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十五条意见
北京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
日期:2012-12-22
本市迅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于12月20日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意见》,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改进调查研究
注重实效,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市领导的调研活动要根据主题安排内容,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研要力求准确、全面、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防止走形式、走过场。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市领导可结合调研主题听取工作汇报,一般不召开全区(县)性工作汇报会和由区(县)级几个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各调研点不能为迎接调研装修布置,更不能弄虚作假。汇报工作时要讲真话、报实情。
不搞层层多人陪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陪同的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5人,区县陪同的负责同志不超过3人。其他市领
导调研,陪同的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2人,区县主要负责同志可不陪同。市领导到基层调研时,不搞层层多人陪同,街道、乡镇等只安排1位负责同志陪同。1个调研点涉及多个单位的,每个单位只安排1位负责同志陪同。
简化接待,不实行交通管制
市领导调研时,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摆放花草,不安排接见合影,不安排题字题词。调研期间需要用餐的,一律安排自助餐。市领导调研时,不实行交通管制,涉及的相关区县、单位不安排车辆陪同。
精简会议、文件
减少会议活动
严格清理、切实减少各类会议活动,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开小会的不开大会,可以合并的坚决合并。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召开的本系统全市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领导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等。
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和时间
各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部门参加,不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不请各区(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各类会议活动不安排市领导接见会议代表并合影。
尽可能开电视电话会
提高会议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各类会议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不涉密且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的会议可直接开到基层。
严控会议活动经费
各类会议活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禁提高会议用餐、住宿标准,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会议活动现场布置要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减少各类文件和简报
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不再以市委、市政府(含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文件。严格按照职权和隶属关系行文,不得多头报文、越级报文。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部门不得向区(县)党委、政府发布指示性公文,也不得要求区(县)党委、政府报文。
提高文件、简报的质量和时效
简报要突出重要动态、重要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减少一般性工作情况汇报。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文件和简报、材料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降低公文处理成本,缩短公文流转时间。
规范出访活动
出访次数严格按规定执行
市领导年度出访计划和年中协调安排经批准后,不再临时安排出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原则上不安排同期出访。
市领导出访次数、时间、国家数量、随行人员数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礼品管理。
改进新闻报道
规范新闻报道
市领导出席会议活动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出席一般性会议活动不作报道。除经中央和市委批准的重大展览和文艺演出活动外,市领导参观展览、观看一般性文艺演出以及出席其他文艺活动,一律不作报道。市领导对部门、区县的批示不作报道。优化市领导会议活动报道的内容和结构,除涉及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事件外,安排在报刊、电视头条新闻之后。除具有全局意义和重大影响的会议活动外,不安排广播电视直播。
压缩报道数量、字数、时长
简化新闻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和时长,有的可刊播简短消息,有的只报标题新闻。市领导调研活动报道字数不超过800字,会议活动(包括外事活动)报道字数不超过500字;电视时长不超过1分钟。电视报道不出同期声。
第二篇:市委意见
中共绥化市委贯彻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 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010年9月20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 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发 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都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站在依法保障“ 两区”建设、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高度,站在依法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 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实践。进一步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机构要把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理论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社会研究团体要深入开 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研究和人大工作的应用研究。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宣传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作为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级人 大常委会要落实好新闻发布制度。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人大工作有关会议和重大活动的深度 报道,形成人大工作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 坚 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落实党委定期研究人大工作的机制。各级党委每届任期内应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每年应听取一次人大 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主动了解掌握和研究部署人大工作,重点解决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实 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要把推进地方民主法制建设纳入对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 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考核项目,量化考核标准,并逐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在目标 责任制考核中的所占比重。落实党委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通报机制。各级党委作出的 重要决策和重大部署,应及时向人大常委会党组通报并征求意见。召开全局性会议、组织重 大活动以及开展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测评时,应安排人大常委会、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常 委会工作机构有关领导成员参加。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议,由同级党委书记 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议,人大常委会党组成 员列席同级党委全会。落实党委协调联系人大工作的机制。各级党委要发挥 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主动协调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督促政府、法院、检察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及时协调解决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职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确定党委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党委副书记要经常参加人 大常委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
