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1:5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

第一篇: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

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

一、政府主管部门重视监理行业体制改革的程度不够

由于监理行业是个新型行业,很多企业都是新组建的,最老的企业也不过11年历史,企业包袱轻,没有施工企业存在的矛盾突出;今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在各级会议上讲到建设系统很多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改制,相关文件下发很多,唯独针对监理企业改革的内容甚少。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研究、探索深度也不够,缺乏对监理企业改制工作的积极引导。因此,未形成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笔者在查阅的有关资料中得到启示:河北省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工程建设监理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冀建监[1999]85号文)第三条明确规定:“限期1999年年底前,所有监理单位必须完成符合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公司的改制工作,逾期将取消监理单位资质”。并在第一条规定:“自此规定颁布之日起,全省不再审批独资设立的监理单位”。对已经成立的监理单位限期改制,新设立的监理单位必须遵照《公司法》规定。这就从法规上对监理行业的改制提出了要求,我认为这是从根本上,从源头上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管理,是规范监理市场,实现市场竞争公平、公正的有力措施。

二、留念依赖于母体的支持和保障

从1988年试行到1996年我国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监理行业的发展已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行和稳步发展几个阶段。从多数的监理公司起初都是依托设计院、大的企业集团、行业管理部门,作为其二级机构的形式存在的,其任务的来源主要依靠于上级主管单位的优势。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工程建设监理已经与业主、承包商一起共同构筑了建筑市场的三方主体,监理行业这种原有的体制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制约了监理公司及行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但真正改制后,这些企业会失去上级主管部门的保护,直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能继续占有被保护的市场,具备并保持市场的竞争力,将是一个直接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难题。鉴于这种思考,严重束缚了一些监理单位改制的步伐。

三、对改制后的效果胸中无数,不敢轻易尝试

在过去国企改制的实践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个模式,监理企业的改制也应是多种模式并存。目前,监理企业改制的类型有(1)由多个单位以法人参股的方式组建成新的股份制企业;(2)国有股份与职工股相结合的形式;(3)将企业原有的全部资产买断,再由企业内部职工出资认股;(4)合伙制的监理事务所。哪种形式适合自己,借鉴了别人的模式,是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改制后是否会造成“主管部门丢权,经营者丢位,企业员工丢了铁饭碗”,上下不讨好的尴尬局面,这是难以预测的。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环境、状态、条件,改制的方式、程序都会有所区别。况且,改制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通过改制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万一达不到此效果还不如不改,这也是部分监理企业步履缓慢的心态。

四、对改制过程中有关问题心有余悸

1、原企业资产分配关系问题

原企业的经济性质多为国营或集体企业,投资方式有的是主管部门投资;有的是主管部门和职工共同投资;有的是以主管部门名义出资挂靠成立;有的是主管部门和职工实际未出资,企业从零做起。改制过程中在处理原企业资产分配关系时,这资产将全部介定给了主管部门,心理很不平衡。认为主管部门平时对企业关心不够,企业的资产是监理人员凭高智能服务的辛勤工作创造的。资产介定不能简单地与固定资产投资大的生产企业雷同,有失公平。这也是阻碍监理企业改制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改制过程中国有股份或法人股份能否实际足额出资。

在以往的企业改制中,有这种现象,对企业品牌评估并以货币形式体现,作为国有股份或原法人股享受的股权而不按实际足额出资,这种出资方式使得股权的面值大于股权交易资产净值,给改制企业的员工带来不合理的负担,实际认股夹带“水份”,使企业后劲不足。

以上影响监理企业改制的原因存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的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将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况且,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时机已基本成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早改早主动,早改早见效。

我赞成监理企业的改制要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也不搞一风吹或机械地模仿。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积极地引导和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不滥加干预并尽量简化程序。

衡量企业改制成功的标准应看企业是否真正做到了“四自”,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结束,自强发展”。

笔者从多家改制监理企业了解到改制的效果和收益。

(一)改制后的监理企业综合实力大多提高了2~3倍。

(1)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内部凝聚力得到了增强。通过个人参资入股企业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企业,成为企业的主人,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提高。

(2)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改制后监理人员相对稳定,公司从长计议,投入资金加强员工各类专业技术的培训,并有计划地安排再教育,从而提高了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用人机制灵活,可引入高技术、高智能人才。

(3)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

(二)产权更加明晰

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出资人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风险承担有限责任,权责明确、利润分配和产权明晰,公司的收益分配制度清晰,对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监理装备设施,已无疑虑。企业实力增强。

(三)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自然增强,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效益息息相关,员工们自觉地关心起公司的业务拓展情况,积极地为公司今后的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潜在的能量。

