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2:4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

第一篇: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

2014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人物传记

一、基本知识回顾:

(一)文体概念及特点

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

(二)、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二、阅读指导

(一)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什么样的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二)解题原则:

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

(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三、传记的题型展示 ★

(看分答题、分点答题、力求全面)

1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

题型

(一):筛选整合信息要点

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

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

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①意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等;⑥不成因果。

问答题:找准位置,认真理解,抓住特点,分点概括。

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题型

(二):鉴赏分析形象

要明确传记的第一主角是传主。任何伟大的人物或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为了塑造传主形象而存在的。

方法:A、抓住主要事件,高度提炼。B、联系社会。

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题型

(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重要句子:主旨句、文眼句、总起句、概括句、过渡句、总结句、哲理句、含义深刻的语句等。分析时注意句子所在的文段、前后文。分析可能包括基本含义和深层含义表里两层(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具体方法有: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A、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

B、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

(一)位于文章的开头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4、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二)位于文章的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衬托作用。

3、渲染,烘托气氛。

4、点明主旨。

(三)位于文章末尾

1、总结上文

2、呼应上文。

3、卒章显志。

C、从分析表达的感情入手

题型

(四):体会评价选材剪裁

方法:这方面主要从传主的优越品质出发。看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

题型

(五):领会把握结构安排

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

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一)、首段的作用:

1.思路

(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应该注意);呼应结尾

(3)从效果上来看:①、符合作用体效果的要求

②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小说中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二)末段的作用:

1.思路

(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可能会涉及结尾段的段意,或者结尾段中某一句话或景物的内涵)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

(4)备用术语: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

(三)中间段的作用

1、思路

(1)符合作用题统一的思路,但是在结构上主要就是承上启下

(2)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题型

(六):分析运用表现手法

(人称、顺序、描写、修辞、表达,有首尾呼应、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

1、人称:

① 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③ 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

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表达方式

【记叙顺序作用】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

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内容上:①(如果是引述的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②深化了文章主题

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什么

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拿传主和其他人对化)通过比,衬托出了传主的什么

结构上:⑥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紧凑集中。

⑦对什么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采分点与插叙、倒叙同)题型

(七):标题作用

① 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② 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

③ 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

④ 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

⑤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⑥ 点明了主旨,承载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

⑦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⑧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

题型

(八):认识探究问题

1、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有文本意识、“小论文”表述意识、条理意识

(1)有明确的观点,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

(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论证要分点列出依据。

(3)联系社会现实适当展开,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

(4)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

(5)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2、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第一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第二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

第三步: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3、探究题的考查方向:

(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表达。

(2)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

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

(3).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

第二篇: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1)

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1)高考作文的拟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掌握新材料作 文拟题的基本方法。

2、能拟出较有新意的作文题目。

教学重、难点:

掌握保险拟题方法

例题:根据话题拟文题,并对所拟文题作出阐释。

作文话题:

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伪,辨虚实,还要辨方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南西北。

请以“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答案:

一、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1.题目偏离话题或材料的限定。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3.标题过长,显得松散。

4、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

二、好标题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要准确、鲜明。

2、语言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不超8个字)字数过多显得松散。多用词语或短语。

3、角度要小(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4、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

5、内容要精,题目能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

6、根据文体拟题。虽然同一标题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但大多数标题还是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的。

三、高考作文拟题方法类析

1.第一种模式:保守拟题法

2.第二种模式:保险拟题法

3.第三种模式:创新拟题法

第一种方法:保守拟题法

一、看关键词

这种拟题方式的作法一般就是以“材料中的关键词” 为题目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持来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路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答案:第二种方法:保险拟题法

一、添加前后缀法

寻找材料的关键词、中心词、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以文章的观点作为题目。答案:

第二种方法:保险拟题法

二、概括中心法

1、一只乌龟渴望飞到天上去,它就向秃鹫讨教飞行的诀窍。秃鹫说:“你没有翅膀,不能飞行,你还是老实呆在地上生活吧。”乌龟说:“我实在不能明白,为什么我就不能飞翔呢?你就帮帮我吧!秃鹫被它缠得没有办法,就用爪子抓着乌龟的壳带它飞了起来。乌龟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不留神就摔了下来,背上的壳被摔裂了,至今还没有愈合。

答案:

2、有一个猎人,在湖沼旁张网捕鸟。不久,很多大鸟都飞入了网中,猎人非常高兴,赶快收网准备把鸟抓出来;没想到鸟的力气很大,反而带着网子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后面拼命跑。

一个农夫看到了,笑猎人:“算了吧,不管你跑得多快,也追不上会飞的大鸟呀。”但猎人却坚定地说:“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网子里只有一只鸟,我就真追不上它,但现在有很多鸟在网子里,我一定能追到。”

果然,到了黄昏,所有的鸟儿都想回自己的窝,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湖边,有的要回草原。于是那一大群鸟就跟着网子一起落地,被猎人活捉了。

第三种方法:创新拟题法

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手法拟题。

修辞手法 1比喻2拟人 3对比4引用

其他手法旧瓶装新酒

标题作比喻,形象生动

标题作拟人,情感细腻

标题用对比,凸现主题

标题巧引用,文采飞扬

问题:就上面的所提到的放手,坚持,团结任选一个分别采用比喻、拟人、对比拟出至少两个题目。小组展示。

答案:1、2、3、4、总之,材料作文在拟制标题前,需要审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然后选择一个写作角度,确定立意,根据选择的写作角度和确定的立意,再运用一些方法拟制一个好标题。1、摘其要言而用之就是摘取材料里能表现材料中心的语句作文标题。

2、概括大意而定之在认真研究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大意,然后根据材料的大意拟制一个题目。

3、运用修辞而润之

利用前面三种手段拟制了一个标题之后,还要从修辞的角度去判断一下这个标题是否最好的,不是的话,能否利用自己掌握的修辞手段加以润色,让它变的更好。

4、依其文体而变之

作文的标题往往能体现出文体特征,因此,不论是摘其要言,还是概括大意,都要根据自己所选用的文体去拟制标题。

拟题训练

1、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

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答案:

2、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

根据上述材料,请拟一标题。

答案:

3、台湾作家林清玄,在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老到,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意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是台湾羊肉炉的大老板了!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到除了做小偷,为什么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根据上述材料,请拟一标题。

要求:

1.题目自拟。

2.最好能体现出真情实感。

答案:

第三篇:大丰市南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之一情感主旨

大丰市南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之一情感主旨类

【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要领: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例

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附常用词】 思想情感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黍离之情(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惋惜的悲痛之情)如:李煜《虞美人》: ●送别感怀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三个注意点】

①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专用术语:a.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维)b.托物言志(《咏风》王勃)c.感物伤怀(《蝉》李商隐)d.情景交融e.以情驭景f.以景显情

②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

专用术语:a.借古伤今b.借古讽今(《越中览古》李白)c.今昔对比d.怀古伤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③蕴含理趣: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里所蕴含的道理只要求学生稍微点出而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杜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游山西村》。

【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评价作品思想内容还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课堂练习】

1、阅读杜甫的《江汉》分析诗人以识途老马自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答:

2、阅读《西楼》品味尾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答:

3、你认为《夏 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答:

【课外训练】2007年高考题精选

1、(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

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

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答: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

4、(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答: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5、(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 大丰市南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案之一情感主旨类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答案:尽管诗人觉得自己是流落他乡的一个无用的腐儒,但仍对摆脱困境、实现抱负充满信心。

2、答案:“千山急雨”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更是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打击;“卧看”表明诗人根本没把生活中的狂风暴雨当一回事,从而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雍容坦然的生活态度。

3、答案: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悠闲宁静的环境气氛,而在这悠闲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遭排挤受压抑的深沉的苦闷和悲哀。【课外训练】2007年高考题精选

1、(全国卷1)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2、(安徽卷)(1)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答案: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3、(福建卷)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4、(湖北卷)(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5、(江苏卷)(1)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抒情或寓情于景。(2)答: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第四篇: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限时作业5Word版含答案

大丰市南阳中学2015年春学期高二历史限时训练5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起源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D.儒法并用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3、“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 朱熹

5、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为梁启超谭嗣同主张君主立宪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天下为主,君为客

7、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8、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9、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10、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11、“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12、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3、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B.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C.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14、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1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6、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

17、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19、—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至十七大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以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2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2、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2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5、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6、1755年卢梭把他的一部新著寄给了伏尔泰,但伏尔泰在收到书后回信说:“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著……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伏尔泰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最有可能是针对卢梭的:

A.浪漫主义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 C.契约国家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27、1840年,一位英国人在伊斯坦堡开办一份土耳其报纸《事件时报》,经营得很辛苦。后来1850年代爆发战争,这位英国人利用当时刚传入近东的新科技与战地记者搭上线,快速取得新闻上报,让土耳其民众可逐日获知土军最新战况,《事件时报》遂而大卖。这位英国人应用的“新科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电话 B.电报 C.照相 D.传真 28、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法国处于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科技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欧洲大陆的科技事业发展艰难 C.人才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砝码 D.英国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人才

29、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0、“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1、二战后,美联储发行的绿纸美元有一行小字: “我们信仰上帝”。绿纸美元存在27年之久的一段真正的黄金期,三十五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27年的黄金期指

A.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B.二战结束前的27年 C.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32.1 983年9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在临时国会施政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中曾根所说的日本成为“国际国家”的实质是

A.日本不但要在经济上,而且要在文化上为世界做贡献 B.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传统文化大国 C.日本要使经济、传统文化和民主政治走向国际化 D.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政治大国

33、某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应研究下列哪些组织①欧洲联盟② 北大两洋公约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学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后,某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或生产关系的变革”,能支撑该观点的论据有

①火车、汽车等密切了各地之问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④互联网技术 的运用,有利于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5、下列现象在人们生活巾出现最晚的是

A.乘飞机旅行 B.打电话拜年 C.上网聊天 D.收听广播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6、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37、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直接、全面的批判,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38、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9、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走向新的繁荣。

40、启蒙运动在理论上为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以及欧洲和美洲的其他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

三、主观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41、(10分)中外科技影响广泛、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英)沃尔夫《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2011年12月16日胡锦涛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1分)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其中的“精神发展”所指内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评论的是哪部科技著作?(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著作的价值?(2分)

(3)材料三中所述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分)“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一所说的“文学方面巨大成就”。(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4分)

(3)指出启蒙运动对法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分)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思想潮流。(至少两个)(2分)

(5)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思想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1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高二历史(必修)限时练习5答案

一、选择题

1----

10、BBBBD;BDBDB 11----20、BCDCB;ACDBB 21----30、ACCAB;ABDDB 31----

35、ADDDC

二、判断题 36----40、ABABA

三、主观题

41、(1)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1分)内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分)(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分)价值:这一著作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发现、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领域中赶走了)(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

(3)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1分)直接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冲击力封建神创说。(1分)

(4)成就: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神五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并成功返航。(2分)

42、(1)核心:人文主义(1分)举例: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任答一点1分)(2)思想主张:伏尔泰:实行英国法制,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

(3)影响: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1分)

(4)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5)人文精神的发展(1分)

第五篇:艺术班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艺术班高三语文冲刺计划(2016、3、10)

为迎接2016年高考,本着为艺术班学生争取总分最大化的原则,结合本届艺术班情况,力求每节课做到复习针对性强,有实效,特拟订以下冲刺计划:

一、指导思想:透彻理解考点模块,深入研究重点热点,确保教学有新突破。

二、复习理念:夯实基础,大胆取舍,保分增分。

三、复习时间、内容安排: 整个教学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10日至4月20日,一轮复习基本结束。

1、基础知识(词语、病句、连贯)

要求:一周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每节课安排10分钟的适应性测试。

2、文言文考点(文学常识、词类活用、句式、断句、翻译)

要求:一周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实词和虚词各自根据本班实际选取常见词精讲。重点在翻译。

3、名言名句

要求:早读、晚修时间充分利用。指导学生熟背名言名句,穿插名言名句情景式默写练习。

4、古诗词鉴赏。

要求:一周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读懂诗词。诗词的常识(意象、意境、形象)、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训练等。

5、论述类

此板块是灵活又随性,因此可结合学生实际挑选一至两篇模拟题作精彩点评,让学生明确常见设题陷阱,掌握解题技巧。如《深一模》《广州一模》

6、实用类(传记)与文学类文本(小说)

要求:一周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人物形象,线索结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主题主旨等。

7、语言表达

要求:一周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内容有:语句补写、图文转换,句式转换、仿写等。

第二阶段:4月下旬至5月中旬,查缺补漏。

要求: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考试中发现问题;针对目标内的学生有针对性加强指导。

下载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届艺术班语文讲义(12)[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