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传统文化充溢语文教学
让传统文化充溢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当今社会,浅俗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地位越来越低,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样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是老师的一大困扰。今天我就来谈谈如何让让传统文化充溢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在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给学生讲几个成语,介绍成语的典故,也可以以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写阅读经典名著的读后感。还可以采用单元专题形式,按照“名著导读”“经典诵读”“传说故事”“美文选萃”的体例,设置校本课程,供学生们选修,这样就更具专业性。
二,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我们要努力构建“创设情景——诵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三,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讲讲学生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文学典故、文学常识,特别是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以奇闻轶事为切入点讲文学典故和文学常识学生比较有兴趣。这些措施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学生只有在校园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将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
四,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还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节令文化、革命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总之,语文学习要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第二篇:让情充溢课堂
让情充溢课堂
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应是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罗曼•罗兰指出:“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语文教师要把真挚的情感传到学生身上,自己必须先有情。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执教者的情感投入是关键一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种情感的投入呢?
一、用真心去感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在熟悉每篇教材进行备课时,都要用自己那颗真挚的内心去感知,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教育者首先让自身先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展“共振”,才会使自己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为其中的崇高品质,坚贞节操而感慨赞叹;才会因主人公的凄惨遭遇伤感泣下; 才会对凶恶现象、残暴行为产生憎恶和愤怒。倘若你把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如教《凡卡》一课,我在备课时,用真心去感知、去体验作家契诃夫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个才九岁的孩子,他的命运如此的凄惨——挨打、挨饿、挨冻。他想逃脱这苦难的日子,向爷爷发出了求救信。然而,一封关系到凡卡命运的信,却是一封永远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最后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的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悲惨的生活将继续下去。这个结尾使我们更加同情凡卡,更加痛恨那黑暗的社会。教师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在授课时去感染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了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染的教育。
二、用导语去渲染。
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这堂课的功效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学生创设一种“境”,把学生的心一下了“抓”过来。对于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段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去,其目的就是通过引入情境尽快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振,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导入《小珊迪》一课时,我这样讲:一个冬天的早上,雪花纷飞,(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意境)饱受饥寒的小珊迪被马车轧断了两条腿,躺在一张破床上,他就要死了。(凄苍的情节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过学生的心海。)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是: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他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他呢?(老师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哽咽的话语,使学生的心海漾起了波纹。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悲痛之情。)这样的导入,用角色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学生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初读课文,为领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奠定了感情基础。
又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导入语的:老师想问问哪些同学去过黄山?那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随后请看屏幕:你们看看黄山上这些石头的形状象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说出了很多答案。这时,我随机再导入,这种形状各异的巨石,在黄山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下面我们随同作者去观赏黄山奇石……这充满激情的导入话,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以激情示范读。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会带着感情示范读文,并且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每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情感,所以在范读之前,教师必须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开掘,然后将自己的态度感情融化在作品内容里进行范读。范读时教师要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凡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则感到比较陌生。因此让他们了解作者的感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学生身临其境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在范读时,可配用录音播放哀乐,当读到:“多少回……多少回……多少回……”时,配以电视屏幕出现画面,深沉偏低的声调,声情并茂。如果执教者全身心的溶于作者情感之中,就会为之而哽咽,这样,学生被教师的范读带到了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拨动了孩子们的心扉。
又如范读朱自清《荷花》一文,教师应以柔美的音韵,绘形、绘声、绘色,使学生在听读时不知不觉进入意境,唤起内心的视象,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荷香、荷色、花姿,并从中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因此教师在范读时的情感投入,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而且能培养出健康崇高的精神情操。
四、以点拨促想象。
语文是一门充满着美学魅力的学科,各种文体,无不充满着“美”,渗透着“情”,引发着学生无限的想象。另一方面孩子们又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充满着活力和憧憬,这都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中变自己的激情为学生的激情,变单向投入为双向投入,及时点拨,启发学生去联想、去想象。学生一旦进入角色,往往浮想联翩,能达到“登山则情满山,临海则意于海”的境界。
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学生噙着泪花朗读“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时,老师启发:“如果小鬼还活着,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你从小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请把它写下来。”
由于是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情感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要真正达到这种投入也并非易事。作为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激情传给学生,将你的真知灼见有效地授予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让传统文化香溢语文教学
