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3: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

第一篇: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己见

10汉语言文学(1)王丹丹10205042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一个传统就是重视作文,从《春秋》到《孟子》,从《离骚》到《史记》,再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灿烂多姿的文化和华夏子孙的智慧,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内涵,关键的就是看他会不会“作文”,虽然对中学语文的作文水平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写作能力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必须加以重视。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毫不夸张地说,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称得上是中学语文作文的“半壁江山”,从它的实用性来说,作文写得好坏会直接影响语文的成绩和升学,从长远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思路清晰、文化素质高、有思想,而且写文章可以使人思考问题,促进人更好地沟通,可见,写作能力对人的重要性。

然而,纵观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不得不为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深深地忧虑。

一、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动机

人们常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在做事情之前都会问自己为什么,写作也是如此,学生在写作文时也会问为什么,而在老师、家长那得到的答案却是考试,我们不否认作文的一部分原因是问了成绩和升学,但却不能完完全全地把写作文的目的归结于此,这样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恐惧、厌烦心理,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为了考试成绩去作文,缺乏的真正的主动的写作动机,而如果想要顺利的写出文章,写一篇好的文章,这种主动的愿望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在受到外界刺激下急切想向社会,他人表达自己内心愿望,心理情绪的一种强烈的动机,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学生作文才会文思泉涌,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当前过于功利化写作的情况下,学生缺乏的这是这样的写作动机、情趣、导致学生不愿写,不去主动写,不会写。

2、缺乏写作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不是没有写作的愿望,而每当提笔想写作时却发现头脑里空无一物,没有写作素材。学生生活范围狭窄,社会实践少,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他们的生活圈子几乎就是学校、家庭。作文写作的素材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一讲到写记叙文,就觉得生活每天都一样,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新奇可感的事情值得去写,写出来的文章如记流水账一样空洞、贫乏,或者就故意编造“奇闻异事”却失了真实,少了情感,读起来要么味同嚼蜡,要么艰涩难懂。一讲到写议论文就不知用什么素材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只能将知道的有限的一点素材套进里面,结果就写成了一片条例不清、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的文章。所以,学生写作素材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3、修改主体错位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去有教师进行批改,打出分数或评出等级再发下来,这样不仅效率低下,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的反馈,而且学生对如何评价作文,怎样算一篇好的文章也不得而知,返回来的作文多是被学生弃之一边。结果是教师累的半死,学生却不领情。这样的修改方式把学生置于附属位置,教师变成了主要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无法使学生养成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将最终得不到提高,写再多的作文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导致传统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原因

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教材方面的原因

现今的语文教学教材还是沿用着旧的体制,在编写理念上注重阅读教学,忽视写作,翻阅中学的语文教材,大量的阅读篇目,而写作训练所占的比重屈指可数,因为人们认为读好是写好的前提基础,只有学生具有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因此语文教材编写将阅读教学作为主体,写作教学处于附属位置。这是一种偏颇,其实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全面的能力,阅读和写作是重点,而不仅仅是阅读。

不仅如此,目前在写作教学领域缺乏具有使用价值,行之有效的作文辅导教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走进书店,关于写作的作文书不倒少,翻开一看才知道都是大同小异,采用的都是选取范文、专家点评、方法指导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都只是理念,没有真正的告诉学习如何写出好的文章来。最主要的是,里面所选取的范文是根据教师的经验和和喜好来编写的,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对学生的启发也就不大,在写作的时候也就运用不上。因此传统语文教材编写的失衡,作文辅导教材范文狭窄、模式雷同,且缺乏多样

性和实际的操作性是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低的一个基础原因。

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中国当前的“应试”制度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技巧,模式,轻学生的情感和生活,而写作本是来源于生活的,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就提出“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强调教师应把学生在写作中的“立诚”放在首位,而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以为强调写作技巧以应付考试,把学生写作中最重要的生活和情感抛到一旁,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写作就是胡编,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流露,整篇文章都是作者杜撰的虚情假意。

