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

时间:2019-05-12 12: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

第一篇: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多选)

1.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总结】

(1)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

(2)货币是主要、统一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3)会计的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判断题)会计采用的尺度有三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

(2)为特定会计主体服务(企业、事业、机关、团体)

(3)会计工作既要提供信息,又要强化经济管理

(4)会计信息具有综合性特点(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例题1•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错)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多选题)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核算

1.概念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要点总结】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判断题、单选题)

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

2.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多选题)

(1)确认——是指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入财务报表项目的过程。

(2)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将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事项列示在报表项目中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按照计量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载体上进行登记。

(4)报告——是指会计工作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例题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答案]B[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包括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

(三)两者关系

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会计核算是为会计监督服务的,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例题4•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错)

三、会计对象(简答题)

(一)一般含义(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一般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凡是特定主体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3.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单选题)

【例题5•单选题】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C)。

A.财产物资B.经济资源 C.价值运动 D.劳动耗费

(二)资金运动(多选题)

企业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即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因为商业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供应和销售阶段,因此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资金运动。

【例题6•多选题】(2008年)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ABC)。

A.资金的投入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C.资金的退出D.资金的消耗

【例题7•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四、会计目标

(一)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要点总结】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内部经营管理者。

【例题9•多选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BCD)。

A.成本费用B.经营成果C.财务状况D.现金流量

(二)会计的作用

1.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2.提高经济效益;3.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

五、会计的分类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多选题)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要点总结】

1.基本假设也称为基本前提;2.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设定的是时间和空间范围;4.四项假设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主体

1.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要点总结】

(1)会计主体是特定的单位或组织;(2)确定空间范围;

(3)会计主体是重要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基本前提)。

2.几个问题

(1)会计主体的范围(多选题)只要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不能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比如人事部门、行政部门等则不是会计主体。

(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判断题)

①划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②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立场。③识别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单选题、判断题)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总结】会计主体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由会计主体引申出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由持续经营引申出来)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要点总结】

(1)按照公历时间划分(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3)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要点总结】

1.我国的会计核算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

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判断题)3.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判断题)

4.货币计量基本前提隐含了币值稳定不变的假设,通货膨胀严重的话应该采用通货膨胀会计进行调整。(选择题)5.货币计量缺陷,通过财务报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货币指标弥补。(战略、品牌、信誉、位置、技术开发能力等)总结:四项假设的关系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认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必要手段。

二、会计核算基础(产生原因: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是指企业以取得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该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该是费用所服务的期间。

【要点总结】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单选)

4.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报表好看,账上没钱,通过现金流量表弥补)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1.区别

区别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别称应计制应付制

收入确认时间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实际收到的现款期间

费用确认时间费用所服务的期间实际现款付出的期间

科目存在预提和待摊不存在预提待摊

适用范围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等

侧重点侧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盈亏计算准确 侧重现金流量表,盈亏计算不准确

复杂程度复杂 简单

【例题16•判断题】某企业12月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明年的供货合同,会计部门应依据该份合同核算当年收益。(×)

【例题17•实务题】某企业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7200元。

(2)通过银行收到上月销货款60 000元。

(3)销售商品18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4)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30 000元,存入银行。(5)计算本月水电费共1 800元,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未支付。(6)销售产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银行。(7)支付上月份房租费1 500元。(8)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广告费2 000元。(9)计算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3 000元。(10)预提本月份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600元。要求: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正确答案』(1)权责发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费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利润=58 000-7 400=50 600(元)(2)收付实现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费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利润=130 000-10 700=119 300(元)

第二篇: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概述

(一)定义: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从本质上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计量形式: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货币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形式)

(二)会计的特点:教材第2页

(三)会计的分类:(按报告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关系人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核算(反映)——观念的总结

监督——过程的控制

1.核算

(1)定义:教材第3页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3)会计核算所做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的方法:(七种)教材第4页

2.监督

(1)定义:教材第5页

(2)内容: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

3.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控制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也称会计客体或会计内容,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内容

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的退出

注:企业的资金运动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也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衡等关系)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1.定义:~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注: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不对等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1.定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注: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2.意义:教材第9-10页

(三)会计分期

1.定义:~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注: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前提的必要补充,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2.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包括月、季、半年。

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

我国采用公历制。

3.意义:教材第11页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新增)

(一)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定义、内容和分类

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第一层次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账

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2.内容:(六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3.分类:

(1)按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分类:

a.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按资金运动的状态分类:

a.资金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金显著运动状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3)按构成会计报表的不同分类:

a.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利润表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1)定义: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特点: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

c.它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3)分类:(按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的强弱)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注:了解上述各类资产的概念。

(4)资产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资产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负债

(1)定义: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点:

a.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负债是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3)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注:了解上述负债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4)负债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负债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即:净资产)

