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时间:2019-05-12 11:2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第一篇: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注:①卫生行业经济类型仅采用GB/T12402前两位代码;②卫生行业暂不使用代码15、23、24、29、33、34、39。

第二篇:国家标准分类

基础分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的分级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

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法》规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如DB/T XXX(顺年号)——XX(年号)或DB XXX(顺年号)——XX(年号)。

(4)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围绕当前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标委目前还正在酝酿开展联盟标准试点工作。将通过试点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试点联盟,探索开展联盟标准化与当前标准体系并存互相补充的标准管理方式。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的种类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四类。

(1)基础标准

基础 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如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如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等。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产品性能、质量方面的检测、试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检测或试验的类别、检测规则、抽样、取样测定、操作、精度要求等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所用仪器、设

检测和试验条件、方法,步骤、数据分析、结果计算、评定、合格标准、复验规则等。

(4)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

这类标准是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保护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这类标准一般都要强制贯彻执行的。标准的层次

国家标准代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国军标代号:GJB 例如:GJB/Z 9001-2001(国防科工委发布)GJB 9001-2001(总装备部发布)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独立要素,即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等三个要素构成。

引导要素(肩标题):表示标准隶属的专业技术领域或类别,即标准化对象所属的技术领域范围。

主体要素(主标题):表示在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内所讨论的主题,即标准化的对象。

(副标题):表示标准化对象具体的技术特征。构成标准名称的三要素,是按从一般到具体(或者说是从宏观到微观)排列的。各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和补充,而内容又不重复和交叉。例如: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其中“GB/T 17451”为标准代号,“技术制图”为引导要素(肩标题),“图样画法”为主体要素(主标题),“视图”为补充要素(副标题)。

每个标准必须有主体要素,即标准的主标题不能省略。如果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起使用便可清楚、明确地表达标准的主题时,可省略肩标题。例如:

GB/T 2900.18-1992 电工名词术语 低压电气

在系列标准中,每个分标准的名称中均包括副标题。例如: 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 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如果主标题包括了主题的全部技术特征,则副标题也可省略。如:

GB/T 3374-1992 齿轮基本术语 基本概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

标准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在其发布后,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将该项标准文本及有关材料,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存案以备查考的活动。

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所进行的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

标准的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企业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中去的过程。它是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标准实施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它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通过标准实施的监督,随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标准提供依据。

――是与实现某一特定的标准化目的有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根据一些要求所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有关标准分级和标准属性的总体,反映了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标准化法律――从严格意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标准化法律是指调整涉及有关标准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标准化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狭义的标准化法律,即是指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它是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标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入《国际标准题内

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某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某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先进的企业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包括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各级标准中,并贯彻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活动。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编写上不作或稍作编辑性修改,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idt或IDT。

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仅有小的差异,在编写上则不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的方法,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eqv或EQV。

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的规定上,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neq或NEQ。

图形标志――是指用于表达特定信息的一种标志。它由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几何形状(或边框)等元素的固定组合所形

成的标志。它与其他标志的主要区别是组成标志的主要元素是标志用图形符号。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图形标志。标准的性质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标准,其代号为“GB”(“国标”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另一类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代号为“GB/T”(“T”为“推”的汉语拼音tui的第一个字母)。对于强制性标准,国家要求“必须执行;”对于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

2010-12-13 来源:物流学会 作者:

标签: 物流园区分类 物流标准 国家标准

摘要: 本标准给出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分类类型与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物流园区的界定,也可以作为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与规范管理的依据。

前言

本标准给出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分类类型与基本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西北物流园区、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华中理工大学、上海市物流学会、宝鼎威物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GB/TXXX—200x

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分类类型与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物流园区的界定,也可以作为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与规范管理的依据。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8354 物流术语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使用指南

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8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3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CJJ 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 3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JTJ 231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术语和定义

GB/T 18354确立的以及以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物流园区 logistics park

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物流信息平台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为入驻的物流企业或关联企业所涉及的物流需求及服务相关信息进行沟通而提供的基础信息化平台。以最优的资源配置来满足企业一体化物流的需求。

物流服务 logistics service

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

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

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提供专业物流服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物流设施 logistics facilities

