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时间:2019-05-13 09:4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第一篇: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论文: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此研究,希望能让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借鉴,能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表现形式、心理因素、处理方法绪论:

对幼儿的告状问题,以往的研究对集中在儿童身上,常以量化的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性别差异、类型、原因等,而很少从教师的视角来探寻他们是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教师身上,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把握教师对儿童告状的认识和看法,并力求之加以恰当的描述和解释。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很普遍,引发笔者对此现象的关注,所以也了解了老师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最终得出这一现象具有研究意义。

通过此研究了解大班幼儿产生各种告状行为时的行为表现形式,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教师面对幼儿的各种告状行为时如何对待与处理的,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通过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教师不管怎样,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对幼儿今后身心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本次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是:

一、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

二、教师处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论文主体:

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心理因素在幼儿园,“告状”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种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地方,然而幼儿的告状行为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然而每一个告状行为的表现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同情心驱使幼儿告状案例一:在睡午觉时王怡然小朋友刚到小床上盖被子,这时,小俊把王怡然手上的被子抢走了,王怡然哇哇大哭起来,文文看到了这种行为,文文对小俊的这一行为感到很气愤,于是文文安慰了王怡然并向老师告状,老师立即过去阻止了这一行为,并对文文进行了表扬。文文的表现说明当她遇到其他小朋友受到欺负时就会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并向老师报告。

这种行为表现是由幼儿的同情心驱使其告状。幼儿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幼儿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怜悯心理,出于同情,就会对同伴的行为进行告状。

(二)因嫉妒、好胜而告状案例二:有一次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俊熙看到另一幼儿小超的玩具比自己的多,这时俊熙心里很不平衡,想要拥有玩具的这种好胜心里而产生了嫉妒,而向老师告状说小超不给我玩具玩。俊熙的这种行为表现说明,幼儿都很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对幼儿的这种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引起告状的这种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老师应当正确处理问题。

这种行为表现是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幼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看到一些比自己做得好或物品比自己多、比自己好的同伴,就会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并不愿虚心的向同伴学习,由于嫉妒心理,幼儿就会故意找茬向老师告状。

(三)害怕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案例三:一个叫丫丫的小女孩,每次游戏活动时,总是为争抢东西而打架。一次,幼儿玩积木时,她的面前已经有很多的积木了,却把别人的积木抢过来占为己有,当那个孩子哭着向她要时,她一拳把别人打倒在地,看见老师走过来她却大声的告诉老师他抢了我的积木。

案例四: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小朋友们都在认真调配颜料画画,小明却在一旁捣乱,结果打翻了洋洋的颜料盒,弄得四处都是颜料,洋洋哭的很伤心,见老师走过来小明非常的害怕,他连忙大声告诉老师洋洋在纸上乱画,涂得到处都是颜料。

根据案例

三、案例四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害怕被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对于幼儿来说,当犯了错误时,其实心里都是很害怕的,大多数幼儿都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就会想办法来推脱责任,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

(四)为表现自我而告状案例五:佳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一次,算术课上老师请幼儿到黑板上利用磁性教具进行排序,因为老师没有请到她,她就一直在下面大声喊“我会、我会…….”当看到别人排错顺序时,她就会马上站起来大声说:“她排错了!”一脸得意的样子。

案例六: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非常的勤快,每天中午饭后,看到老师收拾餐具、打扫卫生时,她都会主动跑来帮老师一起做。一次午饭过后,有两个小朋友帮老师一起打扫卫生,依依没有抢到扫帚,她心里很不高兴,就不断地在老师面前大声说:“老师小东不给我扫帚,你看他地都扫不干净,地上还有好多垃圾哦。”根据案例

五、案例六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为表现自己而告状。幼儿对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但对老师的评价非常重视,时常想引起教师的注意,特别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肯定的评价,通常为了满足表现欲望,不分场合。

(五)为保护自我而告状案例七:一次课外活动时,幼儿在教室后面的小广场上玩耍,晓旭抢走了洋洋的木马,洋洋向晓旭要回木马,但被晓旭拒绝并把他推到在地,于是洋洋觉得很委屈,哭着跑去向教师告状:“老师,晓旭抢了我的木马还打我”。

根据案例分析研究,有些比较弱势的幼儿,在受到同伴欺负时,就会产生很强的被保护的欲望,想得到安慰和同情,就会产生告状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没有自信心,有点胆小,每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或伤害时非常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六)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如,由于幼儿园场地不够宽畅,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从幼儿告状发生的成因分析看,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对幼儿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幼儿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往往有些老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老师知道了。”或者甚至不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极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如果你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严重的会使某些孩子形成时时窥探他人秘密的习惯,导致孩子日后在人格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我们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不可等闲视之,应引起重视。同时,还需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引导。

(一)对同情心驱使幼儿告状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教师应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并向全体幼儿指出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并鼓励被欺负幼儿敢于向教师求助以增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一中,文文的这种行为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要告诉小俊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对于王怡然小朋友教师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和安慰。

(二)处理因嫉妒、好胜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对争强好胜的幼儿应引导他们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并具有共同分享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不借助别人来评价自己,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同伴们的榜样。如案例二中,俊熙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俊熙要具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并增强他的自信心来消除他的嫉妒心理并告诉俊熙要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幼儿的玩具。

(三)对害怕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该弄清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明白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不能随便推卸责任,应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主动的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案例三中,丫丫的此行为教师应该耐心的向她讲明道理,积木应该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占为己有,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案例四中,小明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他,不能推卸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不撒谎、不乱告状的好孩子。

(四)处理为表现自我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肯定他的良好表现,鼓励其继续保持,但也要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如案例五中,佳佳的这一行为,即使只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想要表现自己,但教师不能忽略了佳佳的告状行为,应及时制止她的这一行为,示意她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并举手回答问题。在案例六中,依依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依依同伴之间应共同协作,希望依依能够帮助小东把卫生打扫干净,可让依依去拿垃圾筐或去倒垃圾等。

(五)处理为保护自我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对这类幼儿进行安慰并了解告状原因,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持强凌弱的幼儿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对被欺负的幼儿给予安慰和保护。如案例七中,洋洋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对他进行安慰并启发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能遇到什么事都依赖于他人,增强他的心理调解能力。

(六)对其他因素引起告状的处理方法:可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时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着。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大班幼儿产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幼儿的告状行为并无好坏之分,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时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本课题研究揭示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显着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幼儿告状的内心,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篇: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教育科学院

