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企业应如何重视及实施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
论企业应如何重视及实施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周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国人民正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下,东航返航事件、马明哲天价薪酬事件、王石慈善捐赠事件等等,虽然并非都是丑闻,但无不引起公众广泛的讨论。而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在震惊、愤怒、不安的同时,对企业级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如果说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的经融危机、给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严重危害的商业丑闻以及引起争议的商业行为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仅仅靠自由市场制度、靠制度和监管,既不能保证企业活动是有效率的,更不能保证做到公平、公正;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了对企业应该对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应该怎样对待利益相关者、应该有怎样的企业管理制度等深层次问题的反思。
首先论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伦理建设受到了高度关注。企业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本身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对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伦理建设有利于我国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重视伦理建设是企业发展和生存之本,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首先,能够积累企业形象和社会美誉度等无形资产。伦理建设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体现会使企业赢得顾客和社会公众的赞赏,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这是企业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其次,能够获得忠诚顾客群。树立了“让顾客满意”为企业营销伦理观念的企业,在同顾客的交往时,就不仅是表面的钱物交换,而是体现出信任与被信任、关怀与被关怀的人性光彩。这样的企业自然会为广大顾客认同,获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自然也就会获得较好收益。再次,能够减少内耗,降低管理成本。重视伦理的企业在管理中会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强调在企业管理中尊重人、关心人、公平地对待人,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任,从而减少工作中的摩擦和冲突,降低管理成本。最后,能够减少交易成本。重视伦理建设的企业有着良好的声誉,更能得到合作者的信赖。而且本着伦理精神来处理和合作者的关系,对方在深受感动的情况下,往往作出积极的回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关系会更长久,更有利于共同发展。
(二)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伦理道德文化体制,因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无一例外地蕴涵着某种文化、某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然而,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原则本身却包含了矛盾性和两重性,它对人们的文化、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也存在着矛盾性和两重性。等价交换原则在实现过程中是采取交换双方协商和契约的方式进行的,这就为不等价交换留下了巨大的可能
性空间。市场经济的这种矛盾在推动经济发展获得一定速度和效率的同时,造成了经济发展本身的各种矛盾,造成了经济和伦理道德文化之间的矛盾。不能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人类就不能进步,企业伦理正是在解决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和各种经济矛盾、文化矛盾、伦理道德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市场经济从原生的初级的阶段向现代的高级的阶段、从无序的不文明的状态向有序的文明的状态过渡的产物。当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只是为企业伦理的出现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准备了客观条件,而企业伦理的真正产生和发展,还是人们自觉努力的结果。在人们自觉地提出和建构企业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的时候,除了考虑经济过程的发展要求之外,也同时考虑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领域的发展要求,在这一意义上,企业伦理往往是经济规范和一般伦理道德规范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因此,加强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构造和谐社会重要的节点是社会诚信,而企业伦理的支撑点就是建设本企业的诚信。企业诚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守信,要依法纳税;二是对社会守信,要对消费者负责;三是对本企业员工守信,确保企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其次,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伦理建设。企业必须从事伦理道德建设,必须设置从事企业伦理建设的组织机构,制定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全体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伦理道德监督等等方面,总的说应该把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最高的伦理标准。再次,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与社会诸要素的关系。企业要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与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企业伦理建设必须注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讲究和谐,减少摩擦,消除发展障碍;各企业必须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尽责尽职;全面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寻求本企业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伦理支撑着企业和谐,而企业的和谐支撑着社会和谐。企业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加强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的实施
(一)从内部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
其一,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对道德观念的判断和看法。它是企业员工群体人格的外化,是一个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伦理和价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企业价值观塑造着企业的伦理。因此,企业伦理建设的第一步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是以职工为本,以广大人民为本,内部管理公正、公平,外部经营守法、诚信,与社会、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其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加强企业伦理建设,首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一方面,应确立远大的企业任务和目标。每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业务活动和任务,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产品或服务,这是它作为社会一员得以存在的理由。每个企业又都要谋求自身的利益,这是它得以维持发展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在确立企业经营理念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
间的紧密关系,充分认识到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并把它们作为经营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加强对员工的情感投入。情感关系是形成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获得较强凝聚力的源泉。它在企业内部能促使一种亲密关系的形成,是达成价值认同与目标认同,使企业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强化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桥梁,企业必须掌握“情感”这种隐蔽的资源,不断加强情感的投入,因为它具有把人的知识转变为积极行动的力量。其四,加强对员工的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是进行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手段。通过伦理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自觉性,为企业伦理的贯彻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伦理教育也可以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
