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

时间:2019-05-12 11:5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

第一篇: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

作者: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大学》2013年第11期

作 者:吴峰 著

定 价:45.00元

I S B N:978-7-3012-3134-0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1

《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这本书是作者经过对国内众多的调研访谈与分析实证而写成,进一步论证了理查德·迪积(Richard Dealtry)和丹尼尔·贝勒特(Daniel Bellet)“企业大学时企业教育的创新”这一观点。

内容介绍

企业大学是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点,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非常迅速。普遍观点认为,企业大学是企业学习的创新,为了深入探究其创新的具体內容,本书从创新理论的四个维度出发,分析研究了企业大学在理念、管理、知识与方法、技术四个方面呈现的新内涵、新内容,研究结论也进一步支持了学习创新这个观点。

本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实证数据之上。为开展本书的研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取了国內40所企业大学的数据资料。最后,在总结企业大学的创新內容基础之上,本书提出了发展企业大学的建议。

本书适用于人力资源、教育技术等专业的教师学生及相关研究者,也适用于企业教育行业的工作者。

征订信息: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北京大学燕园大厦803室

电话:010-82896621

第二篇: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走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研究;文化选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123-0

4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中一门显学,是当代知识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国内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特别是用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研究大学文化更是一个热点。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使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研究

“文化”的概念历来模糊而不确定,千差万别。克鲁伯(A·L·Krober)与克拉孔(Clyde Kluckhohn)曾检讨了一百六十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认为文化是一种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种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与“文化”的多义性一致,“文化研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安德鲁·爱德加、彼德·塞德威克认为文化研究有两种定义,一是泛指对文化的多个方面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它等同于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批判等学科的学者对文化进行多种理解和分析;二是特指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

“文化研究”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文化研究”是对于“文化”的研究,是运用各种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种志等各种分析手段对某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一种较

为传统、宽泛或广义的理解,人们从文化的视野研究文学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文化研究提供阐释的参照背景。其二,“文化研究”是通过文学或其它社会问题来研究文化,前者充当了后者的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以及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致力于考量它们与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成为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思索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因而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分析的立场、策略甚至技术手段,它表明一种参与的、批判的、实践的态度,为我们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与运思理路,简言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指导。

在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文化视为某种具有超越独立品性与普遍永恒价值的事物,而没有把这种文化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剖析。如果把大学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的社会结构的话,“大学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大学文化”这一局域性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文化研究”;其次,它可以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因为研究立场与视角的选择,意味着迥异的研究对象、运思理路乃至研究进路。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而更应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契入点、对我们所处时代与社会作出深刻理解与剖析的研究。大学文化不再是大学围墙内的单一文本,而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另一方面,大学由于其自身对于某些价值理念的坚守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二)文化堕距理论:大学文化应引导社会先进文化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构成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或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时,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较快,其次是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文化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进而造成了社会问题。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引起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关系紊乱和社会行为无序,必将产生文化堕距,也势必影响到大学文化中。以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有着自身结构的有机整体,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社会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功能失调,都将使大学的文化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这一理论出发,“文化堕距”对大学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属于变迁较快的一方,也就是说,应引领社会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其它部分出现的“文化差距”,必然使得体现文化重要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受到挑战,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关于道德滑坡、价值移位、信仰迷茫等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担负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保持与社会生活的适当距离,对社会需求作出理性审视,并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它不断的制造“文化堕距”,同时也在不断的修复“文化堕距”,使其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文化分层理论:大学文化是“大文化”与“文

