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考场作文如何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
高考作文取悦于评卷人有哪五法? 技法点拨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皆是有情人。差的文章令人见而生厌,好的文章令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作文判分不同于客观题,阅卷人的主观情感严重影响分值。那么,高考作文怎样取悦于评卷人呢?这里介绍五种办法:
一、一见钟情法
拟出漂亮的标题,写好文章的开头,让评卷人“一见钟情”。
(一)拟出漂亮的标题
高考作文往往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例如,话题作文把给作文命题的自由交给了考生,标题也成为考生展示自己才气的窗口。有的考生不珍惜这个机会,或者题不对文,或者大而无当,甚者忘记命题。无标题就如同人无眉毛,标题好就如同人有一个好面容。题好一半文,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感受。要像给自己化妆、给自己起名字一样,拟题,一定要认真打磨,要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态度。
考生拟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作文拟题时,要切合话题。
考生作文题选录:
A.寻找失去的镜子B.残缺就不美吗
C.友人如镜D.明镜昏镜一起买
E.卖镜的转变F.善败者不亡
2.拟题首先求“正确”,然后才是求“巧妙”。
作文题: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小学生等待上中学,中学生等待上大学,等待集合,等待通知,等待误点的班机,等待好友的来信„„等待中寄寓着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下面的标题摘自学生的作文:
A.美的极致在等待B.生命诚可贵,等待值多少
C.论等待D.等待中,光阴悄逝„„ E.等待需要理智F.不要守株待兔
G.莫等闲,白了少年头H.精彩,无需“等待”J.葡萄是要踮起脚去摘的K.掌握命运的纤绳
标题“美的极致在等待”,观点错误;“生命诚可贵,等待值多少”,套用名句,有东施效颦之嫌;“论等待”,如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题目太大。“等待中,光阴悄逝„„”“等待需要理智”,用简练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切合话题。“不要守株待兔”,化用典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借用名人诗句;“精彩,无需‘等待’”,活用广告词;“葡萄是要踮起脚去摘的”“掌握命运的纤绳”,巧用比喻的手法:这些标题都拟得比较巧妙。
3.要符合文体。
有些标题文体特征不明,如:《习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均可。但许多标题却有鲜明的文体特征。考生所拟题目一定要与文体相符。《记一件难忘的事》,只能是记事的记叙文。《诤友》,则写记人的记叙文为宜。为新闻拟出的标题不能像一般的记叙文的标题那么简短,它必须让读者初步了解发生了一件什么新闻,如《中国北京申奥成功》。《评“一窝风”》《驳近墨者黑》,显然是议论文的标题。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有“简介”“说明”之类的词语,如《简介六书》、《的使用说明》。
话题作文,拟的题目应切合自己选定的文体。
4.力求靓丽新颖,一目传神。
下面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
①借助话题来命作文题目。
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部分优秀作文的题目是这样的:《放下感情的叶片》《理智与感情的天平》《岂能以亲疏辨好恶》《情感的权力》《理智的重要性》《理性的美》。
②借助比喻的形式来命作文题目。
2002年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有不少考生拟定的标题十分出色:《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站在心灵的十字路口》。
2003年高考作文,有些作文题目是这样的:《天平和七弦琴》《雾中的战场》《拨开天空的乌云》《莫让情云遮慧眼》《感情是帆,认知是船》《眼睛上的窗帘》。
③引用式:《问世间情为何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翻新式:《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没有“异想”,哪来“天开”》。⑤比拟式:《诚信出走》《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
(二)写好开头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吸引评卷人。开头可采用多种方式:
1.开门见山式。如:
记忆可以移植,这仅是一种预测,而我的心已不能平静,一个个希望包裹着美好的寄托跳跃着,为了我的家人和朋友,为了当今的社会,我盼望这一预测成为现实。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格言警句式。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
(《给灵魂一个支点》)
3.摄取镜头式。如:
秦末,雄才并起,旌旗蔽日,战火连天。垓下被困,一败涂地,昔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项羽,如今只得仰天长啸:“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终西楚霸王空有一身雄才、满腔豪情,只给自己留下惟一的答案,便投江自尽„„
(《多给自己一个答案》)
4.渲染气氛式。如:
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了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际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倚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
(《寂寞的意韵》)
二、高扬旗帜法
在开头用句子点题,在结尾用句子回扣题目,在关键处用句子揭示文章的主旨,在主体段落用段首句表明段落的主旨。这些点题句、扣题句、主旨句、段首句如旗帜在高高地飘扬,对于评卷人形成视觉强刺激,便于评卷人把握文章的结构与内容。这种“高扬旗帜法”是一种取悦评卷人的极好方法。
高考作文不同于通常的作文。作者只能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800多字的文章。阅卷人只能在五分钟以内完成一篇文章的判分任务,哪有功夫去为那些主题不明的文章“猜谜语”?因而,特别是议论性的文章,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三、回眸一笑法
写好文章的结尾,如美人“回眸一笑百媚生”,能给评卷入留下极佳的印象。结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1.归纳式。如: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许是功成名就,即“才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
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
(《诚信》)
2.呼应式。如:
雨,哗哗的雨,豆大的雨点不由分说地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眼前白蒙蒙一片。(首)雨仍旧不见小,真希望它能洗去多余的灰尘,还我们光彩明亮的世界!(尾)(《找回诚信》)
3.余韵式。如:
„„这祝福伴着远去的列车,消逝在暮色中。夕阳西下,是白天的结束,也是星光灿烂的开始。
(《走出那扇门》)
四、出奇制胜法
在拟题、选材、构思、语言、文体等方面“突出奇兵” 往往能收到令评卷人拍案叫绝的功效。
五、巧扮靓脸法
“巧扮靓脸”,指要讲究文面:
1.书写不能潦草。要便于认读,在清楚的前提下求美观。字不要太大,写得撑破格;也不要太小,认读起来费力。圆珠笔书写,墨太浓文面易脏,墨太淡又看不清楚。
2.要注意标点的使用。不能一逗到底。不能将顿号、逗号、句号都写成小圆点。要注意标点的书写规则,例如在每行的最末一格不能使用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
3.要注意行款与分段。标题应居中,段落开头应空两格。书信体要符合书信格式要求。不能全文一段,“密不透风”。也不能开头、结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又不能分段过于频繁;如写议论文,主体部分二三段即可。
4.谨慎修改。非改不可的地方,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不能乱圈乱划;也不要使用涂改液、不干胶,不要弄得像患上皮肤病,难看得很。
1.令人舒心的字体
2.工整的布局
3.真实感动的内容
4.新颖脱俗的词汇
5.扎实的功底(没有病句错字)字迹清晰开头 结尾 要精彩主题 中心明确观点深刻语言流畅 优美
