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时间:2019-05-12 06:1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第一篇: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普陀区实验幼儿园

李瑛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知识经验不足,思维水平低,是非辨别能力弱,往往因一时疏忽或欲望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又由于他们道德认识水平较差,很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久而久之,将会形成难以纠正的不良品德行为,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再加上当前,由于家长重智力轻德育的错误思想,独生子女家族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众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时出现了各种偏差,如袒护孩子,使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断强化,如一味满足孩子要求,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不懂得知别人等行为;又如家长缺少品德教育经验,发生不当的教育方法,粗暴地打骂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出现了说谎、霸道、自私,没有集体观念等不良品德行为的苗头。这些不良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纠正。因此,在幼儿不良品德妆发而未形成习惯之时,如果及早发现,对症下药,干预幼儿的不良品德行为,使它朝着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又对其他幼儿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就成了当前幼儿品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说明任何良好的和不良好的习惯形成都需要一段时间,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抓住机遇,纠正不良品德行为,是我们本次课题需要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构想

1、概念的界定

幼儿品德行为偏差,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学习、游戏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一种与良好品德行为标准要求不一致的行为。具体品德行为偏差表现有爱说脏话、说谎、拿别人东西、侵犯行为、自私不关心同伴、集体、不守规则、损坏公物、不爱劳动、不尊敬长辈等等。根据我班幼儿品德行为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本研究仅选择了说谎、侵犯行为、不关心同伴、集体三个较突出的品德行为偏差进行探索。

2、研究目标

(1)了解幼儿品德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2)对幼儿品德偏差进行心理分析;

(3)结合幼儿品德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探索幼儿品德行为偏差的的矫治的策略。

3、研究假设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弱化孩子的错误行为能使孩子的错误行为得以纠正。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是著名化处理的典范,他曾成功地教育好了有偷窃坏习惯的孩子。因此本实验根据幼儿品德行为形成的规律和特征,通过弱化幼儿的错误行为,同时运用故事、儿歌、图片、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强化幼儿掌握良好品德概念,并经常运用行为练习,讨论评议的方法提高幼儿认识,结合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用行动来表现自己掌握的品德意识从而真正实现幼儿不良品德行为的纠偏。

4、研究内容

(1)幼儿侵犯行为的心理分析和矫治措施;(2)幼儿说谎行为的心理分析和矫治措施;

(3)幼儿不会关心同伴,集体行为的心理分析和矫治措施。

5、研究时间

2002年9月---2004年4月

6、研究对象

2002年9月入园的小(二)班36名幼儿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情景测验、教师日常观察评价进行前测,得出幼儿不良品德行为的表现及现状。

三、实验过程

(一)幼儿三个品德行为偏差产生的心理分析

1、幼儿打人、吵架等侵犯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侵犯行为是幼儿身上常见的行为,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侵犯性行为可使幼儿变得骄横无礼,让其滋生发展会影响到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应及早纠正,幼儿侵犯行为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幼儿社会性模仿。幼儿好模仿,如果因日常有侵犯行为发生,或者是幼儿看了电影电视里暴力镜头等社会产生侵犯行为。

(2)挫折是触发幼儿侵犯行为的诱因之一。如一幼儿钢钢正在拍皮球,不小心皮球滚到了晖晖脚旁,晖晖拣起皮球起起来,钢钢的活动被干扰了,他便挥起拳头向晖晖打去。(3)由于多动症。患多动症幼儿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常有侵犯行为发生。(4)对侵犯者的奖励,导致错误引导。如有些家长教育幼儿“以牙还牙”,幼儿与人打架之后,孩子占上风洋洋得意,会加大孩子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

2、幼儿说谎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诚实是一种美德,不说谎,是幼儿诚实的重要表现。幼儿说谎虽不都是品德问题,他们并不是有意欺骗人,但如果对幼儿说谎放任不管,不及时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说谎的习惯。

幼儿说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无意识说谎,包括以下三种:A、补偿性说谎:幼儿把自己幻想得到的东西当作既成事实,如一位幼儿开开非常想得到一架电动玩具,使对同伴谎说自己爸爸出差时买来一架非常漂亮的飞机,甚至讲得神乎其神,以此来取得一点快慰的满足。B、想像性说谎:幼儿由于对周围事物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幼稚的夸张和想象。C、实用性说谎:幼儿因做了错事,怕唤家长,教师批评,或怕丢脸,千方百计用谎话来遮掩。

(2)有意说谎,包括三下三种:A、投机性说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当他想得到别人称赞时,就编造做了什么好事。B、庇护性说谎:即为了包庇伙伴的过失而说谎。C、报复性说谎:因同伴对自己提过意见、揭过短处,产生报复心理而说谎。

3、不关心同伴集体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自私,不关心他人和集体是一种不良的品德行为,当今幼儿身上较常见,究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幼儿始终处于被关心的位置,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因此幼儿不懂得关心父母、长辈;不做或很少做家务,喜欢独占好吃好玩的东西。

(2)家长教养和教育态度不当。父母不是教育他,而是顺从,滋长了幼儿自我中心的膨胀,宠爱过度,迁就过度,造成幼儿自己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行为。

(3)交往面窄。邻里交往少,终日一人学习、玩耍,孤独的环境形成自我中心,很少会在去考虑别人。

(4)集体生活经验少。在家中,从未让幼儿为家族这个集体承担必要的责任,孩子们不懂得家族成员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在幼儿园中,班级中集体观念差,互相合作能力较弱,不会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

(二)幼儿品德偏差的矫治策略探索

1、老师给幼儿充分信任感,在解决问题时做到时事不对人,注意不损伤幼儿的自尊心,采用表扬和化幼儿错误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1)教师注意采取一种平静、镇定、理解的方式对待幼儿所发生的错误行为。不成武断夸大,疏远冷落有错误行为的幼儿,相反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并以行动表明,如果幼儿做错了什么事,老师会给予帮助,老师喜欢你,喜欢与你做朋友,帮助幼儿逐渐减少错误行为的再次发生。

