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读书报告
近代史实践课题 ——读书报告
欧风美雨下的近代变革
——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几次大规模的变革,以及近代变革的两大动力,以及在变革期间思想启蒙。
关键字:近代史 变革 改革 革命 思想 民主 自由 科学
本书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数十年心血。陈旭麓先生说过“史识是治史的眼睛,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正如冯契为本书写的序中所说“正因为旭麓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所以能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本质联系,写成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著作。”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它也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著作。
本书有二十章,各章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以时间顺序布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为主线,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着笔,深刻剖析了封建社会得以延续的原因,进而谈到东西方的差异,分析了清王朝的由盛转衰,记录了炮口下的震撼,评述了太平天国的悲喜,外国的入侵,维新运动的真实与虚伪,变革的两大动力,民变与革命……陈先生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剖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不断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不仅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而且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不仅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而且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全书充满激情而又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
谈到近代史,首先想到的就是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开端,掀开了一个充满着异族入侵,本族内部分化的屈辱的时代。到了清末,当时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西方世界都进入了主流文明——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的时代,近邻日本,也变法图强,步入强国之林。而清朝却依旧闭关锁国,对外界的翻天
覆地的变化充耳不闻,并且还有天朝上国的意淫。在某些程度上是侵略者的炮火打开了中国近代变革的大门。
一、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分为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回顾近代中国,三场不同阶级发动的大规模革命: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工人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失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它却也扰乱了封建制度,推动了变革的进程。山重水复的辛亥革命,它胜利了,也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革命果实被窃取了,民国有名无实,做了一场民国的夹生饭。历史选择了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屈辱和的分裂历史。
社会近代改革起源于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两个重要的改革。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却也不约而同地失败了。
仔细想想,农民阶级的运动往往以宗教为旗帜,同几千年来农民阶级的理想和幻想糅合在一起。长久以来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当农民发现他们的理想有所寄托的时候,就义无反顾的冲上去了。但由于小农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提不出先进的思想作为领导,像太平天国运动中托上帝以改朝换代,反对孔子是儒家思想体系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思想,把上帝的放在唯一神圣地位。他在反孔时,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践踏孔孟却不能摆脱孔孟。种种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导致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是当时世界的主流,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先天畸形后天营养不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要求,但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经济政治上异常软弱,不敢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也不敢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从古至今,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但
资产阶级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纲领,脱离了人民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工人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制定符合于中国国情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努力付诸实践,为中华民族在20世纪的历史性进步指明了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所以,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变革的两大动力
