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展望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成就,展望“十二五”规划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专栏,突出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以及“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一个巨变、四个不变”,是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到“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从“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对“十二五”的目标设计、战略部署,贯穿着科学发展理念。
一个主线:转变方式
——继30多年前的历史性转折后,再一次作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由此开启由大国通向强国的大门
一个重点:改善民生
——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也会变成很大的难题。简单的数学计算,对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国情作出了透彻的解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大力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加快构建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加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应在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产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行强强联合,走集团化道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竞争格局,避免重复投资、过度竞争。
引导消费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居民以住房、家用轿车、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教育、保险、医疗、文化、家政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调整对外经济结构。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新变化,需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经济结构,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少人善意地提出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我们会择善而从。但对那种别有用心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绝不会为其所惑。正如郑青原文章所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某些人所期望的“改革”是完全不同的。郑青原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主张,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就会走上邪路;没有积极稳妥的推进,就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毁掉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无法实现国家振兴。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我国的政治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是纵看历史,横看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也必须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复兴战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根本体现和坚定信念。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某些人还会挑起种种事端,不断打出各种“民主政治”牌,“忽悠”中国百姓,诋毁中国政府。但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会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二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摘要:“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关键字:十一五、十二
五、民富、国强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成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回首五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具体来讲:“十一五规划”建议总论比分“一分为二”,把“上一个五年的成就、十一五形式的分析判断”与“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分开阐述;而“十二五规划”建议总论部分则采取“合二为一”的办法,将二者一起阐述,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两个规划建议的分论部分。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增加了两项内容,即第二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第九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即将这两方面单独立项并上升为主体国家战略层面。其二是将“十一
五规划”建议中第七项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分为二”,成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十和第十一两项分开阐述。“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其次,这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实际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中国的最大国情是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成为我们的一个负担,是劣势。现在中国变劣势为优势,并且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是看到压力的同时也看到,13亿人的消费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是国家经济内源性发展的强劲的驱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文化建设单列并上升为国家主体战略层面,大约也有这样三方面考虑:其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其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和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相应迅速增加和扩大了。其三是文化经济尤其是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都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但二者的内涵和重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儿这些区别点,也正是我们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把握和努力做好的几个主要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切好。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当下,一段新的征程正拉开帷幕。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叠加在一起,分明让人感到天地转、时光迫、只争朝夕。“十二五”是关键时期,也是攻坚时期。五年以后,再度回眸,综合国力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到2012年,正值“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关键年份,我们也都走进了社会。相信,我们的加入,会为“十二五”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第三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关于惠州道路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8月11日-8月25日
