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08:3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第一篇: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川教〔2004〕293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各部门:

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二○○四年十一月五日

附件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中国公民。

第三条 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第四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市(州)、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 教师资格的分类及适用

第五条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六条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第三章 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第七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一)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二)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三)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放宽到高中毕业。

(六)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第九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知识水平;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和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普通话水平和板书设计的能力。

(二)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二级乙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三级甲等及以上标准。

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医疗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中具备条件的校(院)医院体检合格。

第十条 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及以上教师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者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需具备本细则的第七条、第八条

(六)、第九条(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只需具备本细则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

(二)、(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下列人员,应参加由相应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

(一)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

(二)申请认定另一类教师资格的人员。

(三)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及学科(专业)评议组根据认定工作需要,要求测试的其他人员。

第十三条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考试。具体工作委托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

第十四条 按照本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需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的人员,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达到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二)申请认定小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三)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四)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院(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第十五条 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补学和考试。具体工作委托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按照国家有关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可不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补学和考试。

1、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已学完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

2、取得教育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3、已参加了四川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或已通过省上统一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

4、在高等学校已受聘担任副教授及以上教师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

第十七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由县级以上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指定相应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负责测试。测试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四章 教师资格的申请

第十八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于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的申请,具体事项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第十九条 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认定一种教师资格。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有已在高等学校工作或者高等学校拟聘的人员才能申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不得面向社会受理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申请。

第二十一条 各高等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或本人户籍所在地、或本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二十二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向本人户籍或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

第二十三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所有申请人员均需提交以下基本材料:

1、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3、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的学业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4、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一式一份。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6、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对本人的思想品德鉴定或者证明材料一式一份。

7、近期二寸半身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二)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补充以下材料: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成绩单或成绩证明复印件一式一份;

2、教育教学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还应提交〘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四)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还应提交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五)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和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除外)还需提交〘四川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或者〘四川省高校教师教育科学理论自学考试合格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或者材料不全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在受理期限终止前补齐。有关证明或者材料在受理期限终止时未补齐者,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 凡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人员,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提出认定教师资格的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依法予以受理,并按照法定的认定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认定。

第二十六条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有关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级财政、物价部门确定。

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第一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不缴纳认定费。

第五章 教师资格的认定

第二十七条 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负责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一)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负责受理和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报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二)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四)具有学士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除上述机构外,未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任何单位、部门、学校均无权认定教师资格。

第二十八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四川省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章程〙的规定,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

第二十九条 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定程序:

(一)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二)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三)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

(四)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次日起30个法定工作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作出是否认定的结论,并通知申请人。

(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保存档案,并在教师资格信息管理系统中作出认定记录。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不得随意变动或更改。

第六章 教师资格证书管理

第三十条 〘教师资格证书〙是持证人具有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负责颁发。

第三十一条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是教师资格的法定文本,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三十二条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统一编号,并加盖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公章、钢印后方为有效。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

第三十三条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建立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资格信息系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第三十四条 教师资格证书遗失者,由持证人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持遗失声明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补发申请。原发证机关审核后予以补发,并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备注页中注明补发的原因和时间。

教师资格证书因损坏并影响使用者,由持证人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更换申请,原发证机关审核后予以更换。损坏的〘教师资格证书〙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予以收回和集中销毁。

补发或更换的教师资格证书编号与原证书编号一致。第三十五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对伪造、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使用假教师资格证书的,由各级各类学校代为收缴,交县级以上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统一销毁。

第七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丧失教师资格者,由其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以后申请教师资格时,须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重新申请。

第三十八条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作弊的人员,其当年考试成绩作废,且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违反保密规定,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规收费,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幼儿园,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学校),成建制初、中、高等成人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民办的学校,以及各级少(青)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电化教育机构、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的实施细则(试行)〙即行废止。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四川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川府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3]30号 【发布日期】2003-07-21 【生效日期】2003-07-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川府发[2003]3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2003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现予印发。

?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二○○三年七月十六日省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第十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省人民政府,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结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第二条 省政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命令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全省行政机关贯彻实施。组织动员全省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条第三条 省政府组成人员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于职守,保守秘密,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第四条 省政府各部门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切实贯彻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

第二章 组成人员职责??

第五条第五条 省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各委员会主任、各厅厅长。?