(2)善于发现有行为偏差幼儿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哪怕有几秒钟良好的表现,也要及时报以赞赏的毛笔或进行表扬,特别是对好行为大力表扬,在班内多用贴小红花的形式进行阶段表扬,避免揭短。

(3)善于弱化幼儿的错误行为。弱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就是让幼儿的目的达不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有着某种目的。如果其目的达到,他便会得到刺激而适时重复。如果其目的不能达到,他便会意识到采用这种方式不能达到目的,因而停止这种错误行为方式。在实验中,教师要弄清幼儿错误行为的目的和要善于改变情境。

2、结合日常生活,运用行为练习,情境表演,讨论评议等各种形式,强化幼儿正确的品德行为。

(1)运用故事、儿歌、图片情境表演等形式,渗透于各种教学中,教给幼儿良好正确的品德行为概念。幼儿年龄小,思维水平低,难以直接受深刻的品德概念,我们在教育中就多运用具体形象的图片,情境表演等形式来表现品德行为,让幼儿在易于接近的小动物、同龄人的行为表现中进行同化感染,形成一定的是非概念,了解正确的品德行为应该怎么做。例如:我们通过对《玩具大家玩》、《小铃铛》、《小明摔倒了》、《我和你一起玩》、《金色的房子》、《老爷爷的帽子》、《祝福树》等故事、图片讲述,让幼儿懂得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对《图书是我撕破的》、《一支钢笔》、《谁的做法好》告示图片讲述,让幼儿懂得诚实不说谎的道理。通过看动画片《舒克-贝塔》的故事,听《邱少云》、《雷锋》的故事,让幼儿懂得为大家做好事,为集体服务的道德等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尽量多了解正确的品德行为概念。

(2)经常进行讨论评议,以提高幼儿对正确品德行为的认识。幼儿认识水平低易受暗示,对品德行为的认识不稳定,常会受不正确教育的影响。如有个别家长说:“别人打你你也打他。”于是他的行为开始反复。因此,我们经常利用晨谈、周末讲课,日常生活中偶发事件,开展讨论,让幼儿运用的已有的品德认识自己分析讨论、评价品德行为的,不断提高对正确品德行为的认识。始终会从小故事中正反两种角色的对比,图片中对错行为的比较,讨论生活中出现事件的处理,如:一位小伙伴游戏中摔倒了,我们怎么做?你很想玩别的玩具,你是与小朋友商量呢,还是去抢着玩?等等,幼儿不但对正确品德行为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更加明白了正确品德行为带来的良好效果。

(3)运用行为练习,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品德行为。结合幼儿的认识,多运用正面的榜样教育,给幼儿适当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的行为来表现认识,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如在幼儿讨论评价的基础上,请幼儿到关面来表演正确的优良品种等。我们还经常运用游戏、表演,自由活动等形式,有意识地编排品德教育内容,对于良好行为表现,在评比榜中用红花进行体现,同时经常在班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为班级,正确捐献自己心爱玩具;为班级自然角收集植物;为图书角送书;为灾构小朋友制作新年礼物等活动,鼓励幼儿表现出正确的品德行为,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的形成。

3、在确认偏差行为类型、特点及产生心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治策略。对幼儿的三个品德行为偏差逐一列表,并针对每一不良行为列出矫治“菜单”、(1)打人、吵架等侵犯行为的纠正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A、训练幼儿对挫折的容忍力,抑制受失传后的不良反应,多进行受失传制训练,采用转移、消除等具体方法,引层幼儿制止侵犯行为。如多用礼貌语言等。

B、避免社会学习对幼儿的不良影响,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可以模仿,哪些应制止。C、及时制止幼儿发生的侵犯行为,并且帮助幼儿认识侵犯行为对他人对自己都会带来不幸,培养幼儿从小同情关心别人的感性,适时利用替代惩罚的作用,以降低幼儿对侵犯行为的模仿。

(3)不关心同伴和集体行为的纠正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A、让幼儿在家族中多为长辈做事,每天帮助妈妈做一件事,把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吃。

B、教幼儿在同伴和邻里中结交朋友。提倡幼儿自己带图书,玩具与同伴一起分离,鼓励幼儿与同伴、邻里发展友谊,让幼儿多请同伴在星期天去自己家里玩耍,鼓励幼儿到别人家去做客,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温情,逐渐学会关心他人。

C、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大班内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让幼儿体验与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的感觉,逐步形成集体意识。多鼓励幼儿为班级做事,如做值日生。积极参加各年级段的竞赛活动。让幼儿多谈谈参加集体活动后的感受,树立集体观念,懂得关心班级这个集体。

四、实验结果

1、幼儿不良品德行为被不断弱化

由于(1)至(3)可见,实验后幼儿的不说谎行为,不侵犯别人,会关心同伴集体三方面都明显优于实验前,据家长反映和教师检测表明,说谎、不团结友爱、不关心同伴等不良行为在悄然消失。

2、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不断强化、形成

实验后,孩子们集体观念大大增强,经常为班级带来自然角的动植物,会主动浇水、饲养;对于老师布置需带的材料,基本上能人人记住带来,幼儿还学会了主动关心别人和班级,平日里为娃娃家送玩具,送来折纸用的旧宣传纸,送来图书,送来衣架等好事层出不穷。孩子们不但学会了互相谦让,不能协商着游戏,班内一些幼儿的侵犯行为明显减少。

3、全班幼儿出勤率高,同伴关系融洽,受到家长好评

实验改变了幼儿的面貌,全班幼儿十分喜欢上幼儿园,出勤率高,与老师、同伴情感日益融洽,交往不善的幼儿个个克服。孩子们交往大胆能主动关心,互相帮助,也没有人个别特殊幼儿,好人好事日益涌现,如借蜡笔给同伴使用,帮助人拿椅子等,受到了家长好评。