二、调查对象:惠州道路建设
三、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惠州道路交通情况,进一步了解惠州城市的发展, 特此开展这项调查。
四、调查内容:道路交通的过去的建设情况,现阶段的情况,未来几年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主要有三项:续建惠大铁路二期工程、新开工建设厦深沿海铁路、筹建杨平铁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启动连接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
“十一五”期,我市还计划投资18.6亿元改造国省道,完成国道G205线、国道G324线、省道S120线等国省道项目改造。经济干线投资25亿元,完成惠淡大道、博罗大桥出口路、园洲大道二期工程等项目。国防公路投资5.6亿元,建设环稔平半岛公路、长横公路、梁化坪天嶂公路等一批国防公路。县乡公路建设投资12.9亿元,完成县道改造和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公路站场投资
8.5亿元,建设市区中心站和各县区中心站等枢纽站场以及惠及广大农村的农村客运站场。
“十二五”期间,初步估计惠州交通投资总额将达825亿,将形成以惠州市区为中心,外联各市、内通各县的高速公路网。计划到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000公里,新增公路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50公里以上,力争达到750公里,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所有乡镇30分钟内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同时计划完成4000公里的自然村公路修建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胡斯平表示,将全力推进南部新城、中职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等项目的建设,加快四环路的建设和三环路的改造完善。
三环路初期设计为过境公路,但由于城市的发展,目前三环路已经纳入市区范围,因此计划将三环路升级改造成为双向八车道的市政大道,加装路灯、排水系统、绿化带和人行通道。四环路的南段已经完工,惠南到仲恺的路段将会在 1
2011年开始施工。同时,第三东江大桥和第四东江大桥也将开工。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13条断头路,胡斯平表示,恒丰花园、民兴花苑和新旺路3条断头路已经动工,其余断头路都会在2011年开始动工。为了解
五、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可知,“十一五”期间,惠州交通总投资312.6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5公里,潮莞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光辉高速石湾至小金口扩建等3个项目完工。完成惠大铁路二期进港线建设,启动厦深沿海铁路、莞惠城际铁道。沿海港口新建生产性泊位12个,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500万吨。5年内,出租车数量增加730辆,达到1650辆;客运车辆数量增加45.2%,到达4736辆。2010年底普通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实行年票制;行政村3360公里“村村通公路”任务全部完成,所有乡镇建有客运站。
2010年,惠州市在公交站台进行8个电子站牌的试点工作。据悉,今年元旦后半年内,市政公共事业局将投入2000万元,对惠州市中心区所有站牌进行升级,将普通站牌升级为LED电子站牌。电子站牌与公共汽车的G PS系统联动,可以显示出公交车抵达的站点,方便市民选择车次。另外,每辆国营公交车上将安装4组摄像头,与公交远程控制系统一起更好地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开建8条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惠城中心区城市道路正式开始分级管理,内街小巷全部移交区级管理,市区城市主次干道数量从178条增加至209条,道路长度从180公里增加至210公里,桥梁、隧道从28座增加至36座,道路桥梁总面积从约400万平方米增加至618万平方米。此外,南部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东江高新区等城市新区市政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城市中心区主干路网基本构建,城市半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城市布局向外扩展了100多平方公里。
目前首批优化调整10条公交线路,其中新增2条公交线路,调整5条公交线路,增设3条公交线路的公交站点,增加公交车辆24辆工作已经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将实现金山大桥、中信大桥通公交车的目标,提高江北片
2区、三环北路、水口皇冠路、金山大桥两边区域以及南部新城片区的公交保障能力。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后,市交通运输局将启动第二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5月下旬完成;第三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7月下旬完成。
六、建议:
由于能力有限,调查可能不是很全面,结论也不太精确,不能客观的反映出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窥豹一斑,得知一二。道路交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道路交通问题不解决,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会影响到惠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交通建设涉及面广,面临的任务繁重,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科学安排工程建设,有计划地推进。
督导组下设2个督查小组,第一组负责惠大高速、惠深高速、广惠东延线、惠州大道东段建设的督查;第二组负责广河高速、从莞高速、博深高速建设的督查。督导小组通过听汇报、现场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督查工作,重点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并对每一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督导意见或建议,为施工队提供工作面,推动工作的开展。督导组每周五对本周的督查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下发至各县(区)及《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等媒体,增强舆论监督力量。
督导组还会同市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当地党委、政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影响工程进度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对工程进度实行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确保督导工作收到成效。
第四篇:收获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在全县广播电视工作暨效能行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修言
(2011年6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规划‚十二五‛期间目标任务。下面,我就‚十一五‛做简要回顾,对‚十二五‛规划进行简要安排,供同志们讨论。
一、‚十一五‛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广播电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局,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主要体现在:
(一)新闻宣传成绩喜人。积极改进宣传方式,强化中心工作宣传,新闻宣传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十五‛对比,‚十一五‛期间,广播用稿7600篇,比增10%,对上用稿1180篇,比增110%;电视用稿6400篇,比增10%,对上用稿1150篇,比增216%;制作各类专题片、汇报片122部,比增508%;组织创作49件作品,获61个奖项,其中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11项、市创新奖1项、市一等奖15项、市二等奖8项、市三等奖22项,比增323%。《政和之子在军营》、《政和之子在上海》、《政风行风面对面》等系列电视专题片给观众留下深 刻的印象。
