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究
培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究
【摘要]】随着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发展,对具备较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双语教学工作更上新台阶。
【关键词】双语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英语教学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课程,或者以双语作为自己的办园特色,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幼儿双语教育的保证。要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水平,就必须具有既掌握相当英语知识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因此,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在外语技能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现状
1.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素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虽然有丰富的英语教学法知识,却往往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目前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教学,存在与实际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2.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水平有限。目前虽然有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学生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阶段,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发音不标准,不能用英语进行自由对话和交流,更不能进行完整的英语课堂教学,这大大阻碍了学生毕业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1.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幼儿园双语教育必须配备合格的双语教师,这是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活动,能够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是对双语教师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双语教师的英语发音必须准确、熟练、流利,而且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幼儿园双语教师还要能比较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语组织幼儿的各类活动,使用的英语应当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英语。
2.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标准的前提下,掌握大量句型,熟悉英语表达思想方式,教师给出学生话题,让学生分组练习,要让学生站在讲台前给大家展示英语对话。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语感。在口语对话练习中可以适当增加幼儿园一日生活话题,使得口语练习更有针对性,为以后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和日后真正走上讲台奠定基础。
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英语教师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等学前教育理论以此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同时要走进幼儿园,虚心向幼儿园一线老师学习,经常到幼儿园听课,了解当前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使知识不断更新。同时不断研究幼儿英语教学法,将前沿信息同自己的英语教学内容整合,从而目标明确的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实践,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4.学校对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视。通过对幼儿园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学前双语教师的英语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双语教师必须能够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教学,同时要求双语教师要擅长运用英语故事、游戏和歌曲丰富课堂活动,要会使用简笔画,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开设综合英语、英语语法、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幼教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重视专业技能课,有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以及学前专业主要领域(语言、科学、艺术、音乐、数学和健康)教育、舞蹈、琴法、美术、音乐和教师口语等课程。
5.加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英语语音,口语技能和幼儿英语教学法所学内容之后,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授课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有哪些是值得继续发扬和提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同时帮助学生找出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授课方法,要及时总结,在全班推广,使同学们都能在模拟授课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突破英语口语障碍,努力学习英语教学法知识,运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舞蹈、美术技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外,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见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到优秀的幼儿园见习,学习和观察幼儿园的英语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堂英语活动和为儿童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高敬.幼儿英语教育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5).[2]王星.幼儿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福建外语教学研究.2006(05).*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编号12535040。
第二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摘 要: 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更是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文章在新《纲要》背景下,在剖析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新特点的基础上,侧重探讨学生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专业技能 培养策略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育学的、心理学的以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门知识,需要自然科学的、工具性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还特别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然而目前高职高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以前的中师学生比较,虽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职业技能远不如中师生。这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严重影响到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因此,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涵义
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由于幼儿特殊的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教师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成功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教师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并列的“专业技能”,具体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依此类推,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二、学前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
目前学术界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分类还没有公认的观点。根据新《纲要》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考虑学生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结合教师专业技能自身的性质特点,可以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
(一)一般教育技能。一般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活动所必备的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方面的能力。
(二)基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是幼儿教育活动实施阶段幼儿园教师行为的基本要素,包括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技能、检索和处理幼教相关信息的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体态语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等。
(三)复合教育技能。复合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协调运用各种基本技能的教育行为,包括设计教育计划的技能、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艺术教育和创编技能、评价教育效果的技能、创设教育环境的技能、家园沟通的技能、幼教科研技能,等等。
这三个层面教育技能的建构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行为结构,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凸显了幼教专业的特色,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可行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三、新教改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综合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幼儿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技能应涵盖文学、科学和艺术技能等领域,切忌教育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
(二)趣味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他们主要凭兴趣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尽量直观、生动、具体,多用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学习,增强趣味性和艺术性,切忌让幼儿死记硬背。
(三)示范性。《纲要》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增强示范性,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切忌以向幼儿传授知识为主。
