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和谐之家 提升生活品质-验收小结
创建“退休教工之家”小结
上海玉华中学
创建和谐之家 提升生活品质
——上海玉华中学创建“区先进退休教工之家”工作汇报
上海玉华中学退管会目前拥有退休教工41位,其中原担任校级干部6人,全国模范教师、市劳模1人,75岁以上的2人,70岁以上的5人(占全体退休人员近13%)。居住多分散在全市各区。在学校退管会的领导下,我校退协工作,认真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文明、健康、和谐、快乐的活动,使老教师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如何管理与服务好退休教职工,是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认为:退休教职工参与了建国以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学校的创业、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玉华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没有他们昨天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玉华中学的成就,他们的奋斗精神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上海玉华中学党支部、学校行政、工会始终把退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普陀区教育系统退管会关于做好退休教工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以创建“优秀退休教工之家”为工作目标,以“深怀尊老之心,乐表爱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利老之事”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退管会的作用,不断健全制度管理,丰富建家内涵,齐创共建,热心服务,使“退休教工之家” 真正成为老教师们晚年生活的温馨家园,提升老教师们晚年生活品质。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建设“和谐之家”
1、形成共识,重视班子建设
学校把退休管理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重视组织建设,成立了由党政工3人组成的退休教工管理小组,退管会主任——貟广秋(校长),董亮(书记),退管会专管员——欧阳大道(人事干部),退管会组员——陈辉(工会主席)。并随学校人事变更,及时调整退管会班子成员。学校每学期召开退管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先进退休教工之家考核验收标准等等,商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思路,及时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在学校退管会的领导下,近几年我校退协工作,认真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文明、健康、和谐、快乐的活动,使老教师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以《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为指导思想,按照“讲真情,办实事,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退管工作制度和退休教工的各项待遇,发挥退管会创建“退休教工之家”小结
上海玉华中学
作用。把“人道关爱、人情关切、人文关怀”送到每个退休教职工的心坎上,作为退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境界,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退管会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断提高工作要求,健全退休工作制度,要求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尽心尽力为老同志办事,做到管理有制度、服务有要求、办事有依据,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制定了《退休教职工管理工作制度》、《退管会工作人员职责》、《退管会工作会议制度》、《退休教工活动费和福利费使用制度》等,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协调落实,使退管会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相关退管会的工作及时在学校行政会议上通报,凝聚各部门力量,做到服务协调,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步调一致。
3、克服困难,创建活动阵地
我校搬迁新址,学校面积减少,但我们不忘在图书馆设立了固定的“退休教工之家”,让退休教师来校有自己的活动阵地。校内的图书室向退休教师开放,平时有退休教工重大集体活动学校的会议室、多功能阶梯报告厅、图书室为他们让路,学校尽可能为退休教师提供一切方便。
二、丰富生活,发挥优势,建设“文明之家”
1、办好“回娘家”活动,关注老人精神生活。
我们认为退休教师不同于其它行业的退休人员,在长期从事中学教育过程中,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和学习意识。因此,我们注重退休教师的学习需要,千方百计地开展好一些符合老年教育工作者特点的需求工作。
每年都会请退休教师“回娘家”看一看学校的变化和发展。貟校长都会亲自接待,专门向他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规划。老同志们看得细致、听得认真,从举首投足中都渗透出了对学校的浓浓情感和殷切希望。“回娘家”活动为退休教职工提供了了解和关心学校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党政工关心退休教职工的重要渠道。
我们积极鼓励老教师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学习新知识,培养新兴趣,增添新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各类活动,陶冶生活情操。
学校对每一次的集中性“回娘家”活动都精心策划,要让老同志们带着兴致来,带着温馨归。多年来我校上半年开展踏春考察活动下半年开展庆祝重阳节的创建“退休教工之家”小结
上海玉华中学
聚餐联谊活动已经成为了传统。组织老教师看电影、组织踏春考察地有上海鲜花港、滴水湖、周庄、陈云纪念馆、商塌疗养院、上海世纪公园、辰山植物园等地,每一次的参与率都达到了75%以上,让老同志们深入地了解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了自豪,历次活动都得到了退休教工的好评。2012年起,学校广泛听取退休教师意见与上级部门意见,出于安全、健康原因,75岁以上退休教工不参加外出考察活动,但学校对于75岁以上退休教师增加适时的登门慰问,并给与相应的慰问品,让他们也得到一份学校的关怀与温馨。
对于区退管、退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们都很重视,组织离退休教工踊跃参加,例如区康乐体育比赛、公益课堂、沙龙等,退休教师都拿出自身绝活,积极参加,通过活动提升自身素养。每次学校退协小组活动,学习或者传达上级的精神,小组成员互相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许多tui9xiu老师感觉到不忘自己是一个学校的退休教师,牢记自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退休也要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3、发挥优势特长,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积极发挥老教师作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普陀教育作贡献。学校将退管会工作纳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也邀请退休教工代表参加。
我校一直将关工委工作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相结合,青年教师和退休教工结成对子,通过“夏送凉、冬送暖”活动、“回娘家”活动和日常的联系,使得“老”“青”两代教师之间在思想、生活上进行相互关心、帮助,专业上进行相互交流、探讨。
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是宝贵财富,他们高尚的师德风范是我们在职教师的榜样,他们的教学经验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聘请学科专家导师,发挥名师作用,积极为全体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许多老教师继续在学校发挥余热,学校为他们办起了工作室。他们几年如一日,坚持与在职教师一起继续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如张永年老师的劳技工作室,带领学生制作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本人也多次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同时,所指导的年轻教师在普陀教学能力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三、维护权益,服务到位,建设“温馨之家”
1、敬老助老,营造温馨氛围 创建“退休教工之家”小结
上海玉华中学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退管会积极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学校网络等多种载体,向全体师生宣传、发动,在学生中开展“孝敬长辈”活动,不定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和服务劳动,组织有关征文竞赛,抒发敬老情怀,全校上下形成良好风气。
2、执行政策,保障合法权益