(二)从外部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其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作为政府部门,对于加强企业的伦理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政府部门作用发挥正常适当,则可促进企业伦理建设,反之则会阻碍企业道德建设。政府部门应做到:一方面,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尽快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政府都要一视同仁,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经济体系。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讲诚信。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诚信,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这样企业就能较好地把握政府政策趋向,减少揣测成本,企业考虑长远利益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减少信用缺失问题的发生。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其二,健全法律体系,增强法治保障。加强企业的伦理建设,必须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规定得很不理想,需要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要加强信用立法,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为有关机构在开展企业信用信息的搜集、评级、服务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使信用服务有法可依。我们必须健全法律体系,增强法治保障,让企业更好地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其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风尚,对于重视伦理道德建设的企业,要予以褒扬。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组织舆论批评,让丑恶的行径曝光,而不能仅仅用经济处罚的方式了断。另外,也可以组织社区开展伦理道德建设的宣传,让伦理建设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们彻底改变只讲利益、不讲道德的错误思想观念,树立讲开放、求长远的发展观念。
2010秋季MBA周末3班 王珍平
第二篇:试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试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内容摘要: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强调企业自律,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等途径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 建设 必要性 途径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
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这两个词的原来含义都是“风尚”、“习俗”的意思,也就是指人们公认的行为规范。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一般以“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而把“道”对自己有所得的东西称为“德”,因此,所谓道德一般是指人的原则或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理”则是道德或规则。“伦理”概括地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总的来说,伦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行为标准,这是伦理道德的实质内容。人们的行为准则既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决定,也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所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社会就提倡什么样的行为标准。同样,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也会选择有异的行为准则。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与员工、其他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关系,用以选择和调整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伦理道德。如制假售假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暂时利益,但却损害消费者利益。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中,企业是为了目前利益制假售假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依法依德生产经营,伦理道德在其选择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相互对立的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评价和社会舆论监督、指导和调整,使企业和员工行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企业伦理道德适用于企业层面,因此,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
1.利益性。企业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体,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追求经济绩效是企业本质特征的表现。企业伦理道德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生活中,调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如企业重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谋求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必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力维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造福子孙后代,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支持,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相反,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即使可能取得
眼前利益,但却损害了社会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
2.制约性。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从而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对社会所负的特殊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脱离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必然统领着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等,既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必然受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制约。
3.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相联。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都是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但它们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企业伦理道德要求企业及员工“应该怎么做”,这种应该怎么做是通过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这样做”,它依靠外部强制性力量来禁止企业及员工有关行为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强制性禁止并强制承担相应行为的后果。但是,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依据,企业通过有关“守则”、“制度”、“准则”、“条例”、“规定”以及各种传统、惯例,规定企业及员工“应该怎样做”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包含了“必须这样做”的、具有法律含义的规定性,从而使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4.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的性质、历史发展、经营行为和员工的职业生活、职业要求相结合的。某一个企业一旦产生,它就开始了其自身的历史过程,而内部员工通过劳动分工也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在企业实践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形象、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种形象、心理、习惯和评价,就会铸成企业及员工的相对固定的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注重质量、讲究信誉、追求效益、重视人才、品牌塑造、社会责任等,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种传统性的伦理道德要求。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才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践行。企业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影响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企业员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主动和优势的某种其他企业不可模仿的力量,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各种因素的整合。但是,毋庸置疑,企业伦理道德
