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罗姣)
浅论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1)
摘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理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贯彻实施《企业法》以来,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普遍建立起来。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由党的群众路线所决定的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有权参加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等等都是依靠职工群众来制定、执行和实现的,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依靠职工群众来不断补充和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职工群众的积极努力和艰苦奋斗,宏伟的理想,正确的计划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树立全心全意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让职工群众知政、参政、议政,接受职工群众的批评、监督,鼓励职工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才能使广大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吸引力和
凝聚力。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是由职工主人翁地位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工人阶级掌握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企业的权利。他们作为企业的主人有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发表意见,有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评价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民主管理,才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主
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厂如家。加强民主管理是由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的
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的指导下民主,这是我党的一条基本原则。政治工作要遵循这个原则,经济工作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既不能厂长(经理)一个人独断专行,听不进群众的正确意见,自作主张,搞“一言堂”;也不能群众怎么说就怎么做,搞“群言堂”。这两种倾向均要克服。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厂长(经理),要在集中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智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分析研究,最后做出决策,只有这样,决策才有基础、才正确。
那么,在企业中,如何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应当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解决经营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好坏。做为一个厂长(经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善于团结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企业改革需要的是群体功能,集体拼搏,只有依靠职工群众的参与,才能避免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致出现大的失误。目前,有的经营者认为既然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就得个人说了算,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把生产者当作雇佣者,从而使二者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这与党提出来的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企业的性质是相悖的,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解决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同志的思想认识问题。《企业法》对于党政工的地位、作用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规定。企业工会、职代会不仅代表本企业的小集体,而且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同党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工会、职代会的同志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把本企业职工的利益放在党、国家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上来考虑。有的企业的工会、职代会对厂长(经理)有抵触情绪,厂长(经理)的一些决策方案迟迟不能通过,这主要就是源于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三是解
决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当前绝大多数职工能够发挥主人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职工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对企业的发展兴衰漠不关心,缺乏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和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解决这方面的思想认识,一要加强教育,二要严格要求。经营者应当把解决职工思想认识这件事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培养教育上舍得花钱、下功夫,要把智力投资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在对职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进行企业主人翁精神的教育;进行智能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的教育,培养职工强烈的自我要求意识,使职工成为规章制度的模范遵守者和管理者,真正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
(2)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一个企业民主管理程度如何,关键是看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职工代表大会这一民主管理形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了,广大职工参加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不够好,主要是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职代会成了“举手会”,没有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因此,要搞好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须彻底克服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支持职代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代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加强管理和合理分配中的作用,切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改革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在民主选举职工代表时,除政治素质外,还要侧重代表的文化技术素质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把好选举关。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要加强培训,改变过去单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民主管理知识的方式,还要发展到充实现代科学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知识,加强对职工代表的管理,特别是在民主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部门和优秀职工代表,应及时表扬、奖励。
