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8:1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7-3-2 11:47: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摘 要: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已经有3年了,实施学分制的现状怎样?有哪些成绩和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采取书面汇报、填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进行了调查、对比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思考和建议

到2005年秋季学期,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已经有3年了,为了解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怎样,我们成立了调研组,采取情况汇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祭等形式,从实施学分制的5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选取18所作为书面调研对象,再从18所中选取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柳州市交通学校4所学校作为实地调研对象。

一、成绩与经验

1.推动了学校的硬件建设

为了配合学分制的实施,各学校加大了投入,特别是教学设备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的改造,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办学竞争力迅速增强。如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2002年投资近50万元建起了带宽为 10M的以太校园网。柳州市交通学校 2002年投入20多万元进行校园网主干线光纤改造二期工程,并接入互联网,建成具有区内一流水平的校园网络。为了确保实施学分制的需要,该校重点投资建设了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电器、汽车运用、制冷与空调、电工电子、数控实训中心等实验室,组建了8个多媒体教室,10个计算机房,以及电化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各课程实验均能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出。

2.促进了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①学校重新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即由过去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培养国家干部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②学校面向社会需要办学,面向人才市场设置专业;③学校由管理学校转变为经营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以师生为主体的观念,理解和尊重师生,充分调动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④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努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以“出口”促“进口”的良性循环;⑤学校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但门类增多,有的学校多达 60多门,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规定范围内的任一门课程。弹性学习制度下,学生在三年内修满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分提前毕业,使学生由“要我学习”逐步向“我要学习”转变;另外,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拿到奖励学分来顶替部分任选课学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制定了“学分制奖励学分实施细则”,对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各类先进评比获奖和专业技术技能特长生,根据不同奖项给予学分奖励。学分奖励制度实施以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

实施学分制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学生在选择课程的同时选择授课教师。没有一定数量的师资,无法形成竞争机制,难以实现学生选择教师;没有一定质量的教师.开不出更多更好的选修课.制约了学校的吸引力和发展。为了使学分制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先后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或有关单位增聘近10名教师到校任教,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并出台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和晋升职称的相关措施。学校现有8名教师在读研究生,有20名教师攻读本科、专科学历。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与行动方案),每年选送部分教师进行学历培训,目前已有5人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学校每年还派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和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技能考证等。目前学校有80%的专业教师取得了“双师型”教师资格。学校每年还外聘教师,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

5.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1)推动了课程改革。学校在推进学分制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按专业大类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具有“大专业、活模块”特色的课程体系。该校2002年开始实行按大类陌生,同一大类的专业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性基础课。各专业大类设置了文化基础课、大专业主干专业课和专门化方向三个课程模块。文化基础课、大类专业主干专业课属必修课,体现了专业的基本要求。专门化方向课程体现了一定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专业课的拓展和延伸,属限选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设置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三个专业化方向,大类专业学生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自主选择专门化方向,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培养专门化的技能。“大专业、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强,易于调整,拓宽了专业面向,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实行教考分离,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过程管理,科研处负责教学结果评价。倡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能力、技能考核为主的评价。

(3)推动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部分基础课(如数学、英语)和少数专业课中,试行分层教学实验。分层教学一般有分层走班和课内分层两种形式,经过一些学校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开发了校本教材。为了配合选修课的开设,有些学校的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开发了许多校本教材,满足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要。

6.完善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制定了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如《弹性学习制度实施方案》、《弹性学习制度教务管理条例》、《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弹性学制奖励学分实施细则》、《学生成绩考核实施办法》、《学生课程重修管理办法》等。柳州市交通学校制定了《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制课程设置手册》、《学分制流程图》等教学管理文件,从而规范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益。

7.促进了导师制的建立

学生选修课程要解决一个不会选和选不好的问题。虽然学生有了选课的权力,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小,还不具备真正选课的能力。因此,建立导师制,就成为实施学分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基本上建立了导师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选课、学习的辅导和指导。导师通常由班主任和主要专业课教师担任。