学校能积极维护退休教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对退休教工的反映呼声,积极响应。学校总是保证退休各种费的足额发放,及时打卡,从不拖延。在医疗保险、公积金支取、工资查询等方面,学校也尽可能提供方便,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每年,学校会计根据事业经费预决算,及时拨好款,将退休教师活动费、福利费划拨到帐上。各项经费的使用,我们都有专门的账目,做到专款专用,规范合理使用经费。
3、多办实事,温暖工程凝人心
学校按时足额支付节日补贴费,适时发放困难补助费,及时办理“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大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公务员医疗补助”。发生住院情况及时理赔。及时按政策给退休教师调整工资,并争取尽快转入他们工资卡中。
学校认真组织退休教工体检活动,做了细致安排,做好协调工作。体检过程顺利,从老师们的满脸笑容、温馨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体检的安排很满意,对教育局与学校给予的温暖表示深深的感谢。
学校为能经常与退休教工保持联系,让退休教工能多了解一些学校的事情,做到“六个一”和“六必访”制度。对全体离退休教工“冬送温暖夏送凉”阳光普照。学校帮助和照顾生活有特殊困难的退休教职工,尤其是身患重症疾病、单身或高龄老人,主动给予生活与经济方面的帮助。学校对于特殊退休教师(如:王金华、张碧显、管峰、陈彦萍等老师)保持高度关注,经常家访,送温暖。
学校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按区退管会文件精神,现在每学期可根据老年大学的发票报销60元。
我们将以这次创建验收为契机,虚心接受上级领导和考评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对照《普陀区退休教工之家考核验收方案》,以争先创优为目标,自找压力,勤于总结、扎实工作,切实营造“家”的氛围,让广大退离休教工真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依靠、家的关心、家的欢乐!
上海玉华中学退管会
2018年10月
第二篇:以人为本,创建和谐职工之家(加油站)
作为一个加油站,特别是加油站站长,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都有“站兴我荣,站衰我耻,以站为家”的企业精神。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加油站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下面就东风1# 加油站~年在创建和谐“职工小家”的一点做法作一个汇报:
东风1#加油站于1999年11月11日开业,当时是为了解决职工分流,利用原油库趸船改建而成的。开业之初,安排分流职工12人。经过几年的体制改革,现有劳务工8人,站长2人。8名劳务工都是公司改制下来的职工,大部分年龄都在40岁以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其中6名员工都是家有妻儿老小,他们就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要使这样一群人团结得象一家人、以站为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一、主动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思想和生活,把员工当成兄弟姐妹,在工作上多关心,在学习上多帮助,在思想上多沟通。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对员工好的地方要及时鼓励;在出现错款纠纷,我们在按章处罚的同时,及时帮助员工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帮助员工逐步提高业务技能。对员工间出现矛盾或有思想问题时及时进行疏通,化解矛盾或思想疙瘩;当发现员工有不良行为苗头或不良思想倾向时,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让这些员工感到企业改革只是体制上的变化,他们不仅不会被企业抛弃,而且将在东风1#得到更多家的温暖。
二、细心体察员工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
我站员工xjb同志,已年近50岁,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上大学的儿子和读高中的女儿,妻子在家待业。今年5月,其父母从老家打电话来说:“房子由于地质影响,楼房发生偏斜,需要2万元进行及时维修”。接到这个消息后,xjb同志愁眉不展,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又不想为单位添麻烦。但从其他同事那里,我们得知了情况。经过了解,我们立即组织其他员工进行商议决定:大伙凑钱,放弃休息时间为其顶班。最后xjb同志带着同志们的关心和钱,安心在家把房子修好了。回站上班后,xjb同志把对大家的感激之情变成了努力工作的动力,时刻以加油站的整体利益为工作出发点。今年7月 的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加油站所在的江面风浪特别大。风停后,加油站靠上一条船,正在值班的xjb同志象平时一样迎上去。没等老谢开口,船员很着急的问:“师傅,这里有医院吗?我们有一个船员在起风抛锚时受了重伤!”听说此事,xjb一看时间已是九点多钟了。他二话没说,安排好工作,迅速找来出租车,一同把伤员送往医院抢救,一直到深夜2点船员转危为安他才返回。事后同事们问xjb,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很干脆的回答:“人人都有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帮助我,我也应帮助别人。你看这条船,不是成了我们的老客户了吗?”。加油站关心员工,让加油站有家的氛围,员工关心加油站,使加油站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也更象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三、积极关心员工的成长,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让员工感到有前途、有奔头。结合我们石化销售系统开展创建星级达标站、争做星级员工的活动,我们在加油站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一部分员工“我已经买断了,再努力也是枉然”的思想彻底改变了。“企业改革,用工形式可以变;岗位面前,员工身份都相同”成了大家的共识。只要你达到了星级员工的标准,工资待遇,培训晋升,所有机遇都平等地摆在所有员工面前。苦练岗位技能,人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风气已经在我站形成。在消防队工作过的小刘、小王教大家熟练使用各种消防设施;曾在油库任计量员的老郭教大家学习计量知识;曾在润滑油公司任职的小刘把润滑油选 用知识的“绝技”全部无私地亮给了大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你把员工当人,员工就把事当事。”所以,我们一直努力把创建“职工小家”当做大事来抓。
四、营造良好的加油站氛围,让大家能愉快地工作、轻松地生活。由于特殊的水上加油环境,员工工作之余的生活十分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了解了员工的喜好,分别买来了羽毛球、跳绳和象棋。平时,工作之余进行训练,每季度进行一次小小的站内比赛,获胜者给予小小的奖励。我们还挤出不多的费用,安排好在岗员工的一日三餐;加油站不能使用明火做饭,我们买来电磁炉;夜班时间长,我们备好面条鸡蛋。员工身心愉快,身体健康。这样既增强了员工的战斗力,又使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就是我们东风1#加油站建设“职工小家”工作的体会。作为石化销售企业最基层的销售单位,我们努力改善站内小环境,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因地制宜,逐渐改善站内文化娱乐设施,尽可能不断地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员工感觉到加油站就是我的家!
第三篇:提升文化内涵 创建和谐校园
提升文化内涵
打造和谐校园
---------和谐的音符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提高,使优者更优,困难与弱势群体得到尊重和支持。
我们南关学校就是在山丹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时期,是由原来的南关小学和培校初中部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生源来自清泉镇南关、南湖村的工商户和粮农家庭,人们称之为城区中的“农村学校”。但是,我们也有自己具大的办学优势,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梯度的办学模式,既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摇篮。同时,也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成长循序渐进,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前进。逐步形成了师生,生生,家校,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学校领导关心教师,注重教师发展空间和生存状态,体现人文关怀,老教师精心指导青年教师,甘为人梯,使教育教学秩序忙而不乱,活而有序,从而形成了风轻气正学校育人氛围。所以学校合并后仅仅过去一个年头,但喜报频传,催人振奋。这些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劲音符,从此使南关学校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求真、诚信、务实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南关校人不懈的追求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其次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从内容上说,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 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手册》的制定、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班纪班规等。
