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国社会与历史的认识
自1921年,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这套理论在中国现代主义社会中主要体现在: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基本国情,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路线的基本精神被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关于我国社会基本和主要矛盾,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扬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俨然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基础理论,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有实用性和导向性。
远观历史,经历了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认识到封建主义社会的腐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首先是将目光放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身上,由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就开始了学习了西方的热潮,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但是中国在实践中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共和制)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沙俄的被推翻和苏维埃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使得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重新把目光转回东方,并且投向了俄国,由于受到列宁等人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帝国列强对中国多年的欺压(难免会让多数中国人有老师打学生的感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马克思主义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而中共的夺权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官方主义,所以中国必须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写几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困难历程,其实就是共产党的艰苦历程,比如:国名党的镇压,即内战:抗日战争:十年文革:大跃进等)
(结尾了,我写得不大好,你可以自己些)经历了战争、政治斗争以及经济危机的洗涤,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拼搏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以中国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完整的生存下来,引领着中国人民建立了稳定并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篇:《宗教与中国社会》
我与宗教
生活在农村免不了要与宗教打交道,农村有着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动。记得儿时,每每家里进行一些宗教仪式的时候,父母总免不了要我们过去给各种神磕几个响头,心里总是生出几分抵抗情绪。或许是那时学校教育我们那是封建迷信活动的缘故,脑海里想的都是迷信活动怎么危害社会;亦或许是我实在想不明白,像父母这么虔诚的信徒,又是烧香拜佛,又是好酒好肉供奉祖宗的,可这些诸天之上的佛祖菩萨、以及我们那祖宗可曾显灵过?反正我是未曾见过,也未曾感觉到跪拜他们有何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小就不喜欢参加这些活动。更是由于自己的固执与偏见,没少和父母发生口角,也常常被长辈指责,但我依然我行我素,最终他们也拿我没办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长大,思想也慢慢的变化了。这个时期的我不再刻意去排斥我之前一直以为的封建迷信活动了,倒不是我喜欢上它了。只是每当家里搞一些祭拜时,父母叫我过去上香磕头,我乖乖的照做后,父母以及奶奶总是会心地笑着,而不是像以前父母长辈左拉右扯地把我拖过去,而我却过去对着神位点个头走人,惹得长辈的不高兴。这应该就是人长大了,懂得妥协了。
上了高中后,接受了更高一级的教育,也渐渐地成熟,接触的人多了,碰到的事情也多了,思想也跟着开阔了。现在已经不是旧社会了,小时候书中讲的迷信活动的危害,少有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于是我不再单纯的把家里举行的一些仪式定义为迷信活动,我开始更倾向与把它们归入到民间的风俗活动中。觉得正是有这些活动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这个地方有别与其它地方;也这是有这些活动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农村别具风情。
到了大学以后,特别是上了《宗教与中国社会》课后,才觉得自己其实一直不了解宗教,而在中国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宗教了。或许是因为中国宗教的独特性导致的吧!在西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礼拜天要到教堂去的,要去做礼拜,要去祷告。而在中国一个再虔诚的信徒也不可能每周都去寺庙烧香拜佛,他们更多的是过年、过节、旅游,或者是有事情才到庙里去。外国人唱说:“中国人常被认为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之所以会这样,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宗教。
我虽然对宗教认识不多,但上了《宗教与中国社会》课后,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中国的宗教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举止言行,都能看到一些宗教带给我们的影响,或许是佛教照成的影响,亦或是道教。中国的宗教不像西方那样很有纪律性、组织性,相反,中国的宗教让人感觉很分散,又感觉是一体的,天南地北的人们在宗教方面却有着相似的地方。中国的宗教更多的融入民间的各种风俗仪式中,让人看不清、想不明白,它是不是宗教。
谢谢老师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更好的认识宗教,思考宗教。
第三篇: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
——指导研究性课题《十年文革的思索》
俞晓萍
近年来,为了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在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该如何开展?„„等一系列新问题开始为更多教师、学者关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从范围来看,可以是综合性课题,也可以是分科性课题;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实践性课题,也可以是思辨性课题;从研究意义上看,可以是目前有结论的课题,也可以是在科学界暂时还没定论的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问题;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可以是课内能解决好的课题,也可以是需深入了解,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课题;同时也可以是上述各种角度不同课题的交叉。
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是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则主要是作些指导,作一些宏观调控布置,并不需要给出具体的步骤。就历史学科而言,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参照和运用史学研究的方式,发现和确定问题,学会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关方法探究、解决问题;以及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在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进行研究,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性课程的指导实践活动,我与高一、二的同学们一起做了好几个课题,下面就我指导的《十年文革的思索》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谈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浅薄的认识,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
一、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体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平时一直强调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但在正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也许是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以传授有关的历史知识、构成历史的知识结构、网络为主,尽管我们也尽可能的在探索和尝试利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开展有一定规模、一定范围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思考、讨论活动。但这样的课堂教学还远不能够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也远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现在有了研究性学习这样一门新型的课程,学生们几乎完全能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一个有一定研究价值课题,和与此课题相关的学科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学期本人在任教《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文化大革命>》一章前,考虑到这是一段动荡不安、内部复杂的历史,可是教材对这段历史介绍的又十分简单,许多地方学生想了解地更多,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文革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情况、文革与我的家人„„,为此我收集了许多文革方面的资料(图片、诗歌、影音、看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做这一些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自己在上课时能够给信赖自己学生提供更多既可靠又真实的信息和资料,并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除了了解文革的一些基本常识,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料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文革十年的历史,以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多的思考。