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2: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第一篇: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去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工作提出了要求。今年,中央连续八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这是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央政策支持当前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信号。按照《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部署,2008至2011年为规划第一阶段,2012至2015为规划第二阶段。当前,如何巩固前一阶段建设成果,做好本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攻坚和跨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从发展形势来看,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城乡交通、城乡供水、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城乡差距得到有效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为建设稳定和谐的县域经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为此,建立一整套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增加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有效供应,统筹研究和解决城乡居民的安居问题,是当务之急。

第二,从民生角度来看,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弥补收入差距,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和

委员最为关注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住房价格、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成为热议的焦点。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各阶层居民购房能力差异的增大,出现了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上“买不起房”的呼声增加。俗话说“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追求共同富裕,首先应当是共同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因此,在重视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农村低收入农户,尤其是“双困户”(住房困难户、经济困难户)的住房需求。因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拆迁、农村危房改造而无房居住的农民,让其过渡性享受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待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将住房保障范围由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从而缓冲高房价对普通收入民众的生活压力。

第三,从工作抓手来看,我市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截止到2012年9月,我市廉租住房补贴累计发放11609户,补贴资金1594万元。新建廉租住房390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70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5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0254户,林业棚户区改造626户,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942户,农村危房改造375户。大量以新建、收购、租赁等形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房源为推进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性住房能够成为加快鄂州城乡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在此过程中,关键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张力,带动就业弹力。为此,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纵深发展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规划理念的突

破,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农村的同步性,当前要通盘考虑农民的集聚和市民的外迁,住房保障不局限于城市范围,而是囊括了周围的农村,呈放射性状态。二是管理理念的升级,更加注重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保障性与市场性的良好对接,当前要探索搭建农村新社区房屋的流转平台,有必要在商品房和农民自住房的管理上进行探索,为城乡跨区域流动注入活力。三是操作机制的创新,更加注重保障性安居工程与土地、财税、投融资政策的配套,以及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条件的完善。

第二篇:我市城乡一体化驶入

我市城乡一体化驶入“快车道”

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也逐渐驶入“快车道”。

截止2011年年底,全市梁沟、礼召、毛沟等20个涉农社区有18个开工建设了居民集中居住区,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59亿元,开工建设住宅楼144栋,建筑总面积达到56.6万平方米,可安置5184户集中居住区居民;有六个社区97栋达到入住条件。我市预计2012年再投入25740万元在千秋、马庄、二十铺等14个社区新建66幢居民集中居住区住宅楼,可再解决2440户涉农居民的住房问题。

针对2012年城乡一体化建设,我市将重点抓好尚未开工的两个社区,尽早动工建设,确保消除空白社区;在建的集中居住区,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已经建成的集中居住区,要重点抓好社区的水、电、暖、煤气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做好社区的管理与服务,着力打造3—5个典型示范区。2012 年确保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区入住率达到85%以上。

明确职责、与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认真做好老村搬迁工作。特别是两个涉农办事处,至少确定一个试点社区,为全市老村搬迁工作积累经验。2012年预计拆除旧房500户,置换土地1500亩。并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内马庄、二十铺等社区整体搬迁进度,确保年内有明显进展。

以促进涉农居民持续增收为重点,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有条件的居民集中种植、规模养殖,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涉农居民从事三产服务业,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住得稳、过得好、富得快。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这一目标,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本台记者报道

马啸 若琳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

一、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已是当务之急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近几年,我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输水管道延伸入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市自来水公司日均供水能力约为10万立方米,管网覆盖全市建成区和南海新区。完全有能力保障全市的供水。但是开发区自来水公司为主的包括部分乡镇自来水公司等小区域分头供水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明显,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要求,彻底消除供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水源水质状况难以控制,农民群众要求一体化供水的呼声日高。小水厂均自河道取水,由于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水源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取水口或被住宅区包围,或离工业园区较近,水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绝大部分水厂粪大肠菌、铁、锰、溶解氧超标,2家水厂氟化物超标。同时大多数小水厂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净水设施简陋,供水水质难以保证。近些年,农民对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向城乡供水,就能消除农村用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2、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整合优化供水资源迫在眉睫。