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各功能室的设计与布置;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教室、走廊的布置,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校报、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
同时,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我们还从这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德育工作这一主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希望工程,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作用,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每学期开学后,学校领导班子都要召开德育工作专题讨论会,研究制定德育工作目标和计划,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实行教师师德在评先表模、评优晋级中的一票否决机制。同时,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之中,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确保“两个到位”,即确保人员和资金到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始终确保人员和资金两个到位。首先,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四条线”管理,即“书记、政教主任”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校长、少先队辅导员”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学生会、班主任”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派出所”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网络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建设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其次,为保证校园文化所需资金,学校领导参谋到位,汇报及时,宣传得力。即从“三勤”入手,“手勤多写”,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嘴勤多说”不厌其烦地找县教体局、村党支部、村委会当“说客”,讲外地经验;“腿勤多跑”不分白天黑夜,节假日,还是星期天,一有空就往领导处汇报工作,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在“三勤”的力量推动下,我校先后筹措资金
万余元,改善了办学条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能顺利地进行和发展。
三、优化校园“三境”,即优化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和视听环境 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智慧的摇篮,是学生渐长、品德渐成的主要场所;校园应当是少年儿童的“学园、乐园、花园”。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可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得感染和熏陶。努力使学校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学生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好觉得愧对于老师、家长……
在优化校园环境上,我们紧紧抓住“两基迎国检”的契机,绿化、美化工校园,现校园内已栽种了雪松、银杉、垂柳、石楠等多棵树木和牡丹、月季、白玉兰、广玉兰、少等多个品种花木,培植了数百平方米的草坪,实现了“四化”,即绿化、硬化、净化、香化;美化了“四区”,即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生活区。通过绿化、美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品位,使校园景致园林化,一景一物都折射出知识文明光芒,富有育人之意。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
万多元,彩砖新铺设了前广场,改造了花坛,大力兴建快乐活动设施,为丰富学生生活,开展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在优化班级环境方面,我校
个教学班都做到了“五个上墙”,即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的“五旗”上墙;校训、校规、班训、班规上墙;《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上墙;名人名言、名人画像上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上墙。每班设有图书角,办有黑板报、手抄报,及时更换内容;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优化视听方面,学校制定了校训、校徽,明确了校树、校花、校歌,在教学楼墙外,楼道明显的位置书写、绘出催人奋进的标语和图画,悬挂名人画像,教学楼前的六个橱窗定期更换内容,及时展示学生的习作、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图书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文体器材保管室、德育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经常向学生开放。学校先后成功地举行了感恩教育报告会、红军歌曲演唱会等多次文艺活动。经常做到广播里有声,橱窗里有影,版报上有字。这样,学校和班级,教师和学生;齐抓共管,上下一致,形成了一种强劲的文化合力,以整洁、优雅的环境,促进了高尚、文明校风的形成。
四、注重“四个结合”,即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课外兴趣活动、文明行为习惯、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为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学校重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举办法制报告会、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月、举办“我为校园添光彩”演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利用晨会、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通过“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坚持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坚持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师德标兵”“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先进班集体”等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校报、橱窗、电子飞屏等,大力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深入挖掘、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举行了“荣辱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开展了“告别粗俗、埋葬耻辱”的塑形活动等。通过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全体学生形成了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外兴趣活动相结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抓好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强化活动课程的研究与管理。
(一)是健全活动网络。
(二)配齐活动课教师。