08.3 郑洪燕

20081242010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利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此研究,希望能让广大幼儿教师有所借鉴,能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表现形式、心理因素、处理方法 对幼儿的告状问题,以往的研究对集中在儿童身上,常以量化的方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性别差异、类型、原因等,而很少从教师的视角来探寻他们是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教师身上,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把握教师对儿童告状的认识和看法,并力求之加以恰当的描述和解释。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很普遍,引发笔者对此现象的关注,所以也了解了老师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最终得出这一现象具有研究意义。通过此研究了解大班幼儿产生各种告状行为时的行为表现形式,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教师面对幼儿的各种告状行为时如何对待与处理的,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通过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教师不管怎样,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对幼儿今后身心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心理因素

在幼儿园,“告状”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种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地方,然而幼儿的告状行为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然而每一个告状行为的表现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

案例一:在睡午觉时王怡然小朋友刚到小床上盖被子,这时,小俊把王怡然手上的被子抢走了,王怡然哇哇大哭起来,文文看到了这种行为,文文对小俊的这一行为感到很气愤,于是文文安慰了王怡然并向老师告状,老师立即过去阻止了这

一行为,并对文文进行了表扬。文文的表现说明当她遇到其他小朋友受到欺负时就会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并向老师报告。这种行为表现是由幼儿的同情心驱使其告状。幼儿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幼儿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怜悯心理,出于同情,就会对同伴的行为进行告状。

(二)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 案例二:有一次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俊熙看到另一幼儿小超的玩具比自己的多,这时俊熙心里很不平衡,想要拥有玩具的这种好胜心里而产生了嫉妒,而向老师告状说小超不给我玩具玩。俊熙的这种行为表现说明,幼儿都很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对幼儿的这种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引起告状的这种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老师应当正确处理问题。这种行为表现是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幼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看到一些比自己做得好或物品比自己多、比自己好的同伴,就会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并不愿虚心的向同伴学习,由于嫉妒心理,幼儿就会故意找茬向老师告状。

(三)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 案例三:一个叫丫丫的小女孩,每次游戏活动时,总是为争抢东西而打架。一次,幼儿玩积木时,她的面前已经有很多的积木了,却把别人的积木抢过来占为己有,当那个孩子哭着向她要时,她一拳把别人打倒在地,看见老师走过来她却大声的告诉老师他抢了我的积木。

案例四:一次美术活动课上,小朋友们都在认真调配颜料画画,小明却在一旁捣乱,结果打翻了洋洋的颜料盒,弄得四处都是颜料,洋洋哭的很伤心,见老师走过来小明非常的害怕,他连忙大声告诉老师洋洋在纸上乱画,涂得到处都是颜料。根据案例

三、案例四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害怕被批评为推脱责任而告状。对于幼儿来说,当犯了错误时,其实心里都是很害怕的,大多数幼儿都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就会想办法来推脱责任,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

案例五:佳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一次,算术课上老师请幼儿到黑板上利用磁性教具进行排序,因为老师没有请到她,她就一直在下面大声喊“我会、我会…….”当看到别人排错顺序时,她就会马上站起来大声说:“她排错了!”一脸得意的样子。案例六: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非常的勤快,每天中午饭后,看到老师收拾餐具、打扫卫生时,她都会主动跑来帮老师一起做。一次午饭过后,有两个小朋友帮老师一起打扫卫生,依依没有抢到扫帚,她心里很不高兴,就不断地在老师面前大声说:“老师小东不给我扫帚,你看他地都扫不干净,地上还有好多垃圾哦。” 根据案例

五、案例六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幼儿产生该告状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为表现自己而告状。幼儿对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但对老师的评价非常重视,时常想引起教师的注意,特别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肯定的评价,通常为了满足表现欲望,不分场合。

(五)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

案例七:一次课外活动时,幼儿在教室后面的小广场上玩耍,晓旭抢走了洋洋的木马,洋洋向晓旭要回木马,但被晓旭拒绝并把他推到在地,于是洋洋觉得很委

屈,哭着跑去向教师告状:“老师,晓旭抢了我的木马还打我”。

根据案例分析研究,有些比较弱势的幼儿,在受到同伴欺负时,就会产生很强的被保护的欲望,想得到安慰和同情,就会产生告状行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没有自信心,有点胆小,每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或伤害时非常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六)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引起幼儿告状。

如,由于幼儿园场地不够宽畅,玩具少,孩子又多,发生矛盾的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告状的次数。另外,幼儿好模仿动画片中打斗的场面,如《奥特曼》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从幼儿告状发生的成因分析看,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是积极的表现,反映了对幼儿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幼儿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往往有些老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老师知道了。”或者甚至不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极时的解决,更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挫伤孩子的正义感。但如果你一味“支持”、“鼓励”孩子的告状,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更严重的会使某些孩子形成时时窥探他人秘密的习惯,导致孩子日后在人格上、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二、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我们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不可等闲视之,应引起重视。同时,还需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引导.(一)处理为保护或帮助别人打抱不平而告状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教师应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并向全体幼儿指出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并鼓励被欺负幼儿敢于向教师求助以增强这类幼儿的自信心。如案例一中,文文的这种行为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要告诉小俊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对于王怡然小朋友教师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和安慰。

(二)处理由于自尊心强烈,希望超越他人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告状行为时,对争强好胜的幼儿应引导他们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能够与他人和平相处并具有共同分享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幼儿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不借助别人来评价自己,不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同伴们的榜样。如案例二中,俊熙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俊熙要具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并增强他的自信心来消除他的嫉妒心理并告诉俊熙要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幼儿的玩具。

(三)处理由于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害怕批评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

为时,教师应该弄清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明白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不能随便推卸责任,应正视自己的错误,能够主动的向老师承认错误。如案例三中,丫丫的此行为教师应该耐心的向她讲明道理,积木应该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占为己有,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案例四中,小明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他,不能推卸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不撒谎、不乱告状的好孩子。

(四)为表现自己,吸引他人注意而告状处理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肯定他的良好表现,鼓励其继续保持,但也要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如案例五中,佳佳的这一行为,即使只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想要表现自己,但教师不能忽略了佳佳的告状行为,应及时制止她的这一行为,示意她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并举手回答问题。在案例六中,依依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告诉依依同伴之间应共同协作,希望依依能够帮助小东把卫生打扫干净,可让依依去拿垃圾筐或去倒垃圾等。

