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述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1.简述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
答: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2.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答: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2、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状况。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其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经营者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还包括盈利的原因及过程。
4、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主要指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等。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3.财务活动过程及其与财务目标的关系。
答:
1、企业筹资活动的目的在于比较低的资本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本。
2、企业投资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较小的风险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
3、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在于比较低的成本费用取得较多的收入,实现更多的利润。
4、企业分配活动的目的在于兼顾各方利益,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会计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答:
1、阅读会计报告
2、比较会计报表
3、解释会计报表
4、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5.如何评价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几种类型?
答:
1、负债变动型,由于负债变动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2、追加投资变动型,由于投资人追加投资或收回投资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3、经营变动型,由于企业经营原因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4、股利分配变动型,由于股利分配原因引起资产发生变动。
6.不同对称结构的主要标志和结果。
答:
1、保守结构的主要标志:企业全部资产的资金来源依靠长期资金来满足,其结果表现为企业风险极低,资金成本较高,筹资结构弹性弱。
2、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用一部分长期资金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其结果表现为财务信誉优异,负债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可调性,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3、平衡结构的主要标志: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依靠流动负债来满足。其结果表现为企业风险均衡,负债政策取决于资产结构,存在潜在的风险。
4、风险结构的主要标志:以短期资金满足部分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其结果表现为财务风险较大,负债成本最低,存在“黑字破产”的潜在危险。
7.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产品销售利润,亦称主营业务利润,是综合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最终财务成果的指标。产品销售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状况,是影响营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利润最基本的因素,是销售量、单价和单位销售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还受产品销售品种构成的影响;在生产等级品的企业,由于优质优价,又受产品等级的影响。
8.如何评价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化。
答: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另外,可以结合经营生命周期,评价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是否正常。
第二篇:财务分析包括哪些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包括哪些基本方法?
------------------
2007-03-13 17:14 中金在线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资料作为基础,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社会公众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提供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1)将分析期的财务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对比,以分析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比较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2)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过去某期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以比较分析期实际数据与过去某期实际数据的差异,揭示所比较的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从而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3)把公司的实际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或先进水平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公司财务状况与本行业平均或先进水平的财务状况的差异。
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同一期财务报表的若干不同项目或类别之间,用相对数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指在财务指标对比分析确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因素的顺序替代,从数值上测定各个相关因素对有关财务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某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次把其中一个当作可变因素进行替换,最后再分别找出每个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一般地,因素的排列顺序为:先数量指标,后价值指标;先外延,后内涵。
趋势分析法是将公司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如从比较的时期基准来分,有环比法和定比法。环比法是对逐年数字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定比法是以某一年为固定基准对逐年数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中金在线编辑整理
财务管理的目标:
(1)生存。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长期亏损,这是企业终止的内在原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这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因此,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2)发展。企业的发展集中表现在扩大收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3)获利。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第三篇: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AP0601620
余亮宗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五卷上。这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酝酿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促进了一部分有识之士思想上的觉悟。正当旧社会中的封建陈旧观念与新兴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之际,鲁迅响应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在钱玄同的邀请下,他为《新青年》写了一系列文章,其中第一篇便是《狂人日记》。于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就此诞生。
《狂人日记》的创作与当时的特定思想氛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革命”提出摒弃文言文外,还提出要用现代的新兴的思想,也就是反对儒家三纲,主张人人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用陈独秀的原话来说:“今日’国家‘、’民族‘、’家庭‘、’婚姻‘等观念,皆野蛮时代狭隘所遗漏”①;李大钊也谈到:“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性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国家、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②。《狂人日记》无疑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为个性独立解放,用文字化作锋利的矛头猛然指向封建宗祖观念。毫无掩饰地揭露“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劝大家不要再吃人,做“真的人”,呼吁“救救孩子”,这便是其意味深长的主题。
