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文综组 刘秀琴
在现代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必须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从教学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授之以渔”是古人教学经验的重要结晶。由于历史学科存在过去性、综合性、史论结合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许多障碍。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必须从教学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学习历史,让学生掌握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历史:
一、指导学生编写知识体系,提高学科能力
知识体系是历史教材内容的浓缩,是了解历史知识点的捷径。如果学生学会编写知识体系,既能较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
首先,学生在编写知识体系时,必须先对教材仔细阅读,才能找出知识点,一旦正确的把知识点整理出来,知识点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的脉络。如:在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时,我提示学生:这一课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氏族公社”两个子目,在第一个子目“人类的出现”中包括人类的形成、人类的进化、人种的差异。在第二个子目“氏族公社”中包括氏族公社出现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学生很快按照我的提示找出课文的知识点。
其次,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时,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通过思考才能使教材内容条理化、要点化。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学生在掌握编写方法后,可依照此方法去整理编写同类历史现象的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出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并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如: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我指导学生用图表式从时间、导火线、根本原因、过程、结果意义、性质等各方面归纳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得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过漫长的、曲折的、复杂的过程”这一历史规律。
二、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增强梳理知识的能力
古人在治学方面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那就是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做笔记。善于学习者总是手不离笔。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地笔记训练。笔记是学生思考的激发器,是记忆的贮存器,是资料的仓库。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是可进行下列几种笔记训练。
第一,抄写笔记。这是一种较普遍的笔记训练。这种笔记可抄写有关参考书上的重要历史资料,如原文、名言、典故、数据等;也可抄写教师拟定的或有关学习参考资料上的习题,习题答案要点等;还可以抄写历史专有名词中容易写错的字或字数较多难记忆的名词,如“司母戊大方鼎”、秦王嬴政的“嬴”字,容易混淆的“戌、戍、戊”可记下口诀:“横戌点戍空心戊”,还有难记的外国地名、人名等。经过这样的抄写练习,可以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第二、眉批笔记。这种笔记是充分利用教科书,在听课时或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时随手记的一种笔记。眉批笔记要求在教科书的重要句、段下边标上圆点、直线、波浪线、双线、加框等符号,或者把学习时产生的心得体会、评论、疑问等记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笔记简单易行,边读边记,下一次在阅读教科书时,眉批笔记就能起引导作用,各种符号也能使学生很快找到要点、重点。
第三,课堂笔记。这是比较重要的笔记训练。教师在课堂讲授依据教材,但又不是照搬教材,通过备课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组织,使讲授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也更系统,重点更突出。所以,学生在听课时应该作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并不要求把教师所将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而是要抓住主要的,记下教师讲课的板书提纲、讲授重点或难点,记下教师补充的内容,也可记下在听课时所产生的联想、新的认识或疑问。课堂笔记要讲究方法,一页纸不必全写满,可在旁边留出一些空白,便于补充、修改。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各种符号、字母、缩写来代替不同的意思。有的讲课内容在教科书上有,可记下页码以便查找。对于听课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在笔记中注明,便于课后及时请教老师。
三、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相关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自序》中说道:“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这段话亟言史学领域之广。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历史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包括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历史。如:《俄国十月革命》中在介绍列宁时可让学生回忆语文课本上《诚实的孩子》,感受伟人优秀的品质;金字塔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作为出入口?则要运用数学上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回答出是为了使巨大的压力均匀分散;还有地理上地图的知识;政治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哲学上内因是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外因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理论。融会贯通各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解答现实问题,感受历史的智慧
历史的智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历史,不仅是因为要了解人类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历史能给我们提供借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并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就会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当今的环保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事实证明孟子的思想正确无误。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唐、宋、明朝的开放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特别是唐朝,更是世界闻名的政治、经济中心。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与欧美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还有,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台独?就可以从学过的历史来举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不容分割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摆脱所谓的“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感受历史的智慧。
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科有其学科特点,主要靠记忆。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如何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并使之经久不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记忆方法。这里试举几种:
1.压缩记忆法: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可压缩成陈、李、胡、鲁。
2.联想记忆法:是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或联想,赋予新的含义。如: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用“悲”“埃”二字的谐音,组成“悲哀”一词来记。
3.等距离记忆法:是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相等差距的记忆方法,好处是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年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代来。如:相距二年: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依此类推还有相距五年、相距十年等。4.谐音记忆法:是用谐音的方法,赋予人为的意义,以增添兴趣的记忆方法。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可记成北捉(涿)南鱼(余)落(洛)中心。
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利于记忆历史知识和考试的发挥。在平时练习中要注意“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小题”就是选择题,“小题大做”就是在做选择题时,不要局限于能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看看其他选项能让自己想起什么相关的知识,必要是要对照一下课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对“大”题则要“小”做,将那些长长的答案精简成组合型选择题,以方便记忆。考试时再扩展一下,就会要点齐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读懂材料,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论点明确,简明扼要、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等问题。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才是传授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
第二篇: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让学生更多的展示所学知识
月研讨交流------
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让学生更多的展示所学知识
华亭三中周宏伟
我们施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近两年,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我们刚开始施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指导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根据上课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在活动中的生成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分析之后,选择出最恰当的展示方式,展示方式可以是板演、谈话、动作、表述、分析、归纳、图表、媒介等等,而不是只关注展示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展示的过程,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活动中,学习展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此以前我们的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对于于初中的学生,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应该不是展示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学生情感水平、胆量、心理、表达能力等等非常有限,因此在进行展示时,我们不能把学生和老师的水平来要求他们,而应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只要是将学生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真实的感悟告诉大家,那么这种方式就是适宜的。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呢?
