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

时间:2019-05-12 13:4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

第一篇: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说出文章以“都市精灵”为题的含义。

2、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品味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

4、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三、教材分析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细细品味,在认识社会、体味人生、提高修养等方面给人启迪。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

四、教学方法

1、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发挥大家的智慧,来挖掘文本内涵。

2、注重朗读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悟,读中来品味文本。

3、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1、导入语:辛弃疾的《西江月》:

【百度百科】西江月:#0$b58f8c5494eef01f467b3471e0fe9925bc317d12 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用心去聆听蝉鸣蛙声,是多么的惬意呀!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美景,而在当今的社会,这种景象越来越少见了,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一起感受作者对都市生活的思考。

2、【百度百科】舒乙

舒乙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并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大爱无边》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他的中国画被当代油画大师詹建俊称为“现代文人的现代画”。

二、合作探究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1.请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精灵”这个词的含义,并且思考:文章中的“精灵“指的是什么?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边读边划重点字词。

明确:“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文中指都市里的小动物,强调了动物们的活泼可爱;也意在突出都市中动物们的稀少和珍贵。(完成学案第一题)

2.师提问:

(1)、文中写了哪些都市可爱的精灵?.(2)、作者对这些都市的精灵持有怎样的感情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学生回答:北京的麻雀、老鸹、燕子,昆明的红嘴鸥,上海的鸽子,旧金山的海兽、海鸟。师:有没有同学要对他的回答作补充的?

学生:在文中的第二小节还写到了野生的小松鼠第三小节还提到了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

明确: “一景”、“一宝”、“幸事”→自豪。

“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非常可惜。”作者把今昔北京的生活图景作了对比,流露→→惋惜、可惜之情。师:很好。还有其他不同的感情吗?

(还有在写到春城昆明的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羡慕,和对上海广场上放养鸽子→→佩服。旧金山等海鸟海兽城市的→→向往憧憬)

老师小结: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作者希望动物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友好伙伴,让我们人类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呈现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 理解文本

1、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划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同学们读的很仔细。请大家结合课文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北京

不同城市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昆明成千上万红嘴鸥飞来过冬

上海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旧金山海兽海鸟城

2、我们仔细的观察板书,你能看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这些丰富的感情的? 师:通过对比

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和谐共存。(其实除了这两组对比之外还有一组的,你能找出来吗? 过去乌鸦:多、闹、“钟” 现在乌鸦:少、静、呆

我们看到第一节,也是描写的现在的北京,这里是一幅乌鸦、喜鹊一片欢腾的景象,我工作的这个地方,是现在北京的一个特例,而整个北京都是这样吗?(学生说不是)③我工作的地方(喜)又与整个北京的生活图景(忧)作了对比。)

那么作者通过这些对比主要想表达一种什么愿望呢?完成板书→→

3、师:表现了作者希望(板书: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愿望。如果你是都市的一个小精灵,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4、探究活动:学生心灵告白:都市“精灵”

小组展示。师生点评。

师小结:小动物可以给都市带来生机;可以成为都市居民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可以成为都市的一种亮丽的风景,供都市中的人们欣赏;

可以使都市中的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

第三板块:研读课文,品味文本

请你研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修辞、情感、句式、词语的运用等角度)

示例:我欣赏的句子是

因为: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反思文本

师:欣赏短片: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短片中快乐的小鸟为什么要流泪?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林中的小鸟真正快乐起来?

小鸟流泪的原因:

人类随意猎杀动物„„

小鸟快乐的要求:

人类不随意猎杀动物,要善待我们;„„

学生讨论总结: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

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师:结束语:一个城市如果缺少了鸟鱼兽,整个城市就会缺少灵性,没了灵魂,丧失文明。我们希望“与狼共舞”局面的出现,而不愿看到“孤城寡人”惨剧的发生。善待自然,优化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这些精灵,从自身做起,维护人类的文明吧!(学生:,不随便到垃圾和排污,动用法律,„„)

师小结:大家的这些建议都很好,关键要看我们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们营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的生活环境。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结合大家所提的建议,向我县县委书记蒋书记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使沭阳魅力四射,声名远扬。

附板书设计:

都市精灵

①北京(今)昔;

②北京昆明、上海、旧金山。

对比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六、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的理念。在导入的时候用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导入,把学生引入了课堂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呵,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作为构建本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呢?