(四)集体决策有利于规避风险

监理公司再大,仍属于咨询技术服务类的小公司,抗风险能力有限,难以承受重大失误造成的损失。改制后,重大事宜必经董事会集体决策,避免了个人决策和偏面性。另有监事会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抑制腐败和违法行为。

第二篇:体制改革之我见

中国盐业体制改革之我见

作者:纪家栋综合资讯来源:青岛市盐务局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铁路、电力、盐业等行业改革”。改革盐业体制是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围绕如何进行盐业体制改革问题,全国上下有不少议论,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笔者试从借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经验和国内相关行业体制改革的成果等方面进一步做些探讨。

一、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历史过程看,国家对食盐实施专营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等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相继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家行政改革。西方这场行政改革具有三大实践取向,即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和分权取向。即由扩大行政权力,膨胀政府职能向收缩行政权力,缩小政府职能的改革。回顾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历程,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都经历了“小政府”(缩小政府职能)——大政府(膨胀政府职能)——“小政府”(缩小政府职能)的过程,以后发展的趋势如何,能否像西方一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所期待的那样完全达到“小政府”的理想效果,还为时尚早。以美国为例,自1876年美国建国后,美国政府职能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小逐渐变大,再由大向小转变的过程。罗斯福新政(1933年——1938年)之前,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可代表美国政府职能变化的“三个阶段”。

通过研究,人们不难得出如下几条基本的结论:

(一)无论是“大政府”或“小政府”,都不是不要政府,而是如何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

(二)“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着眼点和出发点都与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关注社会福利有关;

(三)每次行政改革都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并不是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并不排除计划管理的因素。相反,对有些与国家发展和社会福利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则实行了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措施,并实行垄断性经营。无论行政改革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以食盐经销为例,在一些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对盐业实行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垄断制度(专卖制、垄断性产销制、产销统一制)。有些国家的盐业计划管理比我国目前的有些措施还要严厉得多。因此可见,是否采取专卖或专营等垄断性措施,与经济体制无关,也与社会制度无关。考量的标准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借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经验,哪些行业应当推向市场,哪些行业应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标准。因此,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商品实行专控、专卖、专营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符合国情,顺应民心,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远未完善,各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靠市场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还远未成熟。因此,对一些特殊行业,例如,对烟草行业、盐行业实行与专卖、专营相适应的管理经营体制,把国家意志与政府职能、企业职责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被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的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

目前,盐业行业改革,涉及到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贯彻落实,涉及到普及碘盐这项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涉及到众多盐业企业和广大盐业职工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何处理好行业改革、加快发展和保持稳定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好市场化取向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是搞好盐业体制改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从全国盐业发展的形势看,保持盐业现行的专营体制是完全必要的。

自1994年国务院决定实施食盐专营政策以来,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实行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盐务局、盐业公司)的盐业管理经营体制,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政令畅通,有力推动了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碘缺乏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全国各级盐务管理部门利用法律赋予的政府职能,利用政企合一、政令畅通、令行一致、全力以赴的优势,把国家的意志、政府的职能和企业的职责融为一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盐业生产大国,盐产业将在近几年内超过美国。中国已于2000年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为全球全面消除碘缺乏病做出了重大贡献。青岛市盐务局为了切实把国家食盐专营政策落实到基层,把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重点放在了偏僻农村。深入开展了“走百村,进万户”提高碘盐普及率活动。采取“宣传到村,服务到户,联系到人”的方法,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碘盐知识,送合格碘盐上门。在全国、全省率先达到了普及碘盐的要求,受到了中盐总公司和山东省盐务局的充分肯定。

二是“查”,“销”结合,较好地保持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现有体制下,“查”是为了防止假盐、毒盐、劣质盐流入市场。“销”是为了保证合格碘盐的正常供应,“查”,“销”目标一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相联,相得益彰。在各级盐务主管部门“一元化”领导下,一方面通过盐政执法部门加强对盐业市场的监管,依法打击违法涉盐活动,堵塞了假盐、毒盐、劣质盐的源头和流通渠道,净化了盐业市场,消除了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专营运销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食盐市场供应,及时充分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合格碘盐,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以青岛市为例,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使碘盐普及率逐年提高,目前保持在95%以上,使全市700多万人民群众远离了碘缺乏的危害。与此同时,全市食盐专营企业每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向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安置职工一千余人;以盈补亏,解决了系统内困难企业数百名职工的生活问题;带动了相关行业(例如,运输、食品加工等)的发展。不少熟悉盐业情况的专家纷纷发表意见:食盐专营,“政治账”与“经济账”两划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提高,利国、利民、利企业,三全其美。

