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丁绍光,著名现代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后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现旅居美国。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1500多次,作品被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画作个人风格鲜明,融合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特色,强调感染力,是当今画坛具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
核心提示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在全球我们看到很多雷同的东西,但真正感染人们的却是那些不同。在全球化中要保护民族特色,要尊重人民大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情怀。●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民族、一个文化是纯粹的,一定会受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如果没有包容心,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建立自己的文化。●西方在艺术上主张“相对差”,非常强调“矛盾”,而中国人讲“和谐”。●现代人紧张得很,但是艺术终究还是要静下心来。
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以后,如何保持民族风格和民族性。中国的有识之士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就在想中国怎么崛起,过去的100多年有很多中华英烈是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所以过去100多年来中国的经历是充满血泪的一段历史。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除了经济,西方形形色色的一些势力也进入中国,大家都知道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民族文化的保存,这一点我们有很多教训。
大家都很清楚,全球化后会看到很多非常雷同的东西,比如城市规划,我们所看到的摩天大楼、商贸中心、体育馆等等,在全世界走到哪里都是大同小异。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在这种相同当中有许多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比如在北京长大的人,就非常怀念过去的四合院,但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消失了。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强大以后,包括国外一些政策研究会都在研讨“中国强大了会怎么样”,讨论中华民族崛起后会不会民族主义也高涨,民族主义高涨后,这个民族要往哪里走?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现代化”是西方提出来的,但在保护文化传统方面西方是非常注意的。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自己有5000年的文明,脚底下的宝贝太多了,就不当一回事。在宁夏,有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固原,它的双层城墙,在中国仅有,在世界上也是仅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城”,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毁的么?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下消失的,一个官员的一句话就让它毁了。
民族性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文字、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细小环节里体现出来的,这是老百姓对文化载体的一种情怀。我刚才说世界上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摩天大楼、体育馆等等,这是现代化,但民族化并不影响现代化,特别是有些古老的、有价值的东西应该保留。你可以去城市的外围发展,可以建造城外城,世界上这种例子也很多。也有人建议旧瓶装新酒,外面不变,改装里面,不能让老百姓享受不到现代文明。但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留下的所有文化载体,都代表这个民族的喜怒哀乐,代表这个民族的爱好,应该很好地保护。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在全球我们看到很多雷同的东西,但真正感染人的却是那些不同的东西。同属一个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文化很接近,但是真正去日本、韩国走一走,就会发现很多不同。日本文字里有很多汉字,发音不一样,意义相同,比如说快速火车“新干线”,但也有一些意义完全不一样。说一个笑话吧,日本有个邮件快递公司叫“宅急便”,我刚到日本时,看到一个车上有这几个字的广告,就问边上一个中国画家,他也挺逗的:“哦,赶快回家拉肚子,是不是治拉肚子的药?”所以要是慢慢去琢磨,会发现很多不同,这些不同恰恰就是它的魅力。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们对文化的爱护却值得我们学习。在洛杉矶如果你有一栋房子,里面有个壁炉是30年代的,那么整栋房子就要被保护,任何人都不能动,他们对传统留下来的东西非常尊重。在全球化中要保护民族特色,要尊重人民大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情怀,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化才是正确的。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民族性、民族文化的保留应该引起重视。