陈先生在书中提到“历史阶段的交推,并不是按照一定尺度的阶梯。在有三历史结案的交推中,一种新的力量败阵下来,另一种新的力量在前者的败局下成长起来,接应上去;而前者在败退中寻找机会,经过新的组合,卷土重来,并与后者抗衡。”(P279)在这个时期有两大资产阶级阵营——立宪派与革命派。就当时世界的主流,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不外乎采取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构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两种基本政治模式。
“立宪运动是戊戌维新的继续和发展,而康有为是立宪的前驱,张骞则是立宪的后劲。前驱和后劲既体现了改良派自身的代谢,有表现为立宪的社会接力。”(P288)有了这些厉害的代表人物,立宪派、革命派还有清政府形成了当时的三权鼎力局面。立宪体现了一种折中,既有变革又体现了对旧王朝的一种挽救的态度。立宪和革命是同一个阶级不同阶层在改革方式和道路上的分歧,对立着的双方都在为沉沦中的中国寻求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建立近代化的制度、国家和社会。而渐进量变,为君主立宪;跃进质变,则为民主共和。所以,陈先生说“立宪和革命在不同一性中有其同一性。”(P290)
纵观历史的进程,立宪派和革命派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巨大的跨越。在这段期间,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像政治体制的改革,实业的发展,军事体制的改革,中国——这东方睡狮在慢慢醒来。但是在历史现实中往往处于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的人们更希望绝对和纯粹,资产阶级却不够彻底,这也是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资产阶级的这些改革,让民主共和、自由、平等这些观念深入人心。在此期间资产阶级大力发展实业,兴办企业,让中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
三、思想革命
在整个近代的演替变化中,思想的启蒙也是不可忽视的。晚清时期是两种思潮:格物致用思想的复兴和思想包容与整合的趋势。在外国侵略和国内**的情况下,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了解和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
西方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在中国慢慢散播开来。由革命派具体化的三民主义:民生、民族、民权。本着三民主义建立了民国。可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
受过西方教育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要求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它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注重民主、科学和人权。向儒家学说开火,宣称“达到孔家店”。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工人阶级的革命奠定了思想条件。
在改革的过程中,思想是启蒙作用,也是起了推动作用。思想在改革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正是思想的觉悟,才有了那些变革的发起者,有了思想支撑,变革才能持续下去,才能得到大众的响应,变革才能走的更远。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割地赔款,列强瓜分,是晚清时期的一段让人嘲讽的主旋律。战争,战败,议和,割地,就是无能的清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清政府腐朽、妄自夸大,中国被侵略被欺压都是自己懦弱无能,也怪不得别人。弱肉强食,一直是社会的残酷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规律。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不想再被欺凌、想要图强,中国的变革也顺势而生。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国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由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政权。中国的近代史是在摸索中不断进步的。其实,所有的历史未尝不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所有终归会成为历史。几百年之后,那些人会以我们俯仰近代史的角度来俯仰我们这段时期,或唏嘘,或感慨,或悲叹,抑或欣喜……
参考文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中国近代史》 徐中约
第二篇:近代史读书报告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读书报告
曾晴丝 经管 应用心理学13级 2013.。
罗志田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18页,27万.4千字,电子版PDF扫描本,一读。
书本内容要点: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选读本书的原因:作为一名理科生,而且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理科生,我实在是不知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事件,不懂如何评价事件的发展原因,可以说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更是为了让自己了解多一些历史,我选择了这本《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它上面记载了很多的史学材料、对史学事件的看法以及史学研究的方法,我认为这些对我是比较有用的。
心得收获: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了许多关于历史的有趣事件,也学习到了许多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思想。我主要从研究历史的方法方面写下这篇读书报告。
首先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为了能生动有趣地把东西告诉读者,作者运用了很多的例子,引用了很多典故名著以及历史学家们的言论,并且会对自己引用的东西加以评论,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让文字简单易懂。
作者在谈到一个现象或事件时往往会追溯到与之相关的最早时候,去了解、讨论那个现象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与历史背景,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全面地去了解某个现象,才能完整、准确地区分析它。作者提倡透过前人的眼睛去看当时的一些情况,这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同时,他还批判了那些不认真研究前人著作,不了解形式发展而自以为“前无古人”,发表出早已经过时的主张,甚至还有更可笑的发表出与自己所批判的观点类似的观点。这些不地道的历史研究者只会夸夸其谈,根本不是真正地在认真研究历史,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罗志田老师在写研究历史的方法上总是多种多样,你不能找到所谓的“最佳方法”,正如罗志田老师自己所说:“史无定法”,即主张在研究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方法,不同的资料可能有不一样的研究方法,只要实用,我们可以采用一切我们可以想到的方法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但必须是可靠有效的,研究成果必须是符合现实的。