第六条第六条 省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省长领导省政府的工作;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协助省长处理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副省长协助省长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省长召集和主持省政府全体会议。省长或省长委托副省长召集和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必须经省政府全体会议或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对紧急和突发性重大事件,来不及召开会议而又必须及时处理的,分管副省长协商处理后,向省长报告。?

第八条第八条 省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规章和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任免人员事项,由省长签署。?

第九条第九条 省长代表省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省长或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参加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并报告工作;省政府的工作部门受省政府的委托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汇报某一方面的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副省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省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省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秘书长在省长领导下,协助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处理、安排省政府的日常工作,领导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秘书长、省政府顾问和副秘书长按分工协助省长、副省长进行工作,对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受省长、副省长委托,承担某些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代表省政府出席各地、各部门的有关会议,参加外事活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省长出访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代行省长职责。?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省政府各委员会主任、各厅厅长负责本部门的工作。?

各委员会主任、各厅厅长根据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和地方性法规、省政府的规章、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

审计厅在省长和审计署的双重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章 决策程序?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议案、行政规章、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大型项目和关系社会稳定及其他急要事项等重大决策,由省政府全体会议或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各部门提请省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全省的发展规划为依据,经过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评估,由法制机构作法律分析。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地方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般应通过社会公示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省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一般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各部门、各市、州政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重大决策应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并加强督促检查。??

第四章 行政要求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行政权,强化政府责任,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制定行政规章,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行政规章,确保行政规章的质量。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省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政府的决定、命令,并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省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发布决定和命令,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要报省政府备案,由省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并定期向省政府报告。?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省政府发布的行政规章和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由省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必须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定。省政府规章的解释工作由省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置执法机关的职责,加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协调,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 ?

第五章 工作部署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搞好工作安排部署,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立法计划等事项,形成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下发执行。?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各市州政府必须认真落实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并在年中和年末向省政府报告执行情况。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催办、督查,并适时作出通报。? ?

第六章 行政监督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加强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监督,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廉政建设,确保政令畅通。?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省政府自觉接受国务院的监督,同时自觉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备案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省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省政府报告。?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加强全省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严格执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和行政复议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市、州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省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省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实行政务公开,接受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工作中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省政府报告。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发布政务信息,方便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

第七章 会议制度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省政府实行省政府全体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制度。?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省政府全体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的各委员会主任、各厅厅长组成。省军区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政府顾问、副秘书长、省政府各直属机构、综合办事机构和省级有关单位(含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单位)负责同志列席省政府全体会议。邀请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列席省政府全体会议。?

省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由省长召集和主持。省长确定议题,会议文件由省长批准印发。会议的组织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文件和议题于会前送达与会同志。?

省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的重要指示、决定和重要会议精神;

(二)讨论和决定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部署省政府重大改革措施或其他重要工作;?

(三)通报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全省政治经济形势;?

(四)讨论通过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四川省财政预、决算草案》;?

(五)讨论通过按照法律规定需由省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省政府常务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组成。会议出席人员必须在常务会议组成人员的半数以上。省军区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政府顾问、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有关副主任、与议题有关的省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根据需要邀请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

省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旬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由省长或省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召集和主持。议题由省政府秘书长和分管副省长协调或审核后提出,报省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确定;会议文件由省长批准印发。会议组织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文件和议题于会前送达与会同志。

省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制定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下达的重要任务的措施,讨论决定上报国务院和省委的重要请示、报告;?

(二)研究分析一个时期的全省社会经济形势;?

(三)讨论决定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立法计划和其他重要事项;?

(四)讨论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通过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以及须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人事任免事项;?(五)讨论决定由省政府公布的规章、决定、命令;?

(六)听取有关部门,市、州政府的专题汇报,研究有关政策措施,讨论决定有关重要事项;?(七)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讨论决定省政府各部门负责干部的职务任免;各部门、各市州负责干部的奖惩以及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有市、州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和以省政府名义对个人、集体的表彰、奖励及授予荣誉称号等;省长认为须经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省政府领导同志不能出席省政府全体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应向省长或召集会议的副省长请假;如对议题有意见或建议,可在会前提出。?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省政府全体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由省长签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宜于公开的,应及时报道。新闻稿须经秘书长或有关副秘书长审定,如有需要,报省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审定。?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副省长、秘书长受省长委托或按照分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和处理有关省政府工作的问题,其会议纪要由主持人或授权人签发。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应由各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不得要求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召开,不邀请市、州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省政府批准。全省性会议应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

