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所学哲学知识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将梦想变成现实。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推动梦想的实现;
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实现梦想。
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实现梦想。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实现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中国精神就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中国梦
4.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国家梦”也是紧密相联的。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国家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释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答案】①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体现了中国梦实现的规律;②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既要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也必须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为之努力
5.简要分析如何用“系统优化方法”来 指导实现中国梦。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中国梦的实现要从国家、民族、人民、社会全局着眼。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把事物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中国梦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各有其特点和侧重。
(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民族、人民、社会各司其职又紧密相连。
(4)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对中国梦的实现要有大局观,正确处理好国家、民族、人民、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一份自我剖析报1
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一份自我剖析报告
格式要求
1.由标题、署名和学号、正文组成。
2.标题即报告的名称,它应当能够反映主要内容,或是反映论题的范围,尽量做到简短、直接、贴切、凝练、醒目和新颖。
3.需运用到《心理学导论》课程的相关理论。
4.如有引用之处需在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的名称。
5.字数2000-3000字.6.需分别上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到各班学习委员处。电子版以WORD文档形式发至各班学委邮箱,文档的名称格式为:姓名+学号;纸质版上交用于存档。缺一不可。
7.请于2004年1月6日之前完成。过期上交将视为弃考。
第三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教师论文)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有效的生活化教学
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我国的“课程标准”,还是其他国家的教育都对其普遍重视。根据中心学校工作安排,开学来结合各科教学对这一课题进行集中研究,下面我来分学科谈谈我校教师的一些做法:
一、语文与品德,体会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语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语文。让学生从生活中找语文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语文,老师更有意加强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年级陈勤英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就让学生结合实物识字,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即生活,在对话教学中,创设学生熟知而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学习说话、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中年级的教学,通过写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语文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郑桂华老师在教学生习作《春天来了》,带领学生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去感受春天自然地变化,王红玲老师《我们美丽的校园》也带着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描写、去抒发。
高年级的教学,通过语文活动来体会语文来源于生活,如在课堂上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语文来源于生活。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就是一门与生活打交道的学科,我们老师就用身边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生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落实学习的知识。
二、数学与科学,带着知识走进生活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此话精辟地阐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陶娴娴老师在讲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至于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除了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外,还应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素材组织教学活动,增加探究性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孙焕林老师在讲校园的动植物,带领学生看遍校园的角落,每一棵草、每一棵树,让去认识动物植物,不知名的通过上网、了解认识了校园的所用的动物和大部分植物名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科学。
三、英语,生活中提高口语能力
英语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和发展诸多能力的场合,它以学生自主实践力主线,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一体,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为一体,全方位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能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和谐发展。在我们的课堂,郝春霞老师在不同的年级采用口语抢答、背诵、表演、知识接力、听力竞赛、讲故事、小品表演、对话、课本剧表演等,把语言形式放到语言功能展现的背景下让学生掌握,学生通过模仿角色语言、潜移默化的认识语境,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生活方式,逐步学习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进行自由交际,从而轻松自如的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对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加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实在、学得有用、学得有趣。
第四篇: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俏也不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
。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
”;“
”写出了儿童们焦急地四处搜寻的状态,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的诗句是“,”。
4大儿锄豆溪东。。
5.杜甫的诗句“桃花一簇,?”用了两个“爱”字和两个“红”字,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6.突然一阵风,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7.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8.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9.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
10.诗和音乐一样。——朱光潜
11.诗是人类向未来,是给人类以。
12.诗是强烈,它源于。
13.,无限风光尽被占。,为谁辛苦为谁甜?
1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词牌名是
。这首词中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
1.课间活动时,王萍不小心把周丹的笔袋碰掉了,周丹以铅笔芯坏了为由让王萍赔偿,王萍觉得很委屈。如果你是班干部,会怎样劝说她们?
2.请按要求将下面的通知转述给你的家长。
通知
明天下午召开家长会,学生4:00放学,请家长4:10到校门口接学生。校舞蹈队的同学4:30放学,请家长4:40到校门口接学生。
风凰小学
2021年3月12日
(1)如果你不是舞蹈队成员,你回去应对家长说:
(2)如果你是舞蹈队成员,你回去应对家长说:
3.请你充当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选择一则你熟悉的新闻讲给大家听。注意说明新闻的来源,把内容讲清楚,再说一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第五篇:《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结
《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结
简池中心小学:张明爱
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在用数学”的数学意识;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应用意识;
(3)在对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样性;
(4)引导帮助学生从观察、探索、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研究内容
以研究和充实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为主线,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行动研究;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相关背景从多种渠道中加以发掘,体现该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呈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揭示该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认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和真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赋予个人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观察和调查中理清不同年龄段学生数学应用水平的现实状态。
2、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研究;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结合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实际认知水平,挖掘与学生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加以开发、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生活教育资源而进行合理利用。
3、丰富学生数学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研究
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3、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
运用观察法是及时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运用调查法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运用个案法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三、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1、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树立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小学阶段中大量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那么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学习主体(小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因此,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人为的应用题已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如购房问题、租车中的数学问题、互赠节日礼品、操场之谜等)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比如:***中奖问题,很多人为之疯狂,殊不知这里面也有数学的奥妙。有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拿一枚2分硬币,投掷50次,记录一下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占总投掷数的几分之几?”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结果显示,正反面的概率非常接近。于是引导学生再来引用概率的思想来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的中奖率,使学生体会到,买几张***,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是对的,如果想靠它发财,那概率太小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描述客观事物和现象,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应用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发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一说到应用,我们的脑子里就立刻反映出“应用题”。看到具体的应用题时马上就反映出该用什么“数量关系”去解答。这也是一种数学的应用意识,但这种数学意识是建立在必须有编拟好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的,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的处理的基础上建构的。这样应用数学知识的结果,要让儿童真正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很困难的。要克服这种倾向,必须让儿童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现实生活数学问题的实践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学习百分数时,让儿童注意看报,看电视,搜集具有现实意义的关于百分比的数据,从学生收集的数据中认识百分数(比)的意义,初步建立百分数(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部总关系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悟到两个数不但可以通过比较得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相差等关系,还可以得到两个数之间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思维方式得到扩展。这时儿童学习到的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是从生活实际中得到的。当生活实际中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儿童就会产生用百分数解决再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四、研究成果
1、通过半年的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一套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把该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数学知识或生活情境——通过思考或操作激进起思维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了我班数学教学水平
(1)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能普遍感觉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和神秘,数学与我们贴得那么近,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从学生数学课堂情况来看,教师普遍重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学,学生在“操作”中学数学的习惯、技能也得到了加强,课堂里出现了新的气象。
(2)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学生普遍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3)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紧结合起来,通过对生活中众多问题信息的选择整合,加工处理,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处理信息有效运用信息的灵敏度不断提高。
(4)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是真真切切的,从而更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五、反思和困惑
1、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非靠讲几节数学应用专题课所能解决的,不要期望在一两次的解决问题中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不要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毫无帮助,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
2、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保障,才能保证学生实践应用的充分和有效;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每堂课都有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所以,课堂中如何做到学生应用、实践活动组织高效、不冲突其它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一项长期的、锲而不舍的工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更需要学生观念的不断转化如何更有效的去培养应用意识,开发潜能,如何采取更为多样的行动策略去丰满我们的课堂,丰富我们的学习,是我们值得长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