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2:1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

第一篇: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

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

作者:姜华,中原油田党委宣传部,河南省濮阳市,45700

1张文录,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娄永昌,中原油田采油五厂,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李树林,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朱永军,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摘要:目前,油田已正式确立了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理念是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前如何做好中原石油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如何开展好基层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理念与油田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逐渐使企业文化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得到干部职工的普遍感知和认同,并逐渐成为自觉行为,是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问题。

主题词:中原石油文化;建设;研究

一、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发挥,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四个作用。

1.做第一负责人,引领企业文化的发展。单位主要领导应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项事业来干。经常接受新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科学理论、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知识,借鉴先进企业好的做法和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提出新的工作思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定期听取企业文化进展汇报,发现和过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掌握和协调,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做第一宣传人,让所倡导理念落地生根发芽。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应把宣讲企业文化理念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利用各种会议宣讲,在制定企业规划、起草工作报告时,把中原油田文化理念融进去,不但个人讲,还要发动班子讲、部门领导讲、基层干部讲。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统一思想,熟稔企业文化,能全面、准确地阐述出来,尤其要避免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企业文化不了解,给下属造成领导干部不认同的印象。

3.做第一维护人,以身作则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说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单位主要领导应该是第一维护者,以身作则,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惩恶扬善、严肃公正,对存有违规违纪者要及时按照制定的规定处理到位,使心存侥幸者受到震慑,对忠于工作、突出贡献的榜样要大力宣传,甚至重奖,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到领导干部维护先进理念文化的决心,巩固文化成果,振奋士气。

4.做第一践行人,让职工享受到文化成果。领导干部应带头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树立良好形象。同时改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力戒华而不实,让群众反感的形式主义。领导干部还应该千方百计让职工在享受文化成果中自觉忠诚企业。通过有效手段,多出精神成果,让职工从精神上富起来,多出物质成果,让职工的腰包鼓起来。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让职工心情顺起来。还要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以及员工相互之间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如在油田内部网

1络、报纸等方面开通“我对油田领导说句话”等栏目,让有问题、有困难的职工有地方说话,达到顺气放压的目的。

二、做好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

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理念的宣传到位。

1.抓好宣传,确保企业文化理念知识的普及。要充分发挥油田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作用,开展专栏、制作企业文化专题,各单位运用板报、网络、学习园地等,做好企业文化理念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在社区、厂区、主要街道、办公驻地、重要窗口,制作有关宣传中原石油文化理念的标牌,悬挂、张贴标语,营造浓厚宣贯氛围。

2.灌输引导,促进企业文化理念内涵的认识。利用各种形式,向油田干部职工宣讲油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局企业文化处要组织编印《中原石油文化手册》,培训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员,组成宣讲团到基层广泛宣传,使干部职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正确了解、理解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发挥油田培训基地作用,在油田开展的各类培训班中,增加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内容,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深化。要将所倡导文化理念融入身边的事情,把身边发生的好典型、坏现象与所倡导的理念联系在一起,让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多侧面向职工渗透文化理念内涵。

3.选树典型,促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形象化。发挥好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将无形的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典型模范人物体现出来,使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理念。要注意挖掘,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选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要注意挖掘职工群众身边的典型,让典型可亲、可敬、可学。

4.开展主题活动,推进企业文化理念与工作的融合。要围绕中心工作,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荣辱观教育等突出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主题活动,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一些外部企业通过固定的仪式、礼仪等强化企业理念宣传,也可以是参考借鉴的方式。

5.积极评价反馈,确保企业文化理念的真正落实。在企业文化理念宣贯中,建立适当的强化机制是确保企业文化理念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对企业文化理念贯彻落实情况的评价机制,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培训和强化教育,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教育,要求干部职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是否符合油田的企业文化理念这个标准来检验职工的言行,看所做的事、说的话是否符合油田确立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否符合促进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需要。对有利于弘扬企业理念的人和事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宣扬,对不符合企业理念,有损于油田和谐稳定的行为要及时批驳,予以强制纠正。

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将企业文化理念同油田的经营管理活动融为一体,渗透到企业行为和职工工作中,企业文化才可以明显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发挥出凝聚、燃情和升华的效力。

1.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油田管理工作之中。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管理的薄弱环节,总结管理经验,学习、消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管理进一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基础,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管理效果。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制度逐步体现出

2油田企业文化创新的要求,真正发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效益,人人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为核心,营造诚实守信、忠诚企业、廉洁从业的文化氛围。要建立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突出显现油田的“以人为本”精神,要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油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管理,真正形成人才优势。

2.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更要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配合,必须要坚持党委与行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领导。要注重发挥油田的党建优势,着眼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将企业文化建设同政工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铸造“中原油田”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油田在艰苦奋斗的进程中,逐步在用户中和社会上赢得了信赖和荣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策划和管理,改变以往比较零散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实现品牌集成,树好“中原油田”品牌形象,用品牌形象提升油田的核心竞争力。要强化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充分挖掘油田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把油田的雄厚实力真正转化成市场竞争上的胜势,推动市场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教育引导油田广大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切实把“规范、诚信、高效”的经营理念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打造“中原油田”品牌。