化多元”的统一

西方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基本认为:首先,文化是由某一群体共享的因素构成的;其次,文化是组织成员行为的解释框架;第三,文化既是所有成员共享的,但是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当代著名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曾把文化界定为“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这些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多数时候认为文化是潜意识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从种种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我们还发现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是分层的。如文化分层的“冰山模型”(Iceberg Mode)把文化分为外显、内显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洋葱模型”则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思宾塞-澳蒂提出的分层在“洋葱模型”中显得更符合逻辑。她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前者代表人的行为模式,后者代表非行为模式。该模型与“冰山模型”相比,更易被学界接受:第一,文化分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对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因而把价值观表述得更加精确。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来说,“洋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化不同维度内容的分析,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搜集资料,并对该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所谓静态描述。其次,可以根据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界线分明或者单向影响的就内部因素之间如何互动来考察某个特定大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一个没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尝试利用制作标志等“人工制品”来塑造大学成员的态度和规范,可以通过启动礼仪和仪式系统来影响制度文化的改变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大学则可以通过启动外围层次——“人工制品”、“礼仪”与“行为”或“体制”与“制度”——影响或引导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借助文化分层理论,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文化”与其元文化(例如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等)或者与亚文化(例如院系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与非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种“小文化现象”构成的集合体,考察一种文化不能忽视大、小文化之间的联系。法国人类学家莱韦·斯特劳斯认为,如果缺乏“大文化”(culture)的参照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小文化”(cultures),不同的“小文化”以“大文化”作为参照对自己的特定模式给予阐释。文化不是多种文化属性的总和与累加,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诸多因素共同构建的集合体。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文化”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大学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决策方式、管理风格、成员交往方式、校风、校训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功能和作用。

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享的,但是它强调了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解释功能,也指出文化处于人性与人格之间,是不能被遗传和继承的,尽管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而表达自己的文化都要经受个体人格的调控。因此,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四)文化形态学理论:大学文化的“挑战与应战”

文化形态的理论源于摩尔根、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创建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形态差异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在于以文化哲学以及文化比较的话语揭示人类社会总体或不同区域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规律。汤因比认为“挑战——迎战”是考察人类社会文化形态演变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就是“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予以考察和比较的方法。文化形态学理论既可以揭示某个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从理论上反映创造其在文化形态的相应人类群体当下呈现的生存方式及其可能的优化、发展途径。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可知大学文化内部呈现的各种形式连同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约束促动的形态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特殊的、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形态,并从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竞争方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语境的无边界时代,遵循“挑战——应战”的基本法则,采取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其本质就是要以深刻的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增强大学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实现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最终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文化选择理论:大学文化在文化批判中前行

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机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文化选择。大学具有文化属性,它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成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即文化传递、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要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蒋梦麟认为大学有三股势力:校长、教授和学生。这些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体。大学的管理者(以大学校长为代表)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文化选择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和规范大学价值体系与确立大学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进而强化师生对大学所选择文化的认同;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厚学校文化底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充当协调人;等等。大学教师(以教授为代表)是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体现在:规定、维护大学文化选择价值标准,创建、培育学科文

化,承担、实施学校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文化;等等。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也对文化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选择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将新的文化因素引进校园,甚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改变学校文化面貌;进而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所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文化选择具有较大冲击,而青年亚文化所特有的反叛性对大学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负作用。

大学文化选择首先表现在以文化批判为文化选择的推进机制,大学的文化选择总是紧随着文化批判而展开,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并带有双向选择的特点。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文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推进文化的进化,另一方面则规范社会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良心”。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而言,大学文化选择既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模塑,提高个体的文化选择力,也将促进大学文化创造,孕育发生大学文化精神。

(六)文化自觉理论: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反复倡导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觉。

“文化自觉”观点对于研究大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此也引发出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尤使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文化自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选择的自觉与文化的创新。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传播、引导先进文化:以“大学人”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利用不同学科团队共同担负起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工作。可见,大学的“文化自觉”根本在于文化创新,使大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社会改革和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第三篇:环境视角下的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环境视角下的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作者简介:蔡树堂(1965.1―),男,河南新蔡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企业成长。

郭瑞强(1980-),男,汉族,河南林州人,讲师,管理学学士,郑州财经学院经济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朱可(1990.10-),男,汉族,在读学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摘 要:环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外部环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商业模式设计和管理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河南企业外部商业环境出发,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南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值得参考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模式;河南企业;创新途径

1.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和商业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产品、技术,而是其商业模式。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同样是做电脑,戴尔公司的直接销售模式缩短了供应链,去除中间环节,取得了巨大成功。新涌现出来的一些企业,如yahoo(雅虎)、amazon(亚马逊)及阿里巴巴等,在短短几年时间,都取得巨大发展,他们的成功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企业,独创的商业模式是它们成功的共同商业基因。亚马逊利用互联网销售图书,仅用短短几年就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零售商,给传统书店带来严峻挑战,新型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于是,寻找最佳商业模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商业模式创新,近来也受到我国政界、学界、企业界广泛的重视。然而,人们对商业模式如何进行创新众说纷纭,环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更是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外部环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商业模式设计和管理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河南企业外部商业环境出发,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南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值得参考的一些建议。

