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
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大数的认识
(一)本单元知识要点: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4)相邻两位数之间的进位是十。
2、数位:(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数位顺序表:„„千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亿级万级个级数级„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 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万十万万千百十一 计数单位。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易混淆的概念: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教师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数级中间、末尾有0的读法
1、先分级,四位一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没一级三上的书都按照个位上的数来读,再在后面添上这一级的计数单位。
(三)常见问题及建议:
A、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1.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七千万零五百(70000500)
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B、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第一步分级。
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1900<2万
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3458<123456 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C、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0000 0000=127亿 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7200 0000≈3亿
0720 0000≈35亿 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二、角的度量
(一)本单元知识要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可以度量长度。
4、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就是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6、角的计量单位有“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7、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开口向左的角看外刻度,开口向右的角看内刻度。
8、量角的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哪个刻度线重合,这个刻度线所指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张开得越小,角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10、锐角是小于90°,直角是等于90°,钝角是大于90°而且要小于180°,平角是等于180°,周角是等于360°。11、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12、一副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45°、90°、30°、60°。
13、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二)本单元难点: 重点:
1、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2、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3、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4、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巩固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
难点:
1、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2、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常见问题及复习提要:
1、如果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1)直线有什么特点?(没有端点,两端是无限延伸的)
(2)直线可以用“直线AB”来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3)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2、认识射线。
(1)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4)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计量角的单位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选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人们将圆平均成360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5.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6.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本单元知识要点:
(二)本单元难点: A、口算乘法:
1、一位数乘两位数:先乘被乘数的十位数,得到一个整十数,再乘个位数,得到一个数,最后把这两个得数相加。
2、一位数乘三位数:先乘被乘数的百位数,得到一个整百数,再乘被乘数的十位数,得到一个整十数,又乘个位数,得到一个数,最后把这三个得数相加。
3、整十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先不看每个数末尾的0,进行相乘,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0(0的个数是两个因数末尾0的总个数)。
4、例如:48×6=(288)40×6=240 8×6=48 240 + 48 = 288 所以48×6=288
358× 5=(1790)300×5=1500 50×5=250 8×5=40 1500+250+40=1790
所以:358×5=1790 480×50=(24000)
因为48×5=240 所以480×50=24000 B、笔算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与三位数相乘,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相乘,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2、例题详细过程如下:
3、数中间有0,或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
(1)数中间有0的乘法:数中间的0也要乘,0乘任何数都得0,还要注意后面有无进位。
(2)数
的末
尾
有0的乘 法:先不看数的末尾的0,进行相乘,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0的个数是两个因数末尾0的总个数)。
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5、速度的表示:
速度的单位:a千米/时(每小时a千米),b米/分(每分钟b米),c米/秒(每秒钟c米)。读法:a千米每时,b米每分,c米每秒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知识要点: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③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平行四边形是空间图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
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可以看作是矩形。)
6、梯形: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①上底、下底: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 ②腰:不平行的两边叫腰;
③高: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7、梯形中常见的一些判定: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⑥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于上底和下底。
8、特殊梯形的一些性质: ①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②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⑤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⑥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⑦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可用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二)本单元难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正 确 理 解“同 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 垂直”等 概 念,发 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常见问题及复习提要:
例
1、借助画直线的活动,用两幅有关联的小组合作的情景(如图),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又有不同的情况,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的变化,特别是中间的男同学画的两条直线在第一幅图里没有相交,而把它们再画长一些以后,却相交了。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因为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其特点是永不相交。
例
2、主要教学画垂线的方法。画垂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另一种是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材只具体给出了前一种情况的画法,用连续的三幅图表明画的步骤,没有出示文字说明。后一种情况只是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把直线外一点A和直 线上任一点连起来,经过实际测量得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是垂线段的重要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最后引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做准备。例
3、主要教学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材直接用一幅图说明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没有出示文字说明。接着要求学生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然后通过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并量出长度,让学生初步体会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最后教学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这是画垂线和平行线的综合应用。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知识要点:
A、口算除法 :
1、口算: A、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比如60÷30=(2)就可以想(2)×30=60 B、还可以根据表内除法计算。比如60÷30就是指6里面有几个30,这也是除法的真正含义。看作6个十÷3个十=2。
2、估算:把式中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再进行口算。如478÷81 可以将478看成480,将81看成80,因为480÷80=6,所以478÷81≈6
B、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数,如
果 它 比
除 数
小,再
试
除 前(三)位
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记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商1用0占,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后验算不能少。
2、商的变化规律: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除法中的数量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4、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5、a÷(b×c)= a÷b÷c= a÷c÷b 即: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
6、灵活试商:
(1)同头无除商9、8。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是(9或8)。
(2)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商都是(5)。
(二)本单元难点:
1、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3、学会使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5、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6、能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常见问题及建议:
我们前面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商时都采用“试商”法,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也需采用这种方法,不过计算过程有所不同!
1、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一般可以通过乘法来间接算除法,也可以用类比把大数想成小数相除,然后得出相应得数。例:口算80÷20=?