多年来,各水厂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及与其相适应的实施机制,造成重复投资,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小而全的供水格局造成供水基础设施不能共建共享,设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水质得不到充分保证。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就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束缚,有效解决资源制约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3、部分水厂发展后劲不足,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刻不容缓。大多数小水厂当初建设主要出于及时解决群众饮用安全水问题,依靠政府行政推动,主要通过集体、个人筹资建成,具有应急性和突击性的特点,较少考虑供水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规模小、成本高、管理水平低,难以做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早期铺设的管道材质低劣,施工安装不到位,管道基础处理不当,经过多年的运行后,管网漏损率普遍较高,而且水压难以达标,给水厂的日常维修保养和及时抢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少水厂后期维护的必需投入和经营效益不佳投入乏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依靠规模企业的管理手段,就可以有效改善各乡镇的用水环境,优化地方的投资环境,保障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一供水相应滞后,推进一体化供水势在必行。

坚持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先争优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全市上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村庄整治、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一体化供水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单纯强调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而对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关注较少,虽然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目标,但是项目实施进展较慢,已经远远落在了其它地区的后面。据我调查:浙江省在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中走在最前面,比如绍兴市在2001年就对市区农村实行一体化供水;萧山区在1990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早1999年城乡一体化供水已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平原乡镇,到2002年对南片山区可通水的村也实行了一体化供水;嘉兴市目前已完成了市区3个镇的一体化供水,到年底可完成5个镇,计划到2010年全面完成;桐乡市在2005年完成了7个镇的一体化供水的基础上,目前已全面完成一体化供水任务。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生活质量要素的第一要求,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就应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快实施进程,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饮水水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造福于民、恩泽千秋的实事工程,要使工程顺利推进,必须客观正视、着力解决有关技术层面、体制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的相关问题。

1、关于区域供水模式选择

实施区域供水与城市供水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供水范围延伸到了乡镇,从我省其它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经验来看,推行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一直供模式。由市自来水公司对乡镇用户直接供水、直接管理,并按照中心城区相同的价格直接向用户收取水费。该模式要求市级供水企业前期投入大、日常管理要求高。二是分层转供模式。由市级供水企业将水输送到乡镇,通过总表计量,按统一价格批发给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再由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向本区域内用户零售自来水。该模式继续由乡镇水厂对乡镇以下管网实行管理,对市级供水企业压力较小。但小水厂的效益可能降低,也有可能擅自制水,形成混供水。

2、关于小水厂资产、人员的处置。

推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必然涉及到市自来水公司与小水厂的关系处理问题。现有乡镇水厂权属性质多种多样,建成时间与经济效益状况各不相同。上下各级必须围绕一体化供水的目标,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手段加以推进。区、乡镇政府要积极做好水厂间的协调工作;要明确供水管网无论谁建设,统一划归市市自来水公司管理;二级批发供水的,要参照天然气上、下网的方法,对价格介入审查,维护好双方的利益;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安全饮用水的宣传报道,营造推进一体化供水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有序推进、有情操作,兼顾收购后乡镇小水厂的利益。小水厂节余资金仍留在各营业所,用于所在区、乡镇管网建设和改造;小水厂的安装队仍然保留,改造和维护保养管网可优先安排其施

工;小水厂的人员由各营业所安排工作,确保人员稳定,职工退休或内退可参照所在区、乡镇统一政策执行。

3、严格依照一体化供水规划执行。

有关部门应在前几年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作进一步论证修改,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完善后提交市政府批准实施。根据《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确定的方案和任务,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不断优化供水管网方案,加快推进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禁随意调整项目,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立项,一律不得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各级财政不给予任何贴息补助。对用水需求上升较快,供需矛盾日趋明显,水质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在近期新上马供水设施项目的乡镇,按照“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推进”的原则,优先立项,集中力量,提前推进,切实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新的投资浪费。

4、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城乡一体化供水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上安排一定资金,或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配套费,专项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明确小水厂的闲置土地拍卖所得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通过对项目进行包装,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争取国债和上级专项补助或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用地作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行政划拨,纳入当年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一体化供水工程需要架设输电专线的,只收取成本费,其运行电费给予优惠。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农村居民用水,短期内实行城乡差别政策,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现同网同价;实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阶梯收费的办法;使水价问题不致以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2011

委员蔡长青 年4月8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调研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调研提纲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具体措施: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二、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三、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四、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劳动就业门路。