罗志田老师在评介彭明辉著《晚清的经世史学》时说:史学发展应“多旋律并进”。“ 复音音乐那种两三主题、旋律同时进行而兼具明示与暗示的深邃表现能力,的确有助于表述近代中国各面相的多岐互渗,学术的发展演进亦为其一。”史学界的论述不应该是单一甚至与其他势不两立的,因为历史的发展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每一种现象都可能源于几种复杂多变的事情。为了让史学的立论清晰简明但又接近真相,史学研究者必须自己先从多方面多途径全面了解清楚事件的真相,然后再进行概括表述;绝对不能一昧地为了把复杂的事件简单化而只侧重于某一方面。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切不可将历史的电影倒着放”,这里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是只有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之下才会发生的。某个人物觉得A观念正确,那是此人基于那个背景之下的考虑,如今我们若已经觉得A观念其实并不可行,那也是因为我们如今的看法,因此也绝不可以说此人是错误的。就如书上所举的例子那样——陈汉章当年拿着《中国哲学史大纲》取笑胡适,认为“哲学史”是指“哲学史的大纲”,如此一来,“哲学史大纲”就是指“哲学史大纲大纲”,胡适实在不通。在当年这一事件中陈汉章的确是基于当年人们对于哲学史的定义来考量的,若我们再按现如今我们说“哲学史”是指“哲学的历史”这个观念来看当年的问题,继而又认为是陈老先生不通,这岂不是很无理?每段历史都是顺着时光的进程而慢慢发展的,我们不可跳开,不可使之倒退,也不可超前。所以说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于历史当时,决不可走离了当时情形单单聊历史,只有立足于当时,你才能去聊正误,聊因果。
历史不仅可以从正规史料中得到,往往也可以从当时代的一切文物中得到。比如说当时年代人们(指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甚至一切创作出遗留至今的文物的人)遗留下来的诗词、歌谣、野史等等都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特色,所以研究历史的时候不妨也对这些资料加以探讨。也有人认为普通平民留下来的文字可能更贴近于真实是历史小人物的生活,更能了解到真实的事件经过,人们真实的看法。
文中举例胡适等人采用野史等作为史料的补充一事是这样说的:“先把说谓 古文传统史 划出去,再把历代的边缘文字串起来作为正统,然后据以否定历代文人注重的正统。”,“这一研究取向的长处在于能注意到昔人视而不见的材料,其实也是一种史料的补充,不过已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显然是不行的。我们所说的可以结合其他边缘文字来研究历史绝对不是说可以随便使用或者说相信那些边缘文字,而是指在不远离当时众人支持的正统的情况下,不偏离当时实际的情况下翻看边缘材料,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文中提到了疑古派对于现存古书的真伪判定所作出的努力。他们努力从挖掘出的地下文物中寻找证据,进行着长期的拼搏。“但地下材料毕竟强化了学者对古史的信任,肯定了部分正史材料的可靠性。”(说详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王汎森:《王国维与傅斯年》,《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485-486页)“二重证据法”增加了大家对正史的信心,使得大家更放心地使用古史资料,其作用不容低估。“在态度与眼光转变后,既存文献本身可以提供的历史证据远比我们想象和认知的要丰富得多。”这些都说明了地下文物对于历史考究的重要作用,要想得到更贴近真相的历史资料就不得不结合地下文物以及既存文字一同考量。
同时,我们必须得向那些为了证实既存文献而奉献一生,不断考察研究的历史学家们致敬,他们不仅在考察历史的道路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之后更是为重建与保护历史资源费尽心思,使我们不由地被他们的拼搏精神感动,被他们追求真理、不懈寻找历史真相的学术品质折服,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爱戴、敬佩、学习。
相关资料
读书报告
在中国近现代史范围内(1840——当代),选择一本学术研究专著,阅读后写出读书报告1篇。要求:
1、所选学术专著字数不得少于10万字。
2、读书报告不少于2000字;
3、读书报告要求手写。
4、读书报告结构:
1)报告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姓名、学院、年级班级、学号; 3)按下列格式标明书籍版本信息;
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32页,26万3千字,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 己藏,纸质印刷本 / 纸质复印本 / 电子版PDF扫描本,一读。
2)概括介绍书籍内容要点; 以上内容不多于500字。3)介绍选读本书原因; 4)介绍读后心得、收获。
5)如有参考其它书籍、论文,文末必须注明。
5、报告选择书籍不得为教材、各类普及读物。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作
者:罗志田 著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8-1 版
次:1 页
数:318 字
数:274000 印刷时间:2003-8-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309037142 包
装:平装 定 价:¥16.00 2内容简介
本书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极“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走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3作者简介
罗志田老师,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20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国家与学术:清季明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等,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4目录 引言: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 2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3 音乐与史学:晚清学术的多旋律并进 ——评介彭明辉著《晚清的经世史学》 4 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 5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 ——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 6 日记中的民初思想、学术与政治 ——20世纪20年代一位学人的观察 7 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8 陈寅恪史料解读与学术表述臆解 9 不改原有之字以开启“相异的意义体系” ——旧文新解二则 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 ——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 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 雷雨晴 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