一、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恶性循环。这种后果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相悖,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认真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式来激发他
们的参与意识。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应该积极鼓励。有时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不能批评,反而,大加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在课堂上,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诱导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可讲一些激励性的话:“这个问题比上个问题更有难度,哪个勇敢的人敢于挑战?”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回答结束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
最后,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作为老师尽量把课堂的内容讲得生动一点,可以适当的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内容,让大家都尽量融于课堂,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多提问让大家回答,还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当一回老师,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讲课,这样的效果应该是可以的。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情感教学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它可以创造一种轻松自如、气氛活跃、心情愉悦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标新立
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这样,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学生的意见得以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好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成功,收获自信,收获快乐,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精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2、点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之处。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耐心疏导,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释疑。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寻找资料加以研究;对范围过大的问题,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以便让学生逐步把握问题的实质。
3、引入争议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有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有争议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真正让课堂高效,教学过程必然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让学生去探究,方法让学生去寻找,问题让学生去解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
第三篇: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
宁波市“晨风奖”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
----------宁波市朱雀小学寻求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以艺术教育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过去的很长一个阶段里,音乐课的重点往往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唱几首歌曲,而贯穿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教学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付诸实施,或虽然部分实施,效果也很不理想。特别是目前视唱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视唱,学生普遍是感到畏惧、枯燥、不想学,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后,连一些简单的乐谱也视唱不了。
“识谱”是学好音乐课的基础,“视唱、视奏”是迈入音乐之门的引路人。器乐进课堂中的乐器往往都是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经过一定时期演奏训练的学生,会对音高概念相当清楚,视奏的训练让学生同时做到以视唱奏听结合。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脑、口、手、眼、耳同时并用,这对学生的识谱、听音能力都会有所提高。通过器乐教学,让学生进行集体合奏,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发展记忆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协同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渐渐地聪明起来,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
当今世界上已经被公认为最先进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教学法”等都将器乐作为重要内容,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则本身就是儿童器乐教学法。铃木先生(该教学法创始人)认为所有的儿童(只要不是白痴)都可以学好音乐,而音乐则应从学习器乐入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器乐教学,在美国学习乐器(包括各类简易乐器)的小学生几乎为100%,中学生为50%左右。朝鲜政府规定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习两种以上的乐器。日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组织乐器的学习。这些国家的学生音乐素质是惊人的。如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演奏交响乐,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听交响乐或看歌舞剧时能对照阅读复杂的乐队总谱。