在评价和批改方面教师方法太过简单,效率也不高。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收集上去进行批改,发下来时学生发现老师给每个人的评语几乎是一样的“内容不够新颖,语言过于繁琐,结构上要注重过渡„„”这样笼统、千篇一律评语不仅使学生无从下手进行修改,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有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才将学生的作文分发下来,经过时间的隔离,也使学生降低了对自己当时作文写作好坏的关心,缺乏热情。

3学生方面的原因

不可否认,学生写作能力低,写作水平不高于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

(1)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在中学的课程中将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三大主要科目,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更加偏向于数学和英语,特别是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远远大于语文,大量地做数学练习题,而对于语文,连日记和随笔都不愿意写,老师留下的作文作业也是胡乱拼凑。

(2)学生生活积累少,思想认识不深刻。虽然学生的生活范围不宽,学校、家庭的生活已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但由于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思考、感悟,无法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如在初中老师常设置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第一次________》,而学生写出的东西大都是第一次做西红柿炒蛋、第一次骑自行车等,开始都是这样写:“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学做家务,„„但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那第一次”然后就开始叙述做西红柿炒蛋的过程,内容繁琐不说,也没有生活感悟,融入感情。

(3)阅读量少,范围狭窄。阅读是弥补学生生活实践少,增加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而现在的中学生,阅读量急剧下降,完完整整的读过四大名著的几乎没有,多是只读过一部分,阅读外国的经典书籍的就更少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视

野不开阔,写作起来也老生常谈,缺乏思想和灵秀。

三、解决传统中学语文作文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语文作文教材作为最基本的部分应予高度重视,在教材编写上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中学生心理倾向,做到有的放矢,比例均衡。

1、有“阅读本位”改为“读写并重”

“读”和“写”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在教材编写上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使它们共同发展、齐头并进,不仅有大量的阅读篇目,也应该设置写作专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例如在每篇阅读篇目之后可以根据该篇阅读篇目的主旨,手法上的新颖、内容上的亮点来开展一个写作训练,将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其中。

2建立科学、系统,以学生为本的作文教材辅导体系

在作文教材体系方面,应组织语文教育教学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一套系统、有序、操作性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材,以深入指导学生的写做,从学生的视角来构思素材、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编写顺序上要有系统性,有深入浅,前后衔接,让学生有规律可循,有兴趣学习下去,深入下去,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写作。

(二)“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提高语文教师认识、改变传统观念。

张志公先生说:“学作文是为了用,教作文是要教给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不断提自行高实际应用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摒弃功利性心理,认识到学生学作文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基础,增加他们的文学功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作文教学同生活联系起来着眼于整体发展、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健全人格,拥有娴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语文修养

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强,这就使教师不仅要具有语文基础知识,有能力将中国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语文基础知识科学、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要求语文教师准确的掌握语文专业知识,语言、文学、中外文学史及理论都要掌握。懂得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如何写作,自己也要勤“练手”。叶圣陶先生也说:“当了老师后,多数老师只教作文了,自己不作文了,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只给学

生讲修辞、讲篇章结构当然可以帮助教学。但真正要对学生练习作文其作用,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还在乎教师消化那些书而不是转述那些书,还在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因此,经常动动笔四大有好处的。”

(三)学生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应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阅读书籍的习惯,从书籍中汲取养料,促使学生重视语文作文学习,主动投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作文的兴趣。

1、在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放在首位。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对某一事件有自己的看法,不随波逐流,使他们明白语文是抒发自己内心,表达情感,认识外界的重要方式,不仅要重视语文学习,更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心热爱语文。只有这样他们的兴趣才会被激发,由被动接受语文作文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语文作文,并有不断提高语文作文水平的强烈愿望。

2、除了生活这个直接的素材来源外,阅读就是一种最主要的获得素材的方式,从阅读名篇中收集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学习美国的教学中的长处,他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给学生设置了必读书目,我国也应如此,虽然我国的中学教材已经选取了很有优秀名篇,像鲁迅,朱自清的散文,冰心的诗歌,国外莫泊桑的小说,但这些绝不是学生阅读的全部,教师应适当的向外扩展,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他的《匆匆》、《背影》等其他名篇,并在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外篇目时指导他们如何获取素材,转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参考文献:

【1】熊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2012-04。

【2】鄂夏璇.敞开中学作文教学的心扉——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2006-06.【3】蔡琴.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策略,2011-03.