三是集中统一,成功应对了特殊情况下对食盐市场的冲击。食盐作为无可替代的特殊产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市场波动。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仅靠政府行为或企业行为,均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但盐业现行体制具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统一的优势,可以及时有效自如应对。2003年“非典”期间在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食盐抢购风,2004年夏秋之交在全国一些地方出现了食盐市场波动,正是发挥了上述优势,使抢购风和市场波动很快得到了平息。在此期间,青岛市盐务局同全国盐务系统一样,把保证食盐市场供应作为政治任务,积极做好“宣传”和“保障”两篇文章,集中力量,保证急需,联系货源,紧急调运,不间断投放市场。盐务局主要领导坐镇,各级领导24小时地轮流值班,机关干部,盐政稽查人员和营销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巡回在城市超市和乡镇网点,从而稳定了市场,保证了供应。此后,及时总结了经验,研究制定了《青岛市食盐市场保障应急预案》。受到了山东省盐务局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从全国烟草行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在食盐专营体制下不断推进盐行业内部的改革是切实可行的。

(一)烟草行业与盐行业相比具有共同的特点:

1、烟和盐都是受到国家控制的专卖专营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只有烟草和盐的批发环节不放开,仍由政府控制。

2、烟草行业和盐业都受到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强两个行业的工作都做过重要批示。

3、国家对烟草专卖和食盐专营都经过了人大立法,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政府的控制。

4、设置的管理机构都经过授权,有相对独立的市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

5、对市场的分割规则基本相同,实行严格的市场区域分配,各地在各自的区域内经营销售。

(二)烟草行业曾经存在与盐行业目前面临的相似问题。

一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力量分散,经济实力不强,工艺技术落后。二是流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三是市场秩序不够健全,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冲击市场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烟草行业自身改革的成功经验。

近几年,烟草行业在保持国家烟草专卖体制的前提下,加强了行业自身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大力进行了烟草行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企业破产,重组和兼并,调整了企业组织结构,扩大了规模,壮大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改革了流通体制。通过采取减少流通环节,加强专业化管理,实行产销计划的网上交易等措施,不断提高了流通现

代化水平。同时,加大了烟草专卖执法力度,始终保持了对违反烟草法律活动打击的高压态势,稳定了烟草市场。通过自身改革,重塑了烟草行业的形象,巩固和加强了政企合一的烟草专卖体制。

(四)烟草行业改革经验对盐业体制改革的有益启示。

烟草行业与盐行业,具有共同的特点,曾存在相似的问题。因而,烟草行业先行一步的改革方法和成果对盐业体制改革具有很直接的借鉴意义及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对盐业体制改革给予了如下有益的启示:

第一,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食盐专营的正确方向。全国和青岛盐业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食盐专营,利国利民。因此,盐业的改革应当在坚持食盐专营,巩固食盐专营,维护食盐专营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导致怀疑,削弱甚至否定食盐专营的不良后果。要坚持食盐专营的正确方向,首先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国家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实施食盐专营政策的出发点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这项政策的实施,很好地体现了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次要从我国碘缺乏的国情出发,进一步认清贯彻落实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缺碘范围广,人口多。大约7.2亿以上的人们生活在缺碘地区,约占世界缺碘地区人口的一半。碘缺乏病的流行严重地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碘缺乏可导致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0-15个百分点,严重的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和智力低下。目前,我国一千零一十七万智障患者中,有百分之八十是由于缺碘造成的。补碘需长期坚持,不能一劳永逸。一旦停止补碘,碘缺乏的危害就会卷土重来。消除碘缺乏病,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政治性很强的政治问题。据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认为,以专营方式在食盐中强制性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最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国家食盐专营政策。还要客观清醒地认识社会上和一些媒体中的种种“非议”,不断提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食盐专营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站在全局看“专营”,跳出“专营”看“专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就会发现,盐行业存在的所谓问题,并不符合全国盐行业的实际情况,是支流、不是主流。盐行业存在的所谓不良现象,并非全国盐行业所“独有”,亦并非食盐专营体制本身存在的痼疾。相反,在食盐专营的体制下,更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和现象,也完全能够进一步净化行业风气,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盐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应当在保持、巩固和加强现行盐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盐行业自身的各项改革。国家食盐专营政策是好政策,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盐业管理的现行体制有利于盐业的发展,应当保持,并不断巩固和加强。在此前提下,按照“突出改革重点,突破改革难点,把握改革关节点”的原则,搞好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要将各级盐务管理部门下属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开。将内设机构中盐业行业管理、盐政执法和运销专营的职能彼此分开,明确各自职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二是要加快食盐流通现代化建设。尽快组建布局合理、辐射面广、覆盖城乡的全国区域性现代化食盐物流中心。减少中间环节,衔接销售终端,实行网上交易,形成销售网络。三是要抓紧搞好食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充分发挥盐业主营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变目前食盐生产企业中的“多”,“小”“弱”为“少”“大”“强”,做大做强盐业企业。加强产供销、科工贸一条龙建设,组建规模化的盐业集团。强化计划管理的功能。增强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四是建立健全盐行业内部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增强行业自律,弘扬行业文化,树立行业形象。