(五)处理为保护自我,希望得到他人帮助而告状的方法: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对这类幼儿进行安慰并了解告状原因,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持强凌弱的幼儿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对被欺负的幼儿给予安慰和保护。如案例七中,洋洋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对他进行安慰并启发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能遇到什么事都依赖于他人,增强他的心理调解能力。

(六)对其他因素引起告状的处理方法:可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时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三、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大班幼儿产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形式及其心理因素,根据案例和观察研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如何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和使用合理的教育策略,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时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本课题研究揭示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幼儿告状的内心,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2007年12月第24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2008年4月第7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2002年2月第1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幼儿教育].1999,(02)刘晶波.《理想师幼互动行为的探寻》.[学前教育].2004,(05)

郑名.《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调查与研究].2005,(01)【6】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山东教育].2006,Z6期:(7-8)【7】赵连娣.《对幼儿告状的心理状态探析》.[山东教育].2004,(15)【8】赵尚松.《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心理世界].2004年3月 【9】王丽莉.《幼儿对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文史博览].2006年24期 【10】冯莉英.《不要忽视孩子的告状行为》.[学前教育].2001年03期 【11】吴爱兰.《幼儿告状浅析》.[黄山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2】王雷、吕晓捷.《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及应对措施》.[山东教育编辑部邮箱].2006年12期

第三篇: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行为之研究

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行为的阶段总结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又相互竟争,互相依赖,决定着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已成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要求任何一个迈入世纪的人要从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社会与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等。只有当人类能关心自己的社会,关心自己的社会空间,关心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从小培养才能形成。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在“四、二、一”的家庭中成长,在“独占、独有、独享”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物质需要:吃、喝、穿等最先得到满足,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等最先得到关注,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一切东西都是他们的,他们只知道别人为他们服务,体会不到别人给予的爱,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懂主动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现代社会讲求的不是个人才能,更讲求集体智慧,讲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而那些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关心社会,帮助他人的人,如何能获得他人、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获得真正的幸福?五至六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但孩子具有较强可塑性,关键在于成人去引导、去教育。我们选择此课题,旨在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及探索培养幼儿的关爱行为的途径。

二、研究背景

国外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有关“关爱”的研究,日本的《幼稚园教育要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关爱”主题的内容,美国把社会教育(包括“关爱”活动),作为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国外教育都在实验室进行,取样小,不具典型性,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国内研究中: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此问题比较关注。但对如何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且通过集体教育等途径促进其发展也较少。

三、研究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内容

1、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在关爱自己的基础上关爱他人(老师、同伴、家人),及知道一些简单关爱他人的方法。

2、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关爱周围环境。(包括a自然环境——生态环境;b:社会环境——班级、学校、家人)

3、开展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行为的措施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旬阳县第一幼儿园大五班,共46名幼儿。

(三)研究方法:在一年的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课程与生活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探索培养其关爱行为的最佳途径。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及情景测查法等进行研究。我们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对关爱行为产生影响。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组内成员学习理论,前期测查,分析结果(9——10月)

1、幼儿初始情况

我们采用自然观察法,设臵情境,直接对实验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情景A:自由活动时,幼儿甲坐在角落里哭。其中只有7.5%的幼儿去问“为什么”,25%的幼儿告诉了老师,20%幼儿看了一眼没什么反应。其余幼儿看也没看。

情景B:早操后,孩子们急匆匆地跑回教室,幼儿乙摔倒了。走在最后面的乙的好朋友把他扶起,其中33%的幼儿回头看一眼就跑过,8%的幼儿告诉了老师,其余幼儿依然我行我素。

情景C:美术课上,性格内向的幼儿丙没有带油画棒。旁边没有一个幼儿主动借给她,在老师的提醒下,只有55%的幼儿肯借。

情景D:将一张小椅子倒放在孩子们的必经之路。63%的幼儿绕道而行,29%的幼儿将椅子踢远些,的幼儿将椅子扶起。

情景E:卫生间开着一个水龙头。30%的幼儿看一眼走开了,25%的幼儿告诉了老师,15%的幼儿将水龙头关掉,其余幼儿没感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观察情况,我们设计了《大班幼儿关爱行为调查表》。调查发现独生子女为8%在日常生活中能给父母主动让座的有42%;主动将好礼物送给别人的占36%;只有12%的幼儿知道父母的生日;只有27%的幼儿关心最近发生的大事;父母经常告诉孩子培养之不易的占52%,88%的孩子觉得得到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阶段:设计各活动,开展关爱活动研究(2013年11月——12月)

根据实验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召开了针对性的家长会。在各位家长的热心配合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同时,试对其培养的途径进行探索、研究。

第三阶段:对比实验班幼儿实验前后的发展水平,提出更深一层的结论与思考。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014年1月——3月)

四、研究结果

经调查、观察发现:由于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又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无原则的放任与宠爱,导致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教强,自私自利现象严重。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和其他事物,更不知如何去关心,他们习惯于别人为他们服务,却体会不到别人给予的爱,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经过一年的研究,从研究结果中我们知道,对幼儿是否进行关爱行为教育,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说明幼儿关爱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只要教育方法的得当,完全可以使5-6岁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1、通过集体教育,对幼儿进行关爱行为的培养

(1)学会关爱他人,必须先学会关爱自己。

在“小小的我”的活动中,幼儿观看有关婴儿出生及成长的录像,了解生命的诞生与成长,他们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带到幼儿园,同时讲讲小时侯的趣事,告诉大家“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自我保护的系列活动中开展“迷路了怎么办”“遇见坏人怎么办”“起火了怎么办”等等活动。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及关爱、保护自我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2)教学活动,潜在地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

在故事教学《小兔逃跑》、看图讲述《献给妈妈的花》中,让幼儿感受到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及孩子对妈妈的回报。诗歌《团结歌》让孩子知道要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故事《小树的朋友》让孩子明白要爱护、关心植物以及有关自然界的有意之物;数学课《时钟、日历》等让孩子更了解和关注我们的生活;常识《天气的变化》使孩子了解关注天气及自然现象;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使孩子知道老师培养孩子的不易与艰辛;体育课《赶小猪》使孩子领悟团结就是力量,在一次次潜在的、无形的影响下,孩子们进一步感知了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也初步萌发了关爱别人和事物的愿望。