(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宣扬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呼吁改变国情固然是好,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缺点。
在《敬告青年》之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完完全全贯彻其中,成为一条将这六项标准串联起来的线索。民主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检验一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惟一准绳,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敬告青年》所针对的对象太过狭隘,几乎全部指向青少年知识分子,并没有普及到群众里面去,忽视了中国真正的群众基础,没有正确认识到当时的国情。除了一些空空的政治口号外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一味地学习西方摒弃东方,多多少少带有崇洋媚外的感觉,一味地否认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全盘否定,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缺点,成为了它的弱点,只起到了小范围的表面上的传播思想的作用,并未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相比,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但是《变法通议》却主张从教育、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说明当时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吸收,对于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但是它只揭示了造成中国人才缺乏、民智未开的教育原因,却没有从更深一层看到造成中国教育落后的政治原因,这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敬告青年》侧重于思想方面的改革,但是也由于其受众的局限性和全盘西化的倾向并未能直接促成社会的变革。
在我阅读《敬告青年》之后,虽然没有极大的震撼感,但是感触还是有一些的。《敬告青年》中宣扬的民主科学、对青少年的希冀等等,在现今却仍然没能够完全实现。
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充满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的相关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为何却频频爆出杀母杀室友吸毒强奸的新闻,而且有不少是和知名高校挂钩,知识分子,这一条符合,而知识分子所有的觉悟呢?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腐败思想流入、侵蚀国人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今天早上我无意间点开一个新闻,然后便花了一个小时去了解这则新闻的衍生——非主流和杀马特,光是翻看那些图片就让我感到震撼,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都是哈韩哈日哈美哈欧的表现,一味的模仿最终导致了怪异杀马特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有合作但也有冲突,日本岛国文化渗透,美国的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每时每刻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譬如,提笔忘字、传统文化后继无人这种现象,不正是漠视传统文化转而投向外来文化的表现吗?尽管有汉字听写大会出手相助,但并不能放松警惕,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碰撞有时候甚至比政治军事上的比拼更加激烈。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或许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背景下能够激励青年们解放思想,从封建的牢笼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适用了,我们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熏陶,又需要国外先进文化的陶冶,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样我们才能成新鲜活泼者,才能成为社会之新鲜活泼细胞,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
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
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响起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那一段历史,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是反观当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这一段深沉的历史,不管是真的没有涉及,或者不感兴趣,抑或了解这段史料但无法正面面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这些都是危险的,其中我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个危险的信号吗?难道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习惯逃避,习惯抵触,习惯无视,习惯抛弃吗?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认真把这段历史当为警钟,时刻警醒我们要自强不息,时刻记住曾经民族的伤痛吧。而这也是研究历史想带来的效果;正如张鸣前辈在文中所说: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一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当然惨痛的历史亦然!