第三,应当保持全国盐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国盐业有今天的良好局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全国盐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奋斗。好局面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因此,盐业体制改革应在保持目前良好局面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条件下与时俱进,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的情况下实现新的跨越。一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变。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社会效益问题始终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坚持“三个文明”同步抓,整体上的传统不能丢。不能顾此失彼,防止某一方面大起大落。还要做到坚持“四位一体”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向不能偏。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决策。通过盐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全国盐业系统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开创中国盐业工作新局面的伟大事业当中。

第三篇: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之我见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之我见

在佛山市党校学习的短短两天期间,课堂上的收获很大,课外的收获更丰富,在与同培训的学员交流和外出参观顺德先进村居的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与经验比平时工作中得到的更多。在南海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城与乡的界限划分越来越模糊,应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改革的重点。所以,必须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切实加强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监管、防灾救灾等方面的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时解决民生问题。

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上来;转到加强社会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逐步理顺管理权责关系。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承担的职责任务。镇级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向村指派工作。确需村级配合做好有关工作,或确有必要委托乡镇承办有关事务,要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进一步扩大农村管理权限,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四、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按照不同类别,规范机构设置,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积极探索建立组织、机构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的编制监督管理机制,推行和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职能定编定岗定员,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五、强化现阶段社区服务中心改革。通过上级部门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把相关权力下放到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聘用人员改革,把社区综合管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综合执法队伍等机构和人员交由镇级统一管理和调配,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理顺管理、服务、执法的关系,使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六、强化农村治安管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下,农村居住流动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在地域广、范围大,警力少、装备落后、经费短缺的农村,难以对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和防范。首先,通过进一步完善对人口的管理,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户籍制度社会经济管理功能不强的问题;第二,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切实扭转漏管失控状态,第三,推进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提升群众安全感,把排查整治作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在城乡地区切实推进治安管理改革,优化城乡地区治安环境,增强城乡居民安全感,有效管理城乡往来人口,做好城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农村体制改革是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必须在合理优化资源,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进程。

第四篇:监理工作之我见

监理工作之我见

大唐瓜州新能源北大桥第六风电场AB区400MW工程项目监理部—李金文

在甘肃华研北大桥工程项目工作整5月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工程监理历程,让我对监理这行工作深深感到付出太多、责任重大、受人藐视而回报微薄。作为监理单位,既要重视“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大控制,又要作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协调者和管理者,协调好与业主、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建设预定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目标”的实现。

面对工程每道工序的推进,监理不仅像“警犬”一样查找施工中质量问题、像“CPU”一样分析调整最佳施工进度计划、监管现场施工人员动态,而且像“预算师”一样管控工程进度款和各工序的款项需求计划,还要像“电子狗”一样监控各个施工点位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真是管东管西,唯独不能管家人。

下面就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和感受,做一深刻反思,和大家交流。本言论仅代表我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一、监理单位自身问题

1、不重承诺 言行不一

纵观开工的每个项目,现场监理人员与投标书中承诺的相差太大,专业监理工程师技能、经验、管理各方面参差不齐,满足不了施工需求,承诺进场的设备仪器配置,则一减再缩,不能兑现,从而导致现场监控不力,安质失控,施工单位轻视藐视监理方、业主连批带罚还通报,企业信誉受损。

2、重揽活 轻管控

监理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投标上,中标后先进行监理费分劈,苛刻地确保上交企业费率,现场管理项目的基本运转费用却考虑不足。现场监理机构的诸多管理事宜“分配”给总监了事。由于项目多,所聘总监良莠不齐,有的德能不足,有的监管不周,加之“山高皇帝远”,对其权力约束不够,造成了项目监管失控。监理单位的所属安全质量的部门,每年对其承揽的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一次也没有进行过。除非业主约谈或出了大问题,才不得不督查一次。如此管控项目,在竞争炽热化的当今形式下,真的很难形成市场效应。

3、培训不足 人员懒散

监理单位正式员工很少。有的现场监理机构“有活招人,无活辞人”,临时招聘一些员工滥竽充数。只考虑项目减成本,未考虑长远留人才。所谓培训教育只为取证或证件延续,没有真正为提高员工素质而适当投入培训费。这使得多数被招聘人员也得过且过,“能捞就捞”,加剧其“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临时搭伴两春冬,刚刚磨合又西东”的短期化行为。如此的培育人力资源机制,企业做强做优真的令人担忧!

