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郑新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持续了34年,而且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下去。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根本的就在于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起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保证,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既充分调动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其中经济制度与体制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资本总量已占全社会经营资本总量的3/5,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总量的2/3,民营经济上缴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60%以上,申请的技术专利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68%,在民营经济就业的人数占城镇从业人员的80%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责权明确、自主经营、科学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重大突破。一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在海内外上市,形成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起由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科学治理结构,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国有经济逐步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通过在企业的控股地位扩大了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保持经济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带动作用。
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已成为各类经济形式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作为现代产权组织方式,股份制因其便于产权交易重组,更能适应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未来有可能成为企业主要的产权组织方式。在改革中涌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结合起来,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现方式的有益探索。
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类投资主体的利益要求;有利于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整体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并将持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句朴实而又充满智慧的话,开启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先河,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而调动了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根本原则。在改革中,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分配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改革之前,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盈利企业得不到鼓励,亏损企业工资照发,企业失去了发展动力。经过承包经营、利改税等多轮改革,打破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建立了奖勤罚懒的制度。目前,国有企业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在税收上一律平等。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拉开了距离,长期亏损的企业将面临破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开始有了活力。企业有了工资分配权,能够根据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确定工资标准,适度拉开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收入差距,使按劳分配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起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起正常的工资调整制度和奖励制度,调动了公务员的积极性。
允许资本参与分配,使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对原有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突破。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必然要求将部分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以获取更高的回报。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允许私人资本在投资经营中获得增值收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仅是调动各方面理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尽快使人们富裕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允许技术参与分配,是对技术的市场价值的肯定,也是加快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技术作为一种复杂劳动的成果,可以折合为若干简单劳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技术市场迅速扩大,去年交易额已达4764亿元。只有使技术成果获得应有的回报,才能补偿创造技术成果的投入,使技术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允许技术参与分配,为形成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允许管理参与分配,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的需要。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实行期股制,把管理人员的收入同企业未来经营效果结合起来,对增强管理人员长远发展的责任感产生了明显的激励作用。但管理人员同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必须合理,以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体现。应当看到,随着平均主义被打破,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果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较快提高,消费市场不能迅速扩大,经济持续发展必将受到需求的制约,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终将丧失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坚持进行下去。
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竞争,落后企业得以淘汰,他们占有的资源进行转让,使先进企业获得充分发展。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借助于市场竞争机制。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创新,逐步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包括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
各类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根据市场和竞争的需要,进行独立的经营决策。政府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政策对企业决策起规范引导作用。在竞争压力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追求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70%,达到国外的平均水平,研发成果开始成批涌现。去年,中兴、华为两个公司申请国际技术专利的数量已跃居世界企业的第一、第三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市场竞争机制还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热情。随着各项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的政策不断推出,新开办的企业成批涌现,尽管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但企业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形成竞争机制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特别是全要素的市场体系尚有不少缺陷,如土地、资本等市场还不健全,区域市场分割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市场之间各类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局面尚未形成,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不够,诚实守信的经营道德亟待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当前,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主要通过法律渠道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智慧和创业热情中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较快发展,还取决于有一个平衡机制。这个平衡机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其中,计划确定年度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投资、消费、财政预算、货币发行、就业、国际收支等,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财税政策运用预算和税收杠杆,促进结构的优化;金融政策利用货币杠杆,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三大调控手段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套,形成调控合力,从而达到熨平波动、优化结构、稳定发展的目的。在上世纪90年代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近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的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调控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宏观调控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创新。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经济体制也处于改革中,经济情况随时都在变化,因而宏观调控随时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办法去解决。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千万不能套用老经验、老办法。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增速持续下滑的问题,既有外需的影响,更是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主要问题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居民消费率过低。只有围绕这些深层次矛盾,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是宏观调控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化挑战为机遇。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波动必然影响到国内。必须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行适时适度调控。面对不利局面,要善于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面对外需不振的严峻形势,我们着力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后,国民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三是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形成调控合力。搞好宏观调控,关键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围绕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协同动作,政府、企业与居民团结一致,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从改革初期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边城市,再到开放内陆城市,形成梯次开放格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我国对外开放推向了新阶段。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我们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缩短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进程。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商品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国际交换能力大幅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对外开放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学习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就认真考察研究,请国外的专家来讲课,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到我们的改革方案和发展的政策规划之中。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当前,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把一部分货币储备转变为物质储备,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所面临的新任务,也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通过海外投资,拿到更多的海外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满足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国外企业的科技资源和营销网络,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此外,要通过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带动机械装备、建筑材料和劳务出口,积极创造出口需求,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与体制。这一经济制度体系,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础与支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生态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认识和实践上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执行尚不到位等,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势在必行。
本期,应知版将就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为读者进行解读。
1什么是生态旅游?