具备物流相关功能和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

一体化物流服务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

根据客户需求所提供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分类方法

4.1 分类原则

分类原则如下:

a)符合3.1的园区;

b)按依托对象的主导性原则;

c)以某一服务对象为主要特征,将延伸服务合并为同一类型。物流园区类型

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来划分物流园区类型,以物流园区规划指标为推荐性要求。

5.1货运服务型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依托空运或海运或陆运枢纽而规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形式或两条不同的运输干线衔接;

b)提供大批量货物转换的配套设施,实现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

c)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转换。

注1:空港物流园区依托机场,以空运、快运为主,衔接航空与公路转运;

注2:海港物流园区依托港口,衔接海运与内河、铁路、公路转运;

注3:陆港物流园区依托陆港,以公路干线运输为主,衔接公铁转运。

5.2生产服务型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产业园区而规划;

b)提供制造型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

c)主要服务于生产制造业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

5.3商贸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依托各类大型商品贸易现货市场、专业市场而规划,为商贸市场服务;

b)提供商品的集散、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

c)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5.4 综合服务型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依托城市配送、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多元对象而规划;

b)位于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提供综合物流功能服务;

c)主要服务于城市与区域运输和配送体系的组织。

物流园区建设基本要求

6.1规划与评审

6.1.1 物流园区的规划应结合国家物流产业规划要求、所属地的物流产业导向,根据所属地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选址,编制符合所属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物流园区详细规划,并通过规划评审。

6.1.2 物流园区建设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吸引区域内物流企业逐步集中,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聚集。

6.1.3 物流园区建设应加强土地集约使用,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和贸易服务型物流园区所配套的行政办公、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小于园区总用地面积的15%,综合服务型应小于20%。

6.2交通影响评价与规划

6.2.1应开展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分析,评价其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对各相关交通系统设施的影响,分析交通需求与路网容纳能力是否匹配,并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6.2.2 按交通影响评价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减小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影响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处理好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6.2.3 物流园区应建有能满足入驻企业活动所需的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辅助道路构成的道路系统,其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应纳入城市道路系统统一规划建设。

6.3 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

6.3.1 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6.3.2 物流园区应建立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和监管系统,并定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活动。

6.3.3 物流园区的环境空气应达到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

6.3.4 物流园区装卸作业区环境噪音应达到JTJ231中装卸作业库场标准,非装卸作业区环境噪音应符合GB12348中规定的Ⅳ类标准。

6.3.5 物流园区应规划环卫设施,组织收集入驻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并委托有资质的经营单位来收购和处理这些废弃物。

6.3.6 鼓励物流园区的入驻企业通过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4 基础设施建设

6.4.1 物流园区应配套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供排水、通讯、道路、消防和防汛等基础设施。

6.4.2 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原则,防止重复建设,以降低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

6.4.3 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应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衔接,并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

6.4.4 物流园区各种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敷设,应符合GB 50289要求。

6.4.5 物流园区应提供满足入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电力设施,应根据所属地电网规划的要求,建设符合GB 50293和GB 50052要求的电力设施和内部应急供电系统。6.4.6 物流园区应遵守节约用水的原则,提供满足入驻企业的供水设施,并编制符合GB 50282规定要求的用水规划;应建设完善的排水设施,应编制符合GB 50318规定要求的排水规划,并与所属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宜。

6.4.7 物流园区如需进行供热设施建设,应符合CJJ 34的规定要求;如需进行燃气设施建设,应符合GB 50028的规定要求。

6.4.8 物流园区应统一建设消防设施和防汛除涝设施,其消防设施工程应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单位建设,各类建筑的建设应符合GBJ 16的要求;物流园区内各种防汛除涝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及所属地相关法律和规章的规定。

6.4.9物流园区应为工商、税务、运管、检验检疫等政府服务机构的进驻提供条件,并逐步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务”的功能;应为银行、保险、中介、餐饮、住宿、汽配汽修等各项支持服务机构的进入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为入驻企业提供必要的商业服务功能。

6.5 信息化设施建设

6.5.1 物流园区应建设具有基础通信平台、门户网站、信息管理平台、电子服务平台以及信息安全等功能的信息化设施。

6.5.2 物流园区应为入驻企业提供具有数据通信、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和有线电视等方面基础功能的基础通讯设施。

