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下半年陕西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级活动考试试卷
2015年下半年陕西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级
活动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当代心理学家布朗芬·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认为,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强烈的和持久的,它的责任与影响力是不可取代的。A:学校 B:环境 C:家庭 D:社会
2、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海”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3、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这是班主任领导方式中的哪种类型____来源考试大 A:权威型 B:溺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4、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个人主观努力
5、提出“完形一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A:苛勒 B:加涅 C:斯金纳 D:布鲁纳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以()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A:社会反映 B:道德行为规范
C:内化的具体道德观念 D: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句话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应具有。A:示范性 B:创造性 C:情景性 D:个别性
E:重视个别差异
9、中小学实施“双基”教学,其中“双基”包括____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A: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1、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教育心理学 E:义务教育法
1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_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教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身心发展 B:人是教育的产物
C: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教育决定人身心发展的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E:教育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
14、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__。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15、以下哪位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A:孟德尔 B:牛顿 C:波义耳 D:康德
16、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的东西的方法是。A:教育经验总结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访谈法
17、单击IE浏览器工具栏中的【后退】或【前进】按钮,则。A:只可以返回前一页或进入下一页
B:单击【后退】按钮返回网站上一层链接,单击【前进】按钮可以进入网站的下一层链接
C:可以返回前一页或进入下一页,也可以对已经浏览过的网页进行快速切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8、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__。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19、2012年单项选择: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扣其绩效工资五百元。这()
A:侵犯了教师进修培训权 B:加强经费管理 C:体现了按劳取酬 D:节约了办学成本
20、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E:重视个别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责任的发展趋势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教师职业的劳动越复杂,所负担的责任就越大,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 B:教师的职责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C:教师的职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 D:教师的职业责任发展趋于单一专业化
2、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并开始形成____ A:抽象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辨证思维
D:形象抽象思维 3、19世纪中国的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此后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民族工业相同点是。
A:都由私人投资举办 B:都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C:经营管理上封建性极浓
D:都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4、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是____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教育的本体功能是()。A.人的培养
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C.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 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间接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认识的教育性 E:有领导的认识
7、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__。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8、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____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A:文化课的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集体活动
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B: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E: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0、在教师所处的众多关系中,最普遍、直接、经常作用与个体的,且易出现矛盾、引起冲突的是____ A:生产关系 B:意识形态关系 C:物质利益关系 D:人际关系
1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_。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2、All____ has already been done. A:can be done B:should be done C:that can be done D:what should be done
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4、学前教育的实质是()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15、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D:吴阶平
16、德育是__的总称。A.知识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 E.审美教育
17、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__。A.发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发展经济功能
18、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A:实施精英教育
B:强调价值取向的社会和个体发展要求 C:注重手段的更新 D:进行科学教育
E: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19、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包括()。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明朗阶段 D.证实阶段
20、提出“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的文件是____ A:儿童权利公约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D:小学德育纲要
第二篇:2015年上半年陕西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考试试卷
2015年上半年陕西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
计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____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海”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3、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A.调查 B.个案研究 C.观察 D.实验
4、课程目标的依据是。
A:对经济的研究、政治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 B:对学校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研究 C:对学生的研究和教师专业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社会的研究和学科的研究 E:重视个别差异
5、让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担当某种临时负责人对其进行转化,这是利用()A:期望效应 B:角色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6、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A: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7、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的官学体系。A:官学合一 B:官师合一 C:政教合一 D:科举制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素质,()A:保护学生权益 B:保护教师权益
C: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 B:1986年 C:1993年 D:1995年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__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1、学前儿童认知直觉行动性与形象性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这反映了()原则的含义。A:保教合一的原则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C: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 D: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
12、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A:个体的知识经验
B: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C:个体的需要兴趣 D:情绪状态 E:重视个别差异
13、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被称为。A:教育规律 B:教育原则 C:教育政策 D:教育法规
14、____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A:性格化 B:价值概念化 C:概念化心向 D:组成价值系统
15、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__。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在课后评价时,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关注__ A.课堂管理问题 B.课的特点
C.上课的有效性
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18、我国有一部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部法律是__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9、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A:文化 B:教育 C:学校 D:知识
E:重视个别差异
20、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课外活动
21、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22、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____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3、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的年龄是____ A:6个月~1岁 B:1岁~l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2岁半
24、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一 A:学期备课 B:单元备课 C:课时备课 D:课后备课
25、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学重要的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命题上.即“教育为生活做准备”和()A:“生活即教育” B:“学校即社会” C:“从做中学” D:“教育即生活”
26、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____ A:双趋式冲突 B:趋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27、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__ 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 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