8.推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学分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原有的手工记录、纸传递等“纸上办公”模式已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广西区教育厅开发推荐使用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习制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管理的复杂性,推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减轻了繁杂的各种统计工作,规范了学分制管理。

二、问题与不足

1.观念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有的期望学分制管理能立竿见影,将学分制当作灵丹妙药,好像学分制管理一旦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自然增强,学习成绩自然提高,学生的行为自然规范。更有学生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减负减压、轻松过关的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正确理解学分制和没能适应学分制的管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思想障碍。

2.师资问题

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这些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每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必然要开设更多的课程,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项目,承但这些课程的讲授和能力项目的训练比学年制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师。调研得知.原有的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与学分制管理不相适应,加上扩招,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超过1:20(规定1:14)。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和柳州市交通学校甚至超过了1:30,教师忙于备课、上课、管理学生,达到了超负荷运行状态,很准再开设选修课,因此,学生选教师这一条就更难实现了。

3.学生问题

有些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个性特点,对个人的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设计或期望,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在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课程和能力训练项目时缺乏自主性和自觉性,课程学习、能力训练中缺少主动性,对课余时间安排也欠合理。这些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值得我们重视和进一步思考。

4.硬件问题

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原有班级的界限,需要更多的公共教室;需要配备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其他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图书资料、阅览场所和更多的上网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机会;为加强学生能力训练,需要更多的技能训练场所和实训工位。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教学条件与学分制的教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是教学安排难、教学和训练效果不大理想的重要原因。

5.管理问题

实行学分别后,教学由按班级统一管理变为班级统一管理与课程分散管理并举,教学管理更加繁杂,选课管理、上课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配套,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较落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不令人满意。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形成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由于实施学分制管理难度增加,为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梧州市二职中从2004年下半年已停上学分制的试验。

6.规模问题

实施学分制有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果学校规模太少,学生数量不足,实施学分制成本就会太高。从调研的几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来看,主要是学生数量太少,没有办法实施学分制,如融安县、田林县、横县、博白县、兴宾区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和桂林市财贸中专,在校生只有五、六百人,有的才二、三百人,只能望而止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7.政策问题

实施学分制,充分发挥学分制的应有效益,单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是绝对办不好的,需要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校际之间的协同和社会、政府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如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需要对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界定、学分的标准规范化,从而得到社会和校际的认可;优秀毕业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提前取得毕业证书和正式就业;建立按学分收费的制度等,都有待规范和解决。

8.教材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教育部门规划的全国统编教材,普遍存在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表现为:要求统一、标准高、内容深、重理论。轻技能等。使用这些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9.软件问题

全区统一使用的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软件还不成熟,无法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正常运行。有些学校虽然购买了,但由于使用比较繁琐,复杂,根本就没有用。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只能定位在初级阶段,还刚刚入门,并且实施的是学年学分制。有的试点学校,由于实施学分制要求高,仍然没有真正实施。

三、建议与思考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要取得应有的成效,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得到教师、学生的支持和社会、家长的认同,否则难以开展。据调查,教师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了解占44%,了解一点占54%,根本不了解占2%。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了解占12.3%。了解一点占78%,根本不了解占9.8%。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学分制的有关知识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社会、家长了解。

2.提供服务保障

(1)在全区成立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研究协作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学分制,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学习先进,开阔眼界,改进不足,共同进步。

(2)在全区设立实施学分制的专项经费,实行奖惩机制,对实施学分制的学校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和支持,解决学校实施学分制后硬件跟不上的问题,和解决学校扩招了、规模扩大了,经费却没有增加的问题。

3.重构课程体系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它的核心是学生自主选课。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分制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给学生以自由选择课程的余地。课程体系的重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课程体系整体要优化;②课程内容要综合化;③课程设计要模块化;④课程形式要多样化;⑤课程教学要现代化。

