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

时间:2019-05-12 13: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

第一篇: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1114108李晨晨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体质、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表明现在研究已表明体质与心理健康存在相互关系,心理与体质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待进行一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关系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正文: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心理问题日益突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对应关系及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心理特征,对于今后高校在体质健康教育过程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体质的基本概念及范畴

体质(Constitution)是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体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如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生活条件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故能增强体质。体质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体质的强弱和健康的好坏,都涉及人体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心理状况,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及对外界的适应和抵抗能力。但体质与健康,绝非同一概念,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从内容和作用上看,都比健康更为广泛。

2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健康(Health)是指身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均处于完美的状态,不限于无病和虚弱。健康是一种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描述是:“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提出“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概念的逐渐完善,精神卫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一个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并具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心理健康。它是保证一个人高效率工作、学习和愉快生活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如下几方面:(1)积极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到满意和快乐;(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客观地评价他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4)能够快速解决各种挫折和失败;(5)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

最后,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健康的体魄是心理健康重要条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生物遗传因素包括有遗传、疾病、外伤等原因。而在社会因素方面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特殊人格等。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体育活动可以导致众多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好处。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

度对体育对心理产生的作用进行阐述。

3.1社会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为体育运动对心理的作用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1)体育有助于智力的发展。首先,体育可促进人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体育运动能减缓应激反应,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再次,体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2)体育对于调节情绪有积极作用,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3)体育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体育运动的特点在于需要不断克服客观和主观困难;(4)体育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体育运动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属于群体活动。在体育运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同伴、教练和老师、对手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等良好的交往原则;(5)体育可使人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

3.2心理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1)认知行为假说:人们完成一项他们认为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其自定准能水平就会提高。就会有自我成就感,自定效能提高感,这种成就感就会打破与抑郁、焦虑以及其它消极心境状态关联。(2)社会交互作用假说:体育锻炼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而加强了社交。(3)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长期的体育锻炼要减少消极情结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它练习分散注意同时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

3.3生理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生理学的角度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

(1)心血管功能学说:体育锻炼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发展,增强血管的收缩性和渗透性。健康的血液循环可使体温恒定,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利于心理健康。另外,体育活动引进的体温升高可使人产生短期安静的效果。该理论基于脑干温度的变化,可使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减少,从而引起放松状态。(2)单胺假说:有证据显示,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脑部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的水平与压抑和精神分裂有关,脑中单胺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中起了媒介作用。研究表明: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分泌量减少的情况,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基,多巴胺等的减少,而进行体育锻炼则会出现脑去甲肾上腺素提高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体育锻炼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抑制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的产生,进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3)内啡呔释放假说:各种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它组织,这些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内啡呔能减轻痛感和产生快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内啡呔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4大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

DiehlNancyS等人在1998年对160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社会体形焦虑、厌食症状、暴食症状、抑郁自评、自尊、身体练习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体形焦虑与饮食紊乱有显著性相关。BrunetJennifer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自尊显著影响社会体形焦虑,同时也显著影响体质,通过提高自尊和有目标的社会体形焦虑的干预可以帮助提高身体活动的动机和体育行为。HaaseAnneM研究认为运动员的体形认知与运动员社会体形焦虑密切相关,女运动员对于体形的认知直接影响体形焦虑和饮食。MarklandDavid等人的研究认为,男、女在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同主要是由于男女对于形体的认知上的不同造成的。

毕秀淑,彭延春2003年通过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干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联系密切,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王虹在2006年39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证明得出SCL-90测试得分在不同的体质学生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体质成绩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良好的对应关系。王晓霞在2005年同样利用SCL-90量表,发现“心理正常组”与“心理障碍组”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身体素质综合评价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些研究揭示了心理健康因素与身体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周冰2006年研究证明不同的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存在差异性,大学生的体重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与自我尊重感的相关系数最大。大学生的台阶试验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与人际关系亲和感相关系数最大。大学生的体质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与人际关系亲和感相关系数最大。王向晨在2007年的研究证明男生中,不同心理建康水平的大学生在体质测试总成绩和立定跳远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水平好的学生在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身体素质水平不良的学生;在聪慧性、怀疑性、试验性、独立性、紧张性五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身体素质不良的学生。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体育锻炼对心理产生的健康促进作用都是毋庸置疑,体育锻炼可产生社会、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建康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大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目前仅局限在体质与心理的相关性方面的定性研究,而针对不同的体质状况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以及不

