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构建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逐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崭新的企业形式开始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财务管理恰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最大保证。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就财务管理方面来看,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监督功能弱化,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失真,致使企业效益滑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现象严重。由此可见对现有财务运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型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这就要转变管理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市场体制下的作用,改变“财务就是记帐”的错误认识;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机制,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解决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全面高效地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一、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运用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
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而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先进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二、建立财务预测系统,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能否获得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掌握信息滞后,信息反馈能力较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显得被动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预算上下工夫,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的被动应付和机械算帐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编制出一套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内的预算体系。由此要充分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强化信息反馈能力,并根据市场信息地变化安排企业工作。
2.着力于做好预测证券市场价格变化和企业现金流量变化预测工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使企业财务活动在筹资、投资、用资、收益等方面避免盲目性。
3.搞好销售预测及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开展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4.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5.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三、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为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帐损失;避免随意决定赊销额度,盲目贷款,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
2.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弄清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3.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对策,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防止风险,分散风险,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四.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挖掘内部资金潜力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安全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资金,就要重视以下几点:
1.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3.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对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五.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完善目标成本责任制
目前大多
第二篇:浅谈构建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逐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崭新的企业形式开始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财务管理恰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最大保证。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就财务管理方面来看,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监督功能弱化,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失真,致使企业效益滑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现象严重。由此可见对现有财务运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型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这就要转变管理观念,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市场体制下的作用,改变“财务就是记帐”的错误认识;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机制,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解决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全面高效地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一、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运用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
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而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先进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二、建立财务预测系统,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能否获得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掌握信息滞后,信息反馈能力较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显得被动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预算上下工夫,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的被动应付和机械算帐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编制出一套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内的预算体系。由此要充分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强化信息反馈能力,并根据市场信息地变化安排企业工作。
2.着力于做好预测证券市场价格变化和企业现金流量变化预测工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使企业财务活动在筹资、投资、用资、收益等方面避免盲目性。
3.搞好销售预测及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开展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4.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5.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三、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为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帐损失;避免随意决定赊销额度,盲目贷款,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
2.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弄清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3.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对策,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防止风险,分散风险,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四.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挖掘内部资金潜力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安全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资金,就要重视以下几点:
1.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3.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对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五.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完善目标成本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薄弱,费用支出控制不严等问题,为此,提高财务部门对成本的控制水平,搞好成本决策和控制,提高资金营运效益,确保出资者的资金不断增值就显得尤为关键:
1.树立成本意识,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并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提高企业成本竞争能力。
2.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管理。通过研究市场变化调整成本管理重点,把降低成本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3.建立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和牵制制度,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报表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拓宽成本考核范围,改变目前的定额成本法为目标成本核算法。企业不但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还应考核产品的售前成本,售后的后续成本。真正把成本管理中心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上来。
六.实行企业财务公开,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适应建立规则健全,运转有效的市场体系,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由财务秘密转向财务公开,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市场和投资者服务,确保投资者利益。同时建立会计报表社会公正制度,加快建立以强化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财务社会监督体系,按惯例向公众公布经营状况。
七.强化内部监控职能,增强财务基础建设。
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因此,首先要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其次,要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建设管理会计的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再次,要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篇: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
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调研
课外作业名称: 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班级:10金融1班
姓名:颜宏锋
学号:20105141
5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 2学期
《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调研报告》作业
班级:10金融1班姓名:颜宏锋学号: 2010514152成绩:
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逐步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崭新的企
业形式开始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
然要求,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财务管理恰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最大
保证。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就财务管理方面来看,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监督功能弱化,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
算失真,致使企业效益滑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现象严重。由此可见对现有财务运作方式
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型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这就要转变管理观念,正确认
识财务管理在市场体制下的作用,改变“财务就是记帐”的错误认识;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
理理论,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机制,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
产,解决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全面高效地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
为重点,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一、积极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
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运用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
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
法体系。而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
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先进的成功经
验,更好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二、建立财务预测系统,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能否获得信息
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掌握信息滞后,信息反馈能力较弱,使得
财务管理工作显得被动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预算上下工夫,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
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目前的被动应付和机械
算帐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编制出一套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内的预算体系。由此要充分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
和反馈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强化信息反馈能力,并根据市场信息地变
化安排企业工作。
2.着力于做好预测证券市场价格变化和企业现金流量变化预测工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使企业财务活动在筹资、投资、用资、收益等方面避免盲目性。
3.搞好销售预测及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开展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4.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5.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三、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为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帐损失;避免随意决定赊销额度,盲目贷款,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
2.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弄清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3.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对策,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防止风险,分散风险,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四.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挖掘内部资金潜力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安全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资金,就要重视以下几点:
1.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3.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对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五.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完善目标成本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薄弱,费用支出控制不严等问题,为此,提高财务部门对成本的控制水平,搞好成本决策和控制,提高资金营运效益,确保出资者的资金不断增值就显得尤为关键:
1.树立成本意识,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并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提高企业成本竞争能力。
2.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管理。通过研究市场变化调整成本管理重点,把降低成本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3.建立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和牵制制度,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报表和分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拓宽成本考核范围,改变目前的定额成本法为目标成本核算法。企业不但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还应考核产品的售前成本,售后的后续成本。真正把成本管理中心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上来。
六.实行企业财务公开,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适应建立规则健全,运转有效的市场体系,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由财务秘密转向财务公开,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市场和投资者服务,确保投资者利益。同时建立会计报表社会公正制度,加快建立以强化注册会计师制度为核心的财务社会监督体系,按惯例向公众公布经营状况。
七.强化内部监控职能,增强财务基础建设。
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因此,首先要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其次,要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建设管理会计的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再次,要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篇:构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
构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
一、构建全面完整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大意义:
财务是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可以反映、透视到财务上来!财务指标是检验、衡量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标准——您每个月/每年的利润是否高?是否达到您的期望值?是否高于同行?以财务为中心,透视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从而搞好整个企业的管理,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管理的成功之道!
