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5篇

时间:2019-05-12 06: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

如何培养自主互助合作小组学习学科主持人

现在各学校都在推行自助互助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的不了解的都在实行,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在课堂讨论及复习预习的时候培养学科主持人(即学科主持人)就是个重要的问题之一。“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科主持人来带动整个班级确实困难。况且我们学校各班学生数都在45人左右,在自主互助学习时我们感到很困惑,因为他(她)要代表学科老师的身份去和大家交流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学科主持人不仅作为课代表是教师的助手,而且多了“小教师”这么一重身份,领导学生,为学生们服务。培养和使用好这个“小老师”,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主持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主持人乃至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科主持人的培养和使用。

一、慧眼识才:

教师在首次选学科主持人时当然要从课代表考虑,并采取同学自荐与教师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每班每科可选出1-2名本学科主持人。课学科主持人应具备的品质是:

1、集体荣誉感强,热情为同学服务,乐于奉献,朴实厚道;

2、对本学科有浓厚兴趣,成绩较好,踏实好学,能起模范作用;

3、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科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有:

1、教师的得力助手;

2、学生的“小教员”;

3、反馈信息的窗口;

4、联系学生的纽带。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科主持人不要长期不变。试用两个月后,如不能胜任,就应更换。通过一学期使用培养,即使工作较好而且成绩提高并稳定的,也应在新学期更换一名,这样有利于帮助和培养更多的学生提高成绩和能力。当然,要做好被换下学科主持人的思想工作,以避免形成心理障碍。

二、增长才干:

在锻炼中充分发挥学科主持人的作用,尽力提供发展能力的时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科主持人出面积极组织活动,协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并真正地完成他们在计划中提到的内容和目标的愿望,把学科主持人逐渐培养成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管理者”。要培养学科主持人观察能力,使他能及时发现其他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以及操作欠佳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理化生学科主持人可根据教学实施计划,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带领部分同学配合老师,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不仅减轻了老师或实验管理员的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管理实验室的能力。

学科主持人是学科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常利用自习或课外时间, 指导学科主持人拓展思维与学科知识,培养胆识,提高技能,将其培训成“小教员”,使学科主持人在帮助其他学生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有的放矢,帮助教师组织课堂纪律和准备教学器材。在课堂学习中,可让“小教员”们表演或现身说法,开展“兵教兵”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学科主持人是学科学习的“催化剂”、“导火索”,课余时间学科主持人就同学们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引出话题,促使同学们去搜集学习资料、方法、技巧等。

三、严慈相济 :

爱惜人才。教师要有爱才之心,这样才能调动这些学科主持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随时让他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能力,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进步的局面。要大力支持学科主持人的工作。经常了解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使他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力求均衡全面发展。对工作中的成绩应给予肯定,并在班上表扬,以树立他的威信;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帮助他纠正。

信任和保护。学科主持人穿梭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与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教师应充分信任、尊重学科主持人,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可通过学科主持人牵线搭桥,和学生们促膝谈心,沟通交流思想,从课堂上的师生变成课下的朋友,解决了许多在课堂不易解决的问题,融洽了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重视和发挥学科主持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能“宠”他,应对他做到一视同仁、严于律己,正确的鼓励、支持,错误的就进行批评指正,使他明白教师对他既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成为广大学生的榜样。

学科主持人的培养和使用是相辅相成的,而在这两者关系中,应侧重于培养。

2012年3月3日

第二篇: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自主互助合作教学法

基于任务驱动自主互助式的小组合作教学法

藏真用 郑德友

(山东省诸城市第四中学 山东 诸城 262222)

【摘要】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极富创新性,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工具性课程,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四有”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用技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所决定,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自主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关键字]任务驱动 通用技术 小组合作 互助学习

小组内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全面进步。

1方法的提出

当前,通用技术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实践操作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实践也证明,“任务驱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如果在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在布置课堂学习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仅用五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可能有少部分学生直到整堂课结束也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由于现今教学通常主要看重教学结果,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之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过六年逐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设计,易采用“自主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某些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质量,真正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2教学步骤

教学实施流程自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我通常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2.1创设情景。

本过程通常是教师和全班同学的进行交流,从而创设本课课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必要,对需要在全班进行铺垫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讲解。2.2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内成员的管理是动态的,一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定期调整组间成员,二是在小组内搞角色互换,如小组长每隔一段时间调换一次,这不仅使每位同学有高度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避免了个别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没有发言权的情形。争取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互利的发展空间。