方法一:通过乘法来算除法,因为:20×(4)=80,所以80÷20=4; 方法二:通过把大数看成小数,因为8÷2=4,所以80÷20=4。
2、笔算除法:
在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六、统计
(一)知识要点:
(二)本单元难点:
1、学会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常见问题及建议: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进而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对统计图和统计量有新的认识,进一步地建立统计观念。
例: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首先给出了某地区城 乡人口复式统计表,呈现了该地区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一方面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数学广角
(一)知识要点: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二)本单元难点:
1、学会优化思路
2、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多音字
解:jiě解答/jiâ押解/xiâ解数 sâ(语塞、堵塞)chēnɡ(称呼)mēnɡf(蒙骗)jiànɡ(倔juã强)模:mó(模范、模仿)喝: hē(喝水、喝茶)为 wâi(为之一振)塞 sāi(塞子、瓶塞)称 chânɡ(称杆)蒙 mãnɡ(蒙难)强 qiánɡ(强大)
mú(模子、模样)
hâ(喝彩、吆喝)wãi(为人)sài(边塞|要塞)chân(称心)měnɡ(蒙古)qiǎnɡ(勉强)轧 yà(轧死)绿 lǜ(绿叶)更 ɡânɡ(更加)尽 jǐn(尽管)教 jiāo(教书)处 chǔ(惩处)相 xiànɡ(相貌)zhá(轧钢)lù(绿林)ɡēnɡ(更改)jìn(尽力)jiào(教育)chù(好处)xiānɡ(相互)
二、同音字
崛(崛起)/掘(发掘)燥(干燥)/躁(急躁)码(码头)/蚂(蚂蚁)逾(逾越)/愉(愉快)
三、近义词
推荐—举荐 惬意—闲适 繁华—繁荣
疑惑—困惑 惩处—惩罚
欺凌—欺侮 喝彩—叫好 烦恼—苦恼 踊跃—积极
驱使—促使 秘诀—要领 楷模—榜样 融洽—融合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得意扬扬—神气十足 耀武扬威—张牙舞爪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燥热—炎热
道别—告别 讨教—请教 匆匆—匆忙 疲倦—疲劳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
寂寞—孤独 冒昧—唐突
摆脱—解脱 烦恼—苦恼
骄傲—傲慢
讨教—请教 闪烁—闪耀 摇曳—摇荡 游历—游览 完美—完好 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四、反义词
惩处——宽恕 仔细——马虎 温柔——暴躁 朦胧——清醒 便宜——昂贵 清晰——模糊 谦逊——骄傲 虚心——骄傲 支持——反对 怀疑——信任 疑惑—明白 惩处—奖赏 崛起—衰落 仔细—马虎 蒙眬—清楚 热闹—冷清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惬意—难耐 嫉妒──羡慕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增添—减少 乐观──悲观 寂寞──热闹 疲倦—精神
危险—安全
反驳—赞同
充足—不足
匆匆—姗姗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伤心—高兴
摆脱—陷入
模模糊糊—清清楚楚 筋疲力尽—精神饱满 疏远—亲近温和—严厉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有志者”的意思是:有志气、有抱负的人,“效”的意思是:仿效。“周生”指:周恩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崛起”的意思是:兴起。周恩来的理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明少年周恩来有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胸襟。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抱负和远大理想。4 课文写了三件事:(三件事本身又构成了文章的一件主要事件)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是因果关系,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是因果关系。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才要“振兴中华”,这才是读书的目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 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性的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其人品和文品都堪称楷模。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指的叶老先生家里的爬山虎,而“那片爬山虎总那么绿着”是指叶老先生给我的印象和“我”的这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3 课文分段:(按照不同事件分段)
第一大段: 1—5自然段 :主要内容:叶老先生帮助肖复兴修改作文 第二大段: 6—10自然段:主要内容:叶老先生邀请肖复兴到他家做客 需要背诵默写的段落:
7、9自然段 4 重点句:
A、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qū)线。
联系上下文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又多又密,在文中指叶老先生给“我”的作文修改的地方又多又密。从中能感受到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十分认真,体现出叶老是个认真的人。同时,像叶老先生这么大的作家能为我这样的初中生批改作文,我能感受到叶老十分平和。B、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联系上下文理解春风拂面:温暖轻柔的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文中指我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先生对我的关爱如温暖轻柔的春风拂过脸庞,让我感受到温暖。
C、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kān)称楷(kǎi)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义非凡:不同寻常、超过一班。文中指的是我15时度过的那个夏天在我的人生中意义不同寻常。而“意义非凡”的原因是叶老先生让我明白了做人和作文的道理。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结尾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乌塔》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向乌塔学习: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文章体裁是书信。
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书信的格式:
1、称呼前要加敬语
2、称呼后要加冒号
3、信的末尾要有:祝语、署名、日期 例: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此致 敬礼
学生:XXX
XX年XX月XX日
六、补充:
1.当你勉励同学要抓紧时间学习时,会引用这样的古代名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当有人取得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你会这样奉劝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当你的朋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这样鼓励他坚持下去:有志者事竟成。
4.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叶圣陶先生,具有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乌塔。5.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第七单元 练习
一、选择 冒昧(mēi mâi)惬意(qiâ qià)洗漱(shù sù)铿锵(qiāng jiāng)
楷模(mú
mó)融洽(qià
hã)
毫不相干(gān
gàn)
9、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四、我学过了有关古代的名句,我能把句子、标点补充完整。
二、词语:
患()与()热闹()()()睦()处
形()()只()()力尽 受 益()浅 灯()酒()
()()非凡
耀武()()风()日()
得意()()()()褴褛
()兴中华 年 逾古()左()右()
年少气()
()苦学习(克 刻)攻()难关(克 刻)()己奉工(克 刻)
()舟求剑(克 刻)()守纪律(尊 遵)()重人才(尊 遵)
()敬老师(尊 遵)自()自重(尊 遵)
三、按解释填词语
1、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2、形容声音响亮和谐:
3、可以称作为榜样、模范:
4、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搞不明白:
5、一点精神和力气也没有了,形容很累:
6、在不利的处境下,共同承受困难和灾祸:
7、年龄将近七十岁了:
8、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1、不重来,一日。当勉励,岁月。
2、业精于 荒于 ; 形成于 毁于。
3、有志者。
4、莫以
,莫以。
5、尺有所短。
五、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无论„„都„„ 因为„„所以„„ 既„„又„„ 如果„„就„„ 即使„„也„„ 虽然„„却„„ 既然„„就„„
1、()多么艰苦,你()要干下去。
2、()王明今天病了,()他没有来参加运动会。
3、他()歌唱得好,()舞姿也很美。
4、肖复兴同学()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故事上深受感动,()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5、()我的成绩在全班第一,()我一点都不骄傲。
6、船夫驾驶小艇时,()操纵自如,()速度很快。
7、()工作再难做,他()不会退缩。
8、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要自觉遵守。
9、我()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
六、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1、()广场上坐满了()观众。
2、()市场上摆满了()蔬菜。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一、除法:
(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 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则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 解:(786-18)÷24 =786÷24 =32(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140÷30„„20 10÷3=3„„1
15÷4=3„„3(同事扩大3倍)88÷24=3„„16(同时缩小4倍)45÷12=3„„9 22÷6=3„„4
二、角:
(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例1:判断题。A、钝角都大于90度。„„(√)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G、周角只有一条边。„„(×)
(4)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 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
(5)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例2: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6:30是(锐角)3:30是(锐角、75°)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三、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例1:40+60×3 40+60×3 =100×3(错误!)=40+180
=300 =220 例2:148-48×2 148-48×2 =100×2(错误!)=148-96 =200 =52
四、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
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五、找规律
(1)在马路一侧种树,1°若两头都种树:树的棵树-1=段数 2°若其中一头种,另一头不种:段数=树的棵树
3°若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树+1=段数(2)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树的棵树=段数。
六、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结合律:(a×b)×c=a×(b ×c)例1:37+56+63=56+(3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3×4=13×(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乘法中配对的数字有:25×4,125×8„„
例2:简便运算:327-(127+100)=327-127-100„„减法的性质 720÷54=720÷(6×9)=720÷9÷6„„除法的性质
125×25×32=(125×8)×(25×4)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
(2)计算要细心。
八、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
(2)画柱状图时: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或旁边写上所对应的数据。
九、认数
(1)读:先分级,然后由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每写完一级画一个分级线。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 写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一下条件的数字: ①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8880,8000,8800,8800,8000,8880 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8088,8000,8008,8800,8080,8800,8880,0800,8880,0080,8880,0008,8800,0880,8800,0088,8000,0888 ③读两个零:8808,0800,8808,0080,8808,0008,8080,0880,8080,0088,8008,0880,8008,0088,8800,0808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4)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
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高分攻略复习《数与代数》
第一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吹泡泡,真好玩。
二、笔算下面各题。
65+28=
96-89=
50-24=
74-45=
25+46+17=
80-16-38=
52+19-37=
三、比一比,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7○26
+
4○60
+6
○6
+
63-3○66
36-7○29
54+4○60-82、估算一下,在得数比70大的题后面画“△”,在得数比70小的题后面画“〇”。
□
+
□
□
□
+
□
+
+
□
四、森林医生(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五、对号入座。
六、解决问题,我能行!
1、(1)足球比羽毛球贵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3)丽丽带了50元,想买这三种体育用品,够不够?
2、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3、航模组有多少人?
4、看图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第二组[表内乘法(一)]
一、看谁算得对又快。
3×3=
3×6=
3×5=
5×6=
2×5=
6×5=
6×6=
6×2=
6×4=
2×3=
1×4=
4×3=
6×1=
5×4=
5×2=
2×4=
5×5=
2×6=
6×3=
4×6=
2×5-2=
5×2+20=
4×3+15=
3×6+7=
5×5+5=
6×6-9=
二、填空。
1、3+3+3+3+3+3=()×()或()×()2、在5×3=15这个算式中,5和3是()数,15是()。
3、4×3=12读作:()。
4、一个□有()个直角,5个□有()个直角。
5、根据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5个3相加的和是();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
7、计算3×6和6×3两个算式时,要用到口诀()求出积。
8、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得
五
四四()
()四十二
五()二十五
六()三十六
三()十五
三()十八
四六()
()三得九
9、在里填上“+”“-”或“×”。
4○4=
4○2=6
2○2=4
5○6=30
6○3=3
5○2=3
3○3=6
1○5=6
1○1=1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3×4=4+4+4+4
()
2、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和。
()
3、5×3=15读作3乘5等于15。
()
4、2×2=2+2
()
5、计算6×2=12时,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
()
四、算一算,填一填。
(1)
(2)
(3)
五、列式计算。
1、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个
2、□○□=□()
?朵
3、□○□○□=□()
六、生活妙妙屋。
1、生活拾贝。
(1)6辆
多少个轮?
