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KGQ高考语文高中三年 级语文7
陶潜、李白、苏轼因寻到心中的月而完满,又因抓住心中的月而不朽。在沧海桑田中,能否拥有坐看潮起潮落,闲听芭蕉细雨的快乐幽然就看你是否能创造出心中的月。那份白月光会把心头照亮。优秀习作
(九)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月亮是人生逆境中的指明灯。苏轼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在他漂泊的一生中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子的豪迈正是此时他心中的月亮。贬谪又如何,出仕又如何,有什么能让苏子情绪低落?“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在狂风肆虐,电闪雷鸣时,苏子依旧安之若素。他心中没有过阴霾吗?有!“十年生死两茫茫”,妻子的死让苏子感到了伤痛,然而他沉溺了吗?不!“亲射虎,看孙郎!”苏子的心胸开阔,他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阴霾,注入无尽的活力,一切的不尽人意只是鸿毛,只能浮于弱水之上,怎能进入弱水之下苏子的一颗豪迈的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子的不屈正是此时他心中的月亮。艰难又如何,困苦又如何,有什么能让苏子低头服输?“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却没有打湿苏子快乐的热情。“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在苏子得眼中,天地万物皆是他创造月亮的理由虽知“人生如梦”,还要“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皇帝的诏书能压倒他吗?不能。朝廷的排挤能压倒他吗?不能,世俗的非议能压倒他吗?不能,为何?因为他――苏轼有一轮月亮――不屈照明。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子的坚定正是此时他心中的月亮,威逼又如何?利诱又如何?有什么能让苏子惊惶失措?“莫听穷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纵然江山易主,豪杰迭出,苏子依然 风雨不动。一切的打击只能叫弱者变志只能叫小人到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是啊,苏子怕过什么呢?他没有害怕,没有畏惧,只有月朗月润的心情,笑着走过自己的人生,世间万物变更,新老交替,苏子没有在春花秋月篱哀叹,没有在粗茶淡饭中消沉,没有在千磨万击中毁灭,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的月亮――坚定让他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有的人随车轮爬到了车上,有的人被碾成尘土,但不管你在何处,遭受怎样的苦难,都有四字相伴。学学他吧: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优秀习作
(十)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个花园给自己欣赏,百花争艳。
创造个小溪给自己畅游,百舸争流。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星朗月润。
月亮清淡皎洁,素有“玉盘”“银珠”之誉,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也让自己清如“玉盘”,定如“银珠”。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相思。相思,思乡是中国人自古的习俗与心境的释放。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无不都在用月表达各自的相思,形不同却神相似,可谓“异月同工”之妙。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相思,留份怀念,留一份感动。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温暖。皎洁如水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轻柔宁静,所以我将“母亲”称作“月亮”。女性的美是水的轻柔,山的灵动。母亲的美是月的恬静,光的温暖。珍爱月光,珍爱母爱,它像是月光一样皎洁无私的倾洒在我们的身上,用轻柔的月光笼罩我们,轻抚我们,安定我们不羁的心,到达心的避风港湾。因此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出温暖,感受母爱,珍爱亲情。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快乐。快乐是生命的源泉,但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会缺乏幻想,迷失方向。因此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快乐。《彼得??潘》中的小飞侠因为快乐而可以自由高飞;《月亮城堡》中的公主因为快乐而可以永葆青春;《小淘气》中的“淘气”因为快乐而可以成为明星浣熊。他们都是因为快乐才将各自的人生装饰的五彩缤纷,纷繁精彩。因为他们心中有个“月亮”――一个皎洁而清澈的月亮,照亮快乐,照亮人生。因此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快乐,照亮希望,照亮人生。