同的心理特征所具的体质特征的定量研究目前未见报道。进行体质与心理之间的定量研究对于今后高校在体质健康教育过程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寅.诊断学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5.

[2]石作砺,于葆.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王翔朴,王营通,李珏声.卫生学大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378-379.

[4]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73-174.

[5]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73-174.

[6]钱建龙编.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9.

[7]Warburton,D.E.R.Nicol,C.W,&BredinS.S.D.(2006).Healthbenefitsofphysicalactivity:theevidence[J].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174,801-809.

[8]徐志刚,刘盎.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9]钱建龙编.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33

第二篇:亚健康与体质及证候的关系研究论文

关于体质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黄帝内经》体质思想的精华所在。重视体质、辨识体质的思想也贯穿于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中。张介宾是最早提出“体质”一词的医家。《景岳全书·杂证谟》曰:“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1].现代自以匡调元、王琦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建立“中医体质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并搭建起理论框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才引起关注。亚健康的概念进入中医学的视野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其随着近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兴起而逐渐渗透到医学领域。由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与《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相契合,具体手段也是通过辨证论治来实现,所以近年来亚健康与体质及证候的关系也成了中医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

1、证候、体质与亚健康概念辨析

中医学对体质和亚健康的把握都是以证候为媒介实现的,因此,体质与证候,亚健康与证候、体质之间存在着既交叉重叠又互相独立的复杂关系,需要从理论上梳理清楚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1.1证候

对于证候概念,《中医基础理论》定义为:“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病势、邪正关系,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亦标示着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2]9.通过对该定义进行分析即可以判断证候的内涵和外延包含以下3点:1)证候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出的整体水平的反应状态;2)证候范畴涉及到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和邪正关系等内容,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与机体内环境中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作用的始动、发展、变化和结果的判断和概括;3)证候的最终表达形式是一组有特异性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1.2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将体质的概念表述为:“体质是指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2]129.通过对此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体质”的内涵包括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和整体水平上的心理状态,包括智力、情感、情绪、人格、意志行为等。“体质”的外延则包括了与“体”相关的先天禀赋,包括种族、家族遗传以及养胎、胎教等以及与“质”相关的后天际遇,如饮食营养、生活起居以及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季节、气候、地理条件及生活方式等。

1.3亚健康

亚健康是中国学者在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的“第三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3],简单地说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亚健康”和“健康”“疾病”两个概念对举见意,因此,通过对“健康”和“疾病”内涵及其外延的分析,可以明确亚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健康的内涵涉及身体、精神、社会三方面内容,疾病的内涵主要涉及身体内容,因此,亚健康的内涵应当是指个体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反应性和适应性低于正常水平但又优于疾病水平的程度,其外延则包括个体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相关因素。

2、证候、体质与亚健康关系探析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解读,可以看出三者重叠的部分主要有以下3点:1)三者都是机体的反应状态。证候是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 体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结构和功能表现于外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稳定状态; 亚健康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的一种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整体状态。2)三者都是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对体质和亚健康的把握也是通过症状、体征而实现的,病理性体质和有症状亚健康的表达形式与证候的名称和内容完全一致。

综上,证候、体质与亚健康三者之间的确存在交叉,但是他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形成因素各不相同。中医病因的“三因学说”就是指导致证候形成的三大类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某一具体证候类型一般都可以明确判断出具体的外感或者内伤的原因。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和后天自然社会综合因素相关,其中先天因素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且形成体质的这些因素难以具体明确地区分开来。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和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因此,体质的形成主要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证候与亚健康的形成主要责之于后天因素,证候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都密切相关,而亚健康则主要由社会环境因素导致。