(2)8只
多少条腿?
(3)6朵
有多少片花瓣?
(4)7个□有多少个直角?
我也是。
我做了6朵。
2、三人一起做红花。
我做得和你一样多。
他们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
★★★★★
★★★★★
3、一共有多少颗星?
想:求一共有多少颗星,也就是求()个()相加的和,用()法计算。
□○□=□()
4、星期天,小红和她的4个同学去动物园参观,门票是3元一张,她们要花多少钱?
第三组[表内乘法(二)]
一、争当计算小能手。
3×8=
6×7=
4×3=
6×2=
8×5=
7×7=
5×6=
3×7=
4×7=
8×7=
9×9=
9×3=
6×9=
2×4=
5×9=
2×7=
5×7=
6×8=
4×8=
8×2=
4×3+4=
5×5-5=
7×4-4=
6×8+2=
7×6+7=
5×9+9=
二、我会填。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7=()×()
9+9+9+9+9+9+9+9=()×()
2、4个9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读作()。
3、口诀训练营。
六七()
三九()
()七四十二
()九六十三
二()十八
六()五十四
()八三十二
三七()
七()五十六
()五二十五
()四得八
二()十四
()九七十二
三()十五
四()三十六
4、()×()=36
()×()=20
49=()×()
()×()=42
()×()=45
30=()×()
5、根据“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计算5×8和8×5用的口诀都是()。
7、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8、()里最大能填几?
8×()<33
3×()<28
48>()×9
9×()<44
()×8
<64
45>()×7
5×()<42
()×6
<55
()×7
<309、章鱼又称八爪鱼,7条章鱼有()条爪,9条章鱼有()条爪。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积是18的算式是()。
①
20-2
②6×3
③
9+92、5×8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①
8+5
②
8+8+8+8
③
5+5+5+5+5+5+5+53、表示6个2相加的算式是()。
①2×6
②6+2
③
6+64、5个星期有()天。
①
②
③365、9+9+9+9+8可以改写成的算式是()。
①
4×9+8
②
9×5-2
③
9×5+8
四、在○里填上“>”“<”或“=”。
6×6○35
8×5○40
4×8○30
7×8○58
7×7○50
8×9○72
3×8○6×4
4×9○32
9×7+9○9×8
五、找规律填数。
六、找朋友。
(连线)7×5
三九二十七
8×9
9+9+9
四八三十二
6个7相加
9个8相加
六七四十二
5×7
7×6
八九七十二
8个4的和
4×8
五七三十五
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是3
七、看图列式计算。
?支1、2、九、解决问题。
1、二(1)班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我摘的是王明的3倍。
我摘了9个
苹果。
2、王明
张雪
张雪摘了多少个苹果?
3、每个9元
每支7元
(1)小明的钱正好能买3支笔,小明有多少钱?
(2)小红有50元钱,买6个计算器够吗?
4、每座楼上各住多少户居民?
第四组[认识时间]
一、知识导航。
请数一数:钟面上有()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
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个相等的小格,算一
(:)
算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看一看:钟面上有()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针,细长一点的针叫()针。
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小时。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1时=()分
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三、认一认,连一连。
四、画出钟面上缺少的时针和分针。
五、算一算,填一填。
再过10分是
再过20分是
再过25分是
()时()分
()时()分
()时()分
六、实践与运用。
1、小调查
时间
时间
商场
开门:
关门:
我早上起床:
晚上睡觉:
2、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合理设计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希望你能按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
第五组
[数学广角——搭配(一)]
一、填一填。
1、用4、5可以组成()个两位数,分别是()。
2、用5、6、0可以组成()个两位数,分别是()。
3、用7、8、9可以组成()个两位数,分别是()。
4、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人共要握()次手。
5、三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种不同的排法。
小明
小刚
小丽6、7、机器人和两个小朋友下棋,每两个人要下一局,一共要
下()局。
8、小明家
学校
小亮家
小明到小亮家有()种走法。
9、(1)每次任取2个正方体,有()种取法。
(2)每次上、下两层各取一个正方体,有()种取法。
二、你有几种配套穿法,先用线连一连,再填一填。
有()种穿法。
三、55元
40元
45元
42元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一套衣服,可以怎能买?应付多少钱?