月亮是美的象征,亦是生的代表,它轻柔如水,皎洁如玉。在古今中外的诗赋中,不乏对它的称颂之词。如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将它的柔美妩媚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月亮亦是我们的指航标,我们的引路灯,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照亮生活,照亮人生,在生命的画卷中,月朗月润风清云定。更多资源xitmax.book118.com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月考作文讲评 江苏省洪泽中学 严 勇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阴霾,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请以“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为题,写一篇文章。更多资源xitmax.book118.com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审 题 “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 材料第一句话告诉我们:月亮是自己心中的月亮,这就明确了写作范围――心理方面 标题: “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应该是由自己创造。这个月亮应该是个喻体,那么它的本体可能是什么呢? 这个“月亮”要能“给自己照明”,那它应该是指“好心情”、“足够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等。综合:“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应该是指―― 创造一个月亮,其实是创造一种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慨叹。习惯呼救,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立意
1、在困境或逆境中坚定信念,积极进取;
2、在遭受失败或挫折时能有一个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 另外,还要注意“积极向上”的因素,不能自我麻醉,学阿Q。在写作实践中,有很多同学都能谈到失败、逆境、困难等,但缺乏更深入地思考,譬如“如何自己找回信念”,“如何坚守目标”等在议论文中较少见到;“如何奋起直追”“结果如何”等,在记叙文中较少体现。名家原作 创造月亮 张丽钧 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和《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够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无比澄澈清明。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叩问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经常犯“月亮缺乏症”?阴晦的日子,天上的月亮隐匿了,心中的月亮也跟着消亡。没有月亮的时候,光阴在身上过,竟有了鞭笞的痛感。“不是我在过日子。而是日子在过我。”我沮丧地对朋友说。回忆自己走在银辉中的模样,是那样的神清气爽。是那样的诗意盎然,是那样的海阔天空„„但今天的手却是绝难伸进昨天――我够不着过去那个淋浴着月亮清辉的自己。行走在没有月亮的灰暗的日子里.我发现世界陡然缩小,小到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烦恼。我常常想,苦的东西每每被我们的口拒绝,苦口的药,也聪明地穿起讨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们的嘴,便来攻我们的心了。而我们的心,是那样容易失守。疾患之苦、耕耘之苦、挫败之苦、误解之苦„„苦,在我们的心里奔突,如鱼得水。尤其是夜晚来临。只有枕头知道怀揣了诸多苦情的人是怎样地辗转难眠。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无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无可逃遁。这时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没有月亮,心空呢? 想没想过,剪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一个月亮,其实是创造一种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慨叹。习惯呼救,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达八天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首一首的歌,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终于幸存下来。她不就是那个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的人吗?劝慰着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怀里取暖。这样的人,上帝也会殷勤地赶来成全。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扫除心中的阴霾。给月亮一个 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让我们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优秀习作
(一)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周文静 在茫茫的大雨中,撑起一把伞,为自己撑起一方晴空;在漫漫长夜中,曳动一串风铃,为自己响起心灵的回声;在冗长黑暗的生命隧道中,创造个月亮为自己照亮征程。
快乐并不一定要捧腹大笑,溢于言表。快乐有时如同一杯清酒,在寒冷的冬日,喝下去,心存温润;快乐有时如一缕轻烟,一飘而过,却曾留下过温柔的印记;快乐有时如一抹浓香,漫萦周身,不忍散去。
毕淑敏说,快乐如一把九芒星的钥匙,不是挂在悬崖边上,而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是的,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你就会感受到上帝对你的眷顾。
我曾在校园湖边上扦插过一株桃树,一株樱树。空余之余便去照望它们。把几天来学习的得失、生活的体验释说出来。那两个小家伙便静静地倾听着我。我知道它们永远也不会烦闷的。每天早晨醒来想着的并不是还有几张试卷没做,或是考什么,而是那两个小家伙又长高了一点,希望它们早点开花结果。心中便充满了等待的喜悦。给心灵找个寄托,会让你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
无论是桃李春风花开日,还是秋雨梧桐叶落时,珍惜所感知的一切,万物都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站在林间,淋一场雨,酣畅淋漓;俯在花前,一吮花香,沁人心脾;躺在草地,展望蓝天,心旷神怡。捧一把鱼食,投于池里,看鱼儿嬉戏争食,听鸟儿窃窃私语;掬一捧水,浇于花上,看水渗入泥土,听树根滋长的跫音;拾一地落红,随水释洒,哀流水无情。哀伤,有时也是快乐,一种淡若微苦的快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因为有感,所以不会落寞。
