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农村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亮”起来
现在的农村语文作文教学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原因表现在:
1、生活素材少;
2、语言表达能力差;
3、作文结构单一;
4、书写潦草;
5、内容陈旧。一提到要写作文,老师头疼,学生怨声载道。如何让农村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亮”起来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标题要“亮”
“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犹如一双动人的眸子和迷人的眼神。给人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如何拟标题呢?
1、采用修辞法拟标题
2、采用名言、警句、歌名等拟标题
二、作文开头要“亮”
古人把作文开头称为“凤头”,“凤头赢得百媚生”,作文要努力做到“一鸣惊人”,要出“首”不凡。
1、开门见山,快速切题;
2、倒叙开头;
3、写景式开头;
4、悬念式开头。
三、结构要“亮”
古人把作文的中间部分称为“猪肚”,意思是内容尽可能的丰富。但内容很多,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我认为要有结构来支撑。就像建房子,内容就是材料,结构就是骨架。在内容与结构的取舍,我更偏向结构,作文的结构我采取以下几种:
1、大、小标题式;
2、题记式;
3、正、副标题式;
4、日记体式;
5、书信体式;
6、访谈式。
四、作文结尾要“亮”
古人把作文的结尾称为“豹尾”,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回眸一笑百媚生”,“结句当如撞钟”等。好的开头能引人入胜,精彩的结尾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自然式结尾;
2、写景式结尾;
3、首尾呼应式结尾;
4、议论抒情式结尾;
5、引用名言、警句式结尾。
第二篇:让农村语文教学更生活化
让农村语文教学生活化
黄平县重安镇榔木小学 安晓林
内容提要: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沉淀,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关键词:贴近生活 快乐学习语文能力
教育即生活——陶行知。
为什么要在这里单独提出农村语文教学,是因为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农村语文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大面积出现,农村儿童生活的变化等现象表明,农村语文教学更要生活化,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童年时期的幸福。这就意味着教师贴近农村生活的教学方法是滋润着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养料,明白自己是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并且教师也在这样的教学生活中成长。
一、在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快乐感
在小学语文古诗中,大部分古诗都是诗人描写农村的生活情景。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为教学而教学,因为诗中的事物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容易让他们展开想象。如在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文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事物,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找到与图中事物的共同点,学生学起来也就更快乐了。因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样的事,就是他们生活中的趣事。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受到了感染,受到了启迪。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让他们的感受到原来自己生活的环境也是处处充满诗意。
在教学郑燮《竹石》时,除引导学生要学习诗人的坚韧和坚定的精神,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也能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的是:农村语文古诗教学生活化是学生精神沉淀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习作生活化,让学生有写作源泉
农村学生最怕什么,就是习作。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所积累的素材太少,导致在习作时无语可说。农村语文习作教学从一年级抓起,一开始就要耐心培养孩子们关心身边人,关注周围的事的好习惯,课堂上营造有充足气氛,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说话的空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说一句完整的话。多进行这样的说话训练,这样就能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较少,学生写的太多是“口水话”。要让“口水话”变成“生活话”,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必不可少。
在教学人教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门口都栽了什么花或树。学生马上就能说出自己家门口的花和树的名称。教师再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起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门口的花和树说说它们给家人带来了什么快乐。这样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一位学生这样写:我家门口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桂花树„„秋天,桃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桂花树开出很香的桂花。爷爷摘下桃子给我和邻居的小朋友吃,好甜啊!如此,学生在习作中也体会到了习作的快乐。
三、让学生展示自己,丰富课堂气氛 农村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好,更要教活。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太少,教师就得在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会展示自己。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展示台”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安排是空白的,忽略了这一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更是把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给抹杀了。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展示台时,就能联系学生的生活来教学。布置学生先去采集自己认为最美的树叶,带回学校进行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前,要求学生说好自己采集树叶的经过,如树叶名,颜色,形状,并说说自己在采集树叶中的感受。农村学生对展示自己的成果开始还比较陌生,只要多引导,多鼓励,多展示一些生活熟悉的事和物,课堂气氛也会丰富起来。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新转机。教师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念,更应该把学生的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块基石。“无基石,何以建大厦。”把农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
参考文献:
张运卉:点击苏霍姆林斯基 2008.6 张楚廷:感悟教育——张楚廷教育札记 2009.1
第三篇:农村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开展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在我们农村学校中,如何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的教室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室,各种布置要洋溢着知识的气息和浓浓的童趣。比如说,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把教室分别布置成“春色明媚”、“星光灿烂”、“金秋丰收”、“冬日浪漫”等等不同的风格,可以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很多乐趣。此外,教室里还可以根据我们农村本地的特产和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辟养植角、探索角、科技角、图书角、知心信箱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帮助……一个课堂就是一所浓缩的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个课堂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还有探索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滋养。学生也不仅仅是以“学生”的身份出现,他同时还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是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鲜活的生命。这样,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支柱和不竭的生命活力。
二、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三、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增进感悟。例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不少同学都见过爬山虎,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去观察,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四、在联系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热点问题,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比如,针对我们乡镇学校附近“网吧”较多,并有一部分同学去“网吧”上网的现象,组织了一部分同学深入“网吧”进行调查,之后展开讨论,最后将本次调查的情况以及讨论的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刊登于校报,受到了广大同学、老师的关注。同时,他们还把调查结果和一些处理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得到妥善解决。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但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总之,农村语文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只有生活,才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真切理解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才能真正地实现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第四篇:关于推进农村学校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关于推进农村学校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在农村学校开展语文作文的教学具有其独特的资源,农村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农村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家乡,爱上写作。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时,应牢牢把握住语文作文教学的契机,通过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走出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真正的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人情。写作并不是字词的简单堆砌,而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写出的文章更能体现出人文气息,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情感阐述,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写作。
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乡土人情,让学生充分爱上写作,爱上家乡,这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笔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写作拟题时注重乡土意识,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家乡