让传统文化香溢语文教学
发布者: 邵强文
发布时间: 2012-10-29 19:48:39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灵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语文的课程价值定位为“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信赖于语文。
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影响博大精深。从诸子散文到名篇经典,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文本解读到综合探究,甚至书法、对联、戏曲、民俗等,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目前,传统文化现状不容乐观,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已经越来越淡漠了,相当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让传统文化香溢语文教学。
一、走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经典,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流传千古之佳句不胜枚举。因此,吸收经典营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是教学中的突破口之一。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1、天天有积累: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2、周周有积淀: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3、月月有交流:我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如:《古代哲理诗词名句赏析》、《古典诗词的意境创造》、《诗人风格漫谈》、《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班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如:“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理解性墨写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
4、学期有评价: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如: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古诗文研究优秀小论文展、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评比一次班级“读经小先生”;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亲近古诗文”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有效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传承经典蔚然成风。
二、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
④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背景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导引—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教学新模式。
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写作背景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感知: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拓展迁移: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三、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①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家乡相关资料:“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歇后语、谚语”、“历史人物事迹”、“传统节日传说故事”。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需要留给学生什么?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时,留下的应该是让学生把高尚的情操当作自己永远的追求,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在他人生抉择的关头脑海中浮现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永不褪色。对一个教师而言,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四篇:让爱充溢于飞翔的翅膀
让爱充溢于飞翔的翅膀
——观《鸟的迁徙》有感“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
2001年,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完成了轰动世界影坛的纪录片《鸟的迁徙》。影片以真实而质朴的镜头描写了各种候鸟为了生存而艰难迁徙的历程,以及它们在为梦想的天堂而飞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情感。
《鸟的迁徙》不愧为一部堪称经典和伟大的纪录影片,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下,观众仿佛生长出了一双双翅膀,陪着那些天空世界的精灵,一起经历了那漫长的迁徙之旅,聆听翅膀骄傲划破空气的声音,伴着它们一起穿过湖泊,穿过田野,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越城市和农庄,飞跃荒漠和草原,跨过皑皑白雪,翻过层层冰川,朝着生存和繁衍的圣地前行,向着梦想和栖息的天堂靠近。
雅克•贝汉用他手中的镜头,以他独特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了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展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光影世界,这一大手笔的制作,的确算得上是纪录片领域中的一部宏伟史诗和一曲千古绝唱。
为了完美而真实再现鸟儿迁徙的神奇与美丽,整部影片历时四年,行程十万公里,仅拍摄胶片就长达460公里。除此之外,影片还动用了17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以及300多名摄影师,使用了滑翔机和直升机等八种不同的飞行器。四年拍摄期间,雅克•贝汉还动用了三百多人的摄制队伍,包括五十多名飞行师和五十多名鸟类专家。
是的,雅克•贝汉成功了,他征服了观众,以他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以他严谨甚至苛刻的制作态度,以他深厚的创作功底及艺术修养,以他强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但真正打动观众,彻底征服观众,触动观众内心和灵魂的,单凭影片高品质的画面,清晰悦耳的音响,宏伟壮观的场景,变幻多样的角度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恐怕还远远不够。
做到了这些,也许是一名专业技能合格的导演,但绝称不上是一位素养深厚的艺术大家。可雅克•贝汉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导演,更是一名人文修养极深的艺术家。他对《鸟的迁徙》的拍摄制作,不仅做到了拍摄手法、拍摄技巧的严格要求,更对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思想灵魂,表达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契合。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命和生存的神圣的承诺,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厚重的承诺。
承诺,缘于对生命的敬畏。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归来的承诺。”影片为数不多的旁白如是解说。是的,鸟的迁徙,正是为了兑现能够归来这一份承诺。迁徙是为了生存,生存是因为对生命有一种由衷的敬畏之情。
鸟在迁徙和飞翔的过程中,自始自终都面临着重重危险,时时刻刻都经受着生命的考验,它们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它们要躲避天敌的进攻,它们更得提防着猎人的子弹或猎手的樊笼。但因为对生存的执著,因为对生命的敬畏,他们一路高歌,纵然有时悲鸣;他们一路搏击,纵然有时坠落;他们一路抗争,纵然有时被无情吞没。他们的生命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轮回,伴随着季节的更替,它们从南向北,后又从北向南;它们从温和的欧罗巴西部,来到严寒的北极;他们从炎热的墨西哥,前往广阔的极地苔原。
当人类以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一架架雄伟的跨江跨海大桥,展现自己丰硕的文明成果时,再看看那一群群飞过城市上空优美的雀鸟的身影,看着他们小心呵护着自己﹑同伴﹑以至后来的幼雏,保持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敬畏,不得不感叹,真正的伟大,不是所谓体积有多大,不是所谓身影有多高,那一份对生命负责的承诺,那一份对生命的敬畏热爱之情,这一刻,方是崇高,这一刻,才算伟大。
承诺,缘于对命运的抗争。
候鸟从一诞生,就注定着颠沛,就意味着迁徙。迁徙的旅途,对每一只鸟来说,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与较量。在飞翔的途中,候鸟们有的被自然界的强者吞食,有的被狂风暴雨﹑甚至雪崩淹没,有的被人类捕捉,但这始终未能阻挠着整个鸟群的前行。因为它们知道,停留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停留就意味着种族的灭绝。它们不屈不挠,始终扇动着坚强的翅膀,不时发出阵阵鸣叫,与命运进行着不懈的抗争。
伴随着影片优美的背景音乐,看着一群群候鸟在雷鸣闪电中,不停拍打着柔弱而又将强的双翼,身后掀起阵阵滔天巨浪,这一刹那,人类眼中的优美与崇高,应该在候鸟那纤弱的身姿和猛烈的闪电巨浪中得到生动的诠释。
承诺,缘于对爱与希望的呼唤。
纪录片的一大特征是重在写实。但在《鸟的迁徙》全片中,导演除了注重对鸟的迁徙全程进行纪实呈现外,细心体会,发现雅克•贝汉始终不忘将爱与希望传达给观众,导演这一良苦用心,体现的不仅是个人内心的理解或善良之处,更是对自然﹑对社会的高度关注,表达了天地间爱的传承延续,给人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希望!