最爱汪国真的一首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是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披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苦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抓住美好的一切,不要预支未来如何艰难。走过了春寒的料峭就该看到初夏的翠绿希望而不是它的酷炎,走在秋的身后就该拾起一片半红的枫叶,把它挂在夕阳照到墙上,任思绪驰骋天地各方。
黑夜,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人生,准备个口袋,随时收集点滴的幸福快乐,待到失意时,掏出来,温暖自己。优秀习作
(二)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 杨 沫 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天时、地利、人和又赋予多少人?少之又少。苦苦追寻,名、利、权,利用着?跟随着?不如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用来照明。为什么?因为她的光只笼罩着你,为你指明方向。
追溯至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辞官归故里。过起清贫乐的日子。所为何?这是他创造给自己的月亮,不一定最大,不一定最圆,不一定最亮,却足以照亮他的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过误入尘网中,久在樊笼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胜过华厦千万座,独自置其中。躬耕于田,与友把酌,儿孙同乐,怡然自得。这是陶潜创造给自己的月亮,不最大,不最圆,不最亮,刚刚好笼罩他。
转而至唐,李白仙人持剑把酒,撇下脱靴的力士,捧砚的贵妃。仰天长笑着,昂首挺胸的走出华门。只为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只为自得开心颜。泛舟江上,与月对饮。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好不快哉!这是李太白给自己创造的月亮,不最大,不最圆,不最亮,却足以照亮他那追求自由的灵魂。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篇:高考语文话题作文7
3eud教育网 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话题作文
C“每个人都是天才”话题
湖南 周 红
[文 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都说他有点石成金之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无论多么顽劣、多么笨拙的孩子,只要经过他点化,都会脱胎换骨。
同事问他:“你用什么办法使那些自卑的学生不自卑,骄傲的学生不骄傲?是不是有什么秘方没有公开?”
老师说:“我哪里有什么秘方?我只说一句话就足够了。”
同事问:“哪句话?”“每个人都是天才。”“这话有什么新鲜?”
“对于自卑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不必自卑’;对于自傲的孩子,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所以你也不必自傲’。”
读完材料后,你悟到了什么?请以“每个人都是天才”为话题写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 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导 写]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学生;这也是一个能有效避免宿构、套作的话题,尽管没有过多的限制语。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按分数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可我们知道,达·芬奇、爱因斯坦差点连小学也毕业不了,他们小时候也没表现出什么天赋,甚至还被老师认为是“弱智”。可见,仅凭分数来断定学生的前途,是极其错误的。而“每个人都是天才”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能唤醒学生心中的求知欲,释放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勇气。
构思时,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事实说话。特别要善于运用对比联想,既要注意纵比,又要注意横比。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应该努力以内容深刻、发人深醒取胜。
[例 文]
花样人生
湖南师大附中高0308班 汪希雅
每一朵花儿都能灿烂,每一颗心灵都能美丽,每一个人都是天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天悄然来临之际,和风裁出七彩娇花,争奇斗艳。桃花也不例外,虽不及名贵花卉,却也微展薄瓣,暗吐馨香。被众多出类拔萃者“衬托”的我,对着众花齐放的盛景黯然叹息——与佳丽相比,我没有一顾倾城二顾倾国的容貌;与优生相比,我没有名列前茅令人惊羡的成绩,想着自己的“鸡立鹤群”我备感无奈,面对着繁重课业我几欲放弃。不经意听到“每个人都是天才”这句话,我忽然明白——在繁盛的春天里,也许我正是一朵不起眼的桃花,我会尽己所能,尽散芬芳。每个人都是天才,春天里的桃花亦能争香,争艳!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夏日悄悄来临之时,酷热冲淡了昔日红颜,芸香遁影,残英销魂。而莲花安然盛开,虽顶炎灸烈日,却依旧独立清池中,一展风姿。被白人蔑视的马丁·路德·金,面对持续300多年的种族歧视,他频频声讨;面对来自各方的打击,他毫不退缩,坚信“每个人都是天才”,坚信在炙热的夏日中,他就是恶劣环境中的那朵青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莲,尽力而为,怒放清香。每个人都是天才,夏日里的莲花也傲然独立!