第八章 公文审批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省政府的公文处理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四川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组织和实施。?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各部门、各市州政府报送省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除省政府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律送省政府办公厅统一按规定程序办理,不得直接向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

各部门提请省政府解决的问题,如部门间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应主动协商一致后报送;未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处理建议报省政府。?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各部门,各市、州政府报送省政府审批的公文,由省政府办公厅按照省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省长审批。如属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由省政府办公厅直接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应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反馈办理结果。?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以省政府名义行文,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核后,由省长签发。属于分管副省长职权范围的事项并以省政府函件下达的,可授权分管副省长签发;常规事项的行文,可由秘书长签发。?

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政务类公文由省政府秘书长签发;如有需要,可由省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签发或核报省长签发。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的事务类函件可由副秘书长或办公厅副主任签发。?

各部门报请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依照行政规则不宜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但需要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才便于落实的,可授权有关部门冠“经省政府同意”,向各部门、各市州政府行文。由分管副省长和秘书长审批、签发。

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文件,以及省政府各部门发布的规范性公文,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及时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政报》上刊登,并在省政府网站上发布。?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精简公文。凡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一律由部门自行发文或相关部门联合发文。要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提高公文办理效率。? ?

第九章 作风纪律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省政府领导同志要做学习的表率,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省政府组成人员应积极认真地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省政府领导同志和各部门负责同志要坚持深入基层,考察调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带头执行廉政规定,不吃请,不收礼。下基层要减少陪同和随行人员,简化接待,轻车简从,不要地方负责人迎送。?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省政府领导同志不为部门和地方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因情况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的,一般不公开发表。?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省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外事活动安排,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省政府组成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央和省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省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省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省政府内部提出。省政府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省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省政府组成人员代表省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以及以个人名义发表涉及未经省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省政府同意。?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省政府组成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报告和请假制度。省长与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一般不同时外出。副省长、秘书长出省,应将出发时间、地点及主要任务向省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报告。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外出活动的安排和在外地的活动情况,应及时告知省政府办公厅。?

省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应事先向省政府办公厅报告,由省政府办公厅向省政府领导同志报告。对省政府召开的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省政府通知要求出席;因故不能出席的,应提前向省政府秘书长或有关负责人请假,未经同意不得由他人代替出席。?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省政府及各部门要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树立规范服务、清正廉洁、从严治政的新风。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的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省政府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省级有关单位参照本规则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关于印发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川人口发[2008]20号)

关于印发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人口计生委、财政局,各扩权试点县(市)人口计生委(局)、财政局:

现将《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六日

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

四川省人口计生委

四川省财政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川委发〔2007〕24号),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好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同意,全省将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了确保全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07〕78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国人口发〔2008〕60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我省累计少出生人口近4000万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新时期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对象主要是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这些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 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通过稳定的制度保障,以利益调节的主要手段,为这些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国家补偿、社会救助和人道关怀,有利于缓解他们由于子女伤残死亡带来的生活困难和精神痛苦,使他们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由“惩罚多生”为主向“奖励少生”为主转变,更好地体现人口计生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因此,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把这件事关广大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基本原则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政策, 严格标准。根据国家要求和我省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全省统一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条件和扶助金最低发放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严肃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建立和落实逐级审核、张榜公布、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工作程序,实行扶助政策公开、扶助对象公开、监管制度公开, 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代理发放机构直接发放扶助金,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扶助金等违规行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五)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人口计生、财政、公安、民政、卫生、残联、审计、监察、代理发放机构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同时,要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等活动结合起来, 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主要内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为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 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所做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一)扶助对象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四川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人口计生部门以家庭为单位(再婚夫妻以个人为单位)审核后,由政府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女方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时起发放扶助金。对发生生育、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不再符合扶助条件的扶助对象,应自其生育、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终止发放扶助金。

(二)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 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 元的扶助金, 直至亡故为止; 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 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三)资格确认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工作。具体程序是:个人申报、乡级调查、村级评议、乡级初审、县级复查审批公示、省市抽查备案。

四、资金管理

(一)资金来源。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由各级财政负担,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其中,地方财政负担的经费,由省、市、县三级分担,省财政总体负担60%以上,市县财政负担40%左右。具体为:阿坝、甘孜、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由省全额负担;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宜宾五市,省财政负担45%,市县负担55%;其余十三市,省财政负担60%,市县负担40%;扩权试点县省财政负担80%,县级财政负担20%。