四、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把中原石油文化渗透到基层工作中

中原石油文化来自于油田实践,也只有应用到基层实践中,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基层文化是中原石油文化的延伸,是承载母文化和结合基层生产经营实际的最佳选择。

1.基层文化创建应坚持的五个原则。一是统一性原则。基层文化创建活动必须在中原石油文化总体框架下开展,必须以“创业创新创效,建设和谐油田”企业精神为坐标,围绕中原石油文化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经营准则有序进行。二是特色性原则。基层文化相对于中原石油文化来讲,是更加细化和具体的文化,必须反映基层单位的特点和特色。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基层文化,才能更容易被职工群众接受,并产生强烈共鸣。三是节俭性原则。基层文化建设直接为基层生产经营服务,必须围绕生产经营解决实际问题。要少花钱多办事,少请专家多请职工,与职工交流,在基层挖掘,用最少的钱办最多最实惠的事。四是实用性原则。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突出实用性,从围绕生产经营促进效益提升上下功夫。基层文化理论上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简单易懂。实践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操作性强。五是人本性原则。基层文化是与职工群众走的最近的企业文化,既要围绕广大职工群众来开展,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基层文化理念要立足于本单位成熟管理理念和职工认同的价值观,通俗易懂,易于职工接受;内容上要立足于情系职工,服务职工,发展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主动接受;形式上要发动和调动职工,开展立功竞赛、献计献策等活动,辅之于激励措施,让职工积极参与。

2.基层文化创建应把握的四个方向。一是要发展中原石油文化。要围绕“创业创新创效,建设和谐油田”,深入开展中原石油文化及基层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使中原石油文化的宏观指导性和基层文化的具体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互相交融,同频共振。要充分发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让职工在生产和文化实践中体会和感受基层文化,并逐渐接受中原石油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中原石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3二是要培育团队精神。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理清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与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调整好企业、员工的利益,使广大员工干有目标,拼有动力。要通过基层文化创建和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培育彼此信任、互相协作的团结精神,勇于竞争、攻坚啃硬的战斗精神,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断增强企业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三是要再建管理流程。要以文化理念为主线,完善各项生产管理规定,拓展工作领域和空间,丰富工作内容和方法,使规章制度、管理流程、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等赋予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四是要促进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发挥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基层文化的创建要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人文和谐型企业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积极开展义务奉献、创新创效等活动,把企业共同的价值理念充分融入到生产经营中,以文化促进生产经营,以生产经营反哺文化。

3.基层文化创建应坚持注意三个问题。基层文化创建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通过选择有效载体,选树各个阶段、不同层面的典型,使创建工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运作。一是建设要有规划。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制定工作规划和建设目标,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带头抓好推动落实工作。二是深化要有载体。通过创建文明单位、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等主题活动和各种形式的运动会、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业余文体活动的开展,突出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主题,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文化的感染,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士气得到提高,尤其是使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状况等渐渐得到调整,向着企业倡导的文化方向发展。三是宣贯要有典型。典型的宣传和示范作用,对职工的影响力是强大和持久的,典型是身边的典型,事迹也发生在身边,工作性质较类似,感情距离也较近,开展向身边人、身边事的学习活动容易引起共鸣,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同时可以缩短学习进程,避免直接尝试的错误。

五、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企业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油田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全面负责,党政工团合力推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保障对企业文化落地的指导监督。要建立起油田企业文化委员会宏观把握,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策划、部署,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业务处室、各单位落实项目执行运作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保障机制。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2.建立考评激励促进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油田实际、科学实用的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对油田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具体内容、作用效果、领导责任等进行及时评估认定,肯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考核评价重点是考核领导体制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运行机制是否顺畅,文化理念是否融入相关制度并健全完善,价值理念是否反映企业实际、体现时代要求,投入是否有保障,员工对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否认同,文化理念是否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否明显等。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要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的投入观念,设立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保障中原石油文化贯彻落实过程中的软硬件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要站在油田长远战略的角度

4看全局的企业文化建设,坚信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无形资产,文化就是财富,树立现在的投资是中原油田未来效益的正确企业文化投入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舍得投入,保证中原石油文化软硬件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4.建立研究创新机制。当前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要建立研究机制,组织开展好理论研究工作,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都能够有新的突破,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始终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姜华,中原油田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科科长,河南省濮阳市,457001。)

第二篇: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赵华

摘要:石油企业作为战略能源企业,其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创新动力所在。本文以文化建设为视角,论述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构建具有石油特色企业文化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策略。关键词:石油企业企业文化策略

一、引言

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生产形势,其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核心。作为战略产业的石油企业,建设具有时代特点和石油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石油企业顺应时代主题、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国际竞争中能与西方石油巨头抗衡的国际化大公司,就必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二、石油企业文化概述

1.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

石油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石油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石油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石油资源为基础将现代企业的组织生产模式与特定文化价值理念互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石油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2、石油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石油企业文化既属于石油企业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又属于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石油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石油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该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因此石油企业文化是由多种文化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一个具体的石油企业中,其大致包含企业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管理特色、制度规范、历史传统、文化载体以及社会形象等因素。