四、我爱运动。
小刚想选两种体育用品,他有几种选法?请你写一写。
五、想一想,试一试。
两个小朋友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共有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第一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93
三、1、<
>
=
<
=
>
2、△
△
〇
〇
〇
△
四、×
改正:
×
改正:
+
0
六、1、(1)30-12=18(元)
(2)30+15=45(元)
(3)12+30+15=57(元)
因为50<57,所以不够。
2、56+30=86(只)
3、35-9=26(人)
4、答案不唯一,如:
(1)
参加游泳和跳高的一共有多少人?
17+11=28(人)
(2)参加跑步的比参加游泳的多多少人?
36-17=19(人)
第二组[表内乘法(一)]
二、1、3×6
6×32、因
积3、4乘3等于124、4205、4×5=20
5×4=206、15
257、三六十八
8、五、十六、三、五、六、五、六、二十四、三
9、+
+
+或×
×
―
―
+
+
×
三、1、×
2、×
3、×
4、√
5、√
五、1、6+6+6=18
6×3=18
3×6=182、5×6=30(个)
3、5×4+3=23(朵)
六、1、(1)4×6=24(个)
(2)8×2=16(条)
(3)5×6=30(片)
(4)4×7=28(个)
2、3×6=18(朵)
3、3
乘
3×5=15(颗)
4、3×5=15(元)
第三组[表内乘法(二)]
二、1、7×4或4×7
9×8或8×92、9+9+9+9
9×4(或4×9)
9乘4(或4乘9)
3、四十二、二十七、六、七、九、九、四、二十一、八、五、二、七八、五、九4、6
6(或4
9)
655、6×8=48
8×6=486、五八四十7、428、4949、56
三、1、②
2、③
3、①
4、②
5、①
四、>
=
>
<
<
=
=
>
=
七、1、3×5+6=21(支)
2、3×4+3=15(根)
九、1、8×6=48(人)
2、9×3=27(个)
3、(1)7×3=21(元)
(2)9×6=54(元)
因为50<54,所以不够。
4、6×6=36(户)
7×8=56(户)
第四组[认识时间]
一、数一数:6:14
看一看:
时
分
想一想:
二、5:00
3:55
10:30
12:15
五、1
第五组
[数学广角——搭配(一)]
一、1、245542、465603、68997984、35、66、27、38、49、(1)10
(2)6
二、6
三、第一种:55+45=100(元)
第二种:55+42=97(元)
第三种:40+45=85(元)
第四种:40+42=82(元)
四、6种选法
第一种:羽毛球拍、篮球
第二种:羽毛球拍、乒乓球拍
第三种:羽毛球拍、足球
第四种:篮球、乒乓球拍
第五种:篮球、足球
第六种:乒乓球拍、足球
五、第一种:石头、石头
第二种:剪刀、剪刀
第三种:布、布
第四种:石头、剪刀
第五种:石头、布
第六种:剪刀、布
二年级数学上册高分攻略复习《图形与几何》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直尺上从“3”刻度到“10”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厘米。
3、100厘米=()米
15厘米-7厘米=()厘米
3米=()厘米
30厘米+20厘米=()厘米
90米+3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米
21米
4米=()米
90厘米+10厘米=()米
4、把1米、98厘米、89厘米和10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二、测量知识我完成。
1、2、3、联系实际生活填一填。长约
厘米
我的身高是
米
厘米
课桌高约
厘米
4、下图中线段是()。
5、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
三、在○里填上“>”“<”或“=”。
2米○20厘米
84厘米○48厘米
600厘米○6米
1米○99厘米
320厘米○3米
100厘米○4米+6米
四、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量一量。
3、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请你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五、细心判断。
1、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
2、5厘米比2米长。
()
3、谁量得对?
六、认真数一数,下图有几条线段。
图中共有()条线段。
七、实践操作题。
用尺子(可以是卷尺、米尺等)量一量家中各种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第二组[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个直角,()个锐角。
3、一个长方形有()角,都是()角。
4、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比一比。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
()
()
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把折线画出来,这时共有()个直角。
7、下图中有()个角,()个直角。
二、辨一辨。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3、下面说法对的在()打“√”,错的打“×”。
(1)数学课本封面上的直角比黑板面上的直角小。
()
(2)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3)角的大小与顶点有关。
()
(4)没有比直角再大的角。
()
三、选一选。
(把序号填在蘑菇瓶中)锐角
钝角
直角
四、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角
()个角
()个角
()个角
()个角
()个角
五、找一找,下列图形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
六、用三角板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在○里填上“>”“<”或“=”。
1、2、七、画一画,从给出的三个点出发,画三个角。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八、给下面的图形添上一条线段,使它符合要求。
试一试,你一定能行!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增加4个直角
第三组[观察物体(一)]
一、连一连。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淘气
兰兰
小红红
淘气
兰兰
红红2、3、4、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侧面
正面
上面
二、填一填。
1、下面右边的两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
2、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3、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在对应的()里填一填。
三、五角星各在哪一面?