“自然天赐赭黄衣,蕊寒香冷蝶难来”,秋天渐渐光顾之际,愁雨一洗春夏热情,败叶凌乱,衰草凄迷。兰菊此刻一展精神,虽经风吹雨打,依旧玉树临风,灿烂如故。大发明家爱迪生,面对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坚持不懈,毫不气馁,勇往直前地一步步迈向成功,2000多次实验的失败换来持久明亮的钨丝;以近乎破产的代价研制广泛使用的电报机。“每个人都是天才”一言填胸臆,他明白——在冷清的秋天里,也许他正是薄雾浓霜中的那片兰菊,他恪守创新,自现风华。每个人都是天才,秋天里的兰菊迎风微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冬季款款走来之时,凛冽寒风卷起漫天大雪,万物萧条,冰天冻地。而梅花却泰然绽放,愈是冷得刺骨,梅香愈是清冽,愈是醇厚。让人倍生敬佩的南师大附中校友杨佳,她用自己的行动发出了生命不屈的呐喊——在黑暗中摸索,双目失明后的她竟获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她,赢得了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夫人的称号。走出迷惘创造了奇迹,穿越乌云见证了彩虹,她坚信“每个人都是天才”;她明白,在残酷的严冬里,也许她正是雪中的那枝梅花,坚忍不拔,顽强傲立。每个人都是天才,冬天里的梅花骨中透香!
胜不骄,败不馁。每一朵花都能灿烂,每一颗心灵都能美丽,每一个人都是天才![简 评]本文标题让人联想起电影《花样年华》,吸引人。作者一方面用排比段的形式结构全文,春夏秋冬四季花开,紧扣“花样人生”的标题,使文章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一方面每写一种花儿,都用两句古诗引出,拓展了作品的内涵,增加了文采。另外,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清丽优美,整散结合,耐人品读,非平日广泛阅读不能达此境界。
D “借鉴与创新”类话题
河北 聂明慧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徐悲鸿曾经对他的学生谈过绘画的要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可采者,融之。”
你认为学习前人和开拓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以“博采众长与另辟蹊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导 写]
何为“博采众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借鉴。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有助于自己取得成功。然而,“博采众长”并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说的就是取古、取洋之精华而去其糟粕。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镜。”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就是要“另辟蹊径”。因此,只要围绕“借鉴与创新”行文,就符合要求。对于文体,以抒写感受、见解为主的杂文或随笔为好。当然也可以写成叙事或抒情散文。另外,对文章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辩证,避免立意的片面性。
[例 文]
“十字路口”与“羊肠小路”
陈朱嘉
埃及神话中有两位祭司之神,分别是博采众长的修罗与锐意革新的慕奈,塔法王下了一道为人间修路的旨意,于是修罗与慕奈创造了人间的两条路。
一条是“十字路口”。
“你拥有世界仅有的四个方向,所以这人间你无所不达。”这是修罗写在路牌上的话。
很多人在反复比较后确定了方向,从未迷失。因为智者往往是跑在最后又跑得最快的人,他们会弄清前人跌倒的原因,后人追赶的动力;他们会摒弃愚者絮絮不停的抱怨,谛听自己清晰的思考;他们会执著奔向目标一刻不停,冷静放松心灵张弛有度。修罗的十字路口给予人一个无限的空间,教人选择,你或许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甚至坠入庸凡中无法自拔,但至少你不会彻底迷失,丢失原点。
另一条是“羊肠小路”。
“通向你最快到达的梦。”这是慕奈刻在路牌上的话。很少有人尝试走这条路,但行者都在灵魂中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因为这是勇者的选择。他们不会优柔寡断,不曾瞻前顾后,他们比冒险者更理智,比亦步亦趋者更大胆;他们没有虚荣名禄的沉重包袱,仅有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决绝。慕奈的羊肠小路只给人以希望,教人尝试,它像一个矛盾的天平测着你勇气的重量,测着你理性的深度。
这样的两条路带来了人间绵延不尽的忧伤、快乐、彷徨、决绝、悔恨与痛楚,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发现这样的两条路竟会向对方伸展、伸展,直到融合;人们可以在走过那十字路口后望见一条弯曲的小径,也可以在穿过小径前回头看看那十字路口。
柏拉图说:“容纳是创新的老师,而容纳又是创新的下一个学生。”那么多巨人踩在历史的肩上而巨人又将轮回到下一段历史,博采众长与另辟蹊径即是人脑海中的两道长长的车辙,灵动的融会贯通教人幻化出一个妙不可言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简 评]
这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内容上得25分。理由如下:一是作者将“博采众长”和“另辟蹊径”分别比喻为“十字路口”和“羊肠小路”,准确而形象,并在行文过程中,紧扣两者的特点,完全符合“切合话题”的要求。二是作者经过分析得出两条路最终会走向融合,即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另辟蹊径”,中心突出。三是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材料,内容充实。表达上得分为25分。理由是:结构上由总到分到总,极为严谨;并列式组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启发性。发展等级得分为10分。理由是:立意准确深刻,观点鲜明;材料准确而丰富,分析到位;词句生动而有文采,文句有意蕴;材料新鲜,有创新意识。故本文为满分作文。
第三篇: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资料7
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资料——作文素材积累
2013年三月现代诗歌积累版
(七)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思念
作者: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2014