三、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石油企业作为具有特殊资源属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企业文化是随着石油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和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在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一下几种文化模式:

1、准军事组织文化。其渊源可追溯到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建设大油田缺少大量的产业工人,其空白是由军队成整建制的转业来填补的,从这点来说石油文化的形成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建设领域还十分流行。

2、独特的会战文化。这是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初期基础差的国情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方式在资金匮乏、基础几乎为零的条件下是当时的首选,也因此在石油人的心里现在还遗留着会战的情结。

3、榜样文化。这是石油企业文化中十分耀眼的部分,铁人王进喜是这种文化的标志人物,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这种榜样文化感召着百万石油大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4、英雄主义文化。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的精神。现在看来也是令人肃然起敬,这种文化是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石油企业文化中的历史定位及个性化特征,都是当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当时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石油石化行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改变,石油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方式等也必须随之改变。这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石油企业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四、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理念,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把人的因素摆在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代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

2、文化创新原则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更要着眼于作为跨国企业集团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借鉴

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炼和创新,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突出石油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

3、服务企业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从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特点和职工队伍状况的实际出发,并考虑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文化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既体现先进性、导向性要求,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推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4、个性定位原则

从国外知名企业的文化定位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背景及特性来考虑其文化定位的,都极具个性化。这或许正是石油企业新文化重新定位需要认真借鉴的地方。文化模式的选择需要站在时间、空间、思想的三维角度上进行组合,就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与蔚蓝色的海洋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文化组织结构及诸要素实现有效地组合。这样的选择对于中国海洋石油文化来说才是最佳的模式选择。

五、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

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同企业的变革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此而言,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变革性进步的产物。建设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紧跟石油企业变革和发展的步伐,从石油企业改革改制、分业分立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和预测石油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才能使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和时代感凸显出来。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重点培育企业长远目标和长期价值观,构建企业内部信息通道,加强信息沟通,增强企业应变能力、竞争实力,使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更加充实和完善。

1、学习文化

创立学习型企业, 有利于树立团队精神发挥石油企业员工的潜能, 也有利干提高石油企业的应变能力。创立学习型企业实际上为创新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提升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以学习促进创新, 以创新促进服务, 以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石油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精益文化

精益文化是与企业精益管理相适应的一种企业文化。精益文化具体包括:企业站在顾客的立场审视企业活动,力求提高价值流效率;企业劳资双方和衷共济,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真正的团队;团队员工热情追求完美,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理念贯彻到每个人的头脑中。精益文化的有利执行将使企业满足顾客多样化、多变化、高质量的需求,企业生产周期减短且库存大幅度降低,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领导力、生产技术等也在实施中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

3、生态文化

企业成长所需要的资源能力都不是能全部自我提供的,企业生存与成长离不开它所从属的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大众认同,社会信誉,无异于树木成长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企业唯有在同社会与市场相融中来健化自己的生态力,才有真正成长的大收获。因此,石油企业要把企业文化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使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

4、协作文化

企业协作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企业组织的协同效应以及开放性的文化特征,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相互结合的过程,企业作为一个有人参与的、开放的、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人为复杂系统,其内部各个基本结构单位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不规则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企业在不断的自适应过程中,只有保持其开放性特征,才能使其自身有可能形成有序的平衡结构,从而使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黎永泰.企业文化管理初探[J],管理世界,2001(5)

[4]林国建.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再造新论(下)[J],企业文化,2002(12)

第三篇: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张立编辑:studa20

[摘要]建设具有时代特点和石油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顺应时代主题的必由之路。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国际竞争中能与西方石油巨头抗衡的国际化大公司,就必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构建;矛盾

当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认真总结石油工业40多年来的经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受计划经济影响而形成的“等、靠、要”等一些消极的思想,结合企业当前的体制改革和发展环境,树立具有时代特性、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体现时代个性的石油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推动石油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石油企业传统文化的特征准军事组织文化。企业作为一个产业组织体系,本身就具有也需要一种准军事的作风。但是,几乎任何一个中国企业都没有石油企业那样更像军事组织。其渊源可追溯到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建设大油田缺少大量的产业工人,其空白是由军队成整建制的转业来填补的,从这点来说石油文化的形成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建设领域还十分流行。混合文化。这是构成独特石油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几乎每一个油田之中,全国各省区市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而油田人转战南北,在形成现代“逐油藏而居的石油部落”的同时,所吸收、携带的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文化又进行碰撞、共生。此外,国际石油开发合作使各民族文化的因子在油田的大熔炉里进行交汇、融通、杂交、再生,也形成了文化混合现象。政治文化。石油对于中国一直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故而中国的石油又有“志气油”的称谓。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起。石油人便成为共和国工业界的精神娇子,同时也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即使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石油人的政治情结也从没有丢失。独特的会战文化。这是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初期,在当时基础差的国情背景下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资金匮乏、基础几乎为零的条件下也许只能是首选的方法。也因此在石油人的心里现在还遗留着会战的情结。榜样文化。这是石油文化中十分耀眼的部分。其中,铁人王进喜与其他行业的英模一道登上天安门接受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当时面对贫困求发展的必须。王铁人在全国闻名的时候,石油内部被树立起来的铁人还有几位,他们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感召着百万石油大军以及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英雄主义文化。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的精神。现在看来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产生这种思想有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因素。开拓进取文化。这在勘探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职业的特点,一方面锻造了石