小说文本中狂人的日记是以白话文的进行记叙,而文本开头“撮录者“的说明则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两者文体形式呈现出格格不入状态,暗示了在文本中的“我”与称“我”为“疯子”而想把我吃了的人们思想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为什么会被认为“疯子”或是“迫害狂”从文本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每时每刻都感到害怕,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这种的对人的猜忌演变成了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而“我”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逻辑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他”指的某人还是月光?文本没有言明。指月光的话,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倘若指人的话,“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我”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能被人理解的逻辑关系。而且“我”是一个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就这样别人称’我”为“疯子”,然而在“我”却称自己是”狂人”(《狂人日记》这个题目,是“本人愈后所题”)。“狂人”有两个意思,一指疯子,一指狂妄的人,不是指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不同留俗的一种个性。就如李白自称:“清平三曲动明星,四海知名李白狂。”小说极力刻画狂人的心理,他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他对别人言语、行为含义与动机的猜测。狂人用另类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得出与平常人的结论。其实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对传统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是成为启蒙者的先决条件,为下文认识到血淋淋的封建传统宗族观念本质奠定了思想的基础。(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拨开“仁义道德”的迷雾之后,看到的是令人不寒而粟的文化本性,正如有学者所说“它给整个中国历史带来了颤粟,是绝不过分的,因为它展示了鲜血淋漓的东方沉沦。”③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又有学者云“狂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悲观性的诊断,尖锐地击中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之非人性的要害所在。”④(4)从活生生的吃人的历史事实中,狂人陷入了思考,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结论如: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又如他们是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5)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从狂人对大哥和青年乃至围观他的人进行窥全规劝中,可以看出狂人思想觉悟超出的平常人,他想到了不进行意识的转变将会带来可怕的效果。(7)然而思想犀利的狂人,对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天下皆恶,唯有我的思想纯洁和高傲。鲁迅赋予狂人一颗勇敢的心,勇敢地承认“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这是出于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这也透视出鲁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8)文本最后启蒙者狂人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摆脱“吃人”或”被吃“的命运。世界上难得见到“真的人”。为渴望拯救个性独立摆脱封建观念的“真的人”,狂人用最大力气发出最真诚的呼喊----“救救孩子”。这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以挽救我们之间的人吃人后出现的可怕后果。
纵观整个文本,狂人“疯子”般的言行思维间,蕴含清醒的思想,清醒得如平常人一样,然而当狂人对众人进行善意的劝转时,却因众人思想上的麻木性、滞后性而被指责这是非理性的行为。理性与非理性间互相颠倒,引发读者们的对“仁义道德”教条和理性的思考,进而呼唤人们思想上的觉醒,挣脱“仁义道德”的精神枷锁。做一个个性独立的人。就如《伤逝》中子君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狂人的启蒙行动失败了,这是由社会滞后性、被启蒙对象的麻木性,以及文化习俗的惯性力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文本中笼罩着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无法言明沉重的、无奈的哀伤。然而文本最后留给我们一丝丝的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鲁迅没有给我们确切的答案,但也不能抹杀其可能性。就好象《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理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参考文献:
①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②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③ 徐麟 :《鲁迅中期思想研究》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8页 ④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1页
第四篇:简述内容分析发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⒏简述内容分析发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作系统客观的量化分析法它的一般过程是先建立研究目标然后依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总体.选择分析单元,按照可以测量和量化的原则设计能将分析单元的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项目的分析维度.并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再按照分析维度对样本进行量化处理.最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2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答: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与技术不同技术是为了同一目的而共同协作所形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作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有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它用理论而即使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
第五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是明确而具体的。透过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 党 中 央、国 务 院对素质教育的历次重要论述的学习,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来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认为,这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没有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就没有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体两 面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或根本要求。
很遗憾,在不少学校,我们看不到教育方针;在不少校长的头脑里,很难完整地表述教育方针。
2、“一个宗旨”——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在这里,教育不仅仅要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服务,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竞争力。
3、“一个优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从孔夫子开始,我国教育历来是强调先做人,后学习的。很遗憾,极端的应试教育把我国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丧失殆尽。总 书 记 提出,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实切中了当今我国教育之时弊。
这一点告诉我们,素质教育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4、“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突出的两个重要培养目标。这一重点培养目标的提出,使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突出强调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5、“一个载体”——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素质教育的抓手是什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不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自从我省本次素质教育工作一启动,我们就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 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里。也就是说,全面实施和贯彻好国家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最具体、最有效的切入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国家课程方案的全面而有效的贯彻,就没有真正全面的素质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特别强调要逐步创造条件,努力开齐开足开好各类 课程。
6、“两条途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这是1999年中 央 和国 务 院文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我们不能不说,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特别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长处,一个特点。但是,我 们也不能不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仅靠开设好文化类课程是不行的,还必须开设好音乐、美术、体育类课程,开设技术 类、实践类课程。说到底,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坚持书本学习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7、“两个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这就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指导。具体讲,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教育科学规律。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长期坚持的“时间+汗水”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
8、“三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长期以来,在不少地方,中小学教育几乎包办了学生的所有生活时空,特别是随着所谓寄宿制学校的大兴其道,似乎学校成了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全职 保姆”。这是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扭曲!1999年,中 央、国 务 院 文件提出,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只 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携手,素质教育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在当前,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到学生教育中 来,这是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