高考考场作文如何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
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自己的作文使老师一扫疲倦,眼睛一亮,心之爽然?这里推荐一些方法。
一、不晦: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江苏高考阅卷作文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高考作文要予人清晰美感,要有视觉的冲击力,因为一篇作文,阅读者不可能停留很长时间审视,而那些观点隐晦,予人视觉模糊之作,往往难获阅卷者的青睐,甚至可能是优秀之作,也往往被忽略。作文考试中,也就要在文章适当之处,点示话题,或点示文章与话题之间的关系,如是观点不隐晦,予人清晰之感。方法一开门见山
如2005年福建省一高考考生的《执子与通子》的开头: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平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不禁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个人执子与通子。如此
入题,直接表明自己联想感悟与材料的关系,令人心清意朗。
方法二篇末点题
如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一考生写《等待》,文写千年古树的绿阴下,坐着A君。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黑亮。他不时整领带,看着手表,然后两眼注视前方„„人们一看就知道他在等候和姑娘约会。二十分钟过去了,B姑娘来了。她是从他的身后走来的,带着红霞,带着醉人的芳香,她坐在古树的另一侧,注视前方。他在等她。她在等他。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个月„„A君日不侧视,注视前方;B姑娘等着前方走来的A君,目不斜视。八百年过去了,有一天,树倒了,幸亏倒的方向,没有压着他们,但他们的背却*在一起。文末道:
“你是谁﹖”老太婆对老头说。“B君啊!我是A君呀!八百年前我就在这里等你了。”“我也是。”“你只要回头来看看就„„”“我没有这个习惯。”
此最末一句:“我没有这个习惯。”是为点睛之笔,点出文章与话题的关系,如此,阅卷者便不坠云雾,心清意朗。
方法三题记或后记点示
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忘记与铭记”。一陕西考生在《二胡?江南》中写了一个题记:想要忘记流浪,却铭记了江南。想要忘记丝竹,却记住了二胡的那一抹忧伤。
览睹题目,如入云雾。但一见题记,便对文章与话题的关系一目了然,惑之顿释。
二、不凡:硕鼠硕鼠,无食我粟
“写作是构思的艺术”,避绕凡俗的构思,便可开辟新鲜脱俗的文境,表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创新的活力。余秋雨道:“那么年轻的生命,在作文的时候使用公式化概念化的陈词滥调,不能把活泼的独特方式释放出来,那太遗憾了。”
方法一换视角
放弃现代人的视角,而借用动物、物象或古人视角来审视现实。此虚拟视角,构思新奇,文境则见鲜活。如以“教育”为话题,一学生写《猫看家教》,以猫的视角来审视主人苦心教育孩子弹钢琴、学跳舞、做作业等种种令猫困惑的行为,抨击社会抑制儿童天性的世俗教育,趣韵盈生,耐人寻味。
方法二换材料
大胆使用想象材料,驰骋丰富想象,可以让孔子与布什到联合国讲坛,辩论“如何实现和平”;也可让人和猪对话,探讨“如何提高生存质量”。高考优秀卷《赤兔之死》、《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便是此类佳作。
方法三换形式
借演讲搞、采访记录、辩论陈词、日记等新奇形式来诠释思想。此新奇之文体,表现出良好的思维素质与创新精神。2006年福建高考,一篇《写给儿子的遗书》令人心之一震,文道“我”这个父亲行将老去,虽家有富财,但我不会为你留下,我要留下空白。生活要你去创造,要你去拼搏;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有永恒的财富。文章以书信来诠释对话题的思考。如此新颖,足见作者的睿智与灵气。
第二篇:作文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
“题好一半文”,一句每个考生都耳熟能详的话语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而今,题目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匆忙中随意地写个题目上去。于是,文章的题目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无法关联起来,“桥归桥,路归路”,使得文章留下了遗憾。
任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决非信手拈来的,它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是需要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题目才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以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下面介绍几种从近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的拟题形式,以供考生参考:
形象描绘式
此类题目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如关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一考生将自己的作文题目拟为“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题目中的藤索正是文中老师的建议,迷惘中的“我”正是抓住了这根藤索,才走出“暗无天日的洞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然而作者对这几个字却只字未提,只是以形象的标题明确地向阅卷者传达了这个观点。2004年的关于“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的作文,一篇名为《蒙着黑纱的幸福》的文章很引人注目。揭开黑纱,即揭开我们思想上的阴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形象的比喻道出深刻的道理。上海卷高考作文《文化的呼吸》也正是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方法写出了文化所需要的一种状态。
貌离神合式
此类作文题目多将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而通常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却被作者巧妙地勾连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重庆一考生的题目拟为“诗人·明月·黄花”,初看此题,自然会产生这一个疑问———“这三者有什么关系”———正是这个疑问,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又如一篇名为《哀痛者·幸福者》的文章,文中正是借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内容阐明了“换一种思维方式,‘哀痛者’也会变成‘幸福者’”这一观点。
诗文化用式
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中,作者借用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为题,形象地揭示出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充分说明了“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的观点。如“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考生的题目为“争渡!怎渡?”,便是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诗句。“争渡”写出了当人们竞相争渡的情形,而“怎渡”提出了怎么才能拥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话题的内容。2005年上海卷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莫为浮云遮望眼》、《任尔东西南北风》,巧妙地化用诗句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如《“爱”在心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直现文体式
此类题目直接显示出文章的特殊文体。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望诊”“把脉”……“医生建议”,写出了“吴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的认识。
……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第三篇:高考考场作文:看似高分阅卷老师最终为何降为低分?