(三)制定相关制度。为保证活动课程的开展,学校坚持“五落实”:课表落实,内容落实,目标落实,效果落实,评价落实,每学期结束时,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兴趣小组负责人和活动课教师进行量化打分,作为教师的考核依据,有效地提高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质量。2010年以来,我校举办了中小学生特长竞赛,项目包括歌舞、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此外,我校还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予以奖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是校园建设与文明习惯相结合。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养成教育和日常行为训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学期初,学校要求各班教师对新生的礼仪、生活、学习等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反复地指导和训练。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道德实践,从小事抓起,严格要求,并不断检查和矫正,防止反复。与此同时,学校还制定了《班级量化考评细则》《优秀班级体评选标准》等,从卫生、绿化、班纪、路队、“两操”、安全、活动等方面对学生实施规范化的约束,并通过设立文明监督岗、卫生大检查等形式,发挥规范的督导制约作用。学期末,对评选出的“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学校都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我校还立足校园文明建设,注重发挥校风的熏陶作用。学校以卫生、绿化为突破口,以健康、活跃、高雅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坚持开展“快乐校园十育人”,“一日十好”,“天天净”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和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校园管理中,我校坚持在教学楼的四个楼层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为领导、教师、班级出主意,想点子,参与管理。学校采纳刘杰同学的建议后,在大门口设立监督岗,学生乱买零食的现象得到控制,四个摊点很快撤走,使这一困扰学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自“悄悄话信箱”设置以来,共收到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近千条(件),学校均给予答复。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弦和,则音美;人和,则业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校园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提升办学品质创建和谐校园
提升办学品质 创建和谐校园
——上海市延河中学创建第十八届区文明单位中期小结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创建新一轮和谐校园活动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坚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1、注重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指导实际工作。学校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初,我们制定中心组及教职工的政治学习规划,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学习制度。一年来学校多形式、多载体地组织教职工进行十八大有关文件、教育发展纲要、区教育发展规划、校长负责制三加一文件等理论学习,党员、教职工学习时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理解,从而自觉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2、落实师德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师德建设为先。为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要求,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延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建立了师德建设常效机制,健全了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以“学生最满意的一节课”为载体,开展了多层次师德教育活动。为激励教师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我们每年听取家长学生意见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开展各类师德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一个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和勉共进的教师集体基本形成。社会调查表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3、加强校本德育体系建设
学校细化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延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常规检查和反馈,并修改和完善了早自修、学生自主管理等检查制度,促进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将分年段德育工作框架落实在各年级工作之中,预备年级以规范教育为重点,初一年级以方法教育为重点,初二年级以目标教育为重点,初三年级以责任教育为重点,重点抓好升学预备教育。各年级结合年级特点和德育要求,整合家庭教育
指导、学生主题教育、学生活动等各种教育资源,来精心设计年级组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学校培养“成功者”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学校设计了以大队职能部、参政部—→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团队—→班级中队委员会为运作模式的自主管理团队;学校先后派出4位青年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工作者,在普陀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学习;对于今年走上岗位的青年班主任,都指定了班主任工作导师。学校的两节班会课 “同心协力,为学习扫雷”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参与了全国展示活动;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结合温馨教室建设,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学校加强了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四大系列德育活动载体建设,开展了系列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募捐活动、退休老党员与同学牵手结对活动、“弯弯小腰,使校园更美丽”的校园环保活动、禁毒展览参观活动、红色寻根,文化传承——“红色学堂”巡访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珍爱生命”的包扎急救技能培训活动、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延河中学“中华小记者革命先辈寻访行”活动,对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老前辈进行了访谈,我校陆雨昕、朱熹微、陈书逸三位同学的采访摄影美术作品成为入选活动作品展的优秀作品,先后在刘海粟美术馆、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纪念馆、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进行巡展。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程,通过设立主题,各学科整合,外出进行探究体验活动,形成综合性的主题探究课程。
(二)发挥党建作用,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1、组织建设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办学体制下,党支部应发挥好教育导向、保证监督与协调服务功能,行使好参与决策、领导管理和保证监督权利。我们十分重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建立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了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和教育培训,使他们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性和管理能力,一年来,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相互尊重、互相沟通,重大问题共同商量,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党内“三会一课”,开展民主评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同时,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邀请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对要求入党的教师及时确立建党对象。目前已有三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交了入党申请,党员后备队伍不断壮大。
2、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常在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以先进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教育广大党员、教师,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执行财务监理、校务公开制度,财务运作规范,学校财产保管严密,建立了遏止腐败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制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规范教育收费是教育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二年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收费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学校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制度,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落实,努力营造以法治校、规范收费的氛围。学校经常性地进行自查自纠,以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规范服务性代办项目的收费,如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学生校服、用餐、保险等,须事先征求家长意见,签名同意后方可代办,如有让利、折扣,全部用于帮困助学;严格制止代替学生订阅教辅材料,严禁办班收费补课。学校还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洁从教的风气得到充分发扬。
