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 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健康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的开展,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市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及多家单位共同支持、协作,试点单位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由省心理卫生协会具体组织实施,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项目工作组织如下。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正面临着精神疾患及心理问题的干扰,公务员队伍由于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心理冲突、心理困惑状况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显示问题。然而,由于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的淡薄、专业心理卫生人员的匮乏,实施心理健康促进技术欠成熟等原因,目前国内系统地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技术欠成熟等原因,目前国内系统地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有些地方开展的也只是局限于心理健康调研也科普讲座,很少有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介入,尚没有形成工作机制。
国家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越来越重视,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文件明确规定,公务员等职业人群作为五大类心里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之一,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也明确提到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将抗数到,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浙江省党政领导对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也很重视,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减轻职业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关于动员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对创新型社会做出新贡献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浙江省<全民素质计划行动纲要>实施工作方案》部署与与要求,浙江省科协、省心理卫生协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方案,并作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纲要的我省特色项目,也是全国唯一的“4+1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工作就是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促进。二.项目组织实施
(一)项目启动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由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下文件,并将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下发文件,并将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组织实施具体工作。2007年12月28日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暨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论坛》,共有500余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参加了大会,教育厅、司法厅、人事厅、团省委等单位主要分管领导参加可启动仪式、项目启动会后着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筹划整个项目开展的全面实施计划,并确定余杭区为公务员心理健康工作的试点地区。
项目启动后,省科协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听取具体工作实施的汇报。2008年8月15日,省科协党组委书记鲁善增同志亲自带领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有关领导、余杭区委组织部、区人事部、区科协,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领导,赴徐州参观考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行为训练中心。
(二)成立项目协调组织和技术专家队伍
项目确定后,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多次协调余杭区相关领导,成立项目协调组织,并知道余杭区成立工作小组。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组织区科协、卫生局、人事局、组织部教育局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议,成立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形成项目工作的组织框架,制定项目实施具体方案,安排配套转向经费用于开展具体工作。同时确定由余杭区卫生局牵头(区心理卫生协会具体实施)负责具体工作,公安系统、信访系统和塘栖镇为三个试点部门。各试点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和科室,并落实专人负责对试点项目工作办公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成立了公务员心里见康促进项目的技术专家队伍,包括之昂过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教授、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肖水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熟悉心理专家王泽青教授、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赵国秋教授、许百华教授、姜乾金教授等等。
(三).项目推进
根据项目整体计划安排,自项目开展以来有条不紊地开展具体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项目推广,营造氛围:通过多次与试点单位的写生座谈、下发文件、举办启动仪式和讲座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在试点单位营造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的氛围,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的必要性。
余杭区项目办还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和进军营、进特殊人群等“六进”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营造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氛围
2.心理估计,了解基线:利用自编的标准与评估工具相结合,对试点单位所有员工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基线情况通过评估发现,公务员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以工作负荷、住房社会不理解、职业发展等为主,其中以工作负荷最为明显。在面对压力事件处理中有诸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避的不成功的应对方式,而且而且缺乏成熟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情绪不佳是几乎所有的公务员不会选择心理咨询师,18%的人选择自己单独解决。调查还显示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都显著低于常模水平项目工作组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初步建立个试点单位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档案,完成三个试点单位公务员的心理
第二篇: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
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健康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工作的开展,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市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及多家单位共同支持、协作,试点单位余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由省心理卫生协会具体组织实施,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项目工作组织如下。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正面临着精神疾患及心理问题的干扰,公务员队伍由于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心理冲突、心理困惑状况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显示问题。然而,由于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的淡薄、专业心理卫生人员的匮乏,实施心理健康促进技术欠成熟等原因,目前国内系统地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技术欠成熟等原因,目前国内系统地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有些地方开展的也只是局限于心理健康调研也科普讲座,很少有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介入,尚没有形成工作机制。
国家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越来越重视,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文件明确规定,公务员等职业人群作为五大类心里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之一,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也明确提到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将抗数到,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浙江省党政领导对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也很重视,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减轻职业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关于动员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对创新型社会做出新贡献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浙江省<全民素质计划行动纲要>实施工作方案》部署与与要求,浙江省科协、省心理卫生协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方案,并作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纲要的我省特色项目,也是全国唯一的“4+1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工作就是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促进。
二.项目组织实施
(一)项目启动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由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下文件,并将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下发文件,并将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组织实施具体工作。2007年12月28日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暨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论坛》,共有500余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参加了大会,教育厅、司法厅、人事厅、团省委等单位主要分管领导参加可启动仪式、项目启动会后着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筹划整个项目开展的全面实施计划,并确定余杭区为公务员心理健
康工作的试点地区。
项目启动后,省科协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听取具体工作实施的汇报。2008年8月15日,省科协党组委书记鲁善增同志亲自带领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有关领导、余杭区委组织部、区人事部、区科协,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领导,赴徐州参观考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行为训练中心。
(二)成立项目协调组织和技术专家队伍