6.5.3 物流园区应逐步建设具有对外宣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园区信息管理等功能一体化的门户网站,并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设有保税物流中心的物流园区,应建设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附录A 物流园区规划的推荐性指标

(资料性附录)

货运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空港型 海港型 陆港型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万元/亩 ≥100 ≥120 ≥80 推荐性要求

园区规模 Km2 0.5~ 2 2~ 8 1~ 5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00 ≥2000 ≥500

物流信息平台 能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生产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万元/亩 ≥100 推荐性要求

园区规模 Km2 0.3~1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100

物流信息平台 能为入驻物流企业和工业园区提供公共信息平台和实时信息交换系统

贸易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万元/亩 ≥100 推荐性要求

园区规模 Km2 1~5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50

物流信息平台 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和在线交易服务

综合服务型

指标 指标单位 指标值 备注

投资强度

(基础设施)万元/亩 ≥100 推荐性要求

园区规模 Km2 0.3~ 5

园区物流强度 万吨/Km2.年 ≥200

物流信息平台 能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和在线交易服务

附录B 物流园区推荐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资料性附录)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 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

用地面积×100%

3.园区物流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物流处理能力。

园区物流强度=园区物流总量÷园区总用地面积。

第四篇:职业分类和代码

职业分类和代码

| 代 码 名 称

| 简 称 | 定 义(同“名称”)

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人民国家机关、党群法院,人民检查院,国家行政机关,各民主党派,1 组织、企业、事负责人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业单位负责人 和其他社团组织及其工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

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

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

员。从事本类职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要求接受

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 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

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指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中从办事人员和有关3 办事人员 事行政业务、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和从事安全保人员 卫、消防、邮电等业务的人员。商业、服务业人指从事商业、餐饮、旅游、娱乐、运输、医疗辅服务人员 员 助服务及社会和居民生活等服务工作的人员。农、林、牧、渔、指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水利业生产、农业人员 水利业生产人员 管理、产品初加工的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

人员 指从事矿产勘查、开采,产品的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 军人 指有军籍的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战士

及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离退休人员。2 工人 不便分类的其他

从业人员 其他 职业不明或无法按照以上类别归类者。

截止2002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104个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并已公布实施。这104个职业(工种)的编码和名称如下:

序号

编码

职业(工种)名称

序号 职业编码 国家职业标准名称4-04-03-04 保健按摩师(试行)4-07-01-02 职业指导人员4-03-05-01 餐厅服务员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6-03-01-15 防腐蚀工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6-06-01-02 汽车修理工6-21-08-01 装饰美工4-07-12-02 家政服务员4-07-04-01 美容师4-03-02-02 西式面点师4-03-02-01 西式烹调师4-03-01-02 中式面点师4-07-04-02 美发师4-03-01-01 中式烹调师6-04-01-01 车工6-04-01-02 铣工6-04-01-04 磨工6-04-01-05 镗工6-04-02-01 铸造工6-04-02-02 锻造工6-04-02-06 金属热处理工6-04-04-01 冷作钣金工6-04-05-02 涂装工6-05-02-01 装配钳工6-05-02-02 工具钳工6-05-03-03 锅炉设备装配工

6-05-03-04 电机装配工

6-05-04-06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6-06-01-01 机修钳工

6-06-01-02 摩托车维修工 *

6-19-03-05 音响调音员

6-24-01-01 汽车驾驶员

6-06-01-12 纺织纤维检验工

6-26-01-35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4-01-01-01 营业员

4-01-02-01 营销师

4-02-01-05 冷藏工

4-03-04-01 营养配餐员

4-04-01-01 前厅服务员

4-04-01-02 客房服务员

4-07-10-01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4-07-10-03 照相器材维修工

4-07-10-04 钟表维修工

4-07-12-01 保育员

4-07-12-03 养老护理员

3-01-02-06 制图员

6-07-06-05 维修电工

6-26-01-01 化学检验工

6-26-01-08 食品检验工

4-01-01-01 珠宝首饰营业员*

4-01-02-01 推销员

4-99-00-01 电子商务师(试行)