五、农村改造应符合长期经济发展和拉动农村消费的需要。

六、农村改造应结合地区实际、有利于能源资源整合。

七、农村改造应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和政策保障。

第一阶段我们要首先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第二阶段在拆迁前应对所有拆迁户进行“补贴”,以利益化

导向从而使拆迁公平合理顺利地进行。

第三阶段新区建设的融资。

第四阶段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村址改造利用。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查报告(精选)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资源。,我市辖6县(市、区)、84个乡镇(办事处)、2286个行政村,乡村总户数49目前.95万户,总人口222.33万人(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52.13万人,市区人口31.6万人,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市辖区和建制镇区的人口)96.03万人,乡村人口167.38万人;总面积942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3平方公里,耕地288.23万亩。

(一)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历史进程

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渊于城镇化建设,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到1985年,建市前)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实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84年,中央颁布了新的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广大农民积极进城进镇经商办企业,使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8.17%提高到了1985年的10.73%(按户籍人口计算)。

第二阶段:乡镇企业带动阶段(1986年到1991年)

198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晋东南地区,在晋城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针对中心城市功能不足,市区容量过小的弊端,制定和实施了明星乡镇战略,其基本思路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1年底,全市发展起了巴公、南村、高都、润城等20多个年产值在7500万元以上的明星乡镇,初步形成了“群马拉车,众星捧月”的城镇化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使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了13.36%(按户籍人口计算)。

第三阶段:小康拉动阶段(1992年到1997年)

1991年底,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市适时提出了用小康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发展思路,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规划,在36个建制镇重点实施了以“工业小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市场建设、科教兴镇、基础设施、农民住宅小区”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战略。使建制镇的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199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跨入了小康行列。在此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四次在我市召开了小康建设现场会,1993年9月、1996年7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小康村镇建设研讨会和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总结推广了我市在小城镇建设及小康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小康建设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小康乡镇——小康村——广大农村”四级辐射网络,起到了接力辐射的作用。到199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了16.75%(按户籍人口计算)。

第四阶段:改革推动阶段(1998年到2002年)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和《加快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重点启动了巴公、北留、南村、河西、嘉峰、平城等6个小城镇的综合改革试点。到2002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8.4%(按常住人口计算)。

第五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年到2007年)

中共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查、认真研究,调整城镇化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全面规划,递次推进的新思路。重点是“两个结合”:一是把加快工业化步伐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二是把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中心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建设上,牢固确立工业立市理念,围绕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两大主题,全力构筑晋城经济的“四梁八柱”,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以工业相对集中区的建立带动了巴公、北留、嘉峰、马村等一批小城镇的迅速崛起。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完成了中心城市第三轮总体规划,重点建设了文体宫、游泳馆、博物馆、体育场、“两河”治理、“城中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使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加快工业化步伐和中心城市建设,对县域中心镇和重点小城镇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到200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3.2%(按常住人口计算)。

(二)当前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有利条件

今年以来,在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大思路、大举措、大手笔精心谋划、严密策划,先后出台了《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发布了《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草案》(征求意见)公告,11月11日在阳城县召开了“全市特色城镇化建设现场会”;12月4日,王茂设市长在上海2008年中国国际生态建设市长高峰论坛上,作了“统筹城乡生态建设,打造文明宜居城市”的精彩发言,12月5日,带领我市规划、建设、园林部门负责人,对苏州市城建和园林绿化工作进行了考察。这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使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市城镇化率已上升到了43.2%,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有望在近年达到全国城镇化率44.9%的水平。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我市2007年人均GDP已达到2700美元,这些均表明我市已进入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期和最佳发展机遇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其

有利条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我市具备了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经济基础。2007年,全市GDP达416.5亿元,人均GDP为18773元(约2680美元),比全省平均高1938元,比全国平均高60元;财政总收入达96.9亿元,人均4351元,比全省平均高804元,比全国平均高479元。2006、2007两年,在山西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我市发展水平均居全省第二,发展指数均位居榜首。2007年9月,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我市位居第57位。今年我市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达到460多亿元,财政总收入将突破120亿元。这些都表明,从经济实力衡量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基础。