2.河南企业商业环境研究

河南企业的商业环境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有科技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经济宏观形势的变化,地理位置因素及竞争因素等,这些都是河南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时亟需考虑的因素。

2.1 技术环境

技术发展会对商业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整个社会被人们熟悉和运用,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一种必然。在当今时代,互联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互联网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全天候性、跨地域性、信息透明度高的特点,随着网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对互联网的使用不断渗透、深化,未来这种趋势只会不断强化,互联网将越来越成为商业活动的主流渠道之一。河南企业作为当今互联网技术浪潮下的一部分,也必须做出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尤其近些年随着跨境电商的提出和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技术、Web浏览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发展的更加迅速和完善,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已经对河南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改变,为更多的河南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2.2 消费者环境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者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河南省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呈上行态势,说明消费者信心在持续增强。201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95.18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9%①。以上数据表明河南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外,随着当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变化,消费者购物方式在发生改变,逐步的由以前全部的线下消费为主,发展为向线上线下同时消费,年轻消费群体的线上消费趋势还在不断增加。据了解,2014年河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②。2015年河南首家保税直购体验中心――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开幕。跨境电商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随着互联网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支付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货到付款、信用卡支付、在线支付、PayPal支付、银行电汇及邮政汇款等传统和现代不同的支付方式交叉使用,使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以上看出,河南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支付能力、购物方式、支付方式都在迅速的发生着变化。

2.3 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河南企业来说,近些年来,首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受到了巨大冲击,其商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其次,国家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财政部发文,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装、鞋靴等14种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这意味国际化的市场逐步与河南接轨,随着这些商品关税税率的降低,河南的企业的竞争环境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第三,优秀企业不断入驻河南市场,这也促使河南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改变,河南电子商务产业园从2013年6月开园,如今40多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包括百度、淘宝、阿里巴巴等20多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进入必定对河南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竞争。从电商环境的竞争、到国际环境的发展以及优秀企业的冲击都表明河南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河南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度。

2.4 经济发展环境

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近3.5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8.9%③。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有快有慢,河南生产总值增幅放慢,但一些体现民生改善、调整升级的指标增速均高于GDP增长;结构调整有进有退,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和占比明显提升;发展动力有增有减,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4年,第三产业增长加快,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④,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

2.5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企业所面临的具体客观因素之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企业的战略、营销、商业模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河南企业来说,首先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郑州航空港的建立和发展将会对河南的整个市场环境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河南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已经在快速的改变着河南的经济交易方式,河南经济发展将向着更为开阔的方向发展。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逼近四千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航空港所占比重超过六成。第三,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河南和重庆被规划为我国内陆的两个省份,也为河南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3.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3.1技术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于河南企业来讲,当今技术环境的突飞猛进,以及河南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技术、Web浏览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发展的更加迅速和完善,这些技术的冲击以及形成的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对河南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改变。据此,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新技术的带动下也应该做出创新,让商业模式适应新技术的变革,让新技术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的巨大成功,已经完全改变了企业的原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主动或被动的发生改变和创新。笔者认为,微信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的开发,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河南企业来说,应该学习优秀企业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应于当今技术发展的商业模式。第一,河南企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市场条件和企业自身的定位,建立其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技术。第二,当今互河南联网技术发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河南企业应根据当前的宏观市场环境,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和航空港建设,建立其与宏观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技术,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3.2消费者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发现市场中需求不断变化的客户群体,创造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战略选择层面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方式。在前文,笔者对河南消费者环境进行了分析,河南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在提高、购物方式多元化、支付方式便捷化。河南企业应根据河南消费环境的具体变化,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销售额只有两千万,2013年已经达到16.2个亿。销售的飞速提高其中之一得益于黎明重工对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准确把握上。黎明重工到目前为止,80%的销售额是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笔者认为,黎明重工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超前发展。如果电子商务只是简单的运用而不能与企业其他要素充分整合是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的。当今消费者市场的千变万化,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所以,河南企业看准消费环境,及时调整创新商业模式,在瞬息万变的当今市场环境下是非常必要的。

3.3竞争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在竞争性的市场中,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河南企业目前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传统的企业受到电子商务大环境的强烈冲击,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进军河南。河南企业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在商业模式上也必须做出变革和创新。

