真理本身更有价值。

(三)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质疑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我经常鼓励学生对课本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在思辨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尽信书”会使人墨守陈规,不会创新;“不如无书”,倒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课文,师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是一家之言,不能强加给学生,应多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给学生创新的自由。例如在学了《孔乙己》以后,有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里,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凤毛麟角,而没有爬上去的却大有人在,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说明人的本身素质问题,孔乙己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生存才是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启示。”学生的这种不盲从于课本的“惊人之语”就是一粒“创新”的种子,他埋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这粒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是他腐烂在泥土之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是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他们的时间表排满。”这些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牢记:请给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自由,搞好教学工作。

第五篇:初中英语“自主互助”五步教学法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初中英语“自主互助”五步教学法探索

作者:王增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2期

摘 要:笔者在近几年的课改实验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模式。关键词:初中英语课改自主互助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a)-0186-0研究的背景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英语学习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传统的英语教学所采用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英语知识及结论的过程,因而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需要我们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的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在近几年的课改实验中,根据创新学习和创新教育理念,在充分落实潍坊市教科院提出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构建了“自主互助”五步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效益,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解决的问题

解决了学生课堂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不强等问题。4 基本特征

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依靠学生,充分解放学生,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操作程序

“自主互助”五步英语教学法中的“五步”是指:(1)根据导学稿,自读教材;(2)小组讨论,探究交流;(3)班内展示,交流合作;(4)点拨精讲,深化拓展;(5)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5.1 根据导学稿,自读教材

在上课之前,我总是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丰富内涵,设法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等,提供适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材料,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活动。通过使用导学稿,引导学生自读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的“等待老师教”,变成“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从自学预习中得到了对英语知识的强化。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改变以往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5.2 小组讨论,探究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所以在学生完成自读教材的第一步学习之后,我便安排进行第二步的学习“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一个小组的几名成员都将根据导学稿的内容进行讨论,鼓励小组内同学大胆发言,踊跃参加到小组交流中。然后由一名同学总结小组讨论结果,而其他几名同学给予补充,完善导学稿提出的问题。随后进行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将自己在自读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探究、共同讨论。如果遇到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要每人都对该问题做重点标记,等到下阶段与班内其他小组交流。在这一过程还应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放手让小组长自己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小组长带头发言,充分调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小组讨论、探究的时候教师也会加入到某一个小组当中,对有些问题给学生以引导或提示。

5.3 班内展示,交流合作

班内展示交流时,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将各自小组的结果汇报交流。等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对汇报交流环节进行评价和打分。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赏析,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再接再厉。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利进一步拓展本部分的英语知识,强化了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而且使部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对各小组的评价打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5.4 点拨精讲,深化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表现在“点拨精讲”上。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点拨精讲的知识点主要是在前三个阶段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本部分知识中的难点问题,一般结合学生在汇报交流时的展示情况,进一步拓展延伸。而对于那些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凡是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的,不讲;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不做;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不说。

5.5 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为更好地反馈学生在前四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要安排的第五个教学环节是10分钟左右的达标训练检测。用于达标检测的题目是事先精心准备的一个综合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题。检测完成后,小组之间将试题交换并根据老师公布的答案快速批阅。试题批阅后返还原小组,并由组长带领交流、解决、落实有错误的题目。结语

“自主互助”五步教学法,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好习惯。随着“自主互助”教学法在我校的逐步实施,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英语基本技能也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在稳步提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我校的英语成绩都名列全市前茅。

下载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自主互助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课程中的运用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比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所谓比较教学法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学异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在课堂上如果运用得当,不仅有......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 【摘要】“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

    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研讨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看,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能激发学生求......

    项目教学法在《Java web开发》课程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Java web开发》课程中的运用 《Java web开发》课程由于其实用性和涉及内容的多样性,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研究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该文......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沟通技巧》课程中的运用艺术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沟通技巧》课程中的运用艺术 王中慧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本文立足于“沟通技巧是健全文化人格的修养技巧”这一出发点,从弘扬民......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在四步教学法中的运用(5篇范文)

    四步教学论文题目:“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在四步教学法中的运用 作者: 杨先兵 所在学校: 濮阳县 鲁河乡杜堌中心小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4月 1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在四步......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研究报告(含五篇)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解读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

    快乐语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法

    快乐语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法 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滕海青 叶圣陶老先生说:“学语文,要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