我校音乐教研组在充分研究当前音乐教学现状以及器乐教学优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充分利用乐器的辅助功能消除学生学习视唱的枯燥情绪,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努力提高音乐课堂效率,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主体参与音乐教学的热情不断高涨。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试图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说,就是研究器乐教学与视唱教学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试图通过器乐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等。通过一定的时间训练之后,变传统的“边教边学”模式为 1 “先学后教”,由学生借助乐器的辅助作用自主视唱,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掌握一种乐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器乐特色项目是我校近几年来逐步形成的单项性特色,也可以说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下阶段的目标是:把学校的单项特色进行拓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让学生学有特长,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
三、理论依据:
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
器乐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非器乐化的教学中,视唱和听音是很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则可调动学生的有意或无意的注意,从而掌握视唱与听音。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
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近代心理学家曾作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器乐训练通常和手指连在一起,在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双手的动作,并且是符合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或快或慢、或强或弱 2 的动作,这将进一步强化对左右大脑神经中枢的刺激和锻炼,从而充分促进大脑的平衡发展,使潜能最高效益的发挥。目前教育改革中提出来的建立多维互动课堂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深造的音乐家感受能力、自我协调能力、听觉敏锐能力、动脑反应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奥地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在科研中碰到难题时,就去听人弹奏名曲,在音乐欣赏中得到启迪,解脱困惑和疑难。
四、实施过程与操作方法:
(一)打造艺术师资队伍,探究艺术教学模式
学校要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以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为根本。我们学校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门”的方法,让艺术教师不仅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都要提高,更加强调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
1、学校专职音乐教师“走出去、多取经”:
学校现有音乐教师3名,其中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1名,均获有音乐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徐波老师已获音乐教育本科文凭,正在进修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研究生课程班。
一直以来,学校非常注重对艺术教师的培养投资,每当教研室组织外出听课或是各类培训时,总是抓住机会让她们积极参加,多渠道吸收艺术教育信息。并且采用了“成熟一个,带动两个”的策略,通过开展师徒结对的形式,促使艺术教师们能共同提高。
我校的音乐徐波老师是宁波市教坛新秀,宁波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晨风奖”获得者;江东区学科带头人;连续两届区教坛新秀一等奖;连续四届区课堂教学能手;她撰写的《从“学琴的烦恼”引发的思考》等多篇艺术教育论文在全国、省、市各级获奖或发表交流。
王珊珊老师三年前毕业于宁波幼师音乐班,不仅有舞蹈特长,而且各项音乐基本功扎实。学校通过让她与徐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有计划地给她压担子,为她创造条件,使其很快地在工作岗位上能得心应手。在我校近两年的“春兰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经过说课、上课、教学论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多项考评王珊珊老师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2、外聘优秀专业教师“请进门、多送宝”:
学校从96年组建民乐队开始,就聘请了许多宁波市有影响,在器乐演奏和教学方面上有一定造诣的专业教师来兼职任教。如: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省二胡协会理事、鄞州区越剧团专业演奏家杨振宇老师、宁波市青少年宫的包德康老师等多位专家。把这些热爱民族音乐事业又具有较高器乐演奏和教学水平的专家请进门,大大充实了师资力量,为开展我校的器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提供了十分 3 有利的保障。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音乐教学过程
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能愉悦参与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课堂教学气氛日益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具体表现在“四个原则”和“四个结合”:
“四个原则”即:
①主体主导原则:新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器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使学生在器乐演奏中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音乐。
②实践操作原则:新课标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音乐实践。器乐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将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器乐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 “六动”,即: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
③民主愉悦原则:在器乐教学中建立起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自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处于愉悦状态,让学生乐于主动接受艰苦的器乐演奏。
④成功激励原则:在器乐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演奏,敢于创造。
“四个结合”即:
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兴趣小组时间排练器乐节目,学校的民乐队和鼓号队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多次获奖。②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拓展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与青少年宫、儿童乐园等社会力量办学多种渠道相结合,多管齐下,鼓励学生学习乐器。今年9月,我校的赵雪雁等多名学生考入宁波市第一个青少年民族乐团----“东方宝贝”民族乐团,并成为该民族乐团的优秀学员。
③音乐教育和社会活动相结合: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经常在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时,走进朱雀社区、百丈街道、中山广场等社会大舞台展示表演。
④音乐教育和培养学生特长相结合:
据统计,我校至今已培养了一百多名器乐特长生。这些学生不仅个个有着较扎实的演奏基本功,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有着“我要学”、“我爱学”的良好学习状态。学校还专门在每周二中午的校园电视直播中开设“我是快乐演奏家”的专题栏目,让所有学习乐器的学生能够在全校师生面前登台亮相。其中201班方奇同学的笛子独奏《我是快乐的小笛手》等7个精彩节目在宁波市电台“太阳花”栏目做了专场录播,得到了评委和全市广大听众们的一致好评。
(二)营造艺术教育氛围,凸现艺术育人功能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带的作用。“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良好审美情趣的培养,文明习惯以及优秀民族精神气质的养成,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想象力、创造热情和创造力等”。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抛弃过去那种:“艺术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陈旧观念。具体做法如:
1、美化校园,开辟“艺术长廊”
虽然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完小,每年教育经费较少,但是学校在确定发展目标后,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每年要增添一部分的教学设备。添置了大量的字画来装饰校园,每层教学楼西侧走廊挂有名人画像,东面则开辟了“艺术长廊”、“艺术之星”等新天地,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充分体现现代化教育的新气象。
2、校园电视广播,开设“名曲欣赏”
为避免当前少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重技艺训练,轻欣赏能力培养”的误区,学校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在每周二开设“中外名曲欣赏”栏目。全校师生可以在这个栏目中收看、收听到许多有关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他们创作名曲音乐的故事。通过视听结合的形式,学生们不仅能熟悉并哼唱名曲的主旋律,而且激发了他们收集和积累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艺术修养,使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不断浓厚起来。
3、顺应时代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孩子是五彩缤纷的!”为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孩子们的艺术情操,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校园里呈现出了多个兴趣浓、学风正、合作能力强的艺术团队以及一大批民乐、声乐、绘画、书法等方面的艺术小明星。特别是我校的民乐队自96年创建至今,在“快乐学琴”的氛围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至今已有百余名队员通过全国、省、市级的民乐考级。并为对口的中学输送了许多艺术特长生。学校民乐队还经常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舞台,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的民乐合奏、重奏、齐奏、班级竖笛合奏等节目的表演,十分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活动的园地,展示才能的舞台,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质。
(三)加大器乐教学力度,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1、分层教学 人有我优
由于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异心理,他们对操作乐器参与课堂演奏等活动很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器乐的兴趣也如学唱歌一样浓厚,但器乐的操作比学唱歌要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器乐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易操作的乐器,如:低年级以打击乐器为主,中高年级选用了竖笛、口风琴等。我们在教学歌曲中,让学生分别用沙球、串铃、木鱼、碰铃等小乐器,协同老师弹奏的旋律进行演奏;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或进行歌表演等。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一般表现出积极、踊跃,教学效果也很好。此外,我们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如口风琴、竖笛等器乐的教学,使小学生能基本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巩固和提高视唱能力等方面非常有益。
在全面普及、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我校计划在2004年举办首届“器乐节”,让全校学生在器乐节中,从认识一种乐器;了解一种乐器;喜欢一种乐器;学习演奏一种乐器;学会掌握一种乐器;甚至于能够自制发明一种乐器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综合实践活动,营造“我和乐器交朋友”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2、民乐特色 人无我有
学校充分挖掘内部优势,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校民乐队的组建》。主要开设民乐特色,如二胡、琵琶、笛子、扬琴、中阮、唢呐、打击乐等各类民族乐器的兴趣小组。历年来,学校民乐队已积累了《金蛇狂舞》、《喜洋洋》、《京调》、《春节序曲》、《瑶族舞曲》等大、中型的民乐合奏节目,也有许多各类民族乐器的独奏、齐奏、重奏节目。我们将在每年一届的“器乐节”中举办独具风格的民乐专场音乐会,进一步发挥我校的民乐特色。
四、主要成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对于我校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音乐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一边范唱,学生一边跟着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相当大的扼杀。而在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放开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角色起到了很大的变化,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配角,只是起到组织、引导作用。
2、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我们更注重学生体验性的学习。在视唱教学中我们主要让学生通过借助乐器的辅助作来自学视唱练习曲,中低年级主要借助固定音高的乐器,高年级学生除借助固定音高的乐器之外还可借助二胡等不固定音高的乐器,这主要跟学生选择的不同的课外兴趣组而定。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知识铺垫→学生自主尝试→学生合作交流→反馈指导→矫正练习→再次交流→评价小结。(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螺旋上升、自主探究的学习轨迹)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器乐教学的教材。如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制了二胡教程、竹笛教程、琵琶教程、鼓号乐教程等。这些教材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校艺术教育的内涵,为我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功能。
