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设计思路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周汉芬(***)
一、总体设计 思考
第一步: 准备导学案(导学案 包括:预习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案+训练案)第二步: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探究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二、课堂主要步骤的分解
第一步: 预习检测(含填空3道+变动表现)
第二步:分组探究(在预习案中体现题目)
一组: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
二组: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实践内容(且举例)、作用
三组:中华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的时间、出现原因、代表企业、兴起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三步:分组交流 自己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交代题目
第四步:三个学习组一起探究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在预习案中交代且体现题目)第五步:老师提示:如下
材料得出:剿—体现维护封建统治;勤—要求抵抗外侵,体现爱国;
学习西方—体现进步; 办—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外商损—体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不准办—体现压制民企; 有利—诱导民企产生;图片—封建管理;培养新人才;被打败—体现目的没有; 郑观应评洋务运动—体现无政治方面;
…交代评价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第五步 课堂测评
第六步练习案:利用学校订阅资料《考一本》
第二篇: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来安县西武中学 方伟
一、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洋务运动客观作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3)通过学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文资料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直观再现;通过课堂讨论发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同时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又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化难为易,加深认识和理解。2.探究、讨论法: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积极性。
五、教材分析 本课共三目,介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情况。第一目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主要叙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鸦片战争后,由于洋纱的涌入、洋布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和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列强对中国农副土特产品的大量收购,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第二目 “洋务运动”。这一目应主要讲清四个问题,即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时间、代表人物、主张及目的;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影响。第三目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讲述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概况。
六、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中西对比,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动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解体的原因及过程: 洋纱输入 “纺”与“织”分离 列 倾销商品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并非男耕女织 强 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自然经济
侵 逐渐解体 略 掠夺原料 :列强收购农副产品 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并非自给自足
2、解体的影响(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变动二:洋务经济
1、洋务运动的概况 背景: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底 代表人物:奕,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主张: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结果: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2、主要活动:(1)19世纪60年代,打着“自强”旗号创办军用企业;(2)19世纪70年代,打着“求富”旗号创办民用企业;(3)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水师;(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开中国教育之先河。
3、代表企业: 军用企业 创办者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民用企业 李鸿章 张之洞 企业名称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机器生产,官督商办或官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合办,部分产品投放市场,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 特点 机器生产,产品分给军队使用,不投放市场,采用封建管理方式,是官办 性质 封建性质
4、洋务运动的评价:(1)积极性: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瓦解了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2)局限性 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植根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上必然失败。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变动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解体
②洋务运动引进先进技术的诱导 ③外商利润的刺激
2、概况(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探究: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它的产生又有哪些影响呢? 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大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 原因:自然经济解体早,解体程度深;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影响: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⑴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⑵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轻工业领域 ⑶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了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论从史出,促进学法、教法的改进。本课设计中,突出历史学习的特点,既充分地利用了教材的图文资料,又适当地补充了课外资料,图文并茂,注重以用丰富的历史材料深化教学内容,既让学生从教学中感受“论从史出”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较好地突出体现新课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一理念。3
第三篇: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讲稿)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殷美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分析 2.说学情 3.说教学方法 4.说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在结构上,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在内容上,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根据课标以及本课特点,我对本课教学目标做了设定。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小组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现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目的。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让学生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中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目标为基本达到,逐步深化过程与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而难点呢,是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学会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和评价洋务运动。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在来说说学情。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学科特点,老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在教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和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认知特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音像于一体,采用谈话法、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在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师生交流互动,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的目的。
第四个部分是我的教学设计。在本课导入部分,设定3分钟。”
播放《黄梅戏》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夫妻双双把家还,”导入新课。这里以民俗歌曲导入,引起学生听觉上的共鸣,构建对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认识,引发思考。
新课的教授时间为35分钟。
1、运用男耕女织图片、文字材料等多媒体形式,总结自然经济的特点。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史实材料等,在这里老师设问:“鸦片战争后,这种虽美好但却脆弱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吸引同学兴趣,让学生由浅入深思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积极投入课堂,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与“谈话法”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结合表现逐点引申出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帮助学生对此有更深的理解,提升学生感悟历史、融会贯通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经济的第二个变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时。首先,利用通过影像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主张和目的,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在实践活动部分,要求学生识记活动内容,为此我设计表格填空,让学生动手,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洋务企业性质,培养质疑的能力。再次,播放影音资料《洋务运动》,让学生找出其失败的标志和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使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肯定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法。
最后,评价洋务运动,采取现场小组辩论的方式——老师抛出辩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对此,你怎么看?)引导学生辩论,再得出结论: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这里运用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写作、辩论等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屏幕显示张謇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说明了什么?从而借此引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里选择张謇,是因为学生对状元实业家有兴趣,温固而知新,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工业出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总结出产生的时间、人物、分布、代表企业。以及企业分布地域的共同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分析原因时,同时与前面所学部分相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建构生成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探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代表点评,师生共同总结。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在小组汇报中,需要各个同学互相合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种不同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最后做课堂小结,布置练习,巩固知识。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说明了这节课“教什么”、“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和指正!
