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摘 要: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研究,首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以及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动力进行概述;其次,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缺乏实践经历以及培训缺乏针对性等三个角度,提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的能力,这不仅包括教师所拥有的学识,还包括其自身的教育行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学生,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教师能力的要求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该专业更加重视教师在实践方面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1.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定义
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对旅游管理专业能力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在对职业能力以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对教师要求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指的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职责要求范围内的所有能力以及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能够完成所有教学工作的保障,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动力
第一,外部动力。其是指能够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外在动力。主要是学校根据教师的表现而制订的一些奖惩制度,主要包括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这些对教师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在职业能力方面的提升。
第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信念,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内在动力。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动力主要在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在执教过程会形成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认为只有出色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才促使教师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少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所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和改革。这也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提升职业能力的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工作缺乏热情。
其次,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不只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有科研或者其他工作,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
最后,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很多实践型的教师来自于旅游行业,这些教师虽然在实践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在旅游管理的理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欠缺。这部分教师认为旅游专业就是实践,理论无所谓,所以也不对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使其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缺乏实践经历
实践水平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实践中,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教师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缺乏职业经历。高职院校中的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到学校任职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但缺少实践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导致学生不能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很多知识都需要重新学习,大大延长了对工作的适应期。
其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毕业,而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来。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和指导,尤其是实践方面的指导,职业能力不够,自然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
3.培训缺乏针对性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竞争力。但从实践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训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虽然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前参加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上,缺乏有?对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培训,即使有,培训时间也很短。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都是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而且这种培训都是一次性的,这就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很少能够得到有用的内容,培训的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其次,培训的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给教师提供的培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采用的是不同专业教师共同培训的方式,并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训。而且多是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需求不符。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提升意识。教师的理念不应只停留在某一阶段,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规划,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
其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旅游市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新方法及新观念会不断出现。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证自身的职业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再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具有职业发展的意识。教师应该时刻对自身的状态进行反省,要在实践中学会寻找问题,并不断寻找对策来增强教学信心、不断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深化教学知识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多参与社会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四种形式进行提升: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委派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定期到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中进行实践培训,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
其次,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旅行社带团,在带团工作中可以跟经历丰富的导游进行交流,从而将所见所闻当作教学的鲜活素材。
再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旅游,只有这样多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教师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提升自身对旅游专业的认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专业,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
最后,高职院校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参加导游、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证书考试,在学校内部也需要开展相关的实践培训。学校要加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建造实践培训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训练,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制订相关的岗位培训制度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学校在培训教师过程中,要制订岗位培训制度,再由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对每个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培训。
首先,做好职前培训。教师在进入教师岗位之前,只是在理论积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实践方面的经验却很少,往往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融合到实践中,所以职前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职前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将旅游专业的教学技巧、表达技巧、课堂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进行系统培训,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帮助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教师这份职业。
其次,在职培训。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师来说,其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人民教师角色的转化。但是,这些教师在面临严峻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高职院校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一些从外专业转行过来的教师,他们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空缺,但是缺少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其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多为这些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加深对旅游管理的认识,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⒖嘉南祝?