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旅游。注意力主要放在自然和文化资源,如风景区、化石产地、考古或历史遗迹以及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等。
生态旅游特别强调对观赏对象的保护。20世纪70~80年代,当人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时,担心旅游资源随旅游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即可持续旅游的意思。
生态旅游并不反对通过旅游获取经济收益,但当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者的数量与景点的自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应坚决服从后者。
特征
生态旅游有以下特征:第一,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第二,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第三,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第四,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2如何规范生态旅游业发展?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环境和资源被破坏、旅游基础设施生态兼容性差、相关环保法规与环境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一是要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二是要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指导与服务;三是要强化旅游环境监管,坚决及时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四是要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五是要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六是要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七是要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3生态旅游资源和产品类型有哪些?
(一)资源分类
1、山地型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2、森林型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草原型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适于开
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4、湿地型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江河出海口。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
5、海洋型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海岛。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6、沙漠戈壁型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
7、人文生态型指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与其生境为主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游项目及活动。
(二)产品分层
1、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而开发形成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生态资源中进行的游览、观赏、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2、示范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指生态资源独特,旅游开发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经营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公园、文保单位等生态旅游资源单位内,进行的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3、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生态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在市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鸟、观察野生动物迁徙、沙漠探险、自然生态考察等。这部分产品数量少、品位高、容量低,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品牌。
学习借鉴
国外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近400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等。
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目前,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主要创汇行业。
肯尼亚政府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以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在每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成立了居民服务协会,通过这个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以实质的帮助。其次,积极鼓励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提供餐饮或制作纪念品及表演等,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安全的庇护所。第三,制定“生物多样区保护计划”,协助当地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全国生态旅游战略》,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规划、发展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纲领,来指导生态旅游经营者、国家资源管理者、规划者、开发商以及各级政府来发展生态旅游;制定政策和开展项目来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战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确定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方法;规划和控制;自然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控;市场营销;行业标准;行业认证;生态旅游教育;为土著人提供发展机会;解决自然资源分配和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等。这一战略成为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名词解释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按其风景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3级。
国家公园
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普和供公众旅游娱乐,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的场所。由于旅游功能比重较大,所以公园的面积都很大,世界上正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1200多个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其中很多属于自然保护区性质,但又有可游览的部分。为保护园内的自然景观不因游览受到损害,经各方专家共同研究,规划分区。国家公园一般可分为5个区:特别保护区、原野区、自然环境区、娱乐区和服务区。摘自《环境科学大辞典》
第三篇: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高潮,房地产开发价升量增、供需两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可谓“如火如荼”,全国的住宅开发、竣工面积及销售价格更是叠创新高,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增长与发展之别
长期以来我们对发展和增长的概念是模糊的和混淆的,我们往往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众所周知,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追求GDP的增长很有必要。但任何一项统计指标,都有其确定的适用范围,夸大其适用范围和过分强调它的作用,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在了解GDP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第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透支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GDP不能准确反映一国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相当部分资产会外流。第三,GDP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不能反映人们收入状况的差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增加同GDP增长比率不同步;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比率明显高于消费比率,第四,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人文状况,即文化、教育、科技、文明和精神状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按照学术理论界的解释,持续发展是主观的,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的,其强调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文化、交通、经济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1、可持续性;2公平性,如同代人、代际之间公平分配资源。而现在短时期内政府放量供应土地,如70年土地出让金用于一朝,其中很多可能应该由下一代来完成。在房地产土地资源的配置方面有向高档住宅倾斜的倾向,同代人之间也明显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3、系统性。由此可见,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只要我们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特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那么,增长和发展就和谐、统一了。
城市发展面临挑战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产作为城市最大的、价值最高的存量资产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几乎被所有城市列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选目标和重点突破口,各地又几乎同时把房地产作为各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无不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资产的运作有关。
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由于旧的体制和秩序尚未彻底打破,而新的体制和秩序尚未真正建立,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利益重组和再分配,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冲突”和“阵痛”。