4-04-03-04 足部按摩师*

4-07-99-01 心理咨询师(试行)

3-01-02-05 计算机操作员

4-07-02-01 物业管理员(试行)

4-07-06-01 眼镜验光员

4-07-06-02 眼镜定配工

4-04-03-01 社会体育指导员

4-01-03-02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员*

5-01-06-01 棉花加工工

5-01-03-04 菌类园艺工

6-26-01-38 评茶员

6-26-01-37 棉花检验员

6-23-10-02 电气设备安装工

6-07-06-03 常用电机检修工

6-07-06-01 变电设备安装工

6-07-06-02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

4-01-01-01 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

3-03-03-04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3-03-02-02 话务员

6-01-05-01 井架安装工

6-01-05-02 钻井工

6-01-05-03 固井工

6-01-06-01 油、气井测试工

6-01-06-02 采油工

6-01-06-03 采气工

6-01-06-04 井下作业工

6-01-06-05 天然气净化工

6-01-06-06 油气输送工

6-01-06-07 油气管道保护工

4-01-03-03 中药购销员

4-01-99-01 医药商品购销员

4-01-99-02 中药调剂员

5-99-02-01 沼气生产工

4-01-02-02 出版物发行员

6-04-01-08 加工中心操作工

6-04-02-05 焊工

6-04-01-07 组合机床操作工

6-08-05-0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6-21-01-02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6-23-07-01 装饰装修工

4-07-03-04 锅炉操作工

4-07-05-01 摄影师

4-03-03-01 调酒师

4-07-10-02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4-07-11-01 办公设备维修工

3-01-02-01 秘书

3-01-02-02 公关员

6-07-01-02 锅炉设备安装工

2-02-13-05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2-02-13-06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2-02-13-07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2-02-34-08 企业培训师#

2-02-34-09 项目管理师#

2-02-34-10 企业信息管理师#

2-10-07-06 室内装饰设计员

4-01-02-03 服装模特

4-03-03-02 茶艺师

4-07-07-01 洗衣师#

4-04-02-04 插花员

6-23-02-01 砌筑工

6-23-03-01 混凝土工

6-23-04-01 钢筋工

6-23-05-01 架子工

6-23-06-01 防水工

6-23-10-03 管工

6-15-03-01 手工木工

6-15-03-03 精细木工

2-02-34-11 物流师#

2-07-03-04 理财规划师#

2-10-07-07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

4-01-01-02 收银员

4-02-01-06 盐斤收放保管工#

4-07-03-05 中央空调操作工#

4-07-05-02 冲印师

4-07-08-02 修脚师

4-07-10-07 钢琴调律师

4-07-12-03 育婴师

6-01-02-06 房产测量员

6-01-07-01(6-01-07-02)海盐制盐工

6-01-07-10 苦卤综合利用工

6-01-07-11 精制盐工

6-01-07-12 盐斤分装设备操作工#

6-03-01-06 制冷工

6-03-02-01 燃料油生产工

6-03-02-02 润滑油、脂生产工

6-03-02-03 石油产品精制工

6-03-06-01 脂肪烃生产工

6-03-06-02 环烃生产工

6-03-07-03 聚苯乙烯生产工

6-03-07-04 聚丁二烯生产工

6-03-07-05 聚氯树脂生产工

6-03-07-07 环氧树脂生产工

6-03-07-0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生产工 150 6-03-08-01 顺丁橡胶生产工

151 6-03-09-01 化纤聚合工

152 6-03-09-02 湿纺原液制造工

153 6-03-09-03 纺丝工

154 6-03-09-05 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

155 6-03-11-07 催化剂制造工

156 6-03-11-08 催化剂试验工

157 6-03-11-13 化工添加剂制造工

158 6-03-13-04 黑火药制造工

159 6-03-14-01 单质炸药制造工

160 6-11-01-04 服装制作工

161 6-12-04-01 白酒酿造工

162 6-12-04-02 啤酒酿造工

163 6-12-04-03 黄酒酿造工

164 6-12-04-04 果露酒酿造工

165 6-12-04-05 酒精制造工

166 6-12-06-01 烘焙工

167 6-12-07-01 猪屠宰加工工

168 6-12-07-02 牛羊屠宰加工工

169 6-12-07-04 禽类屠宰加工工

170 6-12-08-01 肉制品加工工

171 6-21-01-01 宝石琢磨工

172 6-21-07-01 工艺品雕刻工

173 6-22-03-01 钢琴制作工

174 6-23-10-01 机械设备安装工

175 6-24-05-02 起重工

176 6-08-01-09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

177 6-08-01-10 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装调工 178 6-08-02-02 电容器制造工