第四篇:语文试卷7
小学语文试卷(七)
一、填成语
摩肩接()人声()沸再接再()万古()青刻骨()心万()俱寂目之所()阴谋()计
二、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古诗句。
1、人们常用的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训,潜移默化的熏陶。
2、同学李华作文言之无物,若于无内容可写。老师开导他:‚光看优秀作文收益还是浅了点儿,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作文素材,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也可以告诉他:‚生活是写作的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写出清新鲜活的作文,就得投身生活实践活动。
3、古代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儿童生活趣趣的诗句,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使龙城飞将在,()。‛这句诗出自()代著名诗人()写的《》,我们学过或读过他写的诗句还有(),()。
三、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古人给我们留下灿烂的文化瑰宝,如教会我们学习方法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如勉励我们虚心好学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板桥有幅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我们写文章要简明扼要,富有新意。
3.学校最近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征集这方面的宣传标语,你应征的标语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颇。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实践]
(一)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无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逐成大学。
注释: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大姓:富户。文不识:富户的姓名。亦解为这富户一文不识。与:给。佣作:被雇劳作。偿:报酬。资给:借给,供给。大学:大学问家。
1.与‚凿壁偷光‛意思不同的成语是()(填序号)
A.悬梁刺股B.韦编三绝C.程门立雪D.囊萤映雪
2.匡衡由‚无烛‛到‚穿壁引其光‛,其中省略了许多情节,请作合理想象。补充一些情节。(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匡衡勤学的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匡衡国家、贫而无烛、无书,但凭‚偷光‛、‚佣作‛成为大学问家,由此有人说‚逆境出人才‛的结论,但也有人认为‚顺境出人才‛,你认为呢?举个例子,再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奶奶活了101岁
奶奶的眼睛因老年性白内障失明了,几次手术都未治愈,情绪非常低落。在跟大伯、姑姑生活期间,多次流露出不想活的念头,原因不是他们待她不好,而是奶奶对自己从此成了一个无用的人感到不能容忍。
有一年春天,爸爸把她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有次听她对我父亲说,这辈子已经到头了,其实,那一年奶奶才76岁。
妈妈是教师,也是个孝顺的儿媳,每当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劝她:有我们做儿女的在,你没有必要担心以后的日子。
然而,这样的话不能安慰奶奶。她依旧烦躁,悲观,甚至发呆不吃饭。
全家人都为奶奶担心,怕她从此倒下去。为了改变她的坏心情,家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了很多办法。给她买了收音机;推她去公园,陪她说话。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
也是黑暗太久了就不黑暗了,也许寂寞本身就是一味药。一天,在爸妈上班干部时候,奶奶一个在家摸索着剥了一小筐花生米。又有一天,她把家里的几只脏油桶给刷得干干净净。爸妈从外面回来,见奶奶坐在那儿,嘴角边破天荒地挂着微笑,他们既惊喜又不知该说什么。不让她做吧,她从劳动中得到喜悦,让她做吧,她年龄又那么大了。最后爸妈采取既不鼓励也不阻止的态度。每当奶奶做完一件事后,只向她表示感谢。有一次,奶奶把我的一件新棉袄当做1日的给拆洗了,爸妈也是这么做,向她说谢谢,说给家里帮了那么大的忙。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奶奶刷过鞋,洗过衣服,整理过妈妈的备课笔记,甚至上街帮家里买过一次菜。
奶奶从76岁失明,到101岁去世,她在黑暗中生活了25年,也在黑暗中劳动了25年,直到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在剥花生米,奶奶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什么病,她是无疾而终的。
现在每当人谈论劳动能挣多少钱的时候,我常想起奶奶。我想,也许只有奶奶才真正体会到劳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书上说,劳动创造了人,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也导演了其他奇迹,尽管劳动本身平淡无奇。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细腻地描写了奶奶从失明、平静离世的变化,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奶奶情感变化的轨迹。(厌世)()(喜悦)()
3.读完全文,你知道失了明的奶奶为什么能活到101岁?请写出原因。
4.读了本文,你觉得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爸妈又是怎样的人?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次,奶奶把我的一件新棉袄当作旧的给拆洗了,爸妈也是这么做的,向她说谢谢,说给家里帮了那么大的忙。‛一句中,爸妈为什么要骗奶奶,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6.文章结尾说:‚每当人谈论劳动能挣多少钱的时候,我常想起奶奶。‛读了本文后,你觉得劳动除了能挣,还能挣来什么?