项目确定后,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多次协调余杭区相关领导,成立项目协调组织,并知道余杭区成立工作小组。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组织区科协、卫生局、人事局、组织部教育局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议,成立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试点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形成项目工作的组织框架,制定项目实施具体方案,安排配套转向经费用于开展具体工作。同时确定由余杭区卫生局牵头(区心理卫生协会具体实施)负责具体工作,公安系统、信访系统和塘栖镇为三个试点部门。各试点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和科室,并落实专人负责对试点项目工作办公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成立了公务员心里见康促进项目的技术专家队伍,包括之昂过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教授、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肖水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熟悉心理专家王泽青教授、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赵国秋教授、许百华教授、姜乾金教授等等。
(三).项目推进
根据项目整体计划安排,自项目开展以来有条不紊地开展具体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项目推广,营造氛围:通过多次与试点单位的写生座谈、下发文件、举办启动仪式和讲座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在试点单位营造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的氛围,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的必要性。
余杭区项目办还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和进军营、进特殊人群等“六进”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营造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氛围
2.心理估计,了解基线:利用自编的标准与评估工具相结合,对试点单位所有员工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基线情况通过评估发现,公务员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以工作负荷、住房社会不理解、职业发展等为主,其中以工作负荷最为明显。在面对压力事件处理中有诸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避的不成功的应对方式,而且而且缺乏成熟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情绪不佳是几乎所有的公务员不会选择心理咨询师,18%的人选择自己单独解决。调查还显示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都显著低于常模水平项目工作组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初步建立个试点单位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档案,完成三个试点单位公务员的心理
第三篇:2010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三合街道学校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非凡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0年,本工作组积极响应三合街道创建办的号召,从三合街道各校(园)的实际出发,在三合街道范围内启动了“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了情况,确立了工作目标
丰都县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级贫困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合街道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街道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学生”的问题引
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三合街道通过对
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
“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把为“留守学生”营
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
合素质立。
二、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了领导负责制度。
各校(园)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教育工作方案。
2、实施了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与学校老师建立帮扶小组,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
时把握留守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
导了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日记,让留守
学生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
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了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学生仅仅依靠微薄的各校(园)是不够的,所以在这
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居)干部、街道政府人员、退休老师一起加
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
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校(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
生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
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了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学生”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各校(园)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
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了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
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了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各校(园)将定期为他们安排
了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
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了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
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了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各校(园)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各校(园)积极研究科学考
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
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了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对贫困留
守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了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了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了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了留
守学生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各校(园)的“留守学生”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
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
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
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
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学生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各校(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各校(园)如
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
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各校(园)这个大家
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
量,各校(园)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
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各校(园)
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
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各校(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
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
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
茁壮的成长。
三合街道学校安全项目组
2010年12月28日
第四篇:乐都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 副本
乐都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的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建设,根据省卫生和计生委《关于做好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的通知》(青卫疾控〔2013〕43号)和《青海省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实施细则》的要求,我区制定了《2013年乐都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各试点医院着重在建设安全、适宜、和谐的诊疗环境,提高患者、家属和社区居民及医护人员自身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推进。各试点医院还结合日常诊疗服务,开展特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评价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现将我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并完善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组织机构
根据省卫生和计生委《关于做好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的通知》(青卫疾控〔2013〕43号),我区制定了《2013年乐都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在我区选取乐都区人民医院、乐都区中医院、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乐都区妇幼保健站、乐都区高庙中心卫生院、乐都区高店卫生院 6 家健康促进医院开展试点项目工作,探索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模式和典型经验。各试点医院均成立了领导小
组,有分管领导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并设有职能科室及专(兼)职人员,将健康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制定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 各试点医院在对病患及家属、社区居民和医院职工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及人文关怀上,在对特色工作的挖掘和提炼上,在健康教育工作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及绩效考核的融合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试点医院对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非常重视,健康促进医院项目的实施形成了行业内齐头并进、竞相发展、争创一流的工作格局,为下一步开展健康促进医院考核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试点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在省健康教育所的指导下,制定了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工作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严格按健康促进医院考核标准的要求去努力,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三、有力保障健教经费投入