第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证候发生于生命过程中的某一时段,持续时间有限,且短时期内可以发生转化。体质的形成是在生命之初,一经形成常常会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且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亚健康持续的时间则介于证候与体质之间,亚健康形成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会保持稳定,继而逐渐向疾病或康复方向发展,而不是伴随终生。

第三,分型繁简差异明显。由于证候可以发生于生命过程的任何阶段,持续的时间有限且容易发生传化,因此,证候的类型最多、最细致,目前公认的证型从一百余种到八百余种不等。体质伴随终生且不易发生变化,因此,体质的类型较少且较粗略,目前较为成熟的分型有6类[4](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倦恍质、腻滞质、晦涩质)和9类[5](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亚健康的分型目前尚无成熟公认的标准,有学者根据定义从理论上将其划分为三大类[6],即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和社会性亚健康,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道德亚健康,并将每一类进一步细化为3 ~4个亚类[7].另有学者[8]运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数据挖掘等分析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表明,健康状态常见证候按出现频率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气滞证、心气亏虚证等13种证型。也有学者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亚健康调查数据进行分型[9],通过聚类分析认为,亚健康群体主要属于中医所说的郁证、痰湿和虚证三大类。

第四,症状构成各有特点。证候的症状体征一般表现为主诉有明确的不适和痛苦,并伴有明显异常的舌脉特征,其四诊信息比较完整且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性关系也比较清晰,个体化、时相化特征也较为突出。体质中的生理性体质表现为正常生命活动的特征,病理性体质有症状和体征的表现,其四诊信息的内容与同名证候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持续时间较证候明显延长,机体症状体征的表现程度却明显低于疾病背景下的证候表现,相同体质的人其症状和体征的趋同性显着。亚健康可分为有症状性亚健康和无症状性亚健康两大类,有症状性亚健康的表现特点也较为突出和集中,主要有3个方面[10]:1)躯体方面: 包括失眠、头昏、乏力、困倦、疲劳、心悸、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性机能减退等;2)心理方面: 包括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恐惧、焦虑、烦躁等;3)情感方面: 包括冷漠、无助、孤独、空虚等。无症状性亚健康则仅仅体现为某项生物学指标有所偏离,既无症状体征,又难以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

第五 ,干预措施效果有别。证候是机体某一时期整体状态的反应,本身就具有时相性、传化性的特点,因此,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最为敏感,正确的干预措施实施后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体质是伴随机体终生的性质和特点,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较为缓慢迟钝,干预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体质的类型,一般来说对体质进行干预的目的在于控制其病理体质的程度,防止其向疾病阶段发展。亚健康的时相性介于证候与体质之间,因此,亚健康对干预措施的反应效果也是介于两者之间,经过足够长的一段时间,亚健康可以在正确的干预措施的调治下恢复至健康状态。

综合上述证候、体质与亚健康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审因度势地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满玉,郭艳幸,高书图,等。《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2):72-75.[2]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姜良铎。健康、亚健康、未病与治未病相关概念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167-170.[4]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2):3-17.[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4):1-8.[6]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7]林本荣,俞守义,邢曼丽,等。亚健康的诊断、分型与干预措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65-66,72.[8]马寰。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4.[9]何裕民。不信东风唤不回: 从亚健康走向健康[J].大众医学,1998(7):4-6.[10]李晓静,徐国和。中国亚健康研究及干预对策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4):427-429.