[习作表达]
1、写请假条
玉泉小学的听听同学,因感冒发烧,今天不能来学校上课,请你代他向你的班主任请假一天,请假时间为6月25日
2、习作
提示: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请你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格式正确,言真意切。
第五篇:高考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系列复习7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七)立论角度设置策略
要点:
·考虑论域(思考讨论的范围)、论题(思考讨论的问题)、论点(思考讨论的结果)·考虑作文的可写性与可发挥性 ·考虑读者阅读的接受度
·选择角度由“合适”到“最佳”。
·事物的多义性决定思维的广泛性:“一树梅花万首诗”
·多角度思维:从6W入手,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什么、怎么办。例1:话题:规则
肯定角度:“规则成就方圆”
否定角度:“规则锁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中间角度:“规则需要完善,需要进步”
从主体出发:谁制定了规则,谁破坏着规则,谁在玩规则,谁来规范制定规则者„„ 从客体出发:规则束缚了谁、谁在规则下匍匐,规则解放了谁、谁在规则里自由穿行„„ 从时间角度:古代的规则(唐代的规则、清代的规则),现代的规则„„ 从空间角度:以西方的规则、东方的规则,校园里的规则,商场里的规则„„ 从身份角度:当官的规则,商人的规则,艺人的规则„„ 从事情的角度:游戏规则,球赛规则„„
例2:话题“忙”
官员:好官:忙百姓忧患,忙国家兴亡,忙集体利益,忙人类未来:孔繁森的忙
贪官:忙钱忙权忙名利忙地位,忙丢了百姓忙丢了性命:胡长青的忙
庸官:忙上司忙人缘忙报表忙统计忙汇报忙总结忙拆东墙补西墙 商人:儒商:忙企业形象?忙企业文化?
奸商:忙制假售假?忙假冒伪劣?忙坑蒙拐骗?
官商:忙权钱交易?忙行贿受贿?忙定购倾销? 医生:忙病人?忙红包?(正反)教师:忙课堂?忙家教? 学生:忙学业?忙游戏? 艺人:忙赚钱?忙扶贫? 军人: „„ „„
什么时候的忙:远古、唐宋、明清、现代;上班时、下班时;童年的忙、青年的忙、中年的忙、老年的忙;„„
什么地方的忙:中、外;校园、社会;工厂、商场、战场;城市、乡村;„„ 忙什么事情:种田、打工、作业;旅游、聊天;做生意,演戏,作报告,„„ 为什么忙:生存,前途,命运,权势,国家,民族,未来,„„
怎么忙:有序地忙,无序地忙;快乐地忙,痛苦地忙;大刀阔斧地忙,鸡毛蒜皮地忙„„(注: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忙,如果再细到个人,那就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忙,李白有李白的忙,乾隆有乾隆的忙。这么想下去我们的角度便丰富多彩了,如果我们再从地点、时间、事件、原因切分,角度更是无穷无尽。)
正反角度
赞成忙:
忙好,忙出了前途,忙出了未来,忙出了充实人生; 不赞成忙:忙不好,忙丢了健康,忙丢了亲情,忙丢了宁静的心。
例3:话题:半与全 褒“全”贬“半”:
所得为半、行程为半、美貌为半、成就为半;学业为半、分数为半;生为半、业为半;家为半、友为半;吃半、睡半、喜半、梦半„„
——半为人生常态,但能因为身在半中,就放弃全、放弃完美了吗? ——人在途中,就能忘却远方的家园吗? ——命途多舛,就能抛弃美好的理想吗? ——屡战屡败,就能折戟而返吗? ——一遭受挫,就能半途而废吗?