五、小结与讨论

1、实验表明:采用信任、尊重的态度,对幼儿实话弱化不良品德行为的教育,利于家长理解支持,能较快纠正幼儿的错误,促进幼儿良好正确的品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2、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是一长期细致的过程。实践证明,在弱化不良品德行为的同时,必须适时地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感化幼儿,让幼儿通过自身体验、认识、练习,自然地形成意识,促进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3、耐心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度,能大大调动家长开展,正确家族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们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与老师互相配合,做到家园同步,互相促进,做好幼儿不良品德行为的纠偏工作。

*参与资料:

曹中华《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幼儿品德心理; 卢乐珍、楼必生《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分实践》。

(2004年6月获市幼教论文二等奖)附表:

(1)幼儿不侵犯别人行为实验前后比较表 等级

时间好中差 实验前10179 实验后16173 X213.38 说

明在0.01水平上,幼儿不侵犯别人行为实验后显著优于实验前。

(2)幼儿不说谎行为实验前后比较表 等级

时间好中差 实验前81414 实验后20124 X210.86 说

明在0.01水平上,幼儿不说谎行为实验后显著优于实验前。

(3)幼儿关心同伴、集体实验前后比较表 等级

时间好中差 实验前71316 实验后17154 X211.48 说

明在0.01水平上,关心同伴、集体意识实验后显著优于实验前。

第二篇:关于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

关于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

摘要:

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到得最初社会集体形态,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幼儿乐于表现、喜爱活动、兴趣广泛,但在集体生活中却不是很乐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甚至于心理感受,这对幼儿的成长不利,所以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意识作为研究的核心,在结合家访、与家长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家、园联动的结合点,共同培育幼儿积极分享的社会行为。

由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父母平常忙于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老人精力有限,教育无法到位,大部分幼儿存在分享意识不强,言行表现不一,家园教育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可以通过以校为主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幼儿认识分享行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为幼儿提供一个分享的情境;同时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家长树立榜样,达到家园一致积极地教育幼儿,为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幼儿

分享

情感体验

移情教育

一、研究的缘起

1、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调查时,我记录了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李想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李想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李想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李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

案例二:小米粒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米粒,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小米粒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米粒的妈妈告诉老师,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米粒一定以哭闹来解决问题。虽然经过了一年托班和一学期的小班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

2、小班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现状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群人的呵护与宠爱,特殊的家庭地位让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品质。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没有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幼儿园的集体教育让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与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小班幼儿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很多幼儿不知道与人分享,共同努力。如:在晨间区域活动中,A和B小朋友都在建构区搭房子,A把一大堆积木揽在自己面前,一个人玩;B小朋友需要一些长条积木,可是没有了,他看到A那里有很多,伸手去拿,A马上护住积木,大声说:“你干什么啊,这是我的积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独占”主体。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孩子都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拒绝孩子分享的物品。由此造成孩子的独占心理,认为什么物品都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另外,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居住于楼房的居民与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这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从而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造成孩子自私的特点。

家园教育不一致也是幼儿不分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然而,有些家长却不然,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家长,她是这样教育她的孩子的:“妈妈给你买的新玩具很贵,你一定要爱护它,不要给小朋友弄坏了。”于是,幼儿为了不让小朋友弄坏玩具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玩了。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的利益,但阻碍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已经不允许固守一己,而需要融合,家园共同教育迫在眉睫。

二、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

幼儿入园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经过老师、家长的引导,已经初步具有了分享意识,但经常表现出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给自己分享,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的行为。如在课间活动中,有两名幼儿为争抢动物玩偶发生了争执。“这是我的玩偶,我的,不给你玩。”其中一名幼儿大声的说着,当老师问他们:“小朋友带了玩具,应该怎样玩呢?”“应该一起玩,一起分享,不能抢的,要坏掉的。”两人又同时回答了老师。像这样“两面派”的例子出现很多,似乎孩子明白要做到共同分享,但又无法抗拒玩具、食物的诱惑和占有欲。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总说孩子什么都不缺,不可能跟别的小朋友抢,但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玩具在幼儿园却成了“香饽饽”呢?

1、抓住契机,激发分享意愿

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较多,当发生幼儿为争抢互不相让的时候,为了让课程继续进行下去,教师往往考虑到课程的继续开展和课堂的稳定,而采用暂时性的安抚让其中一方退让,并未能从根本上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这就使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的脱节。这一“快”一“慢”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幼儿分享教育引导的良机,片面追求课程操作的顺利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分享作为幼儿常规进行引导,化“快”为“慢”,在班级中随时随地创设分享情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第一意识,通过“慢”教育打牢基础,那么无论在那个环境中,幼儿都会表现出良好的下意识反应。所以,幼儿的分享教育“快”不得。

要让幼儿进行分享,首先要克服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对此,可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班级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班上的小朋友、班上的各种物品,要让幼儿知道这些物品是幼儿园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支配的权利。

其次,让幼儿意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大家共同使用一件物品,共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玩玩具,发现少了几样;看看书,发现少了几本;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是如何解决的呢?相信在没有教育前提下大多数幼儿会为了能占有玩具或图书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幼儿只会用目光或语言求助于教师的协调。少有幼儿会与同伴协商:“我们一起玩(看)吧!”。由于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是为最好的教育方法。这时老师不妨以一个玩伴的身份向幼儿协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 “你先看,等会儿给我看,好吗?”对于稍大一些的幼儿则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又如美术活动时,一组幼儿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种颜料;滚球游戏时,双方共同使用一个皮球,只有轮流推动皮球,游戏才能得以继续。

2、参与情境,体验分享乐趣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相互性”,所谓相互性也可以说是可逆性,即甲对乙的行为,乙也可以以同样的内容或方式反馈给甲,而不是只有其中一方拥有说某些话、做某些事、以某种方式说话以及以某种方式行动的权利。这种相互性可以直接导致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因此,鼓励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往也是让幼儿学会分