其次,要改革职代会的开会法,提高职代会质量。职代会应该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议题的重点,同时兼顾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对厂长(经理)的报告和主要决策方案,应当提前下发,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在会议期间要给代表充分的发言和讨论时间,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再次,改革职工提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提案的作用。可以就会议专题,征集生产经营管理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也可以围绕生产经营、产品创优、技术改造、职工福利等方面选出课题下发让职工解答,使提案征集活动变成合理化建议活动。同时要完善提案处理的民主程序。对职工提案要立案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项项有落实,并做到定期检查与考核。
另外,要改革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落实好监督权。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任免挂起钩来,改变过去那种对于好的不予提出晋级、提升,对于差的也不提出调离、处分的被动局面。
(3)提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的活力来自哪里?是外部注入,还是内部产生?中共中央文件中明确地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个企业有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关键是看企业搞得好不好和领导干部作风如何。企业搞得好,领导干部作风正派,对职工就会产生吸引力很大的“正磁场”,不仅企业职工能够同心协力,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外部人才慕名而来,使企业兴旺发达。反之,职工就不去关心企业的兴衰成败,把主人翁地位抛在脑后,甚至“人在曹营心在汉”,人心思动、人心思走,特别是那些有作为有抱负的“良禽”就会“择木而栖”,这种被动状态的结果必然使职工对企业产生离心现象,最终使企业衰败下来。做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当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经常听取职工对企业大事和领导者的批评和建议,择善而从,闻过而改,多为企业为职工做实事,取得职工的信任和理解。同时,把用好几个人、几十个人,发展为用好每一个人,使无数个体的价值融汇为巨大的企业活力源泉。
近年来,烟台富饶工贸集团公司通过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演讲比赛、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
式,从不同角度大讲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大讲企业精神,大讲职业道德,增强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职工队伍面貌有了明显变化。通过开展“双向”尊重活动(即领导尊重职工,职工尊重领导),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在“一人献一计,为厂增效益”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广大职工献计献策,全年共提合理建议67条,采纳46条,实施32条,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达860多万元。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把领导者的中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相联系,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努力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政治、经济分配的民主管理,才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篇:浅议企业民主管理质量提升-罗东升
浅议企业民主管理质量提升
罗东升
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企业的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使民主管理的作用得到加强、质量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职工民主管理历史发展
1949年以后,职工民主管理发展是极其曲折的。1957 年,在《关于处理罢工罢课的指示》和《关于研究有关工人阶级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中提出了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且明确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这使得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新的发展。到了1981年,《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的出台明确了我国企业的领导制度是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且职代会的职权得到了调整和完善。1986年 9 月,企业领导制度的“三个条例”出台,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普遍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88年4月,《企业法》开始颁布实施,这是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2003年末,全国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公有制企业占已建工会公有制企业的85%。
二、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的关键在于职代会基本制度建设,职代会是职工用于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也是企业用于落实“依靠”方针的手段,工会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主渠道,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它可以贯彻落实职代会的职权。
在具体的实践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职工代表大会程序规范》,明确企业发展规划和职代会建设要一起考虑,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逐步形成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互补互为的职代会体系。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企业民主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的强化民主管理,保证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履行职工代表大会职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体现社会民主的一种有效手段,履行职工代表大会职责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在内容上,体现在职代会的改革与强化。职代会需要不断扩大,逐步进行深化,领导通过向职代会述职,接受职工代表民主评议的方式实现述职,在职工代表组长会议上公开反馈评议结果,把干部任用情况以及干部廉洁情况陈述列入职代会的专题报告中,同时把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也列入到专题报告中,通过这种形势拉近职代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使职工们通过职代会来了解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在形式上,工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要从经济领域、基层扩展、增加影响范围等多个方面着手。职工旁听职代会制度有利于决策层进行科学的民主决策,加强职工代表和企业领导沟通和交流。针对职工关心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业务提升和劳动竞赛等内容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工会制度的提升关系是民主管理的主线。
三是,在载体上,体现在总经理联络员反馈情况的方式上。畅通联络员沟通渠道,拓宽联络员工作参与度,及时地将职工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实事求是地传达到企业领导层面。需要坚持做到征集、解答、反馈、监督,环环相扣,形成闭环。通过总经理联络员会议,不仅仅密切领导班子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还保证了闭会期间职工更好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发展。
四、提高职工代表队伍素质
职工代表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职代会参政议政的水平。企业职工代表的形象和综合素质影响着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管理的质量,培养和造就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通法律法规的职工代表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职工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对职工代表进行管理知识、民主意识、业务能力、参政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和改善职工代表整体素质以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使职工代表成为企业民主管理的主力军和先行者,从而保证职工代表队伍的活力,实现职工代表综合素质的改善。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利用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减少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现象。