(2)特点:

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

c.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3)内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即: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注: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4)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定义: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A.按其内容分类: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B.按经济业务主次分类: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3)特点

a.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b.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

c.收入的取得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d.收入的取得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e.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收入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收入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分类:(按是否构成产品成本)

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3)特点:

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费用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c.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费用的确认条件(新增)

a.符合费用的定义;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c.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d.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利润

(1)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 = 收入-费用

(2)内容:

a.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反映的是日常活动的业绩)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二、会计计量属性(新增)

(一)构成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注:要求掌握这五种计量属性的概念。

(二)应用原则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

三、会计等式

(一)第一等式(基本等式)

资产 = 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帐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二)第二等式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这一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产内部此增彼减

2.资产与权益同增(资产与负债同增;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

3.资产与权益同减(资产与负债同减;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

4.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内部此增彼减;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第三篇:会计基础讲义-第十章会计档案

第十章 会计档案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档案的归档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会计档案的销毁★

第一节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内容

会计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半、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其他会计资料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注意:各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文书档案,而非会计档案。

【例题·单选题】以下会计资料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现金日记账

B.总账

C.购销合同

D.购货发票

【答疑编号91110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第二节 会计档案的归档

1、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3、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应当会同原财务会计部门和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例题·单选题】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由()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A.会计机构

B.档案部门

C.人事部门

D.指定专人

【答疑编号91110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第三节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主要根据重要程度)

一、永久档案与定期档案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主要了解企业的)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例题·单选题】企业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用额调节表的保管期限为()。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答疑编号91110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单选题】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算起。

A.会计终了后第一天

B.审计报告之日

C.移交档案管理机构之日

D.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日

【答疑编号9111001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例题·单选题】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为()。

A.15年

B.25年

C.3年

D.10年

【答疑编号9111001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例题·单选题】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

A.3年、10年、20年、30年、40年5种

B.1年、5年、10年、15年、20年5种

C.3年、5年、10年、15年、20年5种

D.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答疑编号9111001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第四节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第五节 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1、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2、专人负责监销

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例题·单选题】武汉市财政局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时,应由()派人监销。

A、武汉市财政局会计处

B、湖北省财政厅

C、武汉市审计局

D、武汉市财政局监督处

【答疑编号9111001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3、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以及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例题·判断题】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销毁。()

【答疑编号9111001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例题·多选题】保管期满,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有()。

A.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B.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有关会计档案

C.超过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答疑编号9111001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解析】对于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以及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有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为止,选项A、C属于这种情况。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也不得销毁。

【例题·判断题】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答疑编号9111001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总结

1、教材内容讲完了,即大家已听完一次完整的课程。

2、学习时重在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3、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最好对照着教材做题。当然一定要做自己省市的历年考题和中华会计网校专门为大家编写的练习题。而且第一次做题时,不管会不会做,都要查教材。主要目的是加深印象,另外每年教材可能有变化、答案也有可能有错,要以教材为主。甚至也为了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因为很多同学感觉是:听课时觉得明白了,但一做题就懵了。我们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不仅仅是一道题,因为一个知识点可以出很多题型。

比如:以下账户属于资产类的有(多选)(AB)

A应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付账款 D预收账款

变形1,以下账户属于负债类的有(多选)(CD)

变形2,预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判断)(×)

等等。

4、认真学,最基本的知识一定学扎实,为以后打基础。

5、最后祝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步步高升。

第四篇:新思维教育:会计基础 教案讲义—第三章教案

新思维教育

会计基础教案讲义——第三章教案

会计科目和账户

考情分析

属于非重点章节,平均分1分。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六大要素——会计科目(合适的名称)

1.定义

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判断)

2.区分会计要素概念与会计科目概念

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 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3.常见的会计科目表(教材52-53页)

二、会计科目分类

(一)经济内容的性质——反映的会计对象要素不同 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

要点1:分为六大类,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大部分内容同属于损益类,而费用要素的成本内容单分为一类:成本类(多选)

要点2:能够区分常见的科目属于哪一类(单选)---通过代码区分。

要点3:科目名称必须准确无误。

【例1】(简答题)简述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分为哪几类,每类举出2—3个科目。

【例2】(多项选择题)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

A.“库存商品”账户

B.“应收票据”账户

C.“累计折旧”账户

D.“管理费用”账户

【答案】ABC

【例3】(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负债类的科目的有()。

A.短期借款

B.应付账款

C.实收资本

D.预付账款

【答案】CD

【例4】(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的有()。

A.实收资本

B.本年利润

C.长期股权投资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AB

【例5】(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有()。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

【例6】(单项选择题)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是()。

A.生产成本

B.未分配利润

C.盈余公积

D.所得税费用

【答案】D

【例7】(单项选择题)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是()。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答案】A