享的好方法。例如,本学期我们班举办玩具展览会,让幼儿自带玩具,并与同伴自主交流,想办法怎样能玩到更多更好玩的玩具。由于同伴交往中的“相互性”,即当一方不愿意分享时另一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导致幼儿不修正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而让孩子学会大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亲眼见证这种品质。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你的冰淇淋、把你的围巾给宝宝让他当作超人的披风、问问他你能不能试试他的新帽子等等。用分享这个词来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别忘了告诉他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比如感觉、想法、故事)也能够分享。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你在给予、获取、妥协和与他人分享方面的行为。

3、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

在集体活动中可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帮幼儿理解、体验分享的快乐。如在故事《金色的房子》中,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共鸣。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姑娘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气,我有点不喜欢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分给小动物吃饼干等等)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4、训练提高,建立分享规则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平等分享。要做到这一点不大容易。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的由利益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玩具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从而理解平等分享的意义。

第二:共同分享。现在的家庭往往在孩子生日那天请亲朋好友聚一聚,这其实是一个培养幼儿分享行为良好的载体,应充分加以利用。当幼儿提出“生日会”或“节日会餐”的要求时,我们要求幼儿带来的玩具让大家一起玩,带来好吃的东西因应有足够多的数量,在班级为孩子举办“生日蛋糕分享会”,与同伴共享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品尝蛋糕,一起分享快乐。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分享是相互的,你分享了别人的蛋糕,别人也分享了你的蛋糕;你把爱心给了别人,别人也把爱心给了你。这样才能达到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目的。在刚开始实施此规则的时候,我们先教给幼儿协商的技巧。:如在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前,要先同别人商量:“我也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参加这个游戏可以吗?”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要协调关系,帮助幼儿认同、使用规则。

第三:轮流分享。刚开始使用此规则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我们可叫给幼儿先拿到玩具先玩,后来想玩的人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渐渐地,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轮流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幼儿解决一些分享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在玩具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

第四:先宾后主的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玩具先让别人玩。当然,一开始幼

儿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家里的玩具要先给别人玩呢?这时老师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你是否也希望别人先把玩具给你玩呢?这样幼儿就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其他人分享他的玩具了。而老师则要对幼儿表现出的先人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幼儿在今后再发出类似的行为。先宾后主的分享制度可培养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忍耐的美德。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第五:激励引导,强化分享行为。当小朋友之间出现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下,马上就还给我”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小班的幼儿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幼儿向同伴借玩具,可同伴正玩得起劲,不论怎么样都不给,这时,教师应走过去对不借玩具的孩子说:“你看,小朋友为什么会不高兴啊?”当他说出原因后,进一步强化:“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的更开心的,而且他会很感谢你的。”这样,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觉产生分享的行为。如果在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自尊、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

所以,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当幼儿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分享玩具或用具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大方!”“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情绪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而对不太会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要按次序轮流玩。”“没人陪你玩,多没劲,快去找个朋友吧!”“你给他玩,他也给你玩,不就大家能玩了吗?”“你跟他说,你搭好了再给我搭好吗,试试。”“你可以先帮他做事,再向他借书。”或者让他们体验一下独占带来的直接后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出现的良好行为,从观察比较中学会自我调整与辨别,教会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分享行为

与分享技能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情境

1、家长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时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家长的总是尽量满足,于是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孩子自己一个人独享,但家长要明白:一时的谦让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有让他学会了一些生活的本领,使之受用终生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爱他。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家庭的具体条件为幼儿规定合理的生活方式,让幼儿经常重复成人的安排而决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让孩子养成习惯。当幼儿因分享自己的玩具而被别的小朋友损坏时,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玩具,告诉他把玩具交给小朋友玩的时候要告诉他怎样玩是正确的,不能乱丢、用力压等等,这样孩子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玩具,又能更好的跟小朋友相处,一举两得。

2、家长及时鼓励、持之以恒

同时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如果细心观察,有时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孩子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的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的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的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应加以鼓励和赞许:“你真是个大方的孩子!”但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事实上,在孩子最初的成长中,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分享启蒙。有的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之间的事,如果孩子和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分享快乐,又怎能与他人建立分享关系那。

有一些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每个孩子最珍爱的东西不同,孩子完全可以把一辆缺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当做宝,他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在大人看来很贵重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我们每天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心情,也正是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分享行为中所享受到的一样。只有培养孩子真正建立起分享意识,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给予他人的快乐和被给予的快乐。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要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合作成果。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

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细胞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交往和生存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更强化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成果的脾性。因此,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必须持之以恒,使分享品质不断发展。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并且,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也能带动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为将来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N] 2001.[2] 曾红缘.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 2009年 [3] 王洪春.教小班幼儿学会分享《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年05期 [4] 徐瑛 李晓燕 幼儿分享行为发生机制及培养的研究报告 武义县武阳幼儿园 [5] 李丽云.良好行为习惯培养[J].幼儿教育,2007(1).[6] 曾爱民.《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2年03期

第三篇: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内容摘要:幼儿在中班时期,已经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同的交往方式,已适应在集体当中的生活和交往需要。但如今的社会,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众星捧月,个人意识非常鲜明。在幼儿园教育的部分,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使幼儿获得正面的教育,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提高幼儿的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1.分享的涵义:

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i。分享是与他人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共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在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社会性的教育和习得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和过程。在本文中,大多关注的的幼儿物质上的分享,如:玩具、书籍、食品等以及基础层面上的精神的分享。

2.现象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纪,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适者生存的年代。幼儿是正在发展的社会人,他们必须接受和学习一些能帮助他们生存的更好的方法。人际的交往就是他们要学习的重要功课之一。幼儿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的是人际交往。而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养成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协调人文交往。