(二)事业建设业绩突出。投资1000万元,大力实施乡镇村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完成外屯、镇前、澄源、杨源四个乡镇81公里长的‚光纤主干网‛联网工程,结束了乡镇主干网租用‚电信网‛的历史。五年新增光纤行政村69个、场5个、自然村254个,行政村联网率从2005年的41%增至96.8%,从全市倒一跃升到全市第一。投入500万元,大力实施有线数字网络改造工程,于2010年全面完成城区、各乡镇以及120个行政村、15个场(矿)、421个自然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改造,其中30个行政村达到‚双向、交互、多功能‛的要求,网改的标准、质量、速度属全市第一(2010年全市其它市县区的城区数字电视网络未改造结束);建成了18.5公里长的城区主干网管道,形成全市唯
一、全省极少的全城环网。在全市各县市率先启动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整转用户6800户,占全市整转用户的53.6%,整转标准、质量、速度位居全市第一。与移动公司合作发展宽带业务,全县发展用户近1900户,发展速度位居全市第一,用户位居第二。完成省局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高山台改造项目---熊山顶电视转播台改造工程。完成省局部署的县至乡镇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购置了镇前、石屯、岭腰三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办公楼及澄源、外屯二个乡镇广播电视站的地基。高质量完成了岭腰西坑后源和铁山湖里新村两个灾后重建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数字电视入户率达95%,是全市各灾后重建小区中唯一使用有线数字电视的县。提前完成高速和省道指挥部指定的红 线内杆路迁移工作,受到奖励和表彰。丰富电视荧屏,模拟电视节目由2005年的28套增至目前41套,数字电视传输124套节目。积极实施‚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放映5585场次,其中公益片4482场次、商业片809场次、科教片294场次。
(三)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开展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活动,查办案件41起,强行拆除134套、动员上缴206套、动员自行拆除1308套、没收接收天线120套,接收机20只、高频头20只;取经地下销售窝点6家,涉案金额近7万元。开展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活动,查办案件8件,处罚款10000元。开展有线数字电视‚私拉乱接‛专项整治活动,清查用户2.6万户,整治发展用户2406户,追缴有线电视安装费和收视费近80万元,年增加收视费30余万元。查处非法从事IPTV(互联网电视)案件1件,责令限期整改。协同公安机关查处破坏、盗窃有线电视设备设施案件12件,破获犯罪团伙2个,抓获犯罪分子8人。查处交通肇事和工程施工损坏有线电视设施案件18起,追回经济损失62800元,有效地维护广播电视权益,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在2010全省广播电视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级局做典型发言。
(四)安全播出体系健全规范。成立了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政和县广播电视系统工程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要时段,实行值机员、技术员、行政领导的‚三级值班制‛。建立了一支以新闻采编播人员为主的节目监看监测队伍,制定 了《监看监测排班表》、《监看监测情况登记表》、《广播电视机房管理办法》、《广播电视机房值机员无差错奖励制度》、《错播漏播误播处罚制度》;与相关部室签定《安全传输目标责任书》。与电力部门、通讯部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消除安全隐患。在广播电视播控机房装配安全播出预警系统,对广播电视播控机房的供电和防雷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购置了UPS不间断电源,确保了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五)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进行内部机构调整,成立了岭腰乡广播电视站、县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县兴业广播电视发展有限公司、督查室,恢复了熊山街道办广播电视站,将工程部调整为事业部,各乡镇收费中心升格为客户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套既符合政务管理要求,又符合广播电视行业目标的以责定编,以岗定人,责任明确、指标合理的量化考核目标管理模式的《政和县广播电视系统规章制度》。该制度由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奖惩制度、请假制度四个部分组成,内含用人制度、目标管理、财务制度、设备采购、综合治理、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8个项目,约70余项内容,200多条条款,涵盖县局所有部门。对乡镇广播电视站实行了‚一支笔审批、一个帐户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实行了‚定人、定标准‛的招待制度,杜绝‚乱吃乱喝‛行为。在局机关实行电脑考勤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开展了‚用户、安装费、收视费、材料费‛的四核查和‚乱照顾、乱减免、乱收费‛的三乱清理工作,清理用户215户,清理收费项目2项,追缴收视费26402元,规范了有线电视收费项目和权限。建立健全了《机关效能八项制度》、《机关效能监督台帐》、《服务承诺 制》、《投诉工作暂行办法》、《政务公开五项制度》、《广播电视设备采购暂行办法》等20多项配套制度,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办公秩序有了很大改观。
(六)干部职工业务培训力度加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自已教‛等办法,大力实施‚内增素质、外塑形象‛的人员培训战略。主要是成立广播电视技术学习小组,学习调研数字电视技术、有线电视宽带技术。邀请我县法律专业人士对部室主任、站长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厂家资深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广播电视新技术培训。按照‚择优选送、注重实效‛的原则,选送50人次人参加新闻采编播、广播电视技术、行政管理等培训教育。利用内部人力资源,举办解扰器、放大器技术、村级广播电视维护员等培训班。‚十一五‛期间,累计培训人员近600人次,培训范围基本涵盖目前我县广播电视各类工种。
(七)单位运转渐入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债务减轻,偿还历史债务500万元,债务从1300万元减到800万元;经费创收提升,从2005年的400万元提升到目前600万元。妥善解决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和联通公司拖欠光纤租凭费的历史问题。对正式干部职工政策性增资部分及时兑现。解决了系统内临时人员的身份问题,纳入企业用工管理形式,实行以岗定酬的工资方案,工资平均增幅超过100%,办理了‚五险一金‛(意外伤害、医保、社保、失业、工伤、住户公积金),稳定了基层队伍。局机关每间办公室配置了空调、电话、饮水机、电脑,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对工程和设备做到‚验收合格、及时付款、绝不拖欠‛,五年来共支付工程、设备款1650多万元,各类利息近400万元,偿还旧欠500多万元。提高了单位的信誉度。