高考考场作文:看似高分,阅卷老师最终为何降为低分?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习作突然盛行“脱实向虚”之风,“三伪”(即“伪文化”“伪文采”“伪深刻”)横行,而网上流行的所谓“满分作文”也大多沿袭了这个套路。这些作文行文飘忽,主旨迷离,辞采藻饰,乍一看,高深莫测,令人噤声。细细梳理,总觉得在华丽的语言外表之下掩饰不住的是一颗苍白的说理之心。尤其从近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来看,考生作文中也是出现一批浮泛之作,虽然文化底蕴深厚,文笔辞藻华丽,但是文章内容却空虚无实。这种现象反映在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第三天,有篇考生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第一位阅卷老师给出了57分的高分,第二位阅卷老师却打出了33分的低分,因为相差7分以上,系统自动转入第三位阅卷者评分,而第三位阅卷老师最后给出的是42分的保险分,由于还不符合给分要求,最后阅卷组长召集仲裁组审定,得出一致结论,最终给出38分。并将此文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要求大家高度重视此类文章,不要被表面华丽的现象所迷惑,看清文章的实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分析,这些看似高分的作文,为何最终降为低分,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编者提示现象一观点游离,论证缺之逻辑性文本展示走好心灵之路2017年浙江考生有作家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三本大书恰是人生修行之路的三大目标,追求知识,追求德行,追求心灵。在我看来,对“心灵之书”的研读,是理解和挖掘其它两本大书的基石。在人生路上,我们应关注、关怀自己的心灵,让生命绽放更绚丽的光芒。追求心灵的平静是“心灵之书”的一大课题。栖居于瓦尔登湖的梭罗先生有言:“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他用一种宁静的方式拒绝和抵抗外界的纷扰与喧闹,也因此得到心灵归于平静、闲逸的享受。心灵的平静能让我们更好地体悟生活的真味,一如钓满天繁星的梭罗,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先生。除此之外,心灵的平静能让我们冲破阴霾,直视生活真相。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你可以放弃对他人的信任,可以放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可以放弃对结果的企盼,唯独不能放弃的,是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平静,甘于寂寞,不怕枯燥,才能解决所有的困难。”心灵的平静是人生必修的课程。执着和专注的品质是“心灵之书”的一大闪光点。我一直相信,奇迹是由执着创造的,譬如汪国真,他的诗曾不被人认可,他的内心世界无人访问,原本将要走向荒芜的心灵却被一种执着的精神所滋润,最终他成为一名受无数人喜爱、推崇的诗人。无独有偶,青年画家克劳德的事迹也深深打动着我。当年他在卢浮宫时,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描摹陈列在那儿的名人画作,而是独自站在窗前观察光和影的变化。他甚至在画板上写下“不要吵到我的天空”来告诉其他人不要来打扰自己。在常人眼里,他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没有人能体会到他在静止中思考生命的真谛。他的专注使他以擅长光和影的技法闻名画坛,成为印象派创始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别人眼里你在做什么,而是自己心里清楚将要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磨炼出这两种品质,我们也能成为一颗明星,永远发出不朽的闪光。毕淑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一个人的心灵,是必须坚强的。这世上每天都有无数人经受苦难,惟有心灵坚强的人,才能不轻易倒下。古有李清照的坚毅让我们为之动容。遭受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她曾无数次被命运抛到支离破碎的境地,但她总能回击出一段灿烂的人生。她的坚强如此让人敬仰!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困难与不易,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坚强的心去面对。“心灵之书”教会我们的是人生的真谛,是让我们不在心灵之路上迷失,因此,我们应读懂“心灵之书”,读懂坚强,读懂执着,读懂平静,走好心灵之路。原形毕露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打出了57分的高分,第二位阅卷老师打出了33分的低分,因为相差7分以上,系统自动转入第三位阅卷者评分,而第三位阅卷老师最后给出的是42分的保险分,由于还不符合给分要求,最后阅卷组长召集仲裁组审定,得出一致结论,最终给出38分。并将此文印发所有阅卷老师,要求大家高度重视论述文的文体要求,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注意文章的逻辑性,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的和谐统一。质检仲裁组一致认为,出现于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观点游离,以论说文的形式展开,但未能贯彻论说文的文体要求,思维的逻辑性和论证比较缺乏。文章开篇是比较贴合题意的,但从第二段开始,文章就从“心灵之书”游离到了平静、执着、专注和坚强,这些内容当然与真正的“心灵之书”是有距离的。很明显,文章以缺少论证的堆砌事例的方式展开,如第二段中,当文章在举出梭罗、陶渊明等事例以及引述“某位学者”的话时,这些事例和引述语只是平面展开为举例而举例,缺少论证的逻辑性。如果抽去这些事例,整个第二段只剩下以下几句话:(1)追求心灵的平静是“心灵之书”的一大课题。(2)心灵的平静能让我们冲破阴霾,直视生活真相。(3)心灵的平静是人生必修的课程。这是观点的论证过程吗?