第三篇: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关系的研究

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关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这么多年,然而其实际效能发挥甚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辩证关系的研究,揭示两者在改善不断下滑的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中理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质健康测试 课余体育 关系

一、引言

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以下四个方面尤为突出:第一、学生体能(柔韧性、速度、耐力)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第三、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第四、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体力活动不足和体育锻炼不够是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问题。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学校体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现状

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效果却与其实施的初衷大相径庭,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各地各校只负责把数据上报给国家,缺乏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管。不少地方和学校领导意识淡薄,为了取得好的评价,允许甚至怂恿体育教师弄虚作假,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更多的部门或学校把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当作一项任务,只求每年把数据上报完成,却并未对学生进行反馈并提供锻炼指导意见,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完全脱节,等等。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家虽然建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但也只是为了从各省收集数据,并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于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监测管理体系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却显得十分脆弱。如何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及时的管理与监测,如何把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和体质健康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的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何构建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系等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虽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的管理系统,但均未能充分地发挥与使用监管功能,在这方面亟需优化和完善。

三、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现状

纵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除清华大学少数几所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均开设体育课外,一般院校只在大

一、大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时数而言,一、二年级的总学时为144学时左右。每周一次90分钟体育课,这其中还包括理论课、风雨天的停课,教学中往往以传授体育的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若使大学生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仅仅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顾渊彦在其所著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不应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有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实效不强,忽视了学校体育另一有机组成部分“课余体育”。

四、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的有机结合

(一)理念引导:全校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将每年学生体质测试具体研究报告及学生课余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呈报学校,以引起校领导及各级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依托体质测试平台,建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让每位同学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最后,建立养生堂网站,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二)实践角度:氛围营造、制度约束、多管其下

首先,依托现有学校体育体育课及体育社团开展一系列的“阳光体育”活动。街舞、轮滑、花式篮球、养生八段锦、健美操、瑜伽等受场地局限性较小的项目进入学生生活区巡回演出;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跆拳道、乒乓球、剑道、田径等项目通过各种类型的竞赛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建立学生体育锻炼监测系统,在网络成瘾的时代改变学生已有生活习惯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再次,建立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体系,运用行政干预方法进一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三)虚拟空间:利用网络建立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所需、所想

首先,建立论坛、贴吧,及时了解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各学院建立自己的“阳光体育”平台,及时更新社团活动内容,特色社团活动视频,以此来激励各学院、各社团的争相发展。同时,还应完善网络教学模块建设。

综上所述,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并未发挥实际的效用;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课余体育的重要性。因而,如何把学生从网络毒瘾中解救出来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我们必须多管齐下,以期将我国高校大学生从网络中解救出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01.[3] 邹继豪,季克异,林志超.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4] 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新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窦健,李兵.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其中理论研究包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研究;实证研究则包括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就业、生活的竞争越发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高校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逐年增多。我校属于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男生比例比较高,加之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也给在校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笔者入校就加入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工作,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学校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出现原因

1、国家政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国家政府从思想导向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采取了有力措施,但资金、专职人员落实不到位,缺乏务实性帮助。政府在处理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时,除对极个别影响极大的上报的个案进行调查,如“马加爵事件”。其余绝大多数心理突发事件均交给学校自己处理,学校由于专项资金、专业化的人员水平所限,只能进行心理开导教育,同时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及学生自身的安全,最终将学生移交给家长处理。

2、高等教育体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大学生已不满足成为精英教育阶段那种单纯受教育者,其个体需求呈现务实性。“所求非所需”的教学模式已经急需改革。比如说对于考研学生应当加强专业理论性教育,对于就业的学生应加强实际专业知识教育等。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就导致学生思想的动摇和认识的偏差,就会产生悲观、困惑、放任等心理问题。

另外高校逐年的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昂的学费和那不堪一击的文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部分学生产生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焦虑、恐惧等,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3、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大学生不再单纯生活在圣洁的象牙塔里面,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良风气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他们。一部《蜗居》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我们高校心理工作者费尽心机的心理讲解„„一些传统的文化遭遇着非主流的强烈冲击。我们在学生宿舍中经常看到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玄幻、异能类书籍,而专业书籍,历史名著被束之高阁。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与日俱增。