优秀的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企业巨大的效益,通过财务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促进整个管理系统的改善!
优秀的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企业巨大的效益,通过财务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促进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改善!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构建、依赖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
然而,现实情况确是:90%以上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体系不健全、核算不完整流程不合理管理不科学不支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仅财务效益(成本费用资金周转等)本身得不到提高,而且对在整个企业管理起不到良好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一个不完整不全面不科学的财务体系不仅达不到功效、使则目标俱失,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和效益形成双面付影响,可谓成败一念之差,本咨询要告诉和教会您的就是:如何通过一个通过现有财务系统的改善、健全同时获得两个正面:实现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的双增长!
让您做一个成功的、赚大钱的、受领导赏识的、支持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现代财务人员!
二、中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通常存在的核心问题:
1、只是简单遵照制度执行,没有很好的结合、支持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2、成天忙于做账和烦琐事务,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等高层管理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做;
3、信息滞后,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向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管理上报数据;
4、公司高层很少能看懂财务报表、数据?包括成本数据、报表;
5、财务报告、数据在管理与决策中被采纳或者利用很少;
6、只完成简单的会计核算,没有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7、除了账务之外,工资、固定资产等专业分支财务管理不健全,或者没有,不成体系;
8、企业内部物流(采购、库存、销售)与财务、成本密切不配合?不能自动 取数;
9、其它相关部门、如:车间、人力资源等不良好的配合财务、成本;
10、财务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数据不共享、不自动取数,未构成一个有机的财务数据体系;
11、没有随时或者按时进行财务指标、资产负债、赢利能力等财务分析;
12、工资、固定资产、成本等分支业务没有完整的报表、分析报表体系;
13、没有通过财务达到控制成本、资源的目的;
14、没有通过财务进行良好的全面预算,使整个企业目标实现能力弱!
15、无法通过财务分析透视销售及企业整体经营成败,使现代财务本来具有的巨大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根本没有得到发挥。
三、我们的解决思路:
1、首先建立全面、完整的、现代化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
——首先,在充分诊断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完善现有的财务系统,建立起一个包括:《总账》《现金》《现金流量表》《应收应付往来》《税务》《海关》《预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工资核算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费用核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报表》《财产清查》《财务分析》《车间统计核算》《西方财务应用》《财务决策支持》21个分支体系在内的全面、完整、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
2、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和角度重新分析、规划、设计财务系统,以便实现财务作为企业管理一个有机系统,财务支持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高目标。
3、从源头做起,从根本上做起,首先理顺与财务密切相关的生产计划、车间、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部门的业务流程,使财务能成功取到数据。
4、注重流程与数据——管理的核心是理顺流程,本咨询帮助您理顺和规划,重新设计成本、工资、固定资产以及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全部核算和管理流程。
5、精于财务、跳出财务——站在整个企业管理的高度,对采购、库存等物流以及与财务密切关联的人力资源、车间等企业核心管理也理顺和规范,使以财务为中心带动和促进整个企业管理的规范和上档次成为现实。
6、真正发挥现代财务的功能——支持经营管理与决策;
7、工具的现代化——EXCEL、财务软件、ERP系统财务分系统的应用。
四、通过我们的咨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1、帮助您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2、按时及时:每月/每旬甚至每日向总经理、董事长汇报财务数据;
3、从整个公司管理的角度、高度分析设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标本兼治,既彻底解决财务,又同时彻底解决整个公司的管理问题。
4、在完善财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提供了科学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构建真正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下列21个子系统:
(1)、账务
(2)、会计报表
(3)、财务分析
(4)、出纳
(5)、现金流量表及分析
(6)、工资的核算与管理
(7)、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8)、费用的核算、管理
(9)、全面预算管理
(10)、应收——往来核算与管理
(11)、应付——往来核算与管理
(12)、海关事务及管理
(13)、税务规划(合理避税)
(14)、采购核算与管理控制
(15)、仓储核算与管理控制
(16)、销售核算与管理控制
(17)、存货核算
(18)车间统计核算
(19)、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
(20)、财产清查与资产管理
(21)现代西方财务方法应用
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上述业务的资料查询、分析、决策支持:针对领导等信息使用者
5、在建立完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同时,规范和理顺与之密切相关的物流、车间、成本等,标本兼治
6、建立健全采购、库存、工资、成本等16个专业的财务管理核算子体系
7、构建从工资、成本等专业分析到总体财务分析的分析体系,随时对公司的资金周转、成本、费用、利润、库存等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8、使物流、人力资源等关联系统及时配合财务,构成基于整个公司的科学管理体系
9、将标准成本、量-本-利、全面预算等西方财务方法切实应用,构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
10、通过EXCEL、ERP等工具实现财务系统的自动数据交换,实现自动化管理
11、通过上述11条,真正发挥财务的参与管理和决策支持功能
12、最后标准:在实现上述11条之后,顺理成章地实现:使您公司的下列主要财务
u产品成本
u每月费用
u库存
u资金周转速度
u收入总额
u利润总额
u净利润总额
——高于同行标准、达到您的满意值?
13、这个科学规范完整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还能很好地带动和促进整个公司管理的规范化、上档次,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平台!
第五篇:构建现代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现代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思考2010-02-17清华领导力培训曾承晓等
在构建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时,我们主张从企业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业务入手,全面地、系统地考虑计划管理体系建设,追求计划管理体系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用。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预测、决策和计划性,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采取何种措施,实现有计划的管理和有管理的计划既是企业有效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目标控制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又是企业提高整体绩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基本保证。本文从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入手,就如何建立企业计划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的计划管理体系谈些初浅的认识。
