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抚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同步考试(语文)教师用
抚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同步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骁(xiāo)勇 抹(mā)布 刽(kuài)子手 余勇可贾(gǔ)....B.脸颊(jiá)蹑(shâ)足 应(yīng)届生 剑拔弩(nǔ)张 ....C.下载(zài)蒙(mãng)骗 冠(guàn)名权 不容置喙(huì)....D.信笺(jiān)伛(yǔ)偻 呱(guā)呱叫 柳荫匝(zā)地 ....答案D A.刽(guì)子手 B.蹑(niè)足
C.蒙(mēng)骗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苍茫 欠收 座右铭 荒诞不经 B.蕴藉 纯粹 水蒸汽 唉声叹气 C.渲染 部署 壁上观 铩羽而归 D.赡养 笑靥 顶梁柱 行迹可疑
答案.C A.歉收 B.水蒸气 D.形迹可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B.日本接连发生的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正在考验着菅直人的政治能力,日本经济的现状也已如履薄冰,濒临崩溃的边缘。....C.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D.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答案: A(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B如履薄冰:比喻做事非常谨慎小心,不符合语境;C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不符合语境;D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符合语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访问英国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莘莘学子深情地表露:“我深爱的祖国年轻而又古老、自强不息而又历经磨难、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C.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请求美国战机在短期内继续承担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答案:C(A成分残缺,“变相涨价”后面应有宾语“的行为”;B语序不当或者不合逻辑,应为“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D搭配不当,把“承担”改为“参与”或把“行动”改为“任务”)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
②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
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⑥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A.②⑤④⑥①③ B.②⑤⑥④③① C.⑤②④③①⑥ D.⑤④③①⑥②
答案D(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原本”“并不”“如果……因”“理由”“但”“比较”)
6.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市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过来,把桑丘和唐吉可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C.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的解救了她。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遭受绞刑。D.“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答案:C(A.桑丘挣扎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唐吉诃德阻止了桑丘。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一个战败骑士的惩罚。B。不是《新青年》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觉民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温和平静,认为做事不可激进。D。暗示的是贾探春的命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①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解深刻。“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歧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节选自2010年11月《光明日报》)
注:①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7.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做出了极大贡献。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答案:D(“彻底解决了”不当)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D(应为“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道家洁身自好,儒家变革现实”)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作为的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中庸”现的正是这一特点。所以,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
答案:C(A“即将被认同”错;B“只要……就”错误;D原文:“正常的”儒学学理探究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不妥。绝对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12分,每小题3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辨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卫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日:“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铁盐。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也?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服罪当死。上善其诘。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行郡国,所见便宜④以闻,还奏事。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⑤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⑥,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③传,凭证。④便宜,利益、好处。⑤横草,使草倒下。⑥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终军,字子云,是济南人。年少好学,因为有口才博学擅长写文章在郡中闻名,他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听说他有特殊的才能,招他到郡府接受遣送,非常惊奇他的才能,想与他结交,终军给太守行了拱手礼后就离开了。终军到长安上书谈论国家大事,汉武帝认为他的文章与众不同,往命他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年间,博士徐偃被派出巡视风俗民情,他假托皇帝的命令,在臆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回到朝中上奏,调任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危害极大,依法应判死罪。徐偃认为按照春秋大义,大夫出疆公干,有关国家安定,万民生存的事情,可以独断专行。张汤能施加法律,却无法驳倒他。皇帝下诏让终军审问,终军责问徐偃:‘“古时候诸侯各国,国情民情不同,百里之间就不通消息.时常有访问会盟的事情,国家的安危,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不受君令而便宜行事;现在天下统一。各地风习都一样。你在国家疆域之内巡视,反而说是出疆,这是为什么?况且盐铁。那些郡都有积蓄,(熬盐炼铁)国家:也不能靠它得到好处,你却拿可让国家安定万民生存为借口,这更是为什么?又质问他:“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靠泰山,东有东海,从四郡得到盐铁。徐偃估计四郡的人口数目,田地数目,日常用具器物食盐,不够用来同时供给二郡吗?你竟然假托皇帝的命令作威作福,来迎合百姓的心意,求取个人名誉。对这样的作为,皇常一定要加以惩罚。”徐谣理屈词穷,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承认有罪该死。皇上十分高兴。
当初,终军从济南步行进函谷关,守关官吏给他一块布帛凭证。终军问:“拿这东西有什么用?”那个官吏说:“这是返回的凭证,回来时应该拿它合符。”终军说::“大丈夫到国都游历,决不返回。”丢下凭证就走了。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利的事记录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十分高兴。
当委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主动请求说:“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能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穿上坚甲拿起利器,冒着流箭飞石,冲锋在前。我愚钝不熟悉军事,今天听说要派遣赴匈奴的使者,我愿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辅佐使者,在单于面前讲明是非利害。我年轻才能低下,不熟悉位臣之职,不足以胜任使者之职,自己心中有难以承受的郁闷怨恨(对自己)。”皇帝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升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了。终年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 属:写作 .B.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徙:提拔 .C.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辞:托辞 .D.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致:送达 .答案:B(调动官职)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军揖太守而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且盐铁,郡有余臧 .C.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D.乃遣军使南越 .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C(均为介词.拿,用。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将要。D.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军年少时以好的口才闻名,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向一般,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B.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让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几次访问,使徐偃理屈词穷。
C.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阐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出使匈奴的愿望。皇上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提拔他为谏大夫。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请缨前往,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未能幸免。
答案:D(“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不是“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而是由于“吕嘉不欲内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太守闻其有异材,召终军。甚奇之,与交结。(4分)
太守听说他有特殊的才能,召见了他,非常惊奇他的才能,想与他结交,(2)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4分)我应该穿上坚甲拿起利器,冒着流箭飞石,冲锋在前
(3)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4分)
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②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③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
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满三点给4分)
(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4分)
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分)。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1分)这样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1分)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5项选4项答题,每空1分,共8分)
(1)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4)。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5),一片神鸦社鼓!