(二)资金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委托代理发放机构依据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扶助对象名单,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到人。扶助金以人为单位按月计算,一年发放一次。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代理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在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扶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五、工作要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四权(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

(一)组织领导。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人口计生、财政等部门要建立经常性协调机制,具体组织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二)职责分工。人口计生部门负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工作,管理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编制资金需求计划,掌握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发放情况。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筹集和安全,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并加强监督管理,督促代理发放机构将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代理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代理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将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并将建立个人账户和拨付资金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同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民政、卫生、残联、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共同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工作,监察、审计等部门要积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三)考核监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工作纳入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每年进行一次工作综合评估,对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时反映专项资金的落实情况。实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四)政策衔接。要做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衔接工作。凡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基本条件的,目前已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整扶助类别和标准;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基本条件的农村对象,女性年满

58、男性年年满60周岁以后,仍继续执行本规定,不得重复执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于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制定和落实扶助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帮助。符合再生育条件的,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提供再生育的各种服务。要把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关爱女孩”行动、“幸福工程”等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民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助残等方面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责任追究。凡是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坚持原则、滥用职权,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纪律不严,造成违规确定扶助对象或资金不到位、发放不落实的,除追查经办人员责任外,还要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责任。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扶助金抵扣其他个人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资金代理发放机构不按代理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各地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规范制度运行的标准和程序。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措施。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定期将制度实施情况报告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附件:

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解

四川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

确认条件的政策解释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的通知》(国人口发〔2008〕60号)精神,结合我省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现就全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条件规定如下:

一、基本条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四川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

二、政策解释

(一)关于年龄认定问题

1、扶助对象年龄的认定,以其本人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的,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2、1933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予受理其申报。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一方可以申报。

(二)关于“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问题

1、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子女包括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只存活一个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违法收养子女的,不纳入特别扶助范围。再婚夫妻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有关生育数量的规定生育子女和合法收养子女,以其本人生育和收养的子女数分别认定,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以及未生育过子女的另一方,纳入扶助范围。由于婚姻变动形成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生育、收养的子女数计算。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出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计生办出具有关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

2、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含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和收养子女。子女下落不明,未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的,计入现存子女数。3、1992年3月31日以前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被收养人与收养人长期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父母子女关系的,为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1992年4月1日以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子女、户口登记在一起的,界定为收养关系。

(三)关于“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达到三级以上)”问题

1、现无存活子女的,需提供公安部门、人民法院、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子女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

2、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的,需提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一制发的等级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因养子女残疾申报的,须与养子女有合法收养关系。送养方以已送养的子女残疾为由申报的,不予受理。

(四)其他问题

1、夫妻关系须合法,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前,没有配偶的男女,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

2、未婚而收养子女的人员不得纳入特别扶助范围。

3、对象资格审核以家庭为单位。再婚夫妻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审核。

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发放。扶助对象年龄已超过49周岁的,从确认对象资格的为起点发放扶助金。

5、扶助对象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的扶助对象,应自其再生育、再收养子女或独生子女康复时起,停止发放扶助金。主题词: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方案通知

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1月6日印发

第四篇:川环发〔2011〕81号 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川环发„2011‟81号

关于印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有关单位:

为推动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加强和规范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我厅制定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已经第31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印发

工程技术中心

管理

通知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1年11月16日印发 附件:

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技术中心是我省组织重大环境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组织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 工程技术中心应以我省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为宗旨,解决我省环境保护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实现省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

第四条 工程技术中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鼓励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第二章 任务与职责

第五条

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开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环境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开发和系统集成,推进其产业化。

(二)建立环境保护新技术试点工程或示范工程,发挥对行业的技术扩散、辐射作用。

(三)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国内合作、学术研讨和专题交流,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向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环境保护厅”)提供相关领域科技发展报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四)培养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受环境保护厅委托,为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

第六条 环境保护厅是工程技术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一)编制和组织实施全省工程技术中心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

(二)制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三)负责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申请受理、立项论证、验收命名;

(四)组织对已建成的工程技术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

第七条 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由依托单位具体负责,依托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提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运行所必要的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

(二)负责组织实施《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称《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的各项目标;

(三)负责推荐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管理和监督资产及经费使用;