各地政府为了资金、“GDP”和“政绩”,无一不把房地产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大规模的旧区改造、“圈地运动”、各路“热钱”的涌入、舆论的高度一致且一片“利好”,使长期压抑的“土地投资饥渴症”和“住宅消费饥渴症”总爆发,全国上下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牛市不言顶”成了楼市的代名词。新一轮的土地“圈地运动”方兴未艾,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上半年,13年来全国累计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已达6000多亿元(其中上海超过1000多亿)。
但与此同时,全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却有增无减,据初步统计,全国大约有一亿多空置商品房。另外土地的闲置状况也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00多家,尚不包括乡、镇、村自行设立和尚未上报的开发区;在对24个省(区、市)的统计中,各类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在全国省级以上900多家开发区中,国家批准规划近3000万亩,已经开发的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近2600万亩土地闲置。房地产无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并有扩大的趋势,况且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和稀缺土地资源的浪费,GDP的真实增长及增长效率受到了挑战,房地产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高房价对发展的影响
高房价、“圈地运动”能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并能带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还往往通过简单地与发达国家的房价比较来说明我国的房价还有持续、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们收入水平低的事实,未来中国住宅消费的主体一定是本土中低收入家庭,过度的房地产外来投资固然短期内对区域经济有贡献但长期来看对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必有利,这从各国的住宅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印证。另外按国际标准衡量房价与收入关系的价格收入比指标来看,我国的房价高于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房价更是高估,我们不能用发达国家的收入来衡量我国的房价,联合国人居中心与世界银行认为,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3倍,像日本东京居民的年收入与房价比大约在1:4.8,而我国大部分城市是1:8到1:15,当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逐渐被消耗掉后,将可能出现消费断层现象。
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无疑是前景光明的,但就目前和今后几年来说,楼市处于“高位放量”的“上升筑顶”阶段,房价上升速率过快、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银行房贷高速增长,如果调控不好是新一轮住宅开发的风险积聚过程。楼价的上升应该是盘整式或称波浪式、螺旋式缓慢上升,不经过小幅盘整而直线上升是不扎实的,楼价的大起必然隐含巨大的风险,况且房价的对比要考虑通货膨胀、科技含量、装修成本、公建市政文化教育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及利息等因素并且要有参照系,不能简单论之。
未来几年我国房地产住宅产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高位盘整的阶段,随着旧区改造节奏的适度调节,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健全和延伸,随着中低价住宅供应的增加和住宅结构的日趋合理,随着房地产贷款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住宅将逐步步入一个理性发展期。就总体房地产住宅的价格而言随着其内在品质的提高将稳中微升,但其内在结构必定是有升有降,涨跌互现,除部分价格和价值相符的物有所值的高档商品房继续受国内外成功人士青睐及大量中低价位住宅因存在广泛需求而价格坚挺外,相当一部分中高价楼盘将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
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发现,房价短期内上升过快、过高,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未必有利,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商务成本,不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商品的出口,最终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
2、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分依赖和形
成大量闲置土地,有透支未来收益和资源之嫌;
3、在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情况下,买房会增加老百姓的即期支出从而影响未来和其他支出,近几年来,老百姓的房贷额叠创新高,先“负”起来一族不断扩容,另外过度的房地产投机最后的代价也会落到弱势的老百姓身上;
4、大中城市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的水电煤等基础配套不堪重负,2003年我国有19个省份拉闸限电,城市“臃肿病”日益明显。
当前,不少地方经济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依赖过高,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同比增长3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加上房价过高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了GDP的持续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能级不高的可持续发展隐患。
因此,怎样正确、辨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使其相和谐?怎样正确、辨证看待当前的高房价与经济增长?怎样保证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居者有其屋”并保持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怎样保持高中低房价的合理结构以期房地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许多问题非常迫切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理论学术界的面前,“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惟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惟有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远虑”
当前,我国房地产和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不错,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可以说是“没有近忧”,但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必须有远虑”。
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市场的规范运作是住宅产业、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石,土地市场的“恶庄”行为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政府应该有所为且必须有所为。政府要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从源头上完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应,并根据经济、社会、人口、产业发展状况适时适量推出土地供应,做到土地利用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并且全国、各地的土地供应要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国家、省市级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力度,必要时要收权,严防土地失控现象重演,严防透支未来。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土地的供应结构。
土地出让一律按“三公”原则实行招投标、拍卖制度,杜绝土地市场黑箱操作及“空手道”现象,防止土地市场的炒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招标拍卖”制度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希望它尽快到来,因为它让我们久等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呼唤。
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建议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要规范运作,要有约束性和严肃性,可以通过收回、收购、兼并、拍卖、储备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政府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收紧土地的口子,按法律法规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拍卖的坚决拍卖,让土地回到真正有实力、真正需要土地干实事的开发商手中;另外对转让土地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要控制其收益的比例并通过税收等形式收取一定的级差收益,防止因炒卖土地而导致的不合理“暴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
加强学术研究
理论的贫乏和滞后会影响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城市发展呼唤系统性、经济学的理性思考。各地各级政府在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加强研究和谨慎决策,要循序渐进,要研究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购买力。未来我国住宅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定是本土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要加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用房的建设力度,这是国情和民情所决定的。
要研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市场的真实需求,适当调控旧区改造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注意均衡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近几年来房地产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环境、就业、人口、道路交通、水电煤等能源支持压力也明显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综合研究。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搞房地产说明经济结构尚不合理,尚处于低级阶段。出现“凯恩斯依赖症”,内生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明显,中国当前GDP增长对房地产、交通基础建设依赖过高,明显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扩大了投资的乘数效应。政府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一旦政策的效应发生递减,例如旧区改造的逐步减少、集中买房以后的时间断层周期、房贷政策的调整、高价房供应偏