现在的幼儿,特别是城市中的小朋友。大多养尊处优,众星捧月。衣来伸手放来张口以是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在高楼大厦的小套房里,过着自己的安逸独享的小生活。一旦进入了集体的生活,如幼儿园里,他们就会心里出现极大的落差,表现得无所适从。但凡自己的东西受到了“侵略”,或者想要其他人的东西,就用哭闹、争抢、互不理睬、互相攻击的错误的、消极的交往方式。

中班的幼儿虽然已经有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意识,但还是比较的生疏和不成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一定的努力。幼儿分享的品质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要在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中产生。在两个月实习的期间,针对幼儿分享行为和意识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渗透。

3.分享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意义: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需要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积累与伙伴之间的友好感情,让幼儿在园内的环境始终保持着愉快和轻松。并且能帮助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学习知识。促成幼儿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的产生。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毓英中心幼儿园中一班3个幼儿,该园是泉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研究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6月 3.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集中教育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等等事件进行观察发现,记录并整理相关的资料。

(二)谈话法:

基于对幼儿一定的观察了解,与幼儿进行交谈,在简单的问答中,发现问题和原因。

三、研究过程:

幼儿的意识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变的一个内化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一节课或者是一句话能改变的,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强调、纠正和帮助中,才能慢慢的形成正确的观念甚至是行为的转变。

在对于我班幼儿的观察中发现,园任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也有一些的分享教育在,但是认真执行的幼儿并不占多数,分享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打闹,争抢的问题。幼儿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居多,分享的对象和方式比较单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干预:

一、制定干预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1.幼儿乐意与人分享物品,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2.逐渐的学习到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懂的沟通,懂的爱惜,以及在共同的玩乐中体验到愉快。

3.在一定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比如,哭闹时互相的安慰。

二、中班幼儿分享状况现状

1.中班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都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特别表现在游戏中,相比较小班的分享情况,变得比较强烈。但仍有部分的幼儿停留在小班的阶段,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表现有分享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在认知和行为脱节时,幼儿的分享行为就很难表现出来ii。

2.中班幼儿的分享还受相识程度的影响,互为好友的幼儿,分享行为会比较成功,而关系不好的则会互相的争抢。并且他们的游戏大部分是男孩子和男孩子,女孩子和女孩,有性别的指向性。

三、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一)在教育活动中渗透分享教育

1.集中活动时间进行教育引导

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大部分是在集中活动中习得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在集中活动中,加入分享教育是有必要,并且是可行的。可以利用较为成熟的文学作品,比如,学习有关分享的故事--《孔融让梨》时,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将更多的说话的机会让给幼儿,教师只是启到叙述故事和提问的功能,先将故事的后半部分省略,提问幼儿“如果是你的话,你将怎么分你的这些梨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觉得你很棒,很懂事”。幼儿会有很多的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以及对于回答的出色的幼儿进行奖励或者表扬。教师的正面强化会启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促使幼儿下次再有分享的动机时,能更积极的去实施。但是,教师在评价的同时,要针对幼儿本次的见解,或者表现进行评价,不能逾越本次活动的内容,注重用合适的语气、行为表现,不要过多的错误示范。

2.角色扮演中获得经验

幼儿园以游戏做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各种物质和社会文化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是幼儿生活的智慧,可让幼儿学会生存、生活和学习。不仅使外部的、物质的东西向内部、观念的东西转化,而且也使内部的、观念的东西外化为实际的动作,是主观之于客观,实现主客观双向建构。所以,同时也可以适时的进行分享行为的教育。例如,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叫了外卖分量太多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如果,外卖太多或者买的东西过多的话,可以让邻居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否则食物就浪费了”等等。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发生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迁移经验,帮助幼儿共同来分享。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Flavel)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如角色游戏中,公共共同游戏; “门铃响了”“谁病了”;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并且学习如何分享,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滋暄小朋友站在出租车的停靠点在等待出租车,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的小朋友想要做出租车(出租车是由一个纸箱做成可以围住三个小孩的出租车形状)。她在开出租车小朋友过来时,及时的冲上前去,霸占住车门,其他的小朋友也挤上来,于是乱成一团,我走过去阻止了混乱,并把滋暄小朋友请到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我想要做出租车,但是其他人也上去,就把我挤到一边,我很生气。我对说:为什么不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她回答说:

他们也抢来抢去的。我告诉她:如果你和其他的小朋友试着商量他们也会同意的,如果你们是同时到达的话,你们可以剪刀石头布来看谁先谁后啊,这样既不会吵起来了。她仍是一脸的不情愿,我耐心的劝她先会娃娃家去,告诉她可以去商店买些好吃的和家人一起吃,她提着小篮子高兴地走了。

案例二:弘洁小朋友是一个自我评价很高的小朋友,从不轻易的认输,也不能接受其他人对他的质疑,这样她一天的情绪就会很低沉。并且她也不懂得欣赏和分享。在一节绘画课上,小朋友都在画母鸡和小鸡,突然旁边的小朋友装过身来对她说:你画的是什么啊?真丑!于是,她哭着喊着叫老师,我走过去,她向我抱怨别的小朋友说她画的不好,我蹲下来,仔细的看着她的画,对她说:你画的很漂亮,但是颜色涂得不均匀不好,你可以在涂颜色的时候涂得均匀,颜色涂鲜艳些。我把另外一小朋友的画那给她,问她:你觉得她画的哪里好?她回答说:老师我觉得我画得比较漂亮。你先看看这张画,我觉得她小鸡画得很漂亮,花也画的很漂亮。于是,她看了看,说:老师,我觉得画的母鸡的羽毛很漂亮。我对她说:对啊,每个小朋友画的都有好看的地方,不能那样嫌弃别人。她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说我的也漂亮的。然后满意的继续画着。在集中讲评的时候,我就特别的将我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但诶有强调是个别,而是针对全部人。