2.3划分配任务。

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发送给各个小组,一并下发有关调查表格、评价标准等材料。本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各小组明确要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和何为优秀目标,并帮助指导某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和职责的落实。

2.4小组学习活动。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包括分配角色和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两项,支持工作角色应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的角色。

2.5小组汇报和师生讨论。

小组成员必须向教师及其它组员进行汇报组内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和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解决和改进提高的。

2.6小组学习成就表扬。

本阶段是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关键,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表扬学习成果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小组成果的表扬更能激发其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对于个别优秀学生的表扬,可以根据其进步情况或特殊表现等情况具体表扬。

2.7鉴定评价。

这是总结延伸阶段。教师总结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得分和个人进步的得分,通过口头评定、广播作品和宣传栏张贴等形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任务驱动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一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二是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优秀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取得效果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是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学习,同时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努力进取。当然,课堂效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了。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是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体现,也体现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平等互利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我和学生们在许多竞赛中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几年校本课题的研究过程给我和学生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我和学一起共同成长,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我将继续积极地进行拓展研究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使这一教学方法日趋完善,从而真正实现设立通用技术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通用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永杰.“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感悟[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09):93-94 [2] 杜新阳.高中“同伴制自能小组”班级管理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7,(04).[3] 赵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8).作者简介:

第三篇:小组互助合作模式”初探心得

“小组互助合作模式”初探心得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第一,小组文化建设是关键。

小组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需要用评价的手段拉动小组内互助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起来,这就是一种文化。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各位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成了他们培植兴趣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了他们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学生失去了开始的好奇,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疲塌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做引导。只有在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和正确的集体舆论,当问题出现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才有不竭的进取动力,反之,如果小组内没有积极的文化,即使本来努力的同学,也会慢慢地失去进取心。

因此我们在使用“小组”这一课堂的基本教学单位时,要下力气抓好小组的内部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凝心聚力”。

一、显性小组文化建设

1、科学划分小组

一般是六人一组,全班可根据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小组。组内人员的搭配按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学习情况要优、中、差结合(2)学生个人性格外向与内向结合。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习互补,以优促弱;二是有利于纪律的相互约束,互相提醒;第三、最大的好处是性格的相互影响,外向型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内向型学生,这样就逐渐地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

2、创设组标及组歌

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着建设他们各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口号和各个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像坚持组、奋进组,雏鹰组、永不言败组等都可成为小组的组名。学生们选的口号也是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携手共进;坚持到底;再坚持一小会儿;为理想而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还可以集体表决选择本组的“组歌”,组歌在上每周的班队主题活动前或其它一些活动开始前可以组织演唱、展示。

3、合理利用班内墙报(书香栏)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后等待的是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小组的认同,这种等待可以在评价中实现,还可以在成果展示中展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后续工作不能停滞,要及时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成果包括学生得到的喜报、老师的即时性评语、小组内课上课下集体完成的手抄报、艺术作品,特色作业等,展示可以通过班级墙报、板报、班刊即时地展现。

4、黑板文化也是小组合作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将前后黑板分成同等多的部分,对应小组的个数每小组一块。除了板书板演所需的地方外,其它边角都是展示小组文化的阵地。

5、组内对小组成员活动的评价

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表现,组长和副组长要根据事先班内的训练要求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评价主题要多元化,可以有纪律评价、卫生评价、学习(发言、展示、作业等方面)评价。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可以有表扬、有鼓励、有建议。这些评价固定下来成为小组内部的常规工作后就自然演变成了小组的文化。

二、隐性小组文化建设

6、关于组内制度建设

组内制度也就是小组成员共同通过的组内规范,用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说、做、行。象《小组长轮流任职制度》。在刚进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时,我们分的小组是异质同构,并且把表现最突出的学生定为小组长,目的是为了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发展。为此,我们尝试着采用小组长轮流制度,这样锻炼了每一位成员的组织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再象《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对每一个小组在课上和课下的说做行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自然产生的。

7、用动态的思维来管理小组,促小组文化的形成与持久

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学生管理各个小组的能力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不能用统一的和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所以,对合作学习的小组要实行动态的管理,教师的角色是做好小组长的引导、协调和服务。

动态管理一般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第一步,首先开好组长会,通过每周多次的组长会议明确组长的职责。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带头讨论,组织组员参与讨论,监督组员完成预习及各项作业的情况并进行检查与汇报;带头组织好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凝聚小组成员的向心力。