28、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__。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I didn’t buy the dictionary yesterday____ my aunt would give me one. A:until B:because C:if D:before
2、童话《四季的风》通过描写富有同情心的“风”在春夏秋冬四季照顾和安慰一个长期卧病的苦孩子来赞扬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爱,它的作者是()A:金近B:陈伯吹 C:严文井 D:冰波
3、在冬季。人们往往容易鼻子出血。因而常常在房间的地上洒一些水,或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一些湿毛巾等。对以上做法最合理的解释是。A:北方天气冬季寒冷,室内有暖气,人们觉得热得受不了
B: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鼻腔血管壁的破裂 C:富有的人家中有加湿器,不用在室内挂湿毛巾、洒水或放置水盆 D:有些人患有特殊疾病。需要室内加湿,以预防疾病复发
4、学生文化的特征有__。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整合性 D.多样性 E.互补性
5、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____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现实属性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__ A.刺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8、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学习理论的__ A.顿悟说 B.试误说
C.认知地图说 D.模仿说
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0、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E:调整性规则
11、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2、”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是的言论。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13、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有__ A.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 B.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 C.建立学生管理团队 D.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E.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制
1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__ 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
15、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A.概括性 B.独创性 C.启发性 D.流畅性 E.变通性
16、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__。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17、把《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记忆为“钱禁兵馆”(前进宾馆),主要是运用了下列哪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法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__的原则。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20、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主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就是把课程看作是。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学科
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22、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2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杜威
24、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原型反思 25、1903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A:弗洛伊德 B:桑代克 C:皮亚杰 D:马斯洛
26、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____ A:双趋式冲突 B:趋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27、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__ 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 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
28、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__。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第三篇:海南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考试试卷
海南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____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技能课和技巧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3、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__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4、()年,西藏和平解放。A:1955 B:1953 C:1951 D:1950 5、19世纪后,欧美国家规定宗教不得干预学校教育活动,这体现了现代学校教育的()。
A.科学性特征 B.世俗性特征 C.生产性特征 D.国际性特征
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A:全民性 B:特色性 C:义务性 D:全面性
7、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____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8、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类迁移称为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9、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__。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0、多动症的基本特征是__。A.分心 B.注意缺陷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散
11、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2、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属于____ A:言语表情 B:肢体表情 C:面部表情 D:音调表情
1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
E:重视个别差异
1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__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5、看到浮云,自然而然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这属于()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春秋》 B:《学记》 C:《论语》 D:《师说》
E:重视个别差异
17、人格阶段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精神分析学家____ A:讲授学习B:讨论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18、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__。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19、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20、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21、以下不属于教育评价作用的是。A:发展作用 B:诊断作用 C:激励作用 D:导向作用
22、《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A:十六周岁 B:十七周岁 C:十八周岁 D:十九周岁 E:重视个别差异
2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A:是同一种活动
B: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D: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
2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5、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____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__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评价 E.教学环境
4、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哪些基本因素__。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师
D.教育影响 E.学生
5、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采用随机方法抽取实验样本,这种方法是____ A:系统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有意抽样 D:不随机抽样
6、桌子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甲说:“是乙吃的。”乙说:“是丁吃的。”丙说:“我没吃。”丁说:“乙在撒谎。”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由此可以判断。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 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 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 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
7、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__。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8、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毕加索是人。A:西班牙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____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0、下列学匀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A.概括归纳 B.列提纲 C.利用图形 D.利用表格 E.先行组织者
11、探究学习的特点有__。A.自主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实践性 E.规范性
12、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具有____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启发作用
13、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4、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5、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6、下列朝代中,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的是。A:周 B:秦 C:汉 D:商
17、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__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8、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真正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____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19、群体内聚力表现为__ A.领导方式 B.成员情感 C.认同感 D.归属感 E.力量感
2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21、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有__ A.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 B.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 C.建立学生管理团队 D.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E.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制
2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什么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 A:公元105年 B:东汉前期 C:东汉后期 D:西汉前期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____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24、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A:倒U关系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关系
25、下列作品、作者、国籍(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B:《黎明的通知》——郭沫若——现代 C:《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法国 D:《赤壁》——杜甫——唐代
第四篇:河北省2017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活动考试试卷范文
河北省2017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活动考试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环境保护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它属于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
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倍尔 D:华勒 E:华生