4、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笔者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和团委心理咨询室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辅导员同时兼顾有各院系、学生处、团委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对心理工作肯定是下发执行,不可能做到一心为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学校约两万学生,尽管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了相关老师的排班问题,但是力量还是相对比较薄弱。

5、大学生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5.1 单亲

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亲身工作中一致得出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较正常家庭孩子多得多,自闭、自卑,敏感、恐惧等心理问题存在。因为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撑,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5.2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一个老师,他们的处世态度和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极大。部分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或道德方面的缺陷。

5.3 家庭经济状况

笔者学校的学费在国内相比不高,但是对于很多出生于农村的学子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一些学生家庭贫困,靠借款或助学贷款勉强入学,此类学生性格内向的较多,行为比较孤僻。他们中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6、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入学之后,远离了父母,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平时由于缺乏必要、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与行为。长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表现出消极、被动、散漫、无所谓的生活习惯。这样不良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事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1、加大人员配置,加强资金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其特殊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要有专业人员配置、专门的场地和专项资金的投入。

1.1 针对场地

我校以校团委为依托,新老校区都有和办公室结合的两间左右的房屋。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一间用于接待来访、咨询预约、宣传策划和处理日常工作,另一间用于现场的心理咨询,需要一个静空间。

1.2 人员配置

我校较为薄弱,专职人员较少,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应该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导,专兼职人员结合的人员配置。学校需要引进和培养这方面专业人员。

1.3工作经费

实践证明,仅凭规定任务式的要求,老师们的热情,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建议我校按生均5-10元的额度列出专项经费,为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物质保障。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邀请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普查、设备添置、心理知识宣传、师资培训等项目。

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最初形成起源于家庭,人的心理状况如何与家庭氛围密切相关。家庭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庇护地,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一般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比较高,对子女关心多是从学习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一般都是出现问题后才会具体处理,工作上有相当大的滞后性。学校可

以建立起和家长沟通的渠道,引导家长要转变观念。使其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创造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的家庭条件。

3、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状况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和个体身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因素是形成心理状况的外在原因,但是内因起绝对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教育,针对本校情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普及大学生心理知识

以讲座、资料下发学习、知识竞赛等形式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能力,对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挫折,烦恼,孤独等问题,平稳的度过心理成熟期。

3.2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各类文体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例如,体育运动给人带奋发向上的精神,开朗乐观的性格等。比如经常练习太极拳、进行慢跑等运动已被证明是治疗郁症、精神衰弱的有效手段。

3.3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

针对本校情况,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开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重要作用。

3.4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很多学生对社会了解不深,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其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4、引导我校大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

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在遭遇挫折、打击或不公正对待时,要懂得自我保护,多用生活的哲理,模范的事例和行为来激励自己,当自己不能独立解决时,积极主动的反映给自己的辅导员、父母、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去协助解决。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家长以及大学生共同协作,其中任何一方面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仅从

学校来说,只要学院各部门充满信心,齐抓共管,讲求方法,定能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兆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姚本先,江立成.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4]张淑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 要: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异常地重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1]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其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一般什么都不管也不干,仅仅专注于学习。而为了让

孩子专心致志于学习,父母总是尽量减少他们与外界的交往,这样就阻碍了孩子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而在中学阶段,学校受到高考指挥棒和追求升学目标的指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并不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应付学习和考试,接触和参与社会的机会很少。一旦进入大学,学生就要自己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要独立生活、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同时大学是以综合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提出了跨越式的综合要求。在从单--N多元的评价体系转换过程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面临考验,尤其对大一的新生而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问题[2]。

2.2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的生活主要集中在校园,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和宿舍、班级同学及其他人的交往。如果说中学时还能从家庭得到保护和依赖,大学时就需要自己独立的面对,此时人际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愉快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的生活阅历有限,社交能力不足.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障碍,常常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许多大学生习惯于“自我中心”,缺乏团队生活经验,行为处世时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的同学要共同生活,如何处理好其中的人际关系,常常困扰着许多大学生。