(3)谈话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关爱周围环境

我们定时的组织幼儿谈话活动,每周一晨间谈话主题是: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每周五下午谈话主题是:我最xx的一件事。要求可以发生在家里,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可以关于自己,也可以关于别人,看见的、听见的都行。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畅所欲言。对于积极性高的孩子给予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对周围的事多了一份兴趣,多了一份关注。谈话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日益趋广。我还不定时的开展主题谈话活动:如“我长大了”“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等。使孩子感知父母、老师

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并尝试用语言、行动来表示感谢。

(4)不定时的开展班会活动,培养其关爱行为

我们根据社会活动、园活动、及实验班幼儿出现的情况,不定时地开展班会活动。比如:世界环境日,我们对幼儿进行有关知识的传递,开展:“谁最讲卫生的活动”,鼓励幼儿从自身开始做起,逐渐到班级、学校、家庭、公共场所以及能提醒他人讲卫生、爱护生态环境。我们还开展了“我为班级做好事”“谁种的种子早发芽”“我为妈妈添双手”等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关爱行为。

(1)设臵相关区角,促使幼儿关注环境

我在本班设臵了“生物角”“气象台”等区域,根据教学与季节的需要及时更新有关材料,鼓励每个幼儿做相应观察、记录。孩子们经常相互嘀咕:什么东西昨天是那样,今天变成这个样,久而久之,孩子对事物的关注有了一定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玩角色游戏,促使幼儿模拟关爱行为

根据孩子好模仿,好游戏的特点,我们在角色游戏中开展关爱活动。如:玩娃娃家角色游戏“妈妈生病了”启发幼儿如何照顾妈妈:细声细语的说话,帮助妈妈揉揉酸痛之处,比平时更乖巧,和妈妈聊聊天等等。游戏“小伙伴遇见麻烦了”启发幼儿如何关心、帮助他:用语言或行动等等。此教育方法能结合幼儿心理特征,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实际操作练习,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利用亲子活动、节日等培养幼儿关爱行为

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我们为孩子设计了生日联欢会,采用亲子活动形式。在设计过程中,我突出营造了欢乐的气氛,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同伴的祝愿,分享的乐趣。体会亲子之情,师生之爱,同伴之谊。

在教师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来之际,我与孩子们共同制作礼物,引导孩子用好听的话感谢他们,用行动来回报他们。比如: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我建议将当天的手工作业当成礼物送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你!”还鼓励每个孩子帮妈妈做一件事。第二天竟然有许多的妈妈告诉我说:“孩子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的孩子知道疼妈妈了。

4、在生活中,随机培养幼儿的关爱行为

我始终坚持生活与教育的贴近,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每一次活动后,我都将目标、内容张贴,使家长能更加了解我们的步伐,不定时地张贴

有关育儿知识,希望家长们能将每次活动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是基础也是根本。在点滴的生活中,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关心长辈,使他们知道接受他人的关爱需在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之下,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良好培养。

五、研究小结

我们通过对幼儿进行关爱行为系列活动,实践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基本上能积极主动地关爱他人,表现在:

1、一天早上,小朋友心情不佳,哭丧着脸坐在角落里,37%的孩子都过去问“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想妈妈吗”“我带你出去玩吧”等等语言,18%的孩子尝试带他去玩或拿玩具给他,32%告诉了老师。

2、班上一幼儿生病住院了,孩子们在上了语言课《小猫生病了》后大受启发,96%的孩子用稚嫩的笔撰写了一封封“慰问信”,并送上自己的心爱之物,托老师将这些带给了生病的孩子。

3、有一天,老师因身体不适,上课没往日精神,56%的孩子就问寒问暖,16%的孩子给老师揉一揉,捶捶背,到晚上,老师还接到了几个细心孩子的电话,竟然像大人般对老师说:“好好休息!”

4、对比测查“获得成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一项结果表明,原有88%的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实验后没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认为的。

5、洋洋妈妈的话

经过老师一年多的主题教育,我们家洋洋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在吃饭时他总将好吃的往自己前面揽,不会顾及爸爸妈妈,现在他总说:“好东西大家一起吃,爸妈工作辛苦,更应该多吃。”我们家长听了心里很欣慰,洋洋的进步离不开老师,学校的教育。

6、津津妈妈的话:

以前总觉得,只要孩子提出的,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且不需任何回报,参加这个活动后,我们才知道,这并不是爱,到头来会害了孩子,害了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孩子付出的要求孩子有所“偿还”,还经常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为了你这么辛苦,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吗?”等话语。慢慢地,孩子由原来的自私自利变成现在会照顾人,体贴人了。我们真的很高兴,这些都是老师的功劳,谢谢你们!

(二)对周围环境多了一份关注

1、对生态环境的兴趣浓厚,好奇心更强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养成了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好习惯。幼

儿对身边常见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等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对感兴趣的现象喜欢刨根问底。据调查,孩子每天坚持看天气预报,许多事情都喜欢问个“为什么”。

2、对社会环境更关心,萌发初步的主人意识。表现在:

(1)一把扫帚横放在幼儿的必经之路,69%的幼儿将它扶起,21%的幼儿告诉老师,10%的幼儿将其踢远。

(2)卫生间开着一水龙头。87%的幼儿主动将其关掉,8%的幼儿告诉了老师,5%的幼儿没感觉。(3)教室里遭小偷了,VCD等被偷了。100%的幼儿表示痛恨和惋惜,其中67%的幼儿愿意将家中的拿来放在教室。班级中45%的孩子定时收看各新闻节目,对所见所闻经常议论的有棱有角。对于家中、路上发生的事或一些变化孩子们爱说个究竟。他们以自己是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为自豪。积极参加园或班级组织的活动,关心班级发生的每件事,每次幼儿园或班级得到荣誉都会发自内心地高兴和自豪。萌发了初步的主人意识。

(三)懂得了基本的关爱行为方式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孩子们懂得了基本的关爱方式,知道了察言观色、问寒问暖,能体察他人的情绪,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能在他人受挫折和失败时和需要照顾、帮助时给予语言和行动的表示。如:妈妈累了,会对妈妈说:“你休息一会儿。”会给妈妈揉揉肩等。奶奶生病了,会端水,拿药。爸爸下班回家时,会帮爸爸拿拖鞋并说:“你辛苦了。”碰见好东西,也不会只想着自己了,也经常用自己心爱之物或手工作品等送给关爱他们的人,以表示感激之情。当教师、同伴遇见困难时,孩子们还不会忘记拿起电话或用“写信”来传递关爱之情。