4、在50年代。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不到4%,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年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削弱了土地对雨水的拦蓄作用,一下暴雨,水卷泥沙滚滚而下,使洪涝灾害逐年严重。可见。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酿成洪灾的原因。以下哪项使用的方法与上文最类似? A:敲锣有声,吹箫有声。说话有声。这些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因而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精白米,鸡得一种病,脚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与人的脚气病相似;另一组用带壳稻米喂,鸡不得这种病。由此推测带壳稻米中含有的某些精白米中所没有的东西是造成这种病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
C:意大利的雷地反复进行一个实验,在4个大口瓶里,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另4个大口瓶里,放进同样的肉和鱼,敞开瓶口,苍蝇飞进去产卵,腐烂的肉和鱼很快生满了蛆。可见。苍蝇产卵是鱼肉腐烂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增多,铃声越来越小。若把空气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可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5、因为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原来春夏多在秦岭深山生活的花杜鹃逐渐迁移到东北大兴安岭,就在花杜鹃在大兴安岭大量繁殖的时候,柳莺的数量却在大量减少。由于花杜鹃的食物和柳莺完全不同,所以柳莺的大量减少与花杜鹃的大量增加无关。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各种森林害虫都是花杜鹃的美食,而柳莺的唯一食物是松毛虫
B:花杜鹃没有搭巢本能,为了繁殖后代,花杜鹃只能把蛋产在柳莺巢中 C:柳莺和花杜鹃都以森林害虫为食,但是花杜鹃不吃柳莺的主要食物松毛虫 D:花杜鹃幼鸟只能在柳莺的巢中孵育,小花杜鹃会杀死同巢的小柳莺
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主机、键盘、显示器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7、地球和月球相比,有许多共同属性,如它们都属太阳系星体,都是球形的,都有自转和公转等。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因此,月球上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推论的可靠性? A:地球和月球大小不同 B:月球上同一地点温度变化极大,白天可以上升到128℃,晚上又降至零下180℃ C:月球距地球很远,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D:地球和月球形成时间不同
8、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9、规范文化的组成部分有____ A:班风
B: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E:设施管理
10、中国画和西洋画最大的不同在于()A:中国画重线条,西洋画不注重线条
B:中国人物画不讲究解剖学,西洋人物画讲究解剖学 C:中国画追求神韵,西洋画追求形似
D:中国画以自然为主要题材,西洋画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11、()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问题
12、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是__ A.接受、合作、创新 B.自主、竞争、发现 C.自主、创新、合作 D.自主、合作、探究
13、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14、”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__对教育的要求。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15、想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都报考中文专业。李芝报考了中文专业,他一定想从事秘书工作。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所有报考中文专业的考生都想从事秘书工作 B:有些秘书是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有些报考了中文专业 D:有不少秘书都有中文专业学位
16、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__。A.杜威 B.华虚朋
C.伯克赫斯特 D.克伯屈
17、以下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____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内潜性 C:操作外显性 D:结构展开性
18、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19、以下哪条不属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亮点()?
A: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B: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
C: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D: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20、__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A.学习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21、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是指____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2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制定本法。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选项是()A: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光 B: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唐宋八大家:李白、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在各学段中.数学课程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A:“综合与实践” B:空间 C:问题解决 D:计算
2、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 A.以国家办学为主 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 C.以学校办学为主 D.社会力量办学为主
3、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 A.逆向迁移 B.重组型迁移 C.顺应迁移 D.同化性迁移
5、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__ A..成就 B.包容 C.情感 D.支配 E.生存
6、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方法是____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7、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__。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9、在心理辅导中,理性情绪辅导法是由()首创。A:皮亚杰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沃尔茨
10、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涉及()A:学习-、纪律、健康、着装 B:学习、健康、出勤、卫生 C:学习、纪律、着装、卫生 D:学习、纪律、出勤、卫生
11、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12、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____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实现。A.提高人的修养 B.促进社会变革
C.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D.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E.延续文化的发展
14、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力量。A:骨干 B:基础 C:坚强 D:基本
1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____ A:《大学》 B:《论语》 C:《孟子》 D:《学记》
16、少年期是指年龄在____阶段的儿童。A:6~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4、15~17、18岁 D:3~6、7岁
17、美的基本形态是__ A.艺术美和自然美 B.艺术美和现实美 C.自然美和社会美 D.自然美和教育美 18、1986年颁布的是__。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____ A:明朝 B:“中华民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清朝
20、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21、孩子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这里反映的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是__。A.知道自己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无法判断,因为这是每一阶段都可能出现的问题
22、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包括()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 C:学校升学率高
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 E:修养的重要性
2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__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第五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定稿]
第一章 班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2.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罗杰斯 D.布鲁纳
3.夸美纽斯的()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学与发展》
4.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B.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 5.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功能。A.社会化 B.诊断 C.校正 D.促进发展
6.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模式。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目标管理 D.班级平行管理
7.()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A.班级平行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常规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0.()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A.班级民主管理 B.班级常规管理 C.班级平行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1.()提出了目标管理。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布鲁纳 D.夸美纽斯
12.下列关于班集体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13.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一定的组织结构
14.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此时处于班集体发展的()。A.组建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15.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而且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这一阶段属于班集体发展的()。A.组建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1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7.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A.正常秩序 B.共同目标 C.平等关系 D.严密的组织结构
18.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19.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是()。A.班级秩序 B.班集体舆论 C.班风 D.班级管理
20.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A.优秀班干部
B.负责的班主任 C.班级成员融洽 D.良好的班风
21.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22.()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A.教师 B.班主任 C.班长 D.学生会
23.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包括()。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能力素质 D.体育素质
24.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 B.学习C.锻炼 D.考试
25.()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A.班主任 B.学生 C.共青团 D.班干部
2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27.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教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辅导学生 D.了解学生
2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操行评定