4.整合职教资源

我区农村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步履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规模太小,因此,有必要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建立职教中心。如2004年鹿寨县把县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农机校、县良种繁殖场等6个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建成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县职业教育中心,当年招生1200人,实现了质的飞跃。

5.健全配套政策

(1)落实原有的政策。如按学分收费的问题,2002年广西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已联合下发《关于我区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的问题的通知》,对按学分收费作了相关的规定。

(2)建立“学分银行”,制定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的制度,最好在一定区域内由多所学校联合实施,促进资源共享。

(3)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一年四次验印的规定,让学生提前毕业能变成现实。

6.完善管理软件

针对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学分制的教学管理软件.使软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对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几点看法

对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几点看法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45400)杨承友

提要:

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关键词:中职

学分制

看法

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这是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分层次教育,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化、专业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合理化、科学化;有利于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人的终身学习及建立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更完善、上水平。

利川职校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教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需要的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模式,更好地实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特在2008级中专生班级中试行学分制管理。在试行过程中,领导重视,成立专班,添置实习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组织骨干教师和相关人员起草了学分制实施方案、教学大纲、不同专业课程编制计划、不同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德育及美育实施方案等,为试行学分制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是,在学分制试行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不足,系统性欠佳;师资的管理使用欠合理,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的转岗培训较滞后,职业转换能力差;学生教育管理有漏洞,缺乏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学习,自主性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对停学后的及时复学驾驭不够,顶岗实习的服务指导、监督管理及考核评比办法不够完善,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教育较少,导致流失学生数有所增加,就业安排上存在随意性,就业成本较高,就业质量不太理想;必修教材使用上没有稳定性,给考核评比带来了随意性。

根据以上问题,我认为学校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增强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要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发[2002]27号),开发或引进相关部门测评、符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 管理软件,装备相关部门,增强学分制管理的可操作性,提升学分制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

2、要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宣传、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就业服务机构、学生实习和就业单位以及广大家长对学校推行学分制的认可和支持力度,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扩大其社会参与面,使大家共同去完善它、执行它,使学分制管理制度成为大家的共识,使之成为塑造人、培养人的好法、良策。

3、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从目前来看,作为一所山区职校来说,我校的条件是比较差的。学分制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需要学校提供大量的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课程和多样化的选修课,要克服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要避免黑板上阉猪、种树等脱离生产实践活动的纯理论式教学方法。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起了旅游及饭店专业实训室、机电及电子专业实训室、财会专业模拟实验室、数控机床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语音教室、舞蹈室、多媒体演示教室、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等。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业务需要,尤其是实验室、实训室的规模太小,数量不足,机房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要逐步创造条件,在校园内满足工学交替,创办勤工俭学工厂、实习农场、社会化服务网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学岗位。

4、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施行学分制管理的关键。目前,我校教师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在:中、老龄教师多,有青黄不接的危机存在;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不调,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较少;能够胜任大量选修课的教师配备不足;实习实训教师缺乏;不同学科的教师内部结构也不协调,导致工作量奇轻奇重(多的每周达50余节、少的只有5—6节)的现象。对此,我认为,学校要大力鼓励教师参加转岗培训,学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多面手的教师,努力提高自己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能力。在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来学校任教,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多面手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1)、将现有的专业教师送到专业对口院校进修,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2)、将富余文化课教师送到有关培训机构进行转岗培训,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