以上的案例说明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幼儿指引,在集中教学活动或者集体的合作游戏时,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幼儿的分享才能成功的实施。在幼儿有分享的动机,或者出现错误的分享行为时,可以及时的纠正和帮助。集中教学和个别教学交替应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教师创设给幼儿分享的机会

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的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的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勇于表现自己。于是,分享教育可以在以下几种方式中实施。

1.创设分享日

教师根据本班的时间安排情况,在固定的时间让幼儿进行分享。可以让幼儿家长轮流带些小礼物或者是小饰品,然后每周固定一天,让这周带礼物的小朋友奖励自己觉得该周表现的好的小朋友。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小朋友奖励幼儿,并告诉幼儿为什么奖励他,给幼儿理由。

2.规划分享角落

教师视教室规划布局,在走廊或者其他墙角设立一个幼儿作品的集中区,让幼儿将平常自己的画或者其他的作品放在角落里面,平常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作品,让幼儿在分享中学会互相欣赏,发现其他人的长处,互相学习。

3.插入分享时间

在平常上课前、吃饭前或者等待家长接送的时间都是可以利用的好时间。可以请幼儿上来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个故事、天气预报、唱首歌,或者跳一跳舞,提供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让幼儿实现精神上的分享和展示。不但可以锻炼到幼儿的胆量,展示他们的才能,也能让幼儿学会互相的欣赏。

案例三:实习班级有一个特定的分享日在每周四,让有带零食的小朋友来分享食物,这周刚好是浩正小朋友带礼物来,生活老师让浩正小朋友去发好吃的,老师先让他自己发给自己认为表现的好的小朋友,他拿着食物,呆呆的看着老师,老师疑惑的问:“你为什么不去分给小朋友啊?”他说:“这是我奶奶带来的吃的。”老师说:“这是奶奶带来奖励给我们班这周表现的好的小朋友的,以前其他小朋友带来也有份给你们!”他想了想,开始分给小朋友,先从和他关系好的小朋友开始发,发了一圈,然后他走回来,把剩下的拿给老师,老师把袋子向着他说:”你也表现的很慷慨,你可以拿一个自己喜欢吃的”。然后,他高兴地拿着走了。生活老师再把刚才没奖励的同学,视情况奖励。

幼儿在分享的时候,会选择对象,受关系好坏的影响。也会偏向性别的区分,男生和男生的分享比较困难,相对女生和女生情况就好点。

(三)设立分享的规则

为了避免幼儿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方式,可以设立一定的交往的规则。但是即使不能硬性规定,刻板的实施,可以适当的加入移情。新《纲要》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iii由于幼儿年龄小,接触的事物不多,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口安排是作为一个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出轮流分享的原则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出现互相争抢玩具的做法,而往往幼儿都是出手相向不会退让或者冷静的商量,而这时,就是教师加入的最佳时期,教师的加入不仅有助于幼儿冲突的解决而且能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避免再犯的可能。比如:教师可以拿过玩具,问:这玩具是谁带来的呢?然后,再问玩具的主人,“现在这玩具是老师的,如果你想要的话,你要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来回答,教师针对情况应对幼儿。也可以针对另外一个幼儿,类似的使用移情的方法进行教育。iv 让幼儿共同分享

在大型的建构游戏或者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总是很被动,各玩各的,不同得共同来分享。教师可以在游戏前,设定一定的规则。在游戏中的人数,让幼

儿能主动的进行合作和分享。比如在建构大型的建筑时,教师可以在游戏前说明,在建构大桥时,因为体积太大,小朋友可以3个或者4个人一起来搭,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搭起来。在幼儿进行操作的时候就能更好的进行合作,促进游戏的进度和成果的达成,幼儿也能在合作分享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及合作的成就感。

案例四:午饭后,幼儿都拿出自己的玩具开始玩,没带玩具的小朋友就拿着书本在看。浩正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手上拿着一个他喜欢的坦克模型,于是兴奋的跑过去,一把抓过来,被抢的小朋友出手争抢,大喊大叫,我走过去拿走坦克,说:“现在这坦克由我来保管了。”他们停止了争吵,我问怎么回事,其他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把他们请到旁边,我问浩正:“你为什么抢人家玩具”。他说:“因为我喜欢坦克,我想要玩。”“那你问他没有,他要不要借你?”他委屈的说:“没有”。我说:“如果这是你的,他过来抢你会觉得怎样?”他说:“我不给他。”“对啊,所以他不给你玩啊!”于是他转过头问另外一个小朋友,你借我玩好不好,我在旁边帮忙说话,于是两外一个小朋友答应了,我告诉他们“以后想要玩人家的玩具时,要好好的说,知道了吗?”然后他们一起玩的很愉快。

案例五:弘洁小朋友在一次课前,她没搬自己的椅子,就随便做在别人的位置上,于是其他的幼儿不服气,告状来了,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不搬椅子。她说:老师有空位就可以坐不上吗?妈妈说现在都是争抢争抢的,谁抢到就是谁的。

幼儿的分享方式比较笨拙,不会用婉转的方式来表达,于是经常起冲突,用争抢的方式解决。教师在幼儿出现争吵时,要先了解事情的情况,再对症下药。

需要家园达成一致,才能更好的实践分享教育。

(四)拒绝分享行为中的伪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很长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个大人对这一个小朋友说:你拿一个糖果给叔叔吃吧,看你懂事吗?而后,小朋友就会屁颠屁颠的拿着个糖果,不舍的伸过手去,而大人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委婉的推脱:好吧,你很懂事,很乖,叔叔不吃,你吃吧!接着很多的大人就会争先恐后的赞美小朋友。长此以往,就会在幼儿的印象中形成错误的意识,导致幼儿在和同年人的交往造成落差。幼儿会一直一味,自己分出去的东西不管怎么样都还会拿回来,于是当有一天一去不复返的时候,就会接受不了。于是,权威的教育人(幼儿园教师或家长)就要在平常的教育中体现。