(四)对工程技术中心进行考核,配合环境保护厅做好工程技术中心定期评估工作。

第八条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领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防治、环境与健康研究、区域环境问题研究、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综合决策与管理和其他领域。

第九条

优先发展建设以下工程技术中心:

(一)既解决我省环境保护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又能得到国家部委支持,实行部省共建的工程技术中心;

(二)新兴学科的工程技术中心;

(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的工程技术中心;

(四)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人才、智力、资本等联合组建的工程技术中心。

第三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十条

申请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四川省内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中、远期科研目标,学科方向属于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或优先发展领域;

(三)拥有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四)拥有工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的基本设备和条件,包括必要的实验设施、仪器装备和技术支撑条件;

(五)具有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六)能保证建设经费及建成后的运行经费。

第十一条

申请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的单位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

(一)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本研究领域10年以上(含就读硕士、博士期间从事的研究),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每年在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和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二)工程技术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不少于3人。

(三)工程技术中心的场地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科研仪器总价值(原值)在300万元以上。

(四)申请单位5年来承担国家级或省级重点科技项目并获得国家与省资助的研究开发经费100万元以上。

第十二条

联合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应签订联合组建协议,明确一个主要依托单位及各组建单位在工程技术中心组建与运行中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三条 组建独立法人资格的工程技术中心,应依据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其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工程技术中心由依托单位按以下程序申请立项:

(一)编写《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申请书》;

(二)申请材料报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签署推荐意见;

(三)向环境保护厅提交申请材料,环境保护厅直属单位可直接上报;

(四)环境保护厅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申请材料完整性、真实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是否达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必要条件和有关要求;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和任务是否明确可行;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明确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工程技术中心的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发展。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厅依据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和专家论证意见,综合考虑工程技术中心整体情况,确定是否通过评审。

第十六条

通过评审的依托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环境保护厅批准立项。

第四章 建设与验收

第十七条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厅对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定期检查,适时处理建设中的问题。工程技术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若 需对原计划内容进行实质性调整,须上报环保厅,必要时由环境保护厅组织专家重新论证,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调整计划。

第十九条

工程技术中心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后,依托单位应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目标,编写总结报告等验收文件,向环保厅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

工程技术中心验收程序:

(一)依托单位编写验收申请报告和建设总结报告;

(二)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依托单位向环境保护厅提交上述材料后,环境保护厅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

(四)专家评估组编写评估报告提交环境保护厅;

(五)环境保护厅审查专家评估报告后,予以批准命名,正式授予“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称号,并颁发统一标志牌。

第二十一条

对不能按期进行验收或者未通过验收的,环境保护厅根据实际情况责成依托单位限期申请验收、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或者终止建设。

第五章 运行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厅科技标准与产业发展处指导和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工作,环保厅有关业务处参与指导工程技术中心的相关业务,依托单位具体负责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征得环境保护厅同意后,由依托单位聘任,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主任要全面负责工程技术中心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人员聘任、财务支出等管理工作。依托单位对任职期间需外出超过半年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应及时调整。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名1到2名副主任,由依托单位聘任,在科研、学术交流、外事、行政管理等方面协助其工作。

第二十四条 工程技术中心应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研究发展方向,审议重大学术活动和科研计划,组织学术交流。学术委员会由省内在岗行业学术专家为主,可吸收部分省外知名专家,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其中依托单位的成员不应超过总数的二分之一。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会议纪要作为工程技术中心总结报告的附件。

第二十五条

依托单位应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核定工程技术中心的人员编制,固定人员由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提名,依托单位聘任,应注意稳定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与技术支持队伍。流动的研究人员由学科带头人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在征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同意后聘任,报依托单位备案。

第二十六条 工程技术中心的事业费和运行经费由依托单位解决,工程技术中心应当凭借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工作质量多渠道争取经费,利用各种形式,对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和技术 加以推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十七条 环境保护厅从研究项目和任务上择优支持建设和运行良好的工程技术中心。

第二十八条

工程技术中心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开放使用。

第二十九条

工程技术中心应当向国内外开放,吸引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客座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第三十条 工程技术中心应当采取网络、研讨会、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介绍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宣传科技成果与业绩,促进工程技术中心发展和环境科学的普及。