[1]王瑷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初探[J].新课程旬刊,2013(5).[2]姜荣,丛迎九,曲桂东.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3(2).[3]姚雪莹,王朋军.独立学院旅游教师专业化内涵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5(9).[4]杨苗苗,关荐.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5(4).[5]刘霞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作者简介:雷钧(1980―),男,江西兴国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育。
第二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培训记录:
培训人:李旭红
培训对象: 李旭红 张永华 刘海林 胡海燕 邓 军 纪 静 金海燕 梁 军
李慧琴 李素萍 杜 娟 闫运兴 戴 红 王 玥刘秋荣 朱海涛 王占春 曹小刚
培训时间:2014年12月1日---12月31日 培训地点:基础部会议室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一类特殊院校,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性、实用性,而不注重师德修养的提升,课堂上更是只管教 “做事”,不管教 “做人”,如果教出的学生“技高德低”的话,是很难真正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综合性素质要求的。从长远看,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工作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是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高职院校教师除应具有高等教育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外,还要具备能够胜任高职教育的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
1.爱岗敬业思想品质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以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崇尚高职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主线,体现在多方面广大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奉献,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将高职教育真正办成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
2.职业教育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在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受到操作技术的基本训练,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对教学信息加工和课堂情景设计有科学的创新能力,对教学组织和对学生评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亏缺 1.爱岗敬业做得不够到位
目前高职生中有很诸如职业理想、人际交往、情感困惑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有些教师往往回避这些问题,只管教书,不重育人。
2.职业教育意识不够清晰
高职教育既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要区别于职业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体现职业性,也要体现教育性。无论是学科本位的教学行为,还是只重实践、忽视专业理论传授的教学行为,都是高职教育意识不够清晰的表现。
3.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不够过硬
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志份复杂,成人高校或中职学校教师或新招聘的年轻教师或由相关单位调入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尽人意。高职院校教师应是既有高超操作技能,又能清晰讲解出来,更能有效培养学生,具有手、脑、口并用能力的教育家和教练员。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
1.坚持教书育人,在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满腔热情地学习专业知识,刻苦练就技能,培养职业素养。高职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爱岗乐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高职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格力量。高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榜样和实践“岗位创新”精神的榜样,在不断地进行岗位创新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2.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建立顶岗制度,在企业锻炼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节,在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中,强化高职教育意识,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制度,将教师到企业锻炼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方面。教师通过顶岗锻炼,以丰富、详实的生产实践案例充实课堂,及时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专业课教学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3.加强多种评价相结合,在不断改进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评价具有导向、鉴定、调控等诸多功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有效方法,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没有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
四、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专业化、多元化、常态化
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专业化,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技术类专业出身。很多教师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当中对师德修养方面的相关理论更是所知甚少。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不懂得如何去更加专业地去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认为只要按照社会公德的标准去提升个人修养就能达到提升师德的要求。那么教师作为一类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他的道德要求其实是更专业、更深刻的,教师法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师德修养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职院校一定要聘请专业人员指导教职工学习师德修养相关理论,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指出“明路”,让我们的师德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事可做,做出成绩,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贵在多元化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并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开 展相关工作。成立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构并拨付专项资金,通过定期举行师德专 题讲座、研讨、学习、实践等活动,组织好、开展好师德修养提升工作。
总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既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将正面引导与制度考核结合起来,从敬业精神到职业意识,从操作技能到教育能力等方面不断改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优良职业素养、足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的教师队伍。
部门领导签字:
基础部
第三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学初
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教学上普遍存在对礼仪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在专业教学中强化礼仪教学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54835.htm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宣布,中国旅游就业是世界第一位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者,同时2020年出境人数1亿,位列世界第四。因此我国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为此,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用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服务人员。
旅游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热门专业,由于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这一专业,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很少设置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礼仪教学,而是随其他专业一起当成一门公共科目进行教学。对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旅游人员,除了在仪容、风度上有要求之外,还需要旅游服务人员有出色的人品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诸多素质。所以礼仪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仅仅依靠每周几节的公共课教学是很难在短短的学习期间达到旅游服务人员要求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强化的礼仪教学:
一、将仪容仪表礼仪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表现统一
起来
旅游服务人员大部分是从事旅游服务接待工作的工作者,都要与旅游者面对面接触,在旅游者心目中,旅游一线接待人员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形象的代表,因此,注重仪容仪表是旅游服务人员必须遵守的一项个人礼仪要求。在教学中,这部分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工作经历,对仪容仪表美的认知停留在追求时髦潮流上,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的仪容仪表装扮上有很多与日后工作的仪容仪表有诸多差距。比如,旅游管理专业中对酒店服务员的仪容仪表要求是画淡妆,不留披肩发,前发不护额以及着装要求清洁、挺括、美观等等,学生往往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女生画浓妆,男生留长发,衣服追求时尚,穿奇装异服现象比比皆是。这就要求礼仪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礼仪课堂中的学习与练习,还要规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时纠正不符合服务要求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审美,养成根据场合进行仪容仪表装扮的习惯,按照礼仪规范去做,并注意细节,不要一味追求潮流。
二、将仪态举止礼仪的学习与日常礼节结合起来
旅游服务人员要求经常与游客打交道,从生理的角度看,较好的体形、强健的体格、端庄整洁的仪表和潇洒飘逸的风度,会对游客产生天然的吸引力和首因效应,为进一步发展交往、增进友谊、开展工作打下相应的基础。为此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形体的训练以及仪态举止的强化练习。相对于其它专业比如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学生,在仪态举止方面的学习,要求应更严格。但是仅仅在坐、立、走、蹲或者手势等姿势上一味强调或者练习,无疑是枯燥
乏味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如果将这些符合礼仪要求的举止结合在日常礼节的运用中,效果将事半功倍。比如上课时的师生互相问候,学生可以采用前腹式站姿,打招呼时远距离招手致意等等,都要求将仪态举止与礼节相结合才能给人以彬彬有礼的感觉。尤其学生在到景区、酒店等实践单位实习时,将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礼节运用到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接待中的站立,导游中的手势,沟通时的微笑,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与锻炼。学生学习礼仪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而良好的风度的展现,是一个人良好仪态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行使礼节时运用好仪态举止,是礼仪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将语言沟通礼仪的学习与旅游服务结合起来