第二篇:中学语文课外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语言逐步从儿童走向成人,容易变成学生腔、大人腔或者文白夹杂,甚至说大话、空话、假话,语言晦涩,出现一写病句,这些都要引起重视。中学语文课外作文教学,一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践出发,激发其写作欲望;二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语文课外作文教学只有贯彻了这二点,才能教书育人,相得益彰。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八股式教学。为单纯应付考试,教师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只准这样写,不准那样写,理由是按照固定格式写,不会丢分,最少可以及格。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三段式,记叙文开篇点题,叙述经过,结尾扣题;议论文提出论点,举例论证,归纳点题。有人称之“新三股”。另一个是放羊式教学。老师将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学生就根据题目自由写作。而作文题多是节日见闻、难忘的人和事。教师只求数量,一学期完成六七篇,应付学校检查,放任自流,不管质量是否提高。

这里有一个写作观念问题,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认为写文章必须按照严格的固定模式进行,起承转合,非常讲究;二是认为写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言,随心所欲,自成体统。我赞成“文章有法,文无定法”这句话。写文章是

有规律可循,有法则可依的,完全“无法”之说,有害无利。写文章要符合文章的规律,作文教学要有符合其规律的科学方法。但是,又“无定法”,意思是必须摒除“八股文”。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文章内容的实际出发,拓宽思路,激活想象力,提倡个性,鼓励创新,真情实感,写出新意。

作文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中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的方法,二是教师指导的方法。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中学生作文的主要任务是顺利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尽可能地写好;作文教学就是解决好学生写出和写好的问题。

我想,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水平,应该加强以下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参观菊展》等有关的作文,都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就象达芬奇画蛋,多角度的仔细观察;就象摄影师拍照,选好取景的方位;就象缝纫师做衣服,遵循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内容,而且有条理。

(二)注重养成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文学来源于生活,对学生来说,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光有生活,而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有目的有意思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扑捉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思路,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作文首先要理顺思路,思路顺了,写起来才得心应手。但是,思路不是死板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如,学生文章开头都直扣题目,味如嚼蜡。教师如果告诉学生议论文开头还有直入法、反入法、设疑法、引入法等等,并教会学生使用,这样学生的作文也就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据说,一家长请了几个先生教孩子作文,都不见起色,最后一个先生辞别时,要孩子把院子外边的一棵老槐树搬进院子里面来。孩子围着老槐树转了几圈,回来跟先生说:“老槐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孩儿无能为力,搬不进来!”先生拍案大喜,说:“学生开窍了,以后写文章就是如此这般。”这孩子果成大器。这里,无非是提倡想象,善于联想。

(五)注重写作手法以及修饰手法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色彩。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等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语句的色彩。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好多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故乡》中少年润土和中年润土的对比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运用这些手法和不用这些手法的表

达效果截然不同,前者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后者平淡抽象,没有吸引力。特别是要善于描写,极力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第三篇: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长海八中鞠振媛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近几年我一直在这一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希望在实践中寻求一条可行之路。

一、课堂教学与片段写作相结合众所周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彼此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因为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用文学化的视角感悟生活,并引导学生以文本为范文,像作者一样让自己的感悟及生活情趣走进自己的作文。

阅读课上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更要教给学生写的能力,毕竟哪位作者不是写作的高手(朱自清)。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不但可以让阅读教学灵活化,也会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能力,从中学会写作技巧并进行效仿,可谓一举两得。