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组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商讨办法,经验共享。因为组长的性格各异,其管理能力也有强弱,有的办法多,有的办法少,召开交流会可以取长补短,经验共享,特别是他们交流的办法都来自于组长,来自于学生本人,往往更适合于管理学生,比老师支的招还有效果。在组长交流会中我们产生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例如①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②保证讨论过程更有实效性,有足够地讨论时间。③讨论达到全班互动,打破组界。④使合作探讨更完善,更换不负责任的小组长。⑤让每一个学生自发地主动学习,拥护小组长的领导,给某一些同学自愿选小组长的权力。⑥给组长布置家庭作业和批改部分学生家庭作业的权力。⑦给组长出题权,组长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指定同学讲题。⑧举手发言不要浮在表面,要根据学生说理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给予奖励等建议。这些建议拿到班会讨论,经过全班学生表决采纳后大家共同遵守,保证了小组合作讨论始终具有活力。

8、通过开展活动来提升小组文化 文化要寓于活动中来发展和提升。如果在上课或参加班级活动时仅仅以对表现好的小组免家庭作业等简单做法来处理,可以说就是亵渎了小组文化的内涵。

我们要求时时处处不打破小组界限,时时处处以小组为基本的育人单位。在上课和活动时不打破小组界限,保证小组的整体性,以方便小组长对小组进行施政。像我们的班队主题活动、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参加,活动后的奖励也不发给个人,而是给小组集体所有,以此来加强小组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活力。

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小组建设文化先行,有了文化就有了认同,就有了统一,就有了方向,不遗余力地把高效课堂建设推向深入。

第二,数学合作交流学习教学中的感触

数学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理论下的学生互助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能否帮肋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触:

一、数学合作交流教学的涵义

合作交流学习是以小组互动、团结协作、合作交流为学习活动的途径,从而完成学习目标,最终获取成功的有效教学方法。它符合数学本质的特点,数学问题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来证明,在课堂上学生经历辩论、交流的过程后,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这样就能在公平竞争、无压力、和谐气氛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合作交流学习是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以小组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二、数学合作交流教学的方法

1、选择内容注重学习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适当地选择;不能迎合教科书、做做花架子,在一堂课上盲目多次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分解因式: 就不必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可运用公式做一做,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并能应用,就能实现学习目标。可以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有实施性、可操作性;对于规律性较强、涵盖面广、,迁移和应用范围大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例如:“用字母能表示任何数”,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经历搭建火柴棒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最后明确“用字母能表示任何数”的实际意义。

对于学生难易掌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利用类比联想、合作交流学习达成共识。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情境的问题,灵活地运用合作交流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2、选择具有挑战开放型的问题

教材中有一些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是较难的,但是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出这样的问题情景,学生会有强烈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愿望,在合作互动中分析、交流,教师再适当指导,这样就能把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因此适当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进行分工合作、互动交流,教师恰当引导,最终就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课题。

一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基体技能掌握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合作交流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营造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促进共同提高。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经过解决具体问题就能形成一般性的认知和结论。

三、数学合作交流教学的策略 仅仅把学生分成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这并不能保证一定就能顺利开展,它需要众多因素的协调,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策略。

1、主导性原则

真正让合作交流学习能互动有效进行,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细致的组织工作,并进行指导,对各小组的活动要全面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协调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合作交流学习的同时,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交流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它是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基本点是自主学习越好,合作学习实效性就越强。总之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是相辅相承的,不是独立的,它是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形式,配合实施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3、评估性原则

在每次课堂合作交流学习结束后,要进行小组活动小结、自我反思,它是合作交流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自评是必要的,评价的内容是总结合作交流学习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讨论小组成员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技能、学习的成效等方面表现,相互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制定出本组今后合作交流学习的活动方案,教师有意识的鼓励表扬学习合作交流主动的学困生,进一步推动合作交流学习活动课更加有效的开展。总之,合作交流学习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突破,在新课程实施中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课堂氛围,巧设问题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思考、推理,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技能和团队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6,12,20

第四篇: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钟祥市胡集镇第二初级中学 夏心福

互助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互助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是,笔者认为,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农村中小学的的教学中稍有不慎于就很难落到实处,由于地处农村,有很多学生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家中。没有父母的有效管教,加上爷爷奶奶等长辈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的陋习,处处都是以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更不用提什么互助合作了。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过于追求学习方式的形式而轻视学习的效果等。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阻碍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但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治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方法和策略而被推崇和盛行。故笔者就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培养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学生养成互助合作能力的好处