由此确立了教学探究的体验情感主线。“对北京城的动物怀着什么样的特殊感情?——对其他城市的动物又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满怀激情地想呼吁的是什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应该很容易就能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用了一个动画的视频,学生理解“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语文活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宋宇锋: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柳叶儿》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柳叶儿》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3、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重难点:

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三、教材分析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时令行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将精致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

四、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运用引导探究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

2、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发挥大家的智慧,来挖掘文本内涵。

3、充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校园幽径,到处都可看见柳的身影。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1%F8%CA%F7 %CD%BC%C6%AC&in=13064&cl=2&lm=-1&st=-1&pn=0&rn=1&di=64558826235&ln=2000&fr=&fm=index&fmq=***36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http://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对柳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可是作家宋学孟对柳的感受与我们完全不同。他说:“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一起去个感受那个时代。

二、新课学习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2、独立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展示柳树美景图片http://www.xiexiebang.com/show/1/47/3712f75121237a38.赏析课文中写景句子 明确:

(1)美----第10小节:”天蒙蒙亮„„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这一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晨的美丽画卷,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段文字,领略一下这美丽的景色描写。其实在本文中景色美的句子不只是这一处,还有一处,把它找出来,告诉大家。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C1%F8%CA%F7%CF%A6%D1%F4&s=0

第11小节,“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2)苦---咱们继续往后看,看看作者作者到底摘柳叶时的感受怎么样?(学生阅读课文)

“我走过去样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3)乐----作者那时除了觉得“美”、“苦涩”以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13小节:“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里面的肠子回淌出来。”为什么当时人们的肚皮都会那么薄?

“于是我拼了命直吃的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师生齐读)从这一句话中,你都了解些什么?

(作者身体非常的瘦,当时人们饥荒的程度很严重)(出示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三年饥荒

第8小节:“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为什么作者对自己童年爬树的情景记得那么清晰?(因为这样可以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主要是为了逞能。)

(4)香----我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拼了命的吃?(因为柳叶包子很好吃。)分析故事开头结尾的两段。(师生齐读)

小结:“柳叶儿”在宋学孟的眼中首先是救命粮,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苦、乐相伴,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

(三)自主讨论 领悟主旨

童年的生活应该是多彩多姿、无忧无虑的,那作者的童年呢?是苦多,还是乐多?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铭记岁月 感受幸福。

欣赏下面一组图片,感受那段苦乐年华„„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中国大饥荒

三、抒写幸福,内化主旨。

欣赏完图片,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幸福吗?把你所理解的幸福写到纸上。(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生动地描写)

四、小结本课内容

出示:教师寄语:

时光已流逝,抹不去苦涩的记忆; 柳叶又抽芽,牵动着如歌的情思。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柳叶的那个时代吧!但愿它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现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装点自己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1、把本文故事将给父母听,并交流感受。

2、阅读张洁的《挖荠菜》,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六、教学反思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属于时令行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农村精致描写可以说到了发挥到了一种极致。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

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但学生大多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试小组而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赏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捕捉它的表层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等多个角度去品赏。

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比较喜欢听故事,看直观的图片。本文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事情以及色彩明丽的课件相信,会吸引着很多的孩子们,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兴致较高,文字也较为浅显,学生不会感到吃力,只要老师做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 能理解和掌握了。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分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运用引导探究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篇:韩冬: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_参赛课件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说出文章以“都市精灵”为题的含义。

2、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品味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

4、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三、教材分析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随笔,文章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细细品味,在认识社会、体味人生、提高修养等方面给人启迪。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时激情满怀,写动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却时满腔感伤,进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深意: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

四、教学方法

1、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发挥大家的智慧,来挖掘文本内涵。

2、注重朗读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悟,读中来品味文本。

3、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1、导入语:辛弃疾的《西江月》:

【百度百科】西江月:http://baike.baidu.com/albums/383874/383874.html#0$b58f8c5494eef01f467b3471e0fe9925bc317d12

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用心去聆听蝉鸣蛙声,是多么的惬意呀!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美景,而在当今的社会,这种景象越来越少见了,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一起感受作者对都市生活的思考。