(四)实践性。《纲要》提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活动。”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学会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五)操作性。《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要求教师杜绝传统教育照本宣科,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做法,让幼儿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六)情感性。《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老师每天和幼儿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教师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和知识的广度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幼儿,甚至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还要具备情感性和人文性。
四、通过完善学前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一)在课程构成与设置上进行创新,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打下坚实基础。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而且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尤其是艺术素质),以满足“教育好发展好幼儿”的需要。
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的园长们对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尤其注重的是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技能的学习,最担心或不满意的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过关,教学实践能力欠缺。这表明园长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创新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项必要措施。其原则是: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发展为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比例以各占50%为最佳。
在理论课程方面,最能体现师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要开足,并在比例与课时方面要充分反映,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下面三大部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这是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基础课,是所有课程中的重点。
2.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数学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英语教育等各科教学法,幼儿英语、幼儿文学、幼儿活动与游戏,以及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素养培养课程等。这一类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意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3.技能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八会”: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用。主要包括乐理、视唱、演奏、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教师口语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弹琴)、唱(唱歌)、说(讲故事)、跳(跳舞、做操)、画(绘画)、做(手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而幼儿英语课程可以考虑在学单词、语法和写作的基础上加开口语课,使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开口能力。这一类课程在比例上要有所侧重,在课时上要切实保证,在教学上要注重实效。
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要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在课程体系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促使他们按照课程体系的安排,积极参加,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二)探索建立一套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要将技能培养和教育实践落在实处,抓出实效,就是要建立一套“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用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体系中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性特色训练”。这个“实践性训练”可以概括为“两个训练”。
1.校内训练
(1)基础性训练。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功训练。这项训练应该涵盖音乐、舞蹈、绘画、说话等几大方面,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这是基础的基础。这种训练必须带有强制性。
(2)模拟训练。这一类的训练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由任教老师进行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加,包括课前5分钟小表演、教学小竞赛、教学试讲等。
(3)课外活动。包括有计划有安排的专业汇报展示、专业汇报演出,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或不同寝室间的专业擂台赛等。这些训练可以是某一个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训练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所学课程科目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相应举行。可以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阶段,使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从而养成主动训练、自觉参与、逐步提高的良好习惯。
2.校外训练
(1)利用课外时间或双休日,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援教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深入幼儿园,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体会和感受来自教学第一线对专业的要求,从而树立强烈的专业意识,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发奋学习。
(2)要求每一个学生从第二学期起,利用寒暑假回各自家乡的幼儿园担任不同年级的小老师,新学期开学时,每个学生要交出一份所在地幼儿园认可的教学实践报告。
(3)重新制订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方案。包括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次数与时间,明确见习和实习的内容、具体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去了就行”的应付状态,强化教育实践的效果。
总之,培养出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合格幼儿教师是一项长期任务。上述论述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去研究。
第三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浅析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状况,本文在分析高职高专教育及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解决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现状的措施,结合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设置实践课程,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期切实培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7-0000-02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化,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是中专,由中等师范院校负责培养,而现在幼儿教师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历为大学专科,层次得到了提升。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政府、社会对学前教育倾注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幼儿教师及其培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幼儿教师及学前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稚嫩的儿童群体,事关社会稳定和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幼儿教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和政府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教育及学前教育概述
根据1999年国家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文件,高职高专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个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高职高专教育简单来说是按照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具体要求,培养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不仅要拥护党的基本方针、政策,而且要快速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自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发展迅速,高职高专院校占高等教育高校的总数60%以上,在校人数占全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5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权由国务院下放给地方政府,国家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总体监管,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管理行为,成为地方经济和人民最关切的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的层次,其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一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技能。培养出的学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型”的应用人才,是其他高等教育层次无法取代的。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概括来说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理论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和人才。主要招收对象为高中及职高、技校、中专的学生。
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说,首先思想道德上拥护我党的政策、方针,具有良好教师职业操守。然后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一定音乐、绘画、舞蹈的专业技能,同时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音乐理论等,专业技能包括课程设计能力、钢琴弹奏、绘画能力、演唱声乐能力和一定的文本撰写能力[2]。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由于教育模式问题,一般重理论轻实践,因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的学前教育的毕业生更加受到幼儿学校的青睐。但是在是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条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误区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导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依据。在高校不断扩招过程中和高校教育不断改革中,不少原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误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甚至高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层次的哈尔滨旅行社 iem