(3)、将相关教师送到大中型企业去顶岗实习锻炼,提高其实习实训能力。(4)、招聘优秀技能人才。

(5)、聘请能工巧匠、行业专家任兼职教师。

5、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特色课,扩大选修课规模。我校的专业多,2 头绪繁,一下要做得尽善尽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课是学生的必修课,要突出这些课程的教学力度,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得以实现。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构成学生的选修课系列,要创造条件,大力开发和引进选修课,合理安排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科学、均衡地设置各类课程,确定各门学科的学分,鼓励学生多选修,自主选修,组织好教学管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6、解决好学分制管理下的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困扰中职学校发展的两大难题是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招生问题,在我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基本上解决了这个“进口”问题,而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要解决毕业生“出口”问题,我认为,必须研究制定一个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顺利“出口”,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考试考核制度,处理好“滞后生”问题,坚持合格一个,毕业一个的原则,保证“出口”产品是合格品,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2)、开展校企、校校“联姻”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我校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实质性尝试,如:与中国长航集团宜昌造船厂合作开办船舶班,与湘鄂情饮食集团公司联合开办餐饮班等,但还不是很稳定,今后要加大力度,加强与“联姻”单位及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真正发挥“联姻”作用,不能只有“联姻”,没有“结晶”。

(3)、最好采取6月、12月两期集中安置方式,降低就业安置成本,避过就业安置高峰期。

(4)、为了解决学分制下就业安排的不集中现象,可以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服务处,收集可靠的就业信息,给需要安置的学生及时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和就业等待期。

(5)、在学分制管理下,由于学生就业比较分散,一次性就业人数较少,学校还可以与有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联合安置学生,确保学生的就业。

中职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这个新鲜事物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中等职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

2、《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04]10号。

第三篇:新版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填写说明

附件

3新版《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填写说明

(1)填写学生姓名。用中文楷体简体三号字打印,字迹需清晰整洁,不许涂改(下同)。

(2)填写学生性别。(男、女)

(3)填写学生出生年份。(一九九○、一九九

一、……)用中文数字书写。凡是数字为“○”的,一律用特殊符号“○”插入,不允许使用阿拉伯数字的“0”。

(4)填写学生出生月份。(一、二……十二)

(5)填写学生出生日。(一、二……三十一)

(6)填写学生入学年份。(二○○九,二○一○……)凡是数字为“○”的,一律用特殊符号“○”插入,不允许使用阿拉伯数字的“0”。

(7)填写学生入学月份。(一、二、……十二)

(8)填写学生毕业年份。(二○一○、二○一二……)凡是数字为“○”的,一律用特殊符号“○”插入,不允许使用阿拉伯数字的“0”。我区实行国家的规定,即:中职学生可在录取入学后六年内完成学业,并可发毕业证。因此,超过原学制年限颁发的毕

业证,应按原录取入学时间填写入学年份、月份,按实际办理毕业证时间填写毕业年份、月份,填写学制年限不变。录取入学后超过六年未完成学业的学生不能办理毕业证。

(9)填写学生毕业月份。(一、二……十二)

(10)填写学生就读专业的全称,严格按原录取专业名称填写。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不能简写专业名称。

(11)填写学生所属专业的方向名称,没有方向则不需填写。如:工艺美术专业的“装潢设计”、中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商务外语专业的“英语”、护理专业的“助产”等。

(12)填写学生入学时的学业程度。(小学毕业起点、初中毕业起点、高中毕业起点)

(13)填写学生所属学习类型。(全日制、成人在职)

(14)填写学生修业年限。(六、三、二、一年半、一)

(15)盖学校法人印鑑。

(16)填写学校名称全称,盖学校的公章。

(17)填写学生实际毕业年份,如“二○一○年,二○一一年……”。凡是数字为“○”的一律用特殊符号的“○”插入,不允许使用阿拉伯数字的“0”。

(18)填写学生实际毕业月份。(一、二、……十二)春季如期毕业的填写“一”,秋季如期毕业的填写“七”。延期毕业的,按实际毕业月份填写。

(19)填写学生毕业日期。如期毕业的学生,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只能填写“五”,不允许提前。延期毕业的,按实际毕业日期填写。

(20)粘贴学生近期正面免冠照片,小二寸(高43mm×宽33mm),黑白、彩色不限,背景色彩不限。照片不允许有下列情形:长发披发;染发;佩戴饰物;头发盖眉毛、眼睛、耳朵;光头;佩戴眼镜;戴帽子;男生长发致肩;穿背心或吊装;化浓妆;照片泛黄或模糊等。