同样,在第三段讲执着和专注,第四段讲坚强,都是以几乎一致的模式展开的,如举了李清照这个并不贴切的例子后,文章感叹:“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困难与不易,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坚强的心去面对。”这种口号式的呻吟无法实现有理有据的逻辑论证。场外提醒本文开篇段给人很好的印象,是因为明确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这三本大书恰是人生修行之路的三大目标,追求知识,追求德行,追求心灵。在我看来,对‘心灵之书’的研读,是理解和挖掘其它两本大书的基石。在人生路上,我们应关注、关怀自己的心灵,让生命绽放更绚丽的光芒。”假如整篇文章真的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论证的,这可能会是一篇很优秀的作文。所以,如果修改,就要紧紧抓住这一“基石”,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方面着力加以论证,充分阐述“心灵之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表明自己追求“心灵之书”的坚强信念,这样文章才能获得较大的提升。议论文写作必须讲究逻辑性。它要求我们说话要严密,要无懈可击,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否则,文章的说服力就弱。就议论文写作来说,这种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特别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关系。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必须真实、确凿,足以证明论点;论据必须典型、充分、全面,论点与论据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即有必然的、内在的、合理的联系,如果论据不充分、不全面,论据证明不了论点,那么论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材料如此,对材料的分析也应该如此。否则,论点就不能得到充分、有力地证明。现象二煽情不可法,得理方吸睛文本展示车里觅人情2017年江苏考生“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恍若看到那位焦急等待的女子,迎在青石板路上,等在季节里,翘首以盼。她在等待那辆属于她的车,车里载着的是属于她的深情。那辆车,是女子的缱绻情谊,是过尽千帆的独属。历史芸芸,总有那车马,不再只是单单的交通工具,更是情感工具。将记忆载起,将往事载起。每一封家书,每一幅尺素,都载着一户人家的故事,有悲有喜,有哀有乐,从平头百姓到皇宫贵族,车马将整个世界的情感连缀,让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染上了别样的记忆。老舍笔下的祥子用一生讲了一辆车的故事。军阀抢车,买车钱被人敲诈,虎妞难产卖车。他耗尽了一生,在底层挣扎了一生,却只落得个自甘堕落的结局。一辆人力车,承载了祥子的苦楚心酸,更映射那个昏暗无光的时代。阮籍乘着牛车,无目的地向前走,穷途末路,便放声痛哭。既不针对他人,也不针对世道,也不针对自己。好像在哭人生穷途,又似在哭长天冷漠。他不需要他人的品谈,而是执意将自己活得那么真实。那是魏晋名士的风采,他们不为世俗拘泥,不在特定的场合哭,不在特定的场合笑。他将自己的情感藏于车上,每一次转轮都随心所欲。生活从不是磨平棱角的存在,而规矩亦不能抑制天性。“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总有那么些人,他们将生活过成诗,过成艺术。纵然脚下泥泞,心中却依旧激荡,他们不为世俗所扰,不为流言所趋,他们活得像自己,活出了很多人渐渐不敢想象的样子。平淡中裹挟着无限的勇气,身份、地位乃至生死,都在灵魂之外,他们活出了灵魂的高度。我们翻寻着旧车旧物,品读着旧信旧事,却发现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嗓音低沉,似沉痛,似悲叹。我们有了更便捷的通信,车不再用来传信,翘首以盼的深情也消逝在了一通电话的报备里。我们有了更富裕的生活,穷途似乎不再是末路了。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拾起旧时的单车,让面颊与空气相亲,而非围在四方的车厢里。沧海依旧,但愿历史滚滚,抹不掉我们的车里人情。原形毕露《车里觅人情》是2017年高考江苏卷的一篇标杆作文,得55分。阅卷组认为该文事例丰富,语言优美,结构完整,但内部缺乏有机联系,且事例与中心关系不够紧密,故判为三类卷上。高考结束后,我们约请多位高考资深阅卷老师就这篇标杆作文进行了评判,同时也印发了样文给优秀学生品评,结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赞赏者认为应判二类卷中(约60分),原因是该文语言表达灵动优雅,富有诗意,体现出较高的语言功底,且能巧妙化用教材中的素材,难能可贵,应予鼓励。批评者认为应判三类卷下(50分),甚至有人认为只能判48分,理由是立意平庸,说理肤浅,思想淹没于煽情的语言之中,且取材老旧,缺乏时代气息。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实际阅卷是否曾经出现过类似的争议,但是鉴于师生共评中出现的显著分歧,我们有必要正视批评者的告诫:无论是典范的议论文还是流行的议论性散文,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首先是思想,而不是掺杂了情感因素的语言——议论贵在讲理。场外提醒不知从何时起,学生习作突然盛行“脱实向虚”之风,“三伪”(即“伪文化”“伪文采”“伪深刻”)横行,而网上流行的所谓“满分作文”也大多沿袭了这个套路。这些作文行文飘忽,主旨迷离,辞采藻饰,乍一看,高深莫测,令人噤声。细细梳理,总觉得在华丽的语言外表之下掩饰不住的是一颗苍白的说理之心。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有关议论文的五条细则中有这样三条值得考生注意:一是要有独立见解,二是要有议论层次,三是文字要明朗实在。能做好这三者方可得到二类卷赋分。所谓“独立见解”谓说理之独特性;所谓“有议论层次”谓说理符合逻辑;所谓“文字明朗实在”,谓说理的语言应追求有内涵的文采,而非追求片面的华丽。概而言之,看似三个不相干的细则,实则都是指向了议论文的命脉——贵在讲理,而这三条恰恰拳拳击中了“三伪”的“不讲理”的要害。那么,议论文该如何讲理?大致应该做好以下三点:观点须明晰。所谓“明晰”,包含观点鲜明与层次清晰两个方面。