4、此课题的研究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促进了视唱能力的提高。我校课题研究中所选的乐器往往都是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经过一定时期演奏训练的学生,对音高概念相当清楚,视奏的训练让学生同时做到以“视”、“唱”、“奏”、“听”结合。在演(吹)奏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脑、口、手、眼、耳同时并用,随之学生的识谱、听音能力,都有所提高,音准也加强了。
合唱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总是一个难点。在唱多声部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跑调”、“串声部”。自引进了器乐教学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通过“唱唱”——“吹吹奏奏”,“吹吹奏奏——唱唱”。学生由唱(吹)一个声部,到吹(唱)二声部,交换声部等方法进行训练,在二部合唱时,音准、节奏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学习音乐兴的趣得到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当学生产生这种意识倾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而器乐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这些特性,是诱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孩子们对乐器有着本能的喜爱,在参与器乐演奏的过程中,他们的音乐生活很大的丰富和满足。器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嗓音条件不好,处于变声期,听觉有缺陷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尊重的愿望,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体验、参与音乐的新航道。
学生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心理学家认为:手指运动越复杂,越能使人聪明。由于乐器的演奏与训练,使学生的五官和手能协调运动,能平衡左右大脑中枢神经,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同时,演奏乐曲使学生常处于情景想象之中,对情景感受极深,而器乐中丰富多彩的知识,以及器乐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都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与敏捷。表现在他们写文章或考虑问题时,能积极开动脑筋,基点高、思维广,遇到问题能追根寻源,描述事物时会生动形象。从多数任课教师的反映中不难看出,器乐学得较好的学生在上课问答,平时作业以及平时考核成绩大都表现出色。
学生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器乐的演奏与训练,特别是器乐教学与课堂教材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逐日提高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善于模仿,天性好动的特点,开展音乐、歌曲创作,也能取得良好效果。7 例如:旋律片段的创作。根据特定的节奏型或几个音、片段,根据简短的词句或旋律进行自由创编哼唱或用器乐演奏。根据某一首短小精悍的歌曲节奏型进行旋律创作,并用器乐吹奏。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探索不同的音色,音响效果,根据歌曲处理的需要,进行演奏法调节编配,并为歌曲伴奏。此课题的研究,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发展了学生创造力。实践证明,器乐教学的引进,对整个音乐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不断地探索改进,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让器乐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近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了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其中由徐波撰写的《从“学琴的烦恼”引发的思考》在首届市艺术教育论坛中获二等奖。学校音乐教学的有关事迹多次在区以上媒体报导,学生参参加省、市、区各级器乐、声乐大赛中多次获胜奖。
2001年10月,浙江省“虎丘杯”民乐比赛合奏组二等奖;
2003年9月,被宁波市教育局授予“宁波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 2003年12月,在宁波市首届校园歌曲创作大赛中,3首创作歌曲获奖:《大松树》获作词市一等奖;《篙、小船、渡口》获词曲综合三等奖;《女生的童话》获作词三等奖
2001年11月,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五届艺术节开幕式中山广场展演;
2001年12月,宁波市首届艺术教育论坛中《从“学琴的烦恼”引发的思考》获二等奖;
2001年5月,江东区“六一”杯器乐比赛第一名(最佳演奏奖); 2001年10月,江东区小学生“三独比赛”优秀组织奖; 1999年10月,江东区鼓号队检阅比赛二等奖;
五、附件:
1、文件证明:----宁波市首批艺术教育(器乐)特色项目学校;
2、获奖证书:----浙江省“虎丘杯”民乐比赛合奏组二等奖;
宁波市校园歌曲创作比赛获奖证书(3份);
3、媒体报道:----2003年12月30 日《东南商报》21版“艺教巡礼”;
宁波市朱雀小学音乐课题组
执 笔: 徐 波
2004年4月12日
第四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则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着眼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能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全人格形成产生积极作用的评价方式。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进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本文将试图谈论本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力图有效实施形成性评价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困惑。
一、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开展形成性评价
1.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动机、态度、方法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态度的评价
通过问卷的形式,将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了解学生课后是否能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是否能在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是否有每天听录音的习惯?是否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的习惯?这有效地帮助教师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及方法。争取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和展开教学,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
2.把课堂提问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课堂提问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和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提问,有较高层次的问题,也有较低层次的问题,有复合型问题,还有发散型问题。在平时的课堂提问中注意这两类问题的配搭,并适合加大发散型问题的比例。提问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或两人小组中互相提问,教师作适当的记录,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或恰当程度给予等级评价。