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文化
从全球来说,国家强大了不能用自己的文化去欺负别人的文化,把人家并吞了,各个国家应该互相尊重,正是在尊重别人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一条所谓全球化的道路。全球化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民族文化像过去那么纯粹,它已经不知不觉处在一种融合当中。所以如果没有包容心,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建立自己的文化。
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走的是不同的路,这和他们的哲学体系不同是有关的。西方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提出来,人和天是 “主客关系”,人是“主”,大自然是“客”,人是大自然的主导,由人来改造世界,中国讲“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西方更多强调科学性,由于要改造自然,所以人是主宰,反映在艺术上走的是很写实的道路,从古希腊的雕像大家就可以看出,完全按照人体解剖的结构比例,而中国古代的雕塑是象征的、夸张的,我们那些门神武士可能头很大,身很短,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头脑,我们针灸那么多穴位都能准确找到,但是中国艺术没有走这条路,中国讲的是一种神似,所以我们在艺术当中创造了很多人类想象的东西,比如龙和凤,实际上没有的东西,我们中国人都接受。
从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应该说西方艺术在向东方靠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塞尚一个梵高,塞尚说“你们不要再画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画心灵感受的世界”,这分明是中国画论啊!中国绘画标准第一法 “气韵生动”,大家知道现在留存的最早有艺术家名字的作品是顾恺之的,顾恺之就说“以形喻神”,还有“手挥五弦易”,手挥起来很容易,“目送归鸿难”,眼睛看着鸿雁飞走难,早就强调一种神似的东西。毕加索说得更好: “我不画猫,我只画它的微笑。”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人类的各种情绪在猫的微笑里面都可以表现出来。就这样,现代主义文化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始了,在西方美术历史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繁荣。
在50年代以前,世界上所有记录下来的大师,毕加索、马吉斯、夏歌儿、梵高等,从前期印象派到后期印象派再到立体主义,一直发展到抽象主义,我觉得这段历史我们中国美术家正好是应该借鉴的,但当时中国正是处于被外国侵略的状态,整个政治、文化、经济都在受压,所以中国人当时没法接受现代主义,而徐悲鸿的学院派体系就非常符合中国当时的潮流,所以不是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而是在西方现代主义高涨的时候,徐悲鸿把西方的古典主义带进中国。今天不是在贬徐悲鸿,我觉得他把西方艺术的科学带进中国,对今天我们国人有很好的西洋绘画基础起了重要作用,徐悲鸿体系再加上后来解放以后送到苏联去留学的体系,这两个体系都是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此后,严格的学院派这种基础训练就一直控制着中国画坛。
只有做民众和精英的代言人,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觉得现代主义运动已经到了末期。从美国开始提倡的波普艺术一直到后来的极简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当艺术发展到抽象以后,美国人要怎么来走呢?就是打破,很多画家提倡“零绘画”,提出画画是一个过程,有人开始在白画布上用白颜料画十字,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白十字,但是不清楚,在黑画布上画黑色的方块,也是模模糊糊的。再往前发展干脆不画了,有一个很有名的画家将签了名的白画布送到博物馆去,他的意思是:这虽然是一张白画布,但是每一个观众在看这张白布的时候,都会想这是一张什么画,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到这个地步,我个人的观念还是接受的,我认为起码想法很妙,但是有这么一张就够了。他有名气,要是一个没有名气的艺术家拿一张白画布送到博物馆,肯定给扔了出去。美国从这一步再往前走,就走到“空”了,有一个很有名的展览,博物馆里所有陈列的东西被清扫一空,全部搬光,观众到了那里,目瞪口呆!展览就叫“空”,你进去除了看白布以外,什么也没有。我想到了后来美国人可能也害怕了,开了这个头后自己也有点后怕。20世纪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总结20世纪的艺术用的是“战争文化”,“战争文化”不仅仅是表现战争的文化,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有破坏的文化。大家非常紧张,21世纪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一个物质高度繁荣、精神高度死亡的时代?整个精神文明崩溃的时代?