五、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流程
提升企业民主管理质量,需要充分开阔新方法和新思路,规范和改进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流程。
一是平等协商。每在召开职代会之前,单位行政与工会双方需要进行平等协商,这是作为职代会的必经程序,并对所涉及员工素质工程、管理提升、温暖工程以及劳动合同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事项进行协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为职代会签订集体合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知情议政报告会,每次职代会前,应召开职工代表知情议政报告会,主要用于针对本次职代会的主题所涉及的内容,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专题报告。
三是职代会质量评估活动。在职工代表大会之后,可以通过向职工代表发出征求意见表,进行评估职代会的质量;通过职代会落实情况跟踪,抓好职代会提案的落实,了解职工的满意度,这可以对提升民主管理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是职工代表巡视活动。为监督有关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延伸民主管理,发挥职工群众关心企业、管理企业的积极作用,确保职代会和集体合同等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需要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活动,就职代会的有关事项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巡视检查,可以了解有关事项的实施情况,有利于督促有关部门对相关事项的改进,确保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职工代表提案处理工作。提案作为职工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文件,是代表履行参政议政义务的重要途径。提案处理工作是职代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企业相关负责人主持,提案审查委员会对立案的提案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认真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提案人,在经提案人对提案处理部门的处理质量进行评议,完成提案的后期处理。
工会要加快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世情、国情、企情变化的新挑战,切实提升民主管理质量,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科学定位,是工会组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要有好的法律武器,好的工作机制和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就能更好地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权利,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第三篇:企业民主管理
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改革发展进程中,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始终注重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下面针对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本人谈些个人看法,一、提高认识,夯实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始终把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看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妥善化解企业矛盾、构建和谐稳定企业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职工群众监督、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我们坚持把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从而使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在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决策民主、管理民主,不断促进厂务公开
强化和创新企务公开工作,建立新时期企务决策和企业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推进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公司领导班子对过去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思,深感“打铁须得自身硬”,能不能实行企务公开,企务公开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决策民主、管理民主。为此,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规定重大决策党委决定,决策过程体现民主集中制。坚持做到资料齐全、数据信息准确。表决和落实每一项提案或决议,都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从而体现了公开议事、办事的原则要求,确保了公司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各单位的职代会每年都要进行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这些做法不仅对管理干部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也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构建企业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机制和主要阵地,是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是完善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职代会,企业领导在重大决策中,比较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注意吸收一些合理化建议,使企业政策的制定更加完善、合理,更有效地把企业领导班子工作思路和意图与职工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济的氛围。
四、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构建和谐稳定企业
在推行企业民主管理中,一方面抓好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另一方面,做好规范签约和履约工作,逐步加大对改制单位和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职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我们深入开展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和一些问题,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总结回顾公司的民主管理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组织的要求和兄弟企业的先进经验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争取更大进步。
第四篇: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摘 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理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贯彻实施《企业法》以来,企业民主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普遍建立起来。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由党的群众路线所决定的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有权参加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等等都是依靠职工群众来制定、执行和实现的,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依靠职工群众来不断补充和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职工群众的积极努力和艰苦奋斗,宏伟的理想,正确的计划就难以实现。因此,只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树立全心全意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让职工群众知政、参政、议政,接受职工群众的批评、监督,鼓励职工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才能使广大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2 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是由职工主人翁地位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工人阶级掌握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企业的权利。他们作为企业的主人有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发表意见,有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评价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民主管理,才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厂如家。加强民主管理是由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的