教师或者家长在处理幼儿的分享的行为,不能只是片面的,只是单纯的只是一味的以物质的激励的方法,如果幼儿适应 为了利益的获得而付出的话,呢对

于他的内在动机的形成是很难达到的,很难由思想向行动的转化。可以交给幼儿正确的观念,比如在发出去的东西又归还的情况下,可以告诉他:这是因为大人很疼你,不舍得吃,才还给你的,但是如果是好朋友的话,他如果喜欢的话,就会吃掉的。先有预期的语言告知,比临时碰到慌了手脚的来得好。

研究结果:

本次的研究主要针对个别几个幼儿的研究观察,范围较小,方法和条件有限。本次关注的这几位幼儿在中班一学年中,能逐渐的表现出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在对待共同游戏上能用商量的方式进行,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书籍等。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实施分享教育是有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但是,这不是阶段性的教育而是长久以往,甚至是贯穿于每一个相关联的活动当中的。教师的教育形式可以更加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教师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启到至关重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实施的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以免造成幼儿的误区。

i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初探(江山市德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ii 《太仓地区4-6岁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冒丽娟 iii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iv 《浅谈幼儿教师的移情》张亭亭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第四篇:幼儿分享行为[范文]

毕业论文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名:

准考证号:

业:

指导教师:

自考毕业论文: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摘 要: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考察呼和浩特市、临河市某幼儿园4—5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对不同分享对象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分享观念,分享行为,4—5岁儿童,儿童的分享行为,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文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2、分享行为的涵义

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

3、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缺乏现象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4—5岁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二、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4—5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前儿童还带有某些先学前期的特点,4岁以后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的多。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多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2.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学前中期最为典型。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

4—5岁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等过程都比3岁幼儿有较大发展,我们也会看到,4—5岁的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自考毕业论文: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形式主义路线,没有真正意味上的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分享。例如,我在临河市幼儿园中(3)班见习时该班小朋友的家长都会在早上来幼儿园时给他们的孩子带些零食什么的,而这些零食的分配不是交给儿童自行处理,而是老师把某个幼儿的吃的拿出来后说:这是小豆豆的吃的,小豆豆将把它分给班级里的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啊 “谢谢小豆豆”小朋友高兴说。经过我对小朋友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不知道这就是分享,他们只知道每天的休息时间老师会把小朋友的吃的发给大家,大家可以吃到好吃的,自己的也会被老师发给大家。儿童并没有觉得分给其他小朋友是件快乐的事。而在呼市的幼儿园他们班的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安排了号码,每位儿童根据自己的顺序带来些吃的与班级儿童分享。这种盲目的分享不仅没让幼儿增强分享的品质与道德感,还大大加深了幼儿的厌恶心理。那么家长和幼儿园如何帮助幼儿建立分享意识呢?

1、提高教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虽然意识到幼儿分享的重要性,但对其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因此,我不断学习有关理论文章,如《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幼儿在分享活动中的体验》等内容。不断地丰富有关幼儿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幼儿如何学会合作,如何学会分享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针对专题实施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并定期开展主题教育,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为实施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温馨气氛。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1)物质环境的创设,让墙壁也会说话。

近两年来,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无论在内容、色彩、形象还是情趣方面都有了显著地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我们中班的墙面环境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分享树”,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了一棵普通的树。然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如照片、图片、书等挂在“树”上,和同伴一起说说看看,“树”上的内容则根据孩子的意愿不定期的更换。一棵“普通树”由此就变成了“分享树”。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又如“我们一起放风筝”、“去郊游”、“愿望星”、“心情栏”等系列主题,使孩子们在参与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2)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 “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 “你们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积木,真好!”

“你们都想当经理,没人当员工,玩不成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

b.温馨的家庭氛围。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如果细心观察,有时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这个时候的宝宝,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的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的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的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应加以鼓励

自考毕业论文: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在写作论文期间,从选题、拟定提纲、搜集资料、撰写初稿、反复修改直至最终定稿,无不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和心血。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谨记老师教诲,不辜负恩师的一片厚望。感谢我的大学老师,谢谢他们在这三年中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2011年05月15日

第五篇: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教育科学院

08.3 郑洪燕

20081242010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此研究,希望能让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借鉴,能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表现形式、心理因素、处理方法 对幼儿的告状问题,以往的研究对集中在儿童身上,常以量化的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性别差异、类型、原因等,而很少从教师的视角来探寻他们是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教师身上,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把握教师对儿童告状的认识和看法,并力求之加以恰当的描述和解释。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很普遍,引发笔者对此现象的关注,所以也了解了老师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最终得出这一现象具有研究意义。通过此研究了解大班幼儿产生各种告状行为时的行为表现形式,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教师面对幼儿的各种告状行为时如何对待与处理的,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通过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教师不管怎样,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对幼儿今后身心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心理因素

在幼儿园,“告状”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种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地方,然而幼儿的告状行为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然而每一个告状行为的表现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

案例一:在睡午觉时王怡然小朋友刚到小床上盖被子,这时,小俊把王怡然手上的被子抢走了,王怡然哇哇大哭起来,文文看到了这种行为,文文对小俊的这一行为感到很气愤,于是文文安慰了王怡然并向老师告状,老师立即过去阻止了这

一行为,并对文文进行了表扬。文文的表现说明当她遇到其他小朋友受到欺负时就会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并向老师报告。这种行为表现是由幼儿的同情心驱使其告状。幼儿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幼儿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怜悯心理,出于同情,就会对同伴的行为进行告状。

(二)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 案例二:有一次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俊熙看到另一幼儿小超的玩具比自己的多,这时俊熙心里很不平衡,想要拥有玩具的这种好胜心里而产生了嫉妒,而向老师告状说小超不给我玩具玩。俊熙的这种行为表现说明,幼儿都很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对幼儿的这种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引起告状的这种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老师应当正确处理问题。这种行为表现是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幼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看到一些比自己做得好或物品比自己多、比自己好的同伴,就会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并不愿虚心的向同伴学习,由于嫉妒心理,幼儿就会故意找茬向老师告状。

