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骨节病学习总结
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卫生工作总结
作者:夏天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08 更新时间:2010-1-26 9:59:36
紧张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过去,学校卫生工作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传染预防病、健康教育、爱国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管理
我们学校卫生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医务室规范管理,专门有一位副校长负责分管,政教处指导和各班主任的配合下。学校建有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等领导小组。学校卫生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各类卫生管理制度,各种卫生资料健全。
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把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寓于日常教育工作之中。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根据我校实际,利用两周一节体活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同时利用宣传窗、黑板报、讲座、声像教育等形式向学生、教师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本学期张贴健康画报4期,黑板报4期,在校园网的学生频道体卫知识中发表卫生知识4期。充分利用各条宣传途径,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学生常见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完成学生预防接种工作。
重视对学生近视、沙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与肠道蠕虫感染的防治工作,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9月份,做好一年级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补种完成学生的全程免疫接种。
11月11日,为预防流感协助市疾控中心向全校学生发放流感疫苗接种通知单,我校共有1578名学生接种了季节性流感疫苗。
1月7号全校970名学生免费接种了甲型流感疫苗,接种后学生情况稳定,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加强晨检工作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针对今年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严峻形势,加强和完善了我校“预防传染病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和“居敬小学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预案”,及甲型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严格晨检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每日必报。
3、加强对师生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增强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发现和报告等能力;要各班把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第一课,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随访。对发热患病学生要求班主任必须一日两次随访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并认真填写发热学生情况追踪表,同时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不隐瞒病情,不放松任何环节。
5、重视消毒。各班在每天放学后消毒,并填写消毒记录表。
6、严格隔离。每天晨检期间查出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在校学习期间发现有流感样症状和发热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如不能及时了来带,暂时安排在校隔离间对学生进行隔离。
7、规范返校。按照防控预案要求,学校对发热学生返校作了严格的规定,认真按照省甲型流感防控要求执行。
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校医室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没有造成传染病在我校大规模的流行。至学期结束共有5个班级(105班、203班、306班、404班、501班)因发热人数增多,按照教育局停课要求,给于停课处理。后顺利返校。其他班级都比较平稳的度过甲流的高发期。这与学校对甲流防控工作重视,防控方案制定具体可行,防空知识宣传到位,防控措施扎实有力是分布开的。
五、充分发挥卫生保健室的作用。
平时,做好日常门诊工作,热情为师生健康服务,对意外伤害的学生,协助班主任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六、开展爱国卫生活动
积极响应奉化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档案。我们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根据市爱卫办要求,建立了“灭鼠灭蟑”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了灭鼠灭蟑活动,消灭“四害”。在学校学生处的统一布置和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做好班级包干的公共场地卫生,进一步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学生处还专门对学生个人卫生及卫生习惯进行了检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认真做好本学期学校还开展了一次迎新春卫生检查大评比,全校 老师学生都能积极响应。
回顾本学期卫生工作,做了些应该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还需继续努力。特别是多甲型流感的预防工作,我们绝不放松,为了学生的健康,我们必将一如既往地严格做好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
2009年12月
第二篇:大骨节病防治教案
大骨节病防治教案
教学目的
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教学重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程
大骨节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大骨节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大骨节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大骨节病预防工作。
二、什么是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又叫矮人病、算盘珠病等,国际医学界称本病为Kaschin-Beck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大,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报道,主要发生于黑、吉、辽、陕、晋等省,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少见。本病在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但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很少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三、病因
病因至今未明。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谷物中的致病霉菌有关。动物实验发现:凡用带有致病霉菌的谷物饲养的动物,其骨骼中所出现的病理改变与大关节病很相似。致病霉菌可能为留镰刀菌,但未能完全证实。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临床表现 1.少年时期
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体型矮小,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两下肢往往出现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年龄愈轻,畸形愈重。
2.青春后期
则畸形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有少量积液,活动时有磨擦感,并时有交锁症状,有时还可检查到关节内有游离体。成人下肢发病多,因踝、膝肿胀疼痛,行走十分不便。
三、检查
主要是影像学检查: 1.干骺端边缘模糊或凹凸不平
呈波浪状以至锯齿状。如病变继续发展,指骨端不整齐的边缘可呈碎裂现象。此时,关节无明显变形。
2.以骨骺与骨干开始融合为特征
骨骺自中央部分开始融合,渐扩展到边缘,骨骺本身亦有破坏、分节、不整等现象,也可能完全被吸收。干骺端可呈杯口状凹陷,骨髓嵌入其中而早期愈合,停止发育。
3.干骺完全融合