刚才我说的这些现象,到了中国以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被西方唾弃的东西,在中国都有生存空间了,真成了个大实验场,到国外去展览让别人在报纸上抗议,最后拆掉了不许展。我举个最突出的例子,有的画家把牛肚子打开以后爬进去,然后又血淋淋地爬出来叫“重生”、“再生”,我觉得应该叫“兽生”,野兽生的。我的看法是,很多是应该交给警察局的事情了,这和艺术有什么关系?到了今天,艺术发展很快,有些人说“我在为下一个世纪画画”。也许吧,但是我不信。很多年轻画家有时候狂得无边。照我的想法,你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的人,不能说自己没有社会责任,组成这个社会有各行各业的精英,如果你的作品
能够代表同时代广大民众以及精英分子的思想、爱好、品德和他们的美学,那么你是一个很好的代言人,才可能画出真正的好作品。
第二篇:浅析日本民族性
浅析日本民族性
——以《菊与刀》为例
直到今天,一提起“日本”这个词,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不是百感交集就是恨得咬牙切齿,始终难以从日本侵华的阴霾中走出。电影电视从来没断过抗日主题,历史课本也永远写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作为一个正宗的90后,我既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也很难领会爷爷辈们声嘶力竭的控诉。我有的更多的是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弹丸之国能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资源匮乏,却曾一度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小国寡民,却敢叫嚣美国;以中国为导师,却把中国拍倒在沙滩上。”我们总说日本这指日本那,可是我们又真正有多了解它。我们扬言只要每一个中国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它,我们也老是抗议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甚至集结起来抵制日货,可是我们对它仍旧一无所知。我们能看到很多日本学者、文人等对中国历史、社会做的种种探讨。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的纪录片,日本人、西方人拍得比我们深刻、细致、详尽得多。好多我们不在意甚至摈弃的的元素却被他们完好地保留和继承下来,特别在考古界,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堪称世界典范。放眼中国各界,却少有研究日本的人才和著作,即使有,也多以大国的姿态俯视日本,除了骂还是骂,实在不堪入目。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却能够以相对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引用丰富的事例、访谈以及日本本国的相关著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民族性,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大门,使我感悟颇多。
下面我就文中提到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精神优于物质、环境。灵魂是可以训练的,人可以通过特殊的修行可使精神变成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的东西。一方面,作为一个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物质的匮乏使人们转向对精神的探索,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强大精神、强大内心来战胜肉体对物质的诉求。而实践证明,强大的精神支柱往往能够支撑人战胜现实现在的困难和危难,创造生的奇迹。正如当年中国红军十万里长征一样,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以小米加步枪的绝对弱势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来了个奇迹般的逆转,最终赢得中国的江山。日本政府在战败后,也以激昂的语调鼓舞民众重拾信心,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饥饿和疾病,饱含热情地加入到日本的重建工作中。
另一方面,日本地震、海啸等灾害频繁,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形成早作打算、防范于未然的意识。所以当美国军队登陆日本海岸,日本被迫打开海岸;当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战败时,日本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哭天抢地,奔走相告。日本政府只用“这是我们早就预知的,安全感和士气也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就把日本民众安抚得服服帖帖。我们才恍然大悟,这种自欺欺人式的阿Q精神胜利法原来不只中国有,日本政府早就吃透了这一套并把它用得如火纯青。这种政治手腕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其他国家更侧重于把它用来善后,而日本则用于提前预防。总之,都是国家机器维护其权威、巩固统治的惯用手段。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其威力之大,破坏力之强,震撼全国以至全世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出来担保做好善后、重建工作,全中国岂不是早就乱套了,哪还有现在这么欣欣向荣。
二、家长制下生活的日本民众,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和一整套相应的处事方法。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也不多,只有一个民族,又是独立的岛国,民众生活圈狭窄,社会关系稳定,传统的家族制度仍是维系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作为家庭的长者(尤其是父亲)掌握着全家的经济大权、财产分配、为子女婚配等重大决策和大部分问题的裁决权,家庭的其他成员不得有任何异议和反对,不服从只能引起整个家族的仇视和报复。当然,从情理上说,家长在做重大决定时都会通过家族大会,请这个家族的主要长者一起讨论,再做最后决定。这个决定可能对执行者没有什么益处,但一定是有益于整个家族的。因此,传统家族制度要求人人各守本分,报该报的恩,敬该敬的义务,尤其要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延续整个家族的荣誉。个体的概念和意义被弱化到极点,家族的权威则被捧得极其神圣。这种生活状态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现在仍存在于中国的一些农村)下的生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家庭的各个成员的表现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甚至家族在别人眼中的看法和评价,一个人做了什么丑事,这个污点不仅是他(她)个人的,它还是这个家庭全部成员的,越封闭的地方,这件事的影响力越大,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有时竟能影响几代人。所以每个家庭成员都谨小慎微,深怕自己给家族抹黑。日本人自尊心强,最受不了别人对其的嘲笑。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他们长得矮小、有萝卜腿,不符合世界普遍的美的标准,经常受其他国家的嫌弃、鄙视和嘲笑。