二、作文与生活积累

“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的流个不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精辟话语以极其生动形象的笔触寄希望于教者: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应先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活这一源泉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把无米之饮变成有米下锅。

1、学校生活是知识、理性与情感交织的宝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获取知识的沃土,是提升智慧的熔炉。这晨有琅琅的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更有爱心写就的感人故事:失去自信后,班主任老师的一句鼓励,让学的心底蕴藏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同学间或轻如烟淡如水,或甜如蜜,甘若泉的相互关心而带来的瞬间感动,都值得我们语文老师细心挖掘,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情趣。

2、社会生活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舞台。

对于学生来说,社会生活较为简单,它是是偶尔接触或是有所耳闻,如果能恰到好处的捕捉到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闪光点,挖掘出其深刻的内涵,就能使文章生色、升级。因此,引导学生把握好生活就成了作文的关键。

让学生走出狭小的书斋,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民生,把社会引进课堂,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拥有源头活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构建作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系列

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学生需求,立足教学实践,科学地建构作文教学体系:如初一年级的片段写作,学说真话,说心里话的叙述描写式写作训练;初二年级,学会说话,把话说好——清楚有条理,形象合情理,生活寓道理的联想式片段写作训练:初三年级把话说美,把理说透——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思辨式的片段写作训练。

从整个初中阶段看,作文教学目标可分解为表达专项训练、审题专项训练有素、立意专项训练、选材组材专项训练、布局谋篇专项训练等。而这几个目标都可以进一步细化,指导学生一一进行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三、改字定乾坤

“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毕竟任何一篇佳作都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经过多翻的修改。一文三改,改字定乾坤。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一件事,开始比较容易,但坚持到最后往往很艰难。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到有始有终。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艺术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是因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等等,而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的形式特别灵活。语文教师要想上好这门课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就和学习艺术是一样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有不断的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语文教学的艺术范畴也是十分广泛的,内容可以说也是相当丰富。那么,要上好语文课,其实离不开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和作者产生生共鸣,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激起学生的信心和决心,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学艺术的有效体现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和见解,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于漪老师是情感教学的专家,她被称为情感派的代表。于漪老师用自己饱含深情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用情感的意境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浓厚,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情感非常丰富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学生学起来如身临其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比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我就首先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充满深情地把这首诗范读了一遍,那深厚的感情深深感染了学生,他们一个个摒住呼吸,随着老师的朗读真正走进了诗人的感情世界,一起感受作者对于大堰河的思念和赞美之中。

二、注重课堂导入

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课堂的导入,课堂导入对于一堂课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一节课的开始,如果导入设计好,能深深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所以说巧妙运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节课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开头,可以用一段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一段欢快的音乐,或者是播放一段视频等,让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下积极进行学习,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统筹方法》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语言平实的说明文,主要就是介绍了一种安排工作进度的方法。相对于诗歌散文来说,吸引学生的地方太少,不容易吸引学生,那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在上课前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为什么让田忌赢了齐威王,这里就涉及统筹方法的问题,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马上就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急于了解这种有效的方法,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提高了。

三、注重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目前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学习模式,它不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交流各自的观点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让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比如,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就设计了几个主观性很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问题解释得很到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并且有些学生的回答非常独特,非常有见解,从这里我深深意识到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他们自身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就能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下,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教师自身的热心和爱心

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这样扪心自问:有没有把每天的上课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每一节课是否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会不会因为课堂上某一个问题或者是环节没有处理好而不高兴呢?如果我们能做到这几个方面,那就是一位充满爱心和事业心的教师。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课堂,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方法,让学生体验情感。如果我们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而奋斗,那么就会时时刻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管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是改进教学方法上都会努力下工夫去做好它。教师的热心和爱心对学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示范和强有力的感染,他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课是一定能够上好的。