4、“吃拿卡要”腐败监理

由于上级单位和部门管控不力、教育不够、薪资偏低,加之部分监理人员失德、自我约束不足,“吃拿卡要”现象较多。甚至与不良分包商勾搭,默许其偷工减料、违规计量。有的监理单位为了减成本,支付低工资,让现场监理人员找施工方解决吃住用等问题,甚至默许其“卡要”等。有的企业现场出了腐败问题,内部消化,私下勾兑了事;没有“杀一儆百”,威慑众人,遏制腐败。如此不清廉,从严管控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以上种种主要问题,不仅加剧了相关监管部门和参建企业的不满,也把监理单位搞的信誉扫地。我们自身不强,弱点多多,就怪不得别人说三道四。内部如此现状,自不反省,痛定思痛,深刻变革,今后何以生存发展、担负重任呢?

二、业主方问题

1、不信任监理

大部分的业主方并不相信监理方,许多业主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来进行工程管理,这反映了业主固有的观念,对监理工作不认同,认为监理不能提供业主需要的服务。按理说业主委托了监理,就不应再插手现场具体管理,但实际是绝大多数业主并未真正放手,而是从骨子里就对监理方不信任、不尊重,总是怀着各种目的以各种方式插手。在这种情况下,监理最大的工作就是签字和盖章。甚至有些业主要求监理方先验收后,再报其业主代表复查,以便“监督监理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如此委托监理而不加信任,监理方何来威信和尊严?只能夹在业主和施工方之间“战战兢兢”的行使极为有限的权利。

2、拿监理当挡箭牌

业主把自己的一部分职责委托给监理方去完成,并非按监理合同规定的范围和权力实际委托,通常多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即责任最大、最得罪人、最易引起冲突的工作。如果工地出了安质事故,业主就根据其所谓的委托对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罚,当政府安质监站追究业主责任时,业主就拿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来“挡箭”。

3、支持监理工作不足

当项目的进度、投资与施工的安全质量发生矛盾时,在施工方的纠缠和活动下,此时业主方往往屈从于进度和投资压力,暗示监理方放松安全质量管控,合并和减少监理程序。但一旦施工现场出现安全、质量事件,“大帽子”就又盖到监理方头上。

三、施工方问题

1、反感被监理

施工方接受监理方的管理是因其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和国家推行监理必须履行的义务。监理人员驻扎现场,对施工方全部看得清、摸得透,对其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偷工减料、管理混乱等违法违规行为往往还是要毫不留情地指出并责令整改的。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其逐利动机顺利实现,故反感被监理。

2、监理被充当监工 转嫁责任压力

如今工程现状是施工方技术、安质检人员不足,水平也不高,现场监理人员不仅“帮带”充当其技术角色,还自愿或被动地进行着各种巡视、旁站、安全管理等。尤其在当今内外部压力下不得不充当“监工”,施工方用向监理报验代替其三检制(自检、复检和专检),这减轻甚至变相替代了施工方自身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其责任和压力转嫁到了监理头上。有些施工方不把监理放在眼里,认为监理人员就是没有技能混饭吃的“白痴”,不按规定程序报验、我行我素,雇佣施工人员对监理的话如同耳边风,轻微的顶撞谩骂、严重的甚至动手。让监理方真正成为施工方的“出气筒”、“看门狗”。

3、出事后往监理方推责任

政府各级监管部门和业主的各种形式的检查,或发生安全或质量事故后的调查处罚,施工方往往以“监理指导的”、“监理每天都在”、“监理认可”等把监理推出来做“挡箭牌”,让监理方承担“监管不力甚至不作为”的责任和后果。而政府某些监管部门和业主也不想承担本应承担的监管责任,于是,监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替罪羊”。

四、监管部门问题

1、加大监理责任

在目前的项目建设市场环境下,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大,而规避甚至推诿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是某些监管部门和人员不得已的做法。如:业主未办施工许可证就施工,边设计边施工等违规行为,强制性指定施工单位、试验单位,这些本来应是政府某些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却推给监理方去监督并担责。还让拿着业主方监理费的监理方再去监督甚至举报业主方的某些行为等,把监理单位的责任无限扩大,让监理做着“吃里扒外”、“卖主求荣”的龌龊角色。

2、苛责监理

当发生了安全或质量事故时,其它各方规避自身责任、嫁祸监理方时,政府监管部门不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对监理进行处罚,超出监理方监管范围苛责监理。

五、不正确观念

1、现场什么都让监理管

有人认为:监理工作就是“四控两管一协调”,故无论是进度拖后、投资增加、工程安质出问题、环水保违规、文明施工不达标和合同纠纷,甚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等各种问题,都是监理工作不力造成的。如果监控到位,“预控”全面,“事后”跟进,怎么还会出各种问题?