【参考答案】
第一组[长度单位]
一、1、厘米
米2、73、1
3001714、10米>1米>98厘米>89厘米
二、2、7
124、②③
三、>
>
=
>
>
<
五、1、√
2、×
3、√
×
×
√
六、10
第二组[角的初步认识]
一、1、122、123、4
直
4、直角
5、顶点
边
边
边
顶点
边6、47、7
二、1、√
×
√
×
2、×
×
√
×
3、(1)×
(2)×
(3)
×
(4)
×
三、②③⑤
①⑦
④⑥
四、1
五、4
六、>
=
第三组[观察物体(一)]
二、1、①
②
2、侧面
正面
上面
上面
正面
侧面
3、小猪
小老鼠
小猫
小狗
三、正面
上面
侧面
解决问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角。
2.1只七星瓢虫6条腿,2只七星瓢虫()条腿,3只七星瓢虫()条腿,6只七星瓢虫()条腿,9只七星瓢虫()条腿。
3.“小歌手”风采大赛的评选利用微信投票决定胜负,张明得了42票,陈颖得了24票,陈颖比张明少得()票。
4.如下图,()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5.学生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9是()厘米,钟表上的分针从2走到8,走了()分。
6.下表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游泳、田径和跳水三个项目中获得的奖牌数量情况。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游泳
田径
跳水
金牌/枚
银牌/枚
铜牌/枚
0
总计/枚
7.一支钢笔7元,买8支这样的钢笔,如果全用10元人民币付钱,至少要付()张。
8.班级联欢会上,二(1)班的同学要表演舞蹈、唱歌、小品3个节目,表演顺序一共有()种排法。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图中()号纸条的长度是6厘米。
2.求下图中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就是求()是多少。
A.6个6相加
B.3个6相加
C.6个3相加
3.猫的寿命是13年,比犀牛少36年,犀牛的寿命是()年。
A.23
B.49
C.62
4.不能表示图画意思的算式是()。
A.5×4-2
B.5×4+2
C.5×5-3
5.如下图,同学们排队买门票,每张儿童票5元、,他们一共要花多少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5+9
B.5×9
C.9-5
6.三名同学根据下表算出了二(2)班的人数,这三名同学中,()的想法是错误的。
A.红红
B.兰兰
C.晶晶
7.将下面的3个玩具分别送给小红、小明和小兰,一共有()种不同的送法。
A.2
B.3
C.6
8.下面图()的时刻,李红在外婆家。
A.B.C.9.如下图,小朋友看到的形状是()。
A.B.C.三、读懂图意,列式计算。
1.2.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的学生参加科技小组的有40人,参加艺术小组的有36人,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比参加科技小组的少12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多少人?
2.为了迎接元旦,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校门口摆放了一些花(如下图)。一共有多少盆花?
3.明明用围棋子分别摆了下面的三个图案。如果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5个图形一共要用多少枚围棋子?
4.(1)王欢买了一辆玩具小汽车和两架玩具小飞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2)在该店用微信付款,满60元立减10元。李明想买一个布娃娃、一辆玩具小汽车和一架玩具小飞机,用微信支付需要花多少元?
解决问题答案
一、1.锐
2.12
3.18
4.小猴
小鸡
小兔
5.6
6.(竖排)17
7.6
8.6
二、1.B
2.C
3.B
4.A
5.B
6.C
7.C
8.B
9.C
三、1.93-15-24=54(个)
2.示例:5×3+3=18
5×4-2=18
四、1.40
-12=28(人)
口答: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8人。
2.3×6+4
=22(盆)
口答:一共有22盆花。
3.5×4+1=
21(枚)
口答:第5个图形一共要用21枚围棋子。
4.(1)9×2+16=34(元)
口答:一共花了34元。
(2)38+16+9=63(元)
63>60
63-10=53(元)
口答:用微信支付需要花53元。
数与代数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个()
列式为()×()=(),读作:(),其中乘数是()和(),积是()。
2.两个乘数都是最大的一位数,它们的积是()。
3.按要求算一算。
(1)13+9=()+12=()-18=()-7=()
(2)()-6=()-6=()-6=()-6=12
4.小明和他的三个好朋友每人都有9张画片,他们一共有()张画片。
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算式。
5+5=()×()
8+8+8+7=()×()+()
3+3+3+3+2=()×()-()
6.看钟面,写时间。
()()过20分是()
7.黄牛、花猫和斑马三只动物要住在森林旅馆,旅馆里只剩下三间房子,一共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8.一本故事书有60页。小明从头开始看这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
2页,第二天看了23页,第三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
9.从4、0、9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取其中的两个数求和,得数有()种可能,其中最大的和与最小的和相差()。
10.找规律填空。
(1)
(2)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算式中,算式()的计算结果大于80。
A.88-27 B.100
-9 C.38+49
2.表示3个5相加的正确算式是()。
A.3+5
B.5×3
C.3+3+3+3+3
3.如下图,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用算式()来表示。
A.5×3+4 B.5×3-4 C.5×4+4
4.妈妈今年37岁,张华今年9岁,20年后,妈妈比张华大()岁。
A.28
B.46
C.48
5.李颖买同一种食品,正好用去35元,她买的是()。
A.
B.
C.