不歌颂半,不停步于半,不沉湎于半,不汲汲于半: ——看岁半后的春天,——看月半后的十五,——看家半后的破镜重圆,——看情半后的终成眷属 ——看银河上鹊桥连接的“全” ——看梁祝化蝶后双飞的“全”
——看苏轼竹杖芒鞋走过黄州惠州儋州的“全” „„ „„
褒“半”贬“全”: 审美观: ——朦胧美 ——缺陷美 ——距离美 ——对比美 ——映衬美 ——悲剧美„„ 文学观 绘画观 建筑观 园艺观 „„ 朋友观 家庭观 娱乐观 „„ 生活观 生命观 自然观 历史观 价值观 „„
——不强求、不夸饰、不逾越、不满不漫 ——闲适、恬淡、温和„„)——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不满不全,满则溢,盈则亏,——酒半酣正妙,花开半为俏 ——犹抱琵琶半遮面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半”“全”合一相生(无所谓褒贬): ——半乃全的一部分 ——半乃全的过程 ——半乃全的伏笔 ——半乃全的积淀
——全乃半的结晶 ——全乃半的终点 ——全乃半的指向 ——全乃半的明天
——半中有全,全中有半 ——半即全,全即半
——半为虚,全亦为虚(人生只是一个圆,既然可以一死生,齐彭殇,为何不能等全半?
例4“杨丽娟事件”(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杨丽娟:
——盲目追星的悲剧 ——家庭纵容的恶果 ——心理扭曲的追星一族 ——极端事件与偏执人格 媒体:
——媒体造星的弊病
——被媒体诱导(改造)的生活 ——信息时代的眼球经济 ——媒体的包装渲染与炒作 ——媒体的良知与道德底线 ——娱乐时代,谁在娱乐谁? ——谁吊起了大众娱乐的胃口? ——被媒体娱乐掉的真情与良知 社会:
——社会教育的缺席
——铺天盖地的漫骂与诅咒,是谁冰冷了这个世界? ——看客的愤怒与兴奋 ——信仰缺失的时代 ——精神病与社会病 ——社会干预机制与救助机制
——谁有资格对死亡(生命)说三道四? ——他们还有没有未来,谁给他们未来? ——如果这真是一场失败的策划
——不可理喻的事件主角和不可理喻的旁观者 刘德华:„„
例5:霍英东(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提炼角度: ——聚散
——财富:钱的意义
有钱的生命价值
财富是社会的什么符号
仇富的背后
中国的富人们
财富的入口与出口
财富与人生 ——道:财富之道
人生之道
社会之道
因果之道
和谐之道
„„ ——传奇 ——穷与达 ——忧患与安乐 ——善行与善心 ——中国的慈善事业
例5: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心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提炼角度:
——智者、仁者与长者 ——知识分子的良知
——仁爱与恕道,独立与平等,中西文化的交融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大家的“大”字 例6: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温暖世道
——闲事与难事(闲心与爱心)——公益是谁的事? ——一个农妇的活法
——在朴素教诲中成长的朴素人 ——做一时的好人与做一世的好人 ——做一件好事与做万千好事 ——一个农妇的目光 ——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 ——美德与胸怀
例7: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的阳光少年。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提炼角度:
——被命运丢弃的蜡烛 ——和死神赛跑的孩子 ——在悲哀中欢快地燃烧 ——被善良点亮的生命 ——被别人点亮与点亮别人 ——揣着梦想前行 ——生命之旅,感恩之旅
例8:微尘(“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提炼角度: ——“微尘”大爱 ——渺小与伟大 ——城市的良心 ——微尘汇聚,细水成流 ——来自身边的“微尘”
——一个爱心符号的背后(社会道义、慈善、公益、奉献、公民素质、社会风气、帮助、城市救助、机制„„)
——与名利无关 提示1:
一、学习在同一个观点下、在同一个层面上找到合适的切分角度。
如责任可切分为这样并列的三个层次:对待社会、对待历史、对待自然;还可切分:对社会的、对父母的、对自己的;还可切分:抚养责任、教育责任、爱的责任等等。
二、学习给切分好的角度拟成相互照应的几句话,即分论点。以上面切分为例,可拟为:
1、责任是我们对待社会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
2、责任是我们对社会的担当,对父母的承诺,对自己的交代。
3、给他温饱,是抚养的责任;让他明理,是教育的责任;使他有情,是爱的责任。等等。
三、在每一个分论点后,有足以证明的材料,形成稳稳实实的本论。框架如下:论点一,证明;论点二,证明;论点三,证明„„
四、并列展开的前后有总领和总结,构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或者说序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说;明确主张;预示论点等)、本论、结论(综合论点;对论点反复强调等)
提示2:可以操作的一些小技巧:
一、拟小标题,使并列的角度更清晰。
二、注意过渡段、提示语的写作。
三、分说与分说之间形成呼应。
四、可以对照方式展开。提示3:考生最常见错误:
一、论证的角度不在一个平面上。
二、论证的角度虽有不同,但有交叉的关系。
三、角度重叠。
四、角度提领语平板,少概括力。
五、此角度与彼角度之间缺少呼应。
2009年高考作文压轴经典训练实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含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调出色彩、调出健康、调出好心情、调出自我的认识。“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有对生命的个性化感悟。
色彩的象征含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也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生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的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审题立意的角度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色彩,他(她)为其奋斗思想、历程、结局等;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等;可以写正面积极的方面,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涂抹上汨罗江一般的颜色,司马迁为生命涂抹上黄土地一般的颜色,陶渊明为生命涂抹上秋菊一般的颜色等。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都可写。