第三十一条

依托单位每年应当向环境保护厅报送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三十二条 环境保护厅对验收合格的工程技术中心,每两年组织一次定期评估,主要内容是: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学术水平、人才队伍及人才培养、对外开放及学术交流、研究开发的物质条件、成果转化效益。定期评估结论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类。评估结果予以通报。评为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期一般为6个月,整改期满后复评,复评仍不合格者即取消工程技术中心命名。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附件:

1、《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申请书》编

写提纲

2、《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写提纲

3、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验收提纲

附件1:

《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申请书》

编写提纲

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联系方式

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背景与必要性

1.研究领域在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该领域研究现状、最新进展、发展趋势;

3.该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本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

三、依托单位概况和现有研究工作基础条件

1.依托单位概况

2.具备的条件

3.学科带头人与科研队伍情况

四、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1.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

2.近中远期目标及水平

3.发展战略与思路

4.运行机制及开放、联合、流动运行设想

五、建设方案与投资估算

1.工程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2.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提名及情况

3.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4.依托单位能够提供的配套与支撑条件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七、依托单位意见(配套经费、实验条件和后勤保障的承诺)

八、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意见

附件2:

《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建设地点、联系方式

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国内外及同行单位在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依托单位在本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

1.技术骨干与研发队伍情况;

2.储备的重要科技成果;

3.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

4.示范工程或试验基地情况;

5.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6.能提供的经费和配套支撑条件。

五、主要任务和目标

1.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2.近中期目标及发展战略与思路。

六、建设的主要内容

1.总体设计、结构和布局;

2.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

3.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

4.建设规模与装备,拟建研究单元的构成,主要购置、配备的仪器、设备(附清单);

5.建设周期与进度;

6.经费预算、资金筹措和使用。

七、主任提名及其基本情况

八、依托单位意见(保障条件与经费配套等的承诺)

九、专家论证意见

十、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意见

十一、环境保护厅批复意见

附件3:

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验收提纲

一、验收对象

列入环境保护厅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计划,已经按《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建设任务,提出验收申请的工程技术中心。

二、验收依据

1.《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2.环境保护厅批准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文件;

3.环境保护厅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建设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批复的有关文件。

三、验收内容

(一)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及其所形成的能力

1.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的基本用房及安全、环保、消防等配套设施;

2.已经形成预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验证能力

仪器设备到位、支撑条件保证、工程化试验条件具备;

3.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4.合理的人员规模、结构;

5.建设经费状况合理合法,财务账目清楚。

(二)建设期的主要业绩

1.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建设任务;

2.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近期主要研究开发任务;

3.承担了重大科技研究开发任务;

4.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5.为省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向社会提供了技术培训、咨询和服务;

6.基本实现了经济良性循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与设想

四、验收方式

1.被验收的工程技术中心应根据上述验收内容,提供建设总结报告和经费决算报告以及各种附件附图和附表。

2.环境保护厅主持召开验收会议,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验收委员会,一般为7至11人,其中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

3.验收委员会在听取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总结报告后,根据验收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及其所形成的能力和建设期取得的业绩进行评议,并提出是否通过验收的详细意见。

4.在审核全部验收文件,落实解决验收过程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后,环境保护厅对通过验收的工程技术中心予以批准、命名授牌。

五、验收文件

1.《四川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程技术中心验收申请报告;

3.《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等验收材料;

4.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及验收委员签名名单。

第五篇: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关于印发实施医改宣传张贴宣传标语的通知

各医疗单位:

为营造实施医改宣传的良好氛围,请各单位于2月6日上午10:00前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纸质宣传标语在显目处张贴,同时乡镇卫生院须悬挂1-2条横幅标语,村卫生室须设立1-2块站牌。

以上通知,请即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

吴忠市红寺堡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二〇一〇年二月五日

附件:

医改宣传标语

1、实行药品零利率销售,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2、完善新农合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为小家、为大家,参加合作医疗人人夸

4、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5、住院生育有补助,大人小孩都安全

6、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偿,提高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7、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健康人生

8、社区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9、健康一个居民,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

10、加强传染病防治,保障公民生命健康

11、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2、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

13、预防艾滋传婴儿,国家免费供药物

14、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15、规范医疗执业活动,构建和谐就医环境

16、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7、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天天享有美好生活

18、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推进新农村建设

19、创建卫生城镇,构建和谐社会

20、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改善环境

21、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健康生命

22、打击非法行医,捍卫人民健康

23、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医疗安全

24、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2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下载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