3、党群工作
开展好党群工作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党支部十分重视群众团体工作,支持与帮助他们建立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有力促进了学校工作。工会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文体活动和帮困、组织疗修养,坚持开展“欢乐月末”活动,一批教师社团运作有序。在保障教职工权益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党支部、工会的领导下,逢年过节组织退休教师 “回娘家”活动。我们还组织指导教工团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女工委的工作也井井有条,女职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党群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调动了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和谐校园”建设。
4、文明和谐创建
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上届成功创建区文明单位基础上,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认真制定新一轮创建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多形式、多载体地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在学校中开展了无邪教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组室、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广大师生遵纪守法,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和谐,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三)提升办学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整体规划
学校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并在每学期工作中分布有序实施。学校制订了《上海市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从整体上规划了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主题月活动,教育科研主题月活动,课程资源展示月活动,磨题月活动,师生交流月活动;校内听课月活动,观摩学习月活动,社区开放月活动,展示交流月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来促进教师研究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机制保障。
2、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
学校实施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怎么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初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指导策略的案例研究》、《校园英语100句》校本课程开发等市、区、校科研课题项目。王斯依、沈杰、徐路芳老师负责的课题分获上海市普教所课题和普陀区教育科学研究个人课题二、三等奖。学校不断加强校际观摩学习,先后组织教师赴闸北八中、长兴一中、金华十五中、洋思中学等课堂教学否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两年来,我校承办办各类课堂观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区级教研活动三十多次,举办市区级语数外理化、音乐、拓展探究等学科研讨活动19次。
学校以“磨题”为载体,引导教师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典型范例、训练习题、作业中的分层要求的体现以及测试试卷的编制,引导教师关注训练和作业的有效性,解决现实问题。学校设计了《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表》,从评价上来进一步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根据专家意见,学校编制了《上海市延河中学员工手册》初稿,对各项工作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学校建立了一支课改志愿者队伍,42位教师志愿加入了课改志愿者团队,并组建了德育、教学、课程建设三支团队。两年来,学校有34人次教师在市区各类专业活动中获奖。
3、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品质
学校将语数外等学科课程按照5+1的模式进行实施,其中5为基础型课程教学课时,1为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学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按照科技、人文、审美、健身、动手、文学、综合实践等不同的学习领域,全校共开设近20门自主选修型拓展课程,学校积极挖掘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着眼点,优化课程内容,逐渐形成富有延河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重点以
10门课程作为载体,暂命名为“延河七艺”,它们分别是:茶艺、足球、民乐、DV创作、创意环保、动漫制作、机器人设计、截拳道、鼓乐、礼仪美育。学校从办学理念出发,积极进行学法指导系列课程的开发,从预备年级至初一年级,每周开设学法指导课一课时,学校对学法指导课程进行了系统开发。
教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是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因此我们狠抓教学五项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的全程管理。我们用制度加以规范,制定了五项教学常规制度和具体的操作细则,学校建立了对教学全过程的严密监控机制。例如校长室、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所有教师进行诊断式听课;教务处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常规检查;期中、期末考试质量进行班级、年级、教研组及全校多个层次的分析;实行学校领导分管一个年级组进行教学监控和定期教学分析的机制。教务处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评估制度,学校设立了教学常规奖和教学质量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教学工作始终规范高效运行。
(四)注重精神引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积极改善文化设施
近两年学校完成了校园整体绿化工程、学校文化环境布置工程、校园小品建设工程、专用室设施配套工程、操场修复工程、教师研修室、会议室装修工程,学校整体文化设施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放眼校园,绿化宜人,景观优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美丽优雅的学习环境。
2、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从整体上规划了学生校园文化系列主题月活动,学生风采展示节活动,一班一品主题教育月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生命教育月活动;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体育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月活动。学校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文化活动,来搭建学生全面发展、体验成功的平台,这些活动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活动模式。例如,在学生风采展示节上,学校先后开展了“延河优秀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各年级“达人秀”活动,“达人秀”总决赛活动等,形成系列。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学科、艺体类学生竞赛活动,语、数、英、劳技、艺术、体育、科技、征文、阅读等各项竞赛展示活动在各年级蓬勃开展,去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市区竞赛获奖138人次,其中一等奖19人次,并且在科技类竞赛中获奖人次为73人次,为近年来最多,也体现我校科技教育有了新的进展。