(21)填写学生身份证号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满18位数字。注意要与填写学生的出生年月日(3)、(4)、(5)严格对应,否则视为无效。已办身份证的按身份证的号码填写,未办身份证的按学生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填写,无身份证号码的可暂时不填写。

(22)填写学生毕业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10、2011、2012、2013……”

(23)填写学生毕业证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00001、00002、……”。此项须验印过后,由教育厅发放编号后才填写,可用打码机打印。

主题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2009年12月22日印发

(共印6份)

第四篇: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系列评审条件

桂职办〔2014〕154号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

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通知

各市人社局、职改办,自治区各系列、自治区直属各部门职改办(人事、干部处):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办。

2014年12月1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中级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 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评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生产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交流沟通的能力;熟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用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等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能力,取得有较大价值的成果;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教学和行业企业经验丰富,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并取得显著效果;具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起骨干作用。能较好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本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中心)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取得规定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坚定的职业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近5年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二、身心健康,能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违纪违法,受警告处分未满 1年者,受记过处分未满3年者,受降级或撤职处分未满5年者,不得申报。

(二)在申报、评审过程中及下文确认前,在申报材料中被发现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者,自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通过上述手段骗取专业技术资格者,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报。累计在两次申报中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者终身不得申报。

第三条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2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四、大学普通班毕业或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6年以上。

五、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专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

六、国家机关分流人员或国家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要求申报:

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具有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上述人员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中需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年以上。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政府人社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所在单位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同时具备以下八项条件。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其中1门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课程,能熟练应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指导实习实训。

二、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工作任务),专任教师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240学时;担任校级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80学时;担任中层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20学时;担任学生管理及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60学时。教研机构(含职教中心)的职教教研员每年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的时间,市级不少于90天,听课、评课不少于80节;县级不少于80天,听课、评课不少于90节。

三、教学质量考核良好以上。教研机构(含职教中心)的职教教研员工作考核良好以上。

四、主要参与(排名前五)校级以上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或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并已结题或通过验收。职教中心教研员至少主持市厅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1项以上,并通过结题验收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每年主讲12次以上教师培训课,每年组织1次以上教科研经验交流会或推广1项以上先进的教科研成果。

五、每年承担校级以上教学公开课1次,教研机构(含职教中心)的职教教研员承担县级以上教学公开课1次,效果达到良好等次以上,并提交其中2次公开课教案。

六、专业教师具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一年以上经历,或每两年有二个月以上时间到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其他教师每两年有一个月以上本人或带领(指导)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或社会调查的经历,并取得良好成效;职教中心教研员应该有一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每年有1次以上到行业企业调研的经历。

七、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工作时间累计1年以上,有确定的指导对象、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效;职教中心教研员有到学校举办或参与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班2次以上的经历。

八、具有学生管理工作经历3年以上(博士学位至少1年)且工作考核成绩良好;职教中心教研员举办或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培训班2次以上。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完成(排名前五)市厅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职教中心教研员2项),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项目课题研究论文1篇;或获得市厅级以上有关教学奖励,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篇。

二、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五)完成科技开发项目,成果通过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题审批,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排名前二)。

三、推动产学结合成绩显著,并获省部级三等奖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四、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二等奖以上。

五、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市厅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比赛,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六、公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或市厅级一等奖以上。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或公开出版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集1部,并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2篇(职教中心教研员3篇)。

二、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3篇(职教中心教研员4篇)。

三、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撰写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3篇,其中2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第十条 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6年以上;或具备所规定的学历条件,不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不具备工作资历条件但特别优秀的;以上人员满足其他申报条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

一、主持教育教学科研或科技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或者获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排名前三)。

二、研制开发或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成绩显著,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年纯利润30万元以上。

三、在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或参加全国各类比赛获前6名,参加省部级各类比赛获前3名。

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专业技能比赛获一等奖或前3名奖励。

五、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以上;或指导(排名第一)学生在省部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一等奖2次以上。