【例8】(判断题)制造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属于期间费用()。

【答案】错

(二)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统驭关系不同

1.分类: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

例如:

应收账款——张三

——李四

200

——王五

300

——赵六

400

总额:1000

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科目。

2.设置

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判断)

明细分类科目:(判断)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例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个就属于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

注意: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有的总分类科目就不设明细科目。(例:本年利润)

【例9】(判断题)对于明细分类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不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多级科目()。

【答案】错

【例10】(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总分类会计科目的是()。

A.应交增值税

B.应付账款

C.专利权

D.专用设备

【答案】B

3.总分类科目编号(如:库存现金:1001;实收资本:4001)

会计科目编号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

“1”代表资产类;

“2”代表负债类;

“4”代表所有者权益类;

“5”代表成本类;

“6”代表损益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计的会计准则规定。

2.相关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允许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汇总的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一些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判断)

【例11】(多项选择题)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有()。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答案】AC

【例12】(判断题)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答案】对

【例13】(单选)每个单位设置会计科目都应当遵循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

A.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B.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C.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D.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满足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需要

【答案】C

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图示: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一)基本结构

简化结构(教材58页)

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可以简化为丁字账记(或T型账户)表示:

实际账页:教材208页

账户所记载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上的变动,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为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也相应的划分为两个部分,以便分别登记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即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具体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

同时账户还应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见实际账页:教材208页

(二)账户的4个金额要素

1.要素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通常,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例如:期初1000元,发工资5000元,发奖金1000元,支付生活费4000元,余额3000元。

其中:期初余额=1000元

本期增加额=5000+1000=6000元

本期减少额=4000元

期末余额=3000

2.等式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等式变形:

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等式变形: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期间指标与时点指标

本期发生额是一个期间指标,它说明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

余额是一个时点指标,它说明某类经济内容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

【例14】(判断题)本期发生额是一个时点指标,它说明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

【答案】错

【例15】(多项选择题)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答案】ABD

【例16】(多项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B.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C.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

D.如果一个账户的左方记增加额,右方就记减少额

【答案】BD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简答)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判断)

(一)联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1)依据与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谁决定谁: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3)分类: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内容一致。

(二)区别

账户有自己的格式和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

【例17】(简答题)简述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

(三)实际工作中的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不加严格区分地相互通用。

【例18】(判断题)会计科目不能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答案】正确

【例19】(多项选择题)关于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B.会计科目与账户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C.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D.会计科目可以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答案】ABC

四、账户的分类

1.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

总分类账户--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科目

【例20】(判断题)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用以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账簿是总账()。

【答案】错

【例21】(判断题)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答案】错

【例22】(判断题)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答案】错

本章小结

第一节

1.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定义与设置。

2.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性质的具体分类。

3.设置的三项原则。

第二节

1.账户的概念。

2.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3.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第五篇:农村经济会计讲义

农村经济会计基础

一、内容大纲

1. 农村经济会计核算制度

(1)总则

(2)核算方法及基本要求

2. 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会计档案管理

3. 常涉经济业务举例

(1)基本事项:

A.资金收入及支出;

B.资金筹集;

C.取得资产;

D.投入生产

(2)对外事项:

A.经营业务;

B.往来业务;

C.发包及上交收入;

D.其他收支业务

(3)管理开支

4.课后作业:完成《基础会计》实习任务

二、内容简述

1、农村经济会计核算制度

(1)总则

农村经济集体组织会计制度,是指由村或村民小组设置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实行统一核算和分散核算相结合的两级核算体制。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采用公历制(1月1日至12月31日),核算以“元”为单位。

(2)核算方法及基本要求

2、会计核算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A.原始凭证

包括各类发票、收据、合同等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书面证明。

B.记账凭证

根据原始凭证反应的数据信息编制,要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手续完备、书写清楚规范、编号连续,且不得土改刮擦挖补。

C.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按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应由封面(标明账簿和单位名称)、扉页(标明科目索引、经管人员等使用信息)、账页(记录具体的经济事项相关信息)。

装订成册的账簿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编定页数,按顺序连续编号,不得跳页、缺页。

D.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情况的书面报告。

村集体需按时编制月报表和季度报表,包括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终了时,还需出具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

并且,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定期向财政部门或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上报、对外公布报表;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对所辖地区报送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报表进行审查,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2)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各单位应充分重视和切实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

单位应建立会计档案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会计部门按要求归档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会计终了后,由本单位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统一保管。

各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需查阅或复制,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

3、常涉经济业务举例

(1)基本事项:

A.资金收支

主要是指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

单位应按要求,设置“现金”“银行存款”两个资产类会计科目。

当有资金的收入、增加事项发生时,计入“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当有资金的支出、减少事项发生时,计入其贷方。