议论文有且只有一个居统摄地位的中心论点,是为“君”,此外还需有对中心论点进行细化解说的分论点,是为“臣”。“君”为大纛,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臣”是为“君”服务的,他们或显或隐,彼此之间或并列或层递或辩证或对比或互补,职责分明,条理井然,彰显出强大的逻辑力量。有君无臣,或有臣无君,或君臣对立,或群臣互斥,国必危矣!论据须分析。所谓“论据”,即供立论与论证的依据。仅有例子,没有分析,那只是“素材”。只有例子,没有分析,就会犯“以例代证”的错误。而“分析”指的是围绕观点对材料作解剖,或者指出其因果关联,或者揭示其内在本质直击要害,或者作让步假设以退为进,以达到使观点牢不可破的目的。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所云“论如析薪,贵能破理”,阐述的就是分析在“观点”与“论据”之间的重要作用。引言须解读。一味堆砌例子,单纯罗列不讲分析,固然是“不讲理”的典型病症。而一味引用名人名言,用哲人的哲思妙语来填塞自己贫瘠的脑海,这是“不讲理”的另一典型毛病,只不过它更具有欺骗性。真正有思想的人,应当对所谓的“名人名言”作理性分析,或深入解读,或分析前提,或类比联想,或辩证批判,或补充升华,而绝不是以拾人牙慧“掉书袋”为荣!现象三与其炫耀文化底蕴,不如把话写得精准通畅文本展示君子德馨郭 蕾君子两境:一则心中无尘,是以俗世之尘不染我心;一则人不知我,我亦不忘修身立德。君子之道,不染尘俗,摒弃杂念,惟吾德馨。《爱莲说》中有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纵凡尘千般浮华,万般奢靡,我亦视之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如此,入世则初心不改。孔圣人有诲:“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此之谓“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精神独立于寂寂苍穹之间,徜徉于冥冥九霄之外。如此,出世则天地辽阔。君子两境:入世,出世。昔者贤人于成龙,清正廉洁,中通外直,纵官场倾轧,波诡云谲,亦不改初心,一心为民。初登官场,见谄媚之人奉赂于前,即将赂者公之于众。正如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因功名利禄而坏我两袖清风之浩然正气。亦有忧国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君子之质,香远益清;又有挽狂澜者鲁仲连,纵横捭阖,义不帝秦,君子高节,卓尔不群。世事纷繁,众生百态,奸、滑、狡、贪者众,廉、清、明、正者少,是故浮世陷于混沌之中无法彻明。命运一词,向来难解,未入世时渴望入世,入世后又因苦难或庸碌而益欲出世,殊不知入世才可出世,只不过你身在世间,也可以精神在世外。数风流人物,昔看苏武,今看南仁东。前者异国流落数十载,持节牧羊,几般艰难苦恨,而他淡然财、权、苦、难,以精神的出世面对现实的狼藉。孔子有言:“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是极,纵他人不知其忠贞爱国,却不能动摇其拥有崇高信念。后者埋首科研与星空二十年,功名利禄于他不过过眼云烟。知“天眼”者众,而知其人者稀,然君子不愠,精神褪尽了铅华,昭质如兰。莲心如雪,敦颐所向,赏之,满目君子之高洁傲岸。同予者何人?君子皆是。兰香是雅,孔子咏叹,近之,满怀君子之超然物外。夫谁与行?君子皆是。《世说新语》中有言:恭作人无长物。何为长物,追名逐利,染尽俗世劣性。惑矣,何不脚踏实地,修身立德,入世不改初心,出世亦不忘慎独,如此实至名归者自古有之,而追名逐利之深,超越了人性、法律而身败名裂者亦不胜枚举。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因为世人皆如此而亦步亦趋,丢了自己的正气,亦不能因为无人欣赏而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世间圣人很少,但我们可以做君子,君子者众,而社会风清气正,君子德馨,社会便是充满馨香的诗意人间。君子德馨,则为善世。原形毕露市统考结束后,按照以往惯例,在数据库中检索本校作文50分及以上的优秀作文,然后在进行讨论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统一印发,供全年级学生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君子德馨》这篇文章进入了老师们的视野。这篇文章字迹工整俊秀,语言辞采华美,文化底蕴深厚,在统考时网阅得分55分,属于高分作文。但是这篇文章真的值这么高的分数吗?阅卷老师是否看走眼给高了?大家一致认为这篇文章确实写得水平较高,学生语文素养高,表达能力强,所举事例详实丰富,构思有条不紊,很有层次感,得分在48分实不为过。但是得55分,确实有些高了。哪里写得不够好呢?经过讨论,老师们认为,恰恰是文化底蕴害了这篇文章。彰显文化底蕴是好事,但不能过头,凡事过了头,味道就变了。这篇文章有些刻意追求辞采华美及所谓的底蕴深厚,以至于一些地方措辞模糊,言不及义,把彰显变成了炫耀,把理应讲明白说清楚的地方虚化淡化了,不能有效精准深刻地表达文章主题,因此出现了词不达意、以文害意的问题,引人思考。场外提醒对于现在流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最重要的是看清任务要求,按照任务指令进行正确审题立意。在保证立意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简单的构思,写出清晰的层次,是获取高分的基本要求。从高考作文打分来看,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包括内容与表达两项,一般而言,基础等级高,发展等级也就随之高。因此如果说内容是立意,那么表达就是语言。立意正确能得到一个基础分数,而表达优秀能得到一个较高分数。在发展等级,表达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色,是获取高分的关键所在。但这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写浮泛之作。文化底蕴也好,文采华丽也好,是建立在内容充实的前提之上的。如果为文化而文化,为文采而文采,脱离了内容,则变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写作的真意。写作首先保证对内容能充分的表达,把文章的思想准确通畅完整地表达,然后才是美的表达,才是追求文化底蕴和文采优美。在阐述思想时,首先是文从字顺,然后是精准通畅,最后才是辞藻华丽。