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月新日异,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并不难,难的是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企业与外部的关系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而这些关系配合得好,必然能使企业产生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力、强势的市场营销力、高效率的制度力和优秀的文化力,最终形成其他企业无法模仿、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伦理道德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道德倾向,决定了管理人员的伦理性,决定了企业处理与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者的价值取向,为企业协调这些关系提供了准则,因而,企业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三)整肃市场秩序和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客观需要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不断开放,竞争有序发展。但是市场混乱,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制售伪劣假冒商品,甚至制售有毒有害商品;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宣传;违约欺诈,诚信缺失;偷税漏税;恶性竞争;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国家形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些无视伦理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不加以严格遏制、消除,就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但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无疑是关键性措施。企业只有在伦理道德建设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了自律和道德约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场体系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中央在2001年10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全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建设企业的伦理道德,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从其内容和要求出发,制定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并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供企业及员工遵循。
(一)企业与员工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其实就是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调整集体与个人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按照集体主义原则来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才有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个人与集体两者的有机统一。
集体离不开个体。企业集体要承认员工个体的存在,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在保障
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尊重和发展个人利益。这样的集体,就会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企业员工作为家庭的一员,处于主人翁地位平等相处,友好交往,个性和专长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从伦理学的观点看,这样的集体是不合格的。因此,一个合格的企业集体应该有如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尊重作为个体员工的价值、个性与尊严,尽力满足员工合理的且有实现可能的需要;承认员工之间在能力、收入等方面的合理差别,不搞平均主义,同时又要考虑扶贫济困,不搞分配差别上的过分悬殊;集体对个人的满足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保证企业集体整体运行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为员工得到全面发展和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企业员工也不能离开集体。企业员工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符合集体主义原则要求的个人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包括爱企业、爱集体、爱公物、爱劳动、爱科技、爱岗位、爱产品和讲责任、讲纪律、讲质量、讲时效、讲信誉、讲协调,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竭力为企业集体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这样,员工就能成为集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中的合格一员,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范围,因而也会产生种种分歧和矛盾。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调整彼此行为,协调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和发展企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团结员工,乐于协作,真正成为被管理者的模范,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能力把被管理者聚合在自己的周围。同时,要求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工作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包括主动参与管理,贯彻执行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管理决策,全面完成计划任务,用实际行动关心和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样,就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上保持一致。
(三)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企业这个群体网络中,可以用不同的标志对员工总体进行分类划群。要使企业群体发挥整体效应,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错踪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人民内部的一切关系上“建立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就是处理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条件下,人民是国家及企业的主人,因此企业员工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压迫谁的制度基础。
虽然员工个人之间存在自身的物质利益,但彼此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虽然职工之间存在着个性、能力、性格、气质等诸多差异,有劳动分工上的不同,但在人格上一律平等,可以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平等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和企业里,所有的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要实现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还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要注意确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员工实际的人际关系准则,以规范企业员工人际交往行为。
(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
企业内部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企业与外部同样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例如企业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厂商、其它企业、财税与金融部门、新闻媒介等关系问题上,必须受到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节。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谐,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确处理企业与外部各单位的关系,必须坚持“平等、友好、互利、互助”的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在处理与其他企业关系时,要做到既讲平等竞争,又讲互助、互利与协作。在处理与顾客关系时,要讲质量、讲信誉,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时,坚持把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前提。企业必须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等,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强经济效益,以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福利多做贡献。依据市场需求,努力克服经营上的短期化倾向,克服企业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那种只要国家放权让利,不愿多作贡献,只要照顾本企业员工利益和情绪,不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影响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原则的。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建设、文化建设,主要诉诸于舆论和良心,但离不开法律的制约。法律法规以其强制性手段规定企业及其员工的活动范围和方式,超越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界限就要依法惩办。法律法规对人们行为制约虽然不属于企业伦理道德范畴,但却具有伦理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企业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行为持久以后,就会形成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传统习惯,法律的约束就转化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比如制售有毒有害、伪劣假冒商品是既违反法律又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如果国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企业就不敢违法,而伦理道德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目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利欲熏心、无视法律存在,干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因此,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就必然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