各试点医院加强健康教育各项经费投入,制作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在门诊、住院部、候诊区设立电子显示屏,为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宣传配备摄像机、数码相机、投影仪、录音笔、扩音器、电脑、影响设备、VCD(DVD)等共计7.9万元。
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
各试点医院围绕重点疾病开展了“3.24结核病”、“4.25计划免疫”、“5.15碘缺乏病”、“9.28狂犬病”、“10.8高血压”、“11.14糖尿病”、“
12、1艾滋病”宣传日活动。与县城各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各试点医院多次与各社区联系,利用各种不同内容的纪念日,与社区联合举办科普讲座和咨询活动,活动于市中心繁华地段举办,以悬挂横幅、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现场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25000余份,解答咨询600余人次,展出宣传板27块。
为全面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根据《海东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5)》(东卫[2013]266号)和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乐都区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计划》,开展了“千名医生走千村促健康大讲堂”活动,各医疗卫生单位应邀的授课老师,都能认真备课制作课件,耐心授课,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问题,深受听课群众的好评,起到了较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各试点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除了面对面向患者及亲属提供多种形式(健康处方、宣传册、宣传板)健康教育服务外,同时将健康教育列入病区常规工作制度,纳入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病人及家属从门诊、住院、出院全程享受健康教育的呵护。并利用“卫生三下乡”之机,适时开展健
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及面对面宣传,内容涉及重大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甲流、地方病等)、生活方式和行为、保健常识等等,同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进一步强化了广大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和能力,培训的内容因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并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各试点医院不断加强对全院职工健康教育的宣传,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例会、全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结会,总结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新的目标和希望。各试点医院力求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深化职工的健康理念,几年中,先后邀请过健康教育专家、妇产科专家、心理学专家、医疗保险管理专家为职工讲课,院领导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全院职工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意识。
各试点医院不断加大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力争打造一支热心公益事业的会看病、能宣讲的医疗卫生科普队伍。在对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上,各试点医院在有限的经费中给予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用于健康教育各项工作,更换宣传展板、制作健康宣教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各种大型宣传活动的经费支持。还制作了传染病、慢性病、控烟禁烟等宣传资料。
各试点医院还在门诊、住院部、候诊区等处安装了电视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开设咨询门诊,如:心理咨询门诊、精神卫生咨询门诊、门诊大厅药物咨询指导等。病房中有一支由资深护士组成的健康宣教队伍,通过每月一次的患者和家属联谊会宣讲疾病
常识,在病人入院后和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起到了较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各试点医院非常重视绿化,努力做到墙边栽树,树前养花种草,院内已基本消除卫生死角,做到无安全隐患,对于节能,降低污染排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严格要求,各项工作都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原则,如:把办公区、门诊、病房的室内温度调整到标准值,既不会使员工和病人感到不适,又降低了能耗。对每日产生的各种垃圾处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化处理都已坚持多年并管理严格,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及饮用水污染事件。
五、开展控烟工作
2011年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医疗机构开展控烟工作的通知”,各试点医院以医务人员控烟为切入点制定无烟医院及健康促进医院的项目方案,在省健康教育所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无烟医院”和“健康促进医院”的考核标准,各试点医院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各试点医院均已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并有控烟监督员和巡视员,制定了严格的控烟制度和奖惩制度,并设有禁烟标识,设立了无烟区,通过开展控烟健康教育,人们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并正在努力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各试点医院强调了医务工作者在控烟中的表率作用,每年的5月31日,各试点医院控烟领导小组都会向门诊患者和家属、向全院医务人员发一份倡议书,讲危害,提要求;在医院设置“创无烟医
院”专栏,严格了无烟区域,统一张贴禁止吸烟的标志牌80多块,办公室、会议室不摆放烟具,院内设吸烟区,小卖部不出售香烟,院内控烟检查员,佩戴胸卡,在院内巡视,及时劝阻和纠正违规行为。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深深体会到健康促进的五大框架,囊括了医院方方面面的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健康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医院会受益,市民会受益、患者会受益。我们还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口前移是预防心身疾病的上策,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做好健康促进的各项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关注与参与。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强调改变人们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健康促进则是促进人们提高和控制自己健康的过程。我们深深感到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健康促进,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人民的心身健康,尽公立医院应尽的社会职责,奉献医务工作者的全部力量。
六、存在问题
一是健康教育经费仍显不足;二是人员少,任务重,多数单位健康教育人员仍为兼职,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个别档案资料欠缺、不规范;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控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七、今后工作思路
6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育专业素质;二是继续围绕“三重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加大社区、学校、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三是继续加强部门沟通、合作,使我区健康医院促进试点项目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日
第五篇:2010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总结(最终版)
2010年三合街道学校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非凡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0年,本工作组积极响应三合街道创建办的号召,从三合街道各校(园)的实际出发,在三合街道范围内启动了“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了情况,确立了工作目标
丰都县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级贫困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合街道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街道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学生”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三合街道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把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
二、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了领导负责制度。
各校(园)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三合街道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促进项目”教育工作方案。
2、实施了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与学校老师建立帮扶小组,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把握留守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了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学生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了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学生仅仅依靠微薄的各校(园)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居)干部、街道政府人员、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校(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了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学生”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各校(园)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了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了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各校(园)将定期为他们安排了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了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了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各校(园)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各校(园)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了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了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了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了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了留守学生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各校(园)的“留守学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学生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各校(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各校(园)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各校(园)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各校(园)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各校(园)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各校(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合街道学校安全项目组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