三、进一步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党委要按 照科学 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善于通 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把党委的主张和意图上升为国家意志。凡属法律规定应由人大及其常委 会审议决定、需要本行政区域全体人民一体遵循的事项,都要交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扬民主,严格 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人大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党委请示和报告,并按照党委 指示和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党委意图得以实现。要抓住党委决策实施中的重大事项,抓住带 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 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并适时依法作出有关决议决定。要加强审议决定重大 事项的机制建设,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建立和完善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工 作范围和程序,不断提高审议决定重大事项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四、进一步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各级党委要重视和支持 人大及 其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注重协调解决人大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由人大及其 常委会表决通过或实施监督的重大事项,应尽量避免党政联合发文。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认真 贯彻落实监督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办法》,重点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党委重大决策的落实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实效。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况的监督,加强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公共财政支出、政府举债、专项资金使 用、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以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提高财政 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监督,支持审计机关 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执行审计决定;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健全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司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资源,严肃查处违法违纪事项,促 进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依法开展评议监督,强化评议结果的转化和利 用,把人大评议结果作为党委目标考核中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之一;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 查工作,科学界定审查范围,依法完善工作程序,有效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确保 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要求;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等工作,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 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要敢于运用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 等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垂直管理 部门和派出机构的监督,把维护大局服务发展、实施法律法规落实人大决议决定、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等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促进政府垂直管理部门和派出机 构严格依法行使职权;高度重视人大信访工作,健全和完善人大信访工作保障机制,注重解 决人大信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进一步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选举任免权。各级党委要认 真贯彻 中央和省委关于选拔任用干部的有关规定,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 统一起来。凡需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免的干部,应提前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和 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建议选举和任免职的理由,并介绍有关人员情况。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党 委推荐的人选提出不同意见时,党委应认真听取和研究,有关部门应作出说明。人民代表大 会临时党组织、人大常委会党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中的中共党员,要带头贯 彻党委的人事安排意图,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正确行使职权。支持人大常委会建立和完善 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察了解、供职发言和任后宣誓就职等制度,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 选举任免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各级党委要努力把好推荐人选关,尊重和维护人大及其常 委会的选举、表决结果。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期内应尽量 保持稳定,对个别确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理。凡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免 的干部,应在选举、任免后到职或离职并对外公布。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所选举或任命 的干部进行监督。
六、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要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各级政 府、法 院、检察院要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要认真负 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对依法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要及时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对人大 常委会依法开展的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预决算审查、执 法检查、专项调研、工作评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 监督活动,要给予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或负责 人员应按要求列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要认真执行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要加强同人大常委 会和人大代表的联系,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要邀请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人大专门委员 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参加。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法院、检察院专项工作的审议意见作为考核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政府垂直管理 部门、派出机构要坚持每年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一次执法工作情况,密切配合人大常委会组织 开展的执法检查、专项调研、代表视察、工作评议等监督活动,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监督。
七、切实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的领导,统筹考虑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坚持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进一 步优化代表组成结构,适当提高基层代表的比例,各级党委在推荐、提名代表候选人时应充 分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并把代表履职情况作为提名的重要条件,保证换届时连任的 代表占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完善代表培训制度,每届至少开 展一次代表集中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培训实效,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代表 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积极落实代表履职登记、代表向选举单位或选民述职、代表公示、代表 辞职及罢免等制度,强化代表职务意识,规范代表退出机制。对因工作变动的职务性代表和 不能履行职务的代表,应主动辞去代表职务。进一步落实保障代表知情知政的工作机制,人 大常委会、政府、法院、检察院应向代表及时通报有关工作和重要情况,寄送有关刊物和反 映工作情况的资料等,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旁 听法院审判,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视察、调研等活动,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 有序参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联系代表、接待代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认 真听取和吸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认真落实代表法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履职责、作表率、为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贡献”活动的 决定,继续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组织和 引导,不断改进活动的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认 真落实各级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市、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每人每 年分别不低于2000元、800元、400元,并根据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增长相同比例逐年 增加。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定标准将代表活动经费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及时足额拨 付。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应给予大力支持,提供时间和物质保障,对没有固 定收入的代表,要按规定发放补贴,对妨碍代表履行职责或侵犯代表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 肃查处。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各级政府、法院、检察 院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 作方法,严格办理时限,提高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研究建立办理工作保 障机制,探索建立办理结果绩效评估工作机制,对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 进行满意度测评。各级人大代表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与选举单位和选民的联系,主 动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要积极参加代 表活动,带头履行代表职责。
