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课题研究计划2011-2012上
《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课题研究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黄淑华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紧紧围绕学校申请的“十二五”省级课题“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深入、扎实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使研究工作做得更好,特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二、研究目标
1、背诵《弟子规》中“总叙”、“入则孝”、“出则悌”三章。《经典古诗词》背诵8篇,《成语故事》20个,背诵5句名人名言。
2、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进行教育教学,背诵经典名句。
3、学生对传统文化能够做到心中有、口中念、行中感,使他们不光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知识含量,还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心灵得以净化。
三、具体措施
1、利用晨读、午读时间背诵《弟子规》中“总叙”、“入则孝”、“出则悌”三章。《经典古诗词》背诵8篇,《成语故事》20个,背诵5句名人名言。
2、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背诵经典名句。
3、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学生过程中,结合《三字经》《经典古诗词》《成语故事》《弟子规》中的内容教育学生。
4、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诵读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课题活动,提高研究能力。
四、对具体措施的补充说明
9月课题:《画》
传统文化:关于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作者介绍和古诗《风》。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在学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10月课题:《在家里》
传统文化:《弟子规》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人文精神:培养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行。
10月课题:《静夜思》
传统文化:送给学生一首李白的《古朗月行》。
人文精神: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11月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传统文化:古诗《江南》
人文精神: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江南热爱祖国之情。
12月课题:《爷爷和小树》
传统文化: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人文精神: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五、材料积累
1、研究记录本
2、五篇教学设计,反思
3、素材积累
4、学生积累
5、课件
第二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实施计划
《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个人实施计划——2011-2012学第一学期陆修菲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的,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指导思想。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着力培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新好学生。建设学校书香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新教育实验的深化和校本化研究,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二、主要工作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试图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弟子规》和《三字经》和颂读和背记,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变化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此外,经典诗文中优美的行文、韵味、节奏以及从经典中散发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美育所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熏陶吟咏,使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变得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会轻松许多。
2、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学生的说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扎实开展常规工作。
每日早自习和自习课期间,教师带领学生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并请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在家期间也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