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的指导下民主,这是我党的一条基本原则。政治工作要遵循这个原则,经济工作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既不能厂长(经理)一个人独断专行,听不进群众的正确意见,自作主张,搞“一言堂”;也不能群众怎么说就怎么做,搞“群言堂”。这两种倾向均要克服。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厂长(经理),要在集中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智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分析研究,最后做出决策,只有这样,决策才有基础、才正确。那么,在企业中,如何加强民主管理工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应当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解决经营者的思想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好坏。做为一个厂长(经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善于团结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企业改革需要的是群体功能,集体拼搏,只有依靠职工群众的参与,才能避免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致出现大的失误。目前,有的经营者认为既然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就得个人说了算,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把生产者当作雇佣者,从而使二者之间产生对立情绪,这与党提出来的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企业的性质是相悖的,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解决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同志的思想认识问题。《企业法》对于党政工的地位、作用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规定。企业工会、职代会不仅代表本企业的小集体,而且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同党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工会、职代会的同志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把本企业职工的利益放在党、国家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上来考虑。
有的企业的工会、职代会对厂长(经理)有抵触情绪,厂长(经理)的一些决策方案迟迟不能通过,这主要就是源于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三是解决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当前绝大多数职工能够发挥主人翁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职工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对企业的发展兴衰漠不关心,缺乏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和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解决这方面的思想认识,一要加强教育,二要严格要求。经营者应当把解决职工思想认识这件事当作自己的职责,在培养教育上舍得花钱、下功夫,要把智力投资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在对职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进行企业主人翁精神的教育;进行智能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的教育,培养职工强烈的自我要求意识,使职工成为规章制度的模范遵守者和管理者,真正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
(2)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一个企业民主管理程度如何,关键是看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职工代表大会这一民主管理形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了,广大职工参加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不够好,主要是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职代会成了“举手会”,没有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因此,要搞好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须彻底克服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支持职代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代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加强管理和合理分配中的作用,切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改革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在民主选举职工代表时,除政治素质外,还要侧重代表的文化技术素质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把好选举关。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要加强培训,改变过去单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民主管理知识的方式,还要发展到充实现代科学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知识,加强对职工代表的管理,特别是在民主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部门和优秀职工代表,应及时表扬、奖励。
其次,要改革职代会的开会法,提高职代会质量。职代会应该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议题的重点,同时兼顾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对厂长(经理)的报告和主要决策方案,应当提前下发,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在会议期间要给代表充分的发言和讨论时间,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再次,改革职工提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提案的作用。可以就会议专题,征集生产经营管理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也可以围绕生产经营、产品创优、技术改造、职工福利等方面选出课题下发让职工解答,使提案征集活动变成合理化建议活动。同时要完善提案处理的民主程序。对职工提案要立案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项项有落实,并做到定期检查与考核。
另外,要改革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落实好监督权。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坚持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任免挂起钩来,改变过去那种对于好的不予提出晋级、提升,对于差的也不提出调离、处分的被动局面。
(3)提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的活力来自哪里?是外部注入,还是内部产生?中共中央文件中明确地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个企业有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关键是看企业搞得好不好和领导干部作风如何。企业搞得好,领导干部作风正派,对职工就会产生吸引力很大的“正磁场”,不仅企业职工能够同心协力,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外部人才慕名而来,使企业兴旺发达。反之,职工就不去关心企业的兴衰成败,把主人翁地位抛在脑后,甚至“人在曹营心在汉”,人心思动、人心思走,特别是那些有作为有抱负的“良禽”就会“择木而栖”,这种被动状态的结果必然使职工对企业产生离心现象,最终使企业衰败下来。做为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当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经常听取职工对企业大事和领导者的批评和建议,择善而从,闻过而改,多为企业为职工做实事,取得职工的信任和理解。同时,把用好几个人、几十个人,发展为用好每一个人,使无数个体的价值融汇为巨大的企业活力源泉。