监理方权力(签字权、停工权、计量计价权)很大,就应当监控好。于是,签订监理合同时,业主方要求监理方包质量、进度、安全、环水保和文明施工等,甚至要保证必须获得“精品”工程等,否则就依此克扣少得可怜的监理费。政府监管部门也往往依此随意给监理方扣上“未履行监理职责”的帽子而逃掉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一旦发生问题就连施工方也会随声附和辩解“这是监理方问题”,如同监理方是现场的总监工和万能者一般。

2、现场监理可有可无

在施工单位眼里,懂点工程的甚至不懂的只要戴上顶监理帽就是监理了。认为现场转一转叫“巡查”;眼睛瞄一眼叫“检查”;作业面站一会儿叫“旁站”;检验批资料上签个字就验收“合格”了„„监理人员素质差,所以待遇低,进而高素质的人才流失殆尽。只剩下素质差者当监理,这样的监理能有多大用?取消得了!

所以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业主方看不起监理方,所以监理费一再打折。施工方仗着财大气粗,也会挑拨离间。而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无论是平日巡查、一阵风式突查或在处理安质事故时,也总是高调敲打监理方:自己争点气吧!

六、今后的出路

1、增强信心 拥护改进监理制度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制定的有关地方法规等文件,均赋予了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理方面的责任,项目监理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实施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理。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完全发挥第三方独立监控的作用,但监理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目前工程层层转包、包工头偷工减料情况下,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存在诸多隐患,而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旁站)管控,是施工项目安质人员、业主安质部和安质监站所无法替代的。

身为监理人不必自惭形秽,应坚信监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后,必会解决监理制度现有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发扬出监理制度有效而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当拥护持续改进监理制度。

2、清理和整顿建设项目环境

项目建设参与企业众多,不仅各种不同职能、体制、管理模式和不同素质的人汇集到一起来。即使是施工方,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总包和分包及其相关材料设备生产、租赁、供货等企业。施工人员更是有成百上千来自五湖四海农民工组成。百年大计的工程质量就是在他们的敲打中形成。由此可见,担负着“四控两管一协调”的监理方,其工作难度有多大。由此可知,做好每一项工程,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仅靠监理一方的规范是做不到的。尽管政府各级监管部门一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督查、巡查和突查等,但收效也不大。

我们如何规范工程建设各方问题呢?

首先是政府部门自身的规范和廉洁自律。对监理的支持应有实际行动:要求业主对投标监理费不降点,在实际督查中不应走过场,真正解决好源头的监管问题,树立监理方在工程管理中的威信。

其次是施工方的守法遵规。现在项目建设的不规范究其根源就是由施工方违规行为造成的(偷工减料、行贿送礼等)。唯有加大其违法违规成本方能根治某些施工方不良行为。

再者是业主的积极作为。大家明白,业主掌握着关键资源(钞票),是所有参加企业中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所以业主利用其经济手段是可以管理好工程项目的。

当然,监理方也不可推诿责任,怨天尤人,应主动履责,积极作为,以规避责任风险。所以,清理和整顿建设项目,政府必须言行一致,真正给力;施工方守法遵规;业主方积极作为,我们监理方才能在一个规范、健康的项目建设环境和条件中生存并成长起来。

3、政府相关部门理解和大力支持监理工作

首先,现在各方应重新认识并真正搞懂监理方的定位和应承担的职责。明白监理方不是承包商,其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进度等不具备“控制能力”;也不是隶属于政府靠财政拨款的安质监部门,其对现场各个参建企业及其违法违规行为无处罚权和威慑力。监理方的能耐极其有限,其只能是起着协助、提醒的作用。政府应勇于承担起基本的监管职责,不应该把自己的法定职责靠强制力推给监理方去承担。

其次,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实际检查中,应重点是施工方而不是监理方。不可以苛责监理方。要支持监理工作,树立其威信。

4、监理方应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在当前严峻情形下,监理方应抱团取暖,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和水平,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同时积极维护监理方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名誉,为监理方争气、鼓气,真正做到自强不息、有尊严、有地位。为此:

1)监理单位应支持改进监理制度,并相向而行。既然现在的监理制度和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就要拥护和支持改进。所以,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应开动脑筋探讨改进的思路及方案,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既要改进就有阵痛、有危机感。发展需要改进,改进又促进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监理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相向而行,顺势而为。

2)更新监控理念,形成习惯。没有适宜的监控理念,就没有可靠的监控方法和行为,进而,也就没有可控的现场。然而,符合现场实际的监控理念一旦被广大员工所掌握,形成团队气候,就会从中产生出可靠而实用的监控方法和行为,并使得现场诸多方面处于可控状态。