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延河中学学生情况的评价机制,学校设计了“我的储星银行”评价项目,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艺术体育、拓展探究等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表彰和鼓励。
3、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在建设校园显性文化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校园隐性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以“学礼、明理、自立”为主题的校训精神、“团结友爱 文明守纪 开拓进取”的校风和“刻苦钻研 勤勉求实 灵活机敏”的学风;引导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加强“为人师表 教学严谨 开拓创新”的教风建设,每年举办一届教师论坛,提高文化和人格修养。目前,学生文明礼仪、学习勤奋;教师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人文氛围正在形成。
(五)唱响平安旋律,打造安全健康校园。
1、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
校园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学校与派出所等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每周定期在校门、附近小区进行巡查,清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建立了预防和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制定了“延河中学应急预案”等预案11件。青保工作落实到位,未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有效遏制案发率。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2013年学校顺利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健康校园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坚持“三课两操两活动”,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逐步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软件、硬件,有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学校配备卫生室老师负责全校的卫生预防工作,坚持每天的晨检,第一时间掌握流行性疫病的传播;开展学生的健康摸底工作,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活动做好安全保障。
学校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和饮用水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无任何突发安全卫生事件。学校是无烟学校,学校食堂是普陀区第一批规范化卫生达标食堂。
学校重视校园美化、绿化,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六)构建和谐关系,社区互动联动发展。
1、家校互动
学校在优化德育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坚持家、校、社区互动和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学校以“引导参与”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辅导活动”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巩固性发展;以“学习型家庭创建”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和谐发展”的有效渠道,为
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在各年级建立家长代表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通报学校工作,学生在校情况,征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和家长学校的自我教育。学校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有到校访谈、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上门家访等形式,其中班主任家访率达100%,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2、志愿服务,共建共享
学校有班级层面的社区服务队,世博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还有党员教师爱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蓝天下的至爱”的公益活动;同时主动关心照顾“五保户、军烈属”。党员“爱生志愿者服务队”还积极落实帮困计划,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现有3位警嫂和1位军嫂。为此,学校领导对警嫂和军嫂们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在生活和工作上对每位警嫂和军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学校还先后与新上海影都、新宜居委会、合阳敬老院等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学校连续八年获得街道“共建杯”荣誉。
(七)特色工作
1、城市少年宫
为全面落实区文明办工作部署,我校按照“城市少年宫”工作创建要求,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平台,以学校特色项目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暑期实践活动,使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文化活动的平台、健康成长的乐园。
学校把少年宫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阵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课余健康成长的乐园”。注重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学校有特长、负责任的专业教师组成辅导员的骨干队伍,指导活动开展,同时,学校还聘请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实少年宫的师资力量,确保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质量,有吸引力。如我校非洲鼓乐,聘请的是社会上富有教学经验的民乐老师来指导学生训练。多彩荧屏这门影视欣赏课,不仅有本校民盟老师来指导,还有其他学校的民盟老师志愿参与。自学校少年宫项目活动开展以来,获得学生、家长、社区的广泛好评。学校将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与学校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特
色项目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学校精品项目。目前,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的精品项目主要有:非洲鼓乐、创意影像和茶韵飘香三个项目。
创意影像,不同于一般的其他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常见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学生们在一方天地中尽享其乐,尽展其才,各种巧妙的创造灵感得到了实现。目前,学校的DV创作项目多次参加市区乃至全国性的比赛,屡获“datavideo杯”青少年校园电视EFP多机位创作实践活动一、二等奖。非洲鼓乐,被同学们戏称为“会说话的鼓”,同学们在一拍一击当中启迪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在学校50周年校庆,接待澳大利亚维洲杰出青年领袖教育代表团等重大活动中学校鼓乐队的同学都参与了节目表演。茶韵飘香:茶艺,是华夏文化之国粹。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品茗细酌天地精华的同时,聆听茶艺老师讲述一片茶叶的故事,体验茶的冲泡技艺,感悟茶趣和茶礼。作为一项美育与非遗项目,延河中学茶艺社参加了普陀区第31届美育节开幕式展演活动,同时,也获得了普陀区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
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为同学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同学们在这里获得了快乐体验、成功体验,在少年宫的活动中闪耀生命的光彩。学校今后将继续加强品牌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活动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一班一品
延河中学从1998年初开展“特色班建设”工作,在近16年的时间里,不断探索实践,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新基础教育方向。学校在2006年申报了普陀区一校一品《辉煌从特色班集体起步》,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班集体建设的发展水平,也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并为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觅得了一个恰当的切入口,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从“特色班建设”的基本轨迹中,我们提炼出“目标定位、实践到位、空间升位、成果立位”的培育机制。