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都抢着为集体做事,为集体出谋划策,较关心集体,一年来,摧残动植物现象基本不存在,水电的浪费现象明显减少,环境的保持有一定的进步。

六、后续研究的思考

(一)幼儿关爱行为的范围很广,本项研究只进行初步的探讨,在有些内容的选择上不够全面,合适,可以进一步探讨。

(二)幼儿关爱行为的测查方法的制订、执行可进一步完善,以便更科学、准确。

第四篇:关于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

关于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

摘要:

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到得最初社会集体形态,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幼儿乐于表现、喜爱活动、兴趣广泛,但在集体生活中却不是很乐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甚至于心理感受,这对幼儿的成长不利,所以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意识作为研究的核心,在结合家访、与家长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家、园联动的结合点,共同培育幼儿积极分享的社会行为。

由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父母平常忙于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老人精力有限,教育无法到位,大部分幼儿存在分享意识不强,言行表现不一,家园教育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可以通过以校为主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幼儿认识分享行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为幼儿提供一个分享的情境;同时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家长树立榜样,达到家园一致积极地教育幼儿,为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幼儿

分享

情感体验

移情教育

一、研究的缘起

1、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调查时,我记录了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李想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李想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李想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李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

案例二:小米粒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米粒,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小米粒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米粒的妈妈告诉老师,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米粒一定以哭闹来解决问题。虽然经过了一年托班和一学期的小班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

2、小班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现状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群人的呵护与宠爱,特殊的家庭地位让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品质。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没有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幼儿园的集体教育让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与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小班幼儿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很多幼儿不知道与人分享,共同努力。如:在晨间区域活动中,A和B小朋友都在建构区搭房子,A把一大堆积木揽在自己面前,一个人玩;B小朋友需要一些长条积木,可是没有了,他看到A那里有很多,伸手去拿,A马上护住积木,大声说:“你干什么啊,这是我的积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独占”主体。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孩子都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拒绝孩子分享的物品。由此造成孩子的独占心理,认为什么物品都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另外,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居住于楼房的居民与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这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从而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造成孩子自私的特点。

家园教育不一致也是幼儿不分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然而,有些家长却不然,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家长,她是这样教育她的孩子的:“妈妈给你买的新玩具很贵,你一定要爱护它,不要给小朋友弄坏了。”于是,幼儿为了不让小朋友弄坏玩具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玩了。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的利益,但阻碍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已经不允许固守一己,而需要融合,家园共同教育迫在眉睫。

二、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

幼儿入园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经过老师、家长的引导,已经初步具有了分享意识,但经常表现出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给自己分享,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的行为。如在课间活动中,有两名幼儿为争抢动物玩偶发生了争执。“这是我的玩偶,我的,不给你玩。”其中一名幼儿大声的说着,当老师问他们:“小朋友带了玩具,应该怎样玩呢?”“应该一起玩,一起分享,不能抢的,要坏掉的。”两人又同时回答了老师。像这样“两面派”的例子出现很多,似乎孩子明白要做到共同分享,但又无法抗拒玩具、食物的诱惑和占有欲。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总说孩子什么都不缺,不可能跟别的小朋友抢,但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玩具在幼儿园却成了“香饽饽”呢?

1、抓住契机,激发分享意愿

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较多,当发生幼儿为争抢互不相让的时候,为了让课程继续进行下去,教师往往考虑到课程的继续开展和课堂的稳定,而采用暂时性的安抚让其中一方退让,并未能从根本上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这就使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的脱节。这一“快”一“慢”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幼儿分享教育引导的良机,片面追求课程操作的顺利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分享作为幼儿常规进行引导,化“快”为“慢”,在班级中随时随地创设分享情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第一意识,通过“慢”教育打牢基础,那么无论在那个环境中,幼儿都会表现出良好的下意识反应。所以,幼儿的分享教育“快”不得。

要让幼儿进行分享,首先要克服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对此,可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班级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班上的小朋友、班上的各种物品,要让幼儿知道这些物品是幼儿园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支配的权利。

其次,让幼儿意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大家共同使用一件物品,共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玩玩具,发现少了几样;看看书,发现少了几本;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是如何解决的呢?相信在没有教育前提下大多数幼儿会为了能占有玩具或图书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幼儿只会用目光或语言求助于教师的协调。少有幼儿会与同伴协商:“我们一起玩(看)吧!”。由于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是为最好的教育方法。这时老师不妨以一个玩伴的身份向幼儿协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 “你先看,等会儿给我看,好吗?”对于稍大一些的幼儿则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又如美术活动时,一组幼儿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种颜料;滚球游戏时,双方共同使用一个皮球,只有轮流推动皮球,游戏才能得以继续。

2、参与情境,体验分享乐趣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相互性”,所谓相互性也可以说是可逆性,即甲对乙的行为,乙也可以以同样的内容或方式反馈给甲,而不是只有其中一方拥有说某些话、做某些事、以某种方式说话以及以某种方式行动的权利。这种相互性可以直接导致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因此,鼓励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往也是让幼儿学会分

享的好方法。例如,本学期我们班举办玩具展览会,让幼儿自带玩具,并与同伴自主交流,想办法怎样能玩到更多更好玩的玩具。由于同伴交往中的“相互性”,即当一方不愿意分享时另一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导致幼儿不修正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而让孩子学会大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亲眼见证这种品质。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你的冰淇淋、把你的围巾给宝宝让他当作超人的披风、问问他你能不能试试他的新帽子等等。用分享这个词来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别忘了告诉他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比如感觉、想法、故事)也能够分享。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你在给予、获取、妥协和与他人分享方面的行为。

3、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

在集体活动中可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帮幼儿理解、体验分享的快乐。如在故事《金色的房子》中,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共鸣。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姑娘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气,我有点不喜欢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分给小动物吃饼干等等)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4、训练提高,建立分享规则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平等分享。要做到这一点不大容易。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的由利益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玩具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从而理解平等分享的意义。