旅游服务离不开语言,服务语言离不开礼貌。旅游服务接待的过程,是从问候客人开始,到告别客人结束。在工
作中使用礼貌语言,讲究语言艺术非常重要。旅游服务人员需要讲好普通话,语言要准,语调要好,词汇要丰富,表达要准确。在整个礼仪学习过程中,语言沟通礼仪是相对其他礼仪要求较难的一部分。旅游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常用的日常礼貌用语,还要擅于运用旅游相关专业的一些知识来对客人讲解,对语言沟通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知识面窄,词汇不丰富,很多时候处于无话可讲的状态,更谈不上用礼貌语言,尤其在没有任何情景假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找不到话题,也就无法进行语言礼仪的实践。仅仅让学生凭借着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来理解掌握语言礼仪,很明显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去甚远。要改变这一状态,结合模拟导游等专业课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将学生设定为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创造一个接团带团的旅游情景,将导游迎送礼仪、与游客的沟通协调礼仪、导游讲解礼仪等知识点融入到接团、接站、入住、讲解、送
别等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既定话题,在模拟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纠正了很多不良的说话习惯,并且提示学生在沟通中运用“请,谢谢,对不起,您……”等礼貌语言,达到旅游服务人员的语言沟通要求。
四、将微笑服务礼仪的学习同礼仪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微笑是指一个人微微含笑时的表情,微笑服务是情感服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调节情绪,消除隔阂,促进双方沟通。作为旅游服务人员来讲,微笑服务既是应具备的服务技能,也是一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大多数礼仪教学对微笑服务礼仪的培训都是从表情规范上入手,比如对着镜子练习,用某些英文字母、普通话某个字的发音矫正口型,或者咬筷子,咬苹果等等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找到微笑的基本感觉,但是真正运用的时候,仅仅是
一种技能的体现。旅游服务人员面对的是复杂的劳动对象,必须满足多样的服务要求,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仅凭技能展示微笑服务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旅游服务人员只有选择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才能从容应对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化解各种矛盾,表现在言行上就是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礼貌待客,服务周到,体现在职业形象上就是热情好客,微笑阳光。如果在微笑服务礼仪的教学中,结合礼仪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修养,对学生尽可能的进行心态方面的疏导,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将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微笑服务的真谛,充分认识旅游服务人员与客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工作岗位上排除一切心理障碍和工作以外的事,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以真诚的微笑与友善出现在客人面前。
礼节礼貌既是个人修养和内心情感世界的外露,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
涵。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旅游服务人员,相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有很明显的特点。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良好的风度,注重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方面的细节,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旅游接待中,要使用敬语,要提倡微笑服务,要懂得接待中介绍、问候、握手或其他礼节的顺序及有关知识,要懂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接待习俗上的差异,还要讲究与游客交谈的语言艺术及表情、体态筹。这就要求针对这些特点加大加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课程教学和应用实践的结合,寻求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能马上适应工作要求的合格的旅游服务从业人员。
第四篇: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赵春江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此过程中,高职校院的师资队伍素质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看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Teach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Chun-jiang(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 Electrics,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 China)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ed quickly,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vocational colleges.I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go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teacher most be examined closely.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train highly skilled talent, but also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ers;vocational capability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此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教师的实践职业能力如何, 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职业能力势在必行。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促进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工学结合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的内在联系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从教学方面来说,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从事高职教育的 1
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可以说“在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首要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就必须强调以技能为主线,通过生产实践、企业调研、技术开发、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为地区经济服务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而优化其职业素质和提升其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大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就必须走出校园,到行业企业中去学习和锻炼,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应对策略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工科高职院校,其指导思想就是走学术化道路,以学术进步推动学校发展,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势必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理论教学、写论文、做课题等方面,技术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不断被削弱,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高,使得学生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实习结果失真。这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必然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高职院校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能否成功实施,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高职教师,他们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简单地认为,工学结合即是教师、学生进工厂,则万事大吉。其实不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到企业调研,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关注什么?学什么?如何加深教师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及时将所掌握的知识武装自己,最终通过工学结合,怎样更系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都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摆正位置,进入角色
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而最先开发和应用它们的,正是广大的工矿企业。教师到企业之后,要充分意识到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和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紧迫性,要认同企业文化,以积极心态、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当中。
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就是本企业的员工”,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注重考勤制度和安全制度。要以学生的心态,向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去学习,上至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下至车间普通工人,他们都是师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与行业企业的优秀人员亲密接触,才有可能获得来自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二)总结方法,大胆实践
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一线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到企业调研学习的教师,首先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 要弄清楚相应岗位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其核心的知识点是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企业生
产第一线,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工人师傅学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最新的技能和工艺。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胜任教学,而且在实践上还要过关。