八、进一步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认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 人员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提高践行和服务科学 发展的能力。注重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提高人大常委会专职委 员比例的规定,保证换届时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达到50%以上。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人选,从党政部门正副职、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副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副职中选任。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人选可参照执行。注意提高专职委员的职级、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连任的规定,把组成人员履职情况作为推荐人选 的重要条件,并充分尊重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以保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 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由同级党委书记兼任 的,要配好配强主持人大工作的副主任和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建立和完善人大常委会秘书 长办公会议制度。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设秘书长1人。进一步健全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设立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工作委员会(正处级),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专业工作人 员2人。将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科更名 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办公室,设主任1人(副处级),副主任1人,专业工作人员2人。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要配备预算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专业人员。进一步加 强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机构主任可以配备为正处级,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机构主任可以配备为正科级。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事信访工作人员 的补贴标准应与信访局(办)工作人员相同。加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把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配备、培养、选拔、任用与交流纳入党委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总体 规划和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党委、政府、法院、检察院机关干部的 交流力度,有计划安排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到党委、政府、法院、检察院或基层挂职锻炼。积极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县(市)区平级安排到人大常委会机关担任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委员的,编制和生活福利待遇仍由原单位负责。要通过增加编制解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员过少问题。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条件应与本级党委、政 府同级领导成员相同。保证人大常委会机关、乡镇人大办公经费开支以及重大活动和重要工 作所需专项经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项工作经费每人每年3000元,县(市)区人大常 委会组成人员专项工作经费每人每年1000元,并列入财政预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改善工 作条件,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和改善人大常委会工作用车、网络系统和电子表决系统等必 备的工作设施。支持人大常委会开展与外国地方议会的友好交往和交流活动。
九、加强乡镇人大和城市街道、社区人大工作。加强乡镇人大组织建设,乡镇人 大主席 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的,要设专职人大副主席,并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为便于乡镇人大 主席集体议事,可在本级人大代表中择优选任一名副主席。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应把主 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做好人大工作上。不断总结在城市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的经验,积极 探索在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市委每年对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本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第三篇: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贯彻
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贯彻“七一”讲话精神
东方网7月13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11日至12日在世博中心举行。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开局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俞正声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作关于本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的讲话。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吴志明、董君舒、杨晓渡、杨雄、屠光绍、杨振武、李希、丁薛祥、朱争平等出席。
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决议》,通过关于递补市委委员的决定,通过关于追认给予张仁良同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有关事项。
俞正声在讲话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目标和部署。学习贯彻重在联系实际,要在理论结合实际的思考中创新观念,探索战胜“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新思路、新办法,自觉地运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上海“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用讲话精神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在谈及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俞正声分析指出,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平稳健康,开局工作良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问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做好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准备,确保市场价格稳定有序,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和群众生活需要。从长远来看,上海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是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模式和办法,积极探索试点新的住房政策,千方百计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
“要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能否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俞正声强调,要抓好重大项目的落实,抓好对内对外开放的落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舒舒服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可能实现“四个率先”,不可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任务。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高位运行,逐步解决对土地收入的偏好问题,工作上加强督查考评,真正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在发展高端制造业上下功夫,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在谈及关于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时,俞正声指出,“11·15”特大火灾事故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发展安全第一,只有安全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希望大家真正把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加快制定安全规划和工作举措,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加大安全保障投入,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安全责任落实和考核,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上海城市安全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俞正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我们要认清形势、认清使命,狠下决心、狠下功夫,努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在居住政策、社保制度、就学问题、规范用工等方面创造条件,让外来常住人口融入上海;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审慎处理分配问题,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继续加强信访工作;要加强郊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重点关注大型居住区、大型镇、城中村三个区域,着力加强市级的统筹协调,建立以人口为第一要素、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创新镇、村基层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加大投入,支持郊区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通过最严厉的准入、最严厉的监管、最严厉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措施,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努力使上海成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党,首先在于党的公信力,在于党能否保持清廉为民的本色。”