6.一些橘子,正好装了8袋,每袋同样多,这些橘子可能有()个。
A.24 B.36 C.42
7.3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一共要拥抱()次。
A.2 B.3 C.4
8.如果△×△=16,△表示同一个数,那么,△+△=()。
A.4 B.8
C.16三、一丝不苟,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6= 4×9= 7×8=
6×9+9=
32-8=
40+28=
56+9= 67-40+2=
2.列竖式计算。
19+58=
90-45= 29+35+9= 75-46+34=
3.在()里填上“>”,“<”或“=”。
38+47()75
9×6()45
31()85-49-3
37+43()90-20 3×3()3-3 5×4()10+10
四、读懂图意,列式计算。
1.2.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王叔叔有25盆鲜花,他想将下面这个长方形花坛摆满,这些花够吗?
2.他们现在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3.(1)小红要买6个和1个,带了20元钱够吗?谁的方法正确,就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小新:3×6+4
=22(元)
22>20不够()
小宝:20-3×6=2(元)
2<4不够()
(2)在你认为正确的方法中选择一种,说明其中的道理。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
一、1.8
40(或5
40)
8乘5等于40(或5乘8等于40)
2.81
3.(1)22
(2)(从左往右)36
4.36
5.5×2(或2×5)
3×8+7(或8×3+7)
5×3-1(或3X5-1)
6.3:30
7:15
5:00
7.6
8.36
9.3
10.(1)5
(2)33
二、1.C
2.B
3.A
4.A
5.B
6.A
7.B
8.B
三、1.30
2.77
63(竖式略)
3.=
四、1.27+8=35(个)
2.示例:5×3
-1=14
4×3+2
=14
五、1.4×6=24(盆)
24<25
口答:这些花够。
2.48
-12+48=84(枚)
口答:他们现在一共有84枚邮票。
3.(1)(√)
(√)
(2)示例:小宝的方法是先算出6个的价钱,再算出付20元钱后,还剩多少元,即20-3×6=2(元),最后用剩下的钱与1个的价钱相比较,2元<4元,所以带了20元钱不够。
(3)示例:买3个要花多少元?
4×3
=12(元)
口答:买3个要花12元。
图形与几何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这把小刀长()厘米
线段长()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70()
长颈鹿高约3()
爷爷身高1()65()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1米+24米=()米
1米-40厘米=()厘米
65厘米+35厘米=()厘米=()米
4.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填一填。
()
()
()
5.在()里填上“>”,“<”或“=”。
100厘米()3米
46厘米()64厘米
30厘米()30米
33厘米+67厘米()1米
44厘米-28厘米()34厘米
6.如下图.()块这样的正方体积木排成一排有1厘米1米长。
7.的每个面上有()个直角,这个长方体一共有()个直角。
8.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刚好1米,这根绳子全长()米。学校的“文化走廊”比这根绳子稍短一些,“文化走廊”长()米多。
9.下图中有()条线段,有()个直角。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图()是线段。
A.B.C.2.下面哪个物品长约20厘米?()
A.B.C.3.图()的物体表面有直角。
A.B.C.4.如图,小朋友看到杯子的形状是图()。
A.B.C.5.1米大约是()支没有用过的HB铅笔的总长。
A.5
B.1
C.50
6.要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学生尺的刻度()。
A.1开始画到刻度6
B.1开始画到刻度7
C.0开始画到刻度7
7.下面三幅图中,图()是A号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A.B.C.8.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中,图()是钝角。
A.B.C.9.小丽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其中图()是直角。
A.B.C.10.小芳看到的图形是图()。
A.B.C.四、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只小动物看到的?
2.按要求作图。
(1)先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厘米
(2)在下面的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2个直角。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蜗牛还要再爬多少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2.红红用20厘米长的学生尺量自己的课桌,量了3次后,又量了10厘米正好量完。红红的课桌长多少厘米?
答案
一、1.7
2.厘米
米
米
厘米
3.55
4.小林
小明
小方
5.=
6.100
7.4
8.4
9.8
二、√
×
×
×
三、1.A
2.C
3.C
4.C
5.A
6.B
7.C
8.A
9.C
10.C
四、1.2.(1)6
(2)示例:
五、1.1米=100厘米
25=75(厘米)
口答:小蜗牛还要再爬75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2.20+20+20+10=70(厘米)
口答:红红的课桌长70厘米。
易错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两个乘数都是9,积是();两个加数都是9,和是()。
2.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有()和()。
3.看图写算式。
4.如下图,是()看到的。
5.如下图,用三角尺拼出的角是()角。
6.如下图,钟面上的时间是(),再过一刻是()。
7.下图中有()条线段,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8.在()里填上“>”“<”或“=”。
74-7()74-4
4×9()6×6
30厘米()1米-70厘米
4×8()41-8
1米()
99厘米
3米+4厘米()7米
9.如下图,一共有()种配餐方法(只能选择一种主食和一种菜)。
10.方俊给李强18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张数就同样多了,原来方俊比李强多()张画片。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华一步的长大约是()。
A.4厘米
B.4米
C.40厘米
2.五论从哪个位置看,看到的形状都一样的是图()。
A.B.C.3.与6×4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6×3+4
B.6×3-6
C.6×3+6
4.3×2用画法不可以表示为()。
A.B.C.5.如果把角的两边延长,这个角()。
A.变大
B.变小
C.大小不变
6.三个小朋友,每两人互送一张贺卡,一共要准备()张贺卡。
A.1
B.3
C.6
7.张欢有1
6朵花,李颖比张欢少4朵,李颖有多少朵花?下面图()是分析这道题的。
A.B.C.8.小丽买一个布娃娃,付3张5元和1张20元正好。这个布娃娃多少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5+3+20=28(元)
B.5×3+20=35(元)
C.5+20=25(元)
9.仓库里原来有73袋面粉,上午运出35袋,下午运出32袋,仓库里现在的面粉比原来少多少袋?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35+32=67(袋)
B.73-35-32=6(袋)
C.73-35+32=70(袋)
10.红色彩带长48厘米,剪去12厘米后,就与绿色彩带同样长。红色彩带比绿色彩带长()厘米。
A.24
B.12
C.6三、一丝不苟,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7=
9×6=
96-40=
4×7+30=
90-5=
7+45=
8×8=
91-(50+20)=
2.列竖式计算。
59+41=
81-
43+25=
70-
(18+48)=
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8<50
34>5×()
()×4<29
72<91-()
7×()<30
80>9×()
四、读懂图意,列式计算。
1.男生收集33个女生收集?个
2.五、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1.在距离2厘米处画一面,4厘米处画一个。
2.以给定的点为顶点,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小贝想买一个闹钟,还差1
6元钱,小贝有多少钱?