2、创设良好的诵读、背记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这学期,我们将继续为创设良好的诵读、背记环境,多多鼓励学生在课间和中午时间诵读、背记《弟子规》和《三字经》,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努力。
3、开展快乐诵读、背记《弟子规》和《三字经》活动。
(1)、开展《弟子规》和《三字经》的主题活动。给孩子们讲关于《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早在两千年前的小朋友,就开始诵读、背记《弟子规》和《三字经》,知道每一段文字后面都有什么意思。
(2)、开展比一比活动。每周五找一节自习课,比一比这周谁诵读的比较好,谁背记的更多,并评选出本周最佳诵读奖和背记奖,奖励他们每人两朵小红花。每月争取家长能一起参加周五的诵读、背记比赛,使家长也能积极的督促孩子好好的学记。
四、行事历:
九月:
1、召开家长会,通知家长购买《弟子规》和《三字经》。
2、开始每日带领学生诵读、背记《弟子规》。
3、开展《弟子规》的主题活动。
十月:
1、开始阶段性的评比活动,更多的调动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
2、开展家长参与学生诵读、背记《弟子规》活动。
3、进行课题阶段性调查。
十一月:
1、开始每日带领学生诵读背记《三字经》。
2、开展《弟子规》的主题活动。
十二月:
1、开始阶段性的评比活动,更多的调动学生对《三字经》的学习。
2、开展家长参与学生诵读、背记《三字经》活动。
3、进行课题总结。
2011 年9月23日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学习计划上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单韵母和声母bpmf,还学习了声母与韵母相拼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声母。
(一)出示图1学习d的音 问:1.图上画的马在做什么?2.马跑时马蹄会发出什么声音?讲:马跑时会发出“dedede”的声音,这个音读得轻短些就是d的读音。这个字母的本音很轻,几乎听不到,要读得响亮一些就需要“e”来帮助,成了d的呼读音。板书:d-e教师范读:dd-e学生学读:dd-e
(二)观察图画学习d的形问:字母d与图中的什么地方很像?(马跑后的蹄印与字母d相像)教儿歌:大马跑步ddd。与b进行区别教儿歌:正6b,反6d,大马跑步ddd
(三)指导书写 讲:d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c”,然后从上格一线下边一点起笔写“|”,与半圆合为d学生学写d1-2个
二、学习声母t
(一)学习t的音讲:t发音时,用舌尖抵住上牙床,猛一发音。t的本音几乎听不到,大声读就成了呼读音 板书:t-e 教师范读:tt-e 学生学读:tt-e
(二)学习t的形问:声母t与图中哪一部分很像?(t与伞把的下半部分很像)教儿歌:小伞把儿ttt。
(三)指导书写讲:t要占中格和上格,先写“L”,再写“-”学生学写t1-2个课中休息:(自定)
三、学习声母n
(一)学习n的音
讲:n发音时与t相似,只把舌尖抵住上牙床,让气流从鼻腔中透出,n也有本音和呼读音。板书:n-e教师范读:nn-e学生学读:nn-e
(二)学习n的形 问:n与m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教儿歌: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三)指导书写讲:n占中格,先写“|”再写“” 学生学写n1-2个
四、学习声母l
(一)看图学习l的音问: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赶猪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讲:“le”读的轻短时就是“l”的读音,大声读就是呼读音。板书:l-e 教师范读:ll-e学生学读:ll-e
(二)学习l的形
教儿歌:小棍赶猪lll
(三)指导书写讲:l占中格和上格从上到下一笔写成。学生学写l1-2个
五、巩固练习
1.读声母,读呼读音。
2.用儿歌区别b-d,m-n,f-t。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学习声母和韵母是为了学习直呼的本领,谁直呼的又准又快就说明谁的本领大,老师要看看哪个同学的本领最大。
一、用卡片复习学过的声母、韵母
(主要复习带调单韵母,要直呼卡片。)
二、学习和练习dtnl与aiuü的拼音
(一)巩固已学过的拼音方法
看书上搭积木的图。
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板书:d-ā
讲:拼读的时候,把声母d的音发得又轻又短,或者就只摆d的口型,发ā的音,让d与a快速相连呼出dā。
教师范读:dā
学生学读:dā(不要过多的拼读,要尽量的直呼。)
(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试读
板书:dādádǎdà
(方法:可以在dā的直呼基础上,直接引出,也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慢慢练习。)
(三)学生看书进行自读练习
书上还有一些音节,我们自己来读一读。
方法是这样的:
1.从上边开始看完一幅读一幅的拼音。
2.根据图上的内容,试着直呼图下的音节。
3.注意音节的调号,不要从一声开始数着读,要一次读对。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练习,教师边巡视边掌握学生情况。)
检查读的情况尽量叫读得好的学生,注意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课中休息:(自定)
三、直呼训练
(一)看黑板读音节
板书:bapamafadatanala
bupumufudutunulu
方法:按顺序齐读、分组读、个人读。
(二)用卡片练习读
(三)读本课的直呼音节(见书)
第三课时
教师谈话:汉语拼音真有意思,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字,读音,还可以教我们说话呢!
一、出示小女孩拿梨的图
问:1.图上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她在做什么?(学生读图下的音节后再回答)
教师范读短语:lìlinálí
学生学读短语:lìlinálí
2.大家看一看“丽丽”这两个音节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讲:后面的音节没有标调,叫轻声音节。读的时候要轻,第一个音节要读得拖一些。如妈妈、爸爸、丽丽都是这样的读法。
学生再读短语。
二、出示小男孩拉驴的图
问:1.图上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在做什么?
2.谁能直呼图下的短句?
3.这个短句中有轻声音节吗?