【例文展示】
1、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 ,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点评】在众多的文章中,这篇自己站了起来,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色――陆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2、为生命着色
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让生命存在,而且是多彩的存在,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题记
纺衣车间的女工用单针走线来衡量她们的生命,所以她们生活的色彩是单调的;田间辛苦劳作而仍入不敷出的农民用耕耘的田的块数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生活的色彩是黯淡而痛苦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还有多少期《泰晤士报》未读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生活的色彩是充满憧憬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无人能取代与更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平凡的草一样,却有着各自骄傲的理由.是的,我们是幸福的,比起他们:当肆虐的海啸袭击那片土地时,那些惊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灾人民,他们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当那些饥民由于长期没有进食,无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双似鹰爪的小手又能让我们用何种颜色描述他们的生命;当求知的眼神通过那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神而展现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读懂了他们生命的颜色;当井矿下塌,看到亲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儿哭的死去活来,我们一定领悟得到他们生命的色彩.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们明白:为生命着色,不仅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应想到那些无力为自己着色的人们.德雷莎放弃了自己优越德的生活条件,走出高墙,走入贫民窟,将爱带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一颗平凡的心,自由的给,自由的爱,直到它受到伤害„„”比起她,我们大可不必这么伤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珍爱生命的缘故.是的,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不仅让生命存在,而且让它存在的多彩,这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于是,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叶的颜色――而明白行动就是这支涂色笔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点评】套用一位扶贫大学生的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担子,那就是让生命多彩的存在,不仅为自己,更为全人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坚强博爱的心,不禁被他感动,为他喝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执”意味着执着认真,有原则性;“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的象征。现实是如此荒诞,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而故意把它念作‘直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是不值得称道的。在这里,“执”是“执着”是“坚定”,“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例文】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若文中再用例证诸如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李陵、苏武、蔺相如、廉颇、触龙、秦始皇等,便可使文章气势雄浑、严谨缜密。文中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切身体验表达独特感悟,将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应根据自己对情景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或者叙写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或者描述评点生活现象;或者记叙阐述文化意蕴的内涵。总之,立意关键在于对“刚柔”理性的思考,思想不要偏激。
运用具体的典型的新鲜事例或掌故,论述观点,且能联系人生社会现实,必与高分有缘。考生的作文如果缺少必要的事实和名言警句,或者偏向新奇的构思,盲目追求“另类”,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将不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