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要求的企业伦理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地教育、灌输、示范带动和相互影响。企业应该把企业伦理道德纳入员工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反复、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使每个员工清楚企业的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掌握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和要求,懂得企业伦理道德的功能作用,树立企业的伦理道德标杆,突出管理者伦理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企业特有的伦理道德氛围,不断提升企业伦理道德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伦理道德行为,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强调企业自律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需要企业加强自律。因为企业每一个行为都会涉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方)的利益。企业自律,就是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把遵守相关法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视为责任,使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和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安徽荣事达集团曾向全社会发布《荣事达竞争自律宣言》,就是通过企业自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因为法律禁止的,道德予以谴责,而法律未做出规定的不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行为,道德也会予以谴责。避免社会伦理道德谴责,必须要强调企业自律。
(四)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犹如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员工具有相对强制性约束力。违背了企业规章制度,必然受到纪律的处分,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款、处分直至辞退。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规范化,使员工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它是企业“软件”和“硬件”结合点,是使企业“软”性因素变“硬”的重要途径。一个规章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的企业,必然是有序高效运行且有着伦理道德规范的企
业。因此,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企业的领导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班组建设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促进伦理道德建设。
(五)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媒体事业的发达,企业与社会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监督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丰富。只有加强监督,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行为才无立足之地。我国要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在宣传企业伦理道德、揭发企业违规行为上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作用,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安全、质检、防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群众团体组织的监督,如消费者协会;加强企业相关利益者特别是消费者的监督,企业的各种行为最终反应到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消费者最有资格和条件评价一个企业,消费者的觉悟和对企业伦理道德行为积极的监督对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光罗.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辛枫等.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伦理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
3.赵立军等.论企业伦理经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4.刘胜泉.企业伦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商场现代化,2008
第三篇:论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
论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口黄雪岚〔摘要」目前,我国邵分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存在不少问题,不适应建立“高效、康洁和公正”政府的妥求,严重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为此,领导+部要以身作则,从理论上、法制上、管理上等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公务0行政伦理退德。[关键词〕公务ik;行政伦理;退德;建设加入W丁0不但意味着政府要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强化法治,增加透明度和提高效率,而且要求政府在强化责任、提供服务、实现公平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这一切都给我国的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加强法制建设,依靠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把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的根本保证;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定有序创造必要条件。
一、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现状分析整体来说,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的主流是积极、上升、进步的,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部分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也存在不少问题,不适应建立“高效、廉洁和公正’,政府的要求,严重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是当前行政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到市场“逐利原则”和“交易原则”的影响,把少数公务员引向用权求利、用权谋利的方向,忘记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自己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一种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滋长,把职位和公共权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手段,从而为行政腐败留下了生存的空间;更有少部分公务员’政德”、‘一官德洲逐步丧失,利用手中的权力投机钻营,大肆捞取金钱,不以腐朽堕落为耻,反以腐化堕落为荣,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和吃、喝、玩、乐。2.法律衰识和资任意识淡薄。责任是法律制度的生命,是违法者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没有法律责任规定的法律不是法律,不承担责任的行政机关不是一个负责的行政机关。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软、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一些行政机关只享有权力,不承担贵任。这既突出表现在立法中行政机关只要求设定权力,不同意设定责任;也突出表现在执法中行政机关只重视行使权力,不注重负有责任;还突出表现在司法中行政机关只强调享有权力,不愿意承担贵任。3.行政伦理道佑规范不健全。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不仅依赖子个人道德内在的自律.也依赖于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健全。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伦理道德也已不完全适用,监控制度已经大部分失效;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监控制度和行政伦理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这就为行政权力滥用提供了条件、便利和借口,更容易诱发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