一、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大致有决策参谋、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四项基本职能,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职能作用,加强计划管理体系的综合功能,就应该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从影响和制约计划管理体系的内外因素入手,科学界定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内在结构、管理手段、组织制度,以及管理规则,操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要素。为此,在构建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时,我们主张从企业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业务入手,全面地、系统地考虑计划管理体系建设,追求计划管理体系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用。
在实践中,一个优秀企业的计划并不是表现为一个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正是这个有机的计划体系与网络,把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生产、经营与管理,以及重点工作、业务拓展与企业扩张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纳入了组织化的计划管理体系轨道。借鉴优秀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方面,从时间跨度上做出长期、中期到短期的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计划,实现企业的有秩序、接替性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机构上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到每个员工进行计划管理体系,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计划,做出适宜的组织机构、人事组织制度及人力资源的计划管理体系;从经营管理过程上对市场预测、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销售)、利益分配、企业发展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计划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把计划管理体系延伸到对企业的经济要素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经济要素的规划计划,来实现全面计划管理体系的目标。一般而言,全面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主要经济要素或指标有:一是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前税后利润、利润分配等;二是成本费用指标,包括生产成本和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销售费用等费
用;三是项目投资指标,包括投资项目、投资期限、投资额、投资来源等;四是劳动人事指标,包括人员数量、结构、稳定性、工资福利、培训计划等;五是财务指标,包括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人均利润、人均收入等;六是能耗指标,包括水、电、暖、燃料油气消耗指标,把上述经济要素或指标全部纳入计划管理体系的范畴,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企业计划管理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这是我们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的基础,只要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实施有效的全面的计划管理体系,就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做到主动控制、主动评价、主动纠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持续和目标性发展。
二、细分业务范围建立多层次的计划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的涉及的领域和业务往往是纷繁复杂的,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层次的交叉性上。构建计划管理体系首先要细分企业业务范围和层次,弄清各业务相互间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分层次的计划管理体系结构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按周期分为长期与短期,按层面分为策略层面与运作层面,相对应地,企业计划管理体系被分为规划、计划、季度(月度)计划。规划是用于指导企业未来长期性生产经营活动,它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强调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内部综合平衡,外部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与预测,并体现其战略性、指导性的原则。计划则是在规划的指导下,规定了较明确、具体和量化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具备可操作性。季度(月度)计划是安排衔接全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各部门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制定和实施季度(月度)计划目的是要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
因此,立足企业业务细分,分层次的计划管理体系结构体系应该是一个包括企业计划、部门计划、岗位计划相互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建设项目计划、经营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互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系统化的计划管理体系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既要做到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有机结合,又要做到各种业务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既要包括明确的战略指向,又要实现计划的具体化、数字化;并真正做到了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计划管理体系流于空泛、模糊和形式。
三、按照逻辑关系建立顺畅的计划管理体系流程体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相互联系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之间遵循必然的逻辑联系,计划管理体系工作也不例外。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计划管理体系的逻辑
关系,建立起顺畅的计划管理体系流程体系,这是实现规范化、程序化计划管理体系的制度性根据。其中,要着重处理好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企业计划的制订大致包括五个相互衔接的过程或方面,一是收集资料,科学预测,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二是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三是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四是综合平衡,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各种计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五是编制具体计划并下达执行。与此相联系,企业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体流程,一是初定各部门的目标计划体系;二是企业就各部门目标计划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企业总体计划;三是根据企业总体计划,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部门计划,并签订部门目标计划责任书;四是部门据此分别确定岗位计划;五是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工作情况,评价其进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程序对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六是计划落实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在终结后,对全完成计划情况进行总体考核评价,并决定对其奖励和处罚措施。