29.()是指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操行评定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30.关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收集—整理—保管—鉴定 B.管理—收集—鉴定—保管 C.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D.收集—鉴定—保管—整理 31.个别教育是指()。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D.全体学生的教育
32.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D.强烈的荣誉感
33.关于组织班会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主题不宜过杂 B.班主任应是引导者 C.要有的放矢
D.班主任要做好“演员”
34.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5.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A.学生 B.教师 C.班主任 D.班干部
二、简答题
1.简述班级的发展历程。2.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3.班级管理有哪几种模式? 4.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6.简述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有哪些? 8.简述班主任的工作任务。9.班主任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10.简述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转变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两百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请注意:心理报告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
以前的方式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问题:请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卫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是因为在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
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的学习环境。于是有一次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45人。”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回答:“一个人也没有。”
问题:
(1)评价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怎么样。(2)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班级管理建议。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吴老师的专制管理班级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反对。后来,吴老师改变了班级管理方式:首先,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再次,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最后,增强双方沟通。
渐渐地,班级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问题:
(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2)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评语二】你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能配合体育委员工作,对班长的工作也能大力协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卫生委员的职责,受到好评。在学习方面,主观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够,成绩尚不够理想,希望进一步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力争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业方面有更大进步。
问题: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两则评语,并谈谈写评语应注意什么。第一章 班
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2.A【解析】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3.C【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4.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5.D【解析】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能够为班级成员的发展提供机会。
6.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7.A【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8.B【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C【解析】题干是对“民主管理”的概念的阐述。
10.A【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11.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12.A【解析】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单纯地说班集体就是班群体,缩小了班集体的内涵。
13.A【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4.B【解析】班集体处于形成阶段时,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
15.C【解析】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16.D【解析】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7.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18.A【解析】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19.B【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20.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21.C【解析】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其本职工作。
22.B【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3.D【解析】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24.A【解析】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25.A【解析】班主任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26.C【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
27.D【解析】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
28.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29.B【解析】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的档案。
30.C【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31.D【解析】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即全体学生的教育。
32.D【解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33.D【解析】组织班会时,班主任应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34.D【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
35.A【解析】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后来,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开始逐步推广。
(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自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此教学形式。2.【参考答案】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3.【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4.【参考答案】(I)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5.【参考答案】
(1)组建阶段。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
(2)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4)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6.【参考答案】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7.【参考答案】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条件。(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8.【参考答案】
(1)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和活动。(4)加强班集体建设,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9.【参考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
(8)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10.【参考答案】(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处罚学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违反纪律也是有不同原因的,老师处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案例中的班主任所采取的处罚方法很值得我们思考。
(2)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该案例中,班主任在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3)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不能专制也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该班主任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一些“处罚”手段,顾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学到了知识;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4)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教育。处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案例中的班主任这样的处理方法,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学生违反纪律是错误的,必须受到处罚,这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
(5)案例中的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这位老师采取暗示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直接点破,但是学生在老师的“惩罚”下,通过表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将惩罚与教学相结合,惩罚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心服口服,知错能改,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参考答案】
(1)鉴于该班级的特殊情况,我会选择班级常规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班级规范,如班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
(2)运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不断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自己的情操来影响、感化学生。
(3)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班集体组建工作很重要,我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并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把该班级培养成为优秀的班集体。3.【参考答案】
(1)从儿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班级学习风气不浓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不能安心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规范班级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及其模范作用的发挥。4.【参考答案】
(1)现代班级管理观要求以学生为本,建立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2)吴老师最初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坚持专制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支配性领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如何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因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与抗议。
(3)吴老师后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增强双方沟通”体现了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5.【参考答案】
(1)从评语一中的用词“该生”可以看出,这是传统式的评语,虽然在评语中提到了学生表现良好的一面,但在用词上依然不能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相对于评语一,评语二的用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且评价理念符合鼓励性评价理念,更能突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层面上,评语一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奋发向上,肯定其优点,找出其缺点,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同时,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