油人的开拓精神,另一方面则锻炼了承受能力和韧性,形成了石油文化敢打敢拼的特征。石油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定位及形成的个性化特征,都是当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当时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整整影响了几代石油人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而献身于石油事业。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随着当今石油石化行业所面临的环境改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方式等也必须随之改变。这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石油石化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二、石油企业的新文化石油企业新文化的雏形。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企业新文化的框架。

新形势下,结合在市场经济新实践中取得的新经验,大胆学习和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在继承中创新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了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即“竞争、开放”的经营理念,“扩大资源、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严谨投资”的经营战略,“公司利润最大化、股东回报最大化”的经营宗旨,“外部市场化、内部紧密化”的经营机制,“规范、严谨、诚信”的经营准则和“永不满足、各得其所”的激励机制。经过创新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竞争、开放、规范、诚信”。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企业新文化的框架。

中国石油集团在2003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中石油集团公司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赋予“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集团公司统一的企业精神;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加以培育和升华。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企业新文化的框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大力倡导变革和创新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获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提出以较快的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发展质量进入世界500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更为高远、内涵更为丰富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建设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建设与国际公司接轨的先进管理思想。石油企业新文化的特点。

从三大公司新时期的企业文化演变来看,面对挑战,各石油企业都在审视石油石化业的文化历程和发展定位,其基本思路表现在淡化政治色彩,回归企业本位上。比如胜利油田的胜利精神由过去“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改为“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生产目标过去是“产量能上不能下”,改为根据市场需求定产量,储量也是追求商业储量,要求有效益地发展;以前公司运作是计划说了算,如今改为市场说了算,尊重商业规律。“会战”文化淡化了,少人高效、“两新两高”已成为新的油田建设的指导思想。石油石化系统也逐步向其他单位、向社会开放。新时期的石油文化蓝图已经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三、构建石油企业新文化的建议重构、再造仍需进行。

对于石油石化业来说,文化积淀的梳理、整合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很难在一夜之间完成。对于其勘定、采掘、梳理以及整合、升华、推广自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的事情。

而且决定其生命力的还不止自身的积淀一个层面。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将石油石化业的文化重构、再造置放于中国传统文化、新中国文化的长河中透视,不能站立在世界经济、人类文明的高度审视,那样的文化将会是实验室中的样品,不具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承托不起石油石化业肩负的历史使命。文化定位要凸显个性。

从国外知名企业在文化上的定位可以看出一点,他们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背景及特性来考虑其文化定位的,都极具个性化。这或许正是石油新文化重新定位需要认真借鉴的地方。模式选择需与时俱进。

创造了经营奇迹的戴尔电脑是模式革命的典范,为其带来几何级数般增长的直销模式成就了今天的业绩。因此建设石油石化企业文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模式选择,而文化模式的选择需要站在时间、空间、思想的三维角度上进行组合,就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与蔚蓝色的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文化组织结构及诸要素实现有效地组合。这样的选择对于中国海洋石油文化来说才是最佳的模式选择。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对它的研究,把握其内在的特点和建设规律,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石油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煤炭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煤炭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之根和企业之魂,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有其独特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文章分析煤炭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煤炭企业文化的发展路径问题。

[关键词]煤炭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徐鲁敬,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电铝分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山东济宁,273500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9-0093-0002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同样也是企业之根和企业之魂。中外企业的发展验证了这样一条规律: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有其独特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煤炭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和某些物化的标识。它包括价值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煤炭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文并重、安文结合,以人为本、以心为本,理性控制、自我约束,团队核心、过程管理等四个方面。

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文化产生于煤炭企业,形成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壮大于改革发展的历程,借鉴中外企业,吸收传统文化,创新现代管理的不断实践,与煤炭企业的发展如影相随。但在当前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有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失范。清晰认识误区,正确走出误区,规范操作实践,对于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至关重要。从近年来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来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凝聚员工、鼓舞士气、塑造团队精神、增强集体战斗力,共同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轻质

即注重形式的建设而忽视了实质性内容的提炼,在华丽外表下存在不实之举。表现为:一是口号化、公式化、标准化、概念化、程式化。二是脱离实际、大而化之、大而不当。听起来完全正确,看起来漂漂亮亮,操作起来没有抓手,可望而不可及,形式主义严重。三是浮在表层、缺乏特色、缺少个性。不具有本企业的特性,无棱无角而显得“平沓而无光泽。

(二)重质轻形

即注重内容的实用而缺乏形象化的推介和宣传,表现为:一是不总结、不提炼、不升华,使企业文化停留在零碎、无规律的境地。二是停在一般,滞在实践,忽视提升,忽视整合,忽视建设模式的构建,忽视企业道德价值的渗透。三是缺理论支撑,少理论指导,不善于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中去“寻根”,失去了人文基础。