(八)党建、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廉政文化建设的七个一‛、‚办公楼道文化‛、‚防腐倡廉‛、‚广电发展我先知、寻找差距迎头赶‛、‚企业文化建设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转变工作作风‛、‚金点子工程‛、‚格言、警句、座右铭征集‛等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工会委员会,在全县首家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并相应组织开展了‚帮扶帮困‛、‚捐资助学‛、‚送温暖、献爱心‛、‚迎奥运、庆五四‛、‚庆三八‛、‚庆五一‛‚迎新春联欢晚会‛等主题活动;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感党恩‛主题活动,分批组织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到海南、杭州、厦门、平潭、将乐、千岛湖、乌镇、周庄、无锡影视城、江西山清山、上铙集中营、安徽黄山、上海等10多个发达、旅游和沿海地区参观考察,陶冶情操;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组织职代会进行社保、计划等重大事项决策,促进了广播电视工作的健康发展。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既‚争创第十一届文明单位‛为总体目标,围绕‚团结勤俭、热情好学‛的企业文化精神,相应开展了‚树广电新风、创优质服务‛为主题,以业务培训、技术服务、咨询指导为内容的‚送技术下乡‛服务月活动,开展了‚懂礼数、讲文明、促和谐‛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开展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开展了‚流程我最简、办事我最快、政策我最优‛的机关效能‚建设年‛、‚巩固年‛、‚提升年‛活动,并与县效能办联合开展‚第一届广电企业文化 示范(部室)站‛评选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创建活动,提升了社会形象,达到了‚有活力、有效率、有形象‛的预期目标。
(九)集体和个人获得荣誉多。‚十一五‛期间,集体和个人获得的综合和单项奖近50项,其中有省六个厅局联合授予‚全省打击盗窃破坏‚三电‛工作先进集体‛;省局授予‚全省技术维护工作先进二等奖‛; ‚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荣誉;市局授予‚南平市广播电视工作一等奖‛、‚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工作‛、‚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迎奥运广播电视村村通、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广播电视社管工作‛,县委政府授予‚创业竞赛‛、‚计生工作‛、‚综治工作‛等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获得政风行风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获得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局办公室信息工作连续四年荣膺省市第一名;县电视台新闻部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十佳青年文明号‛、经济信息部荣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巾帼示范岗‛、运维部荣获‚市新长征突击队‛等荣誉称号;黄昌才获得‚2007—2010全省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局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广电系统开展向黄昌才同志学习的决定》,省局推荐黄昌才同志参加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激情、奉献----2011年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人‛候选人,叶映同志、余晓明同志荣获‚政和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叶映同志还荣获‚福建省十佳县域青年电视工作者‛称号、叶维荣同志荣获‚南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二、‚十二五‛工作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县广播电视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列为国家‚十二五‛时期‚十项主要任务‛之一。省市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出台一系列重要意见和政策措施,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广播电视发展确定了总体方向。我们要务必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实现广播电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省市局和我县‚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我局在‚十二五‛时期要重点推进以下四项工程:
(一)媒体建设工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和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发挥广播电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改进和加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加针对必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大力推进宣传创新。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二)公共服务工程。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二是完成333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三是完成223个已通电自然村有线电视小片网改造;四是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五是完成熊山顶转播台上山公路建设。
(三)数字化工程。一是继续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 网改造,全面实现数字化,80%实现双向网。二是完善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和播出数字化网络化。三是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
(四)产业推进工程。一是广播电视台办公楼及多厅电影院建设。二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业务发展。三是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车载电视业务。四是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站建设。五是乡镇广播电视光纤入地管道工程。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我们已按照省市局和县委政府关于落实好‚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指示精神,制定了《2011年广播电视‚五大战役‛实施方案》,同志们要按照方案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为实现我县广播电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展望美好“十二五”
展望美好“十二五”
我国虽然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灾大难,但由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克服了灾难,十一五规划超额完成。今年10月15日-10月18日,党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展望了十二五新布局。通过学习十二五规划,我有以下心得:
第一,我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我国本次的十二五规划,主要是为了完成我国下阶段的三大转型,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第二,我也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大思路。经济上平稳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民生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文化上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党建上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改革上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作为面临毕业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所以,我们要为祖国的十二五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创业富民,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预备就业”机制。“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 “学校待业”与正式 “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 “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