第二:共同分享。现在的家庭往往在孩子生日那天请亲朋好友聚一聚,这其实是一个培养幼儿分享行为良好的载体,应充分加以利用。当幼儿提出“生日会”或“节日会餐”的要求时,我们要求幼儿带来的玩具让大家一起玩,带来好吃的东西因应有足够多的数量,在班级为孩子举办“生日蛋糕分享会”,与同伴共享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品尝蛋糕,一起分享快乐。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分享是相互的,你分享了别人的蛋糕,别人也分享了你的蛋糕;你把爱心给了别人,别人也把爱心给了你。这样才能达到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目的。在刚开始实施此规则的时候,我们先教给幼儿协商的技巧。:如在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前,要先同别人商量:“我也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参加这个游戏可以吗?”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要协调关系,帮助幼儿认同、使用规则。

第三:轮流分享。刚开始使用此规则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我们可叫给幼儿先拿到玩具先玩,后来想玩的人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渐渐地,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轮流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幼儿解决一些分享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在玩具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

第四:先宾后主的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玩具先让别人玩。当然,一开始幼

儿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家里的玩具要先给别人玩呢?这时老师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你是否也希望别人先把玩具给你玩呢?这样幼儿就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其他人分享他的玩具了。而老师则要对幼儿表现出的先人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幼儿在今后再发出类似的行为。先宾后主的分享制度可培养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忍耐的美德。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第五:激励引导,强化分享行为。当小朋友之间出现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下,马上就还给我”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小班的幼儿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幼儿向同伴借玩具,可同伴正玩得起劲,不论怎么样都不给,这时,教师应走过去对不借玩具的孩子说:“你看,小朋友为什么会不高兴啊?”当他说出原因后,进一步强化:“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的更开心的,而且他会很感谢你的。”这样,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觉产生分享的行为。如果在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自尊、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

所以,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当幼儿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分享玩具或用具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大方!”“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情绪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而对不太会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要按次序轮流玩。”“没人陪你玩,多没劲,快去找个朋友吧!”“你给他玩,他也给你玩,不就大家能玩了吗?”“你跟他说,你搭好了再给我搭好吗,试试。”“你可以先帮他做事,再向他借书。”或者让他们体验一下独占带来的直接后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出现的良好行为,从观察比较中学会自我调整与辨别,教会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分享行为

与分享技能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情境

1、家长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时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家长的总是尽量满足,于是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孩子自己一个人独享,但家长要明白:一时的谦让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有让他学会了一些生活的本领,使之受用终生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爱他。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家庭的具体条件为幼儿规定合理的生活方式,让幼儿经常重复成人的安排而决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让孩子养成习惯。当幼儿因分享自己的玩具而被别的小朋友损坏时,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玩具,告诉他把玩具交给小朋友玩的时候要告诉他怎样玩是正确的,不能乱丢、用力压等等,这样孩子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玩具,又能更好的跟小朋友相处,一举两得。

2、家长及时鼓励、持之以恒

同时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如果细心观察,有时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孩子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的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的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的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应加以鼓励和赞许:“你真是个大方的孩子!”但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事实上,在孩子最初的成长中,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分享启蒙。有的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之间的事,如果孩子和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分享快乐,又怎能与他人建立分享关系那。

有一些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每个孩子最珍爱的东西不同,孩子完全可以把一辆缺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当做宝,他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在大人看来很贵重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我们每天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心情,也正是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分享行为中所享受到的一样。只有培养孩子真正建立起分享意识,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给予他人的快乐和被给予的快乐。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要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合作成果。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

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细胞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交往和生存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更强化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成果的脾性。因此,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必须持之以恒,使分享品质不断发展。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并且,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也能带动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为将来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N] 2001.[2] 曾红缘.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 2009年 [3] 王洪春.教小班幼儿学会分享《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年05期 [4] 徐瑛 李晓燕 幼儿分享行为发生机制及培养的研究报告 武义县武阳幼儿园 [5] 李丽云.良好行为习惯培养[J].幼儿教育,2007(1).[6] 曾爱民.《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2年03期

第五篇: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内容摘要:幼儿在中班时期,已经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同的交往方式,已适应在集体当中的生活和交往需要。但如今的社会,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众星捧月,个人意识非常鲜明。在幼儿园教育的部分,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使幼儿获得正面的教育,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提高幼儿的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1.分享的涵义:

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i。分享是与他人在物质和精神上进行共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在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社会性的教育和习得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和过程。在本文中,大多关注的的幼儿物质上的分享,如:玩具、书籍、食品等以及基础层面上的精神的分享。

2.现象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纪,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适者生存的年代。幼儿是正在发展的社会人,他们必须接受和学习一些能帮助他们生存的更好的方法。人际的交往就是他们要学习的重要功课之一。幼儿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化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的是人际交往。而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养成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协调人文交往。

现在的幼儿,特别是城市中的小朋友。大多养尊处优,众星捧月。衣来伸手放来张口以是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在高楼大厦的小套房里,过着自己的安逸独享的小生活。一旦进入了集体的生活,如幼儿园里,他们就会心里出现极大的落差,表现得无所适从。但凡自己的东西受到了“侵略”,或者想要其他人的东西,就用哭闹、争抢、互不理睬、互相攻击的错误的、消极的交往方式。

中班的幼儿虽然已经有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意识,但还是比较的生疏和不成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一定的努力。幼儿分享的品质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要在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中产生。在两个月实习的期间,针对幼儿分享行为和意识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渗透。

3.分享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意义: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需要学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积累与伙伴之间的友好感情,让幼儿在园内的环境始终保持着愉快和轻松。并且能帮助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学习知识。促成幼儿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的产生。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毓英中心幼儿园中一班3个幼儿,该园是泉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研究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6月 3.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集中教育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等等事件进行观察发现,记录并整理相关的资料。

(二)谈话法:

基于对幼儿一定的观察了解,与幼儿进行交谈,在简单的问答中,发现问题和原因。

三、研究过程:

幼儿的意识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变的一个内化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一节课或者是一句话能改变的,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强调、纠正和帮助中,才能慢慢的形成正确的观念甚至是行为的转变。

在对于我班幼儿的观察中发现,园任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也有一些的分享教育在,但是认真执行的幼儿并不占多数,分享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打闹,争抢的问题。幼儿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居多,分享的对象和方式比较单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干预:

一、制定干预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1.幼儿乐意与人分享物品,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2.逐渐的学习到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懂的沟通,懂的爱惜,以及在共同的玩乐中体验到愉快。