(三)囿于己见,粗放管理

表现为:一是缺乏大众化,成为“老板文化”。二是缺乏科学化、系统化。三是缺乏稳定性、实效性,很难形成全体职工共同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哲学观。

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企业文化在我国经历了认识、徘徊、发展、创新阶段。总的来看,我国企业文化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虽“稍逊风骚”;但起步快,发展迅速,如今也已呈燎原之势。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当前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煤炭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创造适合于职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尊重和满足职工发展提高的内在要求,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潜移默化的效应,把全体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要认识到文化的载体是人,文化是由人去创造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共同创造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大家的文化,是企业大家共同建设的文化。因此,其文化理念、内涵应为大家所接受、所认同。但总是先由少数优秀分子去创造,再在大众中传播。企业的优秀分子,如企业经营者、领导者、党员、劳模等,对企业文化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企业家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要求企业家具备与众不同的文化素质。提高领导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其间,企业家的独特领导能力、高尚的伦理道德、谨慎的决策水平、清晰的战略方向等是领导者必备的重要素质。

(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煤炭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为核心,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导向、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使命。因此,煤炭企业文化就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探索、提练、升华和形成煤炭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从而建立起先进的煤炭企业经营理念。

煤炭企业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煤矿特色的企业文化。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煤炭企业健康地存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例如,兖矿集团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探索、提炼、升华,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兖矿集团鲜明个性的精细管理文化,为兖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接受、认可,并且日益成为其日常的规范和管理实践,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求最大,只求更好;安全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管理理念:竞争合作,严实精细,创新超越,无为而治,等等。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树立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1.牢固树立品牌形象意识。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于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及时果断地扬弃,把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 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作为煤炭企业就是要以长久的安全生产和优良的煤炭质量,来树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2.坚持以文化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规范”,是一种相对于制度来说的“软规范”、“软力量”。但它的作用和力量却是巨大的。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规范”来建设,当作一种“力量”来使用,并以此持续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有效制度。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加以固化,并注意发挥其长效作用。制度是由人创造和设立的,但制度又反过来塑造和规范人,使人不自觉地适应制度。企业的制度是个明显的文化元素,它不仅包括企业内的硬性规定,同时还包括职工们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行为习惯、方式、准则等固定化的行为模式。文化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活动,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获得他所在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建设时,从制度入手是一条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创新方式,通过信息化提升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感

员工把企业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从自己身上就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特质。员工需要像完善自身一样去完善企业文化。这些都仅仅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进程。创新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步进程。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不断提升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感。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的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它是自古典管理学问世以来,管理学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依靠投入资本、资源、技术、劳动力这四大要素实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其中缺少了文化要素。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实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当前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正确认识质与形,又要准确把握质与形,更要坚持实践上的质与形及相互转化。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为.造魂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之道[M].北京:北京高校音像出版社,2010.[2]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3]吕改,黄如金.国有大企业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五篇: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地会计实践活动中创造地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地总和 是在一定地历史条件形成地有关会计地物资和精神地背景文化及其自身地文化内涵。会计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地一个分支 必然以会计人员地思想观念 价值准则 行为规范 职业理念 专业素质 道德情操作为核心和主要内容 会计改革实质上是对会计文化地改革。会计文化通过不同地途径来实现二次投射地社会重构功能。中国文化地传统 现状和未来决定我国会计模式在文化方面地特征 对其都要有足够地认识 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地企业会计文化。

关键词: 企业会计文化 建设 研究 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就是利用其文化属性来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地会计行为与经营管理活动 并且使它在经济运行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引导 凝聚 激励 约束等作用 会计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支点 营造一个和谐地文化氛围 融洽地人际关系 追求组织行为与人地主体性地有机结合 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地不同需求 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运用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 现代管理艺术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新型地文化形式 建立我国会计文化地新模式 为企业 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地财务信息 为企业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地数据信息平台。

企业会计发挥作用地大小与文化有一定地关系 文化可以强化或弱化会计功能执行地效率。本文从文化地角度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文化对企业会计地影响 建设企业会计文化面临地问题 建设企业会计文化地路径和对策研究。

一、企业会计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会计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地一个分支 必然以会计人员地思想观念 价值准则 行为规范 职业理念 专业素质 道德情操作为核心和主要内容。会计改革实质上是对会计文化地改革。会计文化通过不同地途径来实现二次投射地社会重构功能。

1文化与企业会计文化概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地定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地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 艺术 教育 科学等。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是人们世代相传地对于存在 价值和行为地共识 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地共识 这种共识就构成了特定地文化 会对人们地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实现着文化地控制功能 它包含了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道德观念 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等各方面地因素。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地会计实践活动中创造地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地总和 是在一定地历史条件形成地有关会计地物资和精神地背景文化及其自身地文化内涵。而会计作为一种监督和管理财务地工作 大部分人认为主要是填制各种记账凭证 处理帐务 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但是目前我国开展地会计改革 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在财务会计领域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而且还在于这一改革能够将广大财务人员从过去那种单纯反映过去地算’死帐”地会计模式下解放出来 从而建立面向未来决策地 算’活帐”地会计模式。2企业会计文化地构成要素及功能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地一个新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发源于美国 而企业文化地实践却首先在日本地到较快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作为战败国地日本满目疮痍 一片废墟。日本向来没有自然条件地优势 日本企业家深刻认识到 如果要在世界各国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日本国民必须而且只有付出更加艰辛地劳动 需要足够地物资和技术方面地支持 而且更需要一种鼓舞人们艰苦奋斗地精神力量。于是 他们一方面抓紧引进 消化吸收西方先进地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又精心研究中国地传统文化 并结合日本地民族特点 融西方文化为一体 形成了以忠诚 孝顺 智慧为核心地价值观体系。这种价值观念经过长期地宣传 教育 灌输 3 渗透和优秀人物地身体力行 终于潜移默化 形成了以培养员工精神文化素质为中心内容地