在操作上,企业计划可以分部门、核算单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编制,由企业确定经营战略、业务方向、增长目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上下反复沟通,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企业可以设立多级计划控制体系,将各部门的经营活动都纳入计划,以便详细地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每期经营活动实际完成后,还要将实际业绩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检查生产经营是否按照计划在进行,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原因在哪里;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计划科学和实施。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完备的计划管理体系来说,秩序、规范、有效的管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克服计划管理体系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同时,计划管理体系的功效需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率性来实现,其中规范性是第一位的,管理流程是否完整顺畅、有无漏洞,是否对计划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是否可以提升计划管理体系效率,都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依靠现代管理技术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管理技术及手段也日新月异。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巨大效能正在通过现代科技被大量地释放出来。为此,结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作用,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成为许多企业提高计划管理体系科学性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制定计划需要大量的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生成与加工处理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便捷的分析工具。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和企业生产经营网络化的特性,计划项目内容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全局产生影响,而编制计划的依据要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的市场信息数据。因此,编制计划的手段要求高度信息化,要求建立计划与生产经营有效对接的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与原材料、产品市场供需数据库相连接,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有效组织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产品投放市场,并根据其中的变化情况,及时精确地调整计划。同时,为了精确指导生产,适应计划系统对市场需求反
应快速并灵敏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有关软件编制和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图,并对日计划及月计划进行调整与管理。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计划管理体系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数字管道,创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数字化控制并与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相适应,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五、树立全员计划管理体系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
计划本身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但计划客观上又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实践证明没有管理的计划,往往不是欠科学,难以实现,就是在执行中缺乏支持和监督而大打折扣。因此,企业需要确立全员计划管理体系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实现计划的组织化实施。
首先,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支持体系。只有建立起与计划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管理流程,使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所承担的业务或工作符合计划要求,才能保障计划的正确、顺利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为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计划管理体系组织(职能)机构,并根据需要设置规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概预算管理、定额定价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计划性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从不同层面,不同业务类别归口管理企业规划计划业务。并制订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配套制订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建设项目后评价等业务的管理办法。这是保证计划管理体系实现科学目标和发挥最大效益的组织制度基础。
其次,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议事规则与工作做制度。一般地,规则是执行程序中对每一步骤工作所规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章。有管理的计划就是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有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管理原则、议事规则、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方面,计划的制订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议事规则,一是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目标太高、太严往往难以执行和实现,抵耗员工工作积极性。目标太低太松又难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损失应得的企业效益,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二是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企业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三是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要做到完成一项计划所配套的措施量应有明确规定。四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为了保证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提高计划的质量,企业整体、中长期计划,局部、部门等专门计划的制定,应吸收员工参与讨论、接受员工的提议,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沟通。五是按程序制订、执行、修订计划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按照应有程序进行,一旦制订立完成,就应当认真遵照执行,要注意防止随心所欲更改或推翻计划;如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确需调整、修订计划也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对计划的监督与考核应当严格以正式计划为准,即以按规定程序制订、修订、下达的计划为准。
另一方面,有管理的计划体系还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类会议及请示报告等工作制度。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以及规划、投资计划、生产计划、统计工作等业务会议制度和计划编制、投资项目追加、计划调整、定额定价等具体工作的请示报告工作制度。
最后,有计划的管理需要确立全员计划管理体系理念,营造一个全员参与计划管理体系,全员为实现计划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计划的制订与实现既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又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生利益和现实发展,因此,企业应加大员工参与制订计划的力度,广泛吸收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员工在计划制订与执行中的主人翁作用,通过切实措施确立全员计划管理体系理念,真正把企业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实践证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权威、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越是优秀成功的企业,越有一套完善的具有前瞻性和创新功能的计划管理体系;市场竞争越激烈,越需要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并准确反映市场变化的,有效调动企业内外资源的计划管理体系。我们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客观上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计划管理体系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构建和完善计划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