俞正声强调,要认真抓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要认真贯彻年初确定的七项专项治理,认真贯彻换届工作中有关纪律的规定,认真做好领导干部房产登记等申报工作,认真贯彻有关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部署,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党组织不忠诚老实的干部不予重用,不断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韩正在讲话时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进“十二五”规划开局年各项工作,总体上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按照全市的工作部署,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一些打基础、建机制、利长远的工作取得突破。
韩正指出,去年发生的“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也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难以忘怀的伤痛。我们必须把城市安全放在首位,从制度建设着手,从突出问题、重大隐患入手,加快建立健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下一步,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要深入彻底抓好事故整改;二要建立制度化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三要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四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五要扩大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于群众十分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加强管理。
韩正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咬住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完成全年任务。要依托“四个中心”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要创新政府扶持机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要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着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大力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和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会议递补市委候补委员林化宾、裘新为市委委员。
第四篇: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正值假期,有幸聆听任洪智老师数字化解读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使我对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的主题、要求、目标、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我就任老师讲解过程中我学到的知识并结合我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首先,全会主题鲜明: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主题就是核心,是旗帜,是方向。明确了主题就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求实创新是要求,跨越争先是目标。这个主题是务实的。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被别人落在后头了,正如省委吉书记在2010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别人干点事情,就会锦上添花、出彩出秀;我们百倍努力,还是铺路奠基、雪中送炭”。所以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用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干劲才可能应对,赶上甚至超越。
其次,全会总结“十一五”发展成绩客观,经验宝贵。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应该说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十一五”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激情澎湃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多的五年,是全市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是全市地位不断上升、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五年。“四个五年”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十一五”时期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重新定位和审视牡丹江,把牡丹江放在整个东北亚来定位,制定了“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全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新燃起了斗志。2010年,我市GDP达781亿,五年增长2.4倍,全省排名第四,这也打破了连续18年全省第五的尴尬局面,全口径财政收入87.2亿,五年增长3.2倍,全省排名第三,一次性财政收入42.8亿,五年增长3.4倍,固定资产投资517.6亿,五年增长6倍。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63元,五年增长2.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806元,五年增长1.74倍。“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改革创新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改革的同时也释放了发展活力。比如: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1050万;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项目87.5%并降低了行政成本,还有市级三级环卫体制改革、棚户区改造、出租车规范管理、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干部提拔任用体制改革(公选制、比选制)等等。五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干群关系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十一五”时期我们成功实现了“双四”、“双五”、“双六”的目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全体党员干部团结肯干、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总结成绩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增强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总结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作风,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使我们的党活力无限、永葆青春、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通过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各方面经验教训,对未来“十二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全会制定的“十二五”发展思路清晰明了,发展办法科学有效。“十二五”发展思路突出“一个主题”,即“求实创新,跨越争先”。所有政策制定,办法实施都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它既是规划制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既是目标又是方向。求实创新,跨越争先是新时期的追赶跨越,是坚持追赶跨越不动摇的战略定位。我们的市情决定我们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必须跨进全省第一方阵。“十二五”发展思路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已不单单是牡丹江市,已经是全国的形势,是国家战略。对于牡丹江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具体来说我们要“双调双转”,即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调整知识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最终实现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再就是转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要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二五”发展思路明确一个目标,即建设五个城市的目标,同时实施三个战略,即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十二五”发展办法具体体现为七个抓,即抓发展、抓调整、抓改革、抓开放、抓城建、抓民生、抓党建。抓发展,要注重四个要素,即思想、项目、干部、环境,思想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干任何事首先要统一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调整,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措施是第一产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加强市场化经营、注重品牌战略提升、用国际化视角发展农业;第二产业要大力实施工业裂变工程、培育立市型产业、支柱型企业(如:光伏、石化、装备制造、林纸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注重发展金融证券、商贸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抓改革,就是推进“两核一带”城镇群建设,两核即“牡海宁”同城化和“绥东穆”一体化,一带即301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同时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并突出五个带动,即中心城市、城关村、森工农垦、产业镇、中心村。