实践知识学什么,怎么学?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而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能准确判断产品的技术难点和改进方向,又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具体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良的实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一定非得搞出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产品,但一定要了解企业中,产品营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本情况,熟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线上基本制造方式,要将企业实用的运营管理模式学到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需求逐渐多样化,企业需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技术改造。教师只有亲身投入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才能切实感悟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产品制造过程的具体应用。那么,深入企业的教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上述内容并达到目标要求?这里有这样三条路径供高职教师参考选择。一是在生产线上,跟踪某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系列制造全过程,了解产品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熟悉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活动。三是把课题带到企业,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
当然由于受时间、不同单位、工作性质、经费以及待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施过程当中,会有诸多困难。上面提到的三条路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付出实施,尤其是通过第二条路径积极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更能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收获也会更大。
(三)创造条件,加强交流
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期间,每位教师除了学习知识,收集资料,提升技术实践能力外,还担负着学校与企业构建良好关系的责任,即要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做增进二者交流的桥梁、巩固友谊的纽带。可以利用节假日、平时休息日请企业生产、管理、科研技术骨干,就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企业产品的研发,产品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的应用及市场份额等一系列相关信息进行交流和介绍,当然还可以与企业师傅们进行一些联谊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在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的教师全方位地快速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加强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共筑工学结合平台,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四)完善知识,提升能力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懂得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在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通过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积极反思,对专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专业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注意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课程要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同时努力做到:第一,内容要新,能够反映最新的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第二,知识要精, 以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能力需要的知识基础为前提,以够用为度;第三,方法要活,要切实改革教学方法,采用 3
参与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等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实践教学前,专业教师要认真备课,作好实践教学的充分准备,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准确、及时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对学生作出具体指导。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作好总结,巩固实践成果。
高职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具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素质之后,在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就会很容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职业活动为导向,用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科学的课程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安排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2、具备轮廓清晰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3、保证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4、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能独立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6、具有项目工作成果的评价方法。
总之,高职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独自单项讲授的形式,已成为过去,一门好的职业教育课程必定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当授课教师通过工学结合,全面了解与学生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之后,接下来教师在课上,可以拿来一些符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或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生产场景进行教学,这时教师不仅仅是在讲授一本书,同时也是带领学生去完成任务,充分做到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挂图、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另外,再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贯穿其中,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这样教学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三、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管理措施
为了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使校企合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和建立以下有效管理措施以及长效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应成立工学结合指导和管理机构,如工学教师指导办公室,在校级层面上,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出台《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最好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建立符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具体做法是:可采取每学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让他们带着问题和项目轮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每年召开学术年会,展示教师参与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取得的研究成果,并组织评选和奖励。同时,在教师职务任用、职称评聘时,应突出考核其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社会服务经历等等。
以上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势必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并保持校企合作的长久生命力。
当然,在践行工学结合活动时,是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这也是高职教师具体操作中,时刻要注意的问题。譬如:
1、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并建立有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和反馈体系。
2、教师最好选择在对区域经济贡献较大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大中型企业学习调研,并且兼顾学院自身优势以及专业对口问题。
3、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与自身专业关联度较大,易于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4、参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活动时,企业对核心技术保密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满足以上要求的实践活动,工学结合效果会更好。
实践证明,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科高职教师的知识逐步优化,知识与能力逐渐统一,其职业能力能够得以快速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石芬芳.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8(4)3.赵春江.机电类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探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8(2)4.朱正平.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历提升
高职院校学历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水平、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文化水平的需求不断提升,学历也就成为了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是体现个人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标志。拥有国家承认的学历,是在企事业单位就职、提升、调干的一个门槛。哪怕你拥有高超的技能、一流的资历及管理水平,没有学历进行渡金也是无法发展进步的。专家研究发现,学历提升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的需求心里较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好的专业技能,要想岗位提升,就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我国学历提升的主要形式是:普招专升本、成人高考、自考专升本、电大、远程教育专升本。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自己的学历提升机构,如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院内开设了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历部专门负责学生的学历提升问题。学院的特色就是专本套读班的开设,学历部老师负责那排学生学习进行学历提升,方便了理工学院的学生在专科期间就可以顺利的拿去了自己自己的本科证书。在就业和提升上占据优势。
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提升后,再加上本身高技能的优势在职业的道路上一定会更加的开阔。
招生中心白妍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