从影片开始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拯救那只受伤的灰雁到蹒跚的老人耐心细致地给那几只鸟儿喂食,从当初的大鸟衔食哺育嗷嗷张嘴的小鸟到热带雨林中的那两只相偎相依的红色水鸟,在历经前面的残酷和丑恶后,影片最终传达了人们所向往和期待的温馨,对爱与希望展开了无言的呼唤,给人留下了和谐﹑松弛﹑舒畅的心理感受和无尽的想象空间„„
总之,《鸟的迁徙》,壮观而不失细致,现实而不失优美,整部影片,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当中的痛苦和快乐,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欣赏这部影片中,人们普遍对生命﹑对生存的关注和敬畏,对命运的不懈抗争,对希望﹑自由与爱的向往和呼唤,却的确是合乎人性的价值事实,尤其是人类对自由生命价值事实的自觉接受和认同,实在给人心灵的共鸣。
鸟的翅膀仍在扇动,因为它们的生命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斗。同样,充溢于飞翔的翅膀的爱,存在于人类实践过程中的美以及人类对美好的永恒追求,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只为一个承诺,一个所有生灵要生存就得必须坚守和奉行的承诺!
梅西耶
美学作业
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班级:新闻1001 姓名:蒲建 学号:1012040103
第五篇:让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小学语文教学
让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语文新课标》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育是根本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就是无源之水,势必失去活力和方向。要“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韩剧热”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之甚少。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含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着力把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我的语文教学中。
一、融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专栏”,语文课前分别要齐读 “大任于斯,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路满满其修远乎,吾将上下而求索”“有
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等五句名言。每人写一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于语文扉页,时时激励上进。在涉及到课文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熏陶。“忠、孝、信、义、礼、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
“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主义情感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到:“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那种狂热的爱国情怀可谓酣畅淋漓。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他在《示儿》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我们要在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结合诗人屈原闻国破而跳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反复吟咏,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友情多么真挚!《赠汪伦》、芙蓉楼送别辛渐》、《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现纯朴而深厚的友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与朋友的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很多学生不懂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热爱父母。孟郊《游子吟》写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何其伟大!可孩子们却并未感同身受。结合二十四孝故事、《三字经》黄香温席等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孝敬。
中国乃礼仪之邦。“有朋友来远方不亦说乎,”充分体现了国人的善良热情好客。“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就是要培养祖国建设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淑女和绅士。
二、融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选择性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精髓,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地方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精髓,是本地区的魅力与特色的体现。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本地传统艺术文化的延存和发展。为使地方传统文化进入课堂,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达州,以促进学生关注达州本地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达州位于川东北,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东邻万州,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是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和“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曾养育过战国时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三国时著名谋士徐庶、《三国志》作者陈寿及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先贤,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99位将军。有著名的巴人、汉阙等遗址;有纪念大诗人元稹的元九登高习俗。
让学生接触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才是打动他们情感的最佳方法,运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文化素材,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了,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地方传统文化,尽可能的选取那些本土特色浓厚的,独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进行整理融合。在达城传统文化中,元稹文化可谓其传统文化的名片。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励精图治,政绩斐然。调任河南前,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翠屏山和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诗云: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时至今日,学生元九登高,既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对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砺和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精神的追求。
2、充分利用革命(红军)素材,挖掘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达州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达州也曾是川陕革命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述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这可以满足学生瞻仰先辈需求,也可以让其受到思想教育,并在写作方面起到积累素材,拓宽思维的作用。
一部《血战万源》,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总指挥的英明沉
着、将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支战民众的热情高涨……深深的震撼了心灵。在达城北凤凰山著名的红军亭,在张爱萍故居,在红四方面军陈列馆,里面保留了许多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将士和参战民众的遗物,残缺生锈的大刀、锈迹斑斑的枪支、严重磨损的背夹、打触、马灯等等。任岁月流失,然它们斑驳的痕迹似乎在述说着的当年的风风雨雨、历历沧桑。向孩子们讲述:李中权将军一家九口全参加红军,最小的只有四岁,长征结束后只剩下兄妹四人会师的悲壮情景时,孩子们无不震撼。
语文教师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我们采“沧浪之水”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礼义,学会勤奋,学会思考,学会深刻.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领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价值。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就能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