大等,房地产会出现过热调整,对整个宏观经济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和综合、全面、深入的研究;况且人们的消费、投资短期内过度向房地产倾斜,也会造成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挤出效应”,表现为其他消费的紧缩,这也许是我国最近几年除房价以外其他商品价格均下跌、国民经济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新开工增长率均超过了销售增长率,并且供需结构失衡,潜在压力增大。因此,怎样走好“科教兴国”这“华山天险一条路”籍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怎样以“信息化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怎样提高产业结构的能级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显得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逐步尽快地建成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制度,催生真正的品牌企业
第四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七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七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观点综述 2008-6-30 15:17 赵云君
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耗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挡在了各国的发展道上于是各国便开始寻找一种不损害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从此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就成为中国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又强调经济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伦理化。传统的以追求财富总量为目标的发展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繁荣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而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社会——自然之间复杂的联系和深邃的关系内涵它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观、发展观的反思、变革、重建。
2.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决不意味着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它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它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不仅指本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且指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的同时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在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条件下用其他形式财富代替自然资本并在时间推移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后代维持可接受的、至少是不下降的福利水平。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表现为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相当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的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以快速发展的1993年为例当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085亿。
2.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
3.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倚重不仅使其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而月。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1)可持续发展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理论到战略的形成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从实践效果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政府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虽然被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但它在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不够明确。
在中长期计划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被作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平行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战略来看待其内容都只是涉及人口控制、社会发展、医疗保健、资源环境等;从公众角度看虽然近几年环境意识有所觉醒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全国公众心目中相当淡薄。他们片面强调消费水平中的物质含量没有积极参与到有关影响他们环境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这样必然导致政府片面的追求GD数量的增加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同时无视公众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企业在利润极大化机制的驱动下不可能主动将生产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核算中导致大量无需支付治理成本的废弃物的产生整个社会的公共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2)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
首先清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臭氧层、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等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的成本很高这将会导致所有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自由享用和无节制地争夺稀缺的环境资源其结果是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浪费甚至枯竭。
其次相当一部分资源的产权是无归属的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其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几乎是毫无约束地向自然圈扩散从而形成“公地的悲剧”的演化过程;单个经济主体不考虑资源使用的社会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继续投资由于大部分外部效应是由其他个体承担故其生产成本相对较小。在这种成本收益关系下该商会尽可能加大使用资源的力度而不去理会
整个社会的收益已远远小于成本。这种个体最优决策和社会整体最优决策的矛盾使这些资源的使用难以保持可持续性。
最后现行资源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缺陷。首先在决策机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由多个部门联合抓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环保部门地位偏低。而且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使发展经济的决策往往缺乏综合、长远的考虑跨行业和地区的问题经常被搁置。其次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在我国用“政绩”尤其是经济增长指标来考核各级干部的制度非常普遍。为体现“政绩”各级干部在任期内都把GD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最后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难以建立。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绿色GD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建立绿色GD指标的关键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从近年来各国实践经验看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1)人们对资源破坏(掠夺式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为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所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或开支;
(3)由于过度采掘和大量消耗导致资源衰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4)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负效应。实行绿色 GD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的测算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凋发展。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治理技术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因此我国必须把技术创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1)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运用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