2.小明、小红、小林和我每人从盒子里拿了8颗糖果,盒子里还剩下28颗糖果,盒子里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3.(1)1支毛笔比1瓶墨汁贵18元,1支毛笔多少钱?
(2)1支毛笔比4瓶墨汁便宜多少钱?
易错题答案
一、1.81
2.四六二十四
三八二十四
3.3×5
=15(或5×3=15)
4.小鸟
5.钝
6.8:45
9:00
7.5
8.=
=
9.4
10.36
二、1.C
2.C
3.C
4.A
5.C
6.C
7.C
8.B
9.A
10.B
三、1.35
2.100
4(竖式略)
3.21
四、1.71-
33=38(个)
2.示例:3×3+2
=11
3×4-1=11
五、1.2.示例:
六、1.42
-16=26(元)
口答:小贝有26元。
2.4×8+28=60(颗)
口答:盒子里原来有60颗糖果。
3.(1)18+9=27(元)
口答:1支毛笔27元。
(2)4×9-27=9(元)
口答:1支毛笔比4瓶墨汁便宜9元。
第五篇:人教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2017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素养测试
试
卷
满分100分
时量80分钟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字词积累(共23分)
1.认读词语,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叮咛(dīng
níng)
迟钝(chí
dùn)
俯瞰(fǔ
kàn)
宿舍(sù
shè)
空旷(kōng
guǎng)
河堤(hé
t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miáo
huì
gōng
diàn
tuī
cí
()图画
高大的()
不好()
dié
dié
zhuàng
zhuàng
lǐ
suǒ
dāng
rán
()
()
3.照样子加偏旁组成另一个字。(6分)
居(据)(剧)
且()()
永()()
甫()()
4.补充词语。(6分)
若()若现
不容()疑
()()若狂
群龙无()
随()而安
呆若()()
二、句子练习。(共15分,每句3分)
1、根据你对成语意思的理解,选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和睦相处
姿态不一
随遇而安
2、改写句子
①
一场大雨,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
改成“被”字句:
②
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例: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2、用合适的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就在原句上修改)
(1)
我非常喜欢看《中国少年报》、《安徒生童话》等报纸。
(2)
放学以后,一起去同学家做作业。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ⅹ”。(6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是一个拟人句。()
2、人们常用“杏林春满”赞扬医生医术高明。
()
3、“阵”、“震”、“挣”读音相同。
()
4、“不胜其烦”“不厌其烦”意思差不多。
()
5、“送元二使安西”的“使”意思是出使。
()
6、《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
()
四、经典积累与背诵。,(共10分,第1—4小题每小题2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
2.一径竹阴云满地。
3.,莫以恶小而为之。
4.开轩(xuān)面场圃。(孟浩然)
5、《颐和园》: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绿得像一面镜子。……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16分)
(一)课内阅读: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在本册课文中,我游览了(气魄雄伟)的长城、()的颐和园;认识了(勤于思考)的科学家魏格纳,()的周恩来总理,()的外国小女孩乌塔;还从作家笔下看到了(架子十足)的大白鹅,()的猫,()的大榕树,()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语文书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带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短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一下。(3分)
2、“小河这样一边得意的想着,一边走着”,他在想什么?(2分)
3、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说一说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4、这个寓言故事给我的启示是:(请选择最恰当的选项打“√”)(2分)
①
小河很骄傲。
()
②
小河佩服大海。
()
③
我们要像大海一样有宽阔的胸怀。
()
六.口语交际与习作。(30分)
题目:快放假了,我想……
提示:1、很快就要放寒假了,你一定有自己的计划吧,你想干点什么,先好好想一想,然后把题目补充完整;2、把自己想的内容具体的写出来,写成一篇短文,注意把意思说清楚,并能恰当的运用积累的语言,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想法;3、做到分段写,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