二是我市具备了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工业基础。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4.2亿元,建成了像富士康科技园、巴公工业园、阳城北留煤化工园区和电力园区、蟒河精细化工园区、演礼日用陶瓷园区、高平西部化工园区、特色铸造工业园区、轻工食品工业园区、南村工业园区、沁水嘉峰——端氏新型能源园区、陵川礼义工业园区等一批工业园区。乡镇企业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涌现出了一批像泽州福盛钢铁、阳城皇城相府、高平厦普赛尔、陵川鸿生淀粉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带动能力的民营企业,这些都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三是具备了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城镇基础。近几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五市”联创活动,先后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全国性、全省性的荣誉称号。去年年底,我市还获得了“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的称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们还建成了像北留、嘉峰、巴公、马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的8平方公里拓展到了4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建市初的14.5万人增加到了31.6万人。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域城市——建制乡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架构和雏形。与此同时,随着晋阳、晋焦、晋长高速公路,陵沁一级公路、端润一级公路等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207国道、陵沁公路等路面的综合改造,多条旅游公路的完工,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普及,一个建设布局合理、干支相连、沟通内外、四通八达、快捷畅通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为我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四是具备了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农村基础。2007年,我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68.64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总值达211.6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5.34万千瓦,农村用电总量达6.33亿千瓦时,农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36.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35元,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这些都为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农村基础。

目前,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正由自发统筹向自觉统筹转变,工作重心由城市为主

向城乡统筹转变,城乡发展模式由外延拓展向内涵提升转变,城市建设重点由偏重形象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形成全社会共识。

二、主要困难和制约因素

目前,我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许多城市在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富于创新,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而我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功能作用发挥不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中心城市发展规模、空间结构及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

我市雄踞太行之巅,地处山西东南,俯瞰中原,介于太原和郑州两大都市之间。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冶铸业、加工业基础较好,是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桥头堡”和“中转站”,是为新型能源、煤化工、冶铸加工和电力基地提供服务的区域中心城市。但是从目前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规模、功能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原城市规划起点低,致使中心城市发展空间过于狭小,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在项目引进、产业布局、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制约,许多引进项目落不了地,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投资商挥手他去。二是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足,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科教支撑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化推进、金融服务功能、信息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等,均难以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扩大的需求。

(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产业支撑体系不稳固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生产,形成了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重重。时至今日,发展经济仍然是紧盯资源作文章,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步伐缓慢。以资源经济为主体的单一的经济结构,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市场适应能力差,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再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极易产生波动。特别是我市乡镇企业的萎缩,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2007年我市人口总数为222.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7.98万人;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4.8%和64.1%;城市居民可支配 收入为12404元,比上年增长22.4%,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35元,增长仅12.6%。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1.75:1扩大到2007年的2.79:1。而且农民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须的种子、化肥、农具等生产资料。城

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差距。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臻于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保障面和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已全面推行,但保障标准仍然很低。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看,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和维护,而农村则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建设。2007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15亿元,其中城镇为198亿元,而投入农村的只有17亿多,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发展生产、兴办社会事业、改变落后面貌的需要。我市510个欠发达村仍处于贫困状态,2007年人均收入为2454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5.3%,2000元以下的村158个,最低的只有1150元。

(四)改革滞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

一是城乡统筹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和支农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二是成长机制尚未形成。以乡村为投资主体发展乡镇企业,大量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以工补农、以工兴村、以工兴镇的发展体制已经衰退,但是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新的成长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三是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专业银行支工歧农,商业银行重工轻农,农村信用社有职无权,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四是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国家对土地又实行着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政策,已经成为影响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的最关键因素。

(五)人力资源开发总体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诸多障碍首先是素质性障碍。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5.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到2%。这说明,在广大农村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市场经济意识较为淡薄,转移就业、创业能力均比较弱。即使走出家门,由于缺少就业竞争力,大多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能够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只是极少数。其次是体制性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改革,但新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城乡壁垒依然森严,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很高。特别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医疗、子女入托入学、工伤意外保险等许多方面,仍然存在歧视性规定和制度性障碍。第三是市场障碍。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劳动力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管理、经营不规范,服务不到位。

下载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实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

    如何实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十一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城乡道路基础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宏伟目标。基本具备了村村通客车的道路条件,在省、市、县如何推进我市城乡公交一......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 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 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的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调研工作,深入......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促进县域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近年来,胶南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建设“蓝色之城、绿色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2004年2月6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按: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经验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本站特辑“成都市......

    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

    关于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的工作安排,8月5日至9月5日,由市政协副主席马文建带队,农村委牵头,各专委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