3)针对前文剖析的自身四大主要问题,应深刻反省,痛定思痛,进行持续整改。应讲信用重承诺,按照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配齐监理人员,其数量和素质满足现场监控需要,以减少监理的履约风险。应确保现场监理人员的收入,在做到“高薪养廉”的同时,加强督导和教育,切实杜绝监理腐败现象。只要我们上下左右持恒努力,就能面貌一新并达到各方的认可。

总之,形势逼迫我们反省,危机感逼出使命感。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监理单位必须增强信心,改变观念,拥护革新。同时苦练内功,创新方式,以期立于不败之地并做强做优。

第五篇:地铁施工监理之我见(转载)

地铁施工监理之我见

樊启洪

深圳市东部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与房屋建筑、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相比,地铁工程因其独特的确作业环境,导致其施工风险大,控制难度大,在监理过程、只要监理人员遵循事前控制注重实效,事中控制抓住重点,事后控制不走过场的处事方法和办事原则,就一定能做好监理工作。

关键词:地铁施工监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深圳地铁×号线××一站一区间,由大开挖施工的地下两层车站和矿山暗挖法施工的百布区间隧道组成,布心车站全长243.5米,地下建筑面积10458平方米;百布区间隧道左右线均长1600米。本项目2008年2月开工,2011年5完工,历时3年零3个月。××一站一区间工程地处深圳罗湖老城区,拟建东站两边多为高边坡坡地,周边高层住宅、商铺林立;人流、车流量大;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邻侧边建筑物距离不到2米。百布区间隧道下穿建筑多,洞线下穿建筑48栋,侧穿建筑物53栋;隧道拱顶离地表浅,平均深度7~9米;隧道围岩为饱和粉质粘土。施工表现为前期管线迁改无条件(管线迁改大多要进小区、工厂),施工无场地(无材料堆放场地,无机械进出空间),地质复杂,干扰施工的因素多(地上建筑物、不明地下管线,施工噪音等),维稳压力大。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项目监理部始终坚持以:“事前控制注重实效,事中控制抓住重点,事后控制不走过场”的处事方式和办事原则来开展监理工作。想施工单位之所想,急施工单位之所急。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保证了工期,确保了质量(评为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创造了整个过程无事故的好成绩。

一、事前控制注重实效 在监理过程中,我部始终以为主体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条件为重点,以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减少风险为红线贯穿整个过程。监理工作争取了主动,受到了好评。

1、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为解决施工无场的问题,我部把推动管线迁改、道路疏解作为监理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日夜深入小区、工厂作仔细的解释工作;为不影响小区居民、工厂职工的正常生活、工作,我们晚上当白天,雨天当晴天,见缝插针地安排管线单位进场作业;为早日疏通道路,项目监理部还利用市相关领导来工地视察的机会请求给予支持。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我们三个月过错成了全部的管线迁改、道路疏解工作,为2009年5月25日围护结构开工,2010年2月28日车站主体完工、区间洞通

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2、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高边坡开挖、地下暗挖都是高风险的工作,只有主动规避风险,才能减少事故发生。布心站原4号出入口规划在太白居高边坡上,出入口平行12层高的太白居10号楼布置,设计开挖深度为15米,开挖线距建筑物外边只有1.8米。在2008年5月的前期迁改中,项目监理部

发现太白居整个片区大多数建筑物都存在下沉开裂现象,太白居10号楼外墙自然裂缝宽度已达到40mm。如按原设计施工势必会加速建筑物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造成恐慌和事故。发现这一情况后,我部曾多次上报深圳地铁集团,建议慎重,规划后将出入口整体外移。经过长达二年的分析、讨论,最终建设方采纳了我方建议。

二、事中控制抓住重点 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重量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以人为本,以防患重大结构隐患为突破口开展监理工作。提纲挈

领,抓住重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程的确管理应以人的管理为突破口。施工过程曾反复出现过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防水卷材铺贴基层面不平、接口不严;钢筋下料、绑扎

不准确,多次出现将跨度18米的悬空支撑结构梁端钢筋不伸入围护结构内,楼梯梁主筋不伸入混凝土侧墙的情况,甚至还犯过将侧墙伸入顶板内175根承受负弯矩的主筋全部切割掉的低级错误。事件表明是项目班子领导出了问题,是旗班组的作业能力出了问题。为控制事态,监理曾建议更换过项目总工、项目经理3人次,更换施工班组两次。保证了工程安全,保障了施工质量。

洞察秋毫,化险为夷。现场监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久远的前瞻性,要能准确预测风险,化解风险,一味被动式的监理只能被社会所抛弃。

布心1#风亭邻5米高边坡上的心怡花园怡雅阁只有3.8米,怡雅阁为九层建筑,基础为埋深3米的独立混凝土承台。1#我亭垂直开挖深度为18米,设计围护结构为150根钻孔桩,高边围护桩设计了三道锚索支护。计划要求2010年7月开工,该部工程拖到了2010年12月25日才开工。为在剩余的3个多月时间里完成全部的围护和主体结构,围护结构施工采取了人工挖孔桩、机械冲钻、机械旋挖等多种方式突击施工,一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围护桩。春节短短七天,土方就开挖到了高边坡下七米。