第四篇: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重点: 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略)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引入中国近代的概念(见课件)【 讲述内容】
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一、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二、概况
(1)时间:19世纪 60~90 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 中央是 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 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1)创办 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 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近代军事工业的三个特征
第一,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第二,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
第三,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
(2)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 李鸿章 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
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
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 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合作探究】 4 :洋务企业的性质是什么?
(1)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
(2)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用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先河。
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 甲午中日战争 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合作探究】 5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
②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③顽固派的破坏;
④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评价(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 6 :阅读P42 【学思之窗】思考: 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解题关键: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联系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
(1)有道理。
(2)原因:
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②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③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小结:历史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因此,对于洋务运动究竟是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我们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布置作业: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范文模版]
专题五
第一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B重点难点
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C教学方法(略)
D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律载大事应会议,三占从二有规矩;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
——摘自郑观应《商务叹》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曾对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这种方式寄予厚望并大加赞扬,但在目睹官督商办形式的合理性逐渐消失,从扶持保护新式企业转变为阻碍新式企业发展的桎梏,他发出愤懑的感叹,写下长诗《商务叹》。诗中揭露说官督商办在名义上是由官府来保护商人的利益,实际上却是借此把商完全置于官的控制之下,无论企业的方针大计,还是经营管理的权限,皆握之于洋务派官僚之手,商董在企业中毫无权利可言,好处归官所得,亏本要商人认赔。
【合作探究】 1 :
【 讲述内容】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什么是自然经济的?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 页插图)。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表现
【合作探究】 1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表现是什么?
(1)使中国家庭 “ 纺 ” 与 “ 织 ”,“ 织 ” 与 “ 耕 ” 分离
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列强操纵中国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2、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侵入 东南沿海。
【合作探究】 2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量的主权遭到破坏,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主权的破坏,加速了列强的商品输入,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受猛烈的冲击,开始瓦解。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合作探究】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0 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这一解体过程中农民发生怎样的变化 ? 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
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 , 促使近代企业的产生。
过渡: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什么企业呢?(洋务企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从中归纳出时间、原因、主张、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内容、破产标志、和影响及失败的原因。)
二、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2.概况
(1)时间:19世纪 60~90 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 中央是 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 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
(1)创办 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 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
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 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合作探究】 4 :洋务企业的性质是什么?
(1)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
(2)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用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先河。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 甲午中日战争 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合作探究】 5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
②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③顽固派的破坏;
④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 6 :阅读P42 【学思之窗】思考: 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解题关键: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联系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
(1)有道理。
(2)原因:
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②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③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小结:历史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因此,对于洋务运动究竟是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我们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2.概况
(1)时间:19 世纪 六七十 年代。
(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3)地区: 东南沿海 地区。
(4)代表:上海的 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 贻来牟机器磨坊。
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合作探究】 7 :阅读 P42 历史纵横,思考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有哪些?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
(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
(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E布置作业:
⑤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2)消极影响:
①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F板书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