教育专家强调:“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学生的合作精神,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家长、社区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

1、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提高班级全面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体现教学氛围、学习氛围,有利于班级成员的人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整及个体的个性发展。首先,当班级的管理模式采用合作交流学习时,它属于民主型,学生在班集体中平等的,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因而容易激活学生的创造动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交流,能者帮人,不能者有所表达有所思,发扬互助精神,从中培养自己健康的思想,为完善人格的发展打好基础。其次,合作交流学习处于独特的思维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讨论交流,有利于发挥、发展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质疑,怀疑反驳甚至否定前人的理论,发挥自己的特点,从而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小组合作学习,完全符合新课程下的班级德育教育、管理教育理念。在班级的管理活动中,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参与程度,努力发挥自己能力,使自己的潜能有所发展。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来探索与实践,从中产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快乐,学会如何在集体的活动中,与他人进行最大的合作。

2、在学习中的意义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习惯,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分块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古话说“一个诸葛亮赶不上三个臭皮匠”,一个问题一个同学独自解决也许很难,可几个同学一起商讨的话就会变得很简单了。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探讨中收获,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3、在人际交往中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与人交往、被人接受,是获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现在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具备的身心素质,包括身材、容貌、活动能力、智慧、知识、对付困难的本领等,能得到师长的肯定,能被同学和伙伴重视接受,并能在所属的团体中拥有适当的位置。而要做到这些,都谁也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和与周围人群的互助合作。与人交往,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这也是学生确定自我形象的主要途径。每个人必须以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为衡量的依据,将别人当作镜子,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以此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和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与人交往和与人互助合作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竞争的环境。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团体合作与互助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影响了学习的成效。如,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缺乏合作学习的基础,不能切合主题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一些时候合作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炫耀自我的舞台,另一些弱势学生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不能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了学习时间和机会等等,导致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本质与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及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策略,有着重要的关系,因而要有效地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师生重新定位,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2、搭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的,学习小组的搭配建立是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和语言能力,协助学生搭建学习小组,可以及座位就近型、特长互补型、志同道合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互动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合作学习。

3、明确小组内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争抢”和“坐等”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小组团体意识的增强,探究能力的提高。治疗这些病症的良药就是明确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我们在小组中设置了小组长、记录员、操作员、监督员、管理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比如小组长也可以是发言员、操作员、记录员也可以是发言员、监督员等。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会定期轮换。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合作基本技能。

4、加强合作中的交流

交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表达、倾听和讨论。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应该经过小组内和小组音质充分的讨论,才能得以完善。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是一对一的同伴互助互学,也可以是当小老师、小组互助读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情境表演等小组互动的形式。

5、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第一: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精心设计,要有预见性,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要照顾到不爱发言的学生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与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和纠正学生回答中的漏洞和错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第三:要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总结合作成效。

总之,作为社会环境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光靠教师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结合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不放弃一个孩子,才能为孩子铺开一条通往知识的大道,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切实提高珠学习效率;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的需求。

第五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人:常俊霞 发布科室:教导处

发布时间:2009-7-8 阅读次数:647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实验小学

马兴梅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作用,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合作意识不够强,有的是学习意识不够强,别人在学他在玩。经过近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心得感悟: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提出目的明确的合作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四人一组合作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一名小组长,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合作方法。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实际学习中,小组成员全部完成任务的,每个成员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使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体会团体荣誉感。没有全部完成任务的,则不奖励。慢慢的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学会的重要性,小组互助学习渐渐有成效。

但这样的合作还刚刚开始不久,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还刚入学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老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下载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学科主持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方案(精选)

    初中化学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方案 2009-10-16 20:41:30 作者:许永 Hits: 197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初中化学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初中化学小......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几个教学环节论文

    实施新课程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引入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差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有意识的去获取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探讨 珠海中心小学 逄坤尧 2012.12 未来社会越来越看中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传统班级授课方式......

    小组自主互动学习范文

    “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组织与评价 我校正式实施“导学导练自主互动”智慧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已有近四个月的时间了,从全校师生的表现来看,已取得了初步理想的效果,老师们在减少......

    自主学习小组管理制度

    盛康三中六(一)班自主学习小组管理制度 为确保学习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小组构成:每个学习小组成员6人,每组设组长一人,......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一数组王琳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是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数学,不同的人......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