六、体育类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练(排名第一),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级赛事获前5名,或国家级赛事获第3名(或一等奖)2次以上。

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提交规定的申报材料者,可申报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并按人事档案管理关系及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教

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双师型”指已取得讲师资格,并同时具有其他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取得高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五、本条件的特定解释见附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 讲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评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讲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生产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交流沟通的能力;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用先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等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及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成效;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专业论文、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具有一定的教学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能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并取得较好效果;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起到带头作用。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本专业信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中心)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取得规定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坚定的职业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近4年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二、身心健康,能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违纪违法,受警告处分未满 1年者,受记过处分未满3年者,受降级或撤职处分未满5年者,不得申报。

(二)在申报、评审过程中及下文确认前,在申报材料中被发现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者,自申

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通过上述手段骗取专业技术资格者,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报。累计在两次申报中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者终身不得申报。

第三条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资格2年以上。

二、具有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四、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专毕业,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大专以上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直接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政府人社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所在单位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同时具备以下六项条件。

一、担任2门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能应用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指导实习实训。

二、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工作任务),专任教师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240学时;担任校级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80学时;担任中层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20学时;担任学生管理及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60学时。职教中心的教研人员每年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的时间,市级不少于90天,听课、评课不少于80节,县级不少于80天,听课、评课不少于90节。

三、教学质量考核结果良好以上。职教中心的教研人员工作考核良好以上。

四、参与校级以上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并已结题或通过验收。职教中心教研人员参与市厅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1项以上,取得阶段性成果,每年参与组织10次教师培训课。

五、专业教师具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一年以上经历,或每两年有二个月以上时间到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其他教师每两年有一个月以上本人或带领(指导)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或社会调查的经历,并取得良好成效;职教中心教研人员应该有一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每年有1次以上到行业企业调研的经历。

六、应有学生管理工作经历3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至少1年),且工作考核成绩良好;职教中心教研人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培训班2次以上。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教学效果良好,独立撰写1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总结,并参与市厅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或取得过校级以上有关教学奖励。

二、参与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通过市厅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题审批;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三、开展产学结合活动成绩显著,并获得市厅级以上表彰或奖励。

四、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

五、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市厅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比赛,获得市厅级三等奖以上。

六、公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编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或译著1部。

二、撰写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第十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提交规定的申报材料者,可申报中等职业学校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并按人事档案管理关系及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三、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四、本条件的特定解释见附录。

附录

本条件的特定解释:

一、本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学历(学位)、资历、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资格评审条件中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取得国(境)外学历的,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材料。

三、论文、著作

(一)“著作”是指公开出版(有ISBN书号)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专著、译著或教材(独著、主编或第一作者;或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

(二)“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ISSN或CN刊号)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代表作必须是本专业的学术论文,要求独著或第一作者,全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查询。

四、教科研项目(课题):“国家级”是指由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教科研项目(课题);“省部级”是指由省级党委政府、教育厅、科技厅或国家相关部委委托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项目(课题);“市厅级”是指设区市党委政府、教育局、科技局或省级相关厅、局、委、办委托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项目(课题)。

五、专业技能竞赛:“国家级”是指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部主办、参与举办、授权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省部级”是指教育厅主办、参与举办、授权举办或国家相关部委委托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市厅级”是指设区市的教育局主办、参与举办、授权举办或省级相关厅局委托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

六、论文获奖:“省部级”是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科研部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组织的论文评选;“市厅级”是指设区市的教育局、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

七、学生管理工作含班主任、团委干部、学生科人员、辅导员及学

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八、本条件中相关佐证材料要求

(一)教师讲授课程,须提交教务部门认定本校教学计划内的教师课表。承担校级以上教学公开课;教研员听课、评课,均须提交学校相关证明材料。

(二)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成绩为良好以上,须提交近5年来学校对个人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三)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主讲教师培训课、组织教科研经验交流会,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均须提供学校相关证明材料。