培养目标[3]。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为广大幼儿学校输送合格的一线教师,而不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培养的“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在培养过程上应重点着手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教学目的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课程的设置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国家有关机构并未颁布高职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高职高专院校只能依照其他层次教学的课程标准,自行设置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其中主要是参照本科层次的课程标准[4]。由于二者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导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重理论、忽视实践的倾向,专业基础文化课设置较多,高于教育类课程,而实践课程较少且流于形式。本科层次学前教育还肩负着向社会输出科研人员的教育,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忽视了幼儿教师的人文教育,不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高尚的师德。
2.3 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层次,很难吸引优秀的毕业生生源。高职高专院校的招收对象以初中生为主,招收分数线普遍低于普通高中。为培养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一线幼儿教师成为高职高专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以上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中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首先清晰定位,明确目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幼儿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教师。高于中专学前教育的理论教学,弥补本科层次学前教育的不足。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同时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育人人才。然后构建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均衡各类文化课程后,积极有序开展实践课程如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技能。在学生入学后,就有组织的安排学生与幼儿园的接触,开展教学实践。最后着力提高生源质量,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幼师行列中。学校方面可以严格控制选拔标准,选取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另外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中可以改变考核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括来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培养: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的实践[5]。
职业情感的培养事关一个教师的成长、进步。只有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认同感才能有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兴趣、行业地位等。情感激发和加深对本专业的认同是发展职业情感有效途径。
在职业知识获得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首先要保证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保证教学各个环节顺畅进行,保证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日后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打下坚实基础。然后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上,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尽早从心理上适应幼儿教师的角色[6]。职业技能实践的培养可通过小组项目式实训、坚持实训与顶岗实习等,并在校园内开展技能训练与竞赛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教育的基础,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今后研究、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0-54.[2]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3,(11):18-22.[3]何立立,关金.沈阳市优秀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调查.辽宁教育研究,2003,(10):20-24.[4]王利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王云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1):15-18.[6]覃兵.学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9):20-22.[作者简介]杨军(1974-),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工作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第四篇: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
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涌现,学前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各级各类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聘人才的时候,更看重其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主要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能力;问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20-0025-02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儿童学习,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职业能力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专业能力
1.职业知识
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是幼儿教师有效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准幼儿教师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基本学科理论知识并能进行实际应用,知道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进行有效环境创设和班级管理的方法,从事幼儿教师职业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掌握幼儿突发事件妥善应急处理策略等。其次,幼儿教育活动又涉及到科学、语言、健康、社会、艺术等不同领域。所以,要想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学生还要具有广泛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一门外语,以便更好地了解国外比较先进的幼儿教育思想。
2.职业技能
首先,幼儿教师应掌握基本的钢琴、舞蹈、声乐和绘画等基本技能;其次,幼儿教师还应该能够掌握简单的信息技术,可以从事多媒体教学,帮助孩子更生动形象地理解,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方法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要有较强地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能够设计出适合本班幼儿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以及体育活动等,并能够把所设计的活动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实施,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师幼关系。
(三)社会能力
1.职业道德与情感
作为准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爱孩子,除了要爱孩子还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让所有孩子朝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次,幼儿教师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
2.沟通交流能力
幼儿教师还要具备很好沟通的能力。能够与幼儿和家长积极沟通,尤其是对待幼儿,教师除了用适合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还要学会用非语言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教师在倾听幼儿说话时要有耐心,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正意义,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敬业精神和职业认同感不足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整体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这与幼儿教师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比较繁杂、要求比较严格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常常带有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甚至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2.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高
学前教育专业相比其它专业除了理论课又多了很多技能课,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就很难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导致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幼儿进行各类活动,教育教学能力不高。
3.理?与实际联系不够
很多学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由于对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进行应用,出现理论与实际不相关的情况,或者对理论知识的片面理解与应用,导致教育效果的不理想。比如,对一些同伴冲突等突发事件随意处理,不尊重幼儿,以自己的喜好和主观臆断为主。
(二)问题成因