五、注重评价与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语文教学每天课前的小听写,课后的小总结等都是训练学生的好方法。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规定的任务,促使学生把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在训练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强调和补充,或者师生共同解决。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学生也便于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以便在课下及时进行补救,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提高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艺术,由于每个人的教学风格不同,设计教学的策略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是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给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与目标,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刻苦实践,善于动脑,一定能构建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责编 张景贤)

第五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总口中学 李启雄 杨玲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逐步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一定要认真对待。为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肤浅的思考,现在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转变方式,提高认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

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改变方式,提高认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何谓感悟:即阅读后有所感触和领悟,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尝试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情的效果也不同。比如:读《隆中对》,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刘备的礼贤下士非常敬佩。而很少想到:如果诸葛亮要是辅佐曹操的话,祖国统一的进程不是加快了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文本以及人物进行思考、探究、质疑,这样才能将阅读的真实感悟引向纵深。

其实,感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是感悟的主要方式,除了读,还有听、说等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定能加深感悟的深度。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始阶段。高质量的阅读,特别是创造性阅读,仅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

二、精心指导,让学生走进阅读殿堂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讲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感悟唤醒感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实时且有效的指导,以免让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在教学中,应当以精读训练为主,略读、浏览则为精读的重要补充。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略读和浏览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到大量的信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获得对阅读材料的认识,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要综合运用,通过浏览迅速选择阅读材料,通过略读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通过精读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例如:文言文教学主体设计基本环节(《孙权劝学》):一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读,读出语气,培养语感;三读,读出情感,理解文意;四读,品读文句,体会内涵;五读,背读课文,积累词句。再如:文学记叙类教学的环节(《春》):

一、美读——基础环节;

二、悟读——理解环节;

三、赏读——深层理解;

四、写读——进层体验。诗歌教学主体设计基本环节(《黄河颂》):

一、自由诵读,初步体会;

二、指导诵读,把握节奏;

三、想像诵读,进入意境;

四、理解诵读,领悟内涵;

五、品味诵读,体会韵味;

六、汇报诵读,表达情感。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扮演好导演兼主持人的角色,通过采取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殿堂里充分展示自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阅读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机制才能日臻完善。

三、在阅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语文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语文实践能力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只不过在学生答时让学生讨论、互动,将学生引入事先设置好的问题中去,完成预先的教学任务。但学生是多变的,可能有些问题老师也始料不及,教师必须考虑到这一点,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这样问:“请同学们回答某某问题”,这样提问,学生虽然在思考,但是是被动的。应该为“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某个问题”,这时,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要求,问题是大家的,不是老师给的,讨论也就更具有实质性。例《风筝》一文可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示例: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自主,关键也是自主。没有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教学的归根到底,是学生的自己学。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会而已。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无从谈起。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只有带领学生读进去,走出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离开了阅读将变得毫无作用。在教学中,通过阅读放飞学生的梦想,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聆听心灵,感悟人生,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阅读中逐渐走向成熟。

下载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作文改革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之我见 写作,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脑力活动。每当看到学生面对作文题愁眉苦脸时,每当看着学生拿着作文题久久凝思却无从下手时,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

    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我见

    个人所得税是现代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较晚,现行税制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基础上形成的。由于税制模式,费用扣除,税收优惠......

    货运改革之我见

    深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推进铁路走向市场 赵志义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断地深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心也又一次迎来了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伴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由“有效语文课堂”提升到......

    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古木镇中心学校:孙应萍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信息交通、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也应有独到......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我见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我见 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谐社会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各......

    北京高考改革之我见

    北京高考改革之我见 迎接语文教育的曙光 王丽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06日03 版) 当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北京市2016年高考:英语100分,语文180分”的新闻时,心里有一种曙光终......

    司法鉴定改革之我见[五篇]

    摘 要:“司法鉴定”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司法鉴定应当在审判活动中由法庭启动;侦查机关的刑事技术鉴定属于侦查措施——只能从广义上理解成司法鉴定。我国司法鉴定......