华丽这个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达到的,与其东施效颦般词不达意,还不如清水出芙蓉,先过表意准确这一关。从网阅得分的情况来看,语言优美确实占很大便宜,但宜有度,不可过分,更不能因文害意,从而影响了文章的格调和品质。现象四论述不够充分,叙大于议文本展示李白,你自由吗桂龙渊人活于世,难免被功名所束缚。在这个欲望高涨的时代,似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回想过去,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人生依旧令人神往。许多人与之相比后,不禁抱怨自己的人生太过拘束。但是,我却想问一问这位大诗人:李白,你自由吗?李白,你自由吗?毫无疑问你是自由的。才高八斗的你降生于西域,开始了你那传奇的一生。你先是阅尽各地的名山大川,从旅行中体会到了各地的文化、风土人情,又将从中领会到的新奇事物,融汇思想中,用你的妙笔写出了一篇篇佳作,像《蜀道难》这种佳作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无拘无束的你行走的每一步都带着自由的气息。到后来你到了京城,凭借你的一身才华得到了赏识,在一次渤海国的来访中,你更是一展才华,为世人留下了“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传奇,并借此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反看现在的大多数人,每日都被生活琐事弄得焦头烂额、心神俱疲,过得哪有你那样充满诗意,自由洒脱?李白,你自由吗?平心而论,你也有被约束的时候。自从进入宫城为皇上和宫中的妃子作诗后,你就开始了你那带着锁链的舞蹈。纸醉金迷,温玉软香,成天浸泡在这种氛围的你虽是吃喝不愁,却失去了精神上的自由,创作的作品过于局限,质量也开始下滑。你逐渐被自己周围的环境所同化,失去了往日的洒脱与意气风发。生活再好怎能比得上往日的无拘无束?虽然你后来下定决心“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下定决心离开这淫糜的生活,回归往日的纯真,但这一切又都被“安史之乱”的马蹄踏得粉碎。你和大唐是命运共同体,开始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硝烟散尽,你又因陷入党派之争沦为阶下囚,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名满天下的你落魄如此?李白,到了最后你终究还是被身边的环境所束缚,失去了自由,被迫在这大千世界中追名逐利,与世俗同流合污。李白,你其实真的很自由,因为你有选择人生的权利,有选择前行道路的权利,并将这条路走得异常精彩。但你也是不自由的,因为有些事是一个人必须承受的,在许多地方,丛林法则都是受用的——若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淘汰。过于脱离现实只能抱着幻想在现实中溺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李白”,只不过前者将他的自由发挥到了极致,因而被世人所仰慕。但我们也不必过于羡慕他的人生,因为到最后没有人能获得绝对的自由,自由永远是相对的。那么,人世中的各位“李白”,你们不也是很自由的么。起死回生《李白,你自由吗》是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年12月月考作文,在阅卷过程中,老师产生了疑惑:从叙事散文的角度看,叙述李白事迹可谓详细生动,文学色彩浓厚,体现了文学的灵动性。但从材料和写作过程看,这又是一篇论述类文章。全文在比较中,论述自由与不自由之间的相对关系,但论述显得尤为不足,叙事明显大于论述。这暴露出当下高中生写作经常出现论述不透彻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论述过程不充分,文章主干段落有大段的叙事,且叙事又大于论述;论述部分较少,虽然论述过程中,没有离开材料的关键词“自由与不自由”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但论述语言不够充分,应给40分以下,以示提醒。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叙大于议,但作者始终围绕“自由与不自由”关系阐述问题,没有游离材料中心,且文学色彩较浓,文化底蕴深厚,应扣掉10分。最后,备课组全员发表意见,大家认为应该保护作文的“文学性”。况且“考纲”列举了叙事类、说明类和文学类三种高考写作文体。且在高考阅卷中,在众多论述类作文中突然出现一篇文学色彩浓厚、事例突出的作文,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但需要提醒考生,注意议论文中“叙”与“议”的关系,应以“议”为主,“叙”为辅。因此,最终给50分。这篇作文的阅卷过程启示我们:无论是考场论述类作文,还是叙事类作文,文体特征一定要明显。论述类就应该注重: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且应以“议”为主,语言运用必须是论述性的语言;而叙事类则侧重叙事,叙述情节、环境,通过人物形象,揭示中心。如果写论述类作文,论述不够充分,在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可能会按照“四不像体”作文处理,将被打入三类文;文体确定,就应注意表达方式,设计侧重点,主次应该分明。场外提醒在考生中流行“四不像”与“假大空”的高考作文均是被阅卷组封杀的一种不良文体。厘清考场作文论述充分的特点,把握论述类的要义、语言等核心,避免被扣分。2018年“考试大纲”写作要求中,对“有文采”解释: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是对叙事类文体的更高要求,但论述类的“议”更应充分科学,才符合文体特征。
第四篇:考场作文如何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
考场作文如何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
☆有人统计,改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需要90秒的时间。90秒是个什么概念?大家都清楚。其实,在中招考试的评卷现场,这个时间会更短。那么,考场作文就应该竭力去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
☆中考一类作文的评分标准:
思想健康,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同时,还应注意四项加分内容:
⑴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⑵立意新颖、深刻; ⑶构思巧妙; ⑷语言有特色。
我认为,考场作文得高分应注意四个方面: 一、一个好卷面 二、一个好开头 三、一个好结尾 四、一个好语言 一、一个好卷面
⒈ 书写:书写要认真、规范;卷面干净、整洁;不能出现增删符号;错别字要用斜线划(不涂、不褪色);写作文必须用0.5黑色水笔,笔水颜色也要注意,重黑最好。笔尖适中,不粗不细。
⒉ 标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符号也是“语言”,也能表达“情感”。如果人的话语配上感叹号,我们就可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叹息、赞美、愤怒等丰富的感情。
如:写《窗外美景》,写完二至三个片断后,再点上六点——省略句,会丰富了文章内容,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觉。
如:直接说话和转述别人的话,若不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甚至会闹出好多笑话。现在,好多学生文章一逗到底或一点到底,这都影响感情的表达,影响得分。
还应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若不注意,在每行开头一格出现句号、逗号、问号等,或者在每行末一字格出现引号、括号的前一半,这都将影响作文得分。所以,学生要注意并且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为文章增添神韵。
⒊ 结构:有些学生只会写总分总的结构,只写三段、或四段,这样给人一种呆板不灵活的感觉。(小小说)作文段落应在8段以上,尽可能主次分明,长短相宜。如果有人物对话,最好将对话分行写,而且要写出人物说话时语气、语态、动作举止。可以用题记、小标题。
这样文章结构疏密有致,阅读起来快捷方便,易得高分。
⒋ 篇幅长短: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字左右,但所给的字格不一定,所以文章的长短不要以600字为标准,最好以所给字格为标准。
(3行)(太短,没有内容;太长——切忌超格,哪怕是一个字——说明不会剪裁)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冰心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
②化用古诗词
《让乐观永驻心中》的开头: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思念是一道风景》中写道: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
③引用流行歌曲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你知道我在想你吗》引用周杰伦《菊花台》歌词。
④引用名言警句 成吉思汗曾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那便是母亲。母亲给予子女的爱是海洋,而子女给予母亲的爱却是溪流。‛﹙《那暖暖的太阳呦》﹚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时候,睛也是雨。
——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擦亮眼睛看世界》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4、题记导入法
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主旨,其语言往往精炼而富有哲理。从中透视其亮点,触摸到其情感的脉搏,让人赏心悦目。如:
①《母爱无边》文章前有个题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
——冰心。
他以冰心的诗作题记来开头,一看就知道是写母爱的。
②《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开头: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
——题记
③《与你同行》的题记是: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④《眼睛》的题记是:距离没了,心更近了,认识深了。⑤《我心依旧》的题记是:
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
这样的结尾画龙点睛,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结尾:
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2、首尾呼应结尾法:
结尾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它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叙述完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简单生活简单爱》一个学生这样开头: 其实,爱,很简单!
中间通过几个片断写出了妈妈对我的爱,这样结尾: 我明白了,这,就是爱——简简单单,简单得令我感动!前后都呼应了“爱、简单”。又如:《留下》一个学生开头这样写:
风走过留下了清凉,雨走过留下了彩虹,宽容走过留下了爱,我们走过留下了…… 他这样结尾:
我们留下的是那雨雾弥漫的丁香芬芳,我们留下的是那风雨旅程的泥泞中的坚强,我们留下的是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让世界因为我们的留下而多一份内涵吧!
这样,首尾呼应,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3、激励感召结尾法:
如鲁迅在小说《故乡》最后写道: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样的结尾,含蓄深刻,使全文主题得到升华。又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个学生结尾写道:
有了鲜花绿树,才有了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了一望无垠;有了海涛浪花,才有了烟波浩渺……我想:有了像我心目中这样的好老师,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灿烂,更辉煌!