1.外部因素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外在因素主要表现是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各级各类幼教机构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相对的,幼儿教师的劳动强度大但劳动所得和社会地位不高,以及某些相关院系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幼儿教育实际相脱离,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缺乏坚定的信念,更有部分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缺失,毕业后不希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2.内部因素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内部动因的支持,其中成就动机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内部动因。每位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新手教师逐渐到成手教师最后转型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个人的内在成就动机,有了成就动机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职业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反正,如果学生成就动机不足就会导致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高、敬业精神和职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与认识、情感与态度。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处在储备能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能够为其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做好铺垫。学校可在新生入学正式开课前组织同学们到幼儿园去观摩学习,让他们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状态以及幼儿的一日生活,请园长和有经验的教师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工作心得,同时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为同学们解开各种疑问和困惑,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幼教职业,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重视课程的实用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其课程设置也要以此为出发点,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加强技能的训练,技能理论双管齐下,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培训。此外,为加强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教法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育实施上要有所创新,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很难掌握其具体的教育方法,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教育形式上要尽可能考虑为学生创造观摩学习和实施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就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不同领域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学会了如何运用,形成了最初的职业能力。
(三)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
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使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可以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所学技能,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可以一举数得,比如通过组织各种技能大赛、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形式的活动,既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又锻炼了他们的胆识,还能培养其专业认同感,为将来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四)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把学习知识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融为一体。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是为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发现自身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使得职业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见习时间较短,一般一周左右,主要让学生对幼教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更好地了解将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半年左右,学生在这一阶段真正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在工作中?W习、成长,形成初步的职业能力,为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此外,很多院校都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应该很好地建设起来并投入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四、结语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构成,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敬业精神和职业认同感不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高、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等,其原因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还包括职业情感的培养,应以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和情感为前提,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保障,不仅需要校内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还要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
(责任编辑:章樊)
第五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
摘 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笔者确认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职业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个是专业素质与能力。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职业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个是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出了素质与能力的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基本素质 专业素质 职业能力 具体要求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笔者确认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职业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个是专业素质与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体育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并具有一定的竞技能力。
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达到国家普通话考试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能写一手好字;英语要获得国家统一考试的二级(或三级)证书,能用英语进行“双语”教学;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及开发幼儿智力,并会制作幼儿园的教学课件,同时要获得国家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的四级证书;具有健康的体魄。
培养方法、手段与途径。注重学生入学时的军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组织好认识实习,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组织儿童故事大赛,促进普通话的提高,并参加国家级普通话等级测试。请外教上课;去社会“英语角”训练口语;去幼儿园见习“双语”教学,并利用社会实践时间去幼儿园体验“双语”教学。进行教师模拟计算机等级考试训练,并让学生实际去参加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试。⑤组织好学生体育达标考试及儿童韵律操考试。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1.具有组织综合教育活动的素质与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对儿童的发展负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容忍和尊重幼儿的差异,尊重并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支持幼儿学习,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人格的积极性和谐发展,对幼儿的学习发展负责。
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在与儿童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发展。有效地组织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幼儿教师的创造性与幼儿的创造性高度相关。
2.具有艺术素质与能力
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好的艺术素质与组织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在音乐方面要具有识谱和创作儿童歌曲的能力,要具有边弹边唱、即兴伴奏、为他人伴奏和演唱歌曲的能力;在舞蹈方面要具有儿童舞蹈创编、表演、编排的能力;在美术方面,要具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布置的能力,具有指导幼儿绘画和制作玩教具的能力。
除第一课堂教学外,要开展第二课堂延伸教学。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强化技能训练,促进个性发展。加强音乐边弹边唱和即兴伴奏的综合能力的考试,并自编教材《儿童歌曲弹唱》,以培养学生边弹边唱的能力。加强儿童主题画创作和玩教具制作等美术综合能力和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法综合能力的考试。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和美术画展,学会艺术欣赏。去幼儿园实践,为幼儿园编排舞蹈和进行环境创设与布置。
3.具有科研素质与能力
学前科学研究亦即幼儿科学研究,是探索幼儿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并促进发现幼教的客观规律,研究幼儿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进而用于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改进幼教内容和方法,提高幼教质量,更好地完成幼儿教育的任务。所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探索幼儿教育规律和方法的能力,具有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现代的幼儿教育需要的是研究型幼儿教师。
4.具有管理素质与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幼儿园管理意识,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具有幼儿园管理的理论知识。不仅要具有管理一个幼儿教学班的能力,而且要具有管理一所幼儿园的能力。
运用案例教育、模拟教育等方法进行教学。请专家做报告,请幼儿园园长兼职教学。参观幼儿园的管理。开展做园长助理的社会实践活动。⑤实习保育员和教养员的全部工作。
5.具有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如下能力:具有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园教学的能力及制作课件的能力。具有驾驭信息的能力。即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自主、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具有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即努力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6.具有国际化观念与借鉴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经验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善于接受各国的文化和信息,熟悉国际的通行规则,加强国际合作,具有借鉴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经验、洋为中用的能力。
讲授国外幼儿教育的最新理念,观看有关录像。参观幼儿园的蒙氏班和瑞吉欧班。让学生亲身实践并学会蒙氏教具的使用方法。进行专题研究与实践课,撰写中外学前比较教育的文章。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国际合作,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
三、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职业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个是专业素质与能力,其中包括组织综合教育活动的素质与能力、艺术素质与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信息素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国际化观念与借鉴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经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