二、提高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的思考行政伦理不仅包括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的一般规定性,而且还由于行政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必然要在伦理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内在规定性。行政伦理道德是以“贵、权、利”的统一为荃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系统它涉及面广、影响大,在整个国家伦理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提高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进行。1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理论研究和宜传教育。从目前来说理论研究要重点突出两方面:一是重视传统行政道德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弘扬优良的德政传统,唤醒权力主体的自律意识,培育廉洁自律的政治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弘扬儒家“天下为公吓、“民为邦本”的为民富民的民本意识,继承我们民族、我们党的公正、廉洁、自律等观念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1意识,从而淡化权欲,诚心为民,廉沽公正,克己奉公,举贤任能,为戒询私,开拓创新,善于进取。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强化公职人员的廉政、勤政意识,引导公职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发挥傍样的影响和辐射作
用,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来形成全社会廉洁的风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二是重视对当代其它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所涵括的行政道德内容的研究。西方国家在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同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政道德规范,并辅以必要的法律规范加以补充,以防止行政官员贪污受贿、营私舞弊,保证政府机器的 IOURNALOFFUJIANSCHWLOFADMINISTRATIONANDFUpANfKSTf}EOFECONOMICSANDMANACEM#WN.,2005回
有效运转。我们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西方国家的行政道德规范,对其中属于全人类道德成果和反映现代行政科学的东西,要择优吸取.为我所用。只有从理论上确立一种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也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行政伦理文化,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为推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2_加快行政文化晚设和道抽法制趁设的步伐。良好的行政伦理道德,有赖于正确的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理论、行政认识、行政感情、行政态度等行政文化的诸多要素,构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决定着行政伦理道德的状况。菲律宾反贪局一位官员认为腐败=权力十缺乏控制力(政府或个人)十机会。这一概括简洁而深刻,这里的“控制力”包括了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而“机会,则完全是他律的内容。应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把公务员的“ 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各级行政组织应深入持久地加强行政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提高公务员的自律水平,增强其现代行政的自觉意识。当政府对腐败行为缺乏严格控制和严厉打击的时候,腐败的蔓延就难以避免,而人们的自律能力也就很难形成或巩固;而真正可悲的不是规则的缺失,而是公务员对规则的淡漠,不是内部的规定不严,而是执行者蔑视规定、践踏制度,缺乏规则的意识。从公务员的自身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公务员真正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塑造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那么,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经受住考验。其次,必须强化公务员的他律。公务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仅仅靠其自觉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严格的他律恰恰是培养自律的最好途径。要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规范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刚刚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它的制订颁布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我们应抓住时机,结合(国家公务员法》,从整个制度层面,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中,梳理现代公务员伦理精神的基本守则.尽快制定和出台符合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和伦理道德建设现状的相关实施细则,给予所有行政工作人员以相同的行政道德判断、选择和评价的模式,促使行政道德章程与原则成为他们的从政行为标准和行政道德规范,使我国的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规范建设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3.强化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管理。要把公务员的行政道德管理贯穿于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把行政伦理道德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行政伦理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更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贵在坚持。要使公务员养成良好的行政伦理道德修养,对管理部门来说,将其贯穿于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必须的。首先,把好公务员的人门关。目前公务员普遍实行的是招考制度,在考试内容中应适当增加职业道德题量的分配权数,增强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导向性;同时对考试合格者进行道德品质的考寮和试用制.伦理道德不合格者不能录用为公务员。其次,将行政伦理道德引入公务员的奖惩、晋升中。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但在伦理道德的考核上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因而存有偏重业绩能力考核、忽视伦理道德考核的情况。在具体考核工作中,常常是只间能力表现和业绩结果,对考核对象的伦理道德表现却很少被间及。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应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平。这不仅是社会对公务员的要求,也是政府管理服务社会所必需的。那些连伦理道德标准底线都达
不到的人,没有资格担当应该是社会道德表率的官员。我们需要通过对公务员伦理道德行为的考核,来淘汰那些处于伦理道德下线状态的个别公务员.推进公务员的道德化建设;对公务员来说,职位的升降是其最关注的利益函数,管理部门在用人机制上应注意奖善罚恶,即对那些道德模范者给予重用和提拔,而那些品行不端、道德不良者决不能提拔重用,形成用人上的伦理道德奖罚导向。4.提倡全社会对公务员进行干预和监借。在行政活动中,公务员的行为是一种公共责任行为,其本质是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维护社会公正,因此建立和健全对行政伦理道德主体的责任控制机制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一大显著特点。一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社会团体、社会舆论等的干预和监督作用。舆论监督是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官员公务行为最有效的武器之一。社会舆论反映整个社会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监督,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优势,它能对相关的公务员指明行为准则,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行政行为方式的作用,促进公务员遵守最起码的行政伦理道德秩序。一方面,大力强化社会公众的法律愈识和监督意识,使人人能做到以维护公正高效行政行为为己任.以打击不法丑恶行政行为为己任;另一方面,创造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鼓励对各种腐败行为的曝光,并给监督权的行使以切实有效的保障,依法严惩报复、压制等恶劣行径,置行政机关公务员于有效的社会监督之下。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作用,提倡新闻媒体适当介入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惩恶扬善。二要加强监督的制度建设。同舆论和社会监督不同,制度监督是有目的、有针对性设计的监督。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应就重大事项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定期或及时地向社会通报;并建议在我们全国和省、市各级人大中设立一个伦理委员会,专门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伦理道德的举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舆论监督方面还有一个很好的制度,被称为“邻居监视’。如香港廉政公署就有一个部门全部投身于社区联系之中,让大量的私人部门和市民直接参与监督。这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5领导千部以身作则,起好棋范带头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间题是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教育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关键。对领导干部加强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对于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长期以回1-41JO LRNALOFFU/IANSCHOOLOFADMINISTRATION.福州市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制度设计—政治学视角分析口赖永波〔摘要〕通过考察福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探计福州市教育部门解决农民二于女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井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福州市解决进城农氏工子女教育问题制度设计的特点、制度变迁的意义及存在的不足。「关健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设计;政治学分析