骨的纵向发育停止,病骨变短变粗。因为各干骺的融合迟早不同,以致各指骨可呈现长短不齐,骨端宽大变形,使关节粗大。
4.大骨节病所见的系列征象
都是软骨坏死后的修复和继发变化。只有经过修复组织特别是骨的改变塑型,病变才能发展到消退、稳定或发生畸形。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过程
一、诊断
对男性青少年,若有肘关节外伤史,伤后肿胀明显或反复行手法复位,或关节强力被动活动后出现疼痛、肿胀,常伴有低热,X线片见关节周围有云雾状阴影,数月后骨化,关节功能受限,应考虑本病。
二、鉴别诊断
大骨节病X线征象的发生、发展与发病年龄、部位有特定关系。故鉴别诊断应依不同情况与软骨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或退行性关节炎等疾病鉴别。
三、本病常见的并发症 1.体型矮小,侏儒型。
2.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3.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4.骨关节炎,行走十分不便。
四、治疗
大骨节病无法根治,亦不能抑制病变发展。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关节畸形者可用手术治疗。因游离体引起交锁和疼痛的,可摘除游离体。因骨唇过多过大而影响关节活动者,可将骨唇切除以改善功能。有关节内翻、外翻者,可作截骨术。因多系双侧性或多发性病变,不宜作关节融合术。
五、预防
在疫区加强粮食保管和处理,或疫区的粮食改由外区运入,可以明显减少疾病。
第三篇:第十四课预防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第十四课预防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发病原因和预防知识。
2、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预防方法。
3、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饮水和居住环境卫生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问话导入:同学们知道克山病和大骨节是怎么回事吗?
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课题
3、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小结
二、讲读课文,学习知识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积极思考并回答
A克山病和大骨节发病原因是什么?
B发病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3、教师总结发生原因,学生认真听讲
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是发生在特定diyu2,与生活环境有关的病。克山病俗称吐黄水病;大骨节损害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的骨关节。
(二)讲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教师介绍预防方法:
坚持食用硒碘盐增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和豆类、奶类级瘦肉改良水质居住环境
3、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预防知识和方法
三、复习、总结
1、请同学联系生活完成课本作业
第四篇: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
赵元莲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到这句话我很痛心,也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感觉到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滞后了,已经不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正愁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时,有幸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活动的地理学科的学习,深感机会难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抽出时间认真地聆听各位专家精彩的讲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能的提高。
一、要让学生学得会,就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点,这是探索各种教法、学法,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流程的前提。只有钻研透教材;把静态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教学目标;理清楚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才能恰当的教学情境。
二、地理是一门跨地域较广的学科,这一特点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地图、图片呈现出来,再配合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另外,基于地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还可以把大范围的知识缩小化,例如:学习比例尺、图例、注记后,让学生画学校的平面图,学校的范围稍大一些,学生测量时不太方便,就不认真的完成,那么就缩小范围,让学生画教室的平面图或者在课桌上放一、二样东西后画桌面的平面图。
三、新教材内容与旧教材内容相比较,设置了很多的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要动起来。而且是全方位的动包括眼、口、手、脑、身。这个动不仅要出现在课堂上,还要出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后的拓展中。尤其是在现实生活能完成的活动,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
四、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们要改变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要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考查。
通过这次培训,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第五篇:学习总结
学习马俊欣情况简要总结
马俊欣是郏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普通检察官,1987年临近大学毕业时,意外受伤导致颈椎骨折,造成左侧身体瘫痪。25年来,他面对身体的伤痛,克服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守工作岗位,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检察官应尽的职责。其事迹通过本报和其他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通过学习总结出: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马俊欣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创新的人。他在检察院多个部门工作过,各阶段都有创新之举
2007年,在他的建议下,郏县人民检察院在我市检察系统率先成立案件管理中心。在评查案件中,他总结出检委会委员评查点评卷宗的做法,创新成立了业务咨询小组。任办公室主任时,他总结推行了“周小结、月讲评”制度。
这些创新之举对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和正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业内和社会的认可。其中,不少举措被郏县行政机关和全市检察机关借鉴和推广。
创新,简言之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难度不言而喻。
马俊欣身有残疾,能完成本职工作已属不易,何况还要创新,这需要何等的精神和何等的动力。
这动力来源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强烈愿望,他要加倍努力,回报社会;这动力来源于勤奋学习,他喜欢看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开阔了视野;这动力来源于实践,他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堵塞漏洞的办法,以便更有效地推进工作。向马俊欣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品质,就是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勇于创新的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绩。
在学习中,刑事审判庭的干警对马俊欣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结合本职工作查找了自己的不足,表示通过学习马俊欣的先进事迹,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党的事业,心系百姓冷暖,以纯洁的思想、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做到公平执法,廉洁从检,执法为民,为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履行好审判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