(四)科研项目(课题)主持完成,须提供结题(验收)证书或通过鉴定证明。科研项目(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须提供相关成果材料。

(五)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或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或社会调查的经历,均须由所在单位提供证明。

(六)各种奖励认证,须提供授奖部门颁发的个人获奖证书、表彰文件,非政府部门授予的奖项还须提供评比通知。

九、涉嫌违纪违法,被司法、纪检部门立案调查期间申报并获得评审通过的人员暂不给以下文确认,待有关部门作出定论后,如无违纪违法行为,则下文确认;如有违纪违法行为,受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则取消评审结果。

十、本资格评审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十一、教学工作经历中,有多个岗位工作经历的,至少应在申报专业岗位任教三年以上。

第五篇: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调查与思考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调查与思考

[摘要]笔者通过走访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崇左市大新县、北海市铁山港区、钦州市灵山县、贵港市桂平县,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新农合制度在广西的实施情况,充分听取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及“三农”政策的落实,为新农村的建设出谋划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

[作者简介]梁祖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桂林,541004;林善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 桂林,541004;苏继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6级本科学生,广西桂林,541004;石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2-0090-0003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笔者前往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崇左市大新县、北海市铁山港区、钦州市灵山县、贵港市桂平县展开调查,走访了五县新农合管理部门和相关新农合医疗服务机构,并且在每个县的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非常宝贵、真实、最新的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参合率为96.8%。新农合宣传以政府及村委宣传为主,但60%是随大众一起参加,30%是认真了解后才参加的。五县先后于2005、2006、2007年实施,各地开始全面实施的时间不同。收费标准统一10元/人,无乱收费现象。近60%村民使用过合作医疗证,医疗证使用率相对不是很高。村民使用医疗证后都能享受到相应服务,不过一般生大病才用。近55%村民能接受报销程序,但还有45%的人觉得麻烦或不清楚。村民整体上能接受报销的比例,但仍有近30%的人觉得报销比例低或不清楚具体报销比例。各县的参合率如下:桂林市资源县91%、崇左市大新县85.4%、北海市铁山港区90.6%、钦州市灵山县85.49%、贵港市桂平县91.6%。可见,各县参合率都在85%以上,并且正在不断提高。

从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官方数据参考中可以看到,各地基本上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为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广西整体上实施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民及基层干部问题 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意识问题。大多数农户受教育程度低,保险意识薄弱,对相关的政策不知道或不清楚。此外,作为宣传者的村干部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通俗,甚至有的干部并不了解政策,简单解释“交钱后看病就有报销”,起不到宣传引导的作用。农良的证件身份难认定。现行使用的《合作医疗证》无照片,因而不排除冒名顶替,一人参合、多人享用的现象。定点医疗机构无法对参合人员身份进行把关。此外,新农合工作人员缺乏,报销工作量过大,也让他们无法核实报销人员真正的身份。

(二)医疗机构问题 定点医院收费高,农民利益受损。许多农户反映,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大医院的床位费太贵,睡不起,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花销很大,即使得到补偿,但农户也无力承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大部分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加上医疗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参合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此外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参合农民的充分信任。

(三)报销机制问题 报销比例不合理。农户普遍反映报销补偿率较低。医疗费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不科学。起付线太高,农民担心小病无受益,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封顶线太低,农民担忧大病无保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补偿服务环节手续过于繁杂。由于镇合管站没有专职人员,农民在办理手续时经常碰不到经办人。有过报销经历的农民普遍反映,出钱容易、拿钱难,有的要往返走几趟,耗时耗精力。

(四)管理机构问题 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都是依靠单纯的手工操作,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有需要开展调查核实的一些工作,没能及时调查核实。基层合管办经费不足。部分镇尚未建立固定的新农合公示栏(宣传栏),未能每月定期把报销情况张贴公示到村屯;此外,业务用房不足、办公条件简陋,制约了基层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的发挥。