回首一段史实,首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带着扭曲的心态去看历史,很多人最后会陷入过度的意淫世界中,这样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毫无疑问会危害这个人,最后会沉迷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走火入魔状态中,这与历史是促人进步已经是背道而驰,问题固然不是很大;但是倘若整个民族使然都带有这样的心态,灭族的命运会逃脱不掉吧。不过当代的国人对待这段历史没有上述的心态,但是却有着三种较为奇异的心态,作者也有趣地把这三种心态分别比喻为‘怨妇’、‘泼妇’、‘情妇’心态,前两种心态明显带有着偏激的态度,要不就是怨恨世界列强欺负我们弱小,要不就是一直不服世界列强的欺凌,认为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反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你们怎么能带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似乎一直都存在吧,所以弱小的自己怎么可以怨恨对方欺凌自己,你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逐渐强大起来,能够和它们分庭抗礼;要不就静静等待灭亡的命运。抱有第二种心态的人似乎不太正确认识到当时中国和外界的差距性以及中国根深蒂固的落后和封闭理念,过于冲动的看待历史也算是有些接近意淫状态,所以也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近代史。第三种‘情妇’心态够为折中,能够冷静的审视历史,也能理智的分析过去,从而通过总体的分析得出总结:殖民史也是一段好历史!其实作者把其称为‘情妇’心态也是有原因,现在的人都知道‘情妇’是一个贬义词,所以显然这样的心态在作者认为也是错误的,事实上确实有够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要感谢别人帮助你锻炼脸部肌肉吗?所以带有‘情妇’心态的国人其实也只考是虑殖民者鞭策着我们要强大起来,却忽视了这群殖民者阴暗的一面:掠夺和奴役!因而面对着这段历史,我觉得应该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并且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也要应该联系国外的环境多方面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面三种心态似乎都是带着一种不变的心态看待这段相对较为漫长的历史,实际一段历经110年的近代史中,我们国家和外界势力以及其和我们的关系有着很多的变动,所以其好或其坏能比喻为一个振动函数吧,即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到底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涉及的外来者和我们国家的表现?这样看待近代史难道不更合理吗?我觉得看待近代史的心态中只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事件,然后把其放大再毫无根据的把它代表为近代史,是现在我们国人看待近代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弃这种局限思维才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近代史的进程。
而恰好《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各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挖掘各个历史事件的外在联系性和内在因果性,且外对于每个大型的事件,也努力的在细致上丰富还原当时的事实,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执政情况和外面列强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我们以更正确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把作者提供的一些细致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较为缜密的分析摘抄下来,以下内容便是对书中提及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致内容以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的分析:
(一)、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中,当分析为什么在军备等级相差不多的前提,但一个途径漫长路途的疲劳之师最后居然以较少的数量练克一个大国的数支大军的时候,作者其中便有从一个国家的统治的力度的细致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统治机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由‘有规则’到‘潜规则’,最后到‘无规则’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已经有了200多年寿命的清皇朝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性也确实应该踏上了‘无规则’这样一个混乱状态,所以这样的军队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从其中,便可以看出,作者在分析近代史的过程中没有抛弃清皇朝的本质,它不过依然属于封建体制的产物,所以它的命运和之前中国古代其他封建国家的命运不会有太多差异,从而类比得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官员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无规则’充斥着,从而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一支伏笔。
(二)、在帝国古老命题新解中,鉴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太平天国在接近胜利后的瞬间消逝,作者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几个失败起义进行比较,认为农民其实不是没有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需要整合,倘若没有人整合,即使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一件事,并且得出整合农民的力量需要士大夫的参与,但太平天国的早期起义中没有注意到其对士大夫一直信仰的孔子的不敬,所以太平天国后期发现士大夫基本不参与洪秀全的起义运动,因而最后太平天国运动也因为缺失了统一的理念,在历史长河中远去。
(三)、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首先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的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起来,而且当时领邦的日本似乎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所以清朝的部分官员开始萌发出一种斗志:既然别人能学好,我们也可以,然后等我们学好了,就不用再受人欺凌,这是一种好的心态;并且还有一个优势条件是当时我们国人并不排斥洋务运动,毕竟历史上有过其他国家对其的强烈反弹,所以少了国人的排斥这一关后,中国实行洋务运动似乎会成功啊,毕竟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也十分赞赏中国的洋务运动,在这种无内外加压的情况下,貌似没有什么阻力阻扰这个运动,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发现当时洋务派只是革新在制度的表面,且外普遍缺乏精英的参与,尤其是军队都仅仅只是练兵不练军官,这样的军队能称得上是现代化吗?就像上面所说的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整合的话,那也成不了事的,所以,没有好的军官怎么可能打得出好的仗呢?因而洋务运动中