由于心怡花园怡雅与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地面有在第一次迁改中布置的电信、电力、燃气管道,地下有一个化粪池,有三个5米多深的污水井,还有一根雨水管道。第一道锚索因不有操作空间而没有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将第二道锚索施工到了离高边坡4米的地方,且锚索腰梁是用两根槽钢组合拼接而成的,腰梁截面小,钢度小,自身稳定性差。

正月初七(2011年2月6日)上班的第一天,监理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停止开挖指令,建议立即在第一道锚索的部位加设一道直径为600mm,壁厚为12mm的钢管支撑。在施工单位拒不执行的情况下,项目监理部立即电告中铁南方公司总体院,请求进行复核、处理。在设计院的高度重视和催促下,施工单位赶在2月10日前完成这道钢管支撑。后来在基坑挖到基底的2月23日,因高边坡上污水管渗水引起了桩间土掉块,加之存在个别的吊脚桩引起了桩体下部位移。险情出现后,施工单位及时施工了第二道钢支撑。如果没有第一道钢管支撑作保护,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下部钢支撑是不可能的。

三、事后控制不走过场

严格验收检查,及时总结,切忌虎头蛇尾,是引导事业走向成功的阶梯。

现时说话明事理,及时总结早提高。针对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中出现的“特种作业证件不全,靠边假证解决;现场施工不用管,靠返工解决;施工资料平常不整,靠突击解决;监理通知基本不回复,靠时间解决”有情况,及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高边坡不设栏杆,靠边钢筋代替解决;挖基坑不用清淤泥,靠垫层解决;立梁柱钢筋不用插筋,靠植筋解决;浇筑混凝土不用密实,靠注浆解决。”的现象,我部多次采取谈心,如开安全质量专题会议,请求建设单位通报等方式进行了督促解决。俗话说“猴子不上树,多打三遍锣”,只要有耐心,就一定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年来,项目监理部共发出监理通知239份,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180份。参加高边坡、暗挖、高支模专家评审会10次。主持召开监理例会186次,七方变更会议17次,房屋安全评估会议6次,安全质量专题会议15次。建议并得以实施的规避风险3次,发现并有效化解结构险情3人次,更换施工班组两次。很好地维护了监理形象,圆满地完成了监理任务。

四、建议和展望

BT概算清单不能太大,特别是施工措施一项,一个过建筑物保护费就包络万象,不利于监理管理。应将过建筑物保护的各种措施,如旋喷注浆、袖阀管注浆、支护加固等费用单列,哪里做了,哪里没做,一目了然。

监理部组建模式。无论监理独立体或监理联合体,项目监理部应以不超过二站二区间的规模进行组建,或者采取与施工指挥部相匹配的方式组建,应各设总监,确保各机构办事独立。大包大揽,权力过于集中,易形成一言堂的格局。该传达的东西传达不下来,该汇报的东西汇报不出去,又不利于各分部门的管理。

诸如高速公路、地下铁路的建设,投资动辄上十亿,上百亿,建设工期事先应合理规划,通盘考虑。少搞突击工程,面子工程,献礼工程。十月怀胎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早产儿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缺陷。

下载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理企业体制改革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理质量控制之我见

    园林绿化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之我见摘要:进入园林监理行业转眼间已经5年有余了,对于监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作为监理首先应该知道何为监理,下面我首先从监理的定义说起。何为监......

    监理行业企业文化之我见

    企业文化之我见监理行业企业文化要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企业文化是什么 :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 。它必须落地,开花,结果,取得实效。企业文化不能是空中楼阁,不能是形式主义。......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之我见

    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李安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总体的重要方面,亦是企业发展中凝聚职工、提高素质的重要保证。改革要涉及各......

    企业建设之我见

    企业建设之我见 企业之发展,需要多种因素并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平稳、高效的进行,这就是规范化管理(即内控体系)。温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的两天对我感触尤为深刻,第一方面就......

    企业创新之我见

    企业创新之我见前言:企业走在生产力创新之路的前沿,是创新生力军的主力,受最直接的利益驱使,因此具有最直接的动力。 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创新是产品差异化的必由之路,增强......

    企业社工之我见

    企业社工之我见 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主要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在员工职业与福利发展的......

    企业内部管理之我见

    企业内部管理之我见牧归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内部管理十分重要,可以说内部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企业只有把内部管理搞好了,企业才能够具有生命力,才能有生机,充满活......

    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作者:缪少仲 翟花云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2期摘 要: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含义和作用,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