(五)资金制度问题 筹资机制不稳定。由于新农合筹资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此外,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不同,这些都增加了每年筹资的难度和不稳定性。资金运行公开制度未到位。调查表明,目前试点镇(街道)和有关村对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情况没有较好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使得农民群众对政府办的“好事”心存疑虑,担心监督管理是否有效,资金是否安全,制度是否持久,合管办是否办事公正。

(六)法律问题

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

近几年,虽然国家比较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但还没有把新农合纳入强制实施的法律范畴,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认,因而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为了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许多地方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签订责任书的形式,与有关人员的工作实绩考

核挂钩,以此促进基层干部参与合作医疗的组织发动和实施。但是这种行政措施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变化、领导人变更、地方中心工作调整的影响,随意性较大。另外,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农民、医疗机构和政府三方之间无法建立契约(合同)关系,当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时,申诉无门,也影响了农民。

四、建议

每个新事物都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虽然新农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及时解决问题,新农合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增加培训力度和拓展宣传途径

加强村干部的培训,使其透彻了解最新的新农合政策。此外,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专门的人员为农民群众解疑释惑,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严厉打击“冒名顶替”行为,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中的医院机制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大处方及重复检查等,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让参保农民就医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完善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制度,逐渐降低并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在定点医院设立明白药房、放心药房、平价药房,尽量使医药价与市场同价。物价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和疾病病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实施新农合大病救助方案,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以提高农民受益程度。因地制宜对农村特定群体提供帮助。如结合计划生育政策,从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角度出发,对一些农村常见的妇女病检查与治疗、分娩等制定一些特殊的照顾政策。继续在全区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服务活动,对儿童实行一些免费保健服务等。对当年没有发生医疗费的农户提供免费体检,这对没有较好自我保健意识的农民来说,让参合农民体会到好处,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 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区、镇(街道)、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每个镇(街道)至少要保留一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村级卫生室(不包括个体诊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市、区、镇(街道)、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管理模式和机构 建立广西新农合网络系统。各地合管办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办公。保障新农合办公费用的发放。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定时到各县各镇各村抽查,检查新农合的日常工作情况。

(五)完善资金筹集及管理 开拓筹资渠道。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集体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如允许乡镇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资金在税前列支,或按其投资的数额,给企业减免一定限额和比率的税收,提高企业为合作医疗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积极探索在参合群众中开展多档筹资、多档补偿的运行机制,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如家境富裕的农民个人可以缴纳多一些,其享受的补偿比例也会相应提高。确保基金安全和使用规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要积极探索由县统筹向市统筹过渡,把基金盘子做大。对现行的“一县一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形成一两种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避免相邻县之间差距太大。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各级经办机构对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进行跟踪监测,一方面合理调节参合农民的就医流向,提高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比例;另一方面,要在市、省级医疗机构中设立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直接减免,既方便农民就医,也减少经办机构的工作量。

(六)建立健全有关新农合的法律体系

立法规范政府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行为,以法强制政府作为,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完善新农合管理机构政府、医院和农民的利益博弈中发挥法制的协调均衡机制,切实维护“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让新农合有法可依,犯法必查,保障新农合的有效运行。这对推进新农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下载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打印模版及其使用说明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打印模版及其使用说明来源:广西八桂职教网作者: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0日各中等职业学校:受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委托,我网站设计制作完成了广西中......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索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造就新一代劳动大军和提高广大在职劳......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新探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新探李显杰[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教育学生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学会创业,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使之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关于信息化调查问卷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关于信息化调查问卷 说明:本问卷共有57道题. 第一部分:关于信息化 1.请问您是否了解“信息化教学”这一概念?( ) A. 比较清楚 B. 有模糊的概念 C. 不清楚......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调查问卷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调查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感谢您参与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要切实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并据以科学的分析研究,为我省中职师资队伍队伍......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思考 江苏省射阳县沿海中等职业学校刘青邮编:224361 【摘要】会计教学与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调研思考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调研思考建议一、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适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面前,学校与企业一样,企业要兴旺繁荣,必须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