答案:(1)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举匏樽以相属。
(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宇,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县苔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拭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现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莲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肆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呤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16.①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3分)
答: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②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4分)
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17.请分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篷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一个“染”字,鲜活生动的写出了见到这些小生命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18.作者在古老的银杏树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人们往往能够从自然景象中获得某种人生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或阅读)谈谈你的体验。(6分)
答案:开放式的答题,要点
1、自然景物
2、要有启示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银杏树苍劲葱郁,折射出强大的生命光波,“我”第一次见到它,就感到自己生命无常。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村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写到了古老的银杏树、崂山顶上的小花和长白山杉林里的蓝色小花,从三个角度说明了生命的力量。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正如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我们也应善待那些弱小的生命。
答案 C E 20.阅读下边的文段,回答20小题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坊间涌现出大量有关辛亥革命的新书。记者从图书卖场和网上书店了解到,畅销的有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雾满拦江的《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祝勇的《辛玄年》、廖保平的《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李刚的《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等等。与正统的史书相比,读者更喜欢它们活泼幽默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故事,更习惯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历史。
——摘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该报道反映了怎样的一种阅读现象?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就此现象做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不少于200字)(15分)
21、阅读下列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青年精神”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忍品格,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
请以“青年精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三2015届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理)试卷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三2015届语文下学期
C.蠕动相濡以沫生性懦弱孺子可教
D.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大肆渲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淹没 湮没不闻 是非 惹是生非
B.抱怨 以德报怨 坚韧 坚忍不拔 C.退化 蜕化变质 清秀 山青水秀
D.人世 不省人事 卓见 真知灼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B.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D.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便率尔成文。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扼(ã)要游弋(yì)
风驰电掣(châ)B.娱(yú)乐伺(cì)候强(qiáng)人所难 C.蓓蕾(lěi)犒(kào)赏锲(qiâ)而不舍 D.讹(ã)诈口供(gōng)
行若狗彘(zhì)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pǔ)育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B.模(mú)样歼(qiān)灭广袤(mào)无垠 C.场(cháng)院拓(tuò)片一暴(pù)十寒 D.答(dā)应症(zhēng)结惝(tǎng)恍迷离
7.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8.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濒危频繁颦蹙贫贱不移平步青云 B、绮丽期待亲戚漆黑一团七窍生烟 C、赡养禅让膳食擅离职守善罢甘休 D、赝品应酬英雄义愤填膺鹦鹉学舌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词语中相同的字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 A.疟子疟疾牲畜畜生
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 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
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泰山上既有佛寺又有道观,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泰山神和泰山老母,⑴,(2)令它身兼帝王的高贵与骚客的诗情。仅是孔子的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令它光耀千古。那些历经风雨而至今闪光的摩崖石刻和古建筑代表的是珍贵的历史遗产,那些在盘山古道上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以自己精神所滋养的是浓厚的文化传统。A.(1)于是被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B.(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 C.(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D.(1)于是将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织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
呢?