近年来,烟台富饶工贸集团公司通过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演讲比赛、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大讲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大讲企业精神,大讲职业道德,增强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职工队伍面貌有了明显变化。通过开展“双向”尊重活动(即领导尊重职工,职工尊重领导),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在“一人献一计,为厂增效益”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广大职工献计献策,全年共提合理建议67条,采纳46条,实施32条,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达860多万元。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把领导者的中心地位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相联系,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努力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政治、经济分配的民主管理,才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五篇:企业民主管理
关于厂(企)务公开 民主管理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公司工会调研组(2009年7月17日)
为进一步掌握基层单位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按照公司工会年初的统一部署,工会办公室于6月1-10日深入各单位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形式进行,共计召开3次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二级单位工会主席、部分车间工会主席和员工代表120多人。通过对了解到的情况归纳整理,各单位的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认识明确,为开展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思路明确,定位清晰。各单位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的思想认识放在首位,组织广大员工系统学习《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和《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企业和员工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使广大员工群众自觉履行好自身的权利和义 务。各单位都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机关科(室)长为成员的厂(企)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干部率先成为厂(企)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落实人,认真倾听员工群众呼声,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久隆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思想认识上突出两个明确:一是党政一把手的认识明确,愿意公开,自觉地把公开企业事务作为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加强监督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各级领导认真贯彻执行《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管理条例》和公司有关要求,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识,严格按照企务公开的各项程序、内容和要求抓落实,该召开的各种会议、该履行的各项程序、该公开的各类事项,都能按要求做好。该公司为了提高每年两次的经理民主联系人会议质量,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参加,能解决的问题,当场拍板落实,民主联系人反映运输公司的营运台班费执行标准是1997年出台的,当时的油价不到2元钱,而现在油价是5元多,车一动就亏损。意见提出后,公司责成一名副经理负责与有关业务部门、石化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汇报沟通,与服务单位反复协商,解决了多年积累的政策性问题。二是员工的认识明确,乐于参与,员工关心企业发展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关心大局的多了,拘泥自身利益的少了。民主管理理念在干部、员工思想上打下了深 2 深的烙印,在民主氛围中自我认识得到了升华,在工作变动、岗位调配、工作处罚、奖金分配等诸多敏感问题上没有说三道
四、吹毛求疵的,开辟民主管理“绿色通道”,提升了企业的聚合力、班子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职工医院从领导干部到员工群众都充分认识到加强企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关系员工切身利益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他们从小事着手,在细上做文章,设立了33个公开栏,特别是通过大屏幕的滚动式公开栏,公示各类药品价格,维护和落实了广大员工的民主监督权,使员工知企情、参企事、议企政,员工积极支持,患者认可。
二、机制健全,为开展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行厂(企)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主要在领导,关键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负责、纪检监督、员工广泛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并不断修订完善推行厂(企)务公开和促进民主管理的制度、要求、方法、措施、规范,明确机构职能和责任。塑料厂结合实际制定了五项规章制度:一是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厂领导把厂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指导 3 厂务公开工作。要求把厂务公开工作放到与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抓实、抓好。二是厂务公开工作制度,制定并完善了《塑料厂厂务公开暂行办法》、《塑料厂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基层民主管理工作条例》等。三是厂务公开监督制度,制定了《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办法》,厂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进行全过程监督。四是厂务公开考核制度,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之中,制定了《塑料厂厂务公开考评细则》,对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厂务公开办公室每季度评比一次,在调度会上讲评,并将评比结果作为精神文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五是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塑料厂厂务公开各组织机构职责》,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实行责任追究,保证了厂务公开工作不推诿、不扯皮,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开发公司重新修订完善了《开发公司企务公开实施方案》及《开发公司企务公开责任任务分工细则》,实行公开内容科(室)负责制,把企务公开责任任务细化落实到科(室),建立分类指导制度,机关科(室)根据不同业务进行分类指导,该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该在什么范围内公开的事项就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把企务公开工作做得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将企务公开工作纳入到每月绩效考核之中,公司领导监督机关科(室),机关科 4(室)指导检查基层单位,工会全面统筹协调,形成了公司上下链条连锁、公开互动的良好格局。复合肥厂先后制定了《复合肥厂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职工大会条例实施细则》、《生产经营、评议干部、提案审查、生活福利四个专门小组工作细则》、《车间职工大会条例》、《班组民主管理细则》、《厂长民主联系人制度》、《职工代表视察制度》等12项制度,使厂务公开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三、切入点恰当,增强了开展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是检验一项工作的标准。机械厂换热设备一分厂建立了班组民主管理“四公开”制度,即考勤公开、业绩考核公开、奖金发放公开、先进评选公开。增加了透明度,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交到员工手中,让员工参与重要事项的决策,员工更加关爱班组,达到了“知情、明理、顺气”的目的。在班组奖金分配上,首先由“四员”结合上个月的安全考核、质量检查、设备维护及生产任务完成情况逐一落实,共同制定奖金分配方案。然后接受“四长”的监督和质询,把所有问题都摆到桌面上,如果仍有不同意见,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个别谈话,让员工满意,不留一点矛盾隐患。工会小组长和党团小组长负责对每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奖 5 金分配和奖罚透明度,体现了多劳多得,做到了公平民主,班长省心,员工认可。炼油厂常减压一车间以公开、公平为突破口,大力推行事务公开。一是盯住关键点,“基本问题”公开。公开的“基本问题”是指车间的生产计划、班组经济核算、员工困难补助、疗养报销文件、车间工作总结和规划及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等。公开的手段是通过公开板、车间大会、碰头会等,有计划有目的公开,让全体员工明确车间的整体目标和工作思路。二是选好着力点,“重点问题”公开。“重点问题”主要是指员工非常关注的奖金问题。坚持做到堵塞源头,把好三个关口,即车间主任、书记管理关、两名副主任审核关、班组长考核关。在每月奖金考核下发后,车间召开班子成员会议,讨论分析该月奖金发放办法。副主任负责对班组长提交上来的奖金进行审核,尤其是对加扣奖方面特别关注,遵循奉献多的员工多拿奖金的原则,避免大锅饭平均分配,减少员工心理不平衡所造成的矛盾或积极性下降等现象。三是把握中心点,“热点问题”公开。每年公司和分厂职工代表大会都是员工最为关心和谈论最多的“热点”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及时把公司、分厂、车间三级职代会提案的落实情况向全体员工公开,让员工了解职代会提案、解决方案等,使员工知道分厂和公司为惠及员工所做的好事、实事。