中坚人才貌似长期匮乏;且外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西方列强认为会达到的效果,不是说学日本的吗?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先是由官办企业为主导,然后发展到官商督办,最后过渡到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商办企业的手中,但是中国却只完成前面两步后就不再走下去了,这样的运动彻底吗?不彻底的运动、不彻底的学习会有效果吗?最后的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也告诉我们:没有!也是因为此我们中国开始踏上了前面那种‘怨妇’心态中认为的我们一直被外界欺负的荆刺路。
(四)、谈及到近代史上的变法,不得不提当属近代史上第一次变法;百日维新,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无疑这场运动失败了,只有那一百天而已,而究其原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逐渐浮现的民族劣根性:我们学习总是想走捷径,其实当时的洋务运动也已经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因为为了富强,然后又看到友邦的成功,我们自己就只想直接搬别人的那套过来用,为什么不自己想呢?这样能贴合自己的实际,或许会进展更快呢?所以我们国人想走捷径的急功求成的心态让我们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其外还有就是维新派之间具有地域分化和思想派系的分化,更为严重的是维新派排斥当时势力大的洋务派和慈禧太后,当我读到文中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很想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大boss撑着他们,竟敢有如此大的勇气,可也太让我吃惊了,皇帝,一个基本没什么实权的皇帝,这样的改革能有多大进展呢?而最后刺杀太后的这一馊主意不过是加速了维新运动的结束罢了。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越发急于求成,而结果也是越发早早了结!并且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由洋务运动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失望到百日维新的中国政治体系出现严重倒退,中国能够强大起来的条件和机会貌似也越来越少了。
(五)、关于清末新政,现在有部分史学研究者认为假若当时让清朝新政一直搞下去的话,中国将会成功地在列强瓜葛的氛围中重新成长起来,或许中国就不用在经历此后的军阀混乱、国名革命、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这样烽火纷飞的乱世了,但实际上真的会那么乐观吗?还有历史的一个性质必须坚持就是:历史不容假设,所以这样的假设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如果清朝一直执行新政的话,是可以肯定中国政治体系会由封建体系过渡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但过渡到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中国就一定能逃脱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吗?这样的体系就真的适合中国吗?这似乎都是一个不能确定的事实吧?所以我认为对于清末新政的立与破的问题,不必要纠结过多。而作者在阐述新政的问题时,似乎十分支持新政,并且带有点偏向于憎恨革命党派的革命,其实对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我有些许不是很赞成,首先谈及到清末新政中提出的预备立宪,其实当时很多人认为预备立宪中的民主是一种假民主,作者变为此解析民主实质应该是一个过程,所以应该循序渐进,但是谈及清末新政中的废除科举制的时候,这不是矛盾了吗?你不是说新政中的预备立宪体现了循序渐进吗?但是科举废除貌似不是很激进吗?毕竟这可是历经数个朝代,但任然遗留的产物啊,怎么能一夜之间让它灰飞烟灭呢?所以对待新政的决策不应该把它看得太好,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和士大夫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么缜密的决策呢?所以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清末新政。
(六)、过去的历史书评价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书中解释实质并非如此,确实也是,怎么可以仅仅通过它‘不碰列强、不反帝、不反封建、不敢发动群众’就判定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呢?他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根据我们中国当时的国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革命的规模和烈度,从而减少社会动荡,让我们国家能够顺利地度过共和制。不过似乎历史潮流告诉了我们: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带给中华民国的共和制让中国的政治格局更复杂和
更混乱了,因为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不适合共和制。所以此后中国的政治局面越来越乱,也是这场革命,之后带来了中国南北对抗、军阀纷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看完整本书后,在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其实还是发现尽管中国的格局越来越乱,但也能推断出此时此刻的中国开始慢慢成长起来了,当然还是一个弱小的受人欺凌的角色,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成长为一个懂事的青年了,也有了能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能力,让他们慢慢失去对中国的野心。不过不可忽视的是依然摆脱不了弱国的命运,所以回顾这一段历史,让我明白在这个丛林时代,只有强大了,才有话语权,所以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应该执着于“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念,担负着为国做担当的觉醒。除此之外,也让我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我没有什么实力,最终的我也会踏上当年中国踏上的道路——受人欺凌,所以在这个社会必须自强,开展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自己才会像强国有着话语权般有着选择权。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李永政09504006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抗外族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着清帝国内部的腐朽与自大,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如决堤的洪水冲击着清帝国的国家机器与人民。