结果,学生们对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学方法都十分感兴趣,并有几位同学决心就对有关内容进行研究,作为这一学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可见,兴趣的激发,对开展研究性课程是多么重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明确目的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具体的研究阶段、研究过程中,每一步却都必须明确目的,使每一项活动都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问题,从而推进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发展。在具体指导《十年文革的思索》这一课题时,我与小组成员制订了几个阶段性的研究目标,如开题阶段:首先,需要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一课题?其次是,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想了解文革中的什么?再次,搞这样一个课题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指导性的作用,或是文革留给了我们什么?„„经过交流,同学们基本上对开题阶段该做些什么有了明确的了解。接下来就是布置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在学校图书馆阅读与收集有关文革的资料,了解比较详细的文革历史。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小组成员分别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看完这些资料后的感想,再由师生一起座谈近阶段的小组研究收获。在必要时还可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再分工:如收集图片组、走访经历文革的老人小组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分开行动,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使研究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协作意识,充分发扬团队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要讲究灵活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这就决定了我们既不可以用学科的传统课程模式来设计教学,也不可以像一般的活动课程那样来设计教学。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我们用更灵活、更多样地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更开放、更自主的形式来组织师生交流。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使广大学生已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害怕被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搞研究性学习就需要教师要走近学生,改善并融洽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比如,采用发言不用举手,不用提名,自主回答问题的形式,或采用圆桌座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十年文革的思索》的课题实施时,我与研究小组的几位同学第一次见面时,就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鉴于我们小组的成员不多,我们就围坐在一起,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下讨论所选的课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先把自己好奇的内容,迷惑不解的历史环节等先罗列出来,并有针对性的回答一些,期间还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史学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辩论如“林彪一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最后再选择一两个争论较多的课题作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对象。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注重过程
一般学科知识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来进行,一有标准答案,二有考试分数,是优秀是合格还是不合格一看就基本上清楚了。可研究性学习课的评价有时根本无法用一个标准来对比来衡量,因为有的课题本身就没有所谓的答案,因此我们不能单一地只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优劣,要看这一小组通过一阶段的活动有无独特的观察、独立思考、独到发现以及他们的思维的方法是否符合规范性、逻辑性和研究学习的方法是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等。就拿《十年文革的思索》这一课题来讲,本身这一课题涉及到的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能收集到的就是那些有限的资料,在学术观点方面很难说会看到多少新的突破,甚至说就学生与我在能力有限、时间不够充分等多方面因素受制约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会提出多少新的观点。但我想,我们应该看重的是通过这次课题活动,学生了解了应该如何收集历史资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收集有关的资料?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辨析,去伪存真?在《十年文革的思索》这一课题中,学生从纪实文学、人物传记、事件回顾、缅怀记念„„这些方方面面的关于文革的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我想,这已经达到了我们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
只有这样,研究性学习才能真正地在学生中开展起来,真正地体现其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第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
2001 6(2)课程·教材·教法.2000.1(3)《历史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
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组网站 严旭华
第四篇:对历史教材整合的认识
历史教材整合的认识
对教材的有效整合,目的是更好地去突破重点难点。它有利于明晰主干知识,掌握重点史实。更为重要的是,整合教材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实施课程改革。如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图片、文字等材料的能力,完成“学习思考”、“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培养历史学习能力,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多角度展示史实,用好地图册,读好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架构现实与历史的桥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等。
第五篇:2010年高二历史复习心得体会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复兴历程之思考
1840 年,随着中国大门被列强的大炮轰开,摆脱侵略、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了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中国各政治派别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救亡图存运动。
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最早的救国方案,“天朝上国”从此兴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就是这个救国方案的具体实践,它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美梦彻底成为泡影。历史告诉人们,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科接,更在于社会制度。19 世纪末,中国的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从制度着手,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民国初年军阀的黑暗统治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20 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引进民主、科学,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
由此,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它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回顾八十年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文化”三个阶段。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12、28 日重点问题: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
政治方面① 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被大片割占,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中国社会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③ 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经济方面①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重要场所 ②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③ 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思想文化: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促使一些有识之士从夫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从此,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