一、福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目前,在福州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有62万多名,其中90%由公立学校接收,10%由民办学校办里。111据调查,福州市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进入正规公立学校学习,这是目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常见的主要形式据统计,福州市进入公立学校学习的农民工子女有55万名左右。二是进入正规民办或私立学校学习.这种民办或私立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也较高,与当地的公立学校差异不大。但要交纳较高的费用,因而进入这类学校的学生家长往往需要有较高的稳定的收入。总的来说进入这类学校学习的学生比例较低。据统计,福州市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民工子女有1500多名。三是进入专为外来人口子女开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学习,这类学校虽然教师和教学要求跟公立学校一样,但事实上,这些学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费不足、找不到足够的优秀老师等问题,教学条件比较简陋,部分学校教师素质较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巫待提高和完善。但它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等级特权现象侵入领导干部的道德领域,越是级别高、权利大的部门领导千部,对其道德要求与监督越难以落到实处。他们在行政道德建设上似乎处于居高临下、教育下级的地位,而自身仿佛超脱于行政道德要求之外。所以,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发展观、权利观、利益观,把领导千部道德规范转化为领导干部内在的优秀品德。与此同时,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经常反思自己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时时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宗旨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对照自己的思想行为,检点自己的思想行为,主动地积极地开展思想斗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消除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加强监督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怪不仅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扭转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点之一,更是构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状况的好坏决定了党风的好坏,党风又影响社会风气。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他们的道德高尚.鱿有人格魅力,群众就拥护;相反,领导干部品质恶劣,就没有人格魅力,群众就娜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一些领导千部德行差,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对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定程度的混乱无序,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定程度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干部不仅要模范执行党规党纪关于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而且要自觉而不是被动的、虚心而不是抵触的、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接受八小时之外,来自社会团体的、人民群众的、新闻媒体的批评和监督,增强行政组织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提高行政行为和程序的透明度,使领导干部道德法制化,道德监髻制度化,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水平,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参考文献〕[I]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全太军.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r社,2002.汇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四篇:伦理道德建设
社会需要伦理道德的建设
首先,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今天,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人们经历着一系列的深刻变革。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国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社会风潮中,保持高尚的伦理道德、崇高的精神素质、端正的思想作风,至关重要。
其次,高中生自身的情况决定着需要加强这一课程。我们的高中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的一生,更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处于关键的青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年人应当是“有理想、有 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不仅要有知识、有本领,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有了道德,其他的一切才有基础,有保 障,有生机与活力;而如果丧失了道德,就丧失了灵魂,其他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不抓德育就会使教育失去方向和灵魂,智、体、美的发展就会是盲目的,即使发展了,对于社会和人民,甚至对于他本人也未必有益;更何况,德育直接关系着智、体、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可以设想,一位品德优良的学生,他的学习目标明确、志向高远、具有坚强的意志毅力和良好的作风习惯,他的 智育也一定会发展良好;相反,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学生,其智育的发展将会遭遇重重困难和障碍,即使原来很聪明也难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选修六的开设是必须的,既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也有益于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篇: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
文章标题: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人所从事的,而人是有思想感情的,这是人与机器的最大不同。人不但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求,他的自尊需要受到尊重,他的价值希望得到承认,他的理想渴望得以实现……一个优秀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者,应时刻不忘记把“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纳入到他的管理意识之中。
应该知道,企业的兴旺发达,归根到底要维系在广大员工身上。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信任等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日本经济之所以取得高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公司对员工巨大潜能的格外重视,注意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和确立员工视企业为家的信念,使员工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在日本企业中,“人性化”管理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呢?除了社会原因、机制原因等以外,与企业家自身的素质也有很大关系,说穿了,是我们的管理理念有问题。在国外,成功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早已广泛实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而且,“人性化管理”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导管理理念。
因此,除了要求我们的企业家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如战略远见,捕捉并解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必须学会尊重人。奖金买不到纪律,承包包不出感情,如果不尊重员工,不把他们视为有创造性的能动的人,而仅看作是创造利润的驯服工具,那必然导致人才散尽。要知道:“以人为本”才“大赢”。
《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