3.细心观察
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我细心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诸多方面,如日常语言、行为和学习活动,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我所教的内容如何做出反应,如何使用教科书,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与交流,如何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了学生一堂课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还需要强调和补充,哪些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评价的依据。
4.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一种强调在模拟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譬如学习了“Family tree”,用英语表示画一个家庭的关系图;学习了英文信的写作格式写一封英文信;学习了一般现在时,写一篇描述日常生活的短文;用图片、卡片按老师论述的故事排序;学习了“signs”英文的表示法,学生自己作一些常见、常用的“signs”等。
5.建立档案录
学生有目的地收集、选择自己成长、发展的相关材料、信息,展现自己在一个或数个领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有反映学生某方面的成就与进步的材料,也要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用档案录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收集。它不只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夹,而是更有意义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这样可以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6.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逐步转变角色,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角色学生成为评价中的主体。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有选择性,有自主权,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不必总是老师统一规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初中生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开始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因此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形成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评价的主要表现为问卷调查及家长的评语。家长评价不仅起到了对孩子的监督作用,而且还能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使教师能更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7.个别交谈
教师与学生间的交谈有利于评价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需求,谈话的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个人的需要和教学要求来确定交谈话题。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了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也促使了我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如何很好地实施形成性评价
由于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为学生发展而进行的评价,老师要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学生合作评价,因此,与单纯的考试、测试相比,这种评价的难度更大了,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必须能够克服偏见,客观分析,做出的评价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1.注意评价的标准
根据评价内容的深浅和评价形式的难易程度对评价标准作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为评价的主要目标。
2.注意尽量以“高分”评价,以奖为主,以惩为辅
评价要注意公平合理,避免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服情绪。评价要注意对后劲生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后进生在全班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形成性评价中引入竞争机制,能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在评价中强调以鼓励为主,鼓励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能在其它方面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继续保持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测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体验成功之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度审视自己,更加努力地寻求自我的发展;要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学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优点。
3.注意评价的实效性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平时的学习进行,要注意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耗时费力且程序繁琐的评价方式,也要避免那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同时,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让他们乐于评价他人,也乐于评价自己。
4.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在英语教学中,评价方式如果一成不变,学生会厌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5.注意将评价坚持到底
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规划,并持之以恒;同时注意数据和材料的及时积累和整理,以防止评价流于形式。加强评价过程指导,正确运用评价结果。初中生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可塑性大,自学能力加强,但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因此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依赖性更强,自学能力更差的初一学生来说,教师对形成性评价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尤其重要。要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这样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促使学生规范地做好档案记录,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逐步形成自我评价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困惑