抓开放,就是用国际化视野提升沿边开放,即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合作抓延伸、贸易抓转型,由单项贸易向多项贸易、单边贸易向多边贸易转变,从以贸为主向贸工并举转变,精心打造面向东北亚的“五个中心”,即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会展中心、加工中心。抓城建,就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抓民生,落实民生工程20字方针,即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抓党建,开展“三实两创”主题实践活动,求实要求我们善于学习,把握规律;务实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落实要求我们坚决执行,雷厉风行;创新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一流要求我们高标准定位,奋勇争先。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全会的精神领悟好、贯彻好、宣传好、落实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理顺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要把全会精神细化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中,细化到日常工作中,细化到日常生活中,和全市同仁一道为大牡丹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五篇: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数字化解读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中有幸聆听任洪智老师数字化解读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使我对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的主题、要求、目标、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充分理解了数字化解读的411137,四个五年、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目标、三个战略、七个抓,接下来我就任老师讲解过程中我学到的知识并结合我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首先,全会主题鲜明: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主题就是核心,是旗帜,是方向。明确了主题就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求实创新是要求,跨越争先是目标。这个主题是务实的。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被别人落在后头了,正如省委吉书记在2010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别人干点事情,就会锦上添花、出彩出秀;我们百倍努力,还是铺路奠基、雪中送炭”。所以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用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干劲才可能应对,赶上甚至超越。
其次,全会总结“十一五”发展成绩客观,经验宝贵。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应该说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十一五”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激情澎湃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多的五年,是全市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是全市地位不断上升、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五年。“四个五年”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十一五”时期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重新定位和审视牡丹江,把牡丹江放在整个东北亚来定位,制定了“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全市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新燃起了斗志。2010年,我市GDP达781亿,五年增长2.4倍,全省排名第四,这也打破了连续18年全省第五的尴尬局面,全口径财政收入87.2亿,五年增长3.2倍,全省排名第三,一次性财政收入42.8亿,五年增长3.4倍,固定资产投资517.6亿,五年增长6倍。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63元,五年增长2.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806元,五年增长1.74倍。“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改革创新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改革的同时也释放了发展活力。比如: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1050万;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项目87.5%并降低了行政成本,还有市级三级环卫体制改革、棚户区改造、出租车规范管理、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干部提拔任用体制改革(公选制、比选制)等等。五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干群关系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十一五”时期我们成功实现了“双四”、“双五”、“双六”的目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全体党员干部团结肯干、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总结成绩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增强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总结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作风,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使我们的党活力无限、永葆青春、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通过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各方面经验教训,对未来“十二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全会制定的“十二五”发展思路清晰明了,发展办法科学有效。“十二五”发展思路突出“一个主题”,即“求实创新,跨越 争先”。所有政策制定,办法实施都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它既是规划制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既是目标又是方向。求实创新,跨越争先是新时期的追赶跨越,是坚持追赶跨越不动摇的战略定位。我们的市情决定我们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必须跨进全省第一方阵。“十二五”发展思路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已不单单是牡丹江市,已经是全国的形势,是国家战略。对于牡丹江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具体来说我们要“双调双转”,即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调整知识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最终实现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再就是转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要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二五”发展思路明确一个目标,即建设五个城市的目标,同时实施三个战略,即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十二五”发展办法具体体现为七个抓,即抓发展、抓调整、抓改革、抓开放、抓城建、抓民生、抓党建。抓发展,要注重四个要素,即思想、项目、干部、环境,思想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干任何事首先要统一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调整,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措施是第一产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加强市场化经营、注重品牌战略提升、用国际化视角发展农业;第二产业要大力实施工业裂变工程、培育立市型产业、支柱型企业(如:光伏、石化、装备制造、林纸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注重发展金融证券、商贸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抓改革,就是推进“两核一带”城镇群建设,两核即“牡海宁”同城化和“绥东穆”一体化,一带即301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同时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并突出五个带动,即中心城市、城关村、森工农垦、产业镇、中心村。抓开放,就是用国际化视野提升沿边开放,即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合作抓延伸、贸易抓转型,由单项贸易向多项贸易、单边贸易向多边贸易转变,从以贸为主向贸工并举转变,精心打造面向东北亚的“五个中心”,即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会展中心、加工中心。抓城建,就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抓民生,落实民生工程20字方针,即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抓党建,开展“三实两创”主题实践活动,求实要求我们善于学习,把握规律;务实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落实要求我们坚决执行,雷厉风行;创新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一流要求我们高标准定位,奋勇争先。
作为一名后备干部,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全会的精神领悟好、贯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彻好、宣传好、落实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理顺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要把全会精神细化到工作计划中,细化到日常工作中,细化到日常生活中,和全市同仁一道为大牡丹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