2、【百度百科】舒乙http://baike.baidu.com/view/41333.htm

舒乙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并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大爱无边》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他的中国画被当代油画大师詹建俊称为“现代文人的现代画”。

二、合作探究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 感知文本

1.请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精灵”这个词的含义,并且思考:文章中的“精灵“指的是什么?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边读边划重点字词。

明确:“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文中指都市里的小动物,强调了动物们的活泼可爱;也意在突出都市中动物们的稀少和珍贵。(完成学案第一题)2.师提问:

(1)、文中写了哪些都市可爱的精灵?.(2)、作者对这些都市的精灵持有怎样的感情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学生回答:北京的麻雀、老鸹、燕子,昆明的红嘴鸥,上海的鸽子,旧金山的海兽、海鸟。师:有没有同学要对他的回答作补充的?

学生:在文中的第二小节还写到了野生的小松鼠第三小节还提到了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

明确: “一景”、“一宝”、“幸事”→自豪。

“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非常可惜。”作者把今昔北京的生活图景作了对比,流露→→惋惜、可惜之情。师:很好。还有其他不同的感情吗?

(还有在写到春城昆明的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羡慕,和对上海广场上放养鸽子→→佩服。旧金山等海鸟海兽城市的→→向往憧憬)老师小结: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作者希望动物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友好伙伴,让我们人类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呈现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 理解文本

1、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划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同学们读的很仔细。请大家结合课文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北京

不同城市 北京 “连乌鸦都久违了”

昆明 成千上万红嘴鸥飞来过冬 上海 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旧金山 海兽海鸟城

2、我们仔细的观察板书,你能看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这些丰富的感情的? 师:通过对比

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和谐共存。(其实除了这两组对比之外还有一组的,你能找出来吗? 过去 乌鸦:多、闹、“钟” 现在 乌鸦:少、静、呆

我们看到第一节,也是描写的现在的北京,这里是一幅乌鸦、喜鹊一片欢腾的景象,我工作的这个地方,是现在北京的一个特例,而整个北京都是这样吗?(学生说不是)③我工作的地方(喜)又与整个北京的生活图景(忧)作了对比。)

那么作者通过这些对比主要想表达一种什么愿望呢?完成板书→→

3、师:表现了作者希望(板书: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愿望。如果你是都市的一个小精灵,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4、探究活动:学生心灵告白:都市“精灵”

小组展示。师生点评。

师小结:小动物可以给都市带来生机;可以成为都市居民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可以成为都市的一种亮丽的风景,供都市中的人们欣赏;

可以使都市中的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第三板块:研读课文,品味文本

请你研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修辞、情感、句式、词语的运用等角度)

示例:我欣赏的句子是

因为: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反思文本

师:欣赏短片:http://v.ku6.com/show/wBqy0S9gND3dp7xCFX3zkQ...html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短片中快乐的小鸟为什么要流泪?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林中的小鸟真正快乐起来?

小鸟流泪的原因:

人类 随意猎杀动物„„

小鸟快乐的要求:

人类 不随意猎杀动物,要善待我们;„„

学生讨论总结: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

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师:结束语:一个城市如果缺少了鸟鱼兽,整个城市就会缺少灵性,没了灵魂,丧失文明。我们希望“与狼共舞”局面的出现,而不愿看到“孤城寡人”惨剧的发生。善待自然,优化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这些精灵,从自身做起,维护人类的文明吧!(学生:,不随便到垃圾和排污,动用法律,„„)

师小结:大家的这些建议都很好,关键要看我们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们营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的生活环境。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结合大家所提的建议,向我县县委书记蒋书记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使沭阳魅力四射,声名远扬。

附板书设计:

都市精灵

①北京(今)昔; ②北 京 昆明、上海、旧金山。

对比

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六、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的理念。在导入的时候用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导入,把学生引入了课堂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呵,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作为构建本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呢?