1.教师与学生掌握的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同一个老师由于个人主观因素在评价总难免带有个人偏见,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固有能力因而不能以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和达到的能力水平为依据制定评价标准,其科学性就得不到保证。
2.评价活动占用过多的上课时间,如何避免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
因教师需要通过各种评价表格记录,并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表现,工作量增加了许多,教学任务更加繁重。
3.由于评价以激励和表扬为主,侧重赏识和激励,时间一长会不会让我们的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忽视了对其存在的缺陷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否也有不利的因素呢?应怎样将形成性评价较好地运用于纠正偏差,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
第五篇:国培学习公共学习中所学的知识
在孩子未成才之前任何家长都不允许谈论学校老师学习的弊端,这样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父母读书 榜样的力量,家长要做到喜欢学习,喜欢有知识的人,10岁以上影响孩子学习的最大因素是委屈—爸妈看电视 为什么只让我学习呀
剖腹产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差,顺产的孩子聪明孩子出生后急着让孩子走 跑 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让婴儿和妈妈建立安全的依恋是必要的,隔代抚养父母越来越老能力在减这样的孩子会任性,且当爷爷奶奶离开后,他们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了依恋感觉不到安全感保姆带孩子,保姆同样也会走的,随之带走的也是孩子的安全感幼儿期思维不守恒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二年级重习惯培养,三年级注意力集中;四年级思维能力五年级道德教育4,5 岁之前,孩子无道德判断标准,没有好坏概念、8.9岁之前他律判断阶段,有好坏判断的欲望但没有标准,以成人,家长的标准为准,用赏识教育要好10 岁,知道好坏之分,再犯错误,就得惩罚
惩罚教育为主 青春期的孩子自己具有了成人的意识,但自己又缺乏成人的能力。; 具有向成人学习的强大生命力,吵架说坏话—因为对方比你强,比不过但又不服 建立爱的沟通渠道 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 陪伴
认同孩子的成长给其活 承认他们的能力培养责任感
树立家长的教育权威。家长的权威是孩子自律内化的必须,是他们一生成长的灯塔、学生谈恋爱在孩子未承认之前,老师和家长坚决不能承认,承认只会让他们觉得合理化 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而是等待培育的种子 五实 真实
平实,事实,充实,扎实
班级博客 英语话剧社 英语电影
阅读理解是获取信息
做阅读题诗处理信息
作文是传递信息 基于优势的学习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基本理念 发展
人生四个阶段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 青年期 更年期、老年期 教育是塑造和改变一个人,主动干豫和塑造的过程。、对别人有期望,那是内心的不坚强。把所学的知识不可以当是工具,工具是无情的,人和人的交流本身就有价值,真正接受的教育:相处的时光和日常交流。
生命历程的两大支柱:人
撇---事业成就,安全感理性对待。物质需求男性化
捺---情感家庭,幸福感非理性的对待,感性对待 情感需要男性化
凡是谈条件的都不是爱的,尊重别人的意愿。
孩子一定要六岁之前自己带,当时的情感是补不上来的,在现实面前只能自己带。人的三点
优点发扬发展利用 缺点改善克服,弱点 面对 悦纳 成人基本上都是弱点不好改
男人酒色財气
话极端但不离谱 致命的弱点:他爱不爱你
妈妈应该教会女儿判断男孩儿爱不爱她 女孩应做到细心 耐心 委婉,优雅 大方 理性的教育 慢慢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如果你想让他怎么样,不要去指责这方面指责超过5遍
事实成真
三轻轻 轻轻说话 轻轻走路 轻轻做事
三弯腰
见了字纸弯弯腰 见了枯叶弯弯腰 见了赃物弯弯腰
润物细无声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常规管理包括:生活常规、宿舍常规
学习常规 课堂常规
劳动常规
行为常规
集会常规 师生之间的礼貌要求 同学之间的礼貌要求
习惯成自然 贵在制度细坚持能恒久长习惯成自然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大事勿糊涂,消失勿清楚
第一组 每周记5件非常感激的事
记不住忘不了 求不得扔不掉 爱离别憎相聚
命是上天给的,但是运掌握的自己的手中
人如果经常把自已想成什么样子,渐渐你就越象是什么样子了,最终就成为什么样子”。婆婆和老公六字真言:示弱装傻赞美
杜绝自私功利学习观念 学习为了挣钱为了好工作为了好人生
竞争对比学习观念
实用偏科学习观念
培养孩子服务的态度,培养孩子服务的态度,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人的一生都在与人对比,那么他的一生都在痛苦中去 永远不要去对比 比成绩 比工资 比房子
不要逼孩子
教别人学习到的知识是90% 孝顺 孝其身 孝其心 孝其会
孩子是家里的摄像机
父母:示范者,支持者,陪伴者,倾听者
找出自己情绪的来源 初三时一天一身衣服一个月整理一次头发,孩子们的成绩会提高的 刚上初中题要出简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找出情绪的来源,做到自我接纳
胎教时听平缓的音乐,一两岁时听节奏快的音乐---培养其音乐素养 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习成绩 潜能 建立自信 培养永不放弃的毅力
知而获智,智而达远,一流的老师教思想,二流的老师教思想,三流的老师教知识 胡锦涛:教育成效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掌握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基础知识教育由注重知识到---内涵
课上培养培养习惯,放课下
习惯养成工作要跟到底
作业
软作业—硬检查,硬骨头—软功磨
教学理念: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全体发展 使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终身发展,梦想永远比回忆更重要。
不仇恨、不抱怨、不在负面情绪里停留很久。这样就会幸运。而让很多人失去运气就是在仇恨里停留太久,在抱怨里停留太久。
良性的心理宣泄:一倾诉,哭 购物 旅游 充足的睡眠 运动减压 听音乐
暴力减压 写作减压
女性的同性友谊 食品减压 幸福的人:有梦在路上的人
听课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听:事件分析法,描述问题与分析
过程分析法,把教学的流程作为对象 收集反映个教学环节运用适宜程度衔接水平,互补状态的有关资料
借此对教学过程做出整体性判断 图示辨析法:(行走路线图,提问学生的范围做记录,学生主动发言)
表格核查法;教学问题(记忆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创新精神),管理性问题 不属于教学,行为透视法:把教师行为和某几个学生的行为作为观察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借以判定师生相关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人格空间距离是1.2米,好 中差 学生别在做什么,参与度 老师的教学定位在哪里? 认同水平
课堂教学的任何事物---都有意蕴。评课的主要要求:(看教案,听说课)诊断涵盖从备课到评课的各个环节 诊断涉及从目标到方法的多个方面 诊断标准具体相对性,多样性 诊断方法具有灵活性,综合性 创建新型的议课文化 注重后续的教学重建
向毛泽东学习工作方法,向总理周----工作精神,向小平----学研究问题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说课的具体要求: 自我评价,问题反思 教学重建------破是为破旧立新
教学反思(以探究性反思为主,以专题反思为主,以全程反思为主 强调连续反思 教学叙事:由浅描向深
由事例向事理的转化