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民族性的自卑心理,因此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在地震、洪水等紧急情况下,也很少大喊大叫。大多数人以为这是理智的表现,我则认为这更多的是自卑和耻辱感的体现。他们总是以这样的话激励自己:“世界上所有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显示日本精神。”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外部世界的赞同在日本具有任何在其他社会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生活圈的狭窄还造成另外一种现象:对恩的谨慎和抱歉。与中国人喜欢靠恩来维系人与人的感情,形成有来有往的交际模式相反。日本人常常抱着既感激又含羞蒙辱的矛盾心理对待别人给予的恩,在向他人施恩的时候也更加犹豫。这就好比住在同一层宿舍楼的同学,一个人因某事欠了另一个不是很熟的同学的人情,本来就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一天之内还要多次见面,这个人就不断地在脑海中想起这件事,就会感到越来越尴尬,直至还了这个人情,内心的不安才得以平复。因此,还不如既不欠他人的也不让他人欠自己的,生活过得还更自在些,这也是大多数的都市生活的模式。
三、等级制度的保留,人们把天皇尊为国民的最高祭司,这并不一定是神,却比女神的后裔更重要。
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日本也有严格等级划分,最高一级是天皇以及皇族、贵族,其次是将军,紧接着是大名,然后是武士,再来为庶民(农民、工人、商人),最低级的是秽多(贱民)。中国几千年来有过三十六个不同的王朝,等级划分和社会结构总在变化;日本在种种的变迁中,却从未把社会结构打碎过,它的模式永恒不变。天皇就如英国的女皇一样是国家统一和民族优越性的象征,任何人也无法动摇他在民众中的威信。但自德川家族改革幕府以来,天皇的权利被架空,成为政府统治国家的傀儡,并百用不厌。日本民众会攻击政府的得失和过错,却始终信任天皇。神秘而伟大的天皇被人们尊为国民的最高祭司,他并不一定是神,却比神更为重要,是日本人所以信念和精神的归属地。日本政府正是利用这 一点,每每把自己的政策说成天皇的意志,欺骗日本民众的感情,唆使他们干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一旦这种计划失败,又派天皇出来收拾残局。东亚共荣圈从兴起到以失败告终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一套把戏。可以说,只要天皇还存在,日本的右翼势力就不会消亡,我们就不能放松警惕。
第三篇:中华民族性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性心得体会
有资料证明二战期间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不肯收留犹太人,只有中国敞开大门。纵观中国历史,在中国贫穷落后时曾多次挨打,但在中国强大昌盛时却不曾侵略过任何国家。还有更令人注意的是,当时犹太人不管跑到哪里都说自己犹太人,在美国叫做犹裔美人,在英国叫做犹裔英人,他始终认为我是犹太人,我只不过寄居在美国,寄居在英国,可是当时跑到中国的犹太人,没有一个说自己是犹太人,都说自己是中国人,尽管他们长的是西方人的面孔。明朝郑和真的去过马来西亚吗,即便马来西亚历来就有郑和纪念堂,但很多欧洲人还是不相信郑和去过马来西亚,因为他们认为郑和如果真的去过马来西亚,那明朝为什么不占领马来西亚,把它当作殖民地管起来呢?英国人到哪里占到哪里,都变成它的殖民地,但它一百年下来就证明占了也没有用,现在一个也没有了。世界近四百年来以西方为重点,搞得我们现在也跟着西方人的一套,我们正在丧失自己的民族性。
第四篇: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本站推荐)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材料探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提出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②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象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给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③
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
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其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甚至有人会骂他是败家子。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如何之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等,而贬斥西画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刻。二者相辅相成。有阳光照射就会有阴影存在,这是人们早已深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的主人前途明媚、无上荣光。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事物吗?孔雀开屏时,难免会将它难看的屁股展现无疑。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艺术失去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全人类仅拥有一种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表现内容时会怎样。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象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千姿百媚一样,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景象。如果存在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那么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消亡,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花红柳绿相辅相成,世界艺术的繁荣也要求必须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斯大林同志曾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作为民族特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那么,是否存在艺术民族性的标准?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回答的。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不是一种样式,而是百花齐放的。这“花”来自艺术家各自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人生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独特的吸收、借鉴。正是这些相异性使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是多样的。艺术的民族性相对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而言又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艺术家的“个性”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时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西融合不是将一瓶红墨水、一瓶黑墨水倾注在一起的黑红不分、非此非彼、非驴非马。就艺术而言,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能。中西融合之“融合”是为了吸收他民族文化艺术之营养,正如人吃猪肉、羊肉,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摹仿、复制、克隆,而是为我所用,用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艺术,强我们的身、健我们的体,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