由此确立了教学探究的体验情感主线。“对北京城的动物怀着什么样的特殊感情?——对其他城市的动物又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满怀激情地想呼吁的是什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应该很容易就能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用了一个动画的视频,学生理解“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语文活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姓名:徐法兵

学校: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第五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鸟岛》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3)让学生准备好表演头饰。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鸟岛》。

三、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初步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鸟岛的特点,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背诵。因此我认为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课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与一体的优势,形象展示了鸟岛的情景。所以我认为图文结合、发挥想象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为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订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在朗读中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方法

依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我打算采取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同时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叉。

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

情境教学法。学生对鸟岛的特点缺乏感性的认识,即使用上想象也不够大胆,因此电教手段在这里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课件的运用使学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的难度。借助贴画,联系上下文,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领悟感情。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导游

教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到神奇的鸟岛转了一圈,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这么多老师,他们也肯定都想去鸟岛看看,这节课,你们愿意给大家当导游和老师们一起走进鸟岛吗?(学生积极响应)

(二)以读代讲,品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们最先想知道的是鸟岛究竟在哪儿?哪位小导游愿意介绍一下?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各位游客,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这个小岛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课件出示帮助找到位置)。【百度搜索】http:// http://photo.ooopic.com/photo/1111332/ ③有同样感受的小朋友一起读,读出鸟的多。(2)窝多。

①你又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出示句2)

②指名读,请小评委评价或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③想读的同学一起读。(3)蛋多。

①指名读描写蛋多的句子。(出示句子3)

②自己练一练,体会一下怎样才能读出蛋多的感觉。③指名读,评议,抓住“到处”指导读出蛋的多。

想象说话练习:鸟儿们会在岛上干些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说)

出示:填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2.指导朗读。

你能不能用朗读把鸟岛热闹的情景读出来?

你想把这神奇的画面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吗?先自己读一读,再试着背一背。

3.师:这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鸟岛啊!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繁衍生息,让鸟岛充满了勃勃生机,更充满了诗情画意。(课件)【百度搜索】http://pp.fengniao.com/photo_7815497.html 看,飞翔的鸟,如遮天盖日的朵朵云霞,浮游的鸟,似裸露在水上的片片沙滩。同学们,当你们眼中看着鸟影,耳边听着鸟鸣,你想说些什么呢?

你们愿意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吗?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插上飞翔的翅膀,一起来做一只鸟岛上快乐生活的小鸟吧!(学生戴头饰)

【百度搜索】http:// 小鸟,小鸟,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呀?

小鸟,小鸟,你在这儿生活的快乐吗?为什么呀? 小鸟,小鸟,你在忙些什么呀? 小鸟,小鸟,这儿的游客那么多,有没有人伤害你们的幼鸟和鸟蛋呢?那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是啊,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 多可爱的小鸟啊,我们抓几只带回去养吧!多漂亮的鸟蛋啊,摸几个回去留个纪念吧!(不行)为什么不行? 2.(师引读)的确,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因为——————————————。

3.出现句式: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

(三)总结课文,爱鸟教育

导游:“海西皮”之所以能成为鸟的世界,是因为那里不仅有适合鸟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都把鸟当作朋友,从不伤害它们,所以这里是鸟类栖息、繁殖的理想生态环境。正因为

人和鸟之间没有侵犯,没有伤害,所以鸟岛才能成为鸟的天堂。才能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补充资料,课外拓展

师:但是,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青海湖鸟岛在哭泣!(出示材料)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大气候的影响,青海湖地区干旱少雨,草原沙化,退化严重,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也面临着全面沙化的严重威胁。自1959年开始,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0厘米,在近20年间,下降了近3米,鸟岛已经由湖中孤岛成为半岛,对鸟儿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听完这段话,你想说点什么?

青海湖鸟岛的人们也正在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恢复和保护鸟岛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要使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永远成为鸟的乐园,鸟的天堂!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我们的生态环境才会更美好,人与大自然之间才会和谐。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春季:?

18、鸟岛

闻名中外 鸟儿多 各种各样

夏季:热闹 鸟窝多 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鸟蛋多 窝里窝外 到处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对学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言易懂。在教学时,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喜欢生动直观的画面的特点,整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导学。看网络上鸟岛的影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创建心目中的鸟岛„„视听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根据儿童爱玩的特点,我创设了带老师去鸟岛旅游的情境来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上我们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句,感受鸟岛的鸟多,并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在学生找出体现鸟多的一些

词语后,一方面还创设情境,给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空间。整堂课上,孩子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也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我们还留给学生写的时间,让学生手脑并用,和谐发展。

下载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立宝:第三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二语文《都市精灵》教案,参赛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