河南五洲国际水产公司(以下简称五洲国际)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的冲击和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意识到水产传统销售模式竞争力大大降低。五洲国际首先打破水产常态化经营,以优越的区位条件营造商住一体水产行业商业新模式。其次公司管理层迅速调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建立自主网站,并借鉴“海淘”的经营理念,拓宽海外电商水产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通过改进商业模式使企业本身销售体系不再受制于原有销售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五洲国际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为河南企业带来很多启示:第一,加强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拓展原有的业务区域。第二,积极向优秀的企业进行学习,“海淘”模式的学习一样可以被其他河南企业进行学习和结合。第三,商业模式创新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要敢于与新环境结合,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河南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发展电子商务。

3.4经济发展阶段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和创新。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第三产业增长加快,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

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河南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企业来说,更应根据河南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迅速调整原有商业模式,来适应市场变化。河南长通物流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通物流)在全国率先推出银企联名卡,创新服务客户,有效缓解物流业货运款蒸发。2012年在全国推出“畅愚3G物流宝”,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网合一。现在全国将公司所有运输车辆全部改装为LNG、CNG天然气新能源动力,节能减排,引领行业发展。在第三产业在河南经济结构所占比重不断增快的条件下,长通物流加快培育创新能力,确保技术领先。增强捕捉和创造优质客户能力,提升客户基础。通过这些举措的调整和变化,长通物流的“河南模式”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竞争力的发展。

3.5地理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地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因素,地理环境不但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也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而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一,河南地理环境优越,地处中原,承东西、联南北,接近原料地与消费地的双向优势,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第二,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第三,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河南和重庆北规划为我国内陆的两个省份,也为河南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河南经济的开放程度、境内外的运输通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加工贸易模式,都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和发展机遇。2014年10月,近3000吨湖南茶叶、烟花等货物通过75556次列车驶离长沙,往德国杜伊斯堡。这标志着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的正式开行。河南地处“一带一路”中线的重要位置,加上航空港的快速发展,河南企业,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和航空港发展,来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由原来的省内市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大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4.结语

本文从河南企业商业环境视角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河南企业应该抓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充分的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和郑州“航空港”建设带给河南企业的机遇,运用好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大平台,紧密结合好国家和省政府提供的政策方向,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河南企业的实力,改进河南企业的竞争力度,来实现河南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郑州财经学院经济系)

基金项目:201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311)

注解:

① 映象网:《2014年河南GDP同比增长8.9%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2015.1.27

②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14河南电商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2015.2.5

③ 大河网:《2014年河南GDP达34939.38亿同比增长8.9%》2015.1.28.④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去年我省进出口总值逼近四千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航空港占比超六成》,2015.1.16.参考文献:

[1] Timmers,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

[2] Mahadevan,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gementReview,2000,42(4):55-56

[3] Applegate,L M.E-business models:Making sense of the business landscape[A].in Dickson.G,Gary,W.and Sanctu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enterprise:New models for managers[C].New York:Prentice Hall,2001:136-157

[4] 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创新:国外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构建商业研究 2011.04.[5] 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 乔为国,大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经贸导刊 2009.06.15

第四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企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随之发展。然而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目的、内容、方法和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想更好更快地推进企业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尊重个人需求,体现人性化要求,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富有新时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研究

一、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以效益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无足轻重,甚至有些政工干部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白己成了“闲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滞后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比如政治学习没有针对性,基本停留在读报纸、念文件等传统方式上,空洞的政治说教使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只顾过程、不重结果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而且损害了广大政工干部的形象。

(二)工作方法严重滞后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给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平等、民主、人才、法制等一系列观念在员工中不断强化;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是儿十年一贯制。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空前增多,渠道的扩展使各种意识形态有机会侵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都无形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企业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为政不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三)政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

目前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良荞不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了的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做起工作来无所适从。现代企业要求政工人员不仅有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知识,更要有相应的理论水平。而在企业中,这样的人才基本都在生产和业务等重要岗位上工作,政工人员的素质问题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注重意识创新,以人为本