农村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从拟题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多出一些与农村环境、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农村,深入的观察家乡。教师在拟题的时候,侧重于学生的农村情感的表达,如“乡情”、“我的家乡”这一类题目,让学生通过文字抒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写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往往空洞、缺乏具体入微的表述,只是一直在喊口号―我的家乡很美,我爱我的故乡等,而缺乏具体的“我的家乡美在哪里”,“我是如何的热爱我的故乡”的描述。所以在拟题时,教师可以缩小范围,如“家乡的河流”,“母亲的针”等题材,让学生关注于一点,深入的了解其中包含的具体情感,细致入微的形容,更能打动读者。
二、指导写作时引导乡土体验,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家乡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指导是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通过作文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导学生如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掘事物内在的含义,深入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可以细致入微的刻画出事物,使描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饱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无法将文章生动的描写,往往并不是学生缺乏对身边事物的关注,缺乏情感,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缺乏对写作方式、逻辑结构、情节间的环环相扣的认识与训练,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文加强指导,教导学生如何写作,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更要让学生领悟写作的乐趣,爱上写作。
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语文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充分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融入到作文写作当中去。例如在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这一作文的写作时,学生在看到题目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一时难以下手,想不出家乡令其骄傲的东西,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的回想自己身边的事物、自己身边的人,从小处着想,什么事情、人物让你感动过。通过这种循循善诱式的指导,最终学生都可以写出令自己骄傲的家乡的人或者事。
三、评改深化乡土人情,让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家乡
作文的评改作为语文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作文反馈的环节,语文教师通过作文的评改,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描绘出自己现象中的家乡未来的样子,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原来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小村庄,村庄的环境脏乱,经过政府的扶持、百姓的努力,村庄焕然一新,经济发展了,村容变美了,村子里的文化气息也变浓厚了。从理论上来说,这篇文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点评的时候,我这样对学生说:这篇文章对未来家乡的展望描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你们是否觉得这篇文章缺少了自我情感的表达,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看待家乡的变化,而非以作为家乡的一份子融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们应该思考我该为家乡建设怎么做,我可以为家乡建设怎么做,我为此要做出哪些的努力,将自己放入到家乡建设当中去,这样文章才能更加的真实、生动,也更能够打动人心。
农村学生乡土情感的培养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观察身边美好事情的发生,让学生懂得思考、感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作文写作之中,让学生不认为作文写作是一种负担,而是情感表达的好渠道,让学生喜爱上写作。只有热爱写作,学生才会愿意深入了解写作的行文结构,才会逐渐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农村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农村的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事物的美,深入了解自己的生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描绘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将乡土情感于作文的写作中,给予学生抒发情感的渠道,让学生爱上写作。?笸(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白云学校)
第五篇:如何让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信息化
如何让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信息化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小学赵海英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农村小学也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了学校和教师开展现代化教学指明了方向,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善于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踏入古诗意境学习。同时拓宽了农村小学语文古 诗教学上的道路。因此,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中古诗教学信息化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信息化;探究;教学方法
以往,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老一套是“老师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的讲意思,然后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法已经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被动,缺乏想象力,难以感受古诗真正的魅力。同时,也不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寻求小学古诗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然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农村小学也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了学校和教师开展现代化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善于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踏入古诗意境学习。同时拓宽了农村小学语文中 古诗教学上的道路。故此,我想浅谈一下近年来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一些有益的探究。
一、让信息化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一下古诗。我们可以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个“每日一诗”小活动,这个活动可用在3分钟预备铃后,每天让学生轮流背诵一首古诗,然后把自己背诵的古诗贴在教室前面“每日一诗”栏目下,我认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古诗,而且还会对古诗慢慢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每学期必须举行一次全校型的古诗词朗诵会等等活动。
除了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外,教师在教古诗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信息化,对于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轻松地踏入古诗意境
小学古诗的教学中最难莫过于体会古诗的意境。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实时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的特征,通过声、像、画等形式,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它的出现,给我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拓宽了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上的思路。我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古诗,把古诗抽象、凝炼的语言转化成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画面,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古诗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它以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帮助学生很轻松地踏入古诗的意境之中。例如我在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古诗时,利用音乐和画面,创设情境,虚实相衬,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三、注重朗读,体会诗味,多媒体更具特色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
同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古诗教学重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分小组朗读、配乐朗读、按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接力读等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 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虽然古诗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读教学效果最好,是一种最好的朗读形式。
四、让多媒体引导想象,诵读感悟,提高审美能力
因为古诗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过远,所以古诗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
体理解即可。同时,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又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
如何去展现古诗的意境美呢?
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做,眼前似乎就会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在古诗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抓住某些词句体会诗中的感情色彩,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入其“境”,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古诗教学之最高境界,就是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还可以体会到诗文意境
总之,“教无定法”。农村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很多很多,我只是一人之见,希望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与时俱进,使古诗----这一巨大文化遗产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陈宏海.中学校园网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化教学的探究[J].中小学
教育,2010,(11):3-5.作者: 赵 海 英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小学 邮编:726013
联系电话:***
邮箱:4970975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