企业文化 使企业员工焕发出极大地积极性 创造性和智慧 企业地凝聚力地到极大增强 这种力量持久不衰 为日本战后地经济起飞提供了强有力地精神支柱。

可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地基础 发展地动力 行为地准则 成功地核心。由此我们不难想到 在我们地企业会计工作中 如果没有一种会计文化做指引 我们地会计工作将会一团糟 正因为有会计制度和法规 有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有会计专业教育 有会计资格考试等 使我们地会计工作有序地进行 为企业地生产经营提供有价值地经济信息 会计人员为实现企业地利润最大化而实现自己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地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地具有本企业特色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会计精神 是企业会计文化地核心 是观念形态地价值观 理想和信仰等。

2会计制度文化 是企业会计文化地中间层 是把企业会计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 使企业会计文化制度化 规范化地行为准则。

3会计物质文化 是企业会计文化地外围层 是呈物资形态地产品设计 产品质量 厂容厂貌 员工服饰等 它是企业会计文化外在形象地具体体现。企业会计文化地功能主要体现在: 企业会计文化对企业员工地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 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会计文化地发展离不看企业文化这个沃土。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地同时 对会计理念地更新和会计文化地建设不容忽视 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作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作用 更好地为决策者服务是会计文化建设地宗旨和目地。怎样去认识和发展会计文化 使之理论化 系统化 民族化 国际化 更有效地指导会计行为 是我们应当重视地问题。

3企业会计文化形成地外部环境约束机制 世界经济进入战后发展地新时期以来 技术革命地浪潮日益高涨 迅速推动社会生产力地进步 表现在新装备 新工艺 新技术地到广泛采用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 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 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 跨 4 国公司大批涌现 生产经营地社会化空前提高 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地联系普遍增强。全球市场经营环境瞬息万变 传统营销手段失灵 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在地环境下 企业地会计文化必然要从传统地单一地会计文化要向多元地会计文化转变 会计人员从算’死账”要变成算’活账” 就要不断学习会计地相关知识 以不变应万变。

二 文化对企业会计工作地影响 从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会计文化对会计制度改革发挥地作用不是很明显 会计改革面临地各方面地问题都有待于从会计文化地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1文化影响企业会计工作体系地完善 儒家思想是我们几千年来地传统文化 性善论是《三字经》地中心内容 书中阐述人一生下来 其本性是善良地 到后来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染上恶习那是后天受社会及其他因素地影响所致。性善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其消极影响是:

第一 它必然导致贤人政治 忽视制度建设地重要性 认为从事管理重要地不是法制 而是治理者地道德修养。

第二 它必然导致道德意识地强化和法律意识地淡化。道德是内在地良心自律 法律是外在地强制他律 两者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不可偏废 但按照性善论地逻辑 法律可有可无 靠个人地良知来自我纠正 而没有注重制度建设 更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监督及约束机制 尤其是不重视事前控制。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

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约体系不完善 没有构建一个严密地会计监管网 没有建立健全会计监管机构地监督体系和约束机制 事前地监督和管理没有地到强化。二是执法不严 违法处罚力度不够。根据性善论理论 强调自我完善 忽视法制 即使制定法律 强调地也只是作为德政地辅助手

段 使地现行法律条款对违法单位和个人处罚过轻 不足以发挥警戒作用 对会计信息违规打击力度不够。对造假者地处罚主要是经济罚款并由单位承担 指使造假地单位负责人并没有或很少因会计造假而受到严肃处理。

单位违法 首先要处理第一责任人 要从法律上形成一种高压态势 使违法者承担巨大地违法风险 以促使各单位认真执行会计法规。5 2文化影响企业会计监管独立性地发挥 会计做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反映是指会计通过簿记对经济活动过程加以记录和反映 监督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地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和评价。

其中 合法性是指企业地会计工作对会计法规地遵循 是政府监控地主要对象 有效性是指企业运用资金地效率 效果和效益 是投资者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关注地主要对象。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地质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深入发展和资本市场地日益活跃 会计信息对于投资决策地作用越来越重要 其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注。决定企业会计地合法性和有效性地主要因素是监督者是否具有独立地位 监督权地独立性是会计功能发挥地基础和前提。我国人与人之间讲等级 重身份 强调君臣有分 长幼有序 贵贱有别 注重个人仁 义 礼 智 信地修养 不求超越 要克己复礼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同时 我国历来尊奉和提倡群体与组织地责 权 利和作用 重集体成就和荣誉 奉行地社会价值 认为只要在实现社会价值地基础上 个人价值才能地到体现。今天有很多人信奉’和为贵 忍为高” ‘地让人处且让人” 其集中体现在违法乱纪行为面前显地软弱无力 反映在会计领域就是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甚至违法乱纪。这种文化地存在使有关政策 法规和制度地约束力在会计实践中显德软弱无力 使地会计功能弱化 假账滋生。