一要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化意识,大胆迎接挑战,抓紧学习掌握网络技术,认真研究网上思想文化交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在网络上不断开辟、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把网络变成创新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工具。二要增强人本意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无不与人直接相关,强调人本意识,主要是指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进一步以职工为核心,遵循职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更加尊重职工的基础上。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工的全面发展、培养职工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工的个性培养及人文精神培养统一起来。三要强化现代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使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装备设施和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现代化,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全面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及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

(二)坚持内因主导,始终循企业特点规律驾驭

1、从企业工作的特点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车间内到车间外,从单个员工到员工集体,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循序渐进、因人制宜、求同存异,不急功近利,目标管理防止一个标准苛求完美搞一刀切;不回避矛盾,赋予任务要求同时考量工作条件和承受能力;不按部就班,善于先进带动、互助激励抓两头促中间;不简单重复,注重弘扬传统、积累经验形成有效方法路子。

2、从企业管理教育的特点看,始终处于紧张、严肃、规范、约束的强制要求状态,始终面临建企与育人、管理与教育的双重任务和责任,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宽严相济,张驰有度,采取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坚持典型引领启发自觉同步,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谈心疏导解难帮困并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教育引导调研改进融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完善政策和法规制度结合起来;坚持领导垂范发动群众一体,把干部骨干与广大群众结合起来开展工作,以此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3、从企业时代发展趋势的特点看,企业秩序逐渐走向规范化,创新发展逐渐走向常态化、生产任务逐渐走向多样化,培训模式逐渐走向联合化,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实现由静态向动态延伸、由单一向复合拓展、由粗放向精确转变。

(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既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昔理理论,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企业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因素为改造对象;追求对企业活动整体、长久和系统性的影响。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然而,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企业政工队伍,是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要在坚持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学习现代企业昔理、金融、法律、科技以及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政工干部成为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济昔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结合实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工干部要抓住影响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突破口,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明显产生了滞后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管理者要清晰的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不断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大环境。

第五篇:企业ERP创新研究

ERP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近几年,我国大型企业已经普遍运用了ERP对企业进行管理,ERP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大型企业日常工作管理的方方面面。ERP的引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针对大型企业的运用现状,中小企业也纷纷引入ERP项目。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目的就是研究ERP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分析ERP应用之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达到趋利避害。

1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中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面对WTO带给中国企业更大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变革又是目前中国企业变革之根本和基础。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有效的。面对我国那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的事实,我们需要更加仔细的总结经验与探究国内外企业应用ERP秘诀。中小型企业应用ERP更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这样才能提高中小企业应用成功的概率。

1.2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题之一。一个多世纪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中小企业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也占企业总数的99.5%,据估计,我国至少有2600万家中小企业,并且数量还在以每年3%至5%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充公,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差,决策盲目及盲目生产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些使得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国家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的跨越发展。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关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和共享,包括不同部门间、企业内部与外部间及企业同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解决企业“信息孤岛”,很多企业为实现企业信息化选择了实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它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业务的方式,并且完成了对信息技术的重新利用。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始

终摆在我们面前,这个问题就是ERP在具体应用中的成功率比较低,中小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更低。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实施ERP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通过对ERP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与那些实施ERP成功的企业的对比学习,可以为下一次成功实施ERP予以指导。

2ERP综述

2.1 概念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它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又是一种软件平台,国内外许多企业在实施ERP之后,都带来了非常快的发展,其作用不可小视。

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

一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二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 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三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 的概念层次可如图2.1 所示。

图2.1 ERP 的概念层次

所以,对应于管理界、信息界、企业界不同的表述要求,“ERP”分别有着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相应采用“ERP 管理思想”、“ERP 软件”、“ERP 系统”的表述方式。

2.2 ERP的发展

ERP是管理信息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ERP的发展经历了MRP、MRPⅡ和ERP三个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呈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势,前一个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深化和发展。ERP汇总了MRP和MRPⅡ的优点,又结合了最新的Internet技术,从而发展为功能更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换言之,ERP在MRP和MRPⅡ的基础上,实现了通过网络信息面向供需链的管理信息集成。下面分别讲述MRP、MRPⅡ和

ERP的管理思想与功能。

2.2.1 早期的MRP

MRP主要面对的是制造业的“产供销”信息集成管理,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基本流程是从供应方购买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形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和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MRP解决了企业的物料信息,是管理信息的一大进步。但MRP对于企业的重要业务——资金管理却无能为力。为了实现对企业资金信息的管理,MRPⅡ应运而生。