“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④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吸收了东方乃至非洲原始艺术的精华,但西方艺术没有被东方艺术淹没。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必须具有明确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若要求一民族艺术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不受他民族艺术丝毫影响,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又互不倾慕,实在太难;如果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荟萃的大花园中只采摘本民族艺术之花而对他民族艺术的奇花异草毫不动心,也实在难为我们的艺术家。“物以稀为贵”那种他民族拥有而本民族缺乏的事物,常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正如人们常常不满足粗茶淡饭而追求饱眼福、饱口福一样,吃腻了大鱼大肉的贵族会对布衣之食垂涎。在不断的喜新厌旧和怀古中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艺术;人类也会在新一轮喜新厌旧和怀古中创造出明天的新生活和新艺术。
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对待西方艺术、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骛。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无意义。我们也不必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艺术。同样我们也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一起构成一个大部队。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它的养料。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因袭。
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132页。
②参见《苏联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4页。
③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集》第六册第175页。
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第五篇:俄罗斯地域性与民族性
俄罗斯地域性与民族性
俄罗斯,我们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的北方邻居,和中国一道盘踞在世界的舞台上。这是一个令无数人感兴趣的国度,从拿破仑的战败到希特勒的战败,俄罗斯人的民族性吸引了世界人的眼球,那么它的这种特别文化是有着怎样的根源与影响原因呢?应当说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以及社会政治、种族关系等多方面都可以得到解答。但看着今天俄罗斯巨大的版图,我们不禁会思考:俄罗斯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关系应该怎样来看?为此我们小组进行了该话题的探究。
民族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这就是说,地域性对民族性的形成和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它几乎是一种源头般的力量。不同的地域包含了不同的地理、习俗、人文、历史等等,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与魅力。一个民族自诞生起,就被打上了地域的印记,这个民族的人都带着这种“地域习气”的印记。我们先来分析俄罗斯的地域性特点。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三面环水,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和高原是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而西部几乎全部属于平原,最重要的是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在地理上,俄罗斯原本是一个欧洲国家,它的亚洲大片领土都是侵占而来的,其亚洲地区的人口都是移民而来的,其亚洲地区居民的祖居地都在欧洲。至今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仍在欧洲,现阶段俄欧洲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俄的70%,人口约占全俄的80%。关于它是哪个地区的国家,普京在2000年5月会见访俄的欧盟领导人时指出“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欧洲的大国”。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在欧洲,历史上与欧洲接触多,所以俄罗斯人对欧洲较为熟悉,对亚洲较为陌生。但是俄罗斯文明源自拜占庭、斯堪的纳维亚,利哈乔夫提出的新的视角让我们又从南北的角度去看俄罗斯。历史上不断地侵占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其主要内涵表现为疆域的扩大和军事的强盛培植起来的强国自尊意识、长期对外封闭造成的孤立自得意识、长期的强人政治熏陶出来的顺从权威意识。在这些意识中“强国自尊意识”是最核心和最主要的意识,在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代沙皇统治中一直被用作巩固政权的政治思想工具。在苏联国内民族关系中,当局和舆论总是把俄罗斯民族称作“伟大的母亲”,而把非俄罗斯民族称作“伟大俄罗斯民族的忠实儿子”。在国际关系中,总是以“老大哥”和“救世主”的身份自居,而把别的友好国家视为“小兄弟”和“被拯救者”。事实上普京也依然把“维护国家利益”、“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捍卫大国地位”的目标作为俄外交的主要方针。
总体说来,我们总结了这种影响的关系:长期被亚欧洲含糊不清的地域影响,俄罗斯人表现的是更靠近于西方但是又不同于西方思想的民族性,同时亚洲的大面积的国土扩张造成了俄罗斯人的强国自尊的排他性与较差的兼容性,但是,没了这种强人意识,俄罗斯也就不是俄罗斯了,换句话说,正是这种强人政治下的领导地抵御了一次一次的外来入侵,打造了不一样的俄罗斯,打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