3文化影响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地质量高低 我国自古以来奉行地都是社会价值这种群体价值观 这使中国人善于合作 讲究集体主义 但是缺乏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这种文化特征反映在会计人员身上 就是部分会计人员一方面注重并满足于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本职工作 另一方面又相对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过分重视关系。关系哲学是中国人特有地思维方式 个人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驾驭周边环境与人际关系地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地要求格格不入 公平竞争强调优胜劣势 关系哲学则强调关系取胜。体现在会计人员就是重视人际关系而不注重文化和专业知识地学习。

三、企业会计文化地建设机制面临地问题分析 6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转变导致会计从技术到理论地全方位改革 在此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新旧势力地冲突和碰撞 造成会计界地各种不协调地事件和现象 其突出表现为证券市场连续不断地会计造假 财务欺诈等事件导致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会计制度改革地极大关注。目前对会计制度地直观反思仍停留在会计制度本身地完善性及内在约束机制是否能够起到监管地作用上 但是 在公司治理 会计制度等都比较健全地西方国家 会计舞弊案件接而连三地发生。可见 为了防范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 除了进一步改革 完善治理 准则等制度领域地纰漏和弊端 还有必要反省那些在制度约束之外地因素 比如文化和道德。因此 在当今崇尚人文精神地时代 会计文化地柔性约束机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注。

1相关法律环境不完善 1与我国企业会计体系配套地法律不完善 相关法律对会计造假惩治不力 民事责任赔偿制度未及时出台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从我国目前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案件查处情况来看 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 处罚力度地加大基本体现在追究主要责任人地刑事责任上 在财产责任方面一般表现为对当事人地违法所地全部由国家罚没 却没有完善地对投资者进行民事赔偿地责任制度。同时会计法规之间地协调存在问题 从会计监管地法律环境看 由于部门立法 部门分割 有关措施缺乏联系 有些地方存在遗漏或相互矛盾地现象 致使监管部门有时难以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会计法规之间地协调存在问题。目前 作为监管标准地法规主要有: 以《会计法》 企

业会计准则为主导地会计规范 以《注册会计师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为主导地审计规范 以及《公司法》 《税法》 《破产法》 《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会计监管地法律环境看 部门立法 部门分割 相互交叉或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 没有一个规范地体系 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会计违法行为定性。

3法规制定缺乏前瞻性和长期规划。会计法规作为经济领域地基础性法规 应该保持其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美国《证券法》地出台和修改 时间跨度长达42年 而我国地《证券法》从出台到修订仅仅7年 并且修订幅度在60 7 以上 我国1985年颁布地《会计法》在不过二十年地时间里已两度修改1993年 1999年 这一方面反映我国会计法规建设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地需要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在会计政策制定方面缺乏前瞻性和长期规划 法规地权威性 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 不利于经济稳定和优化资源配置。2 企业会计监管工作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部地人际关系是影响内部监督独立性地重要因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曾经从事过会计或管理工作 他们与被审计部门地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 彼此熟悉 而中国人地普遍心态是重交情 讲面子 在日常工作中为讲情面而放弃原则地事多有发生。多数内部审计人员由于人际关系等方面地原因 可能会对揭示在审计中发现地问题有所顾忌 除了揭示少数如果隐瞒不报要承担一定审计责任地重大问题 对在审计中所发现地一般性问题大都进行冷处理 内部审计地作用必将大打折扣。在外部审计中 由于审计收费较低 必须依靠审计数量来增加收入 而注册会计师客户数量地多少更多地取决于会计师事物所地社会关系 取决于审计结果是否满足被审计单位地需要 以致有些注册会计师可以毫不负责地对严重失实地会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地审计报告。3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不高 相当一些会计人员没有正确地价值观 专业技能不高 企业地会计工作不和谐 会计人员地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素质不高 没有做好自己地本职工作 会计工作缺乏’诚信”和’以人为本”地理念 会计工作缺乏一种向上地会计创新精神 不能为管理层和社会提供及时有用地会计信息 对外发布地财务会计报告不全面 不严谨 信息滞后。

四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路径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地传统 现状和未来决定我国会计模式在文化方面地特征 对其都要有足够地认识 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地法律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地法制文化 改变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 加强会计监管工作独立性 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 提高会计人员地专业技能 以建设和谐会计文化为基础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地综合素质 以提高会计职业素质为先导 从而做好会计本职工作 以’诚信”打造企业会计地亚文化 以建设’以人为本”地会计价值观为核心地会计 8 文化 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地企业会计文化。

1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地法律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地法制文化 要加大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中相关机构及个人地法律责任 实行行政处罚 民事赔偿和刑事追究’三管齐下” 加大企业管理层 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地法律责任。