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一年来,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八)创建成效
一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十二·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首届网络教研评比活动优秀集体二等奖、普陀区第十七届(2013-2014)文明单位、普陀区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教育系统出租房屋三年整治先进集体、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普陀区体教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特等奖、“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关爱来沪青少年志愿实践基地、普陀区甘泉街道爱心助老特色基地、甘泉街道创文明夺七杯竞赛“共建杯”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区机器人大赛、区中小学劳技学科技能竞赛、“地理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市区中学生时政大赛、阳光体育大联赛、区青少年摄影大赛、区食品知识竞赛、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全国和市级作文比赛等项目中荣获了235人次荣誉称号。
(九)、努力方向
1、争取向更高台阶迈进。
我校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学校要把把“创文明、求和谐、争一流、谋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学校永恒的主题,在形成领导有力、管理有序的长效创建机制上下功夫,在优化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创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我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新局面,为市级文明单位打下坚实基础。
2、加大在线创建力度。
学校接下来在创建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在线创建力度,建立在线创建网站,形成长效机制。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16年2月
第五篇:提升员工幸福感++创建和谐企业
提升员工幸福感 创建和谐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幸福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企业作为广西最大的企业,以“ 做优做强钢铁主业,拓宽搞活非钢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四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在做大做强企业的过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创建和谐的企业,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一、充分认识提高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意义
幸福即生活、境遇愉快美满。而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非常满意的主观感受,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笔者认为,幸福感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就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满足感,就是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感。提高员工“幸福感”对确保企业的和谐发展和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员工幸福感是引导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重要渠道。幸福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场合,不同的工作生活经历,大家所感受的幸福都是不同的。因此,要通过综合调研,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了解员工在公司内、外的幸福程度,发现和消除降低幸福感的原因,积极引导大家热爱企业、热爱生活、关爱家人、奉献社会,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境界上获得幸福。员工在充分体验职业幸福感后,就会产生一种对企业的认同感,并感觉工作是一种快乐,把工作当成一种责任,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二)提高员工幸福感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公司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由于个体的经济条件、地位、背景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员工的幸福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融洽相处的和谐感。有了和谐感,企业内部之间、客户之间,都要注意人际关系尽量简单、简约、简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和谐感,员工之间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就会增强,在企业内部形成舒畅、融洽的气氛,增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员工平安;另一方面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打造员工发展的通道;同时还要加强和完善激励机制建设,有效提升员工的成就感,这三个方面对于引导员工“快乐工作”至关重要。企业通过增强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三)提高员工幸福感对于培育企业和谐文化理念,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的过程,就是传播企业和谐文化理念的过程,就是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的过程,对培育“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忠诚感恩的为人准则,竞争进取的人生态度,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愿意立足本职岗位,通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加速其岗位成才、学习成才,在本职岗位上干出骄人的业绩,在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添砖加瓦之外,也实现了自身的人身价值,这时的幸福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活出生命意义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会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二、充分了解影响员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幸福是人们对于生活和职业的主观体验,是依人们自己的主观感觉而转移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时都在接受挑战,钢铁企业尤为明显,金融危机以后形成的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和低需求、低出口、低价位、低效益的“三高四低”现状始终“套牢”着钢材市场,企业和众多钢企一样,都面临着订单、成本、效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转型等多方面的压力。在如此激烈的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员工也明显感觉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了,工作标准越来越高了,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了,加之物价的上涨、生活的压力等,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如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很容易累积成消极、抵触等不良心理情绪,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个别的甚至会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影响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据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众多发达国家中,最富的人群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人群。人们的幸福感主要与人们需求和期望值有关,幸福感会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主要取决于五个方面:
(一)工作岗位的变化。企业改革、转型升级、工艺调整、技术创新、岗位调整、人事变动等均会带来工作岗位和职责的变化,大家对工作能否适应、能否胜任和驾驭,这些都直接影响职工的心情。有些员工会面临新岗位、新工种、新技能、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因而感受到了岗位竞争的压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现代企业技术更新十分快,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对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系统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极高的程度。为适应新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在短时期内强化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一切对员工来讲,无疑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高效率、快节奏带来的压力。现代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工作流程紧凑,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大祸。一些岗位不能有一点点分神,不得有丝毫疏忽,如企业的冶炼轧钢操作工、生产调度指挥人员,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疲劳程度,都是非常大的。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大家都是在加班加点,早来迟走和双休日也上班已是普遍现象,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也使得员工焦躁和烦闷。
(四)职业发展的压力。据莱恩调查指出,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现在个人发展、福利薪酬待遇与业绩全部挂钩,同岗可以不同酬,各岗位之间竞争的压力,渴望升迁或是提高待遇都需要具备更多的优势,要能保持在同事中的出类拔萃,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
(五)家庭幸福也会影响到工作上的情绪。家庭生活和谐美满,工作自然也是好心情,家庭如有婚姻、恋爱等方面的挫折和问题,便会格外感觉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目前消费品物价上涨过快、房价高位、子女就业艰难等让很多员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
三、提高员工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径
今年是企业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转型跨越的重要一年。目前,企业正在围绕这一中心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量,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笔者认为,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要更理性、更科学,使员工“工作,快乐,并幸福着”,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使得班组,乃至公司上下团结一致,构建和谐企业。
(一)加强思想教育,奠定培养员工幸福感的思想基础。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认知水平,有效地处理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通过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保持阳光心态、健康心态,培养知足、感恩心态,正确对待成绩、荣誉、困难、失败、挫折,始终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从而培养幸福感的养成。
(二)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增强员工幸福感的氛围。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等都能让员工感受到幸福。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要和睦相处,真诚相见,友善相待,促进沟通协作,形成团队合力,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建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于帮助自己的理念。领导者要更新管理理念,营造平等的氛围,有意识淡化领导角色,引导员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保障。加强人文关怀,对优秀员工,不仅要物质激励,也要精神表彰;对落后的员工,要尊重其人格,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在因素。通过建立一整套公平、公正、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在日常的绩效考核中,运用多维的综合评价和申诉、面谈等方式,使考核内容更为客观,考核方式更为全面,考核结果更为公正。变考核为评价、沟通、促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要将员工业绩、责任、职级、技能等予以量化,建立畅通的职务晋升和员工级别晋升通道,使员工的培养、培训、选拔、晋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激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立足岗位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助推员工幸福感的提升。对一个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在快乐工作的同时产生幸福感。沟通与理解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每月召开管理者见面会,了解员工的不满情绪,管理者直接关注、关心员工的状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倾听,多一点理解。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赞赏的心理,不完全依赖于经济激励,有时非经济激励也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免费的体检疗养,带薪休假、意外的礼物等等,都能够增强员工的收获感和自信心。同时,工会组织也可以时常组织一些联欢活动、磨炼意志的团队训练活动、读书活动、技术练兵活动、集体郊游、社团活动等,让员工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愉悦身心,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五)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增强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沟通渠道。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也是提高员工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心声,畅通意愿表达的渠道,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受到尊重的幸福感。要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引导员工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更多地了解员工的所想、所需,并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化解生活中的困难,使员工时时感受到领导的关怀,真正感受到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融入企业管理,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增强职业幸福感。
(六)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使员工看到未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工作时段,如果不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人生的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自从传统的“铁饭碗”的终身雇佣关系被打破后,员工生存的唯一之道就是不断地发展、提升。因此,员工在赚取收入的同时,能否发展提高,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要让员工工作得更快乐,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我的未来在哪里”,有无良好职业发展前景是员工能否快乐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应为员工搭建一个公平、合理、公正的发展平台,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明确晋升标准和胜任模型,牵引员工不断的努力提高,为员工创造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智慧,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激情地创造,从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总之,把“幸福感” 理念引入企业管理,切实为员工做事,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加强员工的思想引导,逐步提升员工的归宿感、使命感、幸福感,员工的幸福感提升了,员工回报企业以敬业和奉献,这是人企关系理想的良性互动。因此,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应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