例.6月1日,华东村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

借:现金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B.资金筹集

筹资,主要从外部取得。即原本属于别人的资金或资产,现在自己拥有了使用权。主要形式有两种——借钱,或投资。

根据这两种形式,按业务情况,具体开设“短期借款”“资本”科目。

当筹集到资金或资产时,借方登记为相关的资金或资产,贷方登记“短期借款”或“资本”科目。

例.华东村向农信社借入一笔期限6个月的借款5万元。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短期借款—农信社50000

例.华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到农户王明投入的现金5000元。

借:现金5000

贷:资本—个人资本—王明5000

C.取得资产

这里主要指从外部购入、或自行生产取得的资产,包括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农业资产几大类。

根据这几个类别,具体开设“固定资产”“库存物资”“农业资产”科目,并按照资产的细分类别设置明细科目。

当取得资产时,以该资产的买价加上相关税费、运杂费等取得成本计入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库存物资”或“农业资产”;贷方相应登记付出的费用成本金额,计入“银行存款”

“现金”等科目。

例.6月19日华东村购入化肥30吨,价款合计210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化肥已验收入库。

借:库存物资—化肥21000

贷:银行存款21000

例.华东村以银行存款购入不需安装的收割机一台,发票价格12万元,付运费6000元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收割机126000

贷:银行存款126000

D.投入生产

生产的成果主要以林业资产、牲畜(禽)资产为主。

所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都构成生产成果的成本,包括生产领用的库存物资、材料和人工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分摊等。

应设置“生产(劳务)成本”科目,借方登记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等各种费用支出的加总额;贷方在产品huo生产完并验收入库的时候,或提供劳务完成之后,将发生的相关费用成本转出。

例.华东村统一经营的农场秋播时,用库存小麦种子4000公斤,计价5000元;化肥32吨,计价8000元;用现金支付临时人员工资1000元,应付固定人员工资2000元,银行存款支付农机作业费3200元。

借:生产(劳务)成本——小麦19200

贷:库存物资——小麦种子5000

库存物资——化肥8000

现金1000

应付工资——XXX2000

银行存款3200

(2)对外事项:

A.经营业务

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以及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我们可以概括称为经营业务。主要通过两个科目表现——a经营收入:包括农产品、物资等的销售收入,租赁、劳务或服务收入;b.经营支出:包括销售的各项资产对应的成本,提供劳务或服务时的其他支出。

当有经营业务发生时,若引起收入增加,则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同时结转相关成本,借记“经营支出”,贷记“库存物资”等科目。

例.华东村销售给A公司甲农产品一批,取得价款合计13000元,货款已取得并存入银行。该批农产品成本为9000元。

出售产品时,借:银行存款13000

贷:经营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13000

同时结转成本,借:经营支出——农产品销售支出9000

贷:库存物资——小麦9000

B.往来业务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和其他企业或个人发生的,有款项收支产生的业务往来,我们可以称为往来业务。按照对内和对外两种情况,相应开设“应收款”“应付款”和“内部往来”。

当与村集体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发生业务往来,产生款项,但是却我方尚未支付的时候,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应付款”;若对方尚未支付,则借记入“应收款”,贷记相关科目。

当与村集体内部的从属单位或个人发生业务往来,则计入“内部往来”科目。

例.华东村从所属某农场购入幼猪一批,价款合计为17500元,款项尚未支付。

购入幼猪时,未付款,借:牲畜(禽)资产——幼猪17500

贷:内部往来——村农场17500

当偿还款项时,借:内部往来——村农场17500

贷:银行存款17500

C.发包及上交收入

村集体收到的村设企业山交来款项,作为上交收入;收到村个人承包业务交来的款项,作为发包收入。

例.华东村集体收到村办水泥厂上交利润9万元,款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90000

贷:发包及上交收入——上交收入——村办水泥厂90000

E.其他收支业务

对于村集体组织超出上述几项基本业务或者对外业务、管理用开支以外的,其他收入或开支业务,统统称作其他收支事项。

当发生盘盈物资、出售固定资产或罚款收入等引起收入增加的事项时,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借方;当发生盘亏资产、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确认无法收回应收款或支付借款利息的时候,记入“其他支出”。

例.华东村集体盘存资产时,盘盈玉米400公斤,计价400元。

借:库存物资——玉米400

贷:其他收入400

例.华东村集体因发生水灾损失库存水泥20吨,价值3000元。

借:其他支出3000

贷:库存物资——水泥30003、管理开支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补助、办公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差旅费、管理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

例1.华东村集体会计李天明参加会计培训,借现金1000元。培训 结束后,经领导审核准予报销车票、补助等差旅费800元,余下200元退回。

借款时,借:内部往来——李天明1000

贷:现金1000

报销时,借:管理费用——差旅费800

现金200

贷:内部往来——李天明1000

下载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