新行为予以扶持。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从根本上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苦于技术创新资金的短缺而只能维持现状放弃技术创新这个具有正外部性效应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对主动开发应用无害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通过财政贴补和税收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进行体制创新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发挥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综合调控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进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地方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权利和义务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重视地方政府参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宣传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拓宽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渠道。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灵活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具有独特效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积极培育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合理的环境与资源体系合理运用金融、财政、等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从经济利益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3)进行改革取消扭曲资源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
4.不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完善各种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排他性产权克服共有资源造成的“公地的悲剧”。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其中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这一束权利可以结合于同一产权主体也可在不同的主体间分割。根据这一思凡是能够私有的资源可以采取私有途径对一些必须由国家所有的资源可将其占有和支配权明晰给地方政府、企业和集体由此形成明晰的排他性权利。实施这一产权明晰的结果可以保证对资源滥用的克制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在利益分配上应倾向于产权所有者对产权所有者过于苛刻的利益分配会导致过度开发资源来维持当前生产、生活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再生。
(3)创造一种有效执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
5.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建议。
(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增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为此要建立政府环
保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 GD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当然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环保的财政支出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借鉴一些经济转型国家的做法我们可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和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是排污费、罚没收入等。
(2)改革现行的环境收费制度。一要将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同时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税率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二要改革排污收费制度改变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为达标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排放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
(3)适时开征环境税用税收手段来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中的污染减少对能源、自然资源的使用筹集资金用于环保行为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有:开征新税种;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调整(完善资源税制度、在现有的税种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
(4)财政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正外部效应很大具有公益事业性的“朝阳”产业国家应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支出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6.应做好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工作。尽管市场协调能够推动各个区域效率的提高但它无力克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其功能的缺陷。因此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应该贯彻以下原则:
(1)适度倾斜即要有重点地改善生产力的布局。倾斜的重点可以随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调整。现在东部地区已经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必要及时调整倾斜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着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
(2)优势互补。东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开发主要发展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在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也应发展资源导向型的高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3)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协调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
用。因此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理顺资源体系提高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这样中西部地区就能通过市场把其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其较强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的吸纳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经济增长
说起经济,就不得不提改变了世界的次贷金融危机,这场金融海啸,如潮涌一般,差点将全球经济打回黑暗时代。虽然现在,金融秩序似乎得到了恢复,许多资产价格又回到了让人震惊的雷曼倒闭事件前的水平,但危机后的世界格局的确被改变了,而且是深层次,结构性的改变。面对危机后时代,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需要所有国家的努力。各国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本国经济复苏
今天的政府,就像消防队员一样,哪里着火了,他便会飞身扑上,打开消防水龙,扑灭恐慌之火。这次次贷危机中,各国政府史无前例的行动一致,主动干预市场经济,向市场注入巨资,帮助遭受灭顶之火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甚至汽车业。的确大手笔的巨资注入制止了市场恐慌,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崩溃风险,虽然在非常时期,政府动用非常手段拯救经济,恢复信心无可厚非,但这真的是长远之计吗?事实证明,这样不仅降低经济效率,财政上也难以持久—央行的大发国债加速了通货膨胀,政府货币政策的放宽,带出了资产泡沫。所以,各国政府应广集意见,从宏观调控出发,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本国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看CPI。
各国公司应该加强贸易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要想取得长远发展,搞好对外贸易必不可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却是“贸易摩擦”,“关税保护”,甚至“惩罚性经济政策”之类的名词。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政治体制上的不同,以及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各国之间纠纷不断可以理解,但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在全球大环境下,两集团相互争斗,定两败俱伤,多集团相互争斗,定一损俱损。所以,各国公司之间应当放下武器,携手共谋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既关乎世界各国当前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人类的发展未来。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负责任的企业家,都应该为此而共同努力。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看,一些重要的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主要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能力,为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支持;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国实现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发展中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外部经济环境仍在恶化,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不断出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面临困难;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推进合作共赢,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基础条件。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应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对他们的不附加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挖掘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同时广泛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
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亚太经合组织原则,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各国企业界的交流,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开拓对方市场,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相互投资。要扩大国际经济决策的基础,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