3.在一定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比如,哭闹时互相的安慰。

二、中班幼儿分享状况现状

1.中班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都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特别表现在游戏中,相比较小班的分享情况,变得比较强烈。但仍有部分的幼儿停留在小班的阶段,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表现有分享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在认知和行为脱节时,幼儿的分享行为就很难表现出来ii。

2.中班幼儿的分享还受相识程度的影响,互为好友的幼儿,分享行为会比较成功,而关系不好的则会互相的争抢。并且他们的游戏大部分是男孩子和男孩子,女孩子和女孩,有性别的指向性。

三、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一)在教育活动中渗透分享教育

1.集中活动时间进行教育引导

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大部分是在集中活动中习得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在集中活动中,加入分享教育是有必要,并且是可行的。可以利用较为成熟的文学作品,比如,学习有关分享的故事--《孔融让梨》时,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将更多的说话的机会让给幼儿,教师只是启到叙述故事和提问的功能,先将故事的后半部分省略,提问幼儿“如果是你的话,你将怎么分你的这些梨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觉得你很棒,很懂事”。幼儿会有很多的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以及对于回答的出色的幼儿进行奖励或者表扬。教师的正面强化会启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促使幼儿下次再有分享的动机时,能更积极的去实施。但是,教师在评价的同时,要针对幼儿本次的见解,或者表现进行评价,不能逾越本次活动的内容,注重用合适的语气、行为表现,不要过多的错误示范。

2.角色扮演中获得经验

幼儿园以游戏做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各种物质和社会文化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是幼儿生活的智慧,可让幼儿学会生存、生活和学习。不仅使外部的、物质的东西向内部、观念的东西转化,而且也使内部的、观念的东西外化为实际的动作,是主观之于客观,实现主客观双向建构。所以,同时也可以适时的进行分享行为的教育。例如,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叫了外卖分量太多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如果,外卖太多或者买的东西过多的话,可以让邻居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否则食物就浪费了”等等。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发生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迁移经验,帮助幼儿共同来分享。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Flavel)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如角色游戏中,公共共同游戏; “门铃响了”“谁病了”;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并且学习如何分享,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滋暄小朋友站在出租车的停靠点在等待出租车,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的小朋友想要做出租车(出租车是由一个纸箱做成可以围住三个小孩的出租车形状)。她在开出租车小朋友过来时,及时的冲上前去,霸占住车门,其他的小朋友也挤上来,于是乱成一团,我走过去阻止了混乱,并把滋暄小朋友请到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我想要做出租车,但是其他人也上去,就把我挤到一边,我很生气。我对说:为什么不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她回答说:

他们也抢来抢去的。我告诉她:如果你和其他的小朋友试着商量他们也会同意的,如果你们是同时到达的话,你们可以剪刀石头布来看谁先谁后啊,这样既不会吵起来了。她仍是一脸的不情愿,我耐心的劝她先会娃娃家去,告诉她可以去商店买些好吃的和家人一起吃,她提着小篮子高兴地走了。

案例二:弘洁小朋友是一个自我评价很高的小朋友,从不轻易的认输,也不能接受其他人对他的质疑,这样她一天的情绪就会很低沉。并且她也不懂得欣赏和分享。在一节绘画课上,小朋友都在画母鸡和小鸡,突然旁边的小朋友装过身来对她说:你画的是什么啊?真丑!于是,她哭着喊着叫老师,我走过去,她向我抱怨别的小朋友说她画的不好,我蹲下来,仔细的看着她的画,对她说:你画的很漂亮,但是颜色涂得不均匀不好,你可以在涂颜色的时候涂得均匀,颜色涂鲜艳些。我把另外一小朋友的画那给她,问她:你觉得她画的哪里好?她回答说:老师我觉得我画得比较漂亮。你先看看这张画,我觉得她小鸡画得很漂亮,花也画的很漂亮。于是,她看了看,说:老师,我觉得画的母鸡的羽毛很漂亮。我对她说:对啊,每个小朋友画的都有好看的地方,不能那样嫌弃别人。她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说我的也漂亮的。然后满意的继续画着。在集中讲评的时候,我就特别的将我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但诶有强调是个别,而是针对全部人。

以上的案例说明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幼儿指引,在集中教学活动或者集体的合作游戏时,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幼儿的分享才能成功的实施。在幼儿有分享的动机,或者出现错误的分享行为时,可以及时的纠正和帮助。集中教学和个别教学交替应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教师创设给幼儿分享的机会

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的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多的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勇于表现自己。于是,分享教育可以在以下几种方式中实施。

1.创设分享日

教师根据本班的时间安排情况,在固定的时间让幼儿进行分享。可以让幼儿家长轮流带些小礼物或者是小饰品,然后每周固定一天,让这周带礼物的小朋友奖励自己觉得该周表现的好的小朋友。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小朋友奖励幼儿,并告诉幼儿为什么奖励他,给幼儿理由。

2.规划分享角落

教师视教室规划布局,在走廊或者其他墙角设立一个幼儿作品的集中区,让幼儿将平常自己的画或者其他的作品放在角落里面,平常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作品,让幼儿在分享中学会互相欣赏,发现其他人的长处,互相学习。

3.插入分享时间

在平常上课前、吃饭前或者等待家长接送的时间都是可以利用的好时间。可以请幼儿上来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个故事、天气预报、唱首歌,或者跳一跳舞,提供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让幼儿实现精神上的分享和展示。不但可以锻炼到幼儿的胆量,展示他们的才能,也能让幼儿学会互相的欣赏。

案例三:实习班级有一个特定的分享日在每周四,让有带零食的小朋友来分享食物,这周刚好是浩正小朋友带礼物来,生活老师让浩正小朋友去发好吃的,老师先让他自己发给自己认为表现的好的小朋友,他拿着食物,呆呆的看着老师,老师疑惑的问:“你为什么不去分给小朋友啊?”他说:“这是我奶奶带来的吃的。”老师说:“这是奶奶带来奖励给我们班这周表现的好的小朋友的,以前其他小朋友带来也有份给你们!”他想了想,开始分给小朋友,先从和他关系好的小朋友开始发,发了一圈,然后他走回来,把剩下的拿给老师,老师把袋子向着他说:”你也表现的很慷慨,你可以拿一个自己喜欢吃的”。然后,他高兴地拿着走了。生活老师再把刚才没奖励的同学,视情况奖励。