2.3 情绪问题

个体在面临不良的社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学习节奏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紧张、烦躁、焦虑、不安、压抑和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排解,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引起心理问题。[4]大学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单一的学习变成多重的问题,如生活、人际、学习、情感等,如果一时难以适应,会顾此失彼,使心理承受压力,精神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如果又不能适度地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会引起情绪失衡。

2.4 情感和性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和性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学生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向往建立异性间的亲密关系。没有恋爱的,在爱与不爱,追求爱情中,抑或单相思中徘徊;恋爱的,在怎样恋爱,如何和恋人相处,如何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中权衡;恋爱失败的,在承受失恋痛苦的同时,要面对失恋,并从失恋中走出,重现调整自己的情感世界。[5]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困惑。而性心理的不安和性意识的困扰又给大学生带来性困惑。性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性罪恶感。恋爱和性之间的取舍以及由婚前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和责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婚姻

度的开放,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在涉列恋爱和性的同时,大学生又多了一个婚与非婚的困扰。

2.5 自我意识问题

大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自我定位.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大学生活展示出来的舞台非常大,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拓展,向往和追求的东西也很多。[6]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之初就为自己设定了各种宏伟的目标。但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和个人精力的有限,大学生各种目标之间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过高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不能用恰当的方式来认识和评价自我,不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也就无法在遭遇挫折时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从而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探析

3.1 客观原因

3.1.1 社会压力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生存压力感的趋使下,大学生要想跟上迅速发展的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进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社会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不堪重负,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3.1.2 生活压力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分配不公正,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阶层概念日趋突现。高校实行缴费制度,高昂的学费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上呈现巨大的差距。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生活水平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的高消费和消费攀比风,巨大的反差使贫困大学生遭受困窘。[7]

3.1.3 学习压力

现代社会的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复合型的要求。许多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专业课之外选择辅修课程,有的修读双学位课程.并且还参加各类证书的考试,有的还要考研、考托福、考GRE、GMAT等等。[8]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使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乏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有的还导致精神的压抑、心理的紧张与恐慌。

3.1.4 情感压力

恋爱关系对现在许多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切实存在的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它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恋爱关系如何处理,恋爱双方如何交往,在感情出现矛盾、意见出现分歧时如何化解,在爱情和学习发生冲突时,有限的时间如何分配以达成平衡等等,都是大学生在恋爱中要遭遇的。

3.1.5 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自由择业“双向选择”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锐增,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找到比较理想[9]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4.2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10]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4.3 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当前大学应当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常设机构,训练一支由专业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心理健康[11]工作队伍,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倾听学生心理诉求,帮助其分析和解决和心理问题。

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普及心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4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作用[12]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消除精神疲劳,宣泄不良情绪,消减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人的情绪,减轻抑郁程度,缓解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平衡,最终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要将体育运动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13],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来保持和改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积极、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苗头、新趋势、新内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工程[14]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环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2006,(6).

[2]邓绍秋;曹庆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3]刘菊芳;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开展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四川体育科学;1995年01期

[4]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欧阳海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

[8]邹柳云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探析 [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2007(19)

[9]彭虎军;魏书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9)

[10]Edward P,Sarafino;胡佩诚 健康心理学 2006

[11]孙华峰 鲍丙刚 著.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7-123.[13]李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2007(6)

[14]谢彦红.徐季红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期刊论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下载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述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试述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 个体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思维、选择、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变量影响......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大学生学业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与挫折并存,敢......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11自动化一班邓辉) 摘要: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同伴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同伴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龙岩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回溯近年来国内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问题的研究,从多方面探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势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势的研究 作者:徐元玉 周烈 王林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折射出高校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

    观后感 ———关于生活 生活,在无形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就能够让自己不断成长。 微观世界·大自然的美好 虽然只是单纯地为我们展现出大自然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

    在路上 大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能畅游知识的海洋,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各类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大学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