《生命》这篇文章:作者从“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和“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等三件寻常小事悟出了“生命的可贵!”作者这样结尾: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之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样的结尾优美而富有激情。
4、引用诗词、歌赋结尾法: 《母亲》的结尾:
我的心暖暖的,这是母亲给我的温暖。遥遥地,耳畔忽然响起那首曾令我无数次震颤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个结尾就是借撼人千古的不朽诗句来宣泄母爱。
5、写景结尾法:
如《我想有个家》结尾段:
秋风依旧萧索,枯黄的叶子飘零一地,我拾起一片落叶,心不住地颤抖:落叶啊,你也有家,你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呢?遥望茫茫的秋野,泪,禁不信潸然而下……
这个结尾就是用落寞、萧条的秋景反衬出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心境。
●湖边,姑娘送我一捧莲子。我打开两扇秋天的门扉,啊,里面关着绿嫩嫩的春天。——李棒《花开的声音》
6、抒情结尾法:
●青春如同一匹千里马奔腾而来,那哒哒的马蹄声震落了皑皑的白雪,迎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
——黄金宝《站在青春的门槛,我真满足》
●泪眼迷惘,一道刺眼的寒光划过,美人如一片秋风中飘落的枯蝶,鲜血滑过她的脖颈,痛苦化作美人眉间的一缕愁绪。他明白自己终是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乌江边一片凄美的晚霞。
——石宝光《霸王的哀怨》
●简简单单地保留自己的特色,如同白茶花风淡云轻地开在深山里,只因简单的守护自己的白色,才备受宠爱,如同红玫瑰简单地认定红色就是自己,任凭四周姹紫嫣红仍旧不惊不扰我清梦,所以才成为了最独特的一株。
——郑东玲《简单,真好》
③拟人
●风无助地走到一个个窗台前,希望有位好心人能打开窗户,让它栖息在一个角落。——李棒《哦,那飘在心田上的一缕细烟》
●风从窗缝中钻进来,那长长的尾巴过不来又被卡住了,只拼命地嘶叫着。——黄金宝《雨中情》
●阳光懒洋洋地躺在了我的桌子上。——卫宗武《笑对阳光》 ④夸张
●几个月了,初三的日子真是一口大苦缸,每天我们泡在里面,皮都泡掉三层,然后再放在火上‚考‛焦,‚考‛黑,‚考‛得直冒烟。但满口的苦水也只能皱着眉头,向肚子里咽。
——许小解《苦在学生心里》
●他的手中握着一本卷着的书本,书本已经被卷得很瓷实,只差挤出汗水来,可他仍用力地卷着。我不敢再看,忙低下头。
——郭宝《拭不掉的月痕》
⑤对比
●别人的友谊像一瓶女儿红,越久越醇,而我的友谊却像一杯龙井茶,越冲越淡。
——王江冰《一帘幽梦》
3、化抽象为形象。
这是我最欣赏的语言形式。作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毕淑敏的语言。《毕淑敏散文》精品语言摘录:
1、电话簿是一个储存朋友的魔盒,假如我遇到困难,就要向他们发出求救信号。一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冬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
2、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3、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提醒幸福》
4、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我很重要》
5、当你抱怨时间像被无数餐刀分割的蛋糕,再也找不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朵奶油花时,尝试一下拒绝。你把所有可做可不做的事拒绝掉,时间就像湿毛巾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拧出来了。《行使拒绝权》
学生习作中化抽象为形象类精品语言摘录:
●无数个愧疚像秋日的叶子纷纷涌入心底,一片片一枚枚的积攒,直到心里再也塞不下了。——郑东玲《来生,让我成为你的守护神》
●内心深处的孤独是自己设下的一个祸根,好似一个天生的鸡蛋,营养完全被蛋壳所包
第五篇:葛老师谈高考阅卷
葛老师谈“江苏高考数学网上阅卷”
高考大纲决定了我们平时学习的内容,高考阅卷要求就决定了我们平时训练的规则,卷面是否整洁?是否缺少关键步骤?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考阅卷的要求,以下便是参加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阅卷工作的葛老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引起重视,分数勿小视,习惯在平时。
1.准确踩点多得分,规范答题少丢分。作为阅卷老师,想批阅的快,什么样的试卷最好批?空白!什么样的试卷批得痛苦呢?写满了,看了半天又没有几个得分点!因为每个题目的评分标准都制定得非常细则,评阅是分步骤踩点给分的,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解答的关键点、表述混乱等原因会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要对有效得分点作严格训练,哪些步骤可省,哪些步骤不可省,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切忌拖沓冗长,模糊不清,老师要让学生清楚,高考阅卷是按步骤按得分点给分的。在平时做题训练时可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题目再难,题中的某个条件总可推导出结论,只要导出一个结论,就可能是得分点,就会得分,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是可以得分的。今年高考试题中的函数的大题,结果正确的话,评分细则给3分,如果过程成没有写出函数的在某个范围内的增减性,评分细则就要扣3分。
2.不求巧妙用通法,抓住常规保成绩。在短短七八天的阅卷时间内,要批阅四十万份左右的试卷,工作量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一道都细细研究,何况还有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评卷,如果考生用评分细则之外其他方法作答,过程又繁琐,思维混乱,得分就难,深深体会学生使用通解通法即常规方法答题在网上评分中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中下游学生高考中用基础的常规方法作答明显沾光,可确保取得不错成绩,当然,优秀学生解题时可稳中求变,灵活创新。
3.卷面干净整洁,书写简明扼要。网上阅卷对卷面书写要求高,但并不是字写得好就得分一定高,字写得差的学生也不要过分担心,只要书写清楚就可以了,一定不会吃亏,但如果写得太潦草太乱就可能因为看不清而得不全分,就会吃亏,因此要尽量保证卷面干净整洁。另外,并不是做题时写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有时还因为写得太多找不到得分点而丢分,因此只要抓住知识点把主要过程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尽量做到书写过程简明扼要。
4.网上阅卷公平准确,评分细则以人为本。网上阅卷不仅工作量少得多,评卷得出考生的分数也是十分的公平准确。网上阅卷试评分数是不能作为考生成绩的,最多要经过五道程序,自动统计。因此,网上阅卷非常公平公正准确,根本没有查分的必要。评分细则一旦确定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的,但制定时却是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的。在一道难题中,有人会认为越难的步骤分值会越高,但实际上有可能是最易的步骤分值会较高;有人会认为做完一题后要作答,没有作答会扣分,但实际上有可能是不扣分;有人会认为结果没有化简会扣分,但实际上有可能也是不扣分;有人会认为结果计算错误会无分,但实际上有可能给一半分;有人会认为解答题的答案写错位置会记0分,但实际上照样会评分,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高考评卷对考生的关怀。
当我们得知阅卷的要求时,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是不是要严格要求?游戏规则是红线,不可逾越!“会做不会错,做完得全分”是我们的原则!祝福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