2.2.2 MRPⅡ的产生

MRPⅡ是MRP的进一步延伸。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了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统的产品结构为基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甚至最终产品的成本。再进一步结合市场营销,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MRPⅡ把传统的账务处理同发生账务的事务结合起来,不仅说明账务的资金现状,而且说明事务的来龙去脉,例如,将体现债务债权关系的应付账、应收账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集成起来,同供应商或客户的业绩或信誉集成起来,同销售和生产计划集成起来等,按照物料位置数量或价值变化,定义事务处理,使与生产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由生产活动生成。在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科目之间,按设定的借贷关系,自动转账登录,保证了“资金流(财务账)”同“物流(实物账)”的同步和一致,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和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时做出决策。

2.2.3 ERP系统

MRPⅡ比MRP更加功能强大和完善。但随着企业多元化、跨地区和全球化的发展,MRPⅡ也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ERP的概念,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出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和变革。这一推论现在早已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跨国企业已迈向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ERP管理。

如前所述,ERP是MRP和MRPⅡ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ERP和MRP、MRPⅡ是一脉相承的,但ERP的功能更强大,适应性更强,应用更广泛。ERP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实现了面向供需链的管理,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而且适用于各行各业。

2.3 ERP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企业间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要求企业行动必须快捷、灵敏,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人力己经很难完全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借助当代IT的最新成果。实施ERP是我国企业优化和加强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必然趋势,因为ERP体现了以市场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它必将成为现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基石。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要实施ERP,最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管理是有成本的,ERP只是管理成本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说投资ERP需要多少钱,关键是要看它后期的投资回报。更何况ERP带给企业的收益不只是降低成本,重要的是企业已有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完善和更新。

ERP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是太广泛,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它能给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对于ERP的应用还有广阔的前景。ERP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案例

4ERP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应用现状

ERP在我国也呈同出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势头。随着联想、海尔、中石化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ERP成功实施和应用,由ERP实施为企业带来的先进管理思想正在被同行业企业所学习和效仿。并且,一些过去被认为是“被ERP遗忘的角落”的中小型企业,如宝岛眼镜、杭州解百等,也开始纷纷引入ERP来帮助自身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改革。

但是,我们同样看到ERP在中国推广与应用的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不断的解决改善,才能更好的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

时间

图4.1 ERP行业化框架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ERP的行业化正处于第二阶段,即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用户的信息化基础更好,需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以部门级的需求为主,而是以企业级的需求为主。同时,对生产制造管理等深层次的需求开始重视,行业化的需求开始显现,并且变得日益重要。在成长阶段,ERP行业化主要为产品管理模式的行业化和研发的行业化。和成长阶段相比,行业化的ERP产品和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等产品实现了高度的集成,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二次开发平台。用户需要深度行业化或个性化时,往往借助二次开发平台完成。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环境条件分析

中小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 :外部环境条件和企业内部环境条件。前者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实施ERP所需的外部资源环境(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服务提供商)。后者指的是实施ERP的企业内部对项目实施结果产生影响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5.1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社会环境条件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第二层含义是指实施ERP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

5.2外部资源条件分析

首先,来自软件公司的风险。

其次,来自项目实施咨询服务公司的风险。

最后,企业与外部源的合作风险。

5.3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指实施 ERP的中小企业内部对项目实施结果起影响和决定作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基础、企业资金支持能力、企业技术支持能力、领导重视程度、项目前期筹备情况等几项。影响ERP实施因素

6.1 人的因素

6.2数据的因素

6.3管理的因素

6.4技术的因素我国中小企业ERP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下载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书推荐:《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新书创新教案(精选五篇)

    《发新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最终版)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摘要] 加快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其内涵及模式,来寻求我国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措......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5篇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信息为财务管理带来很多方便, 财务管理无论是在投资、筹资环节,还是在利润分配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有关信息。财务信息......

    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潮流,在继......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11-000-01 摘 要 文章着重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对认知......

    比较分析视角下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主体研究(优秀范文5篇)

    比较分析视角下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主体研究【来源】国研网 【时间】2014-06-12 10:02:00陈玉川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是以企业创新为中心,以正逼机制和倒逼机制为动力,以G......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组织者、领导者、帮助......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摘要: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至今,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著作颇丰。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由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