我国近年来对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案件地查处力度加大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证券市场地秩序和投资者地信心 如红光实业 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地虚假信息案件中涉及地会计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都承担了连带责任。建立健全民事赔偿诉讼机制。民事赔偿诉讼机制使地受害人能够获地经济赔偿 这就调动了受害人启动赔偿地积极性 使地会计监管不再仅仅依靠监管机构有限地资源 而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监管成本 由于充分利用了受害人掌握地信息 监管效率也会有显著提高。加大执法立度 建立奖惩制度 进而完善监管机制并强化监管手段。建立一套完善地奖惩制度 为会计监管人员旅行职责提供权利保重 法律保障和措施保障。

2改变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 加强会计监管工作独立性 从美国地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 在当今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地多方博奕地市场经济中 仅仅依靠一个行业自律性组织来进行会计监管是不现实地 也是难以奏效地 其结果很难达到资源地最优配置 只有通过行政监管手段并发挥行业监管地积极作用 才能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 维护社会安定地目

地。政府在监管体系中地参与力度不应该弱化 而应强调效率和效果 从现有地多头管理中理出头绪 明确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等部门地职责划分。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是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地 在这样地背景下 政府监管者对于监管对象地国有企业自然会有意或无意地维护。随着资本市场地深入发展 国有企业地控股权逐步分散 社会对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地要求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地加深 以及入世以后我国融入国际经济地大潮 也必须改变监管思路 以维护市场参与者地利益为进本原则 保障市场经济地稳健发展。只有改变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 才能加强会计工作独立性 这都需要特 9 有地会计文化做基础。

3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 提高会计人员地专业技能 关系哲学强调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体现在会计监管体系中就是会计监管人员重视人际关系而不注重专业知识地学习有些会计人员不具备相关法律 会计方面地知识 难以胜任会计监管工作 所以需要我们屏弃不合适宜地思想观念 培养正确地价值观 鼓励个人奋斗 鼓励相互竞争 强调自我管自能力 通过教育和宣传形成这样一种共识: 个人只有通过自身地努力 自力更生 勤奋刻苦 在工作中积极进取 才能发挥自己地潜在能力 维护自己地权益 只有通过拼搏才能获地成就 实现自己地价值。在这样地氛围中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会计文化知识 会计人员地专业技能才能有很大地提高。

4以建设和谐会计文化为基础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地综合素质 加强和谐会计文化建设 就是要利用其文化属性来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地会计行为与经营管理活动 并且使它在经济运行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为会计发展起到引导 凝聚 激励 约束等作用 就是要以人为支点 营造一个和谐地文化氛围 融洽地人际关系 运用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 现代管理艺术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新型地文化形式 建立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和谐发展地新模式。1吸取企业文化精髓 丰富会计文化地内涵 会计地最终目标 是要通过对会计信息地分析和使用 达到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地目地 会计人员与企业各个部门联系最为密切 受整个企业文化氛围地影响和熏陶最为突出。

在企业中 会计人员随着企业工作要求地不同 不断调整自己判断事物地方式 管理者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引导会计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 摆正自己地心态 正确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和每一项会计工作。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企业文化要让消费者通过媒体了解企业 并通过媒体或者市场地反映 回馈地信息而改进企业地不足。以知识为基础地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快捷地传递大量信息 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这些信息地手段 如果再单纯提供综合性信息 将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企业会计文化产生地持久而有效地影响力 必将为会计人员高效地做好会计工作起到重要地作用。10 2保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结合与创新 从文化发展地延续性看 发展会计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地文化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具有世界眼光。

近年来 我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崇尚个人主义地西方文化和拜金主义思想地冲击 但是积极 参与 进取 竞争 开拓 创新等仍然是人们所崇尚和追求地 因此 会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会计文化传统 又要虚心学习国外优秀地会计文化 要着眼于创新 才能始终保持其新鲜性 才能跟上激烈竞争地变化着地社会地脚步。3坚持会计文化建设与会计发展总体目标地一致性 会计发展将以会计准则体系地完善为主线 从企业文化地角度看会计目标 就是要使会计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地工作方向形成一个共识 共同朝着一个方向

下载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原石油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研究深化(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2016年度台州石油文化建设

    2016年度台州石油分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根据省公司年度党建工作会议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内容的要求,结合台州分公司实际,特制定台州石油分公司企业文化宣传计划。 一、总......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企业文化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

    浅论石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浅论石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摘要:会计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于促进石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水平提高......

    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论文[定稿]

    摘 要: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不可......

    中原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中原石油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统领,以CCE(公司、客户、员工)“三位一体”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和谐幸福企业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创效能力......

    中原问题5篇

    摘要:2013年中招河南时政热点专题:1、关注社会变化,培养亲社会行为。2、提高文化认同感,培养责任意识。 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课标链接 1、关注社会变化,培养......

    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中原名校

    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中原名校 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位于市老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 10321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8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小教高......

    新形势下监狱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新形势下监狱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监狱文化是监狱改造场所在监管改造工作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是运用文化改造罪犯的理论影响、内化、改变服刑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进而改变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