随着清统治者自大意识的国度以及英法等国家机器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市场的形成已成必然,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原材料无时无刻吸引着资本主义国家。最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斗争。不止外国侵略者,当时清帝国内部也是纷争不断,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内外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最终迫使人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在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随着一战的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收回山东权益合理提案被无理拒绝,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但两党从本质上的分歧使得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的杀戮开始了革命道路的长征。
党派纷争不断国内政局动摇,中国在摆脱封建社会只有很短时间的发展,也只有很短的时间,因为日本的野心开始行动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国运动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战,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利用国土广大战略纵深经过八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战胜利后的喜悦没有持续很久,被压抑的问题最终会爆发。两个党派只能有一
个存活,国民党为了保住自己对国家的统治打压消灭共产党,在美帝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但由于国民党对百姓的国度压榨使得在国内影响急剧下降不得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
通读了教材之后也懂得了一些问题:在以往总会感叹中山先生及其建立的民国政府太过软弱,以至把苦苦建立的共和政权拱手相让与更倾向于专制独裁的袁世凯。读过课本才了解到革命者的苦衷,当时的时局确非中山先生的实力所能左右,而袁世凯亦绝非好对付的,袁世凯能有当时的威望与权势与其个人的才能手腕不无关系。虽则共和政权终归失败,但革命党人确实是为了政权的创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动荡的时局自然导致社会的变迁,在当时革命的思潮冲击着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维新的观念在这一时期都已过时。民国初年经济情况同样不容忽视,无论金融业、工业、还是农业都与过去有较大的变化。同样有着较大变动的还有社会结构,阶级力量的消长、社会团体及帮会的兴衰以及传统家庭的转换无不说明时代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封建社会。
对书中所述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被教材说成“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其实这话不过是胜利者事后的豪言。在当时中共一大的召开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时政影响,毕竟一大的参加者仅仅有12人,很难说一个12人参加的会议会对全国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在评价国民党的政体时,教材所用言辞总体趋于消极立场。从教材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总有一种诡诈的氛围笼罩着国民政府,而中共的政权则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这样的对比书法应该是出于教育的需要吧,而不是严肃的史学家应持的态度。同样,即使是党内同志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以后未能成为我党决策人物的早期领导人,因为他们曾犯下的错误导致他们的功绩教材也很少提及。但是对于他们的错误教材则是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我们在对待历史时应该持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可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对待历史人物更多的是苛责,以至读者在看到这段历史时对于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利的人物也不会有应有的同情。
在抗日的问题上我较倾向于国民党在战场上付出的牺牲更大。个人认为,以当时的抗日武装,中共的军队的力量应该是很微弱的,能够依靠的还是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抵抗。毕竟日军入侵的时候不可能专找农村山区攻占,而要占领的目标还是大城市、交通枢纽等战略要地。这些地方恰恰是由国民党军把守,所以国军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是功不可没的。但教材在涉及到国军抗日的时候大部分的描述是溃败。我们知道后世修史时统治者在论及前朝时总是论述前朝如何腐朽罪恶,而他们的功绩却很少提及,以这样的隐善扬恶来稳固其统治。所以我倾向于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的贡献终究是大过共产党的军队的。但抗日战争确实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侮的一次战争,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在抗战中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抗战对两党的具体影响时,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中共在抗战过程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而国民党则失掉了不少民心。关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涉及到战后中国的社会心态和动向,书中有这样的标题:国民党极力维护***和共产党力争民主。我认为这是很好理解的,国民党***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基本上是由国民党一己之力创建的。况且对于一个执政党,其维护自身的***也无可厚非。故而我认为国民党维护其自身的***不应被课本贬低。而我中国共产党确实是力争民主,因为在当时中共并非合法执政党,故而中共需要像民主党派一样要求民主以求得参政议政的权力。
总之,通读《中国近代》之后既有收获也有疑问,加深对1840-1949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历史的理解,更好记住中国人民逐步反抗外来侵略获取自由独立民主的伟大历程。其实历史就是过去的事,虽然后人看历史总是有加工后的痕迹,但总的历程还是无法掩盖的,在读书的同时多以怀疑的精神去思考所获得的更改更多。
注:后面问题个人色彩多一些,望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