B.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C.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D.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12.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句子是()
A.这一幅因为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的壁画,已是轮廓模糊、色彩黯淡,抢救性的修复刻不容缓。
B.师生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叠床架屋的语法分析上,是中学文言教学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C.命题、监考和阅卷等环节上的马马虎虎,使高中毕业会考早已背离了提出这种考试形式时将其作为水平性测试以缓解高考压力的初衷。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不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更能激起游客们的兴致。
1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②加入世贸组织后,由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________出新的社会形态。③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工作,在_______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A.查访
派生
培育 B.查访
衍生
培植 C.察访
衍生
培育 D.察访
派生
培植
14.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A.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C.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的情节。
16.(本小题满分4分)
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清说出是哪四重?
17.(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18.(本小题满分4分)
觉新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时时处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他的双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9.(本小题满分4分)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
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第三篇: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中学2014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新余一中 宜春中学
2014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D.江西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的《陈情表》选自《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原题作《陈情事表》,后简称为《陈情表》。
B.江西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6.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B.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卡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
C.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保姆佩葛蒂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大卫·科波菲尔》)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
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 “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计不会过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
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
7.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只有具备君子人格,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B.君子人格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它会被赋予新的内容。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9.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尽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且永远不会过时。
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
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
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 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
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堕殿,梗莽丘.③④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注]①顺风之船,冲锋陷阵之马。②远古烧土为棺,是为瓦棺;铸篆文于古鼎,是为篆鼎。③荒废的国都,颓败的宫殿,杂乱的草木,清冷的坟墓。④呿(qū):张口;掷:跳跃。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 .B.明日就公谢 .C.良为已失去 .D.子厚于我 .
恨:遗憾 谢:道谢 良:确实 厚:交情深
②
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C.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D.牧因不敢复辞 .
若属皆且为所虏 .
既自以心为形役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B.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C.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D.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造次必于是。(《论语》)
(2),隔叶黄鹂空好音。,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至于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夕济兮西澨。,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6.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17.文中
11.B(且:将要。A“者”,第一句,定语后置标志词;第二句“......的人”。C.“为”,第一句,动词,“形容”;第二句,介词,表被动。D“因”,第一句,连词,表结果,“于是”“因此”;第二句,介词,“趁机”)12.D
13、(1)你坚持像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固”“若”“慢”各1分,句意1分)(2)(李贺的诗)大概是《离骚》的流韵,虽然思想比不上《离骚》,但语言辞采或许超过了《离骚》。(“盖”“不及”“或”各1分,句意1分)(3)假如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像对待奴仆那样对待《离骚》也可以了。“使”(“少”“奴仆”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分,屋子外面有一个紧急呼叫传递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殊情况,赶紧拿灯来!”等到打开书信,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书信,信中说:“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情谊非常深厚,朝夕相处,一同生活。李贺临死,曾交给我平生所著诗歌,杂乱地分为四编,一共二百三十三首。多年来,我到处(迁移),的确以为诗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来,不能再入睡,就阅读整理箱中的书册,忽然找到以前李贺交给我的诗。回想往事,凡和李贺言谈、嬉游,每一处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饭,都非常清晰,没有忘记的,不觉流泪。贺又没有妻子和儿女能够抚恤慰问,我常痛心地回想他这个人,回味他的话,(只能)仅此而已。你对我很好,替我为李贺诗集作序,完全道出诗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我那天晚上没有做到用书信说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处致歉,并说:“世人认为李贺才华卓绝,超越前人。”推辞(此事)。过了几日,我深思沈公的话说:“您对诗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李贺诗歌的优点和不足。现在我真的毫不谦让地为李贺诗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您的心意,怎么办?”我又去沈君处道歉,极力说不敢为李贺作序的原因。沈公说:“你坚持象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我因此不敢推辞,尽力为李贺作序,但是我非常惭愧。皇室子孙李贺,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很称道他的诗歌。云雾联延不断,不足以形容它的风姿;流水悠远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机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畅;秋天清明高洁,不足以形容它的风格;顺风之船冲锋战马,不足以形容它的刚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鲜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废墟的国都和宫殿,杂乱的草木和荒坟,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大概(它是)《离骚》之流韵,思想虽然比不上它,语言或许超过《离骚》。《离骚》有感慨怨怒讽刺仇恨,谈到君臣治理乱政,时常用言辞来激发人的情感。而李贺的诗作,难道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
李贺能够探寻前朝往事,来深深叹息感慨古今未曾吟咏的事物,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设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的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将《离骚》视作奴仆也可以了。” 李贺死后十多年,京兆杜某为他作序。
14.(1).(4分)上片即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2).(4分)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方面借想象将来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
15.(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颠沛必于是(2)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
(3)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4)而又不随以怠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朝驰余马兮江皋 闻佳人兮召予
16.①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