由写故事向写 讲故事并重转换 教学案例:是包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真实的典型性事件 标题;以事件定标题,以主题定标题
背景:间接背景---在前简写
直接背景---在后详写
问题;出现
产生的原因
问题解决方案的设想
】 问题解决;详尽过程
初步效果
讨论与反思:问题解决利弊得失的分析,发现的新问题
后续解决问题的打算
其他感受 附录
教学案例:借助于课的形态来呈现问题的
是以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课作为研究单位,已确立主题
格式:教学设计+教学进程+ 教学反思
教学论文:注重经验概况,增加理论内涵 彰显实践智慧
纪律问题的原因;需要和行为的关系---动力关系
个体的行为时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满足需要的独特方式 所有人的需要都是正确的,但是所选择的满足方式不同。不能用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是问题儿童
学生在学校的需要;被关注的需要,需要体验到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胜利的需要,完成学业的需要 权利的需要,需要有理解,影响和控制环境的能力
为寻求关注: 建设性行为----表现出色
与同伴关系不好
对批评和失败也特别敏感
波坏性行为----攻击性强,鲁莽挑衅
制造麻烦 即便被人嘲笑也比没人理强
越关注越上劲
教给学生合理满足需要的行为技能---教给他们社交和遵守规则的技能
提供必须得知道和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学习和联系在学校生活中所学要的各种技能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心理辅导
不批评 无压力
1)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户外的,1.你我有缘来相聚,采访单同样爱好生日等记录名字不重复
分家感受 组内记名字 可以包括名字内涵 象征 你希望大家叫我什么 最后找一个人介绍组员
2)
二、班规建立的方式
(一)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六个句子:
1.在这个团体中,我希望学到。
2.我希望在这个团体中能够。
3.当我说话时我希望。
4.当别人说话时,我希望。
5.在这个团体中我不希望看到。
6.在班级中,当 时,我觉得最舒服
(二)同学们填完这些句子后在小组内分享,最后由组长总结本组成员对班级的期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每个人的期望可能不尽相同,怎样更好的达到每个人的目标呢?并让学生明确规则的必要性:规则的制定不是为了约束和控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每个人当然也包括你自己的愿望。这样制定的班规面目不再生硬,表现方式多样,因而同学们理解班规会更透彻,班规的制定与实施将成为他们一份难忘的经历,班规成了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的严厉而又亲密的―朋友‖,因而遵守起来更迅速,进入状态更投入,与班规抵触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减少。创红灯――顺=被堵==保护你的利益
七个阶段――宣扬规则――表扬 早读,下课 自习课应该怎么做,展示牌展示
五步倾听――一只青蛙跳下水咚 父母是孩子的过滤器
与人争吵是因为他们做了而我们想做而没有做成 孩子教育:学习:得其意忘其形
在成才学习知识前越傻越好。无他欲侧刚
关心侧乱,越早不替越好
没有原侧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担当,与其嘴禁止他不如用行为的后果来禁止他 贤人争不是,糊涂人争道理
人这一辈子应该控制你能控制的东西
心理健康 不要得意忘形 不要失意忘形 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幸福与心有关系
与对自己的和谐有关系,待人————-恕
从其心
随其心
和谁交往跟从。。的心
教师三管住,管住手:依法而行管住嘴,激化事情 话赶话 事情更糟
管住心,--告诫自己
我是老师 他是学生,学教育克服其不足 增加其优点
我是成年人 他们是小孩子
正因为是小孩子才不听话 比理智 比超然 而非比幼稚
遇学生调皮惹怒时/10)调头就走不想说时
2)今天你太冲动了这样做不利于事情的发展,你先上课明天咱们再说
老师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思考 找其他学生了解情况
向其他教师请教 若学生还是没想明白;等何时想明白后再找我谈吗定好时间再谈 山不转水转 学生不转 教师转
若是话顶话 道歉假不真诚,一步一步的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适可而止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慢说话 缓说话想清楚后在说话
老师用什么什么吧/ 去问话会收到肯定的回答的
有时候用行动 遇事宽容一点点,勇于承担你的责任,伸出你热情的手
班级的四个凝聚点,纪律 教师几个第一次
干部-领头羊
目标—给每一名学以机会 希望班级因你而团结 而不是因你而分裂
班级: 骏马 老牛 蜗牛
都在进步
教育无痕 从一个入手点再到一个好的落脚点 关注;成绩落后-----多一点爱 公平的对待多走进他给他责任管不喘气的东西
思想消极—感染力 开发其长处,缩小其差距
性格怪异----–蹲下身来去听孩子的心声 爱好特殊---适当调整 想办法拉回
分析爱好
现在不知道 未来;看你们怎么做无限量的决定你们将来所作所为的是你们现在怎么度过的每一秒
你能干什么 你不能干什么 老师希望你干什么 我很重要---一分钟班会
千万不要让差生做班干部—用他 他觉得你没办法 不用他—恨你 发现认识表扬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教师的嘴是吹风机
正向推理 破冰活动—打破僵局 玩游戏大风吹 小风吹 班规可以制定 全体签名攻击别人和攻击自己的人 心情故事
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抓大放小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
家长和老师要做的是陪伴着尤其是0-3岁的孩子是安全岛 而非教育者 倾听者 注意态度而非评价者
做理解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课堂上师生关系 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学生解释
包括 生生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 名师要做到 品德成真 业绩成品
方法成套,思路成线
小学是习惯的培养 中学是方法的培养 个头的增长关键时期
高中是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意识,但又有很强的依赖性队自我的完整认识,尝试错误 寻找同一性
试图将自己的多方面
智力
性格 道德多方面合起来达到一个对自我的整体认识 教育的群体是家长和孩子
孩子的焦虑症是由老师家长传染的。。东西带了吗 初中的孩子表扬最好是封闭性的表扬
老师(别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学校上学,孩子有压力 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家长都知道会有压力的0 父母所教的学科 父母太优秀
容易受挫,让孩子有成就感 成功的孩子—成功的家长
问题孩子---问题家长
在孩子未成才之前,任何家长都不允许谈论学校老师 学习的弊端—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 大容量 快节奏 三大板块 预习展示反馈
六个环节 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 展现提升
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 组员解决组员问题
组长收集问题,各组互相解决问题,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
一步独学
二步群学 三步组内小展示
四步 班内大展示 五步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三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 在组内小展示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试时 导学案编写时: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 准备 展示 练习产出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