幼儿在分享的时候,会选择对象,受关系好坏的影响。也会偏向性别的区分,男生和男生的分享比较困难,相对女生和女生情况就好点。

(三)设立分享的规则

为了避免幼儿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方式,可以设立一定的交往的规则。但是即使不能硬性规定,刻板的实施,可以适当的加入移情。新《纲要》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iii由于幼儿年龄小,接触的事物不多,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口安排是作为一个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出轮流分享的原则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出现互相争抢玩具的做法,而往往幼儿都是出手相向不会退让或者冷静的商量,而这时,就是教师加入的最佳时期,教师的加入不仅有助于幼儿冲突的解决而且能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避免再犯的可能。比如:教师可以拿过玩具,问:这玩具是谁带来的呢?然后,再问玩具的主人,“现在这玩具是老师的,如果你想要的话,你要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来回答,教师针对情况应对幼儿。也可以针对另外一个幼儿,类似的使用移情的方法进行教育。iv 让幼儿共同分享

在大型的建构游戏或者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总是很被动,各玩各的,不同得共同来分享。教师可以在游戏前,设定一定的规则。在游戏中的人数,让幼

儿能主动的进行合作和分享。比如在建构大型的建筑时,教师可以在游戏前说明,在建构大桥时,因为体积太大,小朋友可以3个或者4个人一起来搭,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搭起来。在幼儿进行操作的时候就能更好的进行合作,促进游戏的进度和成果的达成,幼儿也能在合作分享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及合作的成就感。

案例四:午饭后,幼儿都拿出自己的玩具开始玩,没带玩具的小朋友就拿着书本在看。浩正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手上拿着一个他喜欢的坦克模型,于是兴奋的跑过去,一把抓过来,被抢的小朋友出手争抢,大喊大叫,我走过去拿走坦克,说:“现在这坦克由我来保管了。”他们停止了争吵,我问怎么回事,其他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把他们请到旁边,我问浩正:“你为什么抢人家玩具”。他说:“因为我喜欢坦克,我想要玩。”“那你问他没有,他要不要借你?”他委屈的说:“没有”。我说:“如果这是你的,他过来抢你会觉得怎样?”他说:“我不给他。”“对啊,所以他不给你玩啊!”于是他转过头问另外一个小朋友,你借我玩好不好,我在旁边帮忙说话,于是两外一个小朋友答应了,我告诉他们“以后想要玩人家的玩具时,要好好的说,知道了吗?”然后他们一起玩的很愉快。

案例五:弘洁小朋友在一次课前,她没搬自己的椅子,就随便做在别人的位置上,于是其他的幼儿不服气,告状来了,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不搬椅子。她说:老师有空位就可以坐不上吗?妈妈说现在都是争抢争抢的,谁抢到就是谁的。

幼儿的分享方式比较笨拙,不会用婉转的方式来表达,于是经常起冲突,用争抢的方式解决。教师在幼儿出现争吵时,要先了解事情的情况,再对症下药。

需要家园达成一致,才能更好的实践分享教育。

(四)拒绝分享行为中的伪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很长看到这样的状况:一个大人对这一个小朋友说:你拿一个糖果给叔叔吃吧,看你懂事吗?而后,小朋友就会屁颠屁颠的拿着个糖果,不舍的伸过手去,而大人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委婉的推脱:好吧,你很懂事,很乖,叔叔不吃,你吃吧!接着很多的大人就会争先恐后的赞美小朋友。长此以往,就会在幼儿的印象中形成错误的意识,导致幼儿在和同年人的交往造成落差。幼儿会一直一味,自己分出去的东西不管怎么样都还会拿回来,于是当有一天一去不复返的时候,就会接受不了。于是,权威的教育人(幼儿园教师或家长)就要在平常的教育中体现。

教师或者家长在处理幼儿的分享的行为,不能只是片面的,只是单纯的只是一味的以物质的激励的方法,如果幼儿适应 为了利益的获得而付出的话,呢对

于他的内在动机的形成是很难达到的,很难由思想向行动的转化。可以交给幼儿正确的观念,比如在发出去的东西又归还的情况下,可以告诉他:这是因为大人很疼你,不舍得吃,才还给你的,但是如果是好朋友的话,他如果喜欢的话,就会吃掉的。先有预期的语言告知,比临时碰到慌了手脚的来得好。

研究结果:

本次的研究主要针对个别几个幼儿的研究观察,范围较小,方法和条件有限。本次关注的这几位幼儿在中班一学年中,能逐渐的表现出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在对待共同游戏上能用商量的方式进行,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书籍等。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实施分享教育是有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但是,这不是阶段性的教育而是长久以往,甚至是贯穿于每一个相关联的活动当中的。教师的教育形式可以更加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教师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启到至关重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实施的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以免造成幼儿的误区。

i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初探(江山市德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ii 《太仓地区4-6岁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冒丽娟 iii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iv 《浅谈幼儿教师的移情》张亭亭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下载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分享行为[范文]

    毕业论文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指导教师: 自考毕业论文: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摘 要: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案例评析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案例评析 幼儿好奇好问、爱探索爱活动,几乎科学领域的有关现象和事物,诸如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爬的蚂蚁、电视上出现的图象,甚至幼儿自己身上的一颗黑痣或......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行为研究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行为研究案例 高洁弟 《摘要》 中学英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而阅读能......

    适当拒绝幼儿告状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早上,我刚走进教室,姝彤就哭着冲到我面前委屈的说:“老师,王子轩把我的书包丢到垃圾桶了。” “又是这个小捣蛋鬼”,我心里在暗自埋怨王子轩,同时对好告状的姝彤也有些小小的不满......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

    蚌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能够使幼儿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并且......

    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幼儿品德行为纠偏的实验研究 普陀区实验幼儿园李瑛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知识经验不足,思维水平低,是非辨别能力弱,往往因一时疏忽或欲望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又由于他们道德认......

    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是将丰富幼儿攀比行为现状研究的研究,为幼儿攀比行为成因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是为幼儿、幼儿教师、幼......

    大班幼儿个别案例观察记录

    大班幼儿个别案例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黄宇航(男:6岁) 观察时间:2017年9月~2017年10月 观察原因: 活泼好动比较聪明,但是爱说大话,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原因分析: 1、对大班幼儿来说,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