179 6-08-02-05 压电石英晶片加工工

180 6-08-02-06 石英晶体元器件制造工 181 6-08-02-14 电子产品制作工

182 6-08-02-13 电子产品制版工

183 6-08-03-01 铅酸蓄电池制造工

184 6-08-03-03 原电池制造工

185 6-08-04-04 雷达装配工

186 6-08-04-05 雷达调试工

187 6-08-04-10 电源调试工

188 6-26-01-39 印制电路检验工*

189 5-01-01-03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

190 5-01-01-04 农作物植保员

191 5-01-04-01 天然橡胶制胶工*

192 5-03-05-01 动物疫病防治员

193 5-03-05-03 动物检疫检验工

194 5-03-05-05 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

195 5-03-5-06 水生生物检疫检验员#

196 5-04-01-08 海水水生动物养殖工#

197 5-04-01-09 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

198 5-04-02-02 渔业生产船员

199 5-99-02-05 太阳能利用工#

200 6-06-01-01 农机修理工

201 6-06-01-01 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

202 6-12-09-02(6-12-09-04)饲料粉碎制粒工 203 6-26-01-08 乳品检验员*

204 6-26-01-09 饲料检验化验员

205 6-12-09-06 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 * 为该职业编码下的工种

# 为新职业

第五篇:《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概述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等文件,进一步深化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标准。

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调整 中,将“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工业外贸”等本科专业合并,统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年,“贸易经济”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目录外保留的特色专业,2012年正式设置为目录内专业。新形势下,我国内外贸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日益显现。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这两个具有共同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相对一致的专业集合。

本标准是全国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制定本校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过程中,可对本标准的条目进行细化,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代码:0204 2.2本标准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贸易经济

020402 3.培养目标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规范,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言,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知识体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4.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 4.1 学制与学位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可实行弹性学制,但修 业年限不少于三年。鼓励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4.2 知识要求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 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等。

第一,基础性知识。接受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扎 实掌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专业性知识。了解从事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法律法 规和惯例,掌握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专门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商务活动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以及商务文书的中外文写作规范。

第三,工具性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 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第四,通识性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 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掌握科学常识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状态和趋势。4.3 能力要求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第一,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利用现 代科技与信息等高效的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识,具备自我学习知识、自我消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 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具 备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第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浓厚兴趣,养成尊 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及风俗等的良好素养,在读、说、听、写、译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4.4 素质要求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富于进取,具有团队意识。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 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自然科学常识,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 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发展动态,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贸政策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掌握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经济贸易理论研究或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

第四,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理品质。5.课程体系 5.1 总体框架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 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

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0%。5.2 理论教学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要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二,通识课。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应从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均衡设置。

第三,专业基础课。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合理安排给定课程的结构与课时。

第四,专业课。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条件设定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设课程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必修的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经济法、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物流学、国际服务贸易、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期货市场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 谈判等,各高校根据专业要求应至少从中选择开设6门课程。各高校可以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应当与专业必修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与延续关系,并形成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性修读。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专业课双语课程或全英文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与便利条件。5.3 实践教学

第一,实验(实训)。各高校应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独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或环节,利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专业实习。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至少包含一次专业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周。

第三,社会实践。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组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创业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累计时间应不少于4周。

第四,毕业论文。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毕业论文应体现学术性和实践性。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提倡聘请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6.教学规范 6.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适时修订。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应有规范的论证和审批手续。6.2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应在开课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视课程性质而定,一般应包括课程性质与简介、先修课程、课时数、各章节知识要点、教材、参考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6.3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前需认真备课,编制《教学进度表》,明确并公布课外辅导与答疑时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语言文字规范,仪表端庄。教师应适量布置课后作业,并认真反馈意见。6.4 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专业需制订课外实践教学计划,教师应直接参与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6.5 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考核 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成绩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7.师资队伍 7.1 师资规模与结构