四、载体丰富,不断拓宽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各单位都能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开展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新途径。热电厂不断探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形式,主要是:扩大公开面,增强透明度。变“我公开什么,员工看什么”为“员工想知道什么,我公开什么”,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积极帮助基层车间完善公开栏,不但让公开栏的设计风格与现场环境建设同步,而且根据各车间不同需求设计公开栏样式,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公开环境;突出特色公开,提高竞争力。锅炉车间将班组经济核算结果由每月公开一次改为每周公开一次,让五个运行班组之间的竞争更具科学性;丰富公开内容,保持长效性。每年召开职代会前,都要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点问题、关系分厂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收集上来,经过提案小组审议,形成提案提交职代会,由厂长在职代会上当面为职工代表解答,工会及时将领导答复的提案反馈给提案人,再由提案人在车间进行公开。马上可以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科(室)以及解决期限。有困难的,责任人要认真倾听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了解提案初衷,共商处理方案。对一些因客观条件不具备或当前不能解 7 决的提案,责任人必须说明原因。还坚持在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实施阳光、高效的公开,只要有利于员工工作、学习以及车间安全生产的内容,都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公开。针对电气车间、供电车间的生产特殊性,他们将重要的生产提示、运行操作方法、设备操作指南等在班组公示栏内进行不间断地公示,不但丰富了公开内容,提高了员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而且保证了安全生产,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塑料厂建立了厂领导接待日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厂领导接待日”活动,制定了《塑料厂厂领导接待日有关规定》,就接待时间、地点、任务、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厂领导接待日的设立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将厂务公开的“触角”向基层延伸。除了要求基层车间在人员较密集的地方设立公开栏外,又在车间设立员工意见箱,并在班组设立员工意见簿,由车间工会主席对意见箱和意见簿每周检查一次,将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坚持实行厂情通报制。利用局域网、各种会议、《塑料信息》等及时公布厂里的各项新举措、新方案、新情况。分厂和车间坚持每周召开两次调度会、一次安全会,并在每周二的调度会上开展“安全一刻钟”活动,及时汇报、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厂长生产办公会,对存在的问题集中梳理,明确责任,限期解决,保证了装置安、8 稳、长、满、优生产。化肥厂强化了公开载体的多元性,灵活运用公开栏,定期公开重要厂情、员工奖金分配、人事变动等信息。还利用调度会、班前班后会、各种办公会等形式发布公司的政策、文件,如工会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各车间每月的人均奖金和加扣奖情况、住房货币化补贴、疗(休)养政策、应急救助基金申报条件等,明明白白地让员工群众知道。化工三厂橡胶聚合车间建立员工恳谈会制度,恳谈会不拘于形式和内容,从车间管理、生产、安全到员工工作环境、待遇等各个方面,只要员工想说的,不管对错,都可以说出来,与车间管理人员共同交流沟通,为员工提供了参与车间管理的平台,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使车间与员工的心相通相融,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目的。
五、提出的几点建议和想法
(一)几点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我们感到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不平衡,一些管理人员及员工需进一步提升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各单位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平衡,尤其是新建单位应抓紧启动和完善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加大 9 工作推进力度。
三是车间、班组工会负责人,特别是新配备的工会干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素质,应加强对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业务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学习,需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培训。
四是机制建设和作用发挥不平衡,有的车间建立事务公开基本框架为应景之作,机制不得力,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工作质量不高,需进一步提高。
五是增强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交流,改变单一的在本单位内部“闭门造车”的工作模式,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共享。
六是参加座谈的同志还提出,公司工会应当统一组织工会系统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休假。还建议公司工会为基层单位工会干部创造外出学习和交流机会,取长补短,不断创新提高。
(二)几点想法
座谈讨论中,各单位提出在以后的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积极探索和把握厂(企)务公开与深化企业改革的关系。把厂(企)务公开与建立企业权力机构、经营管理和监督机制结合起来,使其在加强企业权力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 10 制、运行机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公司机构整合、人员调动、干部调整、机制建立,无不涉及到权力的运用和员工“三项权力”的落实。要以民主管理为主线,以厂(企)务公开为渠道,以公开透明和员工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和队伍稳定,促进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积极探索和把握主渠道与常规工作关系。把厂(企)务公开与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统一起来,以职代会为主渠道和基本载体,统领和促进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的有效开展,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三是积极探索和把握民主管理与经理负责制的关系。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重视厂(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自觉摆正与员工的关系,主动接受监督。通过厂(企)务公开,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积极支持行政正确行使经营管理职权。
四是积极探索和把握民主管理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关系。推行厂(企)务公开,要求员工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为载体,加强对员工市场经济知识、业务技术、形势任务、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积极开展各类业务、技术、岗位练兵、安全等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 11 道德和业务技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