学生带读短句。
集体练习读短句。
三、巩固练习
看两个短句练习直呼。
课中休息:(读儿歌、字母区分歌等)
四、直呼练习
1.板书:n-)→n)n-]-n]
要求看清,看准,不要马虎。
板书:l-)→l)l-]→l]
学生直呼后,可以说出音的字,以巩固音(如:愤怒的n)路路的l)女孩的n])
2.读课后的直呼音节(见书)
3.用卡片练习直呼
教学反思:
.d、t、n、l这四个都比较难发音,特别是一些舌头短的小朋友,很容易把n、l混淆,所 以我就叫他们方法,舌头一定要找准位置,这很重要。可是我发现小朋友在抄写d的时候很
容易抄成b,方向完全搞不清楚,就算用“顺口溜”让他们去记,还是不行,还是有好几个
小朋友搞错,我想这应该是时间问题吧,经常去读、去练,就会搞清楚了的。接下来我还是
要用“耐心”去教。
第四篇:浅谈弘扬传统文化与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生存很多人认为掌握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来告诉大家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有什么必要性。
一、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 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 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㈡ 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 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㈢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
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吧。
第五篇:行为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在“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将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实际,制定有效计划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数学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我把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定位在学生的准备习惯、作业习惯、检查习惯:(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知道上数学课前需要准备那些学习用具、准备到什么程度,为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做好准备。(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知道作业前要如何准备,该怎样书写,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学会检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细节。
二、对照计划,实施有效措施
1、充分准备,为有效学习作保障
35分钟的上课时间对每一位教师都是考验,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课堂上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在开始的第一周,我先就数学课上需要准备什么物品,怎样摆放提出了如下要求:练习本要用哪一页就翻开到哪一页;要用的文具比如笔、橡皮、尺子之类的要提前从文具盒里拿出来,上课不允许铅笔盒再发出声音;练习本在下、课本在上,然后用铅笔盒压好,摆出文具。课桌上的东西按要求摆好,收拾利落。在提出要求时,给同学们做了示范,让不会摆放的同学仿照别人的放好。针对孩子下课不收拾、不整理,下了课就跑出去玩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要求:必须先准备出上课用的学具,让同桌检查后才能出教室,课前两分钟预备铃响的必须快速返回教室。
学生明白了数学课应该怎样准备后,以后每节课的开始都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表现好的同学发放表扬卡。
2、评比展览,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学生在作业方面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作业本不够整洁,不垫垫板、作业本封面脏乱、卷角现象比较严重;写作业之前没有很好的规划,作业本的使用格局不理想;不想好就写,涂改的情况比较严重;作业习惯不够安静,边说边做。
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写作业先整理本子角,垫好垫板,选好用什么颜色的笔,准备出打草本。
对于作业本的保护和使用,采用评比展览的办法,不管是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还是作业时所用的打草纸,统统拿来展评,不仅注意作业的书写质量,还要看看谁的作业格局安排的更合理,评选出优秀的榜样进行表彰。平常上课渗透一种理念: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允许出错,但不允许“抄袭”,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达成了共识,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能依赖父母、严禁拖拉。
3、有效检查,促进学习的实效性
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时,有的孩子就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做什么,等提醒他们检查了,多数孩子的反应是“双手拿起试卷来看”,他们仅仅有检查的意识是不够的,我发现多数是没有掌握检查的习惯。
为此,我教给孩子检查的方法,尤其是计算题,应该把题目抄下来,在打草纸上再计算一遍或者是验算。在计算课时我放慢做题的速度,注意观察孩子们做完题目后的反映,然后反馈,并及时表扬,告诉他们,做完后不说话安静的做好是不够的,只是用眼睛检查也找不出错误,更好的方法是用笔再算一遍,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算几遍,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平常课堂注意多表扬,通过两个平行班进行比赛的方式,激励大家充分的利用时间,学会检查。
三、坚持不解,习惯有效形成课前,坚持堂堂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作业时,坚持先安排版面、再书写;计算结束,坚持提醒学生用笔检查,把错误降到最低。在坚持严格要求的过程中,我自己设计、印制了“表扬卡”,学生不管哪一方面表现好,课前准备还是发言还是作业书写还是检查习惯等,都可以获得一张“表扬卡”,集满10张“表扬卡”便可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贴上一朵红花,得到红花的同学可以向家长申请一份小奖品。这种办法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老师提出的各种数学学习要求也格外重视。
从一个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情况来看,在学期初提出的“良好的准备习惯、作业习惯、检查习惯”的培养目标已经初步完成,相信在下学期更为坚持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让好习惯伴随孩子学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