第一,教师数量。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鲜明特点,为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确保教学质量,需保证有充足的教师资源,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0人,18:1生师比仅为基本要求,提倡降低生师比。

第二,职称结构。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不低于10%;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不低于30%。

第三,学历结构。专任教师学历的最低要求是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不低于30%。7.2 教师专业背景与水平要求

第一,教师专业背景。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本学科专业教育和研究背景,需通过岗前培训上岗。实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讲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实践经验,提倡定期去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提倡定期选派专任教师去国内外名校进行访学或交流。

第二,教师水平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具有严谨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应积极开展并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8.教学条件 8.1 信息资源要求

各高校应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配备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要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

8.2 教学设施要求

第一,教室和阅览室。教室数量应能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的需要,阅览室应保证学生拥有座位和足够的空间。

第二,实验室。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充分满足教学要求。实验室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规范,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切实保证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实习基地。各高校应拥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成为学校与有关方面长期合作和交流的有效平台,通过实习基地充分发挥本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并通过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能等全方位的训练。8.3 教学经费要求

各高校要切实保障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专指在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与教学评估费用。教学经费的使用应向教学一线倾斜,不得用于非教学用途。各高校需合理确定教学经费的最低保障标准,并保障教学经费的稳定增长。9.质量保障 9.1目标要求

质量保障的目标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要满足学生专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兼容,要有利于各高等学校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办出水平。9.2组织运行

各高校应围绕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建立并完善有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管理运行体系。明确学校作为专业建设的责任主体地位,负责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宏观指导和提供经费保障等;强化教学单位作为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实施主体地位,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负责动态修订和完善师资保障、教学计划、教材建设等具体事宜,确保日常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切实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9.3 监控机制

通过多元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途径,完善常态化的内部质量管理自我评价机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相关评估机构的联系,积极构建质量监督的外部评估制度化机制;建立顺畅的教学名词释义

1.专任教师:是指高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并承担本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

2.资源建设费:包括课程建设费、教材建设费、教学大纲编写费、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费、专业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购置费等。

3.教学运行费:包括课时费、命题费、阅卷费、监考费、课堂教学资料复印费、论文指导与答辩费、实习指导费、学生实习补助、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

4.教学评估费用:包括教学质量评价督导专家费用等。

下载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户类型POS机代码(优秀范文5篇)

    最详细pos机商户类型代码大全 您消费后的pos单上的商户代码第8-11位数字判断,若您所使用的商户属于以上类别就没有积分(商户代码是您消费的POS单上的商户号第8-11位数字 0742......

    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代码120008课程类型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药理学 课程代码:120008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90学时 实验学时:18学时 前期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分类代码与归口管理部门手册

    附件2.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分类代码与归口管理部门手册 (2008年12月版)一、计划类别编码规则 为便于规范化管理,年度计划分类代码编码规则为: JH□ / □□□ JH字母:为“计划”中......

    项目类型与行业分类对照关系表

    1、项目类型与行业分类对照关系表 项目类型: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能源用地、工业用地、其他用地 行业大类 农林水利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原材料 机械制造轻工烟草......

    演讲的风格类型分类

    演讲的风格类型分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易书波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点击数: 72 次 字体:小 大 - 演讲的风格类型1、 朴实型 表现为音色自然朴实,语气亲切委婉,清新自然......

    客户类型分类及应对技巧

    客户类型分类及应对技巧1、沉默型——客户的应对技巧 2、唠叨型——客户的应对技巧 3、和气型——客户的应对技巧 4、骄傲型——客户的应对技巧 5、刁酸型——客户的应对技......

    名著常见考题类型 分类

    名著常见考题类型 分类:龙江中考2007.5.5 18:47 作者:张利波 | 评论:1 | 阅读:1282 (一)、填空式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的罡煞之星。话说梁......

    GB_T 16432-2004_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合集五篇)

    GB/T 16432-2004 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echnical aid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标准状态】被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