17.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2分)
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分)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2分)
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分)
18.本文描写的井边的“蓝衣少女”主要作用是以动写静,表现小巷的幽雅与宁静,(1分)同时“姑 娘”的影像出现又消失增加了小巷的虚幻感和历史的沧桑感。(2分)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2分)A.作者采用的不是以时空为序,是移步换景的方法;
E.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 20.写作指导:
①宝玉:贾宝玉并没有在毒打下屈服,他对已经选定的生活道路绝不改悔。②宝钗:怀着一种功利心而来。说话做事细致周到。性格中绵里藏针、心存主见③人物描写方法4分,想象合理6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完整5分。每少50字扣4分
21.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审题立意:(1).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2).个性: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3).环境:创设好环境,提供佳平
第四篇:2011届江西省赣县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语文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小题1】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小题2】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苏轼)【小题3】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苏轼)【小题4】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小题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小题6】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小题7】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纸船》冰心)
【小题8】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社戏》鲁迅)
2.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小题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小题2】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小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小题4】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小题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小题6】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小题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子使楚》)
【小题8】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定一《老山界》)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观 月(有删改)张孝祥)【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山共色____________(2)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_____(4)临水之观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当亦如是而止耳。
【小题3】甲文中作者描绘奇山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作者缩写的四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小题4】试具体分析[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4分)2.文言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阡陌交通()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固以怪之矣B.余顾而慕之马之千里者C.见四野禾苗油油然然足下卜之鬼乎D.甫②行数里卒数万人【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③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1.阅读蒋士铨的《岁暮
2.农家望晴(4分)(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小题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B.“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C.“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D.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2分)
3.阅读范成大的《田舍》,完成后面小题。(6分)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小题1】下列诗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活动和本诗相似的一项是(2分)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小题2】综观全诗,诗中到处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语回答)(2分)
【小题3】结合全诗分析“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一联的作用。(2分)
1.表达 ? 交流(50分)
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
(1)不知不觉中,半学期过去了。我想,这半个学期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A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B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2)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在人生道路上,他视或自视都不可缺少,请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记述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为了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金溪一中2013届高三暑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狡黠xiáC.劲敌jìnɡD.解甲归田jiě)2.A(B.礅—墩。C.知—支。D.漏—娄。)
3.B(A.分号改为逗号。C.冒号改为逗号D.“不要怕”和“不当回事”后面逗号改分号。)4.D(A.“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用来形容“比赛”属对象失当。B.休戚与共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应用“息息相关”。C.“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D.“不足为训”指不值得效仿)A(B 搭配不当 C“关键„„起决定性作用重复”,D “针对„„”缺宾语)
6、D(A.人物错位,“贾迎春”应改为“贾惜春”。B.“觉新”应该为“觉慧”。C.“许诺将来征服一个城堡后就封他做城堡的城主”错,许偌的应该是“海岛的总督”。)
7、C【解析】“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在文中无依据。
8、B【解析】A“在儒家那里”错误,应为“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C“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无中生有。D“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9、A 【解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庸》提出的一种思想,并非能达成的结果。
10、D(薄:逼近,迫近)
11、D(A “他”代词/表示委婉语气B 承接关系/转折关系C “率领”/“又”并列关系)
12、D(①写于仲文拒绝诱招。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
13、(1)仲文被叛军追击,他一边应战,一边逃走,那些跟随他的骑兵,十分之七八都战死了。(“为„„所”“且”“十七八”各1分,句意1分。)
(2)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简、建、倍道”各1分,句意1分)
(3)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溃、乘、为”各1分,句意1分)
14.(1)、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来表现早。(2分)“啼鸟两三声”以动衬静,用环境的寂静来表现行之早。(2分)
(2)、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也通过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的拟人手法(乐景写乐情或者借景抒情)(2分)和“霜华重”“驼裘冷”与后文的对比手法,表现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2分)15略
16.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的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对比,(或反衬)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点出手法2分,具体展开2分,点出作用1分)
17.孙淑芸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但又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的旧中国女性形象。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死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寂死去。(形象概括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8.(1)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2)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3)因为珠子灯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
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4)因为珠子灯表现了主题,通过珠子灯这一形象,作者表
现了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1点2分)19.(4分)BD(B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D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20.【写作提示】描写能让平淡的叙述变得细致生动传神。“今天教室里特别安静”要求表现的环境是教室,人员有老师和学生,“安静”原因的说明可有可无,有的话最多一句话带过,不能喧宾夺主。主要是通过人物神态、动作和心理等描写,结合环境渲染烘托来表现,通过写所有学生(面)和几个平时不安静的同学(点)此时此刻的表现来体现表达主题。
21.行走在生活的风口浪尖上,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与诅咒,而要积极采取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勇于进取,这样才会找到生命的另一个出口,看到人生的光明与希望。文言翻译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