(三)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 案例三:一个叫丫丫的小女孩,每次游戏活动时,总是为争抢东西而打架。一次,幼儿玩积木时,她的面前已经有很多的积木了,却把别人的积木抢过来占为己有,当那个孩子哭着向她要时,她一拳把别人打倒在地,看见老师走过来她却大声的告诉老师他抢了我的积木。

案例四: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小朋友们都在认真调配颜料画画,小明却在一旁捣乱,结果打翻了洋洋的颜料盒,弄得四处都是颜料,洋洋哭的很伤心,见老师走过来小明非常的害怕,他连忙大声告诉老师洋洋在纸上乱画,涂得到处都是颜料。根据案例

三、案例四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害怕被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对于幼儿来说,当犯了错误时,其实心里都是很害怕的,大多数幼儿都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就会想办法来推脱责任,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

案例五:佳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一次,算术课上老师请幼儿到黑板上利用磁性教具进行排序,因为老师没有请到她,她就一直在下面大声喊“我会、我会…….”当看到别人排错顺序时,她就会马上站起来大声说:“她排错了!”一脸得意的样子。案例六: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非常的勤快,每天中午饭后,看到老师收拾餐具、打扫卫生时,她都会主动跑来帮老师一起做。一次午饭过后,有两个小朋友帮老师一起打扫卫生,依依没有抢到扫帚,她心里很不高兴,就不断地在老师面前大声说:“老师小东不给我扫帚,你看他地都扫不干净,地上还有好多垃圾哦。” 根据案例

五、案例六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为表现自己而告状。幼儿对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但对老师的评价非常重视,时常想引起教师的注意,特别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肯定的评价,通常为了满足表现欲望,不分场合。

(五)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

案例七:一次课外活动时,幼儿在教室后面的小广场上玩耍,晓旭抢走了洋洋的木马,洋洋向晓旭要回木马,但被晓旭拒绝并把他推到在地,于是洋洋觉得很委

屈,哭着跑去向教师告状:“老师,晓旭抢了我的木马还打我”。

根据案例分析研究,有些比较弱势的幼儿,在受到同伴欺负时,就会产生很强的被保护的欲望,想得到安慰和同情,就会产生告状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没有自信心,有点胆小,每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或伤害时非常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六)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如,由于幼儿园场地不够宽畅,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从幼儿告状发生的成因分析看,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对幼儿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幼儿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往往有些老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老师知道了。”或者甚至不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极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如果你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严重的会使某些孩子形成时时窥探他人秘密的习惯,导致孩子日后在人格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二、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我们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不可等闲视之,应引起重视。同时,还需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引导.(一)处理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教师应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并向全体幼儿指出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并鼓励被欺负幼儿敢于向教师求助以增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一中,文文的这种行为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要告诉小俊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对于王怡然小朋友教师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和安慰。

(二)处理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对争强好胜的幼儿应引导他们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并具有共同分享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不借助别人来评价自己,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同伴们的榜样。如案例二中,俊熙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俊熙要具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并增强他的自信心来消除他的嫉妒心理并告诉俊熙要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幼儿的玩具。

(三)处理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

为时,教师应该弄清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明白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不能随便推卸责任,应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主动的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案例三中,丫丫的此行为教师应该耐心的向她讲明道理,积木应该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占为己有,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案例四中,小明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他,不能推卸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不撒谎、不乱告状的好孩子。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处理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肯定他的良好表现,鼓励其继续保持,但也要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如案例五中,佳佳的这一行为,即使只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想要表现自己,但教师不能忽略了佳佳的告状行为,应及时制止她的这一行为,示意她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并举手回答问题。在案例六中,依依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依依同伴之间应共同协作,希望依依能够帮助小东把卫生打扫干净,可让依依去拿垃圾筐或去倒垃圾等。

(五)处理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对这类幼儿进行安慰并了解告状原因,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持强凌弱的幼儿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对被欺负的幼儿给予安慰和保护。如案例七中,洋洋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对他进行安慰并启发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能遇到什么事都依赖于他人,增强他的心理调解能力。

(六)对其他因素引起告状的处理方法:可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时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三、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大班幼儿产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时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本课题研究揭示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幼儿告状的内心,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2007年12月第24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2008年4月第7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2002年2月第1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幼儿教育].1999,(02)刘晶波.《理想师幼互动行为的探寻》.[学前教育].2004,(05)

郑名.《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调查与研究].2005,(01)【6】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山东教育].2006,Z6期:(7-8)【7】赵连娣.《对幼儿告状的心理状态探析》.[山东教育].2004,(15)【8】赵尚松.《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心理世界].2004年3月 【9】王丽莉.《幼儿对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文史博览].2006年24期 【10】冯莉英.《不要忽视孩子的告状行为》.[学前教育].2001年03期 【11】吴爱兰.《幼儿告状浅析》.[黄山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2】王雷、吕晓捷.《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及应对措施》.[山东教育编辑部邮箱].2006年12期

下载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

    蚌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够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且......

    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是将丰富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的研究,为幼儿攀比行为成因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是为幼儿、幼儿教师、幼......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论文: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

    浅谈幼儿偏食行为

    浅谈幼儿偏食行为 关键词:幼儿偏食 问题行为 偏食成为影响幼儿身体正常发育的重要原因。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每天必须从膳食中摄取全面而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幼......

    幼儿行为素养

    邗江区美琪幼儿园 中班·幼儿行为素养的养成 生活行为素养 ——照顾自己 1>.能干净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吃饭歌》 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

    幼儿行为素养

    邗江区美琪幼儿园 中班·幼儿行为素养的养成 生活1>.能干净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吃饭歌》 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 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里, 自己的饭菜都吃光,